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7916A -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7916A
CN104877916A CN201510291837.0A CN201510291837A CN104877916A CN 104877916 A CN104877916 A CN 104877916A CN 201510291837 A CN201510291837 A CN 201510291837A CN 104877916 A CN104877916 A CN 104877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coccus
limosus
microbial inoculum
bacterium
activeconstitu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1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7916B (zh
Inventor
段玉琪
夏振远
杨宇虹
徐照丽
张立猛
张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AN TOBACCO Co YUXI BRANCH
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YUNAN TOBACCO Co YUXI BRANCH
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AN TOBACCO Co YUXI BRANCH, 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YUNAN TOBACCO Co YUXI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510291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7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7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7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7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7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球菌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副球菌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14年11月21日,保藏编号:CGMCC No.10032;所述副球菌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红杆菌目,红杆菌科,副球菌属。所述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是以所述放射型副球菌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后制成的菌剂;所述芽孢杆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菌剂制备步骤;所述菌剂在制备解磷、解钾、提高土壤速效氮基肥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中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农作物的产值、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土壤微生物具有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活化土壤养分、增加养分供应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养分转化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与土壤养分的供应和损失密切相关。在土壤中,有机质矿化与腐殖化、氮素的硝化和反硝化、含磷钾矿物的有效化等过程均有土壤微生物的参与,土壤微生物制约着土壤氮、磷、钾营养元素的供应和生物有效性,影响烟株的产、质量。而土壤养分大部分以无效态存在,氮大部分为有机氮,含磷和含钾矿物占土壤全磷钾的95%以上。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矿化为无机氮,供给植物营养;土壤中的溶磷解钾微生物能分泌甲酸、乙酸、草酸、柠檬酸、丁二酸等,溶解含磷和含钾矿物,释放磷钾,提高它们的生物有效性,改善作物营养。在土壤中,存在共生固氮菌、自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等多种固氮微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的氮素养分,供给植物营养之需要。而一种微生物具有多种作用的菌剂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球菌,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所述副球菌作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以副球菌作为活性成分的菌剂制备方法,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副球菌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14年11月21日,保藏编号:CGMCC No. 10032;所述副球菌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红杆菌目,红杆菌科,副球菌属。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的获得与鉴定
(1)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的获得与鉴定
本发明所述的副球菌,是采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玉溪市红塔区大营镇黄官烟田的紫色土壤中分离出来,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上选择菌落透明、发亮、粘性较大的菌落再转接到无机磷细菌培养基上,出现溶磷圈后,记录菌落直径和溶磷圈大小,取溶磷圈较大的菌重新纯化培养,再挑到40%的灭菌干油管中4℃保存备用。
所用培养基配方:
1、硅酸盐细菌培养基:
蔗糖5g、土壤矿物 1.0g、MgSO4·7H2O 0.5g、CaCO3 0.1g、Na2HPO4 2.0g、FeCl3(1%)0.2ml、琼脂 20g、蒸馏水1000ml、pH 7.0~7.5。
2、无机磷细菌培养基:
葡萄糖 10 g、(NH4)2SO4 0.5 g、NaCl 0.3 g、KCl 0.3 g、MgSO4·7H2O 0.3g、FeSO4·7H2O 0.03g、MnSO4·4H2O 0.03 g、CaCO3 5 g、Ca3(PO4)2 10g、琼脂 18-20g、蒸馏水1000ml、pH 7.0~7.5。
对上述分离的菌株A36,
通过常规方法进行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子鉴定方法如下: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用TaKaRa MiniBEST Bacterial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Ver.2.0,方法参见试剂盒说明书。PCR扩增选用引物F27/R1492,常规条件扩增,扩增产物委托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该菌呈杆状,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葡萄糖发酵阴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阳性,甲基红试验阴性,VP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阳性.。
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和生理生化特性将A36菌株鉴定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2)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的保藏
通过上述鉴定结果,确认菌株NB 88(T)为放射型副球菌(Paracoccus  limosus)的一个株系,命名为A36,于2014年11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032。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以所述NB88(T)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后制成的菌剂。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菌剂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A、平板培养:将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6~30℃下培养48~54h,得平板菌种;
B、种子培养:将平板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 30℃下摇床上培养55~65h,得液体发酵种子;
C、发酵:将液体发酵种子按发酵培养基体积8~12%的量接种入发酵罐,在28~32℃下培养36~54h,搅拌速度为170~190 r/min,通气量60~100%,得到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发酵液;
D、菌剂制备:在发酵液中加入吸附剂吸附经风干至水分含量重量比小于13%得到目标固体菌剂。
本发明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菌剂在制备解磷、解钾、提高土壤速效氮基肥中的应用。
除非另有说明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体积百分数。
本发明所述副球菌和以所述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制剂的优点:
本发明所用的副球菌具有将土壤中难溶的无机磷、钾分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磷、钾,同时提高土壤中全氮的含量,施用副球菌菌剂后可以促进土壤直接释放不被植物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适当降低无机氮、磷、钾肥料的施入;同时该菌是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通过增殖培养后再以有机肥的形势施入田间,对植烟土壤环境改良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副球菌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14年11月21日,保藏编号:CGMCC No.10032;所述副球菌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红杆菌目,红杆菌科,副球菌属。
本发明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是以所述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后制成的菌剂。
本发明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菌剂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A、平板培养:将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6~30℃下培养48~54h,得平板菌种;
B、种子培养:将平板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30℃下摇床上培养55~65h,得液体发酵种子;
C、发酵:将液体发酵种子按发酵培养基体积8~12%的量接种入发酵罐,在28~32℃下培养36~54h,搅拌速度为170~190 r/min,通气量60~100%,得到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发酵液;
D、菌剂制备:在发酵液中加入吸附剂吸附经风干至水分含量重量比小于13%得到目标固体菌剂。
所述的平板培养基为营养琼脂NA培养基,其成分为:蛋白胨8~12g、牛肉粉4~6g、氯化钠4~6g,琼脂粉16~20g,其余为水,pH值为7.0~7.5。
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NB培养基,其成分为蛋白胨8~12g、牛肉粉4~6g、氯化钠4~6g,其余为水,pH值为7.0~7.5。
所述的B步骤中所述摇床的转速为100~110r/min。
所述的C步骤中发酵培养时,投料量为发酵罐的70~80%。
C步骤中发酵罐培养时,发酵温度为30℃,压强为0.05MPa,每隔2h监测一次,搅拌速度为170~190r/min,培养时间为48h。
所述的D步骤中吸附剂为硅藻土、草炭、发酵后的油枯或活性炭的一种或几种,吸附剂的粒径为1~5mm。
本发明的应用为所述菌剂在制备解磷、解钾、提高土壤速效氮基肥中的应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以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为活性成分的制剂的制备
取在NA平板上培养好的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接种到装有NB液体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在转速为100-11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60小时后,按10%的接种量再转接到装有液体培养液的组培兰花瓶中,在转速为100-11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72小时后,用粒径为1-5mm的草炭80L进行吸附,形成固体菌剂型。
以上所述的NA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氯化钠5.0g,琼脂粉15.0g,蒸馏水1000m,pH7.0-7.5。NB培养液成分为: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氯化钠5.0g,蒸馏水1000m,pH7.0-7.5。
以上培养温度为室温20-25℃,摇床转速为100-110转/分,培养时间为72小时。
实施例2
——以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为活性成分的制剂的制备
取在NA平板上培养好的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接种到装有NB液体培养液的组培兰花瓶中,在转速为100-11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60小时后,按10%的接种量再转接到装有液体发酵培养液的CT5-2全自动发酵灌中,投料量为3.5L,发酵培养时间为48小时,用粒径为1-5mm的草炭80L进行吸附,形成固体菌剂型。
以上所述的NA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氯化钠5.0g,琼脂粉15.0g,蒸馏水1000m,pH7.0-7.5。NB培养液成分为: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氯化钠5.0g,蒸馏水1000m,pH7.0-7.5。
CT5-2全自动发酵灌的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 1:10  ;搅拌速度为170-190转/分,培养温度为:30 ℃,培养时间48小时。
实施例3
——以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菌解磷、解钾,提高土壤氮能力的测试实验
1.液体培养法测定菌株的解钾能力
在100ml三解瓶中加入20mlNB培养液,在加入土壤矿物0.2g,灭菌后每瓶加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液体菌液1ml,同时设不接种的菌液作对照,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在28℃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6天,取离心菌液(上清液)10ml,加入2ml 6%的H2O2,在沸水浴中消化1h ,蒸馏水定容至50ml,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钾离子浓度。
2.平板法测定菌株的解磷能力
将解磷菌在有机磷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测定菌落周围产生溶磷圈的大小。
3.土壤培养法测定菌株的解钾、解磷和提高土壤全氮的能力
称取20g 土壤(细土)装入500mL组培兰花瓶中并加灭菌蒸馏水200 m L ,每株菌接种3瓶,每瓶接种10mL菌培养液,另取3瓶加等量的灭菌水作为对照1,另取3瓶加等量的灭菌NB培养液作对照2,置室内恒温摇床培养15d,摇床转速为110转/分,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过滤液中速效钾、速效磷和全氮含量。
4.盆栽法测定菌株的解钾、解磷和提高土壤全氮的能力
在直径为30cm的花盆中装入红壤,用150ml的烧杯取一杯草炭吸附的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菌固体菌剂施入花盆中,每盆施用一杯,固体菌剂与花盆中15cm的土混匀,然后每盆栽烟一株,同时设不加菌液的草炭为对照,每个处理栽烟10盆,共20盆,正常浇水,不再施用任何肥料,栽烟40天后测定烟株的生物学性状,同时每个处理取5盆土混合后测定土壤有机质,全N、P、K和速效N、P、K。
5.结果与分析
5.1液体培养法测定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的解钾能力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NB88(T)菌株对难溶的土壤矿物具有较好的解钾效果(表1),与对照相比其解钾能力提高了1.76倍。
表1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土壤矿物的解钾效果
处理 K浓度(mg/l)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A36 2.70  a  A
CK 0.98   b   B
5.2平板法测定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56菌株的解磷能力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NB88(T)菌株对难溶的磷酸钙没有解磷效果(表2),五个重复的平均D/d为0。
表2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磷酸钙的解磷效果
5.3土壤培养法测定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的解钾、解磷和提高土壤全氮的能力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红壤有较好的解磷、解钾和提高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的效果(表3)。与CK2相比解磷效果提高0.73倍,解钾效果提高0.2倍,土壤中的总氮提高0.33倍,硝态氮提高0.71倍。
表3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土壤的解磷、解钾和提高土壤氮的效果
处理 速效磷(mg/L) 速效钾(mg/L) 总氮 (mg/L) 硝态氮(mg/L)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 0.038 22.47 42.00 26.1
CK2(接NB无菌培养液) 0.022 18.73 31.47 15.3
CK1(接灭菌蒸馏水) 0.020 6.11 1.34 0.9
5.4盆栽法法测定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的解钾、解磷和提高土壤全氮的能力
施用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菌剂对烟株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表4、表5), 烟株移栽40天后,施用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剂的烟株株高比对照高0.6cm,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少0.0013。
施用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菌剂土壤中养分有一定的提高。烟株移栽40天后,施用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菌剂土壤的水解氮比对照提高37.4 mg/kg,有效磷比对照提高2.3mg/kg,速效钾比对照提高5mg/kg,全氮比对照提高0.008%,全磷比对照提高0.002%,全钾比对照提高0.021%。
表4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烟株株高的影响
表5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烟株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处理 株1 株2 株3 平均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 0.1889 0.1570 0.2247 0.1902Aa
CK 0.1704 0.1800 0.2240 0.1915Aa
表6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株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处理 有机质 (g/kg) 水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mg/kg)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 A36菌 16.4 80.3 63.1 210 0.066 0.104 0.506
CK 16.2 42.9 60.8 205 0.058 0.102 0.485

Claims (9)

1.一种副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球菌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2014年11月21日,保藏编号:CGMCC No. 10032;所述副球菌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红杆菌目,红杆菌科,副球菌属。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是以所述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后制成的菌剂。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菌剂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A、平板培养:将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6~30℃下培养48~54h,得平板菌种;
B、种子培养:将平板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30℃下摇床上培养55~65h,得液体发酵种子;
C、发酵:将液体发酵种子按发酵培养基体积8~12%的量接种入发酵罐,在28~32℃下培养36~54h,搅拌速度为170~190 r/min,通气量60~100 %,得到副球菌属(Paracoccus  limosus)A36发酵液;
D、菌剂制备:在发酵液中加入吸附剂吸附经风干至水分含量重量比小于13%得到目标固体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培养基为营养琼脂NA培养基,其成分为:蛋白胨8~12g、牛肉粉4~6g、氯化钠4~6g,琼脂粉16~20g,其余为水,pH值为7.0~7.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中所述摇床的转速为100~11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步骤中发酵培养时,投料量为发酵罐的70~8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发酵罐培养时,发酵温度为30℃,压强为0.05MPa,搅拌速度为170~190r/min,培养时间为48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步骤中吸附剂为硅藻土、草炭、发酵后的油枯或活性炭的一种或几种,吸附剂的粒径为1~5mm。
9.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球菌为活性成分的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在制备解磷、解钾、提高土壤速效氮基肥中的应用。
CN201510291837.0A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4877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1837.0A CN10487791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1837.0A CN10487791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7916A true CN104877916A (zh) 2015-09-02
CN104877916B CN104877916B (zh) 2017-11-17

Family

ID=5394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1837.0A Active CN104877916B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79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6155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746161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福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83418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株善变副球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4410545A (zh) * 2022-02-23 2022-04-2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副球菌gn-9及其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414A (zh) * 2010-06-21 2010-12-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株广谱有机磷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与应用
CN103122332A (zh) * 2013-02-27 2013-05-29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lh-n2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146604A (zh) * 2013-02-27 2013-06-12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911332A (zh) * 2014-04-04 2014-07-09 范敏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脱氮除磷复合菌的培育方法
CN103966138A (zh) * 2014-05-14 2014-08-06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孟加拉副球菌n74-1及其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414A (zh) * 2010-06-21 2010-12-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株广谱有机磷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与应用
CN103122332A (zh) * 2013-02-27 2013-05-29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lh-n2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146604A (zh) * 2013-02-27 2013-06-12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911332A (zh) * 2014-04-04 2014-07-09 范敏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脱氮除磷复合菌的培育方法
CN103966138A (zh) * 2014-05-14 2014-08-06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孟加拉副球菌n74-1及其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YUNG-JIN LEE 等: "Paracoccus limosus sp. nov.,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in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董文君 等: "不同产地美花石斛内生细菌分离及促生潜力比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董文君: "美化石斛内生菌多样性分析及促生潜力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6155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746161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福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746161B (zh) * 2015-11-19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福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746155B (zh) * 2015-11-19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834182A (zh) * 2017-02-27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株善变副球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6834182B (zh) * 2017-02-27 2019-11-08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株善变副球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4410545A (zh) * 2022-02-23 2022-04-2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副球菌gn-9及其用途
CN114410545B (zh) * 2022-02-23 2023-07-28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株副球菌gn-9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7916B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127B (zh) 一种根瘤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28212B (zh) 巨大芽孢杆菌x3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3396971B (zh) 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
CN103555624B (zh) 一株固氮地衣芽孢杆菌及其用途
CN110668876B (zh) 一种复合菌根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70628A (zh)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936574A (zh) 一种耐重金属的根瘤菌及其促进尾矿区植物修复的方法
CN103396967B (zh) 一株分散泛菌及其应用
CN102527713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方法
CN106544302A (zh) 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4313B (zh) 一种产酸克雷伯氏菌及其应用
CN101717315A (zh) 一种生物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花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622A (zh) 一种赖氨酸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5903A (zh) 一种提高中重度盐碱地作物耐盐性的促生菌组合
CN104877916B (zh) 一种副球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96972A (zh)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13801817B (zh) 解磷菌3-1及在溶解磷酸盐上的应用
CN110951625B (zh) 一种溶磷青霉psf及其应用
CN104818234A (zh) 一株具有耐镉特性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9762766B (zh) 一株具有吸附重金属、解磷及植物益生的细菌及其应用
CN102626034A (zh) 微生物与黑麦草联合修复垃圾堆肥重金属渗漏体系的方法
CN107099486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gn03及其应用
CN104726365A (zh) 道地黄芪固氮菌新菌株t21及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CN106396865B (zh) 含有复合菌剂的脲醛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05018A (zh) 一株可同时降解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壤霉菌(Agromyces sp.)M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