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244B -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244B
CN104871244B CN201480003397.8A CN201480003397A CN104871244B CN 104871244 B CN104871244 B CN 104871244B CN 201480003397 A CN201480003397 A CN 201480003397A CN 104871244 B CN104871244 B CN 104871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
section
track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33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1244A (zh
Inventor
中田浩平
日野泰守
宫下晴旬
南野顺
南野顺一
高桥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discontinuous data, e.g. digital information signals, computer programme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2007/00754Track shape, e.g. address or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in wobbled track or sidewa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4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the area forming one or more zones, wherein each zone is shaped like an annulus or a circular sect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68Address in pregroove [ADIP]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7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for managing gaps between two recordings, e.g. control data in linking areas, run-in or run-out fields, guard or buffer zo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4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装置以及光盘介质。光盘的轨道通过摆动来形成并被分割为多个区段,按每个区段而预先设定了记录时钟相对于摆动时钟的时钟比,从光盘中检测摆动信号,根据摆动信号来生成摆动时钟,根据摆动信号和摆动时钟对表示轨道的位置的ADIP进行再生来确定当前位置,相对于摆动时钟而生成记录时钟,根据当前位置、记录对象区段的ADIP的起始端位置、记录对象区段的数据地址的起始端位置和时钟比来确定数据地址当前位置,基于数据地址当前位置来确定记录开始位置,从记录对象区段的记录开始位置起记录数据。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以光学的方式记录数据的光盘介质、在光盘介质中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的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保存影像或数据等的信息记录介质,使用的是DVD或Blu-ray(注册商标)盘(以下称为BD)等多种光盘。这些光盘与硬盘装置(以下称为HDD)或磁带相比保存可靠性更高。因而,光盘的用途从现有的记录影像或声音等AV(Audio Video)数据的用途不断向长期间保存数据的用途扩大。
然而,光盘的每单位体积所能保存的数据的容量与HDD或磁带相比只有1/3程度。为此,从保存时的空间效率的观点出发,要求进行不提升光盘的成本地提高每单位体积所能保存的数据的容量的技术开发,并且正在积极地持续进行研究开发。最近,BD之中每1层约33.4GB的记录密度的BDXL被作为体积记录密度最高的光盘出售。
这些光盘可以将数据保存50年以上,在数据的长期保存的观点上,与HDD的5年程度的寿命相比,具有10倍以上的保存可靠性。因而,使长期保存用的数据从HDD移动到光盘,从而可以兼顾长期的保存可靠性和保存成本的削减。尤其是,与在数据保管时消耗电力的HDD相比,在数据保管时无需电力的光盘能够作为环保储存空间而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也关系到近年来成为较大问题的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的削减。
然而,即使在光盘之中记录密度最高的BDXL,每单位体积所能保存的数据的容量也为HDD的1/3程度。因而,数据保管时的光盘的保管空间需要比HDD更多,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那样的针对保管空间的成本要求高的用途中,要求提高光盘的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
作为用于提高光盘的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的技术,有能够提高轨道的记录密度的脊(槽间,land)-槽(groove)记录再生技术。这是已经在DVD-RAM中采用的技术,通过将以往仅在槽或脊中记录的数据记录至槽以及脊双方来提高轨道的记录密度。
但是,在DVD-RAM中,由于在轨道之中设置了数据记录区域和地址区域,因此格式效率变差,会浪费记录数据的区域。针对于此,公开了通过槽轨道的摆动来记录地址信息而不浪费数据记录区域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槽轨道的摆动所记录的地址信息从内周到外周每1圈轨道的地址信息的数量相同,轨道的每单位长度的地址信息的密度越向外周越低。当在如此构成的光盘介质中记录数据时,为使记录密度在光盘介质的记录面内大致恒定,将光盘介质的记录面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段来进行记录管理。具体而言,在根据从轨道的摆动中获得的摆动信号来生成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钟时,相对于摆动信号的频率而将记录时钟的频率设为与半径比相应的给定的倍率,从而在各区段中使记录密度大致恒定。由此,尽管光盘介质具有放射线状地配置了摆动以及地址的构造,但是通过分割为多个区段,能够从内周至外周将记录密度确保为大致恒定。
图6是说明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的针对光盘介质的数据和地址的配置构造的图。在图6中示出针对邻接的区段即区段A-1和区段A的边界附近的配置构造。关于区段A-1,通过摆动配置的对表示轨道的位置的地址进行表征的ADIP(ADdress In Pregroove,预刻槽地址)的范围为N-4、N-3、N-2、N-1,关于区段A,ADIP的范围为N、N+1、N+2、N+3。在光盘介质中,ADIP的长度和所记录的数据的长度不同。因而,ADIP和数据地址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任意的区段内,在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连续记录来管理时,在任意的区段内最初记录数据时根据ADIP来决定记录开始位置,接下来在相同的区段内追加记录数据时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地址信息来决定追加的记录开始位置,进行连结记录。由此,即便ADIP的长度和数据的长度不同,也能够记录数据。
图7是表示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的光盘装置70的构成的图。在图7中,光盘装置70具备:光盘介质700、光头701、主轴电动机702、伺服控制器703、再生PLL(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电路704、数据解调电路705、纠错解码电路706、激光器驱动电路707、数据调制电路708、纠错编码电路709、摆动检测电路710、摆动PLL电路711、信道PLL电路712、ADIP再生电路713、系统控制器714、接口(I/F)电路715以及主机716。
主轴电动机702使光盘介质700旋转。光头701向光盘介质700记录数据,并且从光盘介质700再生数据。
伺服控制器703控制光头701以及主轴电动机702,进行将从光头701照射至光盘介质700的光束聚光到设于光盘介质700上的轨道来扫描的控制,并且进行向目标轨道存取的移动控制。
I/F电路715从主机716接受向光盘介质700记录的记录数据,并且向主机716送出从光盘介质700再生的再生数据。
纠错编码电路709对于从I/F电路715接受的记录数据附加用于纠错的奇偶性。
数据调制电路708按照给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来自纠错编码电路709的包含奇偶性的记录数据,将记录数据变换为记录至光盘介质700上的记录图案。
激光器驱动电路707为了在光盘介质700上准确地形成标记,将由数据调制电路708调制后的记录图案变换为光脉冲,来驱动光头701的激光器。
摆动检测电路710从光盘介质700的再生信号中通过滤波来提取摆动信号。
摆动PLL电路711将摆动信号倍增至给定的倍率来生成摆动时钟。
ADIP再生电路713根据摆动信号和摆动时钟来再生ADIP的信息。
信道PLL电路712进行动作,以使将摆动时钟进行了m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与将记录时钟进行了n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同步,来生成成为n/m的频率的记录时钟。
再生PLL电路704提取用于对来自光盘介质700的再生信号进行解调的同步时钟。
数据解调电路705从再生信号中解调所记录的数据。
纠错解码电路706对所解调的数据进行纠错并复原。
系统控制器714控制各块,并且也控制与主机716的通信。系统控制器714控制光盘装置70的各部,使得基于由信道PLL电路712生成的记录时钟来记录数据。数据调制电路708、激光器驱动电路707以及光头701基于记录时钟来记录数据。
以下说明光盘装置70的记录动作。I/F电路715获取从主机716发送的记录数据。纠错编码电路709对于通过I/F电路715转发的记录数据附加再生时用于纠错的奇偶码。数据调制电路708按照例如作为游程长度限制码之一的1-7PP码的调制规则,将附加有奇偶码的记录数据调制为记录图案。激光器驱动电路707为了在光盘介质700上准确地形成记录标记,将通过1-7PP码调制为2T至9T的记录标记和间隔的记录图案变换为城堡型的脉冲波形,向光头701输出用于驱动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光头701通过向光盘介质700照射激光脉冲来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
光盘介质700成为放射线状地被赋予了ADIP的构造。因而,控制用于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钟,以使光盘介质700的记录面内的记录数据的线密度变得大致恒定。信道PLL电路712控制记录时钟。摆动检测电路710检测与轨道的摆动相应的摆动信号。摆动PLL电路711基于摆动信号来生成已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摆动时钟。信道PLL电路712进行动作,以使将摆动时钟进行了m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与将记录时钟进行了n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同步,来生成成为摆动时钟的n/m倍的频率的记录时钟。
光盘介质700的记录面在半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区段。在多个区段内,分别变更记录时钟的频率或记录的速度。系统控制器714在多个区段的各开始位置使记录于光盘介质700的记录图案的记录开始位置与ADIP的边界相一致。在区段内进行记录图案的追加记录时,首先由数据解调电路705对已经记录的记录图案进行解调,检测其中包含的同步标记以及数据地址,以1T精度来确定位置。以由数据解调电路705确定出的位置为基准,按照从已经记录的记录图案的结束端位置起连续的方式,对要新记录的记录图案进行记录。通过连续地接连写入,从而对于区段内的记录数据可以边检测数据地址来确认连续性边不中断地进行再生。
在图6的区段A一1与区段A的边界附近,区段A-1以数据地址如M-2、M-1这样连续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在区段A的开始位置,ADIP的N和记录图案的数据地址M的边界一致,在数据地址M+1连续地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进而,在接下来新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的情况下,在数据地址M+2连续地进行记录。
根据该方法,针对相同的光盘介质能够改变数据的线密度来进行记录。例如,在相同的光盘,能够以与BDXL相同的线密度来记录,接下来以BDXL的1.2倍的数据的线密度来记录,进而以BDXL的2倍的数据的线密度来记录。由此,能够大体不改变光盘介质的构造地仅利用记录再生的信号处理的技术来增加光盘介质的容量,能够降低保存成本。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40756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光盘记录方法,将数据分割为给定的块单位来记录到光盘介质,在光盘介质中,记录数据的轨道通过摆动来形成,在半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区段,并按每个区段而预先设定了记录时钟相对于摆动时钟的时钟比n/m(n、m为1以上的自然数),该光盘记录方法包括:从光盘介质检测与摆动相应的摆动信号的步骤;生成将摆动信号倍增至给定的倍率后的摆动时钟的步骤;根据摆动信号和摆动时钟对表示轨道的位置的ADIP进行再生来确定当前位置的步骤;相对于摆动时钟而生成时钟比n/m的记录时钟的步骤;根据当前位置、记录对象区段的ADIP的起始端位置、记录对象区段的数据地址的起始端位置和时钟比n/m来确定数据地址当前位置,并基于数据地址当前位置来确定记录开始位置的步骤;和从记录对象区段的记录开始位置起记录数据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能够与数据的线密度无关地根据ADIP的当前位置来确定数据地址的当前位置,因此能够不使存取性能下降地提高轨道密度和线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光盘介质的区段的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的光盘介质之中记录有多个块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针对实施方式中的光盘介质的数据和地址的配置构造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地址的构成的图。
图6是说明现有的针对光盘介质的数据和地址的配置构造的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光盘装置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时将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将省略已经熟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对于实质上相同构成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说明变得不必要的冗余,以易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另外,添加的附图以及以下说明是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的,并非意图通过这些内容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说明上述的现有技术即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盘装置中的课题。为了准确地确定进行记录再生的数据的位置,需要再生已经记录的数据块之中所含的数据地址信息和同步标记,以1信道比特精度来检测同步位置。如果数据的线密度为直至BDXL的1.2倍程度这样的不大幅改变的范围,则能够稳定地检测数据地址和同步标记,但若线密度进一步变高,则再生信号的SNR(Signal-Noise Ratio,信噪比)变低,从再生信号中解码数据的比特的1/0来检测数据地址、同步标记将逐渐变得困难。因而会产生如下的新课题:以1信道比特精度来确定同步位置的稳定性变低,用于对数据进行记录再生的存取时间变长,记录位置偏离了1信道比特以上。
此外,在搜索所存取的目标位置时,若跨过区段边界,则边再生边追踪的数据地址会暂时被中断,需要重新变更为与下一个区段的起始端位置相符的条件之后重新尝试数据地址的追踪处理,存取时间将发生浪费。
本公开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数据的记录再生中的存取性能下降地提高轨道密度和线密度双方,能够提高光盘介质的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的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装置以及光盘介质。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20的构成的图。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20具备:光头201、主轴电动机202、伺服控制器203、再生PLL电路204、数据解调电路205、纠错解码电路206、激光器驱动电路207、数据调制电路208、纠错编码电路209、摆动检测电路210、摆动PLL电路211、信道PLL电路212、ADIP再生电路213、定时插补电路214、系统控制器215、I/F电路216以及主机217。
主轴电动机202使光盘介质200旋转。光头201向光盘介质200记录数据,并且从光盘介质200再生数据。
伺服控制器203控制光头201以及主轴电动机202,进行将从光头201照射至光盘介质200的光束聚光到设于光盘介质200上的轨道来扫描的控制,并且进行向目标轨道存取的移动控制。
I/F电路216从主机217接受向光盘介质200记录的记录数据,并且向主机217送出从光盘介质200再生的再生数据。
纠错编码电路209对于从I/F电路216接受的记录数据附加用于纠错的奇偶性。
数据调制电路208按照给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来自纠错编码电路209的包含奇偶性的记录数据,将记录数据变换为记录至光盘介质200上的记录图案。
激光器驱动电路207为了在光盘介质200上准确地形成标记,将由数据调制电路208调制后的记录图案变换为光脉冲,来驱动光头201的激光器。
摆动检测电路210从来自光盘介质200的再生信号中提取摆动信号。
摆动PLL电路211将摆动信号倍增至给定的倍率来生成摆动时钟。
ADIP再生电路213根据摆动信号和摆动时钟来再生ADIP的信息。
信道PLL电路212进行动作,以使将摆动时钟进行了m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与将记录时钟进行了n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同步,来生成成为n/m的频率的记录时钟。
定时插补电路214根据ADIP和n/m的值来确定进行记录数据的记录的位置。
再生PLL电路204提取用于对来自光盘介质200的再生信号进行解调的同步时钟。
数据解调电路205从再生信号中解调所记录的数据。
纠错解码电路206对所解调的数据进行纠错并复原。
系统控制器215控制各块,并且也控制与主机217的通信。系统控制器215控制光盘装置20的各部,以便基于由信道PLL电路212生成的记录时钟、和由定时插补电路214确定出的记录位置来记录数据。数据调制电路208、激光器驱动电路207以及光头201基于记录时钟和记录位置来记录数据。
在此,将数据调制电路208、激光器驱动电路207和光头201合并定义为记录部。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介质200的区段的图。光盘介质200的记录面在半径方向上被分割为Z个(Z为2以上的自然数)区段。在多个区段内分别变更记录时钟的频率或记录的速度。轨道的摆动呈放射状地构成,越是外周则长度越长。若与摆动同步地对整个面进行记录,那么越是靠外周则线密度越低、记录容量越小。因此,根据半径来改变数据的单位长度相对于摆动的长度的比值,能够在整个面内设为大致恒定的线密度。此外,轨道通过由槽形成的槽轨道和在相邻的槽轨道之间形成的脊轨道来构成。数据能够记录至槽轨道和脊轨道中的任何轨道。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20的记录动作。
I/F电路216获取从主机217发送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被分割为给定的单位的块,按每个块向纠错编码电路209送出。纠错编码电路209对于块单位的记录数据附加再生时用于纠错的奇偶码。数据调制电路208按照例如1-7PP码的调制规则,将附加有奇偶码的记录数据调制为记录图案。激光器驱动电路207为了在光盘介质200上准确地形成记录标记,将通过1-7PP码调制为2T至9T的记录标记和间隔的记录图案变换为城堡型的脉冲波形,向光头201输出用于驱动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光头201通过向光盘介质200照射激光脉冲来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
光盘介质200成为放射线状地被赋予了ADIP的构造。因而,控制用于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钟,以使光盘介质200的记录面内的记录数据的线密度变得大致恒定。信道PLL电路212控制记录时钟。摆动检测电路210检测与轨道的摆动相应的摆动信号。摆动PLL电路211基于摆动信号来生成已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摆动时钟。信道PLL电路212进行动作,以使将摆动时钟进行了m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与将记录时钟进行了n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同步,来生成成为摆动时钟的n/m倍的频率的记录时钟。
系统控制器215控制这种记录动作。首先,系统控制器215决定对由I/F电路216获取到的记录数据进行记录的轨道。记录数据被分割为块单位,与一个记录数据相关的多个块在相同层的槽轨道或脊轨道中的一者连续地被记录。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介质200中记录有多个块的状态的图。数据a被分割为3个,作为DTa1、DTa2、DTa3而连续地记录于槽轨道。数据b被分割为4个,作为DTb1、DTb2、DTb3、DTb4而连续地记录于脊轨道。如此一并记录在相同层的相同轨道,从而在对记录数据进行再生时位置的移动少,能够短时间地进行读取。例如,在数据a中DTa1、DTa2于槽轨道中不连续,DTa1被记录至槽轨道而DTa2被记录至脊轨道、或者即便为相同的槽轨道但被记录至半径位置偏离的槽轨道的情况下,当再生数据a之际,为了在DTa1再生之后再生DTa2,需要进行向脊轨道的移动或者向半径位置偏离的槽轨道的移动,因此直至获取到DTa2为止所有数据a不齐全,需要花费较长的再生时间。
接下来,系统控制器215决定对记录数据进行记录的区段。
在此,图4是说明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介质200的数据和地址的配置构造的图。在图4中示出针对邻接的区段即区段A-1与区段A的边界附近的配置构造。关于区段A-1,通过摆动所配置的ADIP的范围为N-4、N-3、N-2、N-1,关于区段A,ADIP的范围为N、N+1、N+2、N+3。
在图4中,区段A-1以由实线包围的数据地址如M-2、M-1这样连续的方式进行了记录图案的记录。在区段A的开始位置,ADIP的N和记录图案的数据地址M的边界相一致,在数据地址M+1连续地进行记录图案的记录。
各区段的记录开始位置与ADIP的边界位置相一致。针对区段A-1和区段A,分别决定不同的n/m的值,并非区段的长度成为数据的块的长度的整数倍。因此,如图4所示,从区段A-1的最后的数据的块M-1的结束端起至区段A的起始端为止,残存不记录数据的区域。
说明在区段A中继数据块M+1之后记录数据块M+2的情况。光头201使照射激光的位置移动至要进行记录的目标位置的之前紧挨的位置。由摆动检测电路210、摆动PLL电路211以及ADIP再生电路213来再生ADIP,确定物理的当前位置。定时插补电路214将区段A的起始端设为基准位置Pwo,以摆动的周期为基准来计算与当前位置Pw的距离Lw。距离Lw作为Lw=Pw-Pwo来求出。
进而,计算将算出的距离Lw变换为记录数据的块的长度的基准后的距离Ld。记录数据的块单位基准的距离Ld作为Ld=Lw×n/m来求出。区段A的最前头的数据块的编号为M,以区段A的起始端位置Pm为基点的数据块单位基准的当前位置Pd作为Pd=Pm+Ld来求出。
同样,也能够计算记录于区段A-1的数据块M-2、M-1的以区段A的起始端位置Pm为基点的数据块单位基准的位置。由虚线包围的数据块M-2、M-1表示以区段A的起始端位置Pm为基点的情况下的虚拟位置。所存取的目标位置为区段A,当前位置为区段A-1的区域,在跨过区段的边界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虚拟的当前位置Pd,因此即便跨过区段边界,数据地址也不会被中断。
如以上,仅利用ADIP,即便当前位置为区段A-1的区域,也能够获得以区段A的起始端为基准位置的数据块单位基准的当前位置Pd。
信道PLL电路212利用在区段A内决定的n/m的值进行动作,以使将摆动时钟进行了m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与将记录时钟进行了n分频后的时钟的相位同步,来生成成为摆动时钟的n/m倍的频率的记录时钟。
定时插补电路214基于确定出的数据块单位基准的当前位置Pd,以所生成的记录时钟来使数据定时插补计数器动作,能够以1信道比特精度来插补后续的数据块的边界。在数据定时插补计数器表示了记录数据的目标位置时,数据调制电路208和激光器驱动电路207动作,开始数据的记录。
在记录数据中,按每个数据块来附加数据地址。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地址的构成的图。数据地址由记录层编号、块编号、槽轨道/脊轨道信息构成。记录层编号为表示记录有数据的记录层的编号的信息,块编号为表示数据的块编号的信息,槽轨道/脊轨道信息为表示记录有数据的场所是脊轨道还是槽轨道的信息。
在记录数据块M+2的情况下,数据块的编号成为M+2。附加有数据地址的记录数据被数据调制电路208调制,由激光器驱动电路207和光头201记录至光盘介质200的轨道。
数据块单位基准的当前位置Pd能够在开始扫描轨道的最初一次中确定,以后能够用于判定在数据定时插补计数器中是否未发生偏离。按照ADIP的每个单位来求出数据块单位基准的当前位置,比较求出的位置信息和数据定时插补计数器的值,由此来确认相对于ADIP的记录数据的同步位置是否未发生偏离。
在连续记录的期间,由于记录数据连续,因此即便再生也不会产生间题,但是一旦结束记录之后再在后续位置对数据进行追加记录,则结束端位置和起始端位置将不一致,会出现未记录的间隙,或者被覆盖。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当偏离量较小为10T以下程度时,不会成为较大的错误产生要因,但若偏离量变大,则对数据进行解调的同步定时不一致,会产生大至记录位置的偏离量以上的猝发错误。在最差的情况下,在纠错解码电路206中无法进行纠错。因此,可以说期望常时确认以免偏离量变大。此外,也可以将偏离量反馈至信道PLL电路212以免偏离量变大,通过暂时地一点点提高或降低记录时钟的频率来修正,以使偏离量接近于零。
如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20的记录动作,但在再生动作中也同样。按照基于定时插补电路214的数据定时插补计数器,在成为所再生的数据块的位置时,再生PLL电路204、数据解调电路205和纠错解码电路206动作,进行数据的再生。
在此,作为光盘介质200的管理信息,构成了上述的各区段的起始端ADIP基准位置Pwo、各区段的起始端数据块基准位置Pm、各区段的摆动时钟和记录时钟的比n/m的列表。该管理信息在光盘介质200中被记录至给定的一个区段内。系统控制器215首先控制各块以读取该管理信息,并按照读取的管理信息来进行上述这样的记录动作。
另外,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管理信息而将表示记录数据的线密度的线密度信息记录至给定的区段。在此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15首先控制各块以读取线密度信息,并根据读取的线密度信息来生成上述的管理信息的列表,按照所生成的管理信息来进行上述这样的记录动作。管理信息或线密度信息既可以作为数据来记录,也可以与ADIP同样地通过轨道的摆动来记录。在作为数据来记录的情况下,作为数据而由再生PLL电路204、数据解调电路205和纠错解码电路206来再生。在通过摆动来记录的情况下,由摆动检测电路210、摆动PLL211和ADIP再生电路213来再生。
如以上,通过将管理信息、线密度信息预先记录至光盘介质的给定的位置,从而不会丢失在光盘介质200的什么位置记录了数据这样的信息。
如以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由于能够与数据的线密度无关地仅根据ADIP来稳定地确定位置,因此能够获得不会成为提高数据的线密度的限制的效果。
进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并非提取所记录的数据中所含的数据地址,而是根据进行存取的目标的区段的起始端位置和ADIP来提取虚拟连续的数据地址,因此在区段边界不会中断数据地址的追踪,存取时间不会变长。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对于以光学的方式记录数据的光盘介质、在光盘介质中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光盘记录方法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20、70 光盘装置
200、700 光盘介质
201、701 光头
202、702 主轴电动机
203、703 伺服控制器
204、704 再生PLL电路
205、705 数据解调电路
206、706 纠错解码电路
207、707 激光器驱动电路
208、708 数据调制电路
209、709 纠错编码电路
210、710 摆动检测电路
211、711 摆动PLL电路
212、712 信道PLL电路
213、713 ADIP再生电路
214 定时插补电路
215、714 系统控制器
216、715 I/F电路
217、716 主机

Claims (6)

1.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将数据分割为给定的块单位来记录到光盘介质,其中,
在所述光盘介质中,记录数据的轨道通过摆动来形成,在半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区段,并按每个所述区段而预先设定了区段的起始端位置、记录时钟相对于摆动时钟的时钟比n/m、和用于识别各块的位置的块编号,其中n、m为1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光盘记录方法包括:
从所述光盘介质中检测与摆动相应的摆动信号的步骤;
生成将所述摆动信号倍增至给定的倍率后的摆动时钟的步骤;
根据所述摆动信号和所述摆动时钟对表示轨道的位置的预刻槽地址进行再生来确定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的步骤;
相对于所述摆动时钟而生成所述时钟比n/m的记录时钟的步骤;
决定成为记录所述数据的对象的记录对象区段、和用于确定所述记录对象区段内的所述块的记录位置的块编号的步骤;
以所述摆动时钟的周期为基准,计算由所述预刻槽地址表示了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起始端位置的第一起始端位置与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Lw的步骤;
利用与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的区段不同的所述记录对象区段中的所述时钟比n/m的值,将所述距离Lw变换为以所述记录数据的块的长度为基准的距离Ld的步骤;
以由所述块的块编号表示了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起始端位置的第二起始端位置为基点,通过所述距离Ld的相加或相减,计算由所述块编号表示的第二当前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来确定记录开始位置的步骤;和
从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所述记录开始位置起对数据进行记录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光盘介质将每个所述区段的、预刻槽地址的第一起始端位置、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起始端位置和时钟比n/m作为管理信息来记录,
所述管理信息被记录在给定的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光盘介质记录了表示记录所述数据的线密度的线密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光盘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所述记录层具备由槽形成的槽轨道和在相邻的槽轨道之间形成的脊轨道,
在所述进行记录的步骤中,在相同层的所述槽轨道或相同层的所述脊轨道的任一者中连续地记录连续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附加于所述各块的数据地址包括:能识别记录数据的所述记录层和所述槽轨道或所述脊轨道的信息、和能识别所记录的数据的块编号的信息。
6.一种光盘装置,将数据分割为给定的块单位来记录到光盘介质,其中,
在所述光盘介质中,记录数据的轨道通过摆动来形成,在半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区段,并按每个所述区段而预先设定了区段的起始端位置、记录时钟相对于摆动时钟的时钟比n/m、和用于识别各块的位置的块编号,其中n、m为1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光盘装置具备:
摆动检测电路,其从所述光盘介质中检测与摆动相应的摆动信号;
摆动锁相环电路,其生成将所述摆动信号倍增至给定的倍率后的摆动时钟;
预刻槽地址再生电路,其根据所述摆动信号和所述摆动时钟对表示轨道的位置的预刻槽地址进行再生来确定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
信道锁相环电路,其相对于所述摆动时钟而生成所述时钟比n/m的记录时钟;
定时插补电路,其决定成为记录所述数据的对象的记录对象区段、和用于确定所述记录对象区段内的所述块的记录位置的块编号,以所述摆动时钟的周期为基准,计算由所述预刻槽地址表示了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起始端位置的第一起始端位置与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Lw,利用与所述轨道上的第一当前位置的区段不同的所述记录对象区段中的所述时钟比n/m的值,将所述距离Lw变换为以所述记录数据的块的长度为基准的距离Ld,以由所述块的块编号表示了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起始端位置的第二起始端位置为基点,通过所述距离Ld的相加或相减,计算由所述块编号表示的第二当前位置,并基于所述第二当前位置来确定记录开始位置;和
记录部,其从所述记录对象区段的所述记录开始位置起对数据进行记录。
CN201480003397.8A 2013-12-13 2014-08-20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Active CN104871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7830 2013-12-13
JP2013-257830 2013-12-13
PCT/JP2014/004252 WO2015087467A1 (ja) 2013-12-13 2014-08-20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244A CN104871244A (zh) 2015-08-26
CN104871244B true CN104871244B (zh) 2019-04-12

Family

ID=5337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3397.8A Active CN104871244B (zh) 2013-12-13 2014-08-20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41383B2 (zh)
JP (1) JP6435512B2 (zh)
CN (1) CN104871244B (zh)
WO (1) WO201508746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143B2 (en) * 2000-03-24 2004-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information thereon
CN1581305A (zh) * 2003-07-30 2005-02-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记录装置和盘记录方法
JP2005050469A (ja) * 2003-07-31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ドレス取得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13140756A1 (ja) * 2012-03-21 2013-09-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7550A (ja) * 2000-03-24 2002-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059109A (ja) 2001-08-15 2003-02-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WO2005034108A1 (ja) * 2003-10-03 2005-04-14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50023B2 (ja) * 2005-05-09 2008-09-1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
JP4434232B2 (ja) * 2007-05-15 2010-03-1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143B2 (en) * 2000-03-24 2004-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information thereon
CN1581305A (zh) * 2003-07-30 2005-02-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记录装置和盘记录方法
JP2005050469A (ja) * 2003-07-31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ドレス取得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13140756A1 (ja) * 2012-03-21 2013-09-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87467A1 (ja) 2017-03-16
US9741383B2 (en) 2017-08-22
WO2015087467A1 (ja) 2015-06-18
US20160293200A1 (en) 2016-10-06
CN104871244A (zh) 2015-08-26
JP6435512B2 (ja) 2018-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2520B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O2011121948A1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信号生成装置
CN102290063B (zh)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JP2004030848A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035147A (ja) 多値レベル記録再生方式における位相誤差情報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7065030B2 (en) Reproduction-only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device,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3562998A (zh) 光盘记录介质、光盘装置及记录方法
JP2004134002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プリピット検出方法
CN104871244B (zh)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CN103971714B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JP5480297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制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00354939C (zh) 光盘装置
CN103680530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JP2014032711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2005196820A (ja) 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及びディスク
US85262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disc
JP2002093057A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1229564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6574981B2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JP4445503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01889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526342A (ja) Adip情報を識別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7059059A (ja)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8026188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5149640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