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4779A -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4779A
CN104924779A CN201510114197.6A CN201510114197A CN104924779A CN 104924779 A CN104924779 A CN 104924779A CN 201510114197 A CN201510114197 A CN 201510114197A CN 104924779 A CN104924779 A CN 104924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nsor
adjustment process
tablet
foreign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41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24779B (zh
Inventor
水谷诚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24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4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24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4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25Sensors, e.g. deflection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的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本发明具备:传感器,检测对象物的状态,输出检测值;驱动部,可使传感器沿着靠近对象物的方向及远离对象物的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执行:一边由驱动部改变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一边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校准。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特别涉及检测记录介质或者支持记录介质的支持部件等的对象物的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已知有通过一边传送记录介质一边从与记录介质相向的头排出墨液,来在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打印机。在该打印机中,为了相应于装置内的状态来控制图像记录的执行,一般采用可检测装置内的状态的传感器。例如,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具备:检测记录介质中存在的卡纸和/或垃圾等的异物的传感器。
【专利文献1】特开2013-2159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的图像记录装置(打印机)中,如果对象物和传感器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则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可能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是提供可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当化、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传感器,检测对象物的状态,输出检测值;驱动部,能使传感器向靠近对象物的方向及远离对象物的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执行:一边通过驱动部使得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校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边通过使传感器移动而使得对象物和能检测对象物的状态的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边通过使传感器移动而使得对象物和能检测对象物的状态的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第1步骤;和执行图像的记录的第2步骤。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图像记录方法)中,一边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结果,可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时,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校准包括:一边通过驱动部使得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来调整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整处理;和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成功失败)的处理。
这里,对象物可以是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
此时,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控制部在记录介质的种类变更了时执行校准。该构成中,即使伴随对象物即记录介质的种类的变更而使得传感器和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变化,也可以使传感器和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适当化,能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或者,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控制部在记录介质更换了时执行校准。该构成中,即使伴随对象物即记录介质的更换而使得传感器与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变化,也可以使传感器与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但是,校准中位置调整处理不一定总是成功。例如有时由于在对象物存在的异物等的影响,使得传感器检测的对象物的场所不适于位置调整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的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未必适当。
为了与之对应,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得控制部在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根据由记录介质的厚度预测出的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和位置调整处理后的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比较,来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即,传感器与记录介质的适当位置关系,可以某种程度地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预测。因而,该构成根据由记录介质的厚度预测出的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和位置调整处理后的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比较,来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从而,可掌握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
而且,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得控制部在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判断为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了时,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该构成中,即使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了,通过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也可以使传感器与记录介质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或者,在具备一边支持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一边伴随温度上升而热膨胀的支持部件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对象物也可以是支持部件。
此时,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取得与支持部件的热膨胀相关的值的取得部,控制部基于取得部的取得值,执行校准。该构成中,即使对象物即支持部件伴随温度变化而热膨胀或者热收缩,也可以使传感器与支持部件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另外,如上所述,有时由于传感器检测的对象物的场所不适于位置调整处理而使得在校准中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为了与之对应,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得控制部在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基于使得传感器检测位置调整处理中传感器进行了检测的对象物的场所即第1场所和在对象物的传送方向上不同于第1场所的对象物的场所即第2场所后的结果,来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
而且,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得控制部在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判断为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了时,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该构成中,即使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也可以通过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另外,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使得控制部在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在沿着传送方向不同的3个以上的对象物的场所分别执行位置调整处理,基于各位置调整处理中的、除了表示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值成为偏离值的位置调整处理以外的位置调整处理的结果,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该构成可以基于在传送方向不同的多个场所中适于位置调整处理的场所调整了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结果,来定位该位置关系。结果,可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另外,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在位置调整处理中,以使得传感器的检测值落入预定范围的方式调整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
另外,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传感器是在对象物的一侧检测对象物中的异物的异物传感器;控制部,以使得在位置调整处理执行后,与由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了的位置关系相比,传感器相对于对象物向一侧偏移的方式,来定位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该构成可以使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适于异物检测,可以高精度进行异物检测。
另外,也可以这样构成图像记录装置:传感器具有相对于对象物的一端设置的发光部和相对于对象物的另一端设置的受光部,输出与受光部接受发光部所出射的光的量相应的检测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执行本发明的打印机所具备的装置构成的示例主视图。
图2是异物传感器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3是使异物传感器移动的驱动部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4是控制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电构成的示例方框图。
图5是对异物传感器执行的校准的一例的示图。
图6是异物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的示图。
【符号的说明】
1…打印机,20…送出轴,31…前驱动辊,32…后驱动辊,40…卷绕轴,71…异物传感器,Le…发光部,Lr…受光部,8…驱动部,100…打印机控制部,S…片状物,Df…传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例示可执行本发明的打印机所具备的装置构成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中,两端在送出轴20及卷绕轴40卷筒状卷附的一个片状物S(卷筒纸)沿传送路径Pc架设,片状物S一边向从送出轴20向卷绕轴40的传送方向Df传送,一边接受图像记录。片状物S的基体材料的种类大致分为纸类和膜类。具体举例为,纸类有高档纸、浇铸纸、美术纸、涂层纸等,膜类有合成纸、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P(polypropylene,聚丙烯)膜等。概略地说,打印机1具备:从送出轴20送出片状物S的送出部2(送出区域);在送出部2送出的片状物S记录图像的加工(process)部3(加工区域);将由加工部3记录了图像的片状物S卷绕在卷绕轴40的卷绕部4(卷绕区域)。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在片状物S的两面中,将图像记录面称为表面,而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送出部2具备:卷附片状物S的端部的送出轴20;和卷挂从送出轴20拉出的片状物S的从动辊21。送出轴20以片状物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卷附片状物S的端部并支持。然后,通过送出轴20按照旋转方向Af(图1的顺时针)旋转,使得卷附于送出轴20的片状物S经由从动辊21向加工部3送出。顺便说一下,片状物S经由可相对于送出轴20装卸的芯管22卷附到送出轴20。从而,送出轴20的片状物S使用完毕时,可以在送出轴20安装卷附有卷筒状片状物S的新芯管22,来更换送出轴20的片状物S。
加工部3一边用旋转滚筒30支持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状物S,一边由沿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配置的各功能部51、52、61、62、63适宜进行处理,在片状物S记录图像。在该加工部3中,在旋转滚筒30的两侧设置前驱动辊31和后驱动辊32,向传送方向Df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传送的片状物S由旋转滚筒30支持,接受图像记录。
前驱动辊31在外周面具有通过喷镀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从背面侧卷挂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状物S。然后,通过前驱动辊31按照图1的顺时针旋转,将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状物S向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传送。另外,相对于前驱动辊31设置咬送辊31n(从动辊)。该咬送辊31n以向前驱动辊31侧被施力的状态与片状物S的表面抵接,在其与前驱动辊31之间夹入片状物S。从而,可确保前驱动辊31和片状物S间的摩擦力,能可靠地进行基于前驱动辊31实现的片状物S的传送。
旋转滚筒30是通过图示省略的支持机构支持为可在传送方向Df及其相反方向Db的两方向上旋转的圆筒形状的滚筒。旋转滚筒30由金属(铝)构成,具有690[mm]的直径,温度若变化1℃,则旋转滚筒30的半径变化0.00818[mm]。该旋转滚筒30从背面侧卷挂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传送的片状物S,受到与片状物S之间的摩擦力而一边与片状物S从动旋转一边从背面侧支持片状物S。顺便说一下,在加工部3中,设置有在向旋转滚筒30卷挂的卷挂部的两侧使得片状物S回折的从动辊33、34。这些中,从动辊33在前驱动辊31和旋转滚筒30间卷挂片状物S的表面,使得片状物S回折。另一方面,从动辊34在旋转滚筒30和后驱动辊32间卷挂片状物S的表面,使得片状物S回折。这样,通过相对于旋转滚筒30分别在传送方向Df的上、下游侧使得片状物S回折,可以确保卷挂到旋转滚筒30的片状物S的卷挂部较长。
后驱动辊32在外周面具有由喷镀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从背面侧卷挂从旋转滚筒30经由从动辊34传送来的片状物S。然后,通过后驱动辊32按照图1的顺时针旋转,将片状物S向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的卷绕部4传送。另外,相对于后驱动辊32设置有咬送辊32n(从动辊)。该咬送辊32n以向后驱动辊32侧被施力的状态与片状物S的表面抵接,在其与后驱动辊32之间夹入片状物S。从而,可以确保后驱动辊32和片状物S间的摩擦力,能可靠地进行基于后驱动辊32实现的片状物S的传送。
这样,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传送的片状物S由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支持。然后,在加工部3中,为了对旋转滚筒30支持的片状物S的表面记录彩色图像,设置有与互不相同的色对应的多个记录头51。具体地说,黄色、青绿色、洋红色及黑色对应的4个记录头51按该色顺序在传送方向Df排列。各记录头51相对于在旋转滚筒30卷挂的片状物S的表面,隔着若干的间隙相向,从喷嘴以喷墨方式排出对应色的墨液(有色墨液)。然后,通过各记录头51对向传送方向Df传送的片状物S排出墨液,在片状物S的表面形成彩色图像。
顺便说一下,作为墨液,采用通过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UV(ultraviolet,紫外)墨液(光固化性墨液)。因而,在加工部3中,为了使墨液固化而在片状物S附着固定,设置有UV照射器61、62(照射部)。另外,该墨液固化分临时固化和正式固化的二个阶段执行。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配置临时固化用的UV照射器61。即,UV照射器61通过照射弱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以墨液的浸润扩展方式与不照射紫外线时相比足够慢的程度使墨液固化(临时固化),而不使墨液正式固化。另一方面,相对于多个记录头51在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正式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即,UV照射器62通过照射比UV照射器61强的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以墨液的浸润扩展停止的程度使其固化(正式固化)。
这样,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配置的UV照射器61使从传送方向Df的上游侧的记录头51向片状物S排出的有色墨液临时固化。从而,一个记录头51向片状物S排出的墨液直到到达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处与一个记录头51相邻的记录头51为止临时固化。从而,抑制不同色的有色墨液混合这样的混色发生。在这样的混色被抑制的状态下,多个记录头51排出相互不同色的有色墨液,在片状物S形成彩色图像。而且,在比多个记录头51靠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正式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因此,由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通过UV照射器62而正式固化,在片状物S附着固定。
而且,在相对于UV照射器62的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记录头52。该记录头52相对于在旋转滚筒30卷挂的片状物S的表面,隔着若干的间隙而相向,从喷嘴以喷墨方式向片状物S的表面排出透明的UV墨液。即,对由4色量的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还排出透明墨液。该透明墨液对彩色图像的整面排出,向彩色图像赋予光泽感或者暗淡感这样的质感。另外,相对于记录头52在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设置有UV照射器63(照射部)。该UV照射器63通过照射强紫外线,使记录头52排出的透明墨液正式固化。从而,可以使透明墨液在片状物S表面附着固定。
这样,在加工部3中,对在旋转滚筒30的外周部卷挂的片状物S,适宜执行墨液的排出及固化,形成用透明墨液涂敷的彩色图像。然后,形成了该彩色图像的片状物S通过后驱动辊32向卷绕部4传送。
卷绕部4除了卷附片状物S的端部的卷绕轴40外,在卷绕轴40和后驱动辊32间还具有从背面侧卷挂片状物S的从动辊41。卷绕轴40以片状物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卷绕片状物S的端部并支持。即,卷绕轴40按照旋转方向Cf(图1的顺时针)旋转时,从后驱动辊32传送来的片状物S经由从动辊41由卷绕轴40卷绕。顺便说一下,片状物S经由可相对于卷绕轴40装卸的芯管42由卷绕轴40卷绕。从而,由卷绕轴40卷绕的片状物S填满时,可按每个芯管42取下片状物S。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检测片状物S上的异物的有无的异物传感器71、72;检测旋转滚筒30上的异物的有无的异物传感器73。这里,片状物S上的异物包括:片状物S的皱纹、折叠、破损、开裂、起毛、在片状物S附着的构成片状物S的一部分的粘接剂、在片状物S附着的垃圾及未构成图像的墨液在片状物S附着而固形化的物体中的至少一个,旋转滚筒30上的异物是指在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附着的未构成图像的墨液固形化的固形物、构成片状物S的一部分的粘接剂及垃圾的至少一个。
异物传感器71在从动辊33和旋转滚筒30间配置,在记录头51、52的传送方向Df的上游侧检测片状物S的表面的状态。即,异物传感器71在片状物S的表面侧检测:由记录头51、52记录图像前的片状物S上的异物的有无。另外,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区域由从背面侧卷挂片状物S的支承(back up)辊35支承,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区域中的片状物S的变动。
异物传感器72在记录头51、52的传送方向Df的下游侧检测片状物S的背面的状态。即,异物传感器72在片状物S的背面侧检测由记录头51、52记录图像后的片状物S上的异物的有无。这里,异物传感器72不在片状物S的表面侧而在背面侧进行检测主要是基于如下的理由。即,片状物S的皱纹、折叠或者破损这样的异物可在片状物S的背面侧检测。而且,通过在片状物S的背面侧检测异物的有无,具有可以排除在片状物S的表面记录了的图像对异物传感器72的检测精度的影响的优点。另外,异物传感器72的检测区域由从表面侧卷挂片状物S的从动辊34支承,可抑制异物传感器72的检测区域中的片状物S的变动。
异物传感器73检测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中的未卷挂片状物S而露出的部分(露出部E)的状态。即,异物传感器73通过露出部E检测旋转滚筒30的外周面上的异物的有无。
图2是示意表示异物传感器的构成的示例图。另外,异物传感器71、72、73具备共同的构成,因此这里仅仅说明异物传感器71。异物传感器71具有射出光的发光部Le及接受光的受光部Lr。在与传送方向Df正交且与对象物O的表面(这里为片状物S的外周面)平行的宽度方向Dw上,发光部Le在对象物O的一侧配置、受光部Lr在对象物O的另一侧配置,发光部Le和受光部Lr在宽度方向Dw相互相向。从而,对象物O中在发光部Le和受光部Lr之间若无异物,则发光部Le射出的光沿对象物O行进后到达受光部Lr,受光部Lr输出第1电平的信号。另一方面,对象物O中在发光部Le和受光部Lr之间若有异物,则发光部Le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被异物遮挡而未到达受光部Lr,受光部Lr输出比第1电平小的第2电平的信号。这样,异物传感器71从受光部Lr输出因对象物O上的异物的有无而电平不同的信号。
另外,这些异物传感器71、72、73中的异物传感器71可相对于对象物O移动。具体地说,打印机1具备使异物传感器71移动的驱动部8(图3)。这里,图3是示意表示使异物传感器移动的驱动部的构成的示例图。如图3所示,驱动部8具备连接部件81、滚珠丝杠82、LM(Linear Motion:线性运动)引导件83及传感器马达M8。
连接部件81具有沿着宽度方向Dw延伸的形状,在连接部件81的宽度方向Dw的两端固定有发光部Le、受光部Lr。然后,连接部件81经由LM引导件83安装到打印机1的框架10。该LM引导件83包括:在可相对于对象物O接近离开的Z方向(与传送方向Df及宽度方向Dw正交的方向)延伸的LM轨道831和沿LM轨道831移动的LM块832构成,LM轨道831安装到框架10,LM块832安装到连接部件81。这样,连接部件81可伴随异物传感器71(发光部Le、受光部Lr)在Z方向移动。
该连接部件81经由滚珠丝杠82连接到在框架10固定的传感器马达M8。该滚珠丝杠82由在Z方向延伸的螺纹轴821和螺纹接合到螺纹轴821的螺母822构成,螺纹轴821安装到传感器马达M8的输出轴,螺母822安装到连接部件81。从而,通过由传感器马达M8使得螺纹轴821旋转,可以使连接部件81沿着Z方向移动,使得异物传感器73(发光部Le、受光部Lr)沿着Z方向移动。
以上是打印机1的装置构成的概要。接着,说明控制打印机1的电构成。图4是示意表示控制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电构成的例示方框图。打印机1中,设置有负责装置全体的控制功能的打印机控制部100和负责与用户的接口功能的用户接口200。用户接口200接受打印机控制部100的控制,显示打印机1的运转状况、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例如包括个人计算机或者触摸面板式的显示器等而构成。然后,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经由用户接口200从用户输入的指令和/或信息,控制记录头、UV照射器及片状物传送系统的装置各部分。打印机控制部100对这些装置各部分的控制的详细情况如下。
打印机控制部100相应于片状物S的传送,控制形成彩色图像的各记录头51的墨液排出定时。具体地说,该墨液排出定时的控制,基于在旋转滚筒30的旋转轴安装并检测旋转滚筒30的旋转位置的滚筒编码器E30的输出(检测值)而执行。即,旋转滚筒30伴随片状物S的传送而从动旋转,因此若参照检测旋转滚筒30的旋转位置的滚筒编码器E30的输出,则可以掌握片状物S的传送位置。因而,打印机控制部100由滚筒编码器E30的输出生成pts(print timing signal,打印定时信号)信号,根据该pts信号控制各记录头51的墨液排出定时,由此使各记录头51排出的墨液在被传送的片状物S的目标位置附着,形成彩色图像。
另外,记录头52排出透明墨液的定时也同样根据滚筒编码器E30的输出,由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从而,相对于由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可以可靠排出透明墨液。而且,UV照射器61、62、63的点亮、熄灭的定时和/或照射光量也由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
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负责控制用图1详述的片状物S的传送的功能。即,对构成片状物传送系统的部件中的送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及卷绕轴40分别连接马达。打印机控制部100一边使这些马达旋转,一边控制各马达的速度和/或转矩,控制片状物S的传送。该片状物S的传送控制的详细情况如下。
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送出轴20的送出马达M20旋转,从送出轴20向前驱动辊31供给片状物S。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送出马达M20的转矩,调整从送出轴20到前驱动辊31为止的片状物S的张力(送出张力Ta)。即,对在送出轴20和前驱动辊31间配置的从动辊21,安装检测送出张力Ta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21。该张力传感器S21可以由例如检测从片状物S受力的大小的负荷单元(load cell,负载传感器)构成。然后,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张力传感器S21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反馈控制送出马达M20的转矩,调整片状物S的送出张力Ta。
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前驱动辊31的前驱动马达M31和驱动后驱动辊32的后驱动马达M32旋转。从而,从送出部2送出的片状物S通过加工部3。此时,对前驱动马达M31执行速度控制,另一方面,对后驱动马达M32执行转矩控制。即,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前驱动马达M31的编码器输出,将前驱动马达M31的旋转速度调整为一定。从而,片状物S通过前驱动辊31以一定速度传送。
另一方面,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后驱动马达M32的转矩,调整从前驱动辊31到后驱动辊32为止的片状物S的张力(加工张力Tb)。即,对在旋转滚筒30和后驱动辊32间配置的从动辊34,安装检测加工张力Tb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34。该张力传感器S34可以由例如检测从片状物S受力的大小的负荷单元构成。然后,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张力传感器S34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反馈控制后驱动马达M32的转矩,调整片状物S的加工张力Tb。
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卷绕轴40的卷绕马达M40旋转,由卷绕轴40卷绕后驱动辊32传送的片状物S。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卷绕马达M40的转矩,调整从后驱动辊32到卷绕轴40为止的片状物S的张力(卷绕张力Tc)。即,对在后驱动辊32和卷绕轴40间配置的从动辊41,安装检测卷绕张力Tc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41。该张力传感器S41可以由例如检测从片状物S受力的大小的负荷单元构成。然后,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张力传感器S41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反馈控制卷绕马达M40的转矩,调整片状物S的卷绕张力Tc。
这样,打印机控制部100一边沿着从送出轴20向卷绕轴40的传送方向Df传送片状物S一边由记录头51、52记录图像到片状物S。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不仅可执行在传送方向Df传送片状物S的正向传送,也可以执行在从卷绕轴40向送出轴20的传送方向Db(即,与传送方向Df相反的方向)传送片状物S的逆向传送。具体地说,打印机控制部100通过控制各马达M20、M31、M32、M40,使送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及卷绕轴40向与正向传送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执行逆向传送。该逆向传送可以以特开2013-129062号公报提出的那样,以各种目的执行,例如在重新开始中断的图像记录时,通过使片状物S适宜返回送出轴20侧,以便与片状物S上已形成的图像相邻地形成新图像而执行。
而且,在正向传送的执行中,打印机控制部100监视异物传感器71、73的检测结果,异物传感器71、73检测到异物时,停止正向传送。即,异物传感器71检测到片状物S中的异物时,该异物若原样沿着传送方向Df传送,则可能与记录头51、52碰撞。另外,异物传感器73检测到旋转滚筒30中的异物时,该异物若原样沿着传送方向Df传送,则进入片状物S和旋转滚筒30之间,使片状物S隆起。结果,片状物S的隆起部分可能与记录头51、52碰撞。因而,为了避免碰撞记录头51、52,打印机控制部100停止正向传送。
另一方面,在逆向传送的执行中,打印机控制部100监视异物传感器72、73的检测结果,异物传感器72、73检测到异物时,停止逆向传送。即,异物传感器72检测到片状物S上的异物时,该异物若原样沿着传送方向Db传送,则可能与记录头51、52碰撞。另外,异物传感器73检测到旋转滚筒30上的异物时,该异物若原样沿着传送方向Db传送,则进入片状物S和旋转滚筒30之间,使片状物S隆起。结果,片状物S的隆起部分可能碰撞记录头51、52。因而为了避免碰撞记录头51、52,打印机控制部100停止逆向传送。
但是,异物传感器71、72、73和对象物O的位置关系影响上述的异物传感器71、72、73检测对象物O中的异物的精度。这是因为,异物传感器71、72、73若离对象物O过远,则若异物未充分介入从发光部Le向受光部Lr照射的光的光路就无法可靠检测异物,异物传感器71、72、73若离对象物O过近,则来自发光部Le的光的大部分在对象物O的表面散射而无法可靠检测异物。从而,对于这些异物传感器71、72、73中的至少严格要求异物的检测精度的异物传感器,预先使其与对象物O的位置关系适当是重要的。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对异物传感器71适宜执行校准,使异物传感器71和对象物O的位置关系适当化。
图5是表示打印机控制部对异物传感器执行的校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意表示伴随图5的流程图的执行的异物传感器与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的示图。图6中,受光部Lr的可接受来自发光部Le的光的受光区域R用圆示意表示。另外,受光区域R中虚线包围的部分是相对于受光部Lr被片状物S及支承辊35挡住的部分。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将Z方向的箭头侧适宜称为+Z方向,Z方向的箭头的相反侧适宜称为-Z方向。
图5所示校准在预定单位的印刷(例如印刷作业)结束时执行。这里,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可以将一边连续地传送片状物S一边执行的一系列印刷作为印刷作业,执行图5的流程图。步骤S101中,由传感器马达M8使异物传感器71沿着Z方向移动,使异物传感器71返回原点。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直到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异物传感器71到达原点这一情况为止使异物传感器71移动,由此执行原点返回。
步骤S101的原点返回的结果是,从宽度方向Dw看,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不被片状物S及支承辊35挡住,相对发光部Le露出(图6的“S101”的栏)。从而,基本上,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最大电平P0(=3000)的信号。但是,异物传感器71的发光部Le和/或受光部Lr若被墨液等污染,则有时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降低。因而,步骤S102中,判断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是否在容许电平P1(=2500<P0)以上。然后,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不足容许电平P1时(步骤S102为“否”时),在步骤S103向用户报知异常后,结束图5的流程图。另外,对用户的异常报知可以通过例如用户接口200处的存在异常的内容的显示、蜂鸣器等的告警音或者灯等的告警灯来执行。
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在容许电平P1以上时(步骤S102为“是”时),根据张力传感器S21、S34、S41的检测值来确认向片状物S施加了各张力Ta、Tb、Tc这一情况(步骤S104)。此时,确认为未向片状物S施加各张力Ta、Tb、Tc时,打印机控制部100对片状物S执行各张力Ta、Tb、Tc的施加。
接着,在步骤S105中,使得异物传感器71的-Z方向的移动开始,异物传感器71向片状物S移动。该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以加速度50[mm/s2]执行。然后,确认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量是否为预定值(=6[mm])以上的步骤S106和确认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是否成为位置调整开始电平P2(=1200<P1)的步骤S107,反复执行。
在来自异物传感器71的信号的电平未成为位置调整开始电平P2、且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量成为预定值以上时(步骤S106“是”),在步骤S108停止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后,进入步骤S103,报知异常,图5的流程图结束。另一方面,在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量成为预定值以上之前、且来自异物传感器71的信号的电平成为位置调整开始电平P2时(步骤S107“是”),在步骤S109,停止异物传感器71的移动。结果,如图6的“S109”的栏所示,从宽度方向Dw看,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大部分被片状物S及支承辊35挡住,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不足一半的部分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
接着,执行:一边使得异物传感器71间歇移动一边调整异物传感器71与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110~S114)。即,步骤S110中,将对间歇移动次数计数的计数值M重置为零。接着,使异物传感器71沿着+Z方向仅仅移动微小量q(=0.005[mm])(步骤S111),判断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电平是否落入预定范围即相对于目标值P3(=1700>P2)为预定的误差范围Δa(=±30)(步骤S112)。此时的间歇移动以加速度10[mm/s2]执行。
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电平相对于目标值P3未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a时(步骤S112为“否”时),判断计数值M是否等于最大计数值Mmax(步骤S113)。然后,计数值M若不足最大计数值Mmax(=100)(步骤S113为“否”),则在步骤S114,使计数值M增加后,再度执行步骤S111、S112。这样,通过执行步骤S110~S114的位置调整处理,使得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电平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a地,调整异物传感器71与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结果,从宽度方向Dw看,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大致一半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图6的“S112”的栏)。顺便说一下,计数值M即使达到最大计数值Mmax,在异物传感器71与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的调整未结束时(步骤S113为“是”的场合),也再度执行从步骤S105开始的步骤。
异物传感器71与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的调整结束时(步骤S112为“是”),开始片状物S向传送方向Df的传送(步骤S115),片状物S每移动预定间隔(=100[mm]),记录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的工作就实施5次(步骤S116)。然后,使对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110~S114)的执行次数计数的计数值N重置为零(步骤S117),判断5个记录值的全部是否落入预定范围即相对于目标值P3为预定的误差范围Δb(=±50>Δa)内(步骤S118)。
5个记录值中即使有一个相对于目标值P3未落入误差范围Δb内时(步骤S118为“否”时),也判断计数值N是否等于最大计数值Nmax(步骤S119)。然后,计数值N若不足最大计数值Nmax(=3)(步骤S119为“否”),则在步骤S120使计数值N增加后,在步骤S121使异物传感器71沿着-Z方向仅仅移动预定量Q1(=1[mm]),再度执行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110~S114)。另一方面,计数值N为最大计数值Nmax时(步骤S119为“是”时),在步骤S103向用户报知异常后,结束图5的流程图。
5个记录值的全部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误差范围Δb内时(步骤S118为“是”时),在步骤S122,使异物传感器71沿着-Z方向仅仅移动预定量Q2(=片状物S的厚度+0.38[mm])。从而,如图6的“S122”的栏所示,从宽度方向Dw看,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从片状物S向表面侧(记录头51、52侧)偏离,可以可靠检测出片状物S的表面的异物。接着,在步骤S123中,判断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是否在容许电平P1以上。然后,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在容许电平P1以上时(步骤S123为“是”时),直接结束图5的流程图,准备其后执行的对片状物S的图像记录。另一方面,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不足容许电平P1时(步骤S123为“否”时),在步骤S103向用户报知异常后,结束图5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在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110~S114)中,一边改变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一边基于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值(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调整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该调整结果,定位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步骤S122)。结果,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但是,在校准中,位置调整处理不一定总是成功。例如,位置调整处理中,在异物传感器71进行检测的场所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成为相对于片状物S上的异物进行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无法成为适当(即,位置调整处理失败)。
为了应对该问题,本实施方式的校准中,在位置调整处理结束后,使得异物传感器71检测:在传送方向Df上与在位置调整处理中异物传感器71检测到的片状物S的场所不同的片状物S的场所(步骤S115、S116)。然后,判断这些检测值(记录值)的全部是否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b内,从而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步骤S118)。
即,位置调整处理中,在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场所存在异物,位置调整处理失败时,异物传感器71从相对于片状物S适当的位置偏离。该状态下,可认为:由异物传感器71检测不同于位置调整处理中的检测场所(第1场所)的场所(第2场所)即可推定为无异物的场所的结果(步骤S116的记录值),相对于目标值P3从预定的误差范围Δb偏离。因而,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步骤S116的5个记录值的全部是否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b内,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
另外,在校准中,判断位置调整处理失败时,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步骤S118)。从而,即使位置调整处理失败,通过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外,异物传感器71在片状物S的表面侧检测片状物S的异物。因而,校准中,在位置调整处理执行后,与由位置调整处理调整后的位置关系比较,异物传感器71向片状物S的表面侧偏离(步骤S122)。该构成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于异物检测,可以高精度进行异物检测。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送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及卷绕轴40协同工作,作为本发明的“传送部”的一例发挥功能,异物传感器71相当于本发明的“传感器”或者“异物传感器”的一例,发光部Le相当于本发明的“发光部”的一例,受光部Lr相当于本发明的“受光部”的一例,驱动部8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的一例,打印机控制部100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片状物S相当于本发明的“对象物”的一例,传送方向Df相当于本发明的“传送方向”的一例,Z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与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例。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预定单位的印刷结束时执行校准。但是,校准的执行定时不限于此。
在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安装于打印机1的片状物S更换了时执行校准。具体地说,在用户经由用户接口200输入更换片状物S的内容时,执行校准即可。该构成中,即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伴随片状物S的更换而变化,也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片状物S的种类变更了时执行校准。具体地说,在用户经由用户接口200输入了的片状物S的种类在输入前后变更时,执行校准即可。
此时,也可以构成为,打印机控制部100相应于片状物S的种类而变更校准的步骤S112中的目标值P3。即,步骤S112中,通过使来自异物传感器71的信号的电平大致契合目标值P3,使得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近似一半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地调整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但是,到达异物传感器71的受光部Lr的光量也与片状物S的种类相关。从而,在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近似一半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的状况下,到达受光部Lr的光量换言之来自异物传感器71的信号的电平也相应于片状物S的种类而变化。因此,若不相应于片状物S的种类而变更步骤S112的目标值P3,则由位置调整处理调整后的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会因片状物S而变动。因而,相应于片状物S的种类而变更目标值P3是合适的。
举具体例说,在与一般白色的纸类片状物S的比较中,在透明的膜类片状物S中,受光部Lr的受光量有增加1~2成的倾向,因此,目标值P3可以设定为高1~2成的程度。在与一般白色的纸类片状物S的比较中,在表面反射率高的片状物S中,受光部Lr的受光量有增加1~2成的倾向,因此目标值P3可以设定为高1~2成的程度。在与一般白色的纸类片状物S的比较中,在表面的反射率低(网眼粗)的片状物S中,受光部Lr的受光量有减少2~3成的倾向,因此目标值P3可以设定为低2~3成的程度。在与宽度宽的片状物S(宽度方向Dw为330[mm])的比较中,在宽度窄的片状物S(宽度方向Dw为80[mm])中,受光部Lr的受光量有减少1成的倾向,因此目标值P3可以设定为低1成的程度。
顺便说一下,步骤S112中作为目标的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成为: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近似一半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的位置关系。但是,作为目标的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受光部Lr的受光区域R的近似三分之一相对于发光部Le露出的位置关系。
另外,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具体方法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例如,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适当位置关系可以某种程度由片状物S的厚度预测。因而,也可以根据由片状物S的厚度预测出的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与位置调整处理后的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的比较,判断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这样,根据基于片状物S的厚度的方法,也可以掌握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
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基于片状物S的厚度判断成败的结果为判断为位置调整处理失败时,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该构成中,即使位置调整处理失败,通过再次执行位置调整处理,也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因检测了异物存在的场所使得位置调整处理失败这样的问题,通过执行步骤S115~S118来应对。但是,应对该问题的具体的方法不限于此。因而,在校准中,也可以执行3次以上的位置调整处理,根据除了可推定为失败的位置调整处理外的位置调整处理,定位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说,对沿传送方向Df不同的多个场所分别执行位置调整处理。然后,在各位置调整处理中,特定表示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的值例如传感器马达M8的编码器表示的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成为偏离值的位置调整处理。然后,根据除此以外的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的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定位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
即,检测异物存在的场所而进行的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的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不同于检测异物不存在的场所而进行的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的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从而,改变场所、进行3次以上的位置调整处理时,可推定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成为偏离值的位置调整处理是检测异物存在的场所而进行的位置调整处理。因而,通过根据除此以外的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的异物传感器71的位置来定位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可使异物传感器71和片状物S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1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对异物传感器71执行校准的例。但是,也能以对异物传感器72、异物传感器73执行校准的方式,构成打印机1。特别地,异物传感器73的对象物O即旋转滚筒30伴随温度变化而热膨胀或者热收缩。从而,旋转滚筒30的温度变化时,异物传感器73和旋转滚筒30的位置关系变化,异物传感器73的检测精度可能降低。相对于此,通过对异物传感器73适宜执行校准,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3和旋转滚筒30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3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时,如上所述,执行校准的定时可以是预定单位的印刷结束时,或者是与旋转滚筒30的热膨胀相关的值变化预定以上时。即,伴随图像记录的执行,旋转滚筒30的温度上升,旋转滚筒30处于热膨胀的趋势。因而,打印机控制部100(取得部)也可以对开始图像记录起的经过时间计数,在该经过时间成为预定时间以上时,中断图像记录,执行校准。该构成中,即使旋转滚筒30伴随温度上升而热膨胀,也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旋转滚筒30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2的检测精度的降低。或者,伴随图像记录的待机,旋转滚筒30的温度降低,旋转滚筒30处于热收缩的趋势。因而,打印机控制部100(取得部)也可以对图像记录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计数,在下次的图像记录未开始的原状下该经过时间成为预定时间以上时,执行校准。该构成中,即使旋转滚筒30伴随温度降低而热收缩,也可以使异物传感器71和旋转滚筒30的位置关系适当化,可以抑制异物传感器72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而且,图5所示的校准的各步骤的内容和/或顺序也可以适宜变更。例如,在步骤S116中,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记录5次。但是,记录次数不限于5次,可以适宜变更。
另外,在上述的位置调整处理中,通过从异物传感器71的受光区域R由片状物S及支承辊35以某程度挡住的状态起使异物传感器71的受光区域R逐渐露出,使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a内。但是,也可以如下地构成位置调整处理:通过从使异物传感器71的受光区域R从片状物S及支承辊35以某程度露出的状态起逐渐挡住异物传感器71的受光区域R,使从异物传感器71输出的信号的电平相对于目标值P3落入预定的误差范围Δa内。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对异物传感器71、72、73适用本发明的情况。但是,可适用本发明的传感器的种类不限于异物传感器,对于可检测对象物O的状态的全部传感器都可适用本发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记录头51、52排出UV墨液,记录图像。但是,也可以从记录头51、52排出水性墨液,记录图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异物传感器72在片状物S的背面侧配置,在片状物S的背面检测片状物S上的异物的有无。但是,也可以在片状物S的表面侧配置异物传感器72,在片状物S的表面检测片状物S上的异物的有无。
另外,支持传送的片状物S的部件也不限于上述旋转滚筒30那样的圆筒形状。从而,也可以采用以平面支持片状物S的平面型的压板。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感器,其检测上述对象物的状态,输出检测值;
驱动部,其能使上述传感器向靠近上述对象物的方向及远离上述对象物的方向移动;以及
控制部,其执行下述校准:一边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准包括:一边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来调整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整处理;和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象物是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种类变更了时执行上述校准。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记录介质更换了时执行上述校准。
6.权利要求3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根据由上述记录介质的厚度预测出的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和上述位置调整处理后的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比较,来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
7.权利要求2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在判断为上述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了时,再次执行上述位置调整处理。
8.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边支持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一边伴随温度上升而热膨胀的支持部件,上述对象物是上述支持部件。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取得与上述支持部件的热膨胀相关的值的取得部,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取得部所取得的值,执行上述校准。
10.权利要求2至5以及8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基于使上述传感器检测了第1场所和第2场所的结果来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上述第1场所是上述位置调整处理中上述传感器进行了检测的上述对象物的场所,上述第2场所是在上述对象物的传送方向上不同于上述第1场所的上述对象物的场所。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在判断为上述位置调整处理失败了时,再次执行上述位置调整处理。
12.权利要求2至5以及8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成败的处理中,在上述传送方向上不同的3个以上的上述对象物的场所分别执行上述位置调整处理,基于上述各位置调整处理中的、除了表示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值成为偏离值的上述位置调整处理之外的上述位置调整处理的结果,来定位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
13.权利要求2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位置调整处理中,以使得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落入预定范围的方式,调整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
14.权利要求2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是在上述对象物的一侧检测上述对象物中的异物的异物传感器,
上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定位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在上述位置调整处理执行后,与由上述位置调整处理所调整了的位置关系比较,使上述传感器相对于上述对象物向上述一侧偏移。
15.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具有对上述对象物的一端而设置的发光部和对上述对象物的另一端而设置的受光部,输出与上述受光部接受上述发光部出射的光的量相应的检测值。
16.一种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边通过使传感器移动而使得对象物与能检测上述对象物的状态的上述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步骤。
17.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边通过使传感器移动而使得对象物与能检测上述对象物的状态的上述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变化,一边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定位上述传感器与上述对象物的位置关系的第1步骤;和
执行图像的记录的第2步骤。
CN201510114197.6A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Active CN104924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4352A JP6337538B2 (ja) 2014-03-18 2014-03-18 画像記録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4-054352 2014-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4779A true CN104924779A (zh) 2015-09-23
CN104924779B CN104924779B (zh) 2018-12-28

Family

ID=5411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4197.6A Active CN104924779B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87703B2 (zh)
JP (1) JP6337538B2 (zh)
CN (1) CN10492477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6755A (zh) * 2017-03-31 2017-08-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线阵图像探测器角位移测量装置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7791663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以及丝网印刷方法
CN109249699A (zh) * 2017-07-13 2019-0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吐装置及干涉物的检测方法
CN109311331A (zh) * 2016-05-25 2019-02-05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一系列对象上打印的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53805A (ja) * 2015-09-11 2017-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測色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911421B2 (ja) * 2017-03-21 2021-07-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DE102017220235A1 (de) * 2017-11-14 2019-05-1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Bedruckstoff mit Tint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4313A (ja) * 1991-11-06 1993-05-21 Brother Ind Ltd 印刷情報読取り機能を有した印字装置
CN101051199A (zh) * 2006-04-03 2007-10-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US20090056412A1 (en) * 2006-03-10 2009-03-05 Metso Automation Oy Method for calibration of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JP4752387B2 (ja) * 2005-08-05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20110227985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Yutaka Korogi Paper floating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226700A (ja) * 2012-04-25 2013-11-07 Seiko Epson Corp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8658B2 (ja) * 1999-12-21 2005-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トナー付着量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8612A (ja) 2004-09-27 2006-04-0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異物検出方法
JP2010076872A (ja) 2008-09-25 2010-04-08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浮き上がり検出方法
JP5283483B2 (ja) 2008-11-06 2013-09-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89926B2 (ja) 2010-08-31 2014-05-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浮き検出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119167A (ja) 2011-12-06 2013-06-17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の異物検査方法
JP5982969B2 (ja) 2012-04-09 2016-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5949083B2 (ja) 2012-04-19 2016-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記録媒体搬送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4313A (ja) * 1991-11-06 1993-05-21 Brother Ind Ltd 印刷情報読取り機能を有した印字装置
JP4752387B2 (ja) * 2005-08-05 2011-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20090056412A1 (en) * 2006-03-10 2009-03-05 Metso Automation Oy Method for calibration of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CN101051199A (zh) * 2006-04-03 2007-10-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US20110227985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Yutaka Korogi Paper floating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226700A (ja) * 2012-04-25 2013-11-07 Seiko Epson Corp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1331A (zh) * 2016-05-25 2019-02-05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一系列对象上打印的打印机
CN107791663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以及丝网印刷方法
CN107791663B (zh) * 2016-09-07 2021-05-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以及丝网印刷方法
CN106996755A (zh) * 2017-03-31 2017-08-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线阵图像探测器角位移测量装置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9249699A (zh) * 2017-07-13 2019-0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吐装置及干涉物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7538B2 (ja) 2018-06-06
US9387703B2 (en) 2016-07-12
JP2015174418A (ja) 2015-10-05
US20150269457A1 (en) 2015-09-24
CN104924779B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4779A (zh) 图像记录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记录方法
CN104924780A (zh)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US887624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ation control method
JP6828545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815745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of rotating section i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4908418B (zh)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8621602B (zh) 印刷方法
JP2016175216A (ja) 印刷装置のマーク検出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US9844959B2 (en) Recording device
CN103129167A (zh) 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
US9539826B2 (en) Recording medium detection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40285560A1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transport control method for recording medium
CN103129169A (zh) 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
CN107310281B (zh) 印刷装置、标记检测器的位置调节方法
US9126428B2 (en) Mark detection method and print apparatus
US994409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4890367A (zh)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薄片输送方法
TWI606935B (zh) 圖像記錄裝置、圖像記錄方法
CN104442029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129170A (zh)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JP2019142656A (ja) 印刷装置及びウェブの搬送方法
JP2016159601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