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8706A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8706A
CN104958706A CN201510427873.5A CN201510427873A CN104958706A CN 104958706 A CN104958706 A CN 104958706A CN 201510427873 A CN201510427873 A CN 201510427873A CN 104958706 A CN104958706 A CN 10495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chronic cholecystitis
treatm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7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anshengyang Medic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78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8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87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三棱、鱼腥草、厚朴、黄芪、姜黄、金钱草、木香、香附、柴胡、枳实。本发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行气止痛功效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来源广泛,治愈率高,疗程短,克服了现有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黄疸”范畴 ,多食肥腻、嗜酒成癖者易患胆石症 ,在此基础上 ,胆石症末彻底根治就会变为慢性胆囊炎。
胆囊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囊状器官 ,里面储满胆汁。它通过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通 ,当进食时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 ,以助消化。当胆总管堵塞或病菌作用于胆囊时 ,就会引起胆囊发炎 ,使人患胆囊炎。老年人患急性胆囊炎较少 ,多以慢性为主 ,为数较多的慢性胆囊炎均有急性发作病史。
慢性胆囊炎症状主要有: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其体征为: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胆汁淤积病例可扪到胀大的胆囊;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可有肌紧张,体温正常或有低热,偶可出现黄疸。胆囊压痛点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的交点,胸椎压痛点在8~10胸椎旁,右膈神经压痛点在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两下角之间。
慢性胆囊炎诊断主要有 ①超声波检查,如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缩小或变形,有诊断意义。②腹部X线平片,如系慢性胆囊炎,可发现胆结石、胀大的胆囊、胆囊钙化斑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③胆囊造影,可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显影淡薄等慢性胆囊炎影像。当胆囊不显影时,如能除外系肝功能损害或肝脏代谢功能失常所致,则可能是慢性胆囊炎。④胆囊收缩素试验,如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胆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⑤纤维腹腔镜检查,直视下如发现肝脏和胀大的胆囊为绿色、绿褐色或绿黑色。则提示黄疸为肝外阻塞;如胆囊失去光滑、透亮和天蓝色的外观,变为灰白色,并有胆囊缩小和明显的粘连,以及胆囊变形等,则提示为慢性胆囊炎。⑥小剖腹探查,小剖腹探查是近年来新提倡的一种诊断疑难肝胆疾病及黄疸的方法,它既能对慢性胆囊炎做出明确诊断,又能了解肝脏的表现情况。
目前慢性胆囊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需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利胆素等,腹痛时可用颠茄类解痉药物对症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行气止痛功效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来源广泛,治愈率高,疗程短,克服了现有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缺陷。
本发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三棱、鱼腥草、厚朴、黄芪、姜黄、金钱草、木香、香附、柴胡、枳实。
本发明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6-24份、鱼腥草6-24份、厚朴4-16份、黄芪4-16份、姜黄2-8份、金钱草6-24份、木香4-16份、香附4-16份、柴胡4-8份、枳实4-8份。
优选地,上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10-20份、鱼腥草10-20份、厚朴8-12份、黄芪8-12份、姜黄2-4份、金钱草10-20份、木香8-12份、香附4-12份、柴胡4-7份、枳实4-7份。
最优选地,上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16份、鱼腥草16份、厚朴10份、黄芪12份、姜黄2份、金钱草16份、木香10份、香附6份、柴胡6份、枳实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是按照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原料药重量配比比例应维持不变。
本发明原料来源以及依据如下:
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味】 辛、苦,平。【归经】 归肝、脾经。【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鱼腥草: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厚朴: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古黄芪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膜荚黄芪 var. mongholicus 脘痞(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姜黄: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肝经。【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金钱草: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 甘、咸,微寒。【归经】 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木香: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香附: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柴胡: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性味】 苦,微寒。【归经】 归肝、胆经【功能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枳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本发明方中:鱼腥草、金钱草、黄芪:清热利胆,抗菌消炎,从而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发挥祛除脘痞吐泻,食积气滞之功效。三棱、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消积。柴胡、木香、香附,疏肝理气,行气通络,止痛治痛。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全方合用,可协同作用,共凑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行气止痛之功。
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其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过滤,收集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5的浸膏,然后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浸膏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60-70%,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然后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制剂。
需要的时候,在制备成制剂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及润滑剂等。
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口服、外用、注射、渗透、吸收、物理或化学介导的方法导入机体如肌肉、皮内、皮下、静脉或粘膜组织,或是被其它物质混合或包裹后导入机体的各种制剂。
所述口服制剂包括:片剂、分散片、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糖浆剂、合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和浸膏剂;
所述外用制剂包括:贴剂、酒剂、酊剂、凝胶剂、软膏剂、搽剂、栓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
本发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全部为现行《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中药材,其来源广泛,质量可靠,市场无奇缺,无珍贵药材,易于配制,可规模化生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临床实验验证,疗效好,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同时具有治愈时间短,标本兼治,治愈后不复发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胶囊剂
配方(以kg计):三棱16、鱼腥草16、厚朴10、黄芪12、姜黄2、金钱草16、木香10、香附6、柴胡6、枳实6。
制备步骤: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第1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10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2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8倍量的水,提取1小时,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成在7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5%,搅拌、混匀、密闭,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稠膏,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适量淀粉等辅料,混匀,乙醇制粒,装入胶囊壳中,制作成胶囊剂,使每粒含生药1-2g。
实施例2、片剂
配方(以kg计):三棱20、鱼腥草20、厚朴12、黄芪12、姜黄4、金钱草20、木香12、香附12、柴胡7、枳实7。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过滤,收集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浸膏,然后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浸膏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60-70%,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然后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制剂。
制备步骤: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第1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10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2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8倍量的水,提取1小时,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成在7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乙醇使乙醇含量为70%,搅拌、混匀、密闭,静置4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稠膏,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适量淀粉、硬脂酸镁等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得片剂,使每片含生药1-2g。
实施例3、口服液
配方(以kg计):三棱10、鱼腥草10、厚朴8、黄芪8、姜黄2、金钱草10、木香8、香附4、柴胡4、枳实4。
制备步骤: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第1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8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2次提取加入所述药材质量的6倍量的水,提取1小时,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成在7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乙醇使乙醇含量为60%,搅拌、混匀、密闭,静置36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加入矫味剂和纯化水等,混匀,静置,滤过,得口服液,使每毫升含生药1g。
实施例4、胶囊剂
配方(以kg计):三棱24、鱼腥草12、厚朴8、黄芪8、姜黄6、金钱草8、木香16、香附16、柴胡8、枳实6。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片剂
配方(以kg计):三棱12、鱼腥草6、厚朴4、黄芪4、姜黄2、金钱草6、木香4、香附4、柴胡4、枳实4。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2。
实施例6、口服液
配方(以kg计):三棱6、鱼腥草24、厚朴16、黄芪16、姜黄2、金钱草24、木香16、香附16、柴胡4、枳实4。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3。
临床药效试验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进行临床试验。通过住院和门诊患者临床观察160例,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胆囊炎具有标本兼治、治疗程短、有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的优点。
一病例选择
将160例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洽疗组80例,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22-64岁,平均41.8岁。病程10月-6年,平均2.5年;合并胆结石者8例。对照组80例,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23-63岁,平均41.1岁。病程8月-6年,平均2.4年;合并胆结石者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二收治依据
经医院诊断,140例病人均具备胆囊炎的症状、体征。根据 《肝胆病学》确立的诊断标准。(1)症状: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反酸等胃肠道症状。对脂肪餐耐受性差。右上腹或中上腹痛,少数可发生于胸骨后或向右肩胛下区放射,常持续性疼痛。(2)体征: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少数患者可有低热,有时扪及右上腹部胀大的胆囊等。(3)B超检查:常见胆囊壁增厚,超过3-5mm,壁毛糙,内透声差。
三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治疗: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 (云南金柯制药有限公司)6片,每日3次;多酶片2片,每日3次。
两组均 2 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四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随访半年-1年未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B超检查胆囊炎症明显减轻;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均无改变。
五结果分析
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胆囊炎患者140例观察结果如下: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治愈6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80例,治愈3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比较X2=23.44,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实验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六实验结论: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具有标本兼治、治疗程短、有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三棱、鱼腥草、厚朴、黄芪、姜黄、金钱草、木香、香附、柴胡、枳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6-24份、鱼腥草6-24份、厚朴4-16份、黄芪4-16份、姜黄2-8份、金钱草6-24份、木香4-16份、香附4-16份、柴胡4-8份、枳实4-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10-20份、鱼腥草10-20份、厚朴8-12份、黄芪8-12份、姜黄2-4份、金钱草10-20份、木香8-12份、香附4-12份、柴胡4-7份、枳实4-7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棱16份、鱼腥草16份、厚朴10份、黄芪12份、姜黄2份、金钱草16份、木香10份、香附6份、柴胡6份、枳实6份。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后用水提取2次,过滤,收集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5的浸膏,然后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浸膏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60-70%,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然后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成制剂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及润滑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可以为口服、外用、注射、渗透、吸收、物理或化学介导的方法导入机体如肌肉、皮内、皮下、静脉或粘膜组织,或是被其它物质混合或包裹后导入机体的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片剂、分散片、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糖浆剂、合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和浸膏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包括贴剂、酒剂、酊剂、凝胶剂、软膏剂、搽剂、栓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
CN201510427873.5A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Withdrawn CN104958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873.5A CN104958706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873.5A CN104958706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8706A true CN104958706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7873.5A Withdrawn CN104958706A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870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54A (zh) * 2002-03-24 2003-10-08 邱学良 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226A (zh) * 2005-03-31 2005-10-26 范龙生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CN1879843A (zh) * 2006-04-26 2006-12-20 刘铁军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7157A (zh) * 2006-01-23 2007-08-01 孙蓉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1642543A (zh) * 2009-09-04 2010-02-10 永仁县中医院 大柴胡汤化裁方用于治疗胆道感染疾病
CN104435511A (zh) * 2014-11-08 2015-03-25 王亚东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配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54A (zh) * 2002-03-24 2003-10-08 邱学良 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226A (zh) * 2005-03-31 2005-10-26 范龙生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CN101007157A (zh) * 2006-01-23 2007-08-01 孙蓉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879843A (zh) * 2006-04-26 2006-12-20 刘铁军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2543A (zh) * 2009-09-04 2010-02-10 永仁县中医院 大柴胡汤化裁方用于治疗胆道感染疾病
CN104435511A (zh) * 2014-11-08 2015-03-25 王亚东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0043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9739A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0426B (zh) 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439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5250619A (zh) 一种治疗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67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426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3055078B (zh) 治疗肝癌腹水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919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98197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78866B (zh) 用于气郁、血瘀体质人袪湿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90869B (zh)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905A (zh)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839A (zh)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499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
CN104173829A (zh) 流感润肺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274553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
CN10495870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12026A (zh)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
CN103736008B (zh) 治疗乳腺癌并发健侧良性包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1528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胶囊
CN106361881A (zh) 一种用于治疗阴囊湿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492A (zh) 一种用于直肠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849A (zh) 医治外痔的中药熏洗液及制备方法
CN104825977A (zh) 一种治疗脾虚伤食型产后伤食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n

Inventor before: Liu Xuejia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