CN104968482A -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482A
CN104968482A CN201480006518.4A CN201480006518A CN104968482A CN 104968482 A CN104968482 A CN 104968482A CN 201480006518 A CN201480006518 A CN 201480006518A CN 104968482 A CN104968482 A CN 104968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internal mold
molded body
constant velocity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5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野弘
滨田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68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29C45/4421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using expansible or collapsible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84Shrouds, e.g. casings, covers; Seal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16D3/843Shrouds, e.g. casings, covers; Seal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nclosed covers
    • F16D3/845Shrouds, e.g. casings, covers; Seal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nclosed cover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joint parts due to the flexing of the cov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 F16J15/5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by means of sealing bellows or diaphrag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3/00Diaphragms; Bellows; Bellows pistons
    • F16J3/04Bellows
    • F16J3/041Non-metallic bell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2045/645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1/00Use of unspecified rubber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1/003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03Bel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Diaphragms And Bellow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9)的设备包括使用内模(12)和外模(11)注射模制模制本体(W)的模制模具(1)。内模(12)具有其中多个分割模(15a到15h)沿着竖直延伸的芯轴(14)的外周表面(14a)放射状设置的构造。该制造设备还具有包括远端部(232a到232h)和阶梯表面(234a到234h)的杆状支撑构件(23a到23h)。远端部(232a到232h)插入到在分割模(15a到15h)的延伸部分(155a到155h)中形成的凹部(154a到154h)中从而支撑分割模(15a到15h)。在分割模(15a到15h)被远端部(232a到232h)支撑的状态下,阶梯表面(234a到234h)抵靠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外周表面。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及其一种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车辆诸如汽车中,等速万向节用于向上/下移动以遵循路面的驱动轮传递扭矩。由合成树脂等制成的等速万向节罩安装在等速万向节上从而针对于外部泥浆水或者尘土保护等速万向节并且保持被供应到等速万向节的润滑油脂。等速万向节罩典型地由圆筒形大直径部分、圆筒形小直径部分和将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相互连接的波纹管状部分构成,并且利用吹气模制方法形成(例如,见专利文献1)。
在前述吹气模制方法中,形成为袋状形状的熔融树脂在外模中固化,并且通过吹气,袋状熔融树脂膨胀并且被挤压到外模上,以由此在不使用内模时被模制。因此,在吹气模制方法中,等速万向节罩的内周表面不能准确地形成。因此,吹气模制方法不能被视为用于形成要求准确的波纹管结构的等速万向节罩的最佳方法。
因此,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项用于使用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和外模在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空腔)的模制模具注射模制等速万向节罩的相关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257532)。
图15是示出在前述相关技术中的模制模具的截面视图。如在图15中所示,模制模具100具有内模110和一对左和右外模120。内模110包括沿着被插入到定位环(set ring)111中的芯轴112的外周表面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分割模113。外模120在外模120和内模110之间形成空腔130。
在注射模制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W之后,如在图16中所示,内模110与模制本体W一起移动到拆解/组装机器200的基台201上。拆解/组装机器200拆解内模110中的定位环111、芯轴112和分割模113,提取模制本体W并且然后再次组装内模110。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其中利用拆解/组装机器200拆解内模110的程序的截面视图。当内模110被拆解时,如在图16中所示,保持构件202首先与定位环111接合以在基台201上保持定位环111。接着如在图17(a)中所示,在分割模113分别被每一个形成为截面L形状的多个支撑构件203提升到定位环111上方之后,模制本体W被一对第一夹具204抓持。在该状态下,芯轴112被一对第二夹具205提升到分割模113上方。接着,在该状态下,如在图17(b)中所示,支撑构件203分别被径向向内推动以径向向内移动分割模113。因此,分割模113能够被从模制本体W分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9-2288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每一个支撑构件203形成为截面L形状。因此,当如在图17(b)中所示径向向内推动支撑构件203时,可以出现以下问题。即,当径向向内推动支撑构件203时,分割模113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支撑构件203的竖直部分203a上。相应地,如在图18中所示,在竖直部分203a的支撑点P处发生大的弯曲力矩。因此,当反复地执行径向向内推动支撑构件203的操作时,支撑构件203的竖直部分203a可以如由图18中的交替的一长两短划线示出地弯曲,从而分割模113不能被从模制本体W分离。
已经考虑到前面问题地设计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当分割模被从模制本体分离时能够抑制支撑分割模的支撑构件变形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及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包括使用内模和外模注射模制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的模制模具,内模包括沿着竖直延伸的芯轴的外周表面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分割模,外模形成在内模和外模之间的空腔,在模制本体被注射模制之后芯轴被从内模分离的状态下,内模的分割模在被支撑的同时径向向内移动,从而分割模被从模制本体分离,其特征在于:分割模包括在模制本体的下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在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中形成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部;并且杆状支撑构件包括:远端部,该远端部插入到延伸部分的凹部中以支撑分割模;和阶梯表面,在分割模受到远端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阶梯表面抵靠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
另外,一种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的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内模和外模注射模制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内模包括沿着竖直延伸的芯轴的外周表面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分割模,外模形成在内模和外模之间的空腔;在内模和外模已经分离的状态下从内模分离芯轴;将杆状支撑构件的远端部插入到凹部中以由此支撑分割模,凹部形成为从在分割模中在模制本体的下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进;和在支撑构件中形成的阶梯表面已经与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接触的状态下径向向内推动支撑构件以由此从模制本体分离分割模。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杆状支撑构件的远端部插入到在分割模的延伸部分中形成的凹部中从而能够支撑分割模。然后,在支撑构件的阶梯表面已经与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接触的状态下,支撑构件被径向向内推动从而分割模能够径向向内移动。在该情况下,来自分割模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杆状支撑构件上。然而,大多数的反作用力分别在支撑构件的纵向方向上用作压缩应力。因此与在相关技术中每一个形成为L形状的支撑构件相比,能够减少弯曲力矩的发生。因此,当分割模被从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分离时,能够抑制支撑构件的变形。
优选的是,凹部和支撑构件的远端部形成为截面T形。在该情况下,当支撑构件的远端部插入到凹部中时,分割模能够被稳定地支撑。
优选的是,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由磁性物质制成,并且阶梯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由能够被磁力吸引到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的永久磁体形成。在该情况下,支撑构件的阶梯表面能够利用磁力而被固定到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因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撑分割模。
本发明的优点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当分割模被从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分离时,能够抑制支撑构件的变形。
附图简要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2]图2是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模制模具的内模的概略平面视图。
[图3]图3是沿着图2中的箭头方向A-A的截面视图。
[图4]图4是示出其中内模被从模制模具的下模移除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5]图5是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拆解/组装机器的截面视图。
[图6]图6是示出其中前述拆解/组装机器的支撑构件在操作中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7]图7是前述支撑构件的平面视图。
[图8]图8(a)是沿着图7中的箭头方向B-B的截面视图,并且图8(b)是沿着图7中的箭头方向C-C的截面视图。
[图9]图9是示出其中前述拆解/组装机器的第一夹具在操作中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其中前述拆解/组装机器的第二夹具在操作中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11]图11(a)和图11(b)是拆解/组装机器的截面视图,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制造过程。
[图12]图12(a)和图12(b)是拆解/组装机器的截面视图,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制造过程。
[图13]图13(a)和图13(b)是拆解/组装机器的截面视图,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制造过程。
[图14]图14(a)、图14(b)、图14(c)和图14(d)是示出其中内模被前述拆解/组装机器拆解的程序的平面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在相关技术中用于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模具的截面视图。
[图16]图16是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拆解/组装机器的截面视图。
[图17]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在相关技术中其中内模被拆解/组装机器拆解的程序的截面视图。
[图18]图18是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拆解/组装机器的支撑构件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该制造设备具有模制模具1,该模制模具1用于注射模制用于等速万向节罩9的模制本体W。模制模具1由一对左和右外模11、设置在外模11内侧的内模12和设置在外模11的下方的下模13构成。等速万向节罩9由形成为圆筒形形状的大直径部分9a和小直径部分9c以及将大直径部分9a和小直径部分9c相互连接的波纹管状部分9b构成。
外模11在水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以可移动方式设置在下模13的上表面上。在外模11的内侧表面中形成模具表面11a,模具表面11a对应于等速万向节罩9中的大直径部分9a、波纹管状部分9b和小直径部分9c的外周表面的形状。在模具表面11a和内模12的模具表面152a到152h(将在以后描述)之间形成空腔19b。另外,在外模11中形成用于将模制材料引入到空腔19b等中的引入路径11b。顺便提及,例如,弹性体(诸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者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被用作模制材料。
在下模13的上表面中形成凹进部分13a。在凹进部分13a中形成安装孔13b。
内模12由芯轴14、多个分割模15a到15h(见图2)和定位环16构成,芯轴14的轴线X竖直延伸,所述多个分割模15a到15h设置在芯轴14的径向外侧上,该定位环16设置在分割模15a到15h的下方。
芯轴14包括具有圆形外周表面14a的实心圆柱状构件。突出到径向外侧的环形突起部分14b(挤压装置)与芯轴14的上端部的外周一体地形成。突起部分14b的下表面能够抵靠分割模15a到15h的上表面,从而向下挤压分割模15a到15h的上端部(也见图2)。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芯轴14由实心圆柱状构件形成,但是芯轴14可以由中空圆筒形构件形成。另外,虽然挤压装置包括设置成在芯轴14上突出的突起部分14b,但是挤压装置可以设置为与芯轴14分离的分离体。
在突起部分14b的外周表面中形成模具表面14c,该模具表面14c对应于等速万向节罩9中的小直径部分9c的内周表面的形状。在模具表面14c和外模11的模具表面11a之间形成空腔19。
多个凹形锁定部分14d与芯轴14一体地在芯轴14的下端部的外周中形成。用于向下拉拽芯轴14的下端部的拉入装置10能够锁定在锁定部分14d中。拉入装置10包括能够分别锁定在锁定部分14d中的多个钩子部分10a。
图2是示出内模12的概略平面视图。在图1和图2中,内模12包括作为前述多个分割模15a到15h的分别在平面视图中形成为矩形形状的第一到第四分割模15a到15d和分别在平面视图中形成为扇形形状的第五到第八分割模15e到15h。分割模15a到15h绕芯轴14的轴线X沿着芯轴14的外周表面14a放射状设置。在该情况下,在平面视图中为矩形的分割模15a到15d和在平面视图中为扇形的分割模15e到15h沿着周向交替地设置从而在平面视图中整体上形成为圆形。
在图1和图2中,分割模15a到15h的内周表面151a到151h沿着芯轴14的外周表面14a分别形成为圆弧形。分别在分割模15a到15h的外周表面中形成模具表面152a到152h,模具表面152a到152h对应于等速万向节罩9中的大直径部分9a和波纹管状部分9b的内周表面的形状。在模制本体W的下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155a到155h分别与其一体地在分割模15a到15h的下部中形成。延伸部分155a到155h由磁性物质制成,并且插入到下模13的凹进部分13a中。
在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下表面中分别形成接合沟槽153a到153h,定位环16的上端部插入到该接合沟槽153a到153h中。在分割模15a到15h如在图2中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已经设置成圆形的状态下,接合沟槽153a到153h整体上形成为环形形状。环形接合表面15i在接合沟槽153a到153h的内侧表面中形成从而形成为自顶到底其直径逐渐地减小的渐缩表面。接合沟槽153a到153h的外侧表面形成为:在定位环16的上端部已经插入到接合沟槽153a到153h中的状态下,与定位环16的外周表面面对。
凹部154a到154h形成为分别在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外周表面中径向向内凹进从而将在以后描述的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能够分别插入到凹部154a到154h中。这里“径向向内”可以不仅包括朝向轴线X上的中心点延伸的径向方向而且还包括朝向从该中心点稍微移位的点延伸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凹部154a到154h朝向中心点径向延伸。顺便提及,凹部154a到154h具有类似的构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仅描述凹部154a。
图3是示出凹部154a的沿着图2中的箭头方向A-A的截面视图。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凹部154a包括其下端在延伸部分155a的下表面中敞开的沟槽,并且凹部154a形成为截面T形。另外,凹部154a的径向外端在延伸部分155a的外周表面中敞开,并且凹部154a的径向内端在接合沟槽153a的外周表面中敞开。第一支撑构件23a的远端部232a能够插入到凹部154a中从而从它的径向外端朝向它的径向内侧延伸。
在图1中,定位环16整体上形成为圆筒形形状,并且以可移除方式附接到下模13的安装孔13b中。芯轴14的下部以可在定位环16的内周表面16a上竖直移动的方式插入到定位环16中。另外,在定位环16的上端部的内部周向侧上形成环形接合表面16b,从而在定位环16的上端部已经插入到接合沟槽153a到153h中的状态下,分割模15a到15h的下端部能够被引入并且接合到环形接合表面16b。接合表面16b形成为具有比内周表面16a大的直径,并且由其直径自顶到底逐渐地减小的渐缩表面构成。
在定位环16的上端部的外周中形成环形沟槽16c。O形环17附接到环形沟槽16c从而与分割模15a到15h的接合沟槽153a到153h的外侧表面(对置表面)形成压力接触。在定位环16的外周中在环形沟槽16c的下方形成多个第一锁定沟槽16d从而卡盘3的多个爪部分3a(见图4)能够分别锁定在第一锁定沟槽16d中。另外,在定位环16的下端部的外周中形成多个第二锁定沟槽16e从而将在以后描述的保持构件22的锁定爪22c能够分别锁定在第二锁定沟槽16e中。
图4是示出其中在注射模制之后内模12被从下模13移除的状态的截面视图。在图4中,在下模13中,形成为杆状形状的多个(例如四个)顶出器18被以可竖直移动的方式设置以上推被附接到安装孔13b中的定位环16的下表面。作为结果,如在图4中所示,当在位于图1中的成对的外模11移动到相反的左侧和右侧以由此留下内模12之后顶出器18向上移动时,定位环16的下表面能够被上推。当定位环16被以该方式上推时,芯轴14、分割模15a到15h和模制本体W与定位环16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内模12能够被从下模13向上分离。
此外,当被锁定在定位环16的第一锁定沟槽16d中的卡盘3的爪部分3a在该状态下被向上提升时,内模12和模制本体W能够移动到将在以后描述的拆解/组装机器2。
前述制造设备进一步设有用于拆解和组装内模12的拆解/组装机器2。图5是示出拆解/组装机器2的截面视图。在图5中,拆解和组装机器2用于拆解被卡盘3从模制模具1移动的内模12并且从内模12提取模制本体W,并且再次组装已被拆解的内模12。拆解和组装机器2具有:基台21;一对保持构件22;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见图7);一对第一夹具24(见图9);顶出器25(见图10);和一对第二夹具26(见图10)。
在图5中,基台21包括圆筒形部分21a,该圆筒形部分21a在芯轴14的轴线X竖直延伸的状态下能够支撑被插入到圆筒形部分21a的芯轴14的下端部。当芯轴14的下端部插入到圆筒形部分21a中时,圆筒形部分21a的上表面抵靠定位环16的下表面以由此限制芯轴14的向下移动。在圆筒形部分21a的底部中形成通孔21b,从而顶出器25能够从基台21的下方插入到通孔21b。
在定位环16已经设置在基台21的圆筒形部分21a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保持构件22保持定位环16。保持构件22以可在水平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基台21上方。每一个保持构件22的远端部形成为包括水平部分22a和竖直部分22b的截面L形。锁定爪22c在竖直部分22b的上端部中形成从而分别锁定在定位环16的第二锁定沟槽16e中。
顺便提及,拆解/组装机器2进一步包括用于切割在图5的状态下在外模11的引入路径11b中模制的流道部分4(图5中的交叉阴影线部分)的切割装置(未示出)。
图6是示出拆解/组装机器2中的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操作状态的截面视图。在图5和图6中,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支撑已经被从定位环16分离的各个分割模15a到15h。例如,利用汽缸(未示出),每一个支撑构件23a到23h能够单独地竖直和水平移动。
图7是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平面视图。如在图7中所示,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绕轴线X放射状设置。另外,每一个支撑构件23a到23h形成为杆状形状,该杆状形状包括:本体部分231a到231h;与本体部分231a到231h一体地在本体部分231a到231h的远端处形成的远端部232a到232h;和阶梯表面234a到234h。顺便提及,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具有类似的构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仅描述第一支撑构件23a。
图8(a)和图8(b)示出支撑构件23a。图8(a)是沿着图7中的箭头方向B-B的截面视图,并且图8(b)是沿着图7中的箭头方向C-C的截面视图。在图8(a)和图8(b)中,支撑构件23a的本体部分231a到231h形成为截面圆形形状,并且支撑构件23a的远端部232a形成为截面T形。另外,远端部232a形成为稍微小于凹部154a的截面形状从而远端部232a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到延伸部分155a的凹部154a中(见图3)。另外,远端部232a的纵向(径向)长度形成为稍微短于凹部154a的径向长度(见图6)。因此,当支撑构件23a的远端232a插入到凹部154a中时,支撑构件23a能够从下方支撑第一分割模15a。
在图8(a)和图8(b)中,形成为环形板状形状的永久磁体233a在本体部分231a的远端部中隐埋。永久磁体233a的远端表面233a1和本体部分231a的远端表面231a1形成为相互齐平从而形成阶梯部分234a。在如上所述远端部232a已经支撑第一分割模15a的状态下,阶梯部分234a抵靠延伸部分155a的外周表面。在该情况下,阶梯表面234a的一部分(端表面233a1)由于永久磁体233a的磁力而被吸引并且固定到延伸部分155a的外周表面。
图9是示出拆解/组装机器2的第一夹具24的操作状态的截面视图。在图9中,当分割模15a到15h分别被支撑构件23a到23h提升时,所述一对第一夹具24保持模制本体W。第一夹具24被以可水平(图9的左/右方向)和竖直移动的方式设置。分别在第一夹具24的内侧表面中形成保持表面24a,保持表面24a对应于模制本体W中的大直径部分9a、波纹管状部分9b和小直径部分9c的外周表面的形状。由于保持表面24a,能够在模制本体W的外周表面已经被从相反的左侧和右侧夹压的状态下保持模制本体W的外周表面。
图10是示出拆解/组装机器2中的顶出器25和第二夹具26的操作状态的截面视图。在图10中,顶出器25用于上推被插入到基台21的圆筒形部分21a中的芯轴14的下表面,并且顶出器25包括能够从下方插入到基台21的通孔21b中的杆状构件。
所述一对第二夹具26用于在抓持芯轴14的上端部的同时上拉被顶出器25上推的芯轴14的上端部。第二夹具26被以可竖直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夹具24上方。接合部分26a在第二夹具26的远端部中形成从而分别与芯轴14的突起部分14b的上端角部接合。由于接合部分26a,在心轴14的上端部被从相反的左侧和右侧夹压的同时,芯轴14的上端部能够被保持。
接着,将描述一种使用前述制造设备制造等速万向节罩9的方法。
首先,如在图1中所示,在拉入装置10的钩子部分10a已经分别锁定在芯轴14的下端部的锁定部分14d中的状态下,被向下拉入的芯轴14的下端部原样地保持在模制模具1中。此时,芯轴14的上端部的突起部分14b向下挤压内模12的分割模15a到15h。因此,分割模15a到15h的下端部沿着是定位环16的渐缩表面的接合表面16b朝向轴线X移动,从而与接合表面16b接合。作为结果,能够在分割模15a到15h中沿着周向相邻的分割模已经相互形成密切接触的状态下保持分割模15a到15h。
接着,在模制模具1中使用成对的外模11和内模12注射模制用于等速万向节罩9的模制本体W。具体地,将模制材料从外模11的引入路径11b顺序地引入到各个空腔19a和19b中从而注射模制模制本体W。在该情况下,在引入路径11b中与模制本体W一体地模制流道部分4(见图4)。在模制本体W的注射模制之后,从芯轴14的锁定部分14d移除前述工具,从而从被向下拉入的状态解除芯轴14。
接着,成对的外模11在图1的状态下移动到相反的左侧和右侧以由此从内模12分离,并且内模12然后从下模13分离。具体地,如在图4中所示,定位环16的下表面被顶出器18上推从而将定位环16与芯轴14、分割模15a到15h和模制本体W一起地向上移动到下模13上方。在该状态下,卡盘3的爪部分3a锁定在定位环16的第一锁定沟槽16d中从而提升定位环16。因此,内模12能够从下模13分离。
接着,内模12与模制本体W一起被卡盘3移动到拆解/组装机器2。如在图5中所示,内模12的芯轴14的下端部插入到基台21的圆筒形部分21a中,并且成对的保持构件22锁定在定位环16的第二锁定沟槽16e中。因此,定位环16被保持在基台21上。在该状态下,与模制本体W一体地模制的流道部分4被切除。
接着,在图5所示状态下,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分别在所示意的箭头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分别插入到分割模15a到15h的凹部154a到154h中。在该情况下,远端部232a到232h被插入直至阶梯表面234a到234h抵靠分割模15a到15h的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外周表面,并且永久磁体233a到233h分别由于磁力而被吸引到外周表面上。因此,分割模15a到15h能够分别被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支撑。
在该状态下,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向上移动以分别提升分割模15a到15h。在该情况下,希望整体上提升内模12。然而,因为定位环16被保持构件22保持在基台21上,所以如在图6中所示,分割模15a到15h和芯轴14相对于定位环16向上移动。以该方式,分割模15a到15h能够与模制本体W一起从定位环16分离。
接着,如在图9中所示,成对的第一夹具24分别在所示意的箭头方向上移动从而从相反的左侧和右侧抓持并且保持模制本体W。在这之后,如在图10中所示,顶出器25从下方插入到基台21的通孔21b中从而推动芯轴14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在通过模制本体W由第一夹具24限制分割模15a到15h的竖直移动的同时,定位环16被保持构件22保持。因此,芯轴14的上端部突出到第一夹具24上方。
此外,在该状态下,在第二夹具26向上移动的同时,芯轴14的上端部保持被成对的第二夹具26从相反的左侧和右侧夹压。因此,如在图11(a)中所示,芯轴14能够从定位环16和分割模15a到15h分离。顺便提及,当第二夹具26正在向上移动时,第一夹具24也在抓持模制本体W的同时向上移动。
图11(a)到图13(b)是示出前述制造设备的制造过程的拆解/组装机器2的截面视图。如在图11(a)中所示,在芯轴14、定位环16和分割模15a到15h竖直分离之后,分割模15a到15h从模制本体W分离。具体地,如在图11(b)中所示,支撑构件23a到23h被径向向内推动从而分割模15a到15h能够分别被阶梯表面234a到234h径向向内挤压。因此,分割模15a到15h朝向它们的中心,即,朝向轴线X水平移位。在该情况下,分割模15a到15h分别移动到分割模15a到15h的模具表面152a到152h不能与模制本体W的波纹管状部分9b干涉的位置。以该方式,分割模15a到15h能够从模制本体W分离。在这之后,如在图12(a)中所示,支撑构件23a到23h分别向下移动以在模制本体W的下方向下拉出分割模15a到15h。
图14(a)、图14(b)、图14(c)和图14(d)是示出用于拆解内模12的详细程序的平面视图。首先,如在图14(a)中所示,在于平面视图中形成为圆形形状的所述多个分割模15a到15h中,每一个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一到第四分割模15a到15d从模制本体W分离。具体地,首先,第一分割模15a朝向轴线X水平移位以由此形成图14(b)所示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分割模15a在模制本体W的下方被向下拉出。以相同的方式,第三分割模15c、第二分割模15b和第四分割模15d依次从模制本体W分离,从而形成图14(c)所示状态。
接着,每一个在平面视图中具有扇形形状的其余的第五到第八分割模15e到15h从模制本体W分离。具体地,首先,第五分割模15e朝向轴线X水平移位以由此形成图14(d)所示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五分割模15e在模制本体W的下方被向下拉出。以相同的方式,第七分割模15g、第六分割模15f和第八分割模15h依次从模制本体W分离。
如在图12(a)中所示,在模制本体W的下方拉出的分割模15a到15h在与它们分别被支撑构件23a到23h水平移位的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水平移动,并且然后向下移动。作为结果,如在图12(b)中所示,在它们的接合表面15i沿着定位环16的接合表面16b移动的同时,分割模15a到15h的下端部被引入到定位环16的上端部的内周侧中。
顺便提及,即使在分割模15a到15h被引入到定位环16中之后,分割模15a到15h仍然分别被支撑构件23a到23h支撑,直至芯轴14的向下移动完成,这将在以后描述。
当所有分割模15a到15h已经被引入到定位环16中时,抓持模制本体W的第一夹具24水平移动,并且然后从被第一夹具24保持的状态解除并且从拆解/组装机器2提取模制本体W。因此,图12(b)所示状态改变为图13(a)所示状态。
接着,被第二夹具26抓持的芯轴14向下移动。因此,如在图13(b)中所示,芯轴14的下端部从上方顺序地插入到在平面视图中形成为圆形形状的分割模15a到15h的中心部分、定位环16的内周表面和基台21的圆筒形部分21a的内周表面。
当以该方式插入芯轴14时,芯轴14的突起部分14b的下表面抵靠分割模15a到15h的上表面,从而同时向下挤压分割模15a到15h。作为结果,分割模15a到15h的下端部被引入到并且与是定位环16的渐缩表面的接合表面16b接合。在该情况下,由于接合表面16b,在随着分割模15a到15h向下移动而朝向轴线X移动的同时,分割模15a到15h被接合。因此,分割模15a和15h中的沿着周向相邻的分割模能够相互形成密切接触。作为结果,分割模15a到15h在平面视图中整体上形成为圆形形状从而内模12能够恢复它的初始状态。
当已经完全地组装了内模12时,支撑构件23a到23h分别抵抗着永久磁体233a到233h的吸引力而径向向外移动,并且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分别被从凹部154a到154h拉出。因此,分割模15a到15h分别被从被支撑构件23a到23h支撑的状态解除(见图13(b))。然后保持构件22径向向外移动以将定位环16从被保持状态解除。
在这之后,卡盘3的爪部分3a再次锁定在定位环16的第一锁定沟槽16d中以整体上提升内模12并且如在图4中所示(这里所示意的模制本体W已被移除)将内模12返回到它在模制模具1中的预定位置。在内模12已经返回到预定位置的状态下,在顶出器18向下移动的同时,卡盘3的接合被解除,以如在图1中所示将内模12安装到下模13的安装孔13b中。
如以上已经描述地,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9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每一个具有杆状形状的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分别插入到在分割模15a到15h的延伸部分155a到155h中形成的凹部154a到154h中。因此,分割模15a到15h能够分别被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支撑。然后,在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阶梯表面234a到234h已经分别与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外周表面形成接触的状态下,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被径向向内推动从而分割模15a到15h能够径向向内移动。在该情况下,分割模15a到15h的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每一个具有杆状形状的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上。然而,大多数的反作用力用作在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纵向方向上的压缩应力。因此与在相关技术中每一个形成为L形状的支撑构件相比,能够减小弯曲力矩。作为结果,当分割模15a到15h从用于等速万向节罩9的模制本体W分离时,能够抑制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变形。
另外,分割模15a到15h的凹部154a到154h和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分别形成为截面T形。相应地,当远端部232a到232h插入到凹部154a到154h中时,分割模15a到15h能够被支撑在稳定的状态下。
另外,永久磁体233a到233h(构成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阶梯表面234a到234h的一部分)能够分别由于磁力而固定到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外周表面。相应地,分割模15a到15h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被支撑。
顺便提及,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前述实施例上实施适当的变型。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所有分割模15a到15h中形成延伸部分。然而,如果在分割模15a到15h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这种延伸部分,则这也将是顺利的。另外,在该实施例中阶梯表面234a到234h分别由永久磁体233a到233h的端表面和本体部分231a到231h的端表面构成。然而,每一个阶梯表面234a到234h可以由所述两个端表面中的仅一个端表面构成。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延伸部分155a到155h完全地由磁性物质制成。然而,如果每一个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至少外周由磁性物质制成,则这也将是顺利的。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分割模15a到15h的凹部154a到154h和第一到第八支撑构件23a到23h的远端部232a到232h中的每一个形成为截面T形。然而,该形状可以是任何其它截面形状,只要它能够支撑分割模15a到15h。另外,凹部154a到154h包括分别在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下表面中敞开的沟槽。然而,它们可以是不在延伸部分155a到155h的下表面中敞开的孔。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1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014674),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而被并入。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当分割模从模制本体分离时能够抑制支撑分割模的支撑构件的变形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及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模制模具,9:等速万向节罩,11:外模,12:内模,14:芯轴,15a:第一分割模,15b:第二分割模,15c:第三分割模,15d:第四分割模,15e:第五分割模,15f:第六分割模,15g:第七分割模,15h:第八分割模,19b:空腔,23a:第一支撑构件,23b:第二支撑构件,23c:第三支撑构件,23d:第四支撑构件,23e:第五支撑构件,23f:第六支撑构件,23g:第七支撑构件,23h:第八支撑构件,154a到154h:凹部,155a到155h:延伸部分,232a到232h:远端部,233a到233h:永久磁体;234a到234h:阶梯表面,W:模制本体。

Claims (4)

1.一种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模制模具,所述模制模具使用内模和外模注射模制用于所述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所述内模包括沿着竖直延伸的芯轴的外周表面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分割模,所述外模形成在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之间的空腔,在所述模制本体被注射模制之后将所述芯轴从所述内模分离的状态下,所述内模的所述分割模被支撑并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从所述模制本体分离所述分割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模包括在所述模制本体的下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
在所述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中形成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部;并且
杆状支撑构件包括:远端部,所述远端部被插入到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凹部中,以支撑所述分割模;和阶梯表面,在所述分割模被所述远端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阶梯表面抵靠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外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其中所述凹部和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远端部形成为截面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其中:
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外周表面由磁性物质制成;并且
所述阶梯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由永久磁体形成,所述永久磁体能够被磁力吸引到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外周表面。
4.一种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内模和外模注射模制用于所述等速万向节罩的模制本体,所述内模包括沿着竖直延伸的芯轴的外周表面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分割模,所述外模形成在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之间的空腔;
在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已经分离的状态下,从所述内模分离所述芯轴;
将杆状支撑构件的远端部插入到凹部中以由此支撑所述分割模,所述凹部形成为从延伸部分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进,所述延伸部分在所述分割模中在所述模制本体的下方向下延伸;和
在所述支撑构件中形成的阶梯表面已经与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外周表面形成接触的状态下,径向向内推动所述支撑构件以由此从所述模制本体分离所述分割模。
CN201480006518.4A 2013-01-29 2014-01-28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Pending CN104968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4674 2013-01-29
JP2013014674A JP2014144589A (ja) 2013-01-29 2013-01-29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14/051744 WO2014119534A1 (ja) 2013-01-29 2014-01-28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482A true CN104968482A (zh) 2015-10-07

Family

ID=5126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518.4A Pending CN104968482A (zh) 2013-01-29 2014-01-28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60405A1 (zh)
EP (1) EP2952327A4 (zh)
JP (1) JP2014144589A (zh)
CN (1) CN104968482A (zh)
WO (1) WO20141195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1974A (zh) * 2019-01-29 2019-05-10 上海电机学院 Vl型球笼加工成形组件及其加工成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5841A1 (de) * 2016-08-25 2018-03-01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zu einer zumindest teilweisen Extraktion eines Formkernes aus einem Spritzgusswerkzeug und Spritzgusswerkzeug
DE102016115840A1 (de) * 2016-08-25 2018-03-01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Spritzgusswerkzeug mit mindestens einer Kavität und Verfahren zur zumindest teilweisen Extraktion eines Formkernes
KR101778470B1 (ko) * 2016-11-16 2017-09-13 허용훈 등속 조인트용 부트의 결합부재 성형을 위한 사출장치와 등속 조인트용 부트의 결합부재 사출방법
USD986570S1 (en) 2019-10-11 2023-05-23 Target Brands, Inc. Footwear
USD966667S1 (en) 2019-10-11 2022-10-18 Target Brands, Inc. Footwear
USD934547S1 (en) 2019-10-11 2021-11-02 Target Corporation Outsole trea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312A (en) * 1982-12-27 1985-08-06 Holdt J W Von Simplified collapsible mold core
US4731014A (en) * 1986-03-12 1988-03-15 Holdt J W Von Rear opening mold
CN2863427Y (zh) * 2005-12-09 2007-01-31 安徽省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塑料防尘罩模具
CN102555162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罩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5110U (zh) * 1987-08-05 1989-02-10
JPH01110117A (ja) * 1987-10-24 1989-04-26 Mitsubishi Monsanto Chem Co 中空成形品の成形装置
JP3657944B2 (ja) * 2003-02-19 2005-06-08 株式会社フコク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樹脂製ブーツの製造方法等速ジョイント用樹脂製ブーツの製造装置
JP4420279B2 (ja) * 2003-12-22 2010-02-24 株式会社フコク 樹脂製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製造装置樹脂製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製造方法樹脂製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
JP4446081B2 (ja) * 2003-12-25 2010-04-07 株式会社フコク 樹脂製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製造方法
DE602006010392D1 (de) * 2006-09-26 2009-12-24 Gefit Spa Formwerkzeug zum Herstellen von Verschlusskappen
JP2009228871A (ja) 2008-03-25 2009-10-08 Toyoda Gosei Co Ltd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
JP5201092B2 (ja) * 2009-06-26 2013-06-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312A (en) * 1982-12-27 1985-08-06 Holdt J W Von Simplified collapsible mold core
US4731014A (en) * 1986-03-12 1988-03-15 Holdt J W Von Rear opening mold
CN2863427Y (zh) * 2005-12-09 2007-01-31 安徽省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塑料防尘罩模具
CN102555162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罩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1974A (zh) * 2019-01-29 2019-05-10 上海电机学院 Vl型球笼加工成形组件及其加工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44589A (ja) 2014-08-14
EP2952327A1 (en) 2015-12-09
WO2014119534A1 (ja) 2014-08-07
EP2952327A4 (en) 2016-11-16
US20150360405A1 (en) 2015-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482A (zh) 用于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设备和制造等速万向节罩的方法
JP6895091B2 (ja) 管継手の製造方法
JP6011274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ブーツの成形方法
US8984715B2 (en) Cushion clip
CA242362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sin boots for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esin boots for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US20130224328A1 (en) Demolding mechanism for molded article having internal thread
KR101714329B1 (ko) 철근이음용 커플러
WO2009057432A1 (ja) 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スチ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成形体
CN102960935A (zh) 化妆品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09063A (zh) 具有多轴核心插入件的注射模具
US1022187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astic component and plastic component
JP6672178B2 (ja) 射出成形用の成形工具
JP6339949B2 (ja) ダンパおよびダンパの製造方法
JP3207552U (ja) 配管スリーブ
CN203680656U (zh) 注塑模具的套筒球槽式开模抽芯机构
CA2553642C (en) Injection molding
JP2009023179A (ja) フランジ付樹脂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KR102200903B1 (ko) 합성수지관의 확관부 성형장치와 그 성형방법
JP2018069526A (ja) 構造体
CN114364888B (zh) 卡扣以及卡扣安装构造
JP2017222039A (ja) 合成樹脂製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TWI440585B (zh) 二件式瓶塞
JP2008080788A (ja) 空気のう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型ドラム
JP2016141007A (ja) 管継手の製造方法
KR20220147032A (ko) 일체형 시일을 구비한 체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