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6566B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6566B
CN104956566B CN201380071352.XA CN201380071352A CN104956566B CN 104956566 B CN104956566 B CN 104956566B CN 201380071352 A CN201380071352 A CN 201380071352A CN 104956566 B CN104956566 B CN 104956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ctric
phase
coil
resonanc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3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6566A (zh
Inventor
下川聪
内田昭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5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6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6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65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9
    • H02J5/00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04B5/26
    • H04B5/72
    •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具有:受电共振线圈,其利用磁场谐振或者电场谐振通过无线来接受来自供电器的电力;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其输出以规定的频率振荡的电压;受电侧通信部,其与上述供电器之间进行通信;以及受电侧控制部,其接受来自上述受电侧通信部的输出,并使用来自上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来进行上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由此抑制硬件的负荷以及费用的增加并使电力传输的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言及的实施例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进行电源供给、充电,利用无线传输电力的技术受到关注。例如,正在研究/开发利用无线对以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各种电子设备、家电设备或者电力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电力传输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作为这种无线电力传输(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一般已知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技术、利用了电波的技术。与此相对,近年来,作为使供电器和受电器的距离分离到某一程度,而能够进行针对多个受电器的电力传输以及针对受电器的三维的各种姿势的电力传输的技术,对利用了磁场谐振、电场共振的电力传输技术的期待不断提高。
以往,作为利用了磁场谐振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提出各种方案。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9907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48174号公报
如前述,以往,为了进行电源供给、充电而利用无线传输电力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受到关注。然而,例如,若电力传输所使用的供电器和受电器的共振频率存在偏差则传输效率降低,所以考虑进行实时的相位控制来防止传输效率的降低。
然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共振频率例如为数百KHz~数十MHz,所以为了进行实时的相位控制,例如对供电器以及受电器设置专用的通信电路。结果,供电器以及受电器的硬件的负荷增大,费用也增加。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利用磁场谐振或者电场谐振通过无线接受来自供电器的电力的受电共振线圈、受电侧通信部、和受电侧控制部的受电器。
上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输出以规定的频率振荡的电压,上述受电侧通信部与上述供电器之间进行通信。上述受电侧控制部接受来自上述受电侧通信部的输出,并使用来自上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来进行上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起到能够抑制硬件的负荷以及费用的增加并使电力传输的效率提高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关注控制系统来表示图2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4A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共振频率的控制的图(其1)。
图4B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共振频率的控制的图(其2)。
图5A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模拟条件的图(其1)。
图5B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模拟条件的图(其2)。
图6A是表示在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模拟条件下进行的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模拟结果的图(其1)。
图6B是表示在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模拟条件下进行的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模拟结果的图(其2)。
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1)。
图10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2)。
图11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3)。
图12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4)。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1)。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其2)。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对无线电力传输(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述前,参照图1~图6B,对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一个例子以及其课题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有一次侧(供电侧:供电器)1以及二次侧(受电侧:受电器)2。此外,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分别可以是多个。
供电器1具有交流电源11、和包括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的供电系统线圈SC,受电器2具有包括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受电系统线圈JC、和负荷设备21。
如图1所示,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通过供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13与受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22之间的磁场谐振(磁场共振),从供电器1向受电器2进行能量(电力)的传输。此处,从LC共振器13向LC共振器22的电力传输不光是磁场谐振也可以是电场谐振(电场共振)等,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以磁场谐振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供电系统线圈SC中,从电力供给线圈12向供电共振线圈13的电力传输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而且,在受电系统线圈JC中,从受电共振线圈22向电力取出线圈23的电力传输也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
图2是表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是更详细地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图。如图2所示,电力传输系统具备供电系统线圈SC、受电系统线圈JC、交流电源11、供电侧控制电路14、成为负荷的设备21、以及受电侧控制电路24。
如前述,供电系统线圈SC包括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电力供给线圈12例如是铜线或者铝线等金属线被多次卷绕成圆周状的线圈,在其两端施加交流电源11的交流电压(高频电压)。
供电共振线圈13例如包括铜线或者铝线等金属线被卷绕成圆周状的线圈131、以及与线圈131的两端连接的电容器132,形成基于线圈131和电容器132的共振电路。此外,共振频率f0以如下的式子(1)表示。
f0=1/{2π(LC)1/2}……(1)
此处,L为线圈131的电感,C为电容器132的静电电容。
供电共振线圈13的线圈131例如是单匝线圈,另外,电容器132能够应用各种形式的电容器,但优选损失尽量较少、具有充分的耐压的电容器。
在图2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为了使共振频率可变,而使用可变电容器作为电容器132。作为可变电容器,能够应用例如使用MEMS技术所制作出的可变电容设备、使用了半导体的可变电容设备(变容二极管)。
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被配置为以电磁的方式彼此紧密地耦合,例如在同一平面上配置为同心状。即,以在供电共振线圈13的内侧设置有电力供给线圈12的状态进行配置。或者,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电力供给线圈12也可以在同轴上隔开适当的距离来配置。
若在该状态下,从交流电源11对电力供给线圈12施加交流电压,则通过电力供给线圈12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电磁感应而共振电流流向供电共振线圈13。即,通过电磁感应,从电力供给线圈12对供电共振线圈13传输电力。
另外,受电系统线圈JC包括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受电共振线圈22例如包括铜线或者铝线等金属线被卷绕成圆周状的线圈221、以及与线圈221的两端连接的电容器222。受电共振线圈22的共振频率f0根据线圈221的电感以及电容器222的静电电容,以前述的式子(1)表示。
受电共振线圈22的线圈221例如是单匝线圈,另外,电容器222如前述,能够应用各种形式的电容器。在图2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为了使共振频率可变,而使用可变电容器作为电容器222。
作为可变电容器,与电容器132同样地,能够应用例如使用MEMS技术所制作出的可变电容设备、使用了半导体的变容二极管。
电力取出线圈23例如是铜线或者铝线等金属线被多次卷绕成圆周状的线圈,在其两端连接作为负荷的设备21。此外,作为负荷设备21,例如是作为受电器2的电源所使用的电池、用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电路。
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被配置为以电磁的方式彼此紧密地耦合,例如,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为同心状。即,以在受电共振线圈22的内侧设置电力取出线圈23的状态进行配置。或者,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也可以在同轴上隔开适当的距离来配置。
若在该状态下,在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共振电流,则通过由此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电磁感应而电流流向电力取出线圈23。即,通过电磁感应,从受电共振线圈22对电力取出线圈23送出电力。
此处,为了通过磁场谐振利用无线从供电系统线圈SC向受电系统线圈JC传输电力,如图2所示,以线圈面相互平行、线圈轴心相互一致或者不会有太大的偏差的方式彼此配置在适当的距离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在电力传输系统中,沿着线圈轴心KS的方向为磁场KK的主要的放射方向,从供电系统线圈SC朝向受电系统线圈JC的方向为供电方向SH。
此处,供电共振线圈13的共振频率fs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的共振频率fj双方都与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一致时,传输最大的电力。
然而,若这些共振频率fs以及fj彼此存在偏差、共振频率fs以及fj和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存在偏差,则传输的电力降低,电力传输的效率降低。
因此,在图2所示的电力传输系统中,通过供电侧控制电路14以及受电侧控制电路24,使用交流电源11的相位在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以及来进行共振频率的控制。
此处,供电侧控制电路14对施加给供电系统线圈SC的电压Vs的相位以及在供电系统线圈SC中流动的电流Is的相位进行检测,并对供电系统线圈SC的共振频率fs进行可变控制,以使相位差Δ成为规定的目标值
即,供电侧控制电路14具有电流检测传感器SE1、相位检测部141、142、目标值设定部143、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以及相位发送部145。
电流检测传感器SE1对在供电共振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Is进行检测。作为电流检测传感器SE1,能够使用例如霍尔元件、磁电阻元件或者检测线圈等。该电流检测传感器SE1例如输出与电流Is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
相位检测部141对施加给电力供给线圈12的电压Vs的相位进行检测,例如输出与电压Vs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此处,相位检测部141也可以保持原样输出电压Vs,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电阻进行分压再输出。因此,相位检测部141也能够仅是导线,或者为一个或者多个电阻元件。
相位检测部142基于来自电流检测传感器SE1的输出,对在供电共振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Is的相位进行检测,例如输出与电流Is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此处,相位检测部142也可以保持原样输出电流检测传感器SE1的输出。因此,电流检测传感器SE1也能够兼作相位检测部142。
目标值设定部143设定相位差的目标值并进行存储。因此,在目标值设定部143中设置有用于存储目标值的存储器。作为目标值例如设定“-180°(-πradian)”或者“在-180°加上适当的修正值a所得的值”等。
此外,目标值的设定可以通过从预先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中选择来进行,另外,也可以通过来自CPU、键盘等的指令来进行。
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对供电共振线圈13的共振频率fs进行可变控制,以使交流电源11的电压Vs的相位与供电共振线圈13的电流Is的相位的相位差成为设定的目标值
相位发送部145利用无线将关于供给给电力供给线圈12的电压Vs的相位的信息作为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发送给受电侧控制电路24。此处,也能够例如为了使S/N比提高,而将与电压Vs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递增为整数倍来发送。
受电侧控制电路24对供给给供电系统线圈SC的电压VS的相位以及在受电系统线圈JC中流动的电流IJ的相位进行检测,并对受电系统线圈JC的共振频率fj进行可变控制,以使它们的相位差成为规定的目标值
即,受电侧控制电路24具有电流检测传感器SE2、相位接收部241、相位检测部242、目标值设定部243、以及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
电流检测传感器SE2对在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的电流Ij进行检测。作为电流检测传感器SE2,能够使用例如霍尔元件、磁电阻元件或者检测线圈等。该电流检测传感器SE2例如输出与电流Ij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
相位接收部241接受从相位发送部145发送的相位的信息并输出。此处,在通过相位发送部145按倍递增电压信号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相位接收部241返回到原始而进行分频。相位接收部241例如输出与电压Vs对应的电压信号。
相位检测部242基于来自电流检测传感器SE2的输出,对在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的电流Ij的相位进行检测,例如输出与电流Ij的波形对应的电压信号。此处,相位检测部242也可以保持原样输出电流检测传感器SE2的输出。因此,电流检测传感器SE2也能够兼作相位检测部242。
目标值设定部243设定相位差的目标值并存储。因此,在目标值设定部243中设置有用于存储目标值的存储器。作为目标值例如设定在供电侧控制电路14中的目标值加上“-90°(-π/2radian)”所得的值。
即,作为目标值例如设定“-270°(-3π/2radian)”或者“在-270°加上适当的修正值a所的值”等。此外,目标值的设定方法等与目标值的情况相同。
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对受电共振线圈22的共振频率fj进行可变控制,以使交流电源11的电压Vs的相位与受电共振线圈22的电流Ij的相位的相位差成为设定的目标值
此外,供电侧控制电路14中的目标值设定部143和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以及受电侧控制电路24中的目标值设定部243和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分别只是共振频率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图3是关注控制系统来表示图2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是更详细地表示供电器1的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以及受电器2的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的图。
此处,在图3的框图中,为了简单化,省略图2中的相位检测部141、142、241、242。即,在图3中,从电流检测传感器SE1直接输出在供电共振线圈13流动的电流Is的相位但该相位也可以例如经由设置在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的相位检测部142输出。
如图3所示,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具备相位比较部151、加法部152、增益调整部153、154、补偿部155、驱动器156、以及极性反转部157等。
相位比较部151对由电流检测传感器SE1检测出的电流Is的相位和交流电源11的电压Vs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它们的差即,相位差
加法部152从相位比较151输出的相位差减去在目标值设定部143所设定的目标值(反转,相加)。因此,在相位差与目标值一致时,加法部152的输出为零。
加法部152的输出通过极性反转部157反转极性,并输入给增益调整部154,并且,输入给补偿部155。此处,增益调整部153以及154分别调整针对输入的值或者数据的增益(gain)或者进行数据等的换算,以使得正确地进行控制。
补偿部155例如规定对低频成分的增益。即,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能够视为例如进行对作为电容器132的MEMS可变电容设备的反馈控制的伺服系统。
因此,补偿部155使用用于实现伺服系统的稳定化、高速化、高精度化的适当的伺服滤波器。另外,在这种伺服系统中适当地使用用于进行PID(Proportional 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动作的滤波电路或者微分积分电路等。
驱动器156例如对作为电容器132的MEMS可变电容设备输出控制信号KSs,并对该MEMS可变电容设备的静电电容进行可变控制。
此处,MEMS可变电容设备(MEMS可变电容器)例如在玻璃的基板上设置下部电极以及上部电极,利用因施加给这两个电极间的电压引起的静电吸引力而产生的挠曲所带来的间隙的变化,使静电电容变化。
此外,MEMS可变电容设备(电容器132)也有单独设置用于电容器的电极和用于驱动的电极的情况。另外,由于施加给用于驱动的电极的电压和静电电容的变化量的关系并不是线形,所以例如在驱动器156中适当地进行用于该变换的运算或者表换算等。
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具备相位比较部251、加法部252、增益调整部253、254、补偿部255、驱动器256、以及极性反转部257等。
此外,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中的各部的动作实际上与上述的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中的各部的动作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此外,图2中的供电侧控制电路14以及受电侧控制电路24、和图3中的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以及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等能够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例如,能够通过使用包括CPU、ROM以及RAM等存储器、其它周边元件等的计算机,并使CPU执行适当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情况下,并用适当的硬件电路。
图4A以及图4B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共振频率的控制的图。此处,图4A中,横轴表示交流电源11的频率f[MHz],纵轴表示在各线圈中流动的电流I的大小[dB]。另外,图4B中,横轴表示交流电源11的频率f[MHz],纵轴表示在各线圈中流动的电流I的相位
此外,相位以交流电源11的电压Vs的相位换句话说供给给电力供给线圈12的电压Vs的相位为基准,表示其相位差即,在与相位一致的情况下,相位为0。
在附加到各曲线的参照符号CBA1~CBA4以及CBB1~CBB4中,末尾的数字1、2、3、4分别表示与电力供给线圈12、供电共振线圈13、受电共振线圈22、电力取出线圈23对应。
并且,图4A以及图4B表示在共振频率控制中,将供电共振线圈13或者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控制为其共振频率fs、fj为10MHz的情况。
此时,目标值设定部143的目标值被设定为“-πradian(-180°)”,目标值设定部143的目标值被设定为“-3π/2radian(-270°)”。
即,目标值被设定在目标值加上-π/2所得的值“-π/2”,换句话说比目标值延迟π/2的相位。
如曲线CBA2所示,供电共振线圈13的电流Is在与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一致的10MHz时为最大。另外,如曲线CBB2所示,供电共振线圈13的电流Is的相位在共振频率fs的10MHz时,为-π。换句话说,与目标值一致。
此处,供电共振线圈13从电力供给线圈12看,能够视为串联共振电路,在比共振频率fs低的频率fd时,为电容性,接近-π/2,在高的频率fd时,为感应性,接近-3π/2。
这样,在供电共振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Is的相位在共振频率fs的附近较大地变化。通过控制成相位即相位差为-π,能够使供电共振线圈13的共振频率fs与电压Vs的频率fd高精度地一致。
此外,如曲线CBA1所示,在电力供给线圈12中流动的电流I也在共振频率fs时为最大。如曲线CBB1所示,在电力供给线圈12中流动的电流I的相位在共振频率fs的附近为零或者提前相位,若偏离共振频率fs,则成为-π/2。
如曲线CBA3所示,受电共振线圈22的电流Ij在与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一致的10MHz时为最大。
如曲线CBB3所示,受电共振线圈22的电流Ij的相位在共振频率fs的10MHz时为-3π/2。换句话说,与目标值一致。另外,在频率fd比共振频率fs低的情况下,相位差减少而接近-π/2,在比共振频率fs高的情况下,相位差增大而接近-5π/2即-π/2。
这样,在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的电流Is、Ij的相位在共振频率fs,fj的附近较大地变化。通过控制成相位即相位差为-π或者-3π/2,能够使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的共振频率fs、fj与电压Vs的频率fd高精度地一致。
由此,即使存在环境因素等的变化,也能够使供电系统线圈SC以及受电系统线圈JC的共振频率与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准确地一致,能够从供电装置3对受电装置4始终以最大的效率传输电力。
并且,由于基于线圈电流相对于交流电源的电压Vs的相位差来进行控制,所以不会例如如基于扫描搜索法的情况那样受到电流的振幅的变动的影响,能够进行正确的控制。
此外,在扫描搜索法中,例如,扫描(sweep)供电系统线圈SC或者受电系统线圈JC中的L或者C,试行错误地搜索线圈的电流值最大(峰值)的位置。
图5A以及图5B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模拟条件的图。如图5A所示,作为模拟条件,在同一平面上将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配置成同心状,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也在同一平面上配置成同心状。
另外,将供电系统线圈SC(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与受电系统线圈JC(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距离dd设定为25mm,将驱动频率(交流电源11的频率fd)设定为7MHz。并且,将负荷(负荷设备21的电阻值)设定为10Ω,将各线圈的卷线的粗细设定为
并且,如图5B所示,将电力供给线圈12的外径设为将卷数设定为一次、将供电共振线圈13的外径设为将卷数设为5次。另外,将受电共振线圈22的外径设为将卷数设定为5次、将电力取出线圈23的外径设为将卷数设定为一次。此外,将供电共振线圈13以及受电共振线圈22中的邻接的卷线的中心间的距离(间距)设定为0.8mm。
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在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模拟条件下进行的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模拟结果的图。
此处,在图6A中,纵轴将驱动电压的振幅归一化(最大振幅为“1”)来表示,横轴将时间(1/7MHz为“1”)来表示。另外,参照符号表示供电侧的驱动电压LL1以及受电侧的驱动电压LL2的相位延迟。并且,在图6B中,纵轴表示供电效率(最大“1”),横轴表示相位延迟(deg:°)。
如图6B所示,供电效率随着供电侧的驱动电压LL1以及受电侧的驱动电压LL2的相位延迟变大而降低。特别是可知若相位延迟超过40°,则供电效率大幅度降低。
此外,在驱动频率为7MHz时,对于1°的相位延迟的延迟时间td对应于td=1÷(7×106×360)=3.97×10-10[sec]。因此,例如,与30°的相位延迟对应的延迟时间Td变为Td=3.97×10-10×30=1.19×10-8[sec],即,11.9nsec。
如上述,例如在通过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进行电力的传输的情况下,即使对于非常短的延迟时间td,供电效率也降低。因此,在受电侧的控制中,以不延缓地准确识别交流电源11的电压波形的相位为前提。
此处,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具有收发与相互的位置、供电电力等有关的信息的通信电路,但在这些通信电路中,例如,对进行7MHz(一般,数百KHz~数十MHz)的驱动电压的相位控制的数据进行处理较困难。
因此,在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在供电器1设置专用的相位发送部145,并且在受电器2设置专用的相位接收部241,将供电器1中的交流电源11的电压波形的相位不延缓地准确地向受电器2传递。
这样,在图2以及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将能够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的专用的相位发送部145以及相位接收部241分别设置在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所以硬件的负担变大,费用也增加。
以下,参照附图,对无线电力传输(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述。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从图7和前述的图3的比较可知,在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供电器1中,代替专用的相位发送部145,而设置供电侧控制部16以及供电侧通信部17。
并且,对于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而言,在受电器2中,代替专用的相位接收部241,而设置受电侧控制部26、受电侧通信部27以及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
此处,在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不需要例如图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那样的高速的数据传输,所以供电侧通信部17以及受电侧通信部27也可以兼作收发相互的位置、供电电力等的信息的通信电路。
即,在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例如可以不实时对数百KHz~数十MHz的共振频率进行相位控制,所以能够直接利用一般设置的通信电路。
此外,供电器1中的交流电源11、电力供给线圈12、供电共振线圈13、电容器132、电流检测传感器SE1、以及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等的构成以及动作实际上与参照图3所说明的相同。
另外,受电器2中的受电共振线圈22、电力取出线圈23、电容器222、电流检测传感器SE2、以及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等的构成以及动作实际上与参照图3所说明的相同。
此处,在图7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供电器1中的目标值从目标值设定部143输出,另外,受电器2中的目标值从目标值设定部243输出。
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图9~图12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
此处,图8~图10是在供电器1中关注供电侧控制部16、供电侧通信部17、交流电源11、电力供给线圈12、供电共振线圈13、电容器(可变电容设备)132以及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来表示的图。
此外,在前述的图7中,供电器1的相位比较部(第2相位比较部)151被设置在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的内部,但在图8~图10中,独立描绘相位比较部151和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除了相位比较部151之外)。
另外,图8~图10是在受电器2中,关注受电侧控制部26、受电侧通信部27、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受电共振线圈22、电力取出线圈23、电容器222以及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来表示的图。
此外,在前述的图7中,受电器2的相位比较部(第1相位比较部)251被设置在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的内部,但在图8~图10中,独立描绘相位比较部251和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除了相位比较部251之外)。
并且,在图8~图10中,具有整流电路211以及负荷(例如,电池:电阻值RL)212的负荷设备21、以及与负荷212的电阻值RL几乎相等的电阻值RL’的虚拟负荷29也与开关SW1~SW4一起被描绘。
另外,在图8~图10中,电力供给线圈12、供电共振线圈13、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各线圈分别通过电阻R1、R2、R13以及R4以及电感器L1、L2、L3以及L4以等效电路的方式被描绘。此外,在电力供给线圈12、供电共振线圈13、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中流动的电流表示为I1、I2、I3以及I4
而且,在图8所示的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供电器1中的目标值从供电侧控制部16输出,另外,受电器2中的目标值从受电侧控制部26输出。
即,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除了供电器1不具有目标值设定部143、受电器2不具有目标值设定部243这点之外,实际上为与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相同的构成。
因此,第1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仅目标值以及的输出位置不同,而与以下详述的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相同。
这样,通过从供电侧控制部16以及受电侧控制部26输出目标值以及能够将各目标值控制为最适合利用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值,或者,为了实现其它功能而使其变化来控制。
如图8所示,在供电器1中,针对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的目标值(相位差的目标值)从供电侧控制部16输出,另外,交流电源11被来自供电侧控制部16的控制信号Sps控制。
并且,在受电器2中,针对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的目标值(相位差的目标值)从受电侧控制部26输出,另外,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被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Spj控制。
此处,受电器2中的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输出电力传输所使用的频率,即,与供电器1中的交流电源11相同的固定的振荡频率的信号(电压VB)。此外,交流电源11以及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例如利用水晶振子,控制为其振荡频率准确地相同的频率。
如图8所示,在受电器2中,在受电共振线圈22设置开关SW1,在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与受电共振线圈22之间设置开关SW2。
另外,在受电器2中,在电力取出线圈23与负荷设备21之间设置开关SW3,在电力取出线圈23的两端经由开关SW4设置虚拟负荷29。
开关SW1~SW4例如为向栅极施加控制信号的n沟道型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在各控制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H”时接通,在低电平“L”时断开。
此外,在开关SW1以及SW3的控制端子(nMOS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CSj,在开关SW2以及SW4的控制端子施加利用变频器将控制信号CSj反转的控制信号/CSj。
首先,在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CSj为“L”(控制信号/CSj为“H”)时,开关SW1以及SW3断开,开关SW2以及SW4接通。该状态对应于图9所示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时。
即,如图9所示,在共振频率的调整时,受电器2的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通过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Spj而成为动作状态(接通)。
并且,通过开关SW1断开、开关SW2接通,将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输出电压VB施加至受电共振线圈22的两端。此时,电力取出线圈23因开关SW3断开而与负荷设备21分开,取而代之,经由接通状态的开关SW4与虚拟负荷29连接。
此处,虚拟负荷29的电阻值RL’被设定为与负荷设备21的负荷212的电阻值RL几乎相等,另外,从受电侧控制部26赋予给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的目标值例如被设定成0°。
此外,来自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输出电压VB被用于调整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所以该电力容量可以微小。因此,在微小电力容量的电压VB中,例如,负荷设备21的整流电路(整流用IC)211不动作,或者,因非线形特性而无法准确地反映出负荷电阻212的电阻值RL。
因此,对于电力取出线圈23,代替实际的负荷设备21,而连接相当于负荷电阻212的虚拟负荷29,以微小电力容量的电压VB进行受电器2的共振频率调整。
根据以上,在受电器2中,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输出电压VB的相位与通过该电压VB而在受电共振线圈22中流动的电流I3的相位的相位差成为目标值 即,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通过控制信号KSj将电容器222的静电电容控制为规定的值,以使相位差成为目标值
此外,在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如图11的时序图所示,在共振频率的调整时(共振调整),首先,在期间Tcs调整供电器1的共振频率,之后,在期间Tcj调整受电器2的共振频率。
因此,如图11所示,上述的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在进行共振调整的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Tcj进行,在前半期间的期间Tcs,进行供电器1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即,在进行共振调整的处理的期间的前半期间的期间Tcs中,供电器1的交流电源11通过来自供电侧控制部16的控制信号Sps而成为低输出状态(调整用输出状态)。
在该交流电源11的低输出状态下,交流电源11不对受电器2输出用于传输电力的电压,而仅输出用于调整供电器1中的共振频率的较低的电压。
由此,在供电器1中,进行反馈控制,以使交流电源11的输出电压VA的相位与通过该电压VA而在供电共振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Is的相位的相位差成为目标值
该反馈控制例如参照图2~图4B所说明那样,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通过控制信号KSs将电容器132的静电电容控制为规定的值,以使相位差成为目标值
此处,供电器1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可以不必在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之前进行,也能够在与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同时或者其之后,或者其它适当的时机进行。
接下来,在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CSj为“H”(控制信号/CSj为“L”)时,开关SW1以及SW3接通,开关SW2以及SW4断开。该状态对应于图10所示的给电时(通过无线从通常的供电器1向受电器2传输电力的状态)。
即,如图10所示,在给电时,受电器2的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通过来自受电侧控制部26的控制信号Spj而成为停止状态(断开),另外,开关SW2断开,与受电共振线圈22分开。
并且,因开关SW1接通,受电共振线圈22通过磁场谐振(磁场共振)接受来自供电器1中的供电共振线圈13的电力。此时,电力取出线圈23因开关SW3接通、开关SW4断开而与负荷设备21连接。
另外,在供电器1中,通过来自供电侧控制部16的控制信号Sps,交流电源11成为动作状态(不是低电力动作状态,而是通常的动作状态)。
此处,供电器1中的供电共振线圈13的共振频率被控制为在期间Tcs中与交流电源11的频率一致,受电器2中的受电共振线圈22的共振频率被控制为与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频率一致。另外,交流电源11的频率和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频率例如利用水晶振子被准确地控制。
因此,双方进行共振频率的调整的供电器1向受电器2的基于磁场谐振的电力传输能够以较高的供电效率进行。在图11中,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期间(Tcs、Tcj:共振调整)以规定的间隔反复。
此外,作为反复该共振调整的规定的间隔,能够根据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的数量、电力容量或者周围的环境等各种各样地设定,例如,能够设定为数分钟间隔。
接下来,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若无线电力传输处理开始(start),则在步骤ST101以及ST201中,通过供电侧(供电器1)的供电侧通信部17以及受电侧(受电器2)的受电侧通信部27进行通信以及响应确认,进入下一个步骤。
即,在步骤ST101以及ST201中,例如进行受电器2是否存在于通过供电器1可供电的范围、以及受电器2的位置、倾斜度以及供电的电力等信息的交接,或者收费的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器2的认证等。
在供电侧,接下来,进入步骤ST102,开始参照图9以及图11的期间Tcs所说明的供电器1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共振调整)。即,在步骤ST103中,将交流电源11的输出电压VA作为调整用输出电压(低输出电压),进入步骤ST104,进行相位差的控制。
即,在步骤ST104中,进行利用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4的相位差的控制处理,在步骤ST105中,直至相位差比目标值小为止反复步骤ST104的相位差的控制处理。
而且,在步骤ST105中,若判定为相位差在根据目标值所规定的范围内,则进入步骤ST106,并结束供电器1中的共振调整处理,进入下一个步骤ST107。
此处,如参照图9以及图11所说明那样,若在期间Tcs中供电器1的共振频率调整处理结束,则在受电侧,在步骤ST202中,在紧接着期间Tcs的期间Tcj开始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共振调整)。
此外,受电器2通过供电侧通信部17以及受电侧通信部27的通信来识别供电器1的共振频率调整处理的结束,并开始步骤ST202的受电器2中的共振调整。
即,在步骤ST203中,进行参照图9所说明的开关SW1~SW4的切换,并且,进入步骤ST204,通过受电侧控制部26使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成为动作状态(输出电压VB)。
具体而言,使开关SW1以及SW3断开而使开关SW2以及SW4接通,并将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的输出电压VB施加给受电共振线圈22的两端。并且,使负荷设备21与电力取出线圈23分开,取而代之使虚拟负荷29与电力取出线圈23连接。
并且,进入步骤ST205,进行利用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44的相位差的控制处理,在步骤ST206中,直至相位差比目标值小为止反复步骤ST205的相位差的控制处理。
而且,在步骤ST206中,若判定为相位差在根据目标值所规定的范围内,则进入步骤ST207,进行参照图10所说明的开关SW1~SW4的切换,进入步骤ST208。
在步骤ST208中,通过受电侧控制部26使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8成为停止状态(停止电压VB),进入步骤ST209,并结束受电器2中的共振调整处理,且向供电侧通知该情况。
即,供电器1通过供电侧通信部17以及受电侧通信部27的通信来识别受电器2的共振频率调整处理的结束,开始步骤ST107中的供电。
即,如参照图10所说明那样,在供电侧,在步骤ST108中,因来自供电侧控制部16的控制信号Sps,交流电源11不是低电力动作状态,而为通常的动作状态,输出供电用的输出电压VB。
因此,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成为双方都进行共振频率的调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供电器1对受电器2进行基于磁场谐振的电力传输,所以能够进行较高的供电效率的电力传输。
并且,进入步骤ST109,若判定为经过了一定时间,则返回到步骤ST101(ST201),反复同样的处理。即,以规定的间隔反复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此处,在步骤ST103中,交流电源11的输出电压VA为调整用的低输出电压,所以例如也可以不是在结束供电器1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后再开始受电器2的共振频率的调整,而并列地进行两者。
即,如前述,供电器1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可以不必在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之前进行,也可以与受电器2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同时或者其之后,或者在其它适当的时机进行。
这样,根据第2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由于可以不延缓、正确地向受电器传递供电器的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形的相位,所以不需要能够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的专用的通信电路,能够降低硬件的负担,费用也减少。这在前述的第1实施例以及后述的第3实施例中也是相同的。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图14以及图15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的图。从图13和前述的图8的比较可知,在第3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供电器1包括温度传感器(第2温度传感器)100,受电器2包括温度传感器(第1温度传感器)200。
此处,温度传感器100对供电器1中的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的温度进行测量(检测),并将该温度信号(第2温度信号)Tss输出给供电侧控制部16。另外,温度传感器200对受电器2中的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将该温度信号(第1温度信号)Tsj输出给受电侧控制部26。
此外,例如,在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未被配置成同轴状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100可以仅测量供电共振线圈13的温度。同样地,例如,在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未被配置成同轴状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200可以仅测量受电共振线圈22的温度。
接下来,参照图14的时序图以及图15的流程图,对图13所示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4的时序图中,供电时(期间Tps)以及共振调整时(期间Tcs以及Tcj)实际上与图11相同,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15的流程图中,供电侧(供电器1)的步骤ST101~ST108的处理、以及受电侧(受电器2)的步骤ST201~ST209的处理实际上与图12相同,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在受电侧的步骤ST209中,若结束受电器2中的共振调整处理,向供电侧通知该情况而在供电侧的步骤ST107中开始供电,则在受电侧,进入步骤ST210。
即,在受电侧的步骤ST210中,判定设置在受电器2的温度传感器200是否检测出异常,即,判定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对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温度信号Tsj是否是异常值。在步骤ST210中,如果判定为温度传感器200没有检测出异常,则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继续从供电器1向受电器2的电力传输。
另一方面,在步骤ST210中,判定为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出异常,即,温度信号Tsj超过表示异常的阈值温度Tha,则进入步骤ST211,向接收侧发送温度传感器200的异常检测。该受电侧的步骤ST211中的异常的检测被发送给受电侧,作为步骤ST110中的供受电温度监视来处理。
并且,在受电侧中,进入步骤ST212,判定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是否检测出正常值。在步骤ST212中,若判定为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未检测出正常值,则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等待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出正常值。
此外,受电侧的步骤ST212的处理如后述,在供电侧,通过步骤ST112的处理使供电用输出电压VA停止,所以电力传输也停止,来自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的温度信号Tsj随着时间降低。
在受电侧的步骤ST212中,若判定为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出正常值,则进入步骤ST213,并对供电侧传递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出正常值,并且返回到步骤ST210,进行同样的处理。
如图15所示,在供电侧的步骤ST108中,若交流电源11输出用于进行通常的供电动作的供电用输出电压VB,则进入步骤ST110,进行供受电温度监视。
该步骤ST110中的供受电温度监视是供电器1的温度传感器100对电力供给线圈12以及供电共振线圈13的温度监视、以及受电器2的温度传感器200对受电共振线圈22以及电力取出线圈23的温度监视。
此处,由供电侧温度传感器100检测出的温度信号Tss直接被输入至供电侧控制部16,但由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检测出的温度信号Tsj经由通信(通信部17、27等)被发送给供电侧控制部16。
即,在步骤ST111中,判定供电侧温度传感器100或者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是否检测出异常,如果判定为双方都未检测出异常,则一边进行供受电温度监视,一边继续从供电器1向受电器2的电力传输。
另一方面,在步骤ST111中,若判定为供电侧温度传感器100或者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的至少一方检测出异常,则进入步骤ST112,停止供电用输出电压VA。即,供电侧控制部16通过控制信号Sps使交流电源11的动作停止。
该交流电源11的动作停止(电压VB的停止)期间对应于图14中,从温度传感器(100、200)的温度信号(Tss、Tsj)超过表示异常的阈值温度Tha到比通常动作的上限温度Thb低为止的期间(停止期间)Tst。
若在步骤ST112中停止供电用输出电压VB,则接下来,进入步骤ST113,再次进行供受电温度监视。即,在步骤ST114中,判定供电侧温度传感器100以及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的双方是否都检测出正常值,如果判定为至少一方检测出异常,则一边进行供受电温度监视,一边继续供电用输出电压VB的停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T114中,若判定出供电侧温度传感器100以及受电侧温度传感器200的双方都检测出正常值,则返回到步骤ST101(ST201)。
即,若判定为由温度传感器100以及200检测出的温度信号Tss以及Tsj比通常动作的上限温度Thb低、且在正常值的范围,则返回到步骤ST101以及ST201,反复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图13所示的第3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例如也可以与图7的第1实施例同样地,分别对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设置目标值设定部143以及243,并输出目标值以及
在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实施例中,供电器1以及受电器2作为一个进行了说明,但当然可以是多个。另外,从供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13向受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22的电力传输并不限于磁场谐振(磁场共振),例如也可以利用电场谐振(电场共振)等。
此处记载的所有例子和条件的用语立足于教育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以及为了技术的发展而由发明者提出的概念。
另外,应该以如下方式进行解释:不限定与示出具体记载的上述例子和条件以及本发明的优势性和劣等性的内容有关的本说明书中的例子的结构。
并且,虽然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可以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其进行各种变更、置换和修正。
符号说明
1…供电器(一次侧:供电侧);2…受电器(二次侧:受电侧);11…交流电源;12…电力供给线圈;13…供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14…供电侧控制电路;16…供电侧控制部;17…供电侧通信部;21…负荷设备;22…受电共振线圈(LC共振器);23…电力取出线圈;24…受电侧控制电路;26…受电侧控制部;27…受电侧通信部;28…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29…虚拟负荷;100…温度传感器(第2温度传感器);132、222…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设备);143、243…目标值设定部;144…供电侧反馈控制部;145…相位发送部;151…相位比较部(第2相位比较部);200…温度传感器(第1温度传感器);211…整流电路(整流用IC);212…负荷电阻;241…相位接收部;244…受电侧反馈控制部;251…相位比较部(第1相位比较部);SC…供电系统线圈;JC…受电系统线圈。

Claims (19)

1.一种受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受电共振线圈,其利用磁场谐振或者电场谐振通过无线来接受来自供电器的电力;
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其输出以规定的频率振荡的电压;
受电侧通信部,其与所述供电器之间进行通信;
受电侧控制部,其接受来自所述受电侧通信部的输出,并使用来自所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来进行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第1相位比较部,其不直接使用来自所述供电器的相位信息,而对来自所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在所述受电共振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进行比较;以及
受电侧反馈控制部,其根据目标值来控制从所述第1相位比较部输出的相位差,
所述受电侧反馈控制部控制设置在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电容值可变的电容器来进行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电力取出线圈,其利用电磁感应来接受来自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电力;
负荷设备,其接受从所述电力取出线圈取出的电力;以及
虚拟负荷,其具有相当于所述负荷设备的电阻值,
所述受电侧控制部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施加所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并且将所述电力取出线圈的负荷作为所述虚拟负荷来进行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侧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后,停止所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使所述受电共振线圈接受来自所述供电器的电力,并且将所述电力取出线圈的负荷作为所述负荷设备来接受来自所述供电器的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定所述目标值的目标值设定部,所述受电侧反馈控制部接受所述目标值设定部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值被从所述受电侧控制部输出,所述受电侧反馈控制部接受所述受电侧控制部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以规定的间隔反复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温度进行测量的第1温度传感器,
所述受电侧控制部接受来自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的第1温度信号来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侧控制部经由所述受电侧通信部将来自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的第1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供电器。
9.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是包括至少一个供电器以及至少一个受电器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器是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受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器具有:
交流电源,其输出以规定的频率振荡的电压;
电力供给线圈,其接受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
供电共振线圈,其利用电磁感应接受来自所述电力供给线圈的电力,并利用磁场谐振或者电场谐振通过无线来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传输电力;以及
供电侧通信部,其与所述受电器之间进行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器还具有供电侧控制部,该供电侧控制部接受来自所述供电侧通信部的输出,并使用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来进行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侧控制部使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成为比从所述供电器对所述受电器传输电力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来进行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侧控制部对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在即将进行所述受电侧控制部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之前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侧控制部对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是与所述受电侧控制部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相同的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器还具有对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温度进行测量的第2温度传感器,
所述供电侧控制部接受来自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的第2温度信号来进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侧控制部接受来自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的第2温度信号,并且经由所述受电侧通信部以及所述供电侧通信部接受来自所述受电器的对所述受电共振线圈的温度进行测量的第1温度传感器的第1温度信号,进行温度异常时的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器还具有:
第2相位比较部,其对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在所述供电共振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进行比较;以及
供电侧反馈控制部,其根据目标值来控制从所述第2相位比较部输出的相位差,
所述供电侧反馈控制部控制设置在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电容值可变的电容器,来进行所述供电共振线圈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18.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是受电器利用磁场谐振或者电场谐振来接受来自供电器的电力的无线电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所述受电器输出以规定的频率振荡的电压的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
不直接使用来自所述供电器的相位信息,而对来自所述受电侧相位调整用振荡部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共振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进行比较而检测相位差,
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检测出的所述相位差成为规定的目标值,来进行所述受电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来自所述供电器中的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成为比从所述供电器对所述受电器传输电力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来进行所述供电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所述供电器的共振频率是与所述受电器的共振频率相同的频率。
CN201380071352.XA 2013-01-29 2013-01-29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56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1916 WO2014118895A1 (ja) 2013-01-29 2013-01-29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受電器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6566A CN104956566A (zh) 2015-09-30
CN104956566B true CN104956566B (zh) 2018-11-13

Family

ID=5126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3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56566B (zh) 2013-01-29 2013-01-29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18900A1 (zh)
EP (1) EP2953235B1 (zh)
JP (1) JP6137201B2 (zh)
KR (1) KR101746318B1 (zh)
CN (1) CN104956566B (zh)
WO (1) WO2014118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81849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s
US9958480B2 (en) * 2015-02-10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urrent sensor
IL255777B (en) * 2015-06-02 2022-09-01 Cpg Technologies Llc Excitation and use of guided surface waves
DE102015221582A1 (de) * 2015-11-04 2017-05-0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ieb eine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JP2019054560A (ja) * 2016-02-03 2019-04-04 株式会社ヘッズ 非接触充電設備
EP3493363B1 (en) * 2016-07-29 2020-07-0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Power-supplying device
KR101881658B1 (ko) * 2016-11-07 2018-07-24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계결합형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2328496B1 (ko) 2017-04-07 2021-11-1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장치, 방법 및 충전 대기 기기
JP7187135B2 (ja) * 2017-05-16 2022-12-12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無線受電装置、無線給電装置、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受電装置の過大磁界保護方法
US10361591B2 (en) 2017-05-19 2019-07-23 Witricity Corporatio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coils with parasitic resonators
CN109286210B (zh) * 2017-07-21 2022-08-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受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及系统
JP7067174B2 (ja) * 2018-03-22 2022-05-16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共振整合回路
KR20190114185A (ko) * 2018-03-29 2019-10-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무선 충전 방법
JP2019176707A (ja) * 2018-03-29 2019-10-10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7031448B2 (ja) * 2018-03-30 2022-03-08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9192736A1 (en) * 2018-04-06 2019-10-10 Abb Schweiz Ag A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937267A (zh) 2018-04-06 2020-11-13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的功率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45536A (zh) * 2018-08-24 2019-01-18 李建科 一种适用于双向近场电能传输的电路拓扑结构
CN109391045B (zh) * 2018-12-10 2021-07-1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距离-频率自适应磁共振能量传输器
CN109728633B (zh) * 2019-01-17 2021-02-2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的直接谐振频率相位跟踪控制方法
CN109861353B (zh) * 2019-01-25 2022-07-29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以及无线充电方法
WO2023234548A1 (ko) * 2022-05-31 2023-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상 검출기를 포함하는 무선으로 전력을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470A (zh) * 2007-06-29 2008-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754305A (zh) * 2010-02-10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场共振型电力传送系统中的共振频率控制方法、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
CN102823109A (zh) * 2010-04-13 2012-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系统、送电器及受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8472B2 (ja) 2008-12-16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伝送装置、および電力受信装置
JP2011134174A (ja) * 2009-12-25 2011-07-07 Sony Corp カード型周辺装置およびカードシステム
JP5282068B2 (ja) * 2010-05-14 2013-09-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共鳴型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の受電側設備
JP2012005207A (ja) * 2010-06-15 2012-01-05 Canon Inc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JP5659718B2 (ja) * 2010-11-11 2015-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105478A (ja) * 2010-11-11 2012-05-31 Sony Corp 伝送装置、電子機器、及び、伝送方法
JP5713714B2 (ja) * 2011-02-10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12111085A1 (ja) * 2011-02-15 2012-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非接触給電設備、非接触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非接触給電設備の制御方法
JP5677875B2 (ja) * 2011-03-16 2015-02-2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306399B2 (en) * 2011-05-12 2016-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rging system, and resonance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rging system
JP5860458B2 (ja) * 2011-06-02 2016-02-16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自動チューニング補助回路
JP2013017257A (ja) * 2011-06-30 2013-01-24 Sekisui Chem Co Ltd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力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470A (zh) * 2007-06-29 2008-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754305A (zh) * 2010-02-10 2012-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场共振型电力传送系统中的共振频率控制方法、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
CN102823109A (zh) * 2010-04-13 2012-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系统、送电器及受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99854A (ko) 2015-09-01
JP6137201B2 (ja) 2017-05-31
EP2953235A1 (en) 2015-12-09
EP2953235B1 (en) 2018-09-12
KR101746318B1 (ko) 2017-06-12
EP2953235A4 (en) 2016-02-17
US20150318900A1 (en) 2015-11-05
JPWO2014118895A1 (ja) 2017-01-26
CN104956566A (zh) 2015-09-30
WO2014118895A1 (ja) 201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6566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受电器以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US10493856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ireless charging alignment
US10868447B2 (en) Fas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il misalignment/mutualcoupling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CN102754305B (zh) 共振频率控制方法、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
KR102014126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시스템
US9762091B2 (e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9979234B2 (en) Resonant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equipment, electrical transmitter and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method
KR101991341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CN105594089B (zh) 送电装置
US20160181824A1 (en) Methods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Load Monitoring and Output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2011142769A (ja) 磁気共鳴電力伝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1155732A (ja) 非接触送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非接触送電装置
EP32571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tilizing transmit coils driven by phase-shifted currents
WO2012157115A1 (ja)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給電設備、ならびに給電システム
CN106537801A (zh) 非接触通信装置、天线电路、天线驱动装置、非接触供电装置、电子设备、调谐方法、发现方法和实现这些方法的程序
JP2012147632A (ja) 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電力伝送方法
JP5454590B2 (ja) 磁界共鳴型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共振周波数制御方法、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KR102231882B1 (ko) 효율적인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상호 인덕턴스 결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614277B1 (ko) 효율적인 무선 전력 충전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9054672A (ja)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