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0493B -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0493B
CN104930493B CN201510351454.8A CN201510351454A CN104930493B CN 104930493 B CN104930493 B CN 104930493B CN 201510351454 A CN201510351454 A CN 201510351454A CN 104930493 B CN104930493 B CN 104930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trol valve
sewer
aqueduct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14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0493A (zh
Inventor
吕世发
何心良
胡恒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BLUESK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OIL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BLUESK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OIL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BLUESK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OIL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BLUESK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OIL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14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存水缸和引水管,在所述存水缸中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存水缸内部分成两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存水空间,排污水管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存水缸内的两个存水空间相通,存水缸内的两个存水空间分别通过管路与设置于存水缸外的引水管相连,所述引水管的输出端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不同的需要排污水供给的装置相连通。本发明在处理锅炉排污水时能够有效调节各个装置之间的排污水供给。

Description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锅炉产生的具有一定压力的碱性废水多作为废物直接排掉,其中管理比较到位的企业排放废热水先排到排污水池,而后注酸液中和冷却到城市管网所要求的温度以下再排放,但多数企业这方面意识普遍不高,许多锅炉使用单位都是直接排放废热水,这不但腐蚀城市管网,同时其温度较高也会导致热污染,影响相关人群的健康,因此如何处理锅炉排污水的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排污水中含有大量废热能,如果能够妥善加以利用也将有效节约资源。在排污水处理过程,分级处理是一个较好方式,但如何将排污水在不同的装置之间进行有效分配尚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处理锅炉排污水时能够有效调节各个装置之间的排污水供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安装在锅炉上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所述锅炉上设有控制装置和排污水管,包括存水缸和引水管,在所述存水缸中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存水缸内部分成两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存水空间,排污水管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存水缸内的两个存水空间相通,存水缸内的两个存水空间分别通过管路与设置于存水缸外的引水管相连,所述引水管的输出端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不同的需要排污水供给的装置相连通。
所述排污水管与存水缸内的第一存水空间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污水管与存水缸内的第二存水空间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存水空间与引水管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存水空间与引水管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存水缸在靠近第一存水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置开关,存水缸在靠近第二存水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位置开关,所述各个控制阀与位置开关均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引水管输出端的两个分路分别设有一个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引水管输出端的任一分路与一个烟气初期净化装置相通,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该分路上的控制阀控制经所述喷头呈雾状喷入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中,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中的雾状排污水同高温烟气的直接接触受热转变为水蒸气。
所述引水管输出端的任一分路与一个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相通,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该分路上的控制阀控制呈雾状经所述喷头喷入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中,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中的雾状排污水通过自身闪蒸方式转变为水蒸气。
所述存水缸中设有活塞导杆,所述活塞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塞导杆上。
当活塞移动至第一位置开关的感应区域时,第一位置开关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开启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随后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排污水注入第一存水空间;当活塞进入第二位置开关的感应区域时,第二位置开关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开启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随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排污水进入第二存水空间中。
控制装置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的滞后时间为0.5~3秒。
控制装置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滞后时间为0.5~3秒。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能够实现排污水交替存储和分配,有效调节不同装置内的排污水供给。
2、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锅炉给水装置,2为锅炉本体,3为控制装置,4为存水缸,5为烟气初期净化装置,6为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7为超声波发生装置,8为排污水管,9为第一控制阀,10为第二控制阀,11为第一位置开关,12为第三控制阀,13为活塞,14为第四控制阀,15为第二位置开关,16为第五控制阀,17为第六控制阀,18为第二烟道,19为第一烟道,20为引水管,21为第一存水空间,22为第二存水空间,23为活塞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锅炉包括锅炉给水装置1、锅炉本体2、控制装置3、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4、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其中锅炉本体2的下端通过第一烟道19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相连,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的上端通过第二烟道18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相连,锅炉给水装置1通过控制装置3控制给锅炉本体2供水,锅炉本体2内的排污水通过排污水管8进入本发明中,并通过本发明控制分别排至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存水缸4和引水管20,在所述存水缸4中设有活塞13和活塞导杆23,所述活塞1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塞导杆23上,所述活塞13将存水缸4内部分成两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存水空间,由锅炉本体2延伸出来的排污水管8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存水缸4内的两个存水空间相通,其中在排污水管8与第一存水空间21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9,排污水管8与第二存水空间22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存水缸4内的两个存水空间分别通过管路与设置于存水缸4外的引水管20相连,其中在第一存水空间21与引水管20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2,在第二存水空间22与引水管20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4,所述引水管20的输出端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相连通,在存水缸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位置开关用于感应活塞13的移动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开关11设置于第一存水空间21一侧,第二位置开关15设置于第二存水空间22一侧,两个位置开关均与控制装置3相连,各个控制阀均与控制装置3相连并且分别控制各自管路的启闭,所述位置开关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在引水管20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16,所述第五控制阀16与控制装置3相连,在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16控制经喷头呈雾状喷入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中,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主要是利用喷雾水的动能除去大颗粒灰尘等有害物质,同时其本身动能可以强化同高温烟气的混合以促进直接热交换效果,使雾状排污水同高温烟气的直接接触而使其中部分排污水因受热转变为水蒸气同烟气混为一体,提高了烟气中部分水蒸气分压。
在引水管20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17,所述第六控制阀17与控制装置3相连,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所述第六控制阀17控制经喷头呈雾状喷入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的喷头喷雾水量少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且喷雾水的雾化程度要远高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由于锅炉排污水是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温水,其物理性质决定了如果将其以减压释放,势必会使释放前原状态水所含能量相对释放减压后所到达状态水所含能量高出一部分,这部分能量势必通过水自身蒸发形式即所谓闪蒸形式释放掉,因此在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喷出的排污水通过自身闪蒸形成水蒸气同烟气混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了烟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分压,同时实现微尘除去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工作时,当活塞13移动至第一位置开关11的感应区域时,第一位置开关11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3开启第一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4,随后(滞后0.5~3秒)关闭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2,排污水注入第一存水空间21,将活塞13向第二存水空间22方向推动,同时将第二存水空间22中的排污水排出,当活塞13进入第二位置开关15的感应区域时,第二位置开关15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3开启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2,随后(滞后0.5~3秒)关闭第一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4,此时排污水进入第二存水空间22中,并推动活塞13向第一存水空间21方向移动,同时将第一存水空间21中的排污水排出,从而实现排污水交替存储及分配,第五控制阀16和第六控制阀17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开启状态。
排污水经引水管20分别排至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其中排污水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16控制呈雾状喷入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中,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利用喷雾水的动能除去大颗粒灰尘等有害物质,同时部分雾状排污水通过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受热转变为水蒸气同烟气混为一体,提高了烟气中部分水蒸气分压。
排污水通过所述第六控制阀17控制呈雾状喷入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的喷头喷雾水量少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且喷雾水的雾化程度要远高于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在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喷出的排污水通过自身闪蒸形成水蒸气同烟气混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了烟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分压,同时强化微尘除去效果。

Claims (7)

1.一种安装在锅炉上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所述锅炉上设有控制装置和排污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水缸(4)和引水管(20),在所述存水缸(4)中设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将存水缸(4)内部分成两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存水空间,排污水管(8)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存水缸(4)内的两个存水空间相通,存水缸(4)内的两个存水空间分别通过管路与设置于存水缸(4)外的引水管(20)相连,所述引水管(20)的输出端通过两个分路分别与不同的需要排污水供给的装置相连通,其中所述引水管(20)输出端的任一分路与一个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相通,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该分路上的控制阀控制经所述喷头呈雾状喷入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中,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中的雾状排污水同高温烟气的直接接触受热转变为水蒸气,所述引水管(20)输出端的另一分路与一个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相通,且所述烟气初期净化装置(5)的上端通过烟道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相连,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内设有喷头,排污水通过该分路上的控制阀控制呈雾状经所述喷头喷入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所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6)中的雾状排污水通过自身闪蒸方式转变为水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水管(8)与存水缸(4)内的第一存水空间(21)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9),所述排污水管(8)与存水缸(4)内的第二存水空间(22)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所述第一存水空间(21)与引水管(20)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2),所述第二存水空间(22)与引水管(20)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4),存水缸(4)在靠近第一存水空间(21)的一侧设有第一位置开关(11),存水缸(4)在靠近第二存水空间(22)的一侧设有第二位置开关(15),所述各个控制阀与位置开关均与控制装置(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20)输出端的两个分路分别设有一个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装置(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缸(4)中设有活塞导杆(23),所述活塞(1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塞导杆(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活塞(13)移动至第一位置开关(11)的感应区域时,第一位置开关(11)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3)开启第一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4),随后关闭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2),排污水注入第一存水空间(21);当活塞(13)进入第二位置开关(15)的感应区域时,第二位置开关(15)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3)开启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2),随后关闭第一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4),排污水进入第二存水空间(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关闭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2)的滞后时间为0.5~3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3)关闭第一控制阀(9)和第四控制阀(14)的滞后时间为0.5~3秒。
CN201510351454.8A 2015-06-23 2015-06-23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493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1454.8A CN104930493B (zh) 2015-06-23 2015-06-23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1454.8A CN104930493B (zh) 2015-06-23 2015-06-23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0493A CN104930493A (zh) 2015-09-23
CN104930493B true CN104930493B (zh) 2017-04-12

Family

ID=5411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1454.8A Active CN104930493B (zh) 2015-06-23 2015-06-23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0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9700A (zh) * 2016-05-12 2016-08-10 张萍 一种新型高制水效率的空气制水机
US10889480B2 (en) * 2018-10-24 2021-01-1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Precise fill dispensing system for an applian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7753Y (zh) * 1994-12-06 1996-05-22 石树人 立式泵凝结水闭式回收机
CN102494331A (zh) * 2011-12-20 2012-06-13 三明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蒸汽冷凝水回收节能泵
JP2014105953A (ja) * 2012-11-29 2014-06-09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ブロー排水の熱交換装置
CN203687003U (zh) * 2013-12-06 2014-07-02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锅炉定排疏水回收系统
CN104266170A (zh) * 2014-10-11 2015-01-07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热电厂锅炉排污水综合利用方法
CN204786325U (zh) * 2015-06-23 2015-11-18 丹东蓝天环保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7753Y (zh) * 1994-12-06 1996-05-22 石树人 立式泵凝结水闭式回收机
CN102494331A (zh) * 2011-12-20 2012-06-13 三明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蒸汽冷凝水回收节能泵
JP2014105953A (ja) * 2012-11-29 2014-06-09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ブロー排水の熱交換装置
CN203687003U (zh) * 2013-12-06 2014-07-02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锅炉定排疏水回收系统
CN104266170A (zh) * 2014-10-11 2015-01-07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热电厂锅炉排污水综合利用方法
CN204786325U (zh) * 2015-06-23 2015-11-18 丹东蓝天环保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0493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0493B (zh)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656903U (zh) 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CN107935083B (zh) 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03703937U (zh) 一种冷暖联供锅炉连排热能回收和废水利用装置
CN105214847A (zh) 餐饮油烟净化机电场自动清洗系统
CN104654385B (zh) 一种余热回收循环装置
CN207179706U (zh) 一种管桩蒸养锅炉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7716895U (zh) 一种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4786325U (zh) 锅炉排污水存储分配装置
CN104913323B (zh) 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锅炉
CN202730496U (zh) 一种自动清洗式挂烫机
CN207850131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7358191U (zh) 一种自微过热的卧式蒸汽蓄热器
CN102692023A (zh) 高效节能的锅炉清灰方法
CN206531074U (zh) 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吹灰机构
CN204786497U (zh) 一种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锅炉
CN204005946U (zh) 一种喷嘴减温器
CN201475973U (zh) 一种节能燃气蒸柜
CN209524493U (zh) 一种发电厂锅炉用水除氧器热量回收装置
CN202924994U (zh) 酿酒蒸锅用蒸汽生产装置
CN208025487U (zh) 高性能电加热蒸汽锅炉
CN106244245B (zh) 气化炉干态排渣装置及方法
CN207094602U (zh) 一种锅炉蒸汽给水装置
CN205118994U (zh) 一种节能型饱和蒸气发生器
CN204495083U (zh) 一种铁/钢渣余热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