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0530A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0530A
CN103680530A CN201310425116.5A CN201310425116A CN103680530A CN 103680530 A CN103680530 A CN 103680530A CN 201310425116 A CN201310425116 A CN 201310425116A CN 103680530 A CN103680530 A CN 103680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groove
section
track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51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昭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0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0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2007/00754Track shape, e.g. address or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in wobbled track or sidewall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以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第二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凹槽轨道的第一区段与另一凹槽轨道的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从第一区段读取凹槽的地址,从位于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读取岸台的地址。

Description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技术背景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可记录光盘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例如,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迄今为止,使用激光用来记录信息或者再现记录的信息的光盘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对于光盘的类型,有只读类型、一次写入类型以及可重写类型。在一次写入类型以及可重写类型的光盘中,有必要在记录信息之前记录指示光盘上的位置的地址信息。
对于记录地址信息的方法,有两种流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地址信息记录为预格式化分区。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地址信息调制形成称为摆动的槽的信号。记录预格式化分区存在的问题在于,这减小了用户数据记录区域,并且因此减小光盘的记录容量。因没有这类的问题,该摆动方法存在优势。在这方面,槽被称为凹槽,凹槽形成的轨道被称为凹槽轨道。凹槽被定义为在制造光盘的时候激光照射的部分。被相邻的凹槽夹在中间的区域被称为岸台,由岸台形成的轨道被称为岸台轨道。
当通过摆动记录地址时,为了进一步增加记录容量,希望在凹槽轨道与岸台轨道两者上使用记录数据的方法(适当地称为岸台/凹槽记录方法)。在岸台/凹槽记录方法中,可以在切割的时候通过偏转激光记录用于凹槽轨道的地址信息。然而,难以通过摆动记录岸台轨道的地址。当扫描岸台轨道时,两个凹槽轨道都再现摆动。此外,这些摆动表示不同的凹槽轨道的信息,但摆动相位不对齐因此很难正常再现摆动。
迄今为止,在岸台/凹槽轨道记录方法中,已经建议能够再现凹槽轨道与岸台轨道的两者的光盘。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9-219024号已经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当通过摆动将地址记录在凹槽轨道时,间歇地记录地址,并且地址的记录位置的相位在相邻的凹槽轨道间被转化。用这样的方式,当再现摆动轨道时,间断地再现原始记录的地址信息,并且当再现岸台轨道时,交替地再现在两侧上相邻的凹槽轨道的地址。因此,在扫描凹槽时或者在扫描岸台时可以获得摆动信息(地址信息)。
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78464与第2006-228293号中描述的技术中,单独摆动岸台轨道和凹槽轨道,通过摆动将地址信息记录在每个轨道的一侧壁上。此外,在摆动轨道中的地址信息块和凹槽轨道中的地址信息块在轨道方向上移动地设置。
发明内容
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9-219024号中描述的技术中,通过再现两个相邻凹槽轨道中的一个凹槽轨道的地址产出岸台轨道地址。因此,很可能凹槽地址变的不能被偏离轨道读取。此外,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9-219024号中描述的技术中,凹槽轨道间歇的设置有摆动。摆动是成为用于对应于光盘上的位置产生时钟的基础的信号。时钟是对于用来记录并再现这两者所必需的信号。因此,如同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9-209024号中描述的技术,在凹槽轨道中存在没有摆动的间断区段的事实,不利于产生具有高精度的时钟的摆动。
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78464与2006-228293号描述的技术中,摆动时不存在间断,并且因此生成时钟是没问题的。然而,除了通过基频摆动,为了记录辅助信息,需要摆动凹槽的一个侧壁。难以在切割的时候通过单个激光形成这种摆动,因此问题在于切割机变得复杂。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在凹槽轨道中摆动不间断并且允许被单个波束切割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通过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第二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凹槽轨道的第一区段与另一凹槽轨道的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从第一区段读取凹槽的地址,从位于岸台轨道的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读取岸台的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通过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者(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并且岸台的轨道地址(N-1)或者(N+1)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其中,凹槽构造成预先形成摆动,并且信息记录在凹槽以及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以及第二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者(N+1),在位于岸台轨道的两侧上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凹槽轨道的第一区段与其他纹道硅的第二区段相匹配,其中,从第一区段读取凹槽的地址,从位于岸台轨道的两侧上的第一与第二区段中读取岸台的地址,并单独地记录相同的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其中,预先形成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通过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岸台的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所述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岸台的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通过本公开,当在凹槽和岸台两者上执行记录时,可以通过仅调制凹槽来记录岸台的地址。岸台的地址信息通过在扫描岸台时在两侧上的凹槽中再现的两条凹槽地址信息定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地址数据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ADIP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BD格式的ADIP命令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MSK的波形图;
图5A是用于说明STW的波形图;
图5B是用于说明STW的波形图;
图6A是用于说明STW的波形图;
图6B是用于说明STW的波形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光盘以及轨道的摆动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凹槽/岸台的地址分配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凹槽/岸台的地址分配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中优选的具体实例,并且因而附有各种技术上的优选说明。然而,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尤其是在以下描述中,除非存在限制本公开的说明。
现在将按照以下顺序来进行以下描述。
1.BD格式
2.实施方式
3.变型例
1.BD格式
在本公开中,假设地址信息的格式等符合BD(Blu-ray Disc(注册商标))格式。根据这一假定,可以使用BD中的大部分技术,BD是已经用于实际应用的高密度光盘。因此,在描述本公开之前,在BD格式的地址信息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待写入的主数据是连续的RUBs(记录单元块)(RUBn+0、RUBn+1、RUBn+2、RUBn+3....)。RUB是记录主数据(记录再现数据)的单元,并且假定具有预设的长度,例如64KB。三个ADIP(预凹槽寻址)地址,即为各个RUB分配ADIP0、ADIP1和ADIP2。ADIP0、ADIP1和ADIP2彼此具有相同的地址信息。
此外,一个ADIP字包括83(单元号0至82)个ADIP单元。一个ADIP字存储24-位地址信息、12-位辅助数据、参考面、纠错码等等。这些条信息表示使用,例如除83个ADIP单元以外的60个ADIP单元。
如图2所示,将总共56组摆动确定为一个ADIP单元,并且ADIP单元表示“0”或者“1”的一个位、同步信息、参考单元或者单调单元。例如,一个摆动为一周期的基摆动波形(cos(2πft))。因此,一个ADIP字包括(83×56)次摆动。图2示出了八种类型的ADIP单元(单调单元、参考单元、四种类型的同步单元以及分别表示数据“0”和“1”的两种类型的数据单位)。鉴于此,在图2中,由于空间限定示出了35组的摆动。
如图2所示,将从0至55的摆动号加到包括56个摆动的ADIP单元中进行区分。例如,具有从0至2的摆动号的区段等通过MSK(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并且具有从18至54的摆动号的数据单元和参考单元通过STW(锯齿摆动)调制。未调制的单调摆动通过具有预定频率(cos(2πft))的基波摆动。
ADIP字具有如图3示出的数据结构。图3中的ADIP单元类型对应图2中ADIP单元的类型。一个ADIP字包括60位数据。
如图4所示,MSK包括三次摆动。前摆动和后摆动的频率是基波频率的1.5倍,中间摆动的波形的极性相对于不是MSK的部分被反向。MSK设置在每个ADIP单元的开始(第0次至第2次摆动),并用于检测ADIP单元的开始定位。
此外,如图2所示,将MSK设置在从数据0的ADIP单元开始的第14至第16次摆动的位置,并且将MSK布置在从数据1的ADIP单元开始的第12次至第16次的位置处。用这样的方式,通过MSK的位置表示数据0与数据1。
在数据0的ADIP单元中,将MSK设置为0,并且将表示0的STW设置在从开始的第18次至第55次的摆动区段中。在数据1的ADIP单元中,将MSK设置为1,并且将表示1的STW设置在从开始的第18次至第55次的摆动区段中。
在STW方法中,将第二谐波(sin(2π2ft))与基波(cos(2πft))相加或从基波(cos(2πft))中减去第二谐波(sin(2π2ft))以产生像锯齿的调制波形。第二谐波的振幅大约为1/4,与基波形一样小。加与减的选择取决于数据“0”或者“1”,并且因此调制波形变得不同。参考单元与数据单元的摆动号反复记录在第18至第54区段中。
用这样的方式,使用两种类型的方法的原因在于可以补偿各个方法的缺点。在MSK方法中,调制ADIP单元的三次起始摆动,以便记录一位,因而再现时可以将摆动用作确定数据位置的基础。另一方面,在STW方法中,由于在宽范围内反复记录的摆动波形变化很小,因此通过对再现时的再现信号求积分确定“0”或者“1”。因此,难以将再现信号用作用于检测数据的定界符的信息。然而,MSK方法(局部记录方法)易受在光盘上的裂纹、灰尘等所引起的故障的影响。在STW方法中,记录保持更长的时间周期,因而一个优点在于该方法不易受故障的影响。
将参考图5A、5B、6A以及6B在STW方法中详细说明调制摆动信号。在图5A、5B、6A以及6B中,水平轴表示时间,并且示出了一周期的基摆动波形(就是说,一次摆动)。垂直轴表示归一化的振幅。图5A示出了在数据c(n)为“1”的情况下的波形,图6A示出了在数据c(n)为“0”的情况下的波形。
在图5A和图6A中,虚线示出的波形表示基摆动波形S0(=cos((2πft))。在c(n)=“1”的情况下,通过基摆动波形S0加频率是基摆动波形S0频率的两倍的sin信号形成调制波形S1。就是说,S1=Acos(2πft)+asin(2π2ft)。例如,存在如下关系:A>a并且A=1,a=0.2。调制摆动波形S1被调制为在时间方向上与基摆动波形S0相比上升沿(在盘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缓和并且与基摆动波形S0相比下降沿(在盘的径向上的内部方向)陡急的波形。
如图6A所示,在c(n)=“0”的情况下,通过从基摆动波形S0减去频率是基摆动波形S0频率的两倍的sin信号形成调制波形S2。就是说,S2=Acos(2πft)-asin(2π2ft)。调制摆动波形S2被调制为在时间方向上与基摆动波形S0相比上升沿(在盘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陡急并且与基摆动波形S0相比下降沿(在盘的径向上的内部方向)缓和的波形。调制的摆动波形S1与S2两者的相位具有与基摆动波形的相位相同的零交叉点,这使得可以容易地在再现时提取时钟。
在图5A与图6A中,波形S3和S4示出了频率是基波频率两倍的sin信号(sin(2π2ft))分别与再现调制摆动信号的乘积,sin信号(sin(2π2ft))用于再现侧处理。就是说,通过再现调制摆动波形S1×sin(2π2ft)获得波形S3,并且通过再现调制摆动波形S2×sin(2π2ft)获得波形S4。
在再现侧,如图5B和图6B所示,在一个摆动周期上分别对波形S3与S4求积分(求总和),以便得到积分值ΣS3与ΣS4。在摆动周期的一段后的时间点的积分值ΣS3变成正值v1。另一方面,在一个摆动周期的一段后的时间点的积分值ΣS4变成负值v0。例如,将积分值处理为v1=+1并且v0=-1。
56次摆动表示一位数据,因此,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获得56次摆动的积分结果+56,然而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获得56次摆动的积分结果-56。作为各个摆动的积分值获得的再现芯片序列乘以在记录时使用的相同码序列。结果,基于56次摆动的积分结果确定一位数据(“1”/“0”)。
2.实施方式
与BD格式的主要不同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与上述BD格式之间的主要不同如下。
在BD格式中,盘以恒定线速度(在下文中称为CLV)旋转,然而在本公开中,在盘以恒定角速度(在下文中称为CAV)旋转。可在径向上对光盘进行划分以形成多个区域,可采用在区域内执行CAV控制的区域CAV方法。通过CAV或者区域CAV,可以使在螺旋摆动轨道中摆动的基波在光盘的径向上彼此具有相同的角相位。
在BD格式中,采用在凹槽中进行记录的凹槽记录方法,然而,在本公开中,为了增加记录容量,在凹槽和岸台两者上进行记录。在这方面,如上所述,槽被称为凹槽,凹槽形成的轨道被称为凹槽轨道。凹槽定义为在制造光盘时在其上辐射激光的部分,被相邻的凹槽夹在中间的区域称为岸台。由岸台形成的轨道称为岸台轨道。
在凹槽轨道中,可以用与BD相同的方式读取摆动地址。
在岸台轨道中,如果使在两侧上的相邻凹槽产生相同的信号(相同频率和相同相位),则可以读取摆动地址。因此,在上述CAV或者区域CAV是必要的。
光盘的实例
如图7A所示,例如,光盘的一圈(一个轨道)被分成八个区域,并且在顺时针方向上连续定义轨道中地址区域1、轨道中地址区域2...以及轨道中地址区域8。对于轨道地址,为彼此相邻的一对凹槽地址和岸台地址限定相同的轨道地址。基于跟踪伺服将凹槽与岸台区分开。就是说,光盘再现装置被配置为反向在再现凹槽轨道的情况下与再现岸台轨道的情况下之间的跟踪的极性。可以依据跟踪的极性区分凹槽和岸台。
地址被记录为摆动凹槽,并且摆动凹槽形成有从内圆周到外圆周相同的角相位。就是说,如图7B所示,通过放大的视点,形成凹槽轨道以便在相同径向上具有相同角相位。结果,当扫描岸台轨道时,可以读取记录在两侧上的相邻凹槽轨道上记录的地址。
地址信息的部署(记录)
将参考图8对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址信息的部署进行说明。图8示意性示出了在盘的径向上继续的凹槽轨道与岸台轨道L。作为实例,图8中的上侧是盘的内侧(中侧),下侧是盘的外侧。从盘的内侧朝向外侧螺旋地形成凹槽,并且分配轨道地址以使得号朝向外侧增大。此外,假设以面对图8的方向从左到右扫描束射束点(记录/再现射束点)。彼此相邻的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具有共同的地址。在图8的实例中,凹槽轨道和在其外侧的岸台轨道具有相同的轨道地址。
对于国道的每一圈,凹槽轨道中的轨道地址被定义为....N-1,N,N+1,N+2。应注意,N=1、2、3...。作为预设数据单元,例如RUB,一圈轨道包括三个RUBs,例如。以相同的方式限定岸台轨道中的轨道地址。图8示出了具有轨道地址(100、101和102)的部分。在这方面,符号(#100_i)意指轨道地址为(100),且轨内地址为i(I=1、2....,8)。
第N凹槽轨道交替地设置有记录轨道地址N的第一区段和记录轨道地址(N-1)第二区段。例如,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为轨内地址的区段。在(N=100)的凹槽轨道中,地址被记录为(#100_1)(#99_2)(#100_3)(#99_4)(#100_5)(#99_6)....
各个凹槽地址信息的ADIP字的数据结构与BD格式的相同。因此,可以通过电流BD再现装置的解码器再现地址信息。然而,地址信息可以以与BD格式不同的数据结构记录在凹槽中。
记录轨道地址(N+1)的第一区段和记录轨道地址N的第二区段交替设置在接下来的第(N+1)个凹槽轨道中。在具有轨道地址(N=101)的凹槽轨道中,地址记录为(#100_1)(#101_2)(#100_3)(#101_4)(#100_5)(#101_6)....。在这种情况下,在盘的径向上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中(两侧的凹槽轨道地址N与凹槽轨道地址(N+1),记录地址,使得记录共同的轨道地址N(#100)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匹配。在图8的实例中,将这些区段设置为在径向上对齐。就是说,形成地址N以使得在相同的径向上摆动以具有相同的角相位。
以这样的方式,在凹槽中记录地址,使得在第N岸台轨道中,只有当第在两侧的凹槽轨道上记录相同的地址(#N_i)时,可以读取地址。不可能在未如同上述构造的区段中获得地址。在图8的实例中,在岸台轨道(N=#100)中,可以读取在(#100_1)、(#100_3)以及(#100_5)...中正确的地址,形成为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在岸台轨道中,X表示的区段为不允许读取地址的区段。
在(N=#100)的凹槽轨道中,可以读取所有的地址。地址(#N_i)((#100_1),(#100_3),(#100_5)...)为正确的地址。然而,可能读取(#N-1_i)((#99_2),(#99_4),(#99_5)...),但是这些不是正确的地址。在图8中,粗线表示地址并且大写字母指的是正确的凹槽地址和岸台地址。可以再现通过细线和小字母表示的地址,但是这些不是正确的地址。
此外,在轨道地址(N+1)(例如,#101)的岸台轨道中,只有当在两侧的凹槽轨道中记录相同的地址(#N+1_i)时,可以读取地址。在除此之外的区段中不可能获得地址。在图8的实例中,在岸台轨道(#101)中,可以在形成为具有相同的角相位的(#100_2)、(#100_4),以及(#100_6)...中读取正确的地址。在岸台轨道中,X表示的区段为不允许读取地址的区段。
在(N=#101)的凹槽轨道中,可以读取所有的地址。地址(#N+1_i)((#101_2),(#101_4),(#101_6)...)为正确的地址。然而,可以读取(#N_i)((#100_1),(#100_3),(#100_6)...),但是这些是不正确的地址。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轨道地址N与轨道地址(N-1)在凹槽轨道N中交替再现。在两个轨道地址交替再现的情况下,假定具有较大号的轨道地址N是正确的。轨道地址(N-1)是不正确的地址,因而被正确的轨道地址N替代。可以基于连续性内插轨内地址。
在岸台轨道N中,能够读取的轨道地址被作为正确的地址处理。可以为各个区段交替地读取岸台轨道地址。不能读取的地址被正确的轨道地址N替换。可以基于连续性内插轨内地址。
在如上所述图8的实例中,凹槽轨道和在其外侧的岸台轨道被构造成具有相同的轨道地址。然而,凹槽轨道和在其内侧的岸台轨道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相同的轨道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轨道地址N的凹槽轨道中,轨道地址N被记录在第一区段中,并且轨道地址(N+1)被记录在第二区段中。
变型例轨道地址部署
图9示出了轨道地址部署的变型例。在具有地址N的凹槽轨道中,由两个连续轨内地址形成记录地址N的第一区段。可通过三个以上轨内地址区段形成第一区段。在图9示出的地址分配中,连续获得的正确地址是在凹槽轨道中的两倍。作为正确的凹槽轨道地址,使用具有较大号的地址。在未获得正确的凹槽轨道地址的区段中,可以通过内插获得正确的地址。在岸台轨道中,可以读取两个轨内地址作为正确的地址。在不可能读取的区段中,通过内插可获得正确的岸台轨道。
光盘再现装置
将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盘再现装置的地址再现进行主要说明。如图10所示,数据记录在光盘1上,并且从光盘1再现数据,光盘1上记录凹槽地址和岸台地址。
通过主轴电机2以恒定角速度旋转光盘1。就是说,通过CAV方法旋转光盘1。可以使用区域CAV方法。驱动信号从激光驱动部4提供到光度头3,根据记录数据5调制其强度的激光束从光度头3照射至光盘1,并且数据记录在基于再现地址信息确定的光盘1的预定位置。
读取激光束从光度头3照射到光盘1,并且通过光度头3中的光检测器检测反射光,并且信号检测部6检测再现信号。从信号检测部6、再现信号7、伺服信号8,诸如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等等中抽取摆动信号9。
摆动信号9是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该检测器通过将在轨道方向上的光-检测元件分成两个而产生。例如,拾取两个检测器的和信号作为摆动信号9。摆动信号9对应于摆动波形。当轨道两侧上的摆动具有相同相位时,摆动信号9的电平(level,水平)变成最大,并且当在两侧上的摆动具有相对的相位时,摆动信号9的水平变为最小。
伺服误差信号8提供至伺服电路10。伺服电路10控制主电机2以恒定角速度的旋转,并对焦点以及对光度头3的跟踪进行控制。
通过信号检测部6检测的摆动信号9提供至A/D转换器11,并且被A/D转换器11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11的输出信号提供至数字PLL(锁相环)12。PLL12输出与再现信号同步的时钟。时钟用作再现时处理的定时的基础。
摆动信号的数字输出提供至ADIP解码器13。ADIP解码器13为每个ADIP字解码记录为STW的地址数据等并且执行误差校正。通过ADIP解码器13解码的地址数据被提供至地址提取部14。
地址提取部14基于跟踪伺服识别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如上所述,地址提取部14选择正确的轨道地址,并生成通过内插未获得其正确地址的区段的轨道地址。
3.变型例
在上文中,已具体地给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个别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配置、方法、工艺、形状、材料、数值等等只是实例。必要时允许使用与以上不同的配置、方法、工艺、形状、材料、数值等等。
鉴于此,本公开可配置为如下。
(1)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所述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所述第二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
在位于岸台轨道的两侧上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所述凹槽轨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与另一所述凹槽轨道的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
从所述第一区段上读取所述凹槽的地址,从位于所述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读取岸台的地址。
(2)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中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上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
岸台的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以及
岸台的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3)根据(1)或(2)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相邻的凹槽和岸台的地址是共同的。
(4)根据(1)、(2)、(3)中任何一个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凹槽螺旋状地或同心环状地形成在光盘上,并且轨道地址被加入至各个单圈轨道中。
(5)根据(4)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轨道地址被分割成限定为轨内地址的部分。
(6)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预先形成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通过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第二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以及
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凹槽轨道的第一区段与另一凹槽轨道的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
从第一区段读取凹槽的地址,从位于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读取岸台的地址。
(7)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者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预先形成摆动的凹槽,并且在凹槽和与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者(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
岸台的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以及
岸台的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8)据权利(6)或者(7)的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相邻的凹槽和岸台的地址是共同的,并且凹槽与岸台的地址基于跟踪伺服来识别。
(9)据权(6)或者(7)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从所述第一区段再现的两组地址之一被确定为正确的凹槽地址。
(10)根据(6)或者(7)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已允许从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读取的地址被确定为岸台地址。
本公开包含的主题涉及于2012年9月24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209172的内容,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12)

1.一种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所述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所述第二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
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所述凹槽轨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与另一所述凹槽轨道的所述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
从所述第一区段读取所述凹槽的地址,从位于所述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读取所述岸台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彼此相邻的凹槽和岸台的地址是共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凹槽螺旋状地或同心环状地形成在光盘上,并且轨道地址被加入至各个单圈轨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轨道地址被分割成限定为轨内地址的部分。
5.一种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预先形成构造为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所述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
所述岸台的所述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所述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以及
所述岸台的所述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所述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所述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凹槽螺旋状地或同心环状地形成在光盘上,并且轨道地址被加入至各个单圈轨道中。
7.一种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预先形成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所述凹槽交替地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2、3...),所述第二区段通过所述摆动信号记录地址(N-1)或(N+1),
在位于岸台轨道两侧的两个凹槽轨道中,一个所述凹槽轨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与另一所述凹槽轨道的所述第二区段相匹配,以及
从所述第一区段读取所述凹槽的地址,从位于所述岸台轨道两侧并各自记录相同地址的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读取所述岸台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彼此相邻的凹槽与岸台的地址是共同的,并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岸台的地址基于跟踪伺服来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从所述第一区段再现的两组地址之一被确定为正确的凹槽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已允许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读取的地址被确定为所述岸台地址。
11.一种用于光学地再现通过CAV或区域CAV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预先形成摆动的凹槽,并且在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邻的岸台中记录信息,
通过所述凹槽的摆动信号记录地址,
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和岸台的多个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凹槽轨道上,
所述岸台的所述轨道地址N(=1、2、3...)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所述轨道地址N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以及
所述岸台的所述轨道地址(N-1)或(N+1)形成在轨道横穿方向的两侧的相邻凹槽上,其中所述轨道地址(N-1)或(N+1)具有相同的角相位和相同的摆动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其中,已允许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读取的地址被确定为所述岸台地址。
CN201310425116.5A 2012-09-24 2013-09-17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Pending CN1036805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9172 2012-09-24
JP2012209172A JP2014063553A (ja) 2012-09-24 2012-09-24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0530A true CN103680530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5116.5A Pending CN103680530A (zh) 2012-09-24 2013-09-17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5261B2 (zh)
JP (1) JP2014063553A (zh)
CN (1) CN1036805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0873A (zh) * 2015-03-23 2017-12-0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9446B (zh) * 2012-05-30 2016-06-21 Sony Corp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0060B2 (ja) 1996-02-13 2006-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193350C (zh) * 1999-11-03 2005-03-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标识数据寻址方法、摆动地址编码电路及检测方法和电路
JP3791677B2 (ja) 2001-12-11 2006-06-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4228727B2 (ja) * 2003-03-04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6228293A (ja) 2005-02-16 2006-08-3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0873A (zh) * 2015-03-23 2017-12-0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7430873B (zh) * 2015-03-23 2020-01-1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55261B2 (en) 2014-06-17
US20140086037A1 (en) 2014-03-27
JP2014063553A (ja) 201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42863B2 (ja) ディスク、ディスク形成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形成方法
CN100416662C (zh) 用于以可变密度写入数据的光盘记录器
US7269116B2 (en) Optical disc and physical address format
JP2012022770A (ja) トラックの揺動により情報を表す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EP1515332B1 (en) Disk recording medium, disk production method,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US73501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concatenated manner
JPH11328681A (ja) 消去・書換え可能光ディスク
CN103456324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光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CN103971714B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03680530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AU2002233720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CN103514903B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和回放设备
US20040240366A1 (en) Recording disc,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JP3858266B2 (ja)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CN101354892B (zh) 光盘和物理地址格式
JP4193800B2 (ja) ディスク
CN104335275B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再生装置
JP4730214B2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露光装置
JP201503699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H0997433A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方法
JP2005149720A (ja) 移動制御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