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4992A - 车辆用物品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物品保持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24992A CN104924992A CN201410258847.XA CN201410258847A CN104924992A CN 104924992 A CN104924992 A CN 104924992A CN 201410258847 A CN201410258847 A CN 201410258847A CN 104924992 A CN104924992 A CN 1049249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retainer main
- fixed body
- faying fac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BSYNRYMUTXBXSQ-UHFFFAOYSA-N Aspirin Chemical compound CC(=O)OC1=CC=CC=C1C(O)=O BSYNRYMUTXBXSQ-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875 Ebon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40 moulding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8—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 B60R7/12—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umbrell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车载备件,车载备件具有被握部分且设置在车厢的规定位置,即使将保持器固定在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也不会损害被握部分的扶手功能,能够将物品保持器无障碍地固定于车载备件。物品保持器(A)具备:保持器主体(H),其具有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把持物品(K)的把持部(Ha);固定体(C),其与保持器主体相邻并固定于保持器主体,具有能够夹持车载备件(G)的被握部分(Gn)的一部分的夹持部(Cs);以及杆体(L),其以能够对夹持部进行开闭操作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固定体,固定体、杆体和保持器主体形成为以下形状:在夹持部夹持被握部分的任意一部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被握部分的其他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物品保持器,特别涉及这样的物品保持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车载备件,该车载备件具有能够用手握住的被握部分并安装在车厢的规定位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车辆用物品保持器,例如已知有伞保持器,该伞保持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滑动门附近的作为车载备件的辅助扶手(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6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伞保持器中,用于将其固定于辅助扶手的作为固定体的安装支架构成为阻塞该扶手的开口部的比较大型的部件,因此,在将该安装支架固定于辅助扶手的状态下,妨碍了辅助扶手原来的扶手功能,有可能无法用手可靠地握住该扶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解决现有装置的所述问题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车载备件,该车载备件具有能够用手握住的被握部分,且设置在车厢的规定位置,所述车辆用物品保持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保持器主体,其具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把持物品;固定体,其与所述保持器主体相邻并被固定于所述保持器主体,所述固定体具有能够夹持所述车载备件的所述被握部分的一部分的夹持部;以及杆体,其以能够对所述夹持部进行开闭操作的方式连续设置于所述固定体,所述固定体、所述杆体和所述保持器主体形成为以下形状: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被握部分的任意一部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该被握部分的其他部分。
并且,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所述固定体的切除面为与所述保持器主体结合的结合面。
并且,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所述固定体的切除面为与所述固定体结合的结合面。
并且,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保持器主体和所述固定体的结合面相互对置的背对的状态下将该结合面彼此结合成一体,从而所述保持器主体和所述固定体整体上形成为球状。
并且,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的任一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和所述固定体的结合面彼此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
并且,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体的至少一侧缘部形成有用于钩挂所述物品的卡合凹部。
并且,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中的任一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由凹部构成,所述凹部以在所述保持器主体的外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持器主体,并能够压入物品进行把持,在所述保持器主体上以在该凹部的内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切缝,该切缝容许所述保持器主体的所述凹部周围的壁部分的弹性扩张变形。
并且,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的任一发明的所述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和所述固定体的结合面彼此以能够使该两者的相对位置绕与该结合面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
另外,在本发明中,“球状体”或“球状”不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球体,即,其是包括接近球体的、整体上带有球状的立体(例如扁球体、椭圆球、袋形体、纺锤形体、茧形体等)的广义概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物品保持器具备:保持器主体,其具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把持物品;固定体,其与保持器主体相邻并被固定于保持器主体,所述固定体具有能够夹持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的一部分的夹持部;以及杆体,其以能够对所述夹持部进行开闭操作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固定体,所述固定体、杆体和保持器主体形成为以下形状:在固定体的夹持部夹持所述被握部分的任意一部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该被握部分的其他部分,因此,保持器主体和带有杆体的固定体彼此相邻并直接连结,由此,物品保持器整体上被小型化,即使将其固定于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也不会损害被握部分的扶手功能,从而能够将该物品保持器无障碍地固定于车载备件。而且,将物品保持器的各构件(固定体、杆体和保持器主体)小型化并彼此靠近地配置在车载备件的周围,因此,还能够将该各构件兼用作与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分别独立的副扶手,颇为称手。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所述固定体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产生好像握住球那样的感觉而容易握住,因此,固定体的作为副扶手的功能性良好。并且,特别是在使物品把持于保持器主体的把持部的状态下,难以将保持器主体作为副扶手来使用,因此,固定体的作为副扶手的有用性进一步提高。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所述保持器主体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产生好像握住球那样的感觉而容易握住,因此,保持器主体的作为副扶手的功能性良好。因此,在该保持器主体的把持部未把持物品的状态下,能够将保持器主体有效活用为副扶手。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使保持器主体和固定体的结合面相互对置的背对的状态下,将结合面彼此结合成一体,保持器主体和固定体整体上形成为球状,从而更容易握住,因此,在保持器主体的把持部未把持物品的状态下,能够将手同时搭在保持器主体和固定体两者上,能够活用为比较大型的副扶手,而且从哪个方向都容易握住,因此称手性提高。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保持器主体和固定体的结合面彼此能够装卸,因此,在保持器主体破损的情况下,仅通过更换新的保持器主体就能够容易地应对,并且,还能够将保持器主体更换为用于把持其他种类物品的其他保持器主体,从而能够在车厢内选择性地使用各种物品保持器,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杆体的至少一侧缘部形成有用于钩挂物品的卡合凹部,因此,能够通过利用了杆体的简单的构造来容易地钩挂购物袋、手提包的把手等,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若特别地在杆的两侧缘部分别形成卡合凹部,则即使在使杆体的方向上下颠倒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购物袋等钩挂在杆体上。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通过由比保持器主体的外表面退后的凹部构成物品的把持部,能够避免把持部增大而保持器主体大型化。并且,在保持器主体以在该凹部的内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切缝,该切缝容许保持器主体的所述凹部周围的壁部分的弹性扩张变形,因此,在将物品压入把持部进行把持或者将物品从把持部拉出而取出时,能够容易地使保持器主体的把持部周围的壁部分弹性扩张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基于把持部的物品的装卸操作性。
并且,特别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保持器主体和固定体的结合面彼此以使该两者的相对位置能够绕与该结合面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因此,能够绕所述轴线任意调节保持器主体相对于在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固定的固定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能够更加合适地设定保持器主体的安装姿态、进而设定物品的把持姿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装配于辅助扶手的状态的、示出机动车的乘降口周围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整体立体图(图1中的箭头2的向视放大立体图)。
图3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主视图(图2中的箭头3的向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将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从辅助扶手分离后的自由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6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几种使用方式的概略立体图。
图8的(A)、(B)分别是本发明的第2、第3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与图6对应的图)。
图9的(A)、(B)分别是本发明的第4、第5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与图6对应的图)。
标号说明
A:作为物品保持器的伞保持器;
C:固定体;
Cs:固定体的夹持部;
F:车体;
G:作为车载备件的辅助扶手;
Gn:被握部分;
H:保持器主体;
Ha:构成把持部的作为凹部的把持槽;
J1:固定体的与保持器主体结合的结合面;
J2:保持器主体的与固定体结合的结合面;
K:作为物品的伞;
L:杆体;
1、2:第1、第2夹持部半体;
3、4:第1、第2杆半体;
3a、4a:卡合凹部;
7、8:壁部分;
10: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图7示出本发明的作为物品保持器的伞保持器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例示那样,安装有该伞保持器A的机动车V为迷你厢车类型的机动车,在该迷你厢车类型的机动车中,能够利用滑动门D进行开闭的乘降口E在车体F的左右至少一方的侧面开口,在该乘降口E的周围设置有作为车载备件的辅助扶手G,该辅助扶手G用于在乘客乘降时手握来支撑身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乘降口E的旁边设置的第2列座椅S通过现有公知的座椅移动装置T支承于车体底板,座椅S借助该座椅移动装置T而能够通过乘降口E在车内朝前的通常乘车位置、和车外成为横向的下车位置(图1实线位置)之间随时移动,对于要护理的人的乘降特别便利。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不搭载这样的座椅移动装置T,而是座椅S始终以朝前的姿态安置的普通的机动车。
所述辅助扶手G由被握部分Gn和上下一对安装臂部Gt构成,该被握部分Gn沿乘降口E的开口周缘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并能够用手握住,该上下一对安装臂部Gt从该被握部分Gn的两端向乘降口E的开口周缘侧弯曲,该两个安装臂部Gt固定安装于乘降口E的开口周缘的车体F(例如中柱)。并且,在该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伞保持器A。接下来,一并参照图2~图6对该伞保持器A的构造进行说明。
伞保持器A具备:保持器主体H,其具有把持部Ha,该把持部Ha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把持作为物品的伞K;固定体C,其与保持器主体H相邻且固定于保持器主体H,该固定体C具有能够夹持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的一部分的夹持部Cs;以及杆体L,其以能够对该固定体C的夹持部Cs进行开闭操作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固定体C。
所述固定体C、杆体L和保持器主体H形成为下述形状:在固定体C的夹持部Cs夹持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的任意一部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该被握部分Gn的其他部分(即,不妨碍用手握住所述其他部分的紧凑的形状)。例如,在图示例中,固定体C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即大致半球状),其切除面为与保持器主体H的结合面J1。并且,保持器主体H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即大致半球状),其切除面为与固定体C结合的结合面J2。并且,关于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在使它们的结合面J1、J2相互对置的背对的状态下,将该结合面J1、J2彼此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从而整体上形成为球状。
在所述固定体C中,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为主要部分,所述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分别具有将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夹持在彼此之间的一对卡合槽1a、2a,该两个夹持部半体1、2构成本发明的夹持部Cs。而且,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是利用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且容易手握的能够进行一些弹性变形的硬质橡胶材料等材料成形的,从而能够将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无滑动地牢固地夹持于该两个夹持部半体1、2之间。
不过,固定体C形成为前述那样的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即大致半球状体),但构成该固定体C的所述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形成为将所述半球状体以大致沿着所述结合面J1的分割面分割成两部分的形状,所述卡合槽1a、2a以相对置的方式分别凹陷设置于该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的平坦的相对置面(分割面)。
并且,带板状的第1、第2杆半体3、4的基部分别一体地埋设并固定于该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该第1、第2杆半体3、4从该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的一侧向同一放射方向延伸。该各杆半体3、4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
并且,在该第1夹持部半体1与第1杆半体3的结合体、和第2夹持部半体2与第2杆半体4的结合体彼此之间,设置有铰链连结机构5,该铰链连结机构5使所述两结合体彼此以能够开闭摆动的方式铰链连结。该铰链连结机构5具备铰链轴5s和各一对铰链支架b1、b2,该各一对铰链支架b1、b2分别突出设置在所述两结合体的相对置面的两侧,该铰链轴5s贯通并支撑于所述铰链支架b1、b2。
并且,在第1、第2杆半体3、4之间夹装有对该两个杆半体3、4向打开方向(从而对两夹持部半体1、2向闭合方向)弹性施力的作为施力构件的扭转螺旋弹簧6,该扭转螺旋弹簧6的中间线圈部卷装于所述铰链轴5s。并且,利用该扭转螺旋弹簧6的作用力而经由两杆半体3、4对两夹持部半体1、2向闭合方向施力,由此,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被夹持并固定在两个夹持部半体1、2的卡合槽1a、2a之间。并且,若克服该扭转螺旋弹簧6的作用力而对两杆半体3、4进行闭合操作,则该操作力能够将两夹持部半体1、2强制地打开,从而使固定体C从辅助扶手G脱离。在第1、第2杆半体3、4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弹簧支承部3b、4b,该弹簧支承部3b、4b限制扭转螺旋弹簧6的两端部的横向偏移,并且与扭转螺旋弹簧6的两端部抵接并卡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结构:在第1夹持部半体1与第1杆半体3的结合体(特别是该两者1、3的连接部分)、和第2夹持部半体2与第2杆半体4的结合体(特别是该两者2、4的连接部分)彼此之间设置有铰链连结机构5,而且在该第1、第2杆半体3、4之间夹装有对该两个杆半体3、4向打开方向(即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的闭合方向)施力的作为施力构件的扭转螺旋弹簧6,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铰链连结机构直接设置在第1、第2杆半体3、4彼此之间或者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彼此之间。并且,也可以将对该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向闭合方向施力的作为弹性施力构件的弹簧直接夹装在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之间,而不经由第1、第2杆半体3、4。在该情况下,弹性施力构件不限定于扭转螺旋弹簧,也可以是杆状的扭杆、压缩螺旋弹簧、拉伸螺旋弹簧、板簧等。
并且,在杆体L、即第1、第2杆半体3、4的至少一侧缘部(图示例中为两侧缘部)分别形成有用于钩挂伞K的卡合凹部3a、4a。由此,通过利用了杆体L的简单的构造,能够容易地钩挂购物袋、手提包的把手等,实现便利性的提高。并且,若特别地在杆体L(即各杆半体3、4)的两侧缘部分别形成卡合凹部3a、4a,则即使在使杆体L的方向上下颠倒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购物袋等钩挂在杆体L上。
并且,所述保持器主体H利用硬质橡胶材料形成为如前述那样的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即大致半球状体)。并且,在该保持器主体H的半球面状的外表面凹陷设置有作为凹部的把持槽Ha,能够将伞K以可装卸的方式压入到该把持槽Ha中进行把持,该凹部即把持槽Ha构成本发明的把持部。并且,通过像这样由从保持器主体H的外表面退后的凹部(把持槽Ha)构成伞K的把持部,能够避免把持部增大而保持器主体H大型化。
并且,在保持器主体H的把持槽Ha周围的壁部分(更具体来说,在彼此之间隔着把持槽Ha的一对壁部分7、8的基部)形成有缝隙状的切缝10,该切缝10容许该壁部分7、8的轻松的弹性扩张变形。因此,通过特别设置该切缝10,在将伞K压入把持槽Ha中进行把持时,能够使保持器主体的把持槽Ha周围的壁部分7、8容易地弹性扩张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基于把持部的伞K的装卸操作性。
并且,在保持器主体H的把持槽Ha的开口缘部形成有成对的辊收纳凹部13,在所述辊收纳凹部13分别收纳有一对导辊11,该一对导辊11用于将伞K顺畅地压入把持槽Ha内进行把持或者将伞K顺畅地拉出到把持槽Ha外而取出。该两个导辊11分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12于保持器主体H的把持槽Ha的周围部。该导辊11基本上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面一体地设置有在其周向上排列的打滑防止用的多个引导突部11a。
接下来,对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之间的结合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在所述保持器主体H与固定体C的相对置的结合面J1、J2中,保持器主体H的结合面J2基本上形成为圆形的平坦面,在其外周缘部形成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弧面r。并且,固定体C(即第2夹持部半体2)的结合面J1的底面基本上由平坦的圆形凹面构成,使得能够与保持器主体H侧的结合面J2较浅地嵌合,在该结合面J1的中央部突出设置有沿所述卡合槽2a延伸的长方形形状的卡合突部2t。另外,该卡合突部2t可以一体成形于结合面J1,或者也可以如图示例那样通过将另一部件与结合面J1结合而形成。并且,在保持器主体H的结合面J2的中央部形成有长方形形状的凹处15,该凹处15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把持槽Ha的长度方向,该凹处15以不能相对于该卡合突部2t旋转的方式与其凹凸卡合。
并且,在所述把持槽Ha的底壁的槽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贯穿设置有一对螺栓插入孔16,该一对螺栓插入孔16贯通该底壁并开口于所述凹处15,另一方面,在所述卡合突部2t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插入孔16对应的一对螺纹孔19。而且,利用一对螺栓17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即第2夹持部半体2)以能够相互装卸的方式结合,该一对螺栓17穿过所述螺栓插入孔16,从把持槽Ha侧螺旋插入并紧固于所述卡合突部2t的螺纹孔19。另外,针对该螺栓17的旋转操作是穿过把持槽Ha的内部空间使工具与螺栓17卡合来进行的。
接下来,还一并参照图7对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当使机动车V的左右一方的滑动门D滑动时,如图1所示地乘降口E打开。然后,在该乘降口E的打开形态下,在乘降口E的旁边设置的第2列座椅S借助现有公知的座椅移动装置T的动作,而能够通过乘降口E在位于车内的朝前的通常乘车位置、和车外的成为横向的下车位置(图1实线位置)之间移动。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伞保持器A的情况下,首先,将伞保持器A装配到固定在乘降口E的一侧的车体F(中柱)上的辅助扶手G。然后,通过将伞K的柄部分Ka压入并嵌合于该伞保持器A的保持器主体H的把持槽Ha,能够使伞K以在乘降口E的正上方撑开的状态固定并支承于辅助扶手G。由此,能够利用伞A有效防止通过乘降口E的乘降者被雨或雪淋到、或者受到日光直射。在安装伞保持器A时,能够通过对第1、第2杆半体3、4向克服扭转螺旋弹簧6的作用力而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握紧操作,来进行固定体C的夹持部Cs(即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的打开操作,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将所述夹持部Cs夹持并固定于辅助扶手G的操作,伞保持器A相对于辅助扶手G的装卸操作性颇为良好。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伞保持器A的主要结构构件的固定体C、杆体L和保持器主体H形成为下述形状:在固定体C的夹持部Cs夹持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的任意一部分(例如上部)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该被握部分的其他部分(例如下部)(特别是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整体上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紧凑的形状)。而且,保持器主体H和带有杆体L的固定体C在彼此背对的相邻状态下直接连结,伞保持器A整体上被小型化,因此,即使将其夹持固定于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也不会损害被握部分Gn的扶手功能,因此能够将该伞保持器A无障碍地固定到辅助扶手G上。
即,如图7的(A)、(B)例示那样,在用伞保持器A的固定体C的夹持部Cs夹持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的上部的状态下,该被握部分Gn的下部处于从周围开放的状态,因此,乘降者无论是从车厢内还是从车外都能够无障碍地握住被握部分Gn的下部,从而能够进行顺畅的乘降动作。
而且,能够将伞保持器A的各构件(固定体C、杆体L和保持器主体H)小型化并彼此靠近地配置在辅助扶手G的周围,因此,该各构件C、L、H还能够兼用作与辅助扶手G的被握部分Gn分别独立的副扶手,颇为称手。例如,图7的(C)示出了在保持器主体H未把持伞K的状态下,乘降者至少握住保持器主体H(图示例中还跨过固定体C)的使用方式,并且,图7的(D)同样地示出了乘降者握住杆体L(即杆半体3、4)的使用方式。
而且,图7的(E)示出了即使在使伞K把持于保持器主体H的状态下,乘降者无论是从车厢内还是从车外都能够与所述(A)、(B)同样地无障碍地握住被握部分Gn的下部的情况。并且,(F)示出了即使在使伞K把持于保持器主体H的状态下,乘降者也能够无障碍地握住杆体L(即杆半体3、4)的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体C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产生好像握住球那样的感觉而容易握住,因此,固定体C的作为副扶手的功能性良好。并且,特别是在使伞K把持于保持器主体H的状态下,难以将保持器主体H作为副扶手来使用,因此,固定体C的作为副扶手的有用性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保持器主体H也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产生好像握住球那样的感觉而容易握住,因此,保持器主体H的作为副扶手的功能性良好,特别是在保持器主体H未把持伞K的状态下,能够将保持器主体H有效活用为副扶手。
而且,在使所述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相互对置的背对的状态下,将该结合面J1、J2彼此结合成一体而整体上形成为球状,具有好像球的感觉而更容易握住,因此,在保持器主体H的把持槽Ha未把持伞K的状态下,能够如图7的(C)所示地将手同时搭在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两者上,能够活用为比较大型的副扶手,而且从哪个方向都容易握住,因此颇为称手。
并且,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是利用螺栓17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嵌合安装的结合构造。因此,能够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彼此确保足够的结合强度并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操作。而且,在保持器主体H破损的情况下,仅通过更换新的保持器主体H就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应对。而且,若准备用于把持另一种物品(例如喝水用的杯子等)的、能够与固定体C结合的另一保持器主体,则还能够将保持器主体H与该另一保持器主体随时更换,从而能够在车厢内选择性地使用多种物品保持器,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并且,图8的(A)、(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2、第3实施方式,而且图9的(A)、(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4、第5实施方式。在所述第2~第5实施方式中,仅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的结合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接下来,按顺序对它们的结合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第5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构件对应的结构构件的参照标号,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
首先,在图8的(A)的第2实施方式中,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各自的平坦面即结合面J1、J2彼此在一个平面上对接,在其中任意一方的结合面J1的中心部设置有外螺纹轴部20,并且,在其中任意另一方的结合面J2的中心部设置有与该外螺纹轴部20螺合的内螺纹孔21。然后,使所述外螺纹轴部20与内螺纹孔21螺合,从而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
并且,在图8的(B)的第3实施方式中,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各自的平坦面即结合面J1、J2彼此在一个平面上对接,在其中任意一方的结合面J2的外周部或者其附近,沿周向等间隔地突出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多个弹性突起部30。并且,在其中任意另一方的结合面J1的外周部或者其附近,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弹性突起部30分别以弹力的方式卡合的多个卡合孔31。
然后,将所述弹性突起部30压入到任意的卡合孔31中并以弹力的方式卡定,从而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能够装卸,而且该结合面J1、J2彼此以其相对位置能够绕与该结合面J1、J2的中心部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并且,通过像这样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的相对结合位置能够绕所述轴线进行位置调节,能够绕所述轴线分阶段地(图示例中为每90°地)随时调节保持器主体H相对于在辅助扶手G上装配的固定体C的相对位置,因此,通过调节该相对位置,能够更加合适地设定保持器主体H的安装姿态、进而设定伞A的把持姿态。
并且,在图9的(A)的第4实施方式中,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各自的平坦面即结合面J1、J2彼此在一个平面上对接,在比其中任意一方的结合面J1的中心部略微偏移一些的位置设置有L字状突起部40,该L字状突起部40的前端部沿该结合面J1延伸。并且,在该另一方的结合面J2的中心部突出设置有具有多个卡合孔41a的正多边形形状的扁平的支承突部41,所述L字状突起部40能够有选择性且能够滑动地与所述多个卡合孔41a嵌合,所述多个卡合孔41a在支承突部41内呈放射状交叉。
而且,通过将该L字状突起部4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支承突部41的任意一个卡合孔41a中,从而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能够装卸,而且该结合面J1、J2彼此以其相对位置能够绕与该结合面J1、J2的中心部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另外,使L字状突起部40与支承突部41的任意一个卡合孔41a嵌合的状态通过作用于它们的嵌合面彼此的摩擦力进行保持。
并且,在图9的(B)的第5实施方式中,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各自的平坦面即结合面J1、J2彼此在一个平面上对接,在其中任意一方的结合面J1设置有沿其周向排列的至少一对卡定爪部50。该各卡定爪部50例如具有爪主体50a和钩部50b,该爪主体50a沿结合面J1的周向呈圆弧状延伸,该钩部50b一体地连续设置于该爪主体50a的一端。并且,在另一方的结合面J2,设置有与所述卡定爪部50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的至少一对卡合孔51,该一对卡合孔51沿其周向呈圆弧状延伸,在该卡合孔51的一端形成有能够供所述钩部50b出入的钩孔51b。在该卡合孔51的内壁设置有带卡定弹簧的被卡定机构(未图示),该被卡定机构是这样的机构:在将卡定爪部50压入到卡合孔51中之后,通过沿卡合孔51使其转动,从而能够将卡定爪部50依次卡定固定在周向上的多个卡定位置。所述的卡定爪部50和卡合孔51(即所述被卡定机构)的构造例如使用类似于现有已知的电气配线用插头的卡定爪与按压转动该卡定爪而使其固定的插座的插头卡合孔的结合构造的构造。
而且,将卡定爪部50压入到卡合孔51并使其沿周向转动规定量而卡定在任意的卡定位置,从而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能够装卸,而且该结合面J1、J2彼此以其相对位置能够绕与该结合面J1、J2的中心部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实施方式。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伞保持器A作为物品保持器,但本发明的物品保持器不限定于伞保持器,对于能够安装在车厢内的车载备件的被握部分上的各种物品保持器(例如、杯保持器、文件保持器、灯保持器等)也能够实施。并且,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物品不限定于伞K,可以是能够把持于保持器的杯子、文件、灯等。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滑动门周围的辅助扶手G作为具有被握部分Gb的车载备件,但本发明的车载备件不限定于滑动门周围的辅助扶手,对于设置于车厢且具有能够安装物品保持器的被握部分的各种车载备件(例如,前柱周围的辅助扶手、顶板的抓持扶手、前方座椅背面的椅背扶手、门的车厢侧的把手、将头枕以能够升降的方式支承于座椅背的头枕支承杆等)也能够实施。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分别利用硬质的合成树脂将杆体L的第1、第2杆半体3、4以及固定体C的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一体成形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分别利用加强用的芯材和一体地包覆该芯材的表面的橡胶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来构成第1、第2杆半体3、4以及第1、第2夹持部半体1、2。在该情况下,对于第1杆半体3和第1夹持部半体1,也可以将两者的芯材彼此一体成形,并且,也可以将分别包覆该两者的芯材的橡胶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并且,同样地,对于第2杆半体4和第2夹持部半体2,也可以将两者的芯材彼此一体成形,并且,也可以将包覆该两者的芯材的橡胶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利用硬质橡胶材料一体成形保持器主体H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加强用的芯材一体地埋入保持器主体H的一部分、例如把持槽Ha的底壁部分。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凹凸嵌合或者在一个平面上对接,并利用螺栓17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固定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装卸困难或者不容易的适当的结合方法(例如粘结方法、熔接方法、焊接方法、铆接方法等)来将保持器主体H和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结合。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车载备件(G),该车载备件(G)具有能够用手握住的被握部分(Gn)且设置在车厢的规定位置,
所述车辆用物品保持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
保持器主体(H),其具有把持部(Ha),所述把持部(Ha)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把持物品(K);
固定体(C),其与所述保持器主体(H)相邻并被固定于所述保持器主体(H),所述固定体(C)具有能够夹持所述车载备件(G)的所述被握部分(Gn)的一部分的夹持部(Cs);以及
杆体(L),其以能够对所述夹持部(Cs)进行开闭操作的方式连续设置于所述固定体(C),
所述固定体(C)、所述杆体(L)和所述保持器主体(H)形成为以下形状:在所述夹持部(Cs)夹持所述被握部分(Gn)的任意一部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握住该被握部分(Gn)的其他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C)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所述固定体(C)的切除面为与所述保持器主体(H)结合的结合面(J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H)形成为切除球状体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所述保持器主体(H)的切除面为与所述固定体(C)结合的结合面(J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保持器主体(H)和所述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相互对置的背对的状态下将该结合面(J1、J2)彼此结合成一体,从而所述保持器主体(H)和所述固定体(C)整体上形成为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H)和所述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体(L)的至少一侧缘部形成有用于钩挂所述物品(K)的卡合凹部(3a、4a)。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由凹部(Ha)构成,所述凹部(Ha)以在所述保持器主体(H)的外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持器主体(H),并能够压入物品(K)进行把持,在所述保持器主体(H)上以在该凹部(Ha)的内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切缝(10),该切缝(10)容许所述保持器主体(H)的所述凹部(Ha)周围的壁部分(7、8)的弹性扩张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物品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主体(H)和所述固定体(C)的结合面(J1、J2)彼此以能够使该两者的相对位置绕与该结合面垂直的轴线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结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6983 | 2014-03-19 | ||
JP2014056983A JP5830119B2 (ja) | 2014-03-19 | 2014-03-19 | 車両用物品ホル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24992A true CN104924992A (zh) | 2015-09-23 |
CN104924992B CN104924992B (zh) | 2017-09-08 |
Family
ID=5411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88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24992B (zh) | 2014-03-19 | 2014-06-11 | 车辆用物品保持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266428A1 (zh) |
JP (1) | JP5830119B2 (zh) |
CN (1) | CN1049249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05401B1 (en) * | 2017-07-03 | 2018-06-2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Object attaching system |
JP7295794B2 (ja) * | 2019-12-26 | 2023-06-21 | 株式会社カーメイト | 荷物支持装置 |
US11382396B1 (en) * | 2020-05-29 | 2022-07-12 | Laken Tyler | Umbrella holder for vehicles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69830Y (zh) * | 2001-02-12 | 2002-01-09 | 吴锡坤 | 棒状物的简便夹挂具 |
JP2003312269A (ja) * | 2002-04-25 | 2003-11-06 | Hiroko Arikawa | 車用傘固定器具 |
US6959715B2 (en) * | 2003-04-16 | 2005-11-01 | Siegel Frederic S | Umbrella for departing auto passenger |
US20070231059A1 (en) * | 2006-02-22 | 2007-10-04 | Mullaney Michael W | Articulation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
CN201802712U (zh) * | 2010-08-05 | 2011-04-20 | 李德良 | 带连接件的安全紧固装置 |
CN201871194U (zh) * | 2010-12-09 | 2011-06-22 | 上海东裕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雨伞支撑装置和一种高尔夫球包车 |
CN102167108A (zh) * | 2011-04-02 | 2011-08-31 | 刘奇 | 一种简易自行车撑伞器 |
CN202624470U (zh) * | 2012-03-09 | 2012-12-26 | 潘琳花 | 一种雨伞扶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04161A (en) * | 1974-08-15 | 1975-09-09 | Norman D Scott | Clamp for attaching umbrella to lawn chair |
US4696447A (en) * | 1986-05-12 | 1987-09-29 | Dennis Strecker | Blow dryer holding device |
GB8919839D0 (en) * | 1989-09-01 | 1989-10-18 | Trice Denis V P | Vehicle sun shade |
USD338327S (en) * | 1991-03-18 | 1993-08-17 | Lewis Kenneth A | Golf bag umbrella |
US5385161A (en) * | 1994-05-16 | 1995-01-31 | Loker; Keith G. | Umbrella support |
JPH09156426A (ja) * | 1995-12-12 | 1997-06-17 | Seishiyou Denko Kk | 自動車ドアに装着する雨傘支持具 |
JP2001001760A (ja) * | 1999-06-17 | 2001-01-09 | Autech Japan Inc | 傘立てホルダ装置用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傘立てホルダ装置 |
US6405742B1 (en) * | 1999-07-19 | 2002-06-18 | James J. Driscoll | Portable sun shade |
JP2001122037A (ja) * | 1999-10-25 | 2001-05-08 | Autech Japan Inc | 傘立てホルダ装置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
JP2001130305A (ja) * | 1999-11-02 | 2001-05-15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車室用品取付け構造 |
US20040222678A1 (en) * | 2003-01-17 | 2004-11-11 | Mark Hansen | Chair assembly |
US8726921B2 (en) * | 2010-04-28 | 2014-05-20 | Cindy A. Wilkins | Umbrella |
US7967274B1 (en) * | 2010-08-25 | 2011-06-28 | Stallings Jr Robert Lee | Vehicle window-mounted umbrella holder |
JP5896707B2 (ja) * | 2011-12-05 | 2016-03-30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棒状物用保持装置 |
-
2014
- 2014-03-19 JP JP2014056983A patent/JP58301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6-11 CN CN201410258847.XA patent/CN1049249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0 US US14/518,171 patent/US201502664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69830Y (zh) * | 2001-02-12 | 2002-01-09 | 吴锡坤 | 棒状物的简便夹挂具 |
JP2003312269A (ja) * | 2002-04-25 | 2003-11-06 | Hiroko Arikawa | 車用傘固定器具 |
US6959715B2 (en) * | 2003-04-16 | 2005-11-01 | Siegel Frederic S | Umbrella for departing auto passenger |
US20070231059A1 (en) * | 2006-02-22 | 2007-10-04 | Mullaney Michael W | Articulation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
CN201802712U (zh) * | 2010-08-05 | 2011-04-20 | 李德良 | 带连接件的安全紧固装置 |
CN201871194U (zh) * | 2010-12-09 | 2011-06-22 | 上海东裕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雨伞支撑装置和一种高尔夫球包车 |
CN102167108A (zh) * | 2011-04-02 | 2011-08-31 | 刘奇 | 一种简易自行车撑伞器 |
CN202624470U (zh) * | 2012-03-09 | 2012-12-26 | 潘琳花 | 一种雨伞扶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24992B (zh) | 2017-09-08 |
JP2015178334A (ja) | 2015-10-08 |
JP5830119B2 (ja) | 2015-12-09 |
US20150266428A1 (en) | 2015-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89603B2 (en) | Retractable tie down device | |
CN102177047B (zh) | 用于行李架的托架和横杆组件 | |
US20130025084A1 (en) | Wiper blade connector | |
CN104924992A (zh) | 车辆用物品保持器 | |
WO2013099112A1 (ja) | 傘装置 | |
US20130280020A1 (en) | Hard top removal hitch attachment | |
US10232504B1 (en) | Creeper with adjustable headrest | |
US20050017004A1 (en) | Dispensing container | |
US20060104769A1 (en) | Spare tire handling device with a wheel retainer | |
EP1136312A3 (de) | Gelenk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
US9243744B2 (en) | Retractable container support and a vehicle containing the retractable container support | |
US9180761B1 (en) | Hinge assembly | |
US20190315286A1 (en) | Bike retaining device | |
US6857650B2 (en) | Trailer hitch | |
US7021644B1 (en) | Towing strap | |
FR2911109B1 (fr) | Dispositif de cloisonnement d'une cabine de vehicule mobile entre une position reculee et une position avancee, comprenant au moins deux panneaux articules entre eux, et vehicule correspondant. | |
RU2385235C2 (ru) | Убираемая сцепка | |
US20060180718A1 (en) | Conduit retention clip | |
US20060024994A1 (en) | Clamp device for long component | |
CN201646972U (zh) | 自行车附属用品的固定支架 | |
CN205854034U (zh) | 车内置物支架及汽车 | |
US10399507B1 (en) | Mirror system for vehicle interiors | |
CN104228694A (zh) | 重力自锁式挂钩结构 | |
DE102008017837A1 (de) | Sprech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
US9528305B2 (en) | Recreational vehicle open assist hand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