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4196A - 传送系统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传送系统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4196A
CN104904196A CN201380069848.3A CN201380069848A CN104904196A CN 104904196 A CN104904196 A CN 104904196A CN 201380069848 A CN201380069848 A CN 201380069848A CN 104904196 A CN104904196 A CN 104904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ata
resolution
terminal
display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98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喜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4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处理,所述计算机连接至第一传送终端,所述第一传送终端连接至第一显示设备并通过网络连接至第二传送终端,所述处理包括:在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程序组件的区域;接收对屏幕的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以及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获取所述整个区域或所述区域的显示数据;从所述传送终端接收指示所述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基于所述分辨率信息和指示第二显示设备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信息,确定所述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以及将具有所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所述传送终端。

Description

传送系统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其由连接至第一传送终端的计算机执行以执行向第二传送终端的显示数据传送,所述第一传送终端连接至显示设备并且还经由网络连接至第二传送终端。
背景技术
用于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在远程地点之间进行视频会议的传送系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此传送系统中,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传送终端之间交换图像和音频数据进行视频会议。随着最近宽带环境的发展,允许高质量图像和音频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并且可以在远程地点之间进行接近于现实的适当条件下的视频会议。
存在如下情况:其中当使用传送终端进行视频会议时,作为视频会议的出席者的有关人员除了采用连接至显示设备并且还经由网络连接至另一传送终端的传送终端之外,还采用诸如PC(个人计算机)的外部输入设备,与视频会议的伙伴讨论的诸如会议文件的图像显示在外部输入设备的显示器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技术,外部输入设备已经经由网络将当前显示在外部输入设备的显示器上的图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通信伙伴的另一传送终端。
视频会议的出席者与通信伙伴不仅可以共享在传送终端之间交换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而且可以共享当前在外部输入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数据。
在能够执行多任务操作的外部输入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在显示设备上同时显示由不同任务生成的区域(窗口)的两个或更多个图像。在此情况下,向用户提供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图像中的一个的显示数据以传送至视频会议的伙伴的另一传送终端的能力,对于用户将是方便的,因此提出允许用户选择图像之一的显示数据的技术。例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布No.2011-254453。
图40示出日本公开专利公布No.2011-254453中公开的外部输入设备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屏幕示例。如图40中所示,根据日本公开专利公布No.2011-254453,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光标(c)选择出现在显示设备上的屏幕的两个区域(a)和(b)中的一个,并在另一传送终端上与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共享该屏幕的所选择的区域的显示数据。
然而,日本公开专利公布No.2011-254453未记载有关在共享该屏幕的整个屏幕区域的显示数据的状态、与共享该屏幕的特定区域的显示数据的状态之间的切换。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用户不能从共享特定区域的显示数据的状态切换至共享整个屏幕区域的显示数据的状态(反之亦然)。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系统,其中传送终端上的用户可以任意选择整个区域显示数据的共享和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共享之一,使得与另一传送终端上的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共享所选择的显示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表示指令的序列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处理,所述计算机连接至第一传送终端,所述第一传送终端连接至第一显示设备并通过网络连接至第二传送终端,所述处理包括:在连接至该计算机的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程序组件的区域;接收在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整个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以及在作为用户的操作目标的该屏幕上的程序组件的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获取通过所接收的选择指示的整个区域或所述区域的显示数据;从第一传送终端接收指示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第一分辨率信息;基于所接收的第一分辨率信息和指示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信息确定所获取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以及将所获取的具有所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第一传送终端。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实施例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根据以下详细描述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整体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中的传送终端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中的传送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构成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传送终端、中继设备和传送管理系统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图。
图6是示出改变质量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中继设备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终端认证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终端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会话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质量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14是示出分辨率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所执行的用于管理从中继设备发送至传送管理系统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序列图,其中所述状态信息指示中继设备的各个操作状态。
图16是用于说明在开始传送终端之间的通信之前执行的准备处理的序列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由传送终端执行的用于建立与另一传送终端的会话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所执行的用于将显示数据从传送终端的外部输入设备传送至通信伙伴的另一传送终端并且在其上显示该显示数据的图像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在外部输入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屏幕以及在传送系统的传送终端上显示的屏幕的图。
图21A、图21B和图21C是示出在外部输入设备上显示的桌面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当使用非压缩格式时由外部输入设备执行的分辨率转换以及由传送终端执行的分辨率改变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用于说明转换分辨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5A和图25B是用于说明由传送终端执行的用于控制分辨率(包括改变分辨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6A和图26B是用于说明在图25A的处理中的步骤S102的确定步骤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当使用压缩格式时由外部输入设备执行的分辨率转换以及由传送终端执行的分辨率改变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8A、图28B和图28C是示出在外部输入设备上显示的桌面屏幕的示例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0A和图30B是示出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31是示出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的示例的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中的鼠标光标图标的并入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4A、图34B和图34C是示出将不在中共享的区域(窗口)的示例的图。
图35是示出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36是示出例外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37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8是示出例外管理表的示例的图。
图39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0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外部输入设备上显示的屏幕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给出对实施例的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的整体配置的图。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的整体配置。
存在各种类型的传送系统。一个示例可以是数据提供系统。在数据提供系统中,在单向方向上经由传送管理系统将内容数据从一个终端传送至另一个终端。另一示例可以是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经由传送管理系统在两个或更多个传送终端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或情绪表达。通信系统用于经由通信管理系统(即,传送管理系统)在两个或更多个通信终端(即,传送终端)之间相互交换信息或情绪表达。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电话系统、音频会议系统、语音呼叫系统、或个人计算机屏幕共享系统。
以下实施例通过将视频会议系统概念化为通信系统、将视频会议管理系统概念化为通信管理系统的示例、以及将视频终端概念化为通信终端的示例,描述该传送系统、该传送管理系统以及该传送终端。也就是,在实施例中使用的传送终端和传送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而且还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或传送系统。
如图1中所示,传送系统1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传送终端(10aa、10ab、……、10db)、用于传送终端(10aa、10ab、……、10db)的显示器(120aa、120ab、……、120db)、分别连接至传送终端(10aa、10ab、……、10db)的两个或更多个外部输入设备(40aa、40ab、……、40db)、两个或更多个中继设备(30a、30b、30c、30d)、传送管理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
注意,在此实施例中,传送终端(10aa、10ab、……、10db)中的任一个可以称为“传送终端10”,显示器(120aa、120ab、……、120db)中的任一个可以称为“显示器120”,外部输入设备(40aa、40ab、……、40db)中的任一个可以称为“外部输入设备40”,并且中继设备(30a、30b、30c、30d)中的任一个可以称为“中继设备30”。显示器120是传送终端10的显示器的示例。注意,以下,传送终端和传送管理系统还分别可以简称为“终端”和“管理系统”。
传送终端10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语音数据等传送至另一传送终端10并从该另一传送终端10接收图像数据、语音数据等。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将说明图像数据是移动图片图像数据的情况。然而,传送终端10可以被配置为传送并接收静止图片图像数据。替代地,图像数据可以包括移动图片图像数据和静止图片图像数据两者。中继设备30被配置为在传送终端10之间中继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传送管理系统50被配置为以综合的(integrated)方式管理传送终端10和中继设备30。
外部输入设备40连接至传送终端10并被配置为将表示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图3中的“显示器216”)上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传送终端10,用于显示该显示数据的图像。
图1中所示的路由器(70a、70b、……、70f)被配置为选择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最优路径。注意,在此实施例中,路由器(70a、70b、……、70f)中的任一个可以称为“路由器70”。程序提供系统90包括被配置为存储用于终端的程序并将所述程序传送至传送终端10的未图示的硬盘(HD),通过所述程序,传送终端10可以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单元。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被配置为还存储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并将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传送至中继设备30,通过所述程序,中继设备30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单元。另外,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被配置为存储传送管理程序并将传送管理程序传送至传送管理系统50,通过所述程序,传送管理系统50实施各种功能或各种单元。
如图1中所示,传送终端10aa、传送终端10ab、中继设备30a和路由器70a经由LAN(局域网)2a连接,使得它们可以彼此通信。传送终端10ba、传送终端10bb、中继设备30b和路由器70b经由LAN 2b连接,使得它们可以彼此通信。LAN 2a和LAN 2b通过包括路由器70c的专用线路2ab连接,使得它们彼此通信,并且在预定区域A中设置LAN 2a和LAN 2b。例如,区域A可以是日本,LAN 2a可以设置在东京的办公室中,并且LAN 2b可以设置在大阪的办公室中。
同时,传送终端10ca、传送终端10cb、中继设备30c和路由器70d经由LAN 2c连接,使得它们可以彼此通信。传送终端10da、传送终端10db、中继设备30d和路由器70e经由LAN 2d连接,使得它们可以彼此通信。LAN 2c和LAN 2d通过包括路由器70f的专用线路连接,使得它们彼此通信,并且在预定区域B中设置LAN 2c和LAN 2d。例如,区域B可以是USA,LAN 2c可以设置在纽约的办公室中,并且LAN 2d可以设置在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中。区域A和区域B经由因特网2i从路由器70c和70f连接,使得区域A和区域B经由因特网2i相互通信。
传送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经由因特网2i连接至传送终端10和中继设备30,使得它们可以彼此通信。替代地,传送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可以位于区域A或区域B中,或者可以位于除了区域A和B之外的区域中。
注意,在此实施例中,通信网络2由LAN 2a、LAN 2b、专用线路2ab、因特网2i、专用线路2cd、LAN 2c以及LAN 2d组成。在图1的通信网络2中,附在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传送管理系统50、路由器7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的每一个下的四个数字的集合简单地指示典型的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下的IP地址。例如,如图1中所示,传送终端10aa的IP地址是“1.2.1.3”。替代地,可以代替IPv4下的IP地址而使用IPv6下的IP地址。然而,在此实施例中,IPv4用于简化该图示。
[实施例的硬件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的硬件配置。
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中的终端(即,传送终端)10的硬件配置的图。如图2中所示,终端10包括配置为控制终端10的整体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存储用于该终端的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102、用作CPU 101的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配置为存储诸如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的各种数据的闪存104、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而控制各种数据在闪存104等中的撷取(retrieval)和写入(存储)的固态驱动器(SDD)105、配置为控制数据到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106中的撷取和写入(存储)的介质驱动器107、由用户操作用于选择终端10的地址的操作按钮108、用于终端10的电源的开启/关闭的电源开关109、以及用于利用通信网络2传送数据的网络IF(接口)111。
终端10还包括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对被摄体(subject)成像的相机112、配置为控制相机112的驱动的成像设备IF 113、配置为拾取诸如语音、声音或噪音的音频声音的麦克风114、配置为输出音频声音的扬声器115、配置为提供用于音频声音从麦克风114和到扬声器115的输入/输出的接口的语音输入/输出IF 116、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将图像数据传送至外部显示器120的显示器IF 117、配置为将各种外部设备连接至连接端口的外部设备IF 118、配置为向用户告知终端10的各种功能问题的警报灯119、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的总线110,用于如图2中所示经由总线110将元件和设备彼此电连接。
注意,记录介质106可从终端10移除。另外,如果记录介质106是配置为基于CPU 101的控制撷取或写入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则记录介质106不限于闪存104,并且可以是电可擦除和可编程ROM(EEPROM)。相机112包括配置为将光转换为电荷以产生被摄体的数字图像(视频)的透镜和固态图像传感器。固态图像传感器的示例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CD)。可以代替SSD 105使用硬盘驱动器(HDD)。
显示器120是配置为显示被摄体的图像或用于操作终端10的图标的由液晶或有机EL材料形成的显示单元。
此外,可以在诸如记录介质106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用于该终端的前述程序,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
可以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将外部设备IF 118与诸如外部相机、外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的外部设备连接。当经由USB将外部相机连接至外部设备IF 118时,优先于内置相机112而驱动外部相机。同样地,当经由USB将外部麦克风或外部扬声器连接至外部设备IF 118时,优先于内置麦克风114或内置扬声器115而驱动外部麦克风或外部扬声器。传送终端10可以是PC、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终端、移动电话等中的任一个。
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中的传送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的图。如图3中所示,传送管理系统50包括配置为管理系统50的整体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存储用于传送管理的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202、用作CPU 201的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配置为存储各种数据的硬盘(HD)204、配置为基于CPU 201的控制而控制各种数据在HD 204中的撷取和写入(存储)的硬盘驱动器(HDD)205、配置为控制数据到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206中的撷取和写入(存储)的介质驱动器207、配置为在显示器216上显示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和图像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器IF 208、用于利用稍后描述的通信网络2传送数据的网络IF 209、包括用于输入字符、数字和各种指令的多个键的键盘211、用于选择或执行各种指令、选择要处理的项以及移动光标的鼠标212、配置为控制数据在作为可移除记录介质的示例的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D-ROM)213中的撷取或写入的CD-ROM驱动器214、配置为将各种外部设备连接至连接端口的外部设备IF 215、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的总线210,用于如图3中所示经由总线210将元件和设备彼此电连接。显示器216是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单元的示例。
注意,可以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用于传送管理的前述程序,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可以将用于传送管理的程序记录在HD 204上。
此外,外部输入设备40包括与传送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外部输入设备4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外部输入设备40的程序。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用于外部输入设备40的程序,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
此外,中继设备3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中继设备3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中继设备30的程序。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
此外,程序提供系统9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程序提供系统9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注意,ROM 202存储用于控制程序提供系统90的程序。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以可安装格式或以可执行格式记录用于程序提供系统90的程序以分发这种记录介质。
此外,维护系统100包括与管理系统50的硬件配置类似的硬件配置,因此省略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的描述。维护系统100是配置为维护或管理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的计算机。例如,如果维护系统100位于国内,而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提供系统90位于国外,则维护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2远程地维护或管理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和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维护系统100可以被布置为在不使用通信网络2的情况下维护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以及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型号、生产序列号、销售地点、维护检查或故障历史。
注意,前述可移除记录介质的其它示例可以包括致密盘可记录(CD-R)、数字通用盘(DVD)、以及蓝光盘(BD)。
[实施例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4A至图14描述该实施例的功能配置。
图4A和图4B是示出构成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的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在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示例中,经由通信网络2连接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使得它们经由通信网络2彼此进行数据通信。外部输入设备40连接至传送终端10以将数据传送至传送终端10并从传送终端10接收数据。注意,图1中所示的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不与视频会议通信直接关联,并且将在图4A和图4B中省略其图示。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出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图。图6是示出改变质量管理表3001T的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中继设备管理表5001T的示例的图。图8是示出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的示例的图。图9是示出终端管理表5003T的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的示例的图。图11是示出会话管理表5005T的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质量管理表5007T的示例的图。图13是示出外部输入设备4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图14是示出分辨率管理表4001T的示例的图。
[终端的功能配置]
如图4B中所示,传送终端10包括传送/接收(TX/RX)单元11、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登录请求单元13、成像单元14a、显示控制单元14b、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语音输入单元15a、语音输出单元15b、延迟检测单元17、外部信息传送/接收(TX/RX)单元18、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分辨率获取单元21a、分辨率确定单元21b、分辨率选择单元21c、分辨率改变单元21d。这些单元表示由图2中所示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一个实施的功能或单元,它们基于ROM 1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101的指令激活。此外,传送终端10包括由图2中所示的SSD 105形成的存储单元1000。
[终端的功能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传送终端10的功能单元。终端10的传送/接收单元11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网络2将各种数据传送至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以及从所述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接收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图2中所示的网络IF 111实施传送/接收单元11的功能。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各种输入。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操作按钮108和电源开关109实施。例如,当用户开启图2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图4B)接收上电信号以开启传送终端10的电源。此外,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指示由用户操作输入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
当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到上电信号作为触发时,登录请求单元13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网络2从传送/接收单元11向传送管理系统50自动传送指示用户期望登录的登录请求信息、以及作为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的终端10的当前IP地址。登录请求单元13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2中所示的CPU 101的指令实施。
成像单元14a被配置为拍摄被摄体的图像并输出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成像单元14a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相机112和图像传感器IF 113实施。显示控制单元14b被配置为执行图像数据的渲染并控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显示器IF 117实施。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被配置为获取表示当前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在此实施例中,表示由相机112拍摄的图像的数据将被称为“图像数据”,并且表示当前显示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上的图像的数据将被称为“显示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显示数据为符合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位图、GDI(图形设备接口)等中的任一个的形式。
语音输入单元15a被配置为输入用户的语音,将语音转换为音频信号,并输出音频信号的音频数据。语音输入单元15a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麦克风114和语音输入/输出IF 116实施。语音输出单元15b被配置为将根据语音数据的音频信号转换为语音并输出该语音。语音输出单元15b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扬声器115和语音输入/输出IF 116实施。
延迟检测单元17被配置为检测经由中继设备30从另一传送终端10传送的图像数据或语音数据的延迟时间(ms)。延迟检测单元17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2中所示的CPU 101的指令实施。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被配置为经由图2中所示的外部设备IF 118将数据传送至外部输入设备40并从外部输入设备40接收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被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或者读取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的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的功能可以由图2中所示的SSD 105实施。
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被配置为获取可以由连接至传送终端10的显示器120使用的分辨率。分辨率确定单元21b被配置为确定除了用于图像数据的传送的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之外的分辨率是否包括在由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获取的分辨率中。分辨率选择单元21c被配置为基于分辨率确定单元21b的确定的结果从可以由显示器120使用的分辨率之中选择除了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之外的分辨率、或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分辨率改变单元21d被配置为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改变为由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所接收的分辨率信息指示的分辨率。以下,术语“分辨率”表示显示屏幕上每单位区域存在的像素的数目,并且“分辨率信息”包含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
存储单元1000存储用于识别传送终端10的终端ID(标识符)、密码、用于识别传送图像数据、语音数据和各种数据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以及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此外,存储单元1000存储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包括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通过将这些程序传送至外部输入设备40并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安装所述程序,外部输入设备40被提供有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和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其将在稍后描述。存储单元1000包括分辨率存储单元1005,其存储指示由传送终端10输出或传送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
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终端10中的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是分辨率信息传送单元和显示数据接收单元的示例,并且显示控制单元14b是显示控制单元的示例。
注意,在此实施例中的终端ID和稍后描述的中继设备ID分别指示分别唯一地识别终端10和中继设备30的由语言、字符和各种符号形成的识别信息。终端ID和中继设备ID可以是由语言、字符和各种符号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形成的识别信息。以下,作为请求视频会议通信的发起(initiation)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10将被称为“请求源终端”,并且作为该请求被发送到的目的地终端的终端10将被称为“目的地终端”。
[中继设备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中继设备30的功能和单元。如图4B中所示,中继设备30包括传送/接收(TX/RX)单元31、状态检测单元32、数据质量检查单元33、改变后的质量管理单元34、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以及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这些单元表示由图3中所示的元件和设备中任一个实施的功能和单元,其基于ROM 2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激活。此外,中继设备30包括由图3中所示的ROM 202、RAM 203和HDD 205中的任一个形成的存储单元3000。
[改变质量管理表]
存储单元3000包括由图6中所示的改变质量管理表3001T形成的改变质量管理DB(数据库)3001。在改变质量管理表中,用作中继目的地终端的终端10的IP地址与由相应的中继设备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关联。
这里,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中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图5A示出用作由160x120像素形成的低分辨率图像的基本图像。图5B示出由320x240像素形成的中等分辨率图像。图5C示出由640x480像素形成的高分辨率图像。当经由窄带宽的路径中继图像数据时,中继用作基本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当经由相对宽的带宽路径中继图像数据时,中继用作基本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和呈现中等图像质量的中等分辨率图像数据。当经由极宽的带宽的路径中继图像数据时,中继用作基本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呈现中等图像质量的中等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呈现高图像质量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如在图6中所示的改变后的质量管理表3001T中,例如,如果中继设备30将图像数据中继到具有IP地址“1.3.2.4”的目的地终端10db(图1),则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为“高图像质量”。
[中继设备的功能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中继设备30的功能和单元。注意,在以下描述中,与用于实施图3中所示的中继设备30的单元的主要元件和设备关联地说明中继设备30的功能。
中继设备30的传送/接收单元31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网络2将各种数据传送至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并从所述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传送管理系统50接收这样的数据。可以通过图3中所示的网络IF 209实施传送/接收单元31的功能。状态检测单元32被配置为检测具有状态检测单元32的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状态检测单元32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操作状态可以是“在线”、“离线”、“呼叫期间”或“故障”。
数据质量检查单元33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目的地终端10的IP地址搜索改变质量管理表(图6),并通过提取待中继的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检查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数据质量检查单元33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被配置为基于稍后描述的从传送管理系统50传送的质量信息来改变改变质量管理DB3001的内容。改变质量管理单元34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例如,假设在具有终端ID“01aa”的请求源终端10aa与具有终端ID“01db”的目的地终端10db之间举行视频会议的同时,经由通信网络2在请求源终端bb与目的地终端ca之间发起另一视频会议。在此情况下,如果在目的地终端10db中延迟图像数据的接收,则中继设备30可能需要将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低到中等图像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改变质量管理DB 3001的内容,使得由中继设备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低至中等图像质量。
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配置为基于改变质量管理DB 3001的改变的内容来改变从请求源终端10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数据质量改变单元35的功能可以由来自图3中所示的CPU 201的指令实施。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000中并读取存储单元3000中存储的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39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所示的HDD 205实施。
[管理系统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传送管理系统50的功能和单元。如图4A中所示,传送管理系统50包括传送/接收(TX/RX)单元51、终端认证单元52、状态管理单元53、终端提取单元54、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会话管理单元57、质量确定单元58、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以及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这些单元表示由图3中所示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一个实施的功能和单元,其基于ROM2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激活。此外,传送管理系统50包括由图3中所示的ROM 202、RAM 203或HDD 205形成的存储单元5000。
[中继设备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7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5001T形成的中继设备管理DB 5001。在中继设备管理DB 5001T中,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与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由传送管理系统50接收指示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中继设备30的IP地址、以及中继设备30的最大数据传送速度(Mbps)关联。例如,在图7中所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5001T中,具有中继设备ID“111a”的中继设备30a(图1)与操作状态“在线”、由传送管理系统50接收中继设备30a的状态信息的接收时间/日期“2009.11.10.13:00”、中继设备30a的IP地址“1.2.1.2”以及中继设备30a的最大数据传送速度“100Mbps”关联。
[终端认证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8中所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形成的终端认证管理DB 5002。在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中,密码分别与由传送管理系统50管理的传送终端10的终端ID关联。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中,终端10aa(图1)的终端ID“01aa”与密码“aaaa”关联。
[终端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9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5003T形成的终端管理DB 5003。在终端管理表5003T中,传送终端10的终端ID与传送终端10的操作状态、由传送管理系统50接收稍后描述的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以及传送终端10的IP地址关联。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5003T中,终端10aa(图1)的终端ID“01aa”与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在线”、由管理系统50接收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2009.11.10.13:40”、以及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关联。
[目的地列表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0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形成的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4。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中,注册为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目的地终端10的终端ID与请求视频会议通信的发起的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关联。例如,在图10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中,请求源终端10aa(图1)的终端ID“01aa”与请求源终端10aa能够请求视频会议的发起的、包括具有终端ID“01ab”的传送终端10ab、具有终端ID“01ba”的传送终端10ba、以及具有终端ID“01db”的传送终端10db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关联。可以基于从请求源终端10到传送管理系统50的指令添加或删除目的地候选终端10。
[会话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1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5005T形成的会话管理DB 5005。在会话管理表5005T中,识别在终端之间传送和接收通信数据的会话的会话ID与用于中继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目的地终端10的终端ID、由目的地终端10接收图像数据时的延迟时间(ms)、以及由管理系统50接收从目的地终端10传送的指示延迟时间的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关联。
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5005T中,被选择用于执行具有会话ID“se1”的会话并中继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中继设备30a(具有中继设备ID“111a”)与具有与具有终端ID“01db”的目的地终端10db的视频会议的请求源终端10aa(图1)的终端ID“01aa”关联。此外,会话管理表5005T指示中继设备30a在请求源终端10aa与目的地终端10db之间中继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由目的地终端10db在接收日期/时间“2009.11.10.14:00”接收图像数据时的延迟时间是200(ms)。
注意,当在两个终端10之间进行视频会议时,可以不基于在目的地终端10接收的延迟信息、而基于从请求源终端10传送的延迟信息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然而,当在三个或更多个传送终端10之间进行视频会议时,可以基于从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接收侧传送终端10传送的延迟信息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
[质量管理表]
存储单元5000包括由图12中所示的质量管理表5007T形成的质量管理DB 5007。在质量管理表5007T中,在请求源终端10或目的地终端10接收图像数据时的延迟时间(ms)与由中继设备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关联。
[管理系统的功能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传送管理系统50的功能单元。注意,在以下描述中,与用于实施图3中所示的管理系统50的单元的主要元件和设备关联地说明管理系统50的功能。
管理系统50的传送/接收单元51(图4A)被配置为经由通信网络2将各种数据(信息)传送至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其它系统(即,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并从所述其它传送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其它系统接收这样的数据。终端认证单元52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在所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来搜索存储单元5000的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并基于在所接收的登录请求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是否与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中管理的终端ID和密码相同而认证对应终端10。状态管理单元53被配置为通过将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与请求源终端10的操作状态、管理系统50接收登录请求信息的日期/时间以及请求源终端10的IP地址相关联,管理终端管理表5003T(图9)。
终端提取单元54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图10),并撷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10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结果,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10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此外,终端提取单元54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图10),并提取已经注册了上述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作为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其它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
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来搜索终端管理表5003T(图9),并通过所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撷取所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操作状态。因此,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获取能够与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10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操作状态。此外,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终端10的终端ID来搜索终端管理表5003T(图9),并获取已经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10的操作状态。
会话管理单元57被配置为在存储单元5000的会话管理DB 5005(图11的会话管理表5005T)中存储并管理与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和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关联地生成的会话ID。此外,会话管理单元57被配置为在会话管理表5005T(图11)中存储并管理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
质量确定单元58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延迟时间来搜索质量管理表5007T(图12),提取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并确定由中继设备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被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5000中并从存储单元5000撷取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所示的HDD 205实施。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被配置为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目的地终端10的IP地址搜索终端管理表5003T(图9),并提取对应的终端ID。此外,延迟时间管理单元60被配置为将由延迟信息指示的延迟时间存储在会话管理表5005T(图11)中与所提取的终端ID对应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
[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配置]
如图13中所示,外部输入设备40包括传送/接收单元41、连接检测单元42、安装确定单元43a、程序获取单元43b、分辨率获取单元44、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显示控制单元47、装配单元48、以及存储/读取处理单元49。这些单元表示由图3中所示的元件和设备中的任一个实施的功能或单元,它们基于ROM 202中存储的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指令激活。此外,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以及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可以通过由程序获取单元43b从终端10的存储单元1000(图4B)下载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并且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安装这些程序而实施。此外,外部输入设备40包括包括由图3中所示的ROM202、RAM 203和HDD 205中的任一个形成的存储单元4000。尽管图中未图示,外部输入设备40的存储单元4000并入了诸如经典OS、OS X Lion、OS X或重命名的OS X的操作系统(OS),并且,当连接至另一设备时,外部输入设备40的CPU 201能够在OS上执行用于外部输入设备40的程序以及所下载的程序。
[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外部输入设备40的功能单元。
传送/接收单元41(图13)被配置为将各种数据(信息)传送至传送终端10并从所述传送终端10接收这样的数据。传送/接收单元41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所示的网络IF 209实施。作为与该实施例有关的信息,当在传送终端10中改变显示分辨率时,传送/接收单元41从传送终端10接收指示改变后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第一分辨率信息)。连接检测单元42被配置为检测到各种数据经由图3中所示的外部设备IF 215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与传送终端10之间的通信被使能。
安装确定单元43a被配置为如果连接检测单元42检测到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与传送终端10之间的数据通信被使能,则确定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是否被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程序获取单元43b被配置为如果安装确定单元43a确定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未被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则从传送终端10的存储单元1000(图4A)获取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
分辨率获取单元44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第二分辨率信息)。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被配置为接收由用户操作输入的信息。显示控制单元47被配置为在显示器216上显示由稍后描述的存储/读取处理单元49读取的图像。装配单元48被配置为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上装配终端10的存储单元1000。因此,外部输入设备40能够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安装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
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上当前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数据。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被配置为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所获取的显示数据传送至传送终端10。分辨率转换单元453被配置为基于从传送终端10接收且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存储单元4000中存储的传送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第一分辨率信息)、以及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分辨率信息(第二分辨率信息),确定要从外部输入设备40传送至传送终端10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
存储/读取处理单元49被配置为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000中并从该存储单元4000读取各种数据。存储/读取处理单元49的功能可以由图3中所示的HDD 205实施。
根据该实施例的外部输入设备40中的传送/接收单元41是分辨率信息接收单元的示例,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是显示数据传送单元的示例,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是分辨率转换单元的示例,并且显示控制单元47是显示控制单元的示例。
[分辨率管理表]
存储单元4000包括由图14中所示的分辨率管理表4001T形成的分辨率管理DB 4001。在分辨率管理表4001T中,将传送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垂直方向(高度方向)的分辨率与由传送/接收单元41从传送终端10接收的分辨率信息指示的水平方向(宽度方向)的分辨率关联在一起并存储。例如,在图14中所示的分辨率管理表4001T中,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宽度方向)和分辨率(高度方向)分别是1024和768。
[实施例的处理/操作]
接下来,将参考图15至图20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所执行的处理。注意,图15是用于说明管理从中继设备30发送至传送管理系统5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序列图,其中所述状态信息指示中继设备30的各个操作状态。图16是用于说明所执行的、用于开始传送终端10之间的通信的准备处理的序列图。图17是用于说明由传送终端执行以建立与另一传送终端的会话的处理的序列图。图18是用于说明所执行的、用于将显示数据从传送终端的外部输入设备40传送至通信伙伴的另一传送终端并且在其上显示该显示数据的图像的处理的序列图。图19是示出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示例的图。图20是示出在传送系统1中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屏幕以及在传送终端10aa和10db上显示的屏幕的图。
参考图15,将描述用于管理从中继设备30传送至管理系统50并指示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处理。
中继设备30(30a-30d)的每个包括状态检测单元32(图4B),其有规律地检测中继设备30(其自身)的操作状态(S1-1至S1-4)。中继设备30的传送/接收单元31经由通信网络2将中继设备其自身的对应的状态信息有规律地传送至管理系统50,使得管理系统50侧可以实时地管理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步骤S2-1至S2-4)。状态信息包括中继设备30其自身的中继设备ID以及由中继设备30其自身的状态检测单元32检测的操作状态,并将其与中继设备ID关联。在此实施例中,说明中继设备(30a、30b、30d)正常运行并处于状态“在线”的情况;然而,由于用于中继设备30c的操作的程序中的某种缺陷,中继设备30c正在工作但是处于状态“离线”。
接下来,在管理系统50中,传送/接收单元51接收从中继设备30a-30d的每个发送的状态信息,并且存储/读取处理单元59与存储单元5000的中继设备管理DB 5001(图7的中继设备管理表5001T)中的对应中继设备ID关联地存储所接收的状态信息的每个(步骤S3-1至S3-4)。因此,将操作状态“在线”、“离线”或“故障”与每个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关联地存储在中继设备管理表5001T(图7)的操作状态字段中。同时,也与中继设备管理表中的对应中继设备ID关联地存储由管理系统50接收的状态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注意,当不从中继设备30发送状态信息时,中继设备管理表(图7)中的记录的操作状态字段和接收日期/时间字段可以为空,或者可以呈现在前的操作状态和在前的接收日期/时间。
接下来,将参考图16描述在开始终端10aa与终端10db之间的通信之前执行的准备处理。
首先,当终端10aa的用户开启电源开关109(图2)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图4B)接收上电信号以开启终端10aa的电源(步骤S21)。
在接收上电信号作为触发时,登录请求单元13将指示登录请求的登录请求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从传送/接收单元11自动传送至管理系统50(步骤22)。此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识别指示其自己的终端作为请求源终端的终端10aa的终端ID和密码。终端ID和密码是经由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从存储单元1000读取、然后发送至传送/接收单元11的数据。注意,当将登录请求信息从终端10aa传送至管理系统50时,接收器侧管理系统50可以检测发送器侧终端10aa的IP地址。
随后,管理系统50的终端认证单元52(图4A)基于经由传送/接收单元51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是否与终端认证管理DB 5002中管理的终端ID和密码相同,认证终端10aa(步骤S23)。在此情况下,终端认证单元52通过在终端认证管理表5002T(图8)中搜索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终端ID和密码,从存储单元5000的终端认证管理DB 5002获取终端ID和密码。
当终端认证单元52确定登录请求中包含的终端ID和密码与终端认证管理DB 5002中管理的终端ID和密码相同、并且所接收的登录请求来自具有有效访问授权的终端10时,状态管理单元53在终端管理DB 5003(图9的终端管理表5003T)中彼此关联地存储终端10aa的终端ID、操作状态、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时间、以及终端10aa的IP地址(步骤S24)。因此,在终端管理表(图9)中与终端ID“01aa”关联地管理操作终端“在线”、接收日期/时间“2009.11.10.13:40”以及终端IP地址“1.2.1.3”。
随后,管理系统50的传送/接收单元51将指示终端认证单元52所获得的认证结果的认证结果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传送至已经发送了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10aa(步骤S25)。以下,将进一步描述终端认证单元52已经确定终端10aa具有有效访问授权的情况。
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图10),并提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10aa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步骤S26)。结果,在此示例中,提取与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关联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10ba、10db的终端ID“01ab”、“01ba”、“01db”。
随后,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的终端ID(“01ab”、“01ba”、“01db”)搜索终端管理表5003T(图9),并通过读取与由终端提取单元54提取的终端ID对应的操作状态(“离线”、“在线”、“在线”)撷取目的地终端(10ab、10ba、10db)的操作状态(步骤S27)。
随后,传送/接收单元51将包含在步骤S27用作搜索关键词的终端ID(“01ab”、“01ba”、“01db”)以及对应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10ba、10db)的操作状态(“离线”、“在线”、“在线”)的目的地状态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传送至请求源终端10aa(步骤S28)。因此,请求源终端10aa可以检测作为能够与请求源终端10aa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终端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10ba、10db)的当前操作状态(“离线”、“在线”、“在线”)的每个。
随后,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单元54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已经发送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图10),并提取已经被注册为针对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的目的地终端10的其它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步骤S29)。在图10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5004T中,所提取的其它请求源终端10的终端ID是“01ab”、“01ba”和“01db”。
随后,管理系统50的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5通过作为搜索关键词的、已经发送了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搜索终端管理表5003T(图9),并获取请求源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步骤S30)。
随后,传送/接收单元51将包含在步骤S30获取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的目的地状态信息传送至与在步骤S29提取的终端ID(“01ab”、“01ba”、“01db”)对应的终端(10ab、10ba、10db)之中操作状态在终端管理表5003T(图9)中表示为“在线”的终端(10ba、10db)(步骤S31-1和S31-2)。注意,当传送/接收单元51将状态信息传送至终端(10ba、10db)时,传送/接收单元51基于终端ID(“01ba”、“01db”)参考终端管理表5003T(图9)中管理的终端的IP地址。因此,可以将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传送至作为能够与已经发送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10aa通信的终端的其它目的地终端(10ba、10db)的每个。
以如步骤S21类似的方式,当另一终端10的用户开启电源开关109(图2)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图4B)接收上电信号以开启该另一终端10的电源,并且随后执行类似于步骤S22至步骤S31-1、31-2的处理。因此,省略对步骤S22至步骤S31-1、31-2的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17,将描述传送终端建立与另一传送终端的会话的处理。在此实施例中,请求源终端10aa能够与在步骤S28接收的目的地状态信息所指示的目的地候选终端(10ab、10ba、10db)之中操作状态被表示为“在线”的终端10ba和10db中的至少一个通信。以下,将描述请求源终端10aa的用户选择目的地终端10db以发起通信的情况。
最初,当请求源终端10aa的用户按下操作按钮108(图2)以选择终端10db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图4B)接收作为目的地终端的终端10db的选择(步骤S41)。接下来,终端10aa的传送/接收单元11将包含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目的地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并且指示用于开始通信的请求的开始请求信息传送至管理系统50(步骤S42)。因此,传送管理系统50的传送/接收单元51接收该开始请求信息并检测作为传送源终端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
基于所接收的开始请求信息中包含的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目的地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状态管理单元53将终端管理DB 5003的终端管理表5003T(图9)中与终端ID“01aa”和“01db”关联的记录的操作状态字段分别改变为“繁忙”(步骤S43)。在此状态下,请求源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10db还未开始通信,但是这些终端的操作状态被设置为繁忙状态,并且,如果其它终端10尝试与请求源终端10aa或目的地终端10db通信,则将输出指示所呼叫的终端处于繁忙状态的显示或语音消息。
管理系统50生成用于选择中继设备30的会话的执行的会话ID(步骤S44)。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DB 5005的会话管理表5005T(图11)中彼此关联地存储在步骤S44生成的会话ID“se1”、请求源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目的地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步骤S45)。
虽然在步骤S45之后,管理系统50执行集中在用于基于中继设备管理DB 5001和终端管理DB 5003中继请求源终端10aa与目的地终端10db之间的通信的中继设备30的处理,但是管理系统50所执行的处理与此实施例不相关,因此省略其描述。
当完成上述处理时,管理系统50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最终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存储在会话管理DB 5005的会话管理表5005T(图11)中的包括会话ID“se1”的记录的中继设备ID字段中(步骤S67-1)。传送/接收单元51将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和中继设备ID“111a”传送至请求源终端10aa(步骤S67-21)。
管理系统50的传送/接收单元51将指示用于开始中继操作的请求的中继开始请求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传送至中继设备30a(步骤S68)。该中继开始请求信息包含请求源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2.1.3”、“1.3.2.4”),使得中继设备30a可以接收请求源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用于中继终端10aa与10db之间的通信。中继设备30a建立用于在终端10aa与终端10db之间传递具有三种分辨率(低、中等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以及语音数据的会话(步骤S69)。因此,可以开始终端10aa与10db之间的视频会议。在此实施例中,在终端之间传递的具有三种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是示例。替代地,可以在终端之间传递具有四种或更多种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每个终端10能够通过使用诸如H.264(H.264/AVC、MPEG4第10部分、MPEG4AVC)、H.264/SVC或MPEG2的已知的移动图像编码标准规范传送和接收图像数据。
接下来,将参考图18描述在确定中继设备30之后所执行的用于将指示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上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另一终端10、并在另一终端10的显示器120上显示该显示数据的图像的处理。以下,将描述将指示在连接至终端10aa的外部输入设备40aa上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目的地终端10db并显示在目的地终端10db上的情况。
在如上所述确定中继设备30之后,终端10aa的传送/接收单元11接收在步骤S67-21由管理系统50传送的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以及中继设备ID“111a”。终端10aa的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在存储单元1000中存储如此接收的中继设备ID“111a”和IP地址“1.3.2.4”(步骤S67-22)。
当外部输入设备40aa连接至终端10aa时,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连接检测单元42(图13)检测该连接(步骤S70)。当开始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操作时,显示控制单元47在显示器216上至少显示包括整个区域的屏幕。
在连接检测单元42检测到外部输入设备40aa与终端10aa的连接之后,安装确定单元43a确定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是否安装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和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步骤S71)。具体地,安装确定单元43a确定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是否安装了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图4B)、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当安装了每个程序时,确定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安装了对应的功能单元。
另一方面,当安装确定单元43a在步骤S71确定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和分辨率转换单元453中的任一个未被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时,装配单元48装配终端10aa的存储单元1000(步骤S72)。随后,程序获取单元43b从终端10aa的存储单元1000中存储的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之中获取并安装与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未安装的功能单元对应的程序(步骤S73)。结果,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安装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和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替代地,可以将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显示数据传送程序1452以及分辨率转换程序1453事先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
在完成步骤S73的处理之后,传送/接收单元41将用于请求准许执行程序(即,对操作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和分辨率转换单元453的准许)的信息传送至终端10aa(步骤S74)。在传送/接收单元41接收响应于该请求的来自终端10aa的指示准许的信息之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指示当前显示在显示器216上的图像的显示数据(步骤S75)。
随后,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所获取的显示数据的第一分辨率转换为第二分辨率,并且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将具有第二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终端10aa的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步骤S76)。稍后将描述由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执行的用于转换显示数据的分辨率的处理。由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执行的用于转换显示数据的分辨率的处理不同于基于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和终端1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传送速度而执行的处理,并且显示数据的分辨率的转换不依赖于中继设备30的操作状态以及终端1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传送速度。
在请求源终端10aa的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从外部输入设备40aa接收显示数据之后,存储/读取处理单元19从存储单元1000读取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和中继设备ID“111a”(步骤S77)。传送/接收单元11将具有转换后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和目的地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传送至由在步骤S74获得的中继设备ID“111a”指示的中继设备30(步骤S78)。在接收了在步骤S78由终端10aa发送的显示数据和IP地址“1.3.2.4”之后,中继设备30基于IP地址“1.3.2.4”改变显示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79),并将显示数据传送至由IP地址“1.3.2.4”指示的目的地终端10db(步骤S80)。
在目的地终端10db的传送/接收单元11从中继设备30接收了显示数据之后,显示控制单元14b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由所接收的显示数据指示的图像(步骤S81)。
图19示出目的地终端10db的显示器120上的显示数据的示例。在图19中所示的示例中,将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上的显示数据D40aa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屏幕的左部分,将由终端10aa的成像单元14a获得且由传送/接收单元11传送的显示数据D10aa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屏幕的右上部分。此外,将由终端10db的成像单元14a获得的显示数据D10db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的显示屏幕的右下部分。
图20是示出在整个传送系统1中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屏幕、以及在终端10aa、10db的显示器120aa、120db上显示的屏幕的示例的图。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了终端10aa的用户期望与终端10db共享的屏幕。以下,外部输入设备40aa、40db的显示器216aa、216db上显示的屏幕将被称为桌面屏幕。桌面屏幕包括可以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区域的整个区域。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显示包括其中未布置区域的整个区域的桌面屏幕。在图20中,作为示例,图示显示包括区域A和区域B的整个区域的桌面屏幕。
通过执行图18的处理,当终端10aa在显示器120aa上显示图像数据和显示数据时,终端10db在显示器120db上显示该图像数据和该显示数据。以下,这样的屏幕将称为终端屏幕。在图20的中间部分的终端屏幕中,将整个区域的图像显示为该显示数据,并且将终端10aa和10db的用户aa和db的图像显示为该图像数据。在图20的最下面部分的终端屏幕中,将区域A的图像显示为该显示数据,并将终端10aa和10db的用户aa和db的图像显示为该图像数据。
注意,显示整个区域和用户db显示在外部输入设备40db的显示器216db上的特定区域,并且它们不受用户aa的操作影响。在此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整个区域或区域A和B的任意图像选择性地显示在传送终端10的显示器上。
[实施例1]
在此实施例中,将描述当用户简单地操作外部输入设备40的指示设备(例如,鼠标212)时可以在其中选择并显示终端屏幕中的整个区域或任意区域的图像的传送系统1。以下,指示设备通过鼠标212实施。替代地,当触摸面板用作显示器216时,指示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的手指在触摸面板上的位置的功能来实施。
图21A是示出当前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桌面屏幕的示例的图。将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中。例如,通过由用户执行的预定操作将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显示在桌面屏幕的右下角。例如,预定操作可以是通过鼠标点击或双击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的图标、将鼠标放置在该图标之上,等等。
图21B和图21C是示出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的示例的图。具体地,在图21B中示出显示有字符“开始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并且在图21C中示出显示有字符“停止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
如果用户通过指示设备点击图21B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则开始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共享。在共享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状态下,显示图21C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如果用户通过指示设备点击图21C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则停止与终端10db共享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在此情况下,不将该显示数据传送至终端10aa。
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图13)接收用户对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的操作。当用户点击显示有“开始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与用户所选择的区域对应的显示数据。
在此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中,共享外部输入设备40中的整个区域或特定区域的显示数据,其中在最后点击显示有“开始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因此,当用户db点击图21B的显示有“开始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即使用户aa未点击图21C的具有“停止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也自动停止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操作处理]
图22是用于说明当使用非压缩格式时由外部输入设备40执行的分辨率转换以及由传送终端10执行的分辨率改变的处理的序列图。图23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4是用于说明用于转换分辨率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5A和图25B是用于说明由终端10执行的用于控制分辨率控制(包括改变分辨率)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6A和图26B是用于说明图25A的处理中的确定步骤S102的图。图27是用于说明当使用压缩格式时外部输入设备40的分辨率转换以及终端10的分辨率改变的处理的序列图。
参考图22中所示的序列图,描述基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和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分辨率的对要由外部输入设备40传送至终端10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转换的处理。在图22的示例中,描述传送非压缩格式的显示数据的情况。
如图22中所示,首先,外部输入设备40的传送/接收单元41将关于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的请求传送至终端10(步骤S901)。终端10的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获取分辨率存储单元1005中存储的指示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步骤S902)。在分辨率获取单元21a在步骤S902获取分辨率信息之后,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将所获取的分辨率信息传送至外部输入设备40(步骤S903)。
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在传送/接收单元41接收关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之后,存储/读取处理单元49将所接收的分辨率信息存储在分辨率管理DB 4001的分辨率管理表4001T中(步骤S904)。
注意,虽然在步骤S902获取关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但是优选地根据由用户指定的模式向分辨率赋予优先级,并将该分辨率作为关于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例如,该模式可以包括当前模式、高模式(640x360)、中等模式(320x180)以及低模式(192x108)。如果检测到显示数据的传送过载,则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变该模式来提升显示数据的传送。即,当该带宽较窄时,用户可以选择传送具有较低分辨率、而非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以便防止显示数据的传送过载。
随后,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指示通过显示控制单元47显示在显示器216上的图像的显示数据(步骤S905)。
参考图23,将描述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数据的步骤S905的处理。假设用户aa已经点击图21B中所示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
在图23中所示的处理中,首先,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检测是否接收了整个区域的选择(S9051)。为了选择整个区域,用户aa通过指示设备点击除了桌面屏幕区域之外的部分。OS(操作系统)检测所点击的部分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上操作的OS将特定区域和整个区域的每个视为一个区域,并将点击除了桌面屏幕区域之外的部分看作是选择整个区域。即,将整个桌面屏幕视为一个区域(分别地对待整个区域和特定区域)。在OS中,定义使得能够选择指示整个显示屏幕(桌面屏幕)的整个区域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因此,当用户aa通过指示设备选择整个区域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可以检测通过API对整个区域的选择,使得整个区域可以作为显示数据共享。用户可以执行直观的切换操作。根据某一OS,区域可以称为对象(处理对象),并且OS管理对象的位置和对象的属性值,并检测该对象是否是操作目标。这样的区域和对象等效于程序组件。
当接收对整个区域的选择(S9051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S9052),并且图23的处理终止。
当未接收对整个区域的选择(步骤S9051中的“否”)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确定是否存在激活(active)区域(S9053)。例如,OS的功能用于此确定。在利用API的情况下,获取激活区域的句柄(handle),并且如果该句柄的值不为空,则确定存在激活区域。激活区域表示由用户输入的、或者当前被设置为操作目标的区域。在OS的情况下,激活区域称为激活窗口。
当用户aa关闭激活区域并且不存在激活区域(S9053中的“否”)时,处理进行至步骤S9052。在步骤S9052中,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当存在激活区域(S9053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S9054)。此区域由在步骤S9053获取的激活区域的句柄指定,并且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可以撷取要获取的区域的显示数据。
接下来,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确定所获取的显示日期的区域的宽度或高度是否小于阈值(S9055)。假设宽度的阈值等于128个像素并且高度的阈值等于36个像素。进行此确定以防止用于分辨率转换的缩放处理的处理负荷增加。太小的区域的显示数据不具有有意义的内容。通过确定用于缩放的区域的最小尺寸,可以减小当在终端10aa上执行显示数据的渲染时CPU的负荷。
当激活区域的宽度或高度小于阈值(S9055中的“是”)时,通过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将黑色像素添加至显示数据,直到当前显示数据的尺寸等于阈值宽度x阈值高度(例如,128x36像素)为止(S9056),并且图23的处理终止。
黑色像素被布置如下。首先,准备具有阈值宽度乘阈值高度的尺寸的区域,并且布置当前显示数据以使得当前显示数据的左上角的位置与所准备的区域的左上角的位置一致。在其中不布置当前显示数据的阈值宽度乘阈值高度的区域内的像素被黑色像素取代。替代地,可以在阈值宽度乘阈值高度的区域的其它三个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中的任一个、或者中心位置布置当前显示数据。要添加的像素可以不是黑色像素。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像素、而非黑色像素。
参考回图22,分辨率获取单元44获取显示器216的分辨率信息(步骤S906)。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基于存储在分辨率管理DB 4001中并且由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指示的分辨率、以及由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分辨率信息指示且在步骤S906获取的分辨率,确定要传送至终端10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步骤S907)。
接下来,将参考图24描述在步骤S907由分辨率转换单元453执行的分辨率转换处理。
假设在步骤S906获取的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分辨率信息中包括的垂直方向(高度(H)方向)的分辨率和水平方向(宽度(W)方向)的分辨率被分别设置为“H40”和“W40”。类似地,假设分辨率管理DB 4001中存储的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信息中包括的垂直方向(高度(H)方向)的分辨率和水平方向(宽度(W)方向)的分辨率被分别设置为“H10”和“W10”。基于这些分辨率H40、W40、H10和W10,分辨率转换单元453确定显示数据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H’”以及显示数据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
在图24的处理中,首先,分辨率转换单元453确定是否满足(H40≦H10并且W40≦W10)的条件(步骤S9071)。当确定满足(H40≦H10并且W40≦W10)的条件(步骤S9071中的“是”)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将显示数据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H’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分别确定为H’=H40并且W’=W40(步骤S9072)。在此情况下,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当不满足(H40≦H10并且W40≦W10)的条件(步骤S9071中的“否”)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确定是否满足(W40>W10并且H40≦H10)或(W40>W10、H40>H10并且H10≧W10)的条件(步骤S9073)。当满足(W40>W10并且H40≦H10)或(W40>W10、H40>H10并且H10≧W10)的条件(步骤S9073中的“是”)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将显示数据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和垂直方向的分辨率H’分别确定为W’=W10、H’=H40*W10/W40(步骤S9074)。W10/W40表示宽度(W)方向的压缩比。
另一方面,当确定不满足(W40>W10并且H40≦H10)或(W40>W10、H40>H10并且H10≧W10)的条件(步骤S9073中的“否”)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将显示数据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和垂直方向的分辨率H’分别确定为W’=W40*H10/H40以及H’=H10(步骤S9075)。H10/H40表示高度(H)方向的压缩比。
例如,在步骤S9073确定不满足(W40>W10、H40>H10并且H10≧W10)的条件的情况下,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大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并且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等于或小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H40>H10并且W40≦W10)。或者,在步骤S9073确定不满足(W40>W10、H40>H10并且H10≧W10)的条件的情况下,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和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分别大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和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并且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小于其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40>W10、H40>H10并且H10<W10)。
即,当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小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在步骤S907将显示数据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转换为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H’=H10)。此外,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在步骤S907转换显示数据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使得显示数据的宽高比等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宽高比(W’=W40*H10/H40)。
当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小于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时,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在步骤S907将显示数据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转换为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水平方向的分辨率(W’=W10)。此外,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在步骤S907转换显示数据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使得显示数据的宽高比等于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宽高比(H’=H40*W10/W40)。
参考回图22,在分辨率转换单元453转换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之后,显示数据传送单元452将具有转换后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终端10(步骤S908)。
在终端10的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从外部输入设备40接收显示数据(步骤S908)之后,显示控制单元14b执行所接收的显示数据的渲染并在显示器120上显示显示数据的图像(步骤S909)。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获取指示在步骤S909通过显示控制单元14b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的图像的数据(步骤S910)。传送/接收单元11将由图像获取单元14c获取的图像数据传送至中继设备30(步骤S911)。
当接收到具有未改变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在步骤S9072的情况下)时,显示控制单元47通过将所接收的分辨率改变为用于显示器120上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执行所接收的显示数据的渲染,其中维持显示数据的宽度与高度的比。
例如,当以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执行显示数据的全屏显示时,显示数据的渲染如下执行。
Wr=Wt,Hr=Hs*Wt/Ws(if(如果)Wt/Ws<Ht/Hs)
Hr=Ws*Ht/Hs,Hr=Ht(else(否则))
其中,Wr和Hr分别表示渲染之后的宽度和高度,Ws和Hs分别表示所接收的显示数据的宽度和高度,并且Wt和Ht分别表示显示的宽度和高度。
在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分辨率信息之后,分辨率改变单元21d改变终端10的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步骤S912)。通过图25A和图25B的处理中的步骤S105、S109、S117、S122的分辨率改变的处理执行此分辨率改变的处理。
在改变了分辨率之后,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获取指示改变后的分辨率的分辨率信息(步骤S902)。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将分辨率信息传送至外部输入设备40(步骤S903)。此后,执行与在上述步骤S904以及后续步骤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并且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参考图25A和图25B,将描述由终端10执行的分辨率控制(包括分辨率改变)的处理。
如图25A中所示,当在终端10中通过上电信号的接收开始该处理时,分辨率获取单元21a(图4B)访问显示器120以获取可以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的可用分辨率(步骤S101)。
随后,分辨率确定单元21b确定在所获取的可以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的分辨率中是否包括除了用于在终端1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图像数据的通信的标准宽高比(例如,16:9,并且其对应的分辨率:1280x720)之外的分辨率(步骤S102)。进行此确定,因为可能存在如下情况:用户期望选择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如果可能),并添加用于表示补充信息的片段(segment)区域。图26A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的屏幕的示例。在图26A中所示的示例中,将片段区域SR添加至屏幕的底部,并且在片段区域SR中显示补充信息AX(包括错误消息和操作按钮)。
另一方面,图26B示出另一示例。在图26B中所示的示例中,不添加片段区域,但是在屏幕的底部插入补充信息AX(包括错误消息和操作按钮),并且显示具有所插入的补充信息AX的屏幕。
当包括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步骤S102中的“是”)时,分辨率选择单元21c根据预定准则从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之中选择分辨率(步骤S103)。在步骤S103使用的预定准则可以选择最高分辨率(或者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选择对应于特定宽高比(例如,8:5)的分辨率、选择对于补充信息的字符尺寸、字符数目等合适的分辨率、或者使得用户定义要由分辨率选择单元21c选择的特定分辨率(例如,WXGA(1280x800)或XGA(1024x768))。可以使用任一准则。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而提供的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添加片段区域并扩大或缩小以标准宽高比内部生成的图像数据以满足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4)。具体地,图像处理单元执行以下处理。首先,转换之前的图像数据被对称地扩大或缩小以与转换之后的宽度一致。当转换之前的宽度与转换之后的宽度相同时,不执行图像数据的扩大或缩小(将扩大比或缩小比设置为1)。接下来,检查扩大或缩小之后的图像数据的高度,并且向扩大或缩小之后的图像数据添加片段区域以满足扩大或缩小之后的高度。在图26A中所示的示例中,将片段区域SR添加至屏幕的底部。注意,添加片段区域的位置不限于屏幕的底部。替代地,可以将片段区域添加至屏幕的顶部,或者可以将具有一半高度的片段区域分别添加至屏幕的顶部和底部。
随后,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改变为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5)。结果,将显示数据的图像显示在具有改变后的分辨率的显示器120上。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标志设置单元(未示出)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假”(步骤S106)。当显示控制单元14b检测到错误并执行不同于当前显示的图像数据的补充信息的显示控制时,访问此标志“重叠”。当显示重叠图像数据的补充信息(图26B的情况)时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真”,并且当显示不重叠图像数据的补充信息(图26A的情况)时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假”。
另一方面,当不包括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步骤S102中的“否”)时,分辨率选择单元21c根据预定准则选择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步骤S107)。预定准则与在步骤S103使用的预定准则相同。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扩大或缩小以标准宽高比内部生成的图像数据以满足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8)。在此情况下,执行以相同的宽高比对图像数据的扩大或缩小,不在图像数据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两者上生成空白区域,并且不添加片段区域(键图26B的示例)。
随后,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改变为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09)。结果,在具有改变后的分辨率的显示器120上显示显示数据的图像。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标志设置单元(未示出)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真”(步骤S110)。
图25A中所示的前述处理是当在终端10中接收到上电信号时执行的初始化处理。此后,当在接收上电信号之后交换显示器120时,可以执行图25B中所示的循环处理。
如图25B中所示,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访问显示器120以获取显示器120的当前使用的分辨率(步骤S111)。随后,分辨率获取单元21a访问显示器120以获取可以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的可用分辨率(步骤S112)。
随后,分辨率确定单元21b确定在所获取的分辨率中是否包括除了用于在终端10与中继设备30之间的图像数据的通信的标准宽高比(例如,16:9)之外的分辨率(步骤S113)。当包括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步骤S113中的“是”)时,分辨率选择单元21c根据预定准则从除了标准宽高比之外的分辨率之中选择分辨率(步骤S114)。预定准则与在步骤S103使用的预定准则相同。
随后,分辨率确定单元21b确定当前使用的分辨率是否不同于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15)。当当前使用的分辨率不同于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15中的“是”)时,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添加片段区域并扩大或缩小以标准宽高比内部生成的图像数据以满足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16)。
随后,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改变为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17)。结果,将显示数据的图像显示在具有改变后的分辨率的显示器120上。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标志设置单元(未示出)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假”(步骤S118)。另一方面,当当前使用的分辨率与所选择的分辨率相同(步骤S115中的“否”)时,不执行步骤S116-S118的处理。这是因为不需要分辨率改变。
另一方面,当不包括除了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步骤S113中的“否”)时,分辨率选择单元21c根据预定准则选择标准宽高比的分辨率(步骤S119)。预定准则与在步骤S103使用的预定准则相同。
随后,分辨率确定单元21b确定当前使用的分辨率是否不同于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20)。当当前使用的分辨率不同于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20中的“是”)时,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扩大或缩小以标准宽高比内部生成的图像数据以满足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21)。
随后,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改变为所选择的分辨率(步骤S122)。结果,在具有改变后的分辨率的显示器120上显示显示数据的图像。
随后,作为显示控制单元14b的功能的标志设置单元(未示出)将标志“重叠”设置为值“真”(步骤S123)。
另一方面,当当前使用的分辨率与所选择的分辨率相同(步骤S120中的“否”)时,不执行步骤S121-S123的处理。这是因为不需要分辨率改变。
在程序运转的同时重复执行前述处理。因此,即使将显示器120与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另一显示器120交换,也连续执行图25B的处理。重复的处理等效于有规律地监视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改变的处理。可以通过使用的程序中的已知事件操作程序来执行此处理。在此情况下,可以在开始该处理时注册该程序,使得当由于终端10到另一显示器120的连接而检测到显示器120的分辨率的改变时可以执行事件通知。此后,每当发生此事件的通知时,可以由显示控制单元14b执行从图25B的步骤S111开始的处理。
[实施例1的修改]
在图22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如下情况:外部输入设备40将非压缩格式(位图格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终端10,并且终端10进一步将非压缩格式的显示数据传送至中继设备30。本发明不限于传送非压缩格式的显示数据。替代地,外部输入设备40可以被配置为传送诸如JPEG或GIF的压缩格式的显示数据。
以下,将参考图27描述在使用压缩格式的情况中执行的处理。图27中所示的流程图与图22中所示的流程图的不同在于:添加了与显示数据的压缩和显示数据的解压有关的处理(步骤S907-A、S908-A、S910-A)。图27的处理中的不同于新添加的步骤的其它步骤与图22的处理中的对应步骤基本相同,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图27的处理中,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分辨率转换单元453在步骤S907执行显示数据的分辨率转换之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执行显示数据的压缩(编码)处理(步骤S907-A)。在此实施例中,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执行压缩处理。
在终端10中,在外部信息传送/接收单元18在步骤S908从外部输入设备40接收了具有转换后的分辨率的压缩后的显示数据之后,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执行接收的压缩后的显示数据的解压(解码)(步骤S908-A)。在此实施例中,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执行压缩后的显示数据的解压。
随后,在显示控制单元14b在步骤909执行解压(解码)之后的显示数据的渲染并且在显示器120上显示显示数据的图像之后,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获取指示当前显示在显示器120上的图像的显示数据(步骤S910)。将所获取的显示数据(非压缩格式)提供给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和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的每个。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对所获取的显示数据执行预定压缩(编码)(步骤S910-A)。传送/接收单元11在步骤S911将由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获取的压缩后的显示数据经由通信网络2传送至中继设备30。
由另一传送终端10(图10)通过中继设备30接收压缩后的显示数据。在已经接收了压缩后的显示数据的终端10中,显示控制单元14b执行压缩后的显示数据的解压(解码)、执行显示数据的渲染、并在显示器120上显示显示数据的图像。因此,显示数据可以被目的地终端10和请求源终端10共享。
另一方面,由显示图像获取单元14c在步骤S910获取的显示数据被提供给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并且分辨率改变单元21d在步骤S912执行分辨率改变。此后,执行与图25A中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中继设备30将以压缩格式传送的显示数据从外部输入设备40传送至终端10(源终端10->中继设备30->目的地终端10),并且数据传送量可以减小至小于使用非压缩格式(位图格式)的显示数据的情况(图22)中的量,并且可以减小通信负荷。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传送系统中,如果通过鼠标选择整个区域,则可以将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与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的终端共享,并且,如果未选择整个屏幕,则可以将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与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的终端共享。因此,可以任意选择整个屏幕和某些特定区域之一,并且所选择的区域的显示数据可以被终端共享。
[实施例2]
在此实施例中,将描述当用户操作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时、可以选择并显示终端屏幕中的整个区域或任意区域的图像的传送系统1。
图28A、图28B和图28C是与实施例1的图21A、图21B和图21C类似的示出在外部输入设备40aa上显示的桌面屏幕的示例的图。图28A示出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桌面屏幕的示例。在图28A的示例中,在桌面屏幕的右下角显示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显示数据传送准许菜单)。
图28B和图28C示出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示例。具体地,在图28B中示出显示有字符“开始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并且在图28C中示出显示有字符“停止共享”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的功能与实施例1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相同。
如图28B和图28C中所示,除了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之外还显示了两个单选按钮302和303。单选按钮302是选择“整个区域(全屏)”,并且单选按钮303是选择“激活区域”。为用户提供单选按钮302和303以选择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以及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中的一个。当用户选择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一个时,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接收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一个的选择。
当通过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选择“开始共享”时(或者当共享显示数据时),每当由用户选择的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一个变为另一个时,所共享的在终端10aa的显示器120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在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与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之间交替切换。
当未通过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选择“开始共享”时(或者当未共享显示数据时),如果用户点击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开始共享”,则开始单选按钮302和303中所选择的一个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除了此实施例的显示数据获取单元的处理与实施例1的图23的处理部分不同之外,此实施例的操作处理与实施例1的图22-30的操作处理基本上相同。图29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29中所示的处理中,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检测用户是否已经通过单选按钮302选择了整个区域(S9051-2)。
当用户已经通过单选按钮302选择了整个区域(S9051-2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作为要传送至终端10的显示数据(S9052),并且图29的处理终止。
当用户未通过单选按钮302选择整个区域(S9051-2中的“否”)时(即,当用户已经通过单选按钮303选择了激活区域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确定是否存在激活区域(S9053)。确定方法可以与实施例1的确定方法相同。
当用户aa关闭激活区域并且不存在激活区域(S9053中的“否”)时,处理进行至步骤S9052。在步骤S9052中,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当存在激活区域(S9053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显示数据之中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S9054)。图29的处理中的后续步骤可以与实施例1的对应步骤相同。
根据此实施例,即使当OS不支持将整个桌面屏幕视为一个区域时,也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使用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选择整个区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中,当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区域或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时,存在的问题在于在显示器216上未显示鼠标光标。
在获取显示数据时使用键盘的打印屏幕按钮的情况下此问题可能出现。即使按下打印屏幕按钮,鼠标光标也未被并入。为此,优选的是,将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配置为当鼠标光标指向整个区域或激活区域时,将鼠标光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
图30A是示出此实施例的外部输入设备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图30A的功能配置类似于图13的功能配置。图30B是示出此实施例的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图30B中所示,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包括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屏幕信息获取单元4512、以及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屏幕信息获取单元4512被配置为获取在外部输入设备40的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显示数据。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获取包括鼠标光标的位置、鼠标光标的图标等的光标信息。光标信息可以包括鼠标光标在屏幕中的坐标数据以及鼠标光标的图标。可以通过用预定命令查询OS获取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类似地,可以从OS获取鼠标光标的图标。替代地,可以事先包括鼠标光标的已知图标作为图像数据。
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被配置为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因为外部输入设备40将显示数据传送至终端10,所以用户可以检测在屏幕中鼠标光标指定显示数据的位置。
对于将整个区域指定为显示数据的情况以及将激活区域指定为显示数据的情况,用于并入鼠标光标图标的方法不同。
将参考图31描述将整个区域指定为显示数据的情况。图31是示出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的示例的图。如图31中所示,显示数据指示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整个屏幕。鼠标光标可以在整个桌面屏幕中移动。
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获取鼠标光标图标和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坐标数据由直角坐标系表示,并以逐像素为基础指示鼠标光标的二维位置,其中原点在屏幕的左上角。
因此,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可以通过将鼠标光标指针放置在由坐标数据指示的显示数据的位置,将鼠标光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并入鼠标光标可以包括将鼠标光标图标放置在显示数据中并生成显示数据(其中包括重叠像素的像素值)。
将参考图32描述将激活区域指定为显示数据的情况。图32是示出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的示例的图。如图32中所示,鼠标光标的坐标(X,Y)是当将桌面屏幕的左上角作为原点时的坐标,并且激活区域是桌面屏幕的区域。为此,如果在坐标(X,Y)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中,图标位于在激活区域的左上角的坐标(X’,Y’)的基础上的位置,并且鼠标光标图标在显示数据中的位置将改变。
为了避免该问题,当将激活区域指定为显示数据时,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被配置为如下补偿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
X=X-X’
Y=Y-Y’
在以此方式执行坐标的补偿之后,维持鼠标光标图标与显示数据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将鼠标光标图标适当地并入在显示数据中。
图33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执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显示数据的获取的处理之后,在图22的处理中的步骤S905执行图33的处理。在图33中,假设选择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
在图33的处理中,首先,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获取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S905-11)。当选择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时,可以在此步骤之后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显示数据中。
光标信息获取单元4511确定在步骤S905-11获取的坐标数据所指示的位置是否包括在激活区域中(S905-12)。
当鼠标光标位置不包括在激活区域中(S905-12中的“否”)时,不需要并入鼠标光标图标。图33的处理终止,在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不将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中。
当鼠标光标位置包括在激活区域中(S905-12中的“是”)时,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获取鼠标光标图标(S905-13)。
随后,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将在步骤S905-13获取的鼠标光标图标并入在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中(S905-14),并且图33的处理终止。显示数据生成单元4513访问鼠标光标指针的坐标数据(X,Y)以及激活区域的左上角的坐标(X’,Y’)。在仅并入激活区域的图像的显示数据的左上角的原点的基础上,鼠标光标图标在((X-X’),(Y-Y’))的位置处并入在显示数据中。
如上所述,即使在共享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鼠标光标图标的位置从共享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情况下的位置改变,将鼠标光标正确地显示在终端10db的显示器120上。
在图33的处理中,选择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替代地,当选择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时可以执行补偿处理,并且当选择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时,可以将激活区域的左上角的坐标(X’,Y’)设置为X’=0以及Y’=0。
[实施例4]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已经说明了当用户通过鼠标选择外部输入设备40上的特定区域时、将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与由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使用的终端10db共享的终端10aa。
类似地,在实施例2中,已经说明了当用户选择外部输入设备40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中的单选按钮303时、将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与由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使用的终端10db共享的终端10aa。
虽然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容易地改变激活区域,但是可能存在如下情况:将不适合作为共享对象的区域指定为激活区域。
图34A、图34B和图34C是示出将不在中共享的区域(窗口)的示例的图。图34A示出当点击开始菜单时显示的称为BaseBar的区域401。用户可以选择所显示的菜单中的项的任意一个。
中,也将此区域视为窗口。因此,将BaseBar区域指定为激活区域。为此,BaseBar区域的显示数据被终端10aa和10db共享。然而,BaseBar区域的显示数据具有很少要共享的信息,因此不应当共享这种区域的显示数据。
图34B示出当通过鼠标指向应用的图标时显示的文件管理应用的缩略图指示区域402的示例。在图34B的示例中,显示由文件管理应用生成的三个缩略图屏幕。显示三个缩略图的缩略图指示区域402可以成为激活区域。当用户选择缩略图之一时,在显示器216上显示由文件管理应用生成的屏幕作为激活区域。因此,当外部输入设备40aa的用户通过鼠标指向任务栏的图标时,将缩略图指示区域辨识为激活区域。虽然缩略图指示区域被终端10aa和10db共享,但是缩略图指示区域具有很少要共享的信息,因此不应当共享这种区域的显示数据。
图34C示出通过工具提示功能生成的弹出区域403的示例。类似于图34B的缩略图指示区域,当用户指向嵌入工具提示功能的图标时,显示弹出区域403。弹出区域可以成为激活区域。虽然弹出区域被终端10aa和10db共享,但是弹出区域具有很少要共享的信息,因此不应当共享这种区域的显示数据。
在图34A-34C的所有示例中,可能违背用户的意图地共享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
在实施例4中,将描述即使将预定区域指定为激活区域也不获取显示器216aa上显示的预定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外部输入设备40aa。即使将预定区域指定为激活区域,外部输入设备40aa也不获取预定区域的显示数据,并且终端10aa和10db不共享显示数据。
图35是示出外部输入设备4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并且图36是示出例外管理表4002T的示例的图。
例外管理DB 4002由存储单元4000实施,并且将图36中所示的例外管理表4002T存储在此例外管理DB 4002中。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即使当将预定区域指定为激活区域时也不获取其显示数据的预定区域的区域名称(窗口名称)。将例外管理表4002T存储在终端10的存储单元1000中,并且与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一起安装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
当利用API时,从OS将激活区域通知为类名称。另外,图34A-34C中所示的区域的区域名称也由OS唯一地确定。因此,软件开发者可以预先确定即使将预定区域被指定为激活区域也不获取其显示数据的区域,并且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所述预定区域。例如,图34A的区域401的区域名称是BaseBar,图34B的区域402的区域名称是Shell_TrayWnd,并且图34C的区域403的区域名称是tooltip_class32。
替代地,可以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用于唯一地识别区域的识别信息、而非区域名称。例如,每个区域不仅具有区域名称,而且还具有由OS的制造商分配的编号(其可以包括数值和符号)。因此,也可以通过作为识别信息的此编号识别每个区域。
图37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7的处理类似于图23的处理,并且将仅描述图37的处理中与图23的处理中的对应步骤不同的主要步骤。假设在图37的处理中,用户aa已经点击了图21B中所示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
首先,操作输入接收单元46确定是否接收到对整个区域的选择(S9051)。当接收到对整个区域的选择(S9051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S9052),并且图37的处理终止。
当未接收对整个区域的选择(S9051中的“否”)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确定是否存在激活区域(S9053)。当存在激活区域(S9053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从OS获取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并将所获取的区域名称与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每个区域名称相比较(S9053-1)。当未产生一致时,将所获取的区域名称与例外管理表4002T的所有区域名称相比较。当产生一致时,停止比较。
当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了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S9053-2中的“是”)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显示器216上显示的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S9052),并且图37的处理终止。因此,即使将诸如图34A中所示的BaseBar 401的区域变为激活区域,也可以在不显示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的情况下显示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替代地,代替显示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可以获取区域名称未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刚刚是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
当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未注册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S9053-2中的“否”)时,获取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当前显示在显示器216上的显示数据之中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S9054)。即,在此情况下,类似于实施例1地获取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后续步骤与实施例1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并且继续执行图22的处理。
图37的处理提供对实施例1的图23的处理的修改。而且,图37的处理中的步骤S9053-1和S9053-2的处理可以类似于实施例2的图29的处理。因此,无论用户如何选择激活区域,都可以防止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区域的显示数据被共享。
而且,在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3类似地,可以将鼠标光标的图标并入在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中。
在外部输入设备40中安装的显示数据获取程序1451中,准备预定菜单以停止所获取的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与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区域名称的比较。如果用户期望共享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区域的显示数据,则可以从预定菜单选择共享的设置。因此,用户可以任意地选择准许或禁止区域名称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注册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4,可以防止将不被获取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获取。因此,可以减少诸如通过用户的操作频繁改变显示数据的问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2和4中,用户任意选择的激活区域和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可以被终端共享。然而,当外部输入设备如实施例2中那样从显示在桌面屏幕上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图28)接收激活区域或整个区域时,可能出现问题。具体地,当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作为一个应用窗口被并入时,用户可以选择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单选按钮302、303之一。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可以成为激活区域,并且其显示数据可以被终端共享。结果,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查看显示器120上的显示数据的视频会议的参与者关于显示数据具有不协调的感觉。
在实施例5中,将描述如下传送系统:当通过用户的操作将作为窗口并入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变为激活区域时,禁止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显示数据的共享。具体地,当选择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单选按钮302、303之一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被配置为访问例外管理DB 4002,并且即使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窗口激活也不获取显示数据。因此,当选择单选按钮302、303之一时,可以防止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显示数据被共享。
图38是示出实施例5的例外管理表4002T1的图。外部输入设备40的功能配置可以与实施例4的图35的功能配置相同。在例外管理表4002T1中注册即使区域成为激活也将不获取其显示数据的区域的区域名称(窗口名称)。在此实施例中,在例外管理表4002T中另外注册区域名称“RScreenShare”。“RScreenShare”是作为窗口并入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区域名称。因此,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可以防止当作为窗口并入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变为激活时显示数据的共享。
图39是用于说明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或特定区域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9的处理类似于图37的处理,并且将仅描述图39的处理中与图37的处理中的对应步骤不同的主要步骤。
用户aa按下或点击如图28A中所示的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开始共享”。结果,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窗口变为激活的。在按下时,可以选择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任一个。存在选择“整个区域(全屏)”的情况以及选择“激活区域”的情况。
图39中的步骤S9051、S9052、S9053和S9053-1的处理与图37中的对应步骤的处理相同,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图39的处理中,当在例外管理表4002T1中注册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S9053-2中的“是”)并且发起标志不等于“1”(S9053-3中的“否”)时,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不获取整个桌面屏幕的显示数据。发起标志是当开始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时被设置为“1”、并且当获取整个区域显示数据时被复位为“0”的标志。发起标志被提供用于控制紧接在开始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之后的程序的行为。在图37(实施例4)的处理中,当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与在例外管理表中注册的区域名称一致时,共享整个区域(全屏)的显示数据。然而,在此实施例中,不共享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例外地,在此实施例中,紧接在开始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之后共享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
当激活区域的区域名称未在例外管理表4002T1中注册时(S9053-2中的“否”),获取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当前显示在显示器216上的显示数据之中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S9054)。即,与实施例4类似地获取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
因此,此实施例的外部输入设备40如下操作。
首先,紧接在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开始之后,图28A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处于选择单选按钮302的初始状态。
(i)当在选择单选按钮302的“整个区域(全屏)”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在S9051的确定的结果是“是”,并且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开始共享整个区域显示数据。
(ii)当在用户选择单选按钮303的“激活区域”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窗口变为激活的。共享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显示数据不适当并且激活区域不存在,并且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可以共享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为了避免该问题,利用该发起标志。
当选择单选按钮303时,在步骤S9053确定存在激活区域(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并且在步骤S9053-2的确定结果是“是”。紧接在用于外部输入设备的程序开始之后,在步骤S9053-3确定发起标志等于“1”,并且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在步骤S9052获取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在获取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之后,将发起标志复位至“0”。
即,紧接在开始共享显示数据之后,即使选择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任一个也开始整个区域(全屏)的显示数据的共享。此后,如果用户激活未在例外管理表4002T1中注册的区域,则共享用户所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
(iii)当在共享“整个区域(全屏)”的显示数据并且选择单选按钮302的“整个区域(全屏)”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在步骤S9051的确定结果是“是”。因此,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继续执行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当在共享“整个区域(全屏)”的显示数据并且选择单选按钮303的“激活区域”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在步骤S9053-2的确定结果是“是”并且在步骤S9053-3的确定结果是“否”。因此,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继续执行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即,即使选择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任一个,也继续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仅在用户选择(或激活)未在例外管理表4002T1中注册的区域名称的区域的情况下,在共享“整个区域(全屏)”的显示数据的状态下共享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
(iv)当在共享“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并且选择单选按钮302的“整个区域(全屏)”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在步骤S9051的确定结果是“是”。因此,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开始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当在共享“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并且选择单选按钮303的“激活区域”的同时按下共享设置输入按钮301时,在步骤S9053-2的确定结果是“是”并且在步骤S9053-3的确定结果是“否”。因此,显示数据获取单元451继续在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变为激活之前是激活的激活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即,即使选择单选按钮302和303中的任一个,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也变为激活的。在此情况下,当选择单选按钮303的“激活区域”时,继续刚刚是激活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并且,当选择单选按钮302的“整个区域(全屏)”时,开始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共享。
根据此实施例的外部输入设备40,即使选择了包括不适于共享显示数据的查看区域选择菜单310的窗口,也保持共享显示数据的在前状态。可以将整个区域显示数据的共享以及激活区域显示数据的共享中的一个切换为另一个,而不向视频会议的参与者给予不协调的感觉。
如在前所述的,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如下传送系统:传输终端上的用户可以任意地选择共享整个区域显示数据和共享特定区域显示数据中的一个,从而与另一传送终端上的视频会议的通信伙伴共享所选择的显示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系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2年1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50979、2013年3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064085、以及2013年6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35200并且要求它们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它们的全文合并在此。

Claims (14)

1.一种存储表示指令的序列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处理,所述计算机连接至第一传送终端,所述第一传送终端连接至第一显示设备并通过网络连接至第二传送终端,所述处理包括:
在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程序组件的区域;
接收对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整个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以及在作为用户的操作目标的该屏幕上的程序组件的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
获取通过所接收的选择指示的所述整个区域或所述区域的显示数据;
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并且由所述第一传送终端传送的第一分辨率信息;
基于所接收的第一分辨率信息和指示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信息,确定所获取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以及
将所获取的具有所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计算机上执行操作系统以将所述整个区域和所述区域视为单独的程序组件,并至少管理所述程序组件的位置信息,并且
所述接收所述选择包括:
从所述操作系统接收所述屏幕上与指示设备关联的事件发生的位置;
当所接收的位置与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不同的整个区域重叠时,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以及
当所接收的位置不与所述整个区域重叠时,接收对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接收所述选择包括:
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上显示选择菜单,该选择菜单用于接收对在所述屏幕上的所述整个区域以及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中的一个的选择;
当选择所述选择菜单中的整个区域时,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以及
当选择所述选择菜单中的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时,接收对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处理还包括:
当在所述获取所述显示数据时接收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并且所接收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小于阈值时,通过将任意像素值添加至所接收的显示数据,生成具有大于所述阈值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显示数据包括:当在所述接收所述选择时接收对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并且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区域名称与在区域名称管理表中注册的区域名称相同时,获取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显示数据包括:当在所述接收所述选择时接收对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并且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区域名称与在区域名称管理表中注册的区域名称相同时,继续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获取。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区域名称管理表至少包括在其中注册的区域的区域名称,在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以及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时使用所述区域名称。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处理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上显示显示数据传送准许菜单,其用于接收对由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终端共享所获取的显示数据的准许或禁止;
当从所述显示数据传送准许菜单接收所述准许时,开始所获取的具有所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到所述第一传送终端的传送;以及
当所述第二传送终端开始显示数据的传送时、或者当从所述显示数据传送准许菜单接收所述禁止时,停止所确定的具有所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到所述第一传送终端的传送。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显示数据包括:
获取包含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移动并且与指示设备连锁的光标的坐标数据的光标信息;
当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时,在由所述坐标数据指示的位置将所述光标的图像并入在所述显示数据中;以及
当接收对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时,在由通过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在所述屏幕上的坐标数据补偿的所述光标的坐标数据指示的位置,将所述光标的图像并入在所述显示数据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光标信息包含所述光标的所述坐标数据和图像数据,并且所述获取所述光标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光标的所述坐标数据和所述图像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光标是鼠标光标。
12.一种传送系统,包括:
第一传送终端,其连接至第一显示设备并通过网络连接至第二传送终端;以及
外部输入设备,其连接至所述第一传送终端并且将显示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终端,所述第一传送终端包括:
分辨率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可由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使用的分辨率;以及
分辨率信息传送单元,配置为将指示所述分辨率的第一分辨率信息传送至所述外部输入设备,
所述外部输入设备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在连接至所述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程序组件的区域;
操作输入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对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整个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以及在作为用户的操作目标的该屏幕上的程序组件的区域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
显示数据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通过所接收的选择指示的所述整个区域或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
分辨率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从所述第一传送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分辨率信息;
分辨率转换单元,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第一分辨率信息和指示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信息,确定所获取的显示数据的分辨率;以及
显示数据传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获取的具有由所述分辨率转换单元确定的分辨率的显示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在所述外部输入设备上执行操作系统以将所述整个区域和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视为单独的程序组件,并至少管理所述程序组件的位置信息,并且
所述操作输入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操作系统接收所述屏幕上与指示设备关联的事件发生的位置,当所接收的位置与和所述区域的程序组件不同的整个区域的程序组件重叠时,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以及当所接收的位置不与所述整个区域的程序组件重叠时,接收对作为所述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操作输入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上显示选择菜单,所述选择菜单用于接收对在所述屏幕上的所述整个区域以及作为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中的一个的选择,当选择所述选择菜单中的整个区域时,接收对所述整个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以及当选择所述选择菜单中的作为用户的操作目标的程序组件的区域时,接收对所述程序组件的区域的显示数据的选择。
CN201380069848.3A 2012-11-15 2013-11-13 传送系统和程序 Pending CN1049041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0979 2012-11-15
JP2012-250979 2012-11-15
JP2013064085 2013-03-26
JP2013-064085 2013-03-26
JP2013135200A JP6183003B2 (ja) 2012-11-15 2013-06-27 伝送システム
JP2013-135200 2013-06-27
PCT/JP2013/081223 WO2014077411A1 (en) 2012-11-15 2013-11-13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gra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4196A true CN104904196A (zh) 2015-09-09

Family

ID=5073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9848.3A Pending CN104904196A (zh) 2012-11-15 2013-11-13 传送系统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96431B2 (zh)
EP (1) EP2920959A4 (zh)
JP (1) JP6183003B2 (zh)
CN (1) CN104904196A (zh)
AU (1) AU2013345759B2 (zh)
CA (1) CA2888978A1 (zh)
WO (1) WO20140774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94043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ecurity in Trigger Action Platform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4442A (ja) 2010-05-06 2011-12-15 Ricoh Co Ltd 遠隔通信端末、遠隔通信方法、及び遠隔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KR101384606B1 (ko) * 2013-02-20 2014-04-11 주식회사 알엔웨어 무선 영상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089025B1 (en) 2013-12-25 2020-02-12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and transfer system
US20160366425A1 (en) * 2014-02-26 2016-12-15 Rich Compan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2269481B1 (ko) 2014-10-17 2021-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간에 화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디바이스
JP6405936B2 (ja) * 2014-11-26 2018-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61940B2 (ja) 2015-09-29 2020-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11700B2 (en) 2016-02-25 2019-12-17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first application displaying status of second application
KR102538955B1 (ko) 2016-03-02 2023-06-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와 전자 장치의 영상 디스플레이 및 전송 방법
JP6988060B2 (ja) * 2016-05-25 2022-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02477B2 (ja) * 2016-06-09 2020-12-16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56361B2 (en) 2016-09-16 2019-07-16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CN110235438B (zh) * 2016-12-01 2021-12-2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和包含该图像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系统
US10586071B2 (en) * 2017-11-24 2020-03-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afeguard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during a screen share session
WO2019104085A1 (en) * 2017-11-27 2019-05-31 Blue Jeans Network, Inc. User interface with a hierarchical presentation of selection options for selecting a sharing mode of a video conference
CN112419999A (zh) * 2019-08-21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内容分享方法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5239A (ja) * 2001-04-25 2002-11-08 Ricoh Co Ltd データ会議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会議端末並びにデータ会議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0028541A (ja) * 2008-07-22 2010-02-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高精細画像伝送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62925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Guangbing Liu Efficiently sharing windows during online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s
CN102065267A (zh) * 2009-11-11 2011-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共享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140021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Kenji Tanak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443A (en) * 1988-09-07 1992-04-21 Xerox Corporation Private regions within a shared workspace
JPH07327219A (ja) 1994-05-31 1995-12-12 Hitachi Ltd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及び会議サーバ及び参加者コンピュータ
JPH08205116A (ja) 1995-01-31 1996-08-09 Ricoh Co Ltd 会議通信端末装置
JP3537964B2 (ja) 1996-09-09 2004-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指定解像度画像伝送装置
US6668273B1 (en) * 1999-11-18 2003-12-23 Raindanc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view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web browsing session
US10152190B2 (en) * 2003-12-15 2018-12-11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application sharing in a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session
US7962854B2 (en) 2004-10-19 2011-06-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isplaying content on multiple display screens using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WO2006043977A1 (en) 2004-10-19 2006-04-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display screens,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US20060168533A1 (en) 2005-01-27 2006-07-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what part of a screen is being shared
US8230351B2 (en) * 2006-04-11 2012-07-24 Sri Internatio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ve work
US8473850B2 (en) * 2007-05-24 2013-06-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splaying and managing content during a collaboration session
JP2009118310A (ja) 2007-11-08 2009-05-28 Sharp Corp 会議支援システム、情報表示装置、送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244363A (ja) 2008-03-28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305894B2 (ja) 2008-12-26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芝 画面共有システム、設定変更方法、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33886B2 (en) 2009-11-24 2017-08-15 Clearslid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owser-based screen sharing
JP2011254442A (ja) 2010-05-06 2011-12-15 Ricoh Co Ltd 遠隔通信端末、遠隔通信方法、及び遠隔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US20120303834A1 (en) * 2010-10-07 2012-11-29 Stellatus, LLC Seamless digital streaming over different device types
JP5754117B2 (ja) 2010-11-30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外部入力装置、表示データ作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57443B2 (ja) * 2011-05-12 2016-0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共有システム
US9933935B2 (en) * 2011-08-26 2018-04-03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diting videos
JP2014003448A (ja) 2012-06-18 2014-01-09 Ricoh Co Ltd 伝送システム、外部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解像度変換用プログラム
JP6111753B2 (ja) * 2013-03-11 2017-04-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5239A (ja) * 2001-04-25 2002-11-08 Ricoh Co Ltd データ会議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会議端末並びにデータ会議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0028541A (ja) * 2008-07-22 2010-02-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高精細画像伝送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62925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Guangbing Liu Efficiently sharing windows during online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s
CN102065267A (zh) * 2009-11-11 2011-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共享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140021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Kenji Tanak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94043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ecurity in Trigger Action Platforms
US11856000B2 (en) * 2021-06-04 2023-12-26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ecurity in trigger action platfor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0959A1 (en) 2015-09-23
AU2013345759B2 (en) 2016-01-07
JP6183003B2 (ja) 2017-08-23
CA2888978A1 (en) 2014-05-22
JP2014209299A (ja) 2014-11-06
US9596431B2 (en) 2017-03-14
EP2920959A4 (en) 2016-04-20
AU2013345759A1 (en) 2015-05-21
US20150296176A1 (en) 2015-10-15
WO2014077411A1 (en)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4196A (zh) 传送系统和程序
CA2834135C (en) Transmission terminal,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imag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JP5887756B2 (ja) 外部入力装置、通信端末、表示データ共有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2020127220A (ja) 伝送端末、伝送方法、及び伝送用プログラム
JP61117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6369101B2 (ja) 伝送端末、プログラム、画像表示方法、伝送システム
AU2013278406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external input device, and program for converting display resolution
JP5927900B2 (ja) 電子機器
EP3189518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08902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and transfer system
CN112073664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和显示设备
JP6194632B2 (ja) プログラム、設定情報利用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
EP2692132A1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program, program supply system, and maintenance system
EP3217596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20248627A1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和显示设备
JP6337910B2 (ja) 情報端末、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EP324711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5514998B (zh) 显示设备和网络媒资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