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247B - 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247B
CN104870247B CN201380068318.7A CN201380068318A CN104870247B CN 104870247 B CN104870247 B CN 104870247B CN 201380068318 A CN201380068318 A CN 201380068318A CN 104870247 B CN104870247 B CN 104870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ib
wall portion
support foo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83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0247A (zh
Inventor
渡边正人
目黑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0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60N2/073Reinforcement members preventing slide dislo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by linear actuators, e.g. linear screw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5Slide construction roller-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通过使前方的支承脚与后方的支承脚的连结状态更牢固,提高支承脚的强度。座椅装置具备:左右的滑动部,上述左右的滑动部将座椅主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前方支承脚,上述前方支承脚固定在滑动部的前端部;后方支承脚,上述后方支承脚固定在滑动部的后端部;和加强部,上述加强部架设在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上。加强部具有:第一壁部,上述第一壁部安装在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的一侧部;第二壁部,上述第二壁部安装在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的另一侧部,且与第一壁部对置;和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一连结部将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下部间连结。

Description

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装置,特别涉及搭载在车辆中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等的座椅装置中,已知有以下的结构:在用来使座椅主体滑动的滑轨的前后的各自的端部上设有支承脚(前方脚部71、后方脚部7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前方的支承脚与后方的支承脚之间设有由板材构成的加强部(侧板73、74),通过该加强部将前方的支承脚与后方的支承脚连结。并且,为了提高加强部自身的刚性,在加强部设有沿着前后方向的加强筋(支承板加强部73a)。
专利文献1:特开2012-76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里,座椅装置各部的强度提高是总是被要求的课题,特别对于支承座椅主体的支承脚其要求较大。
鉴于此,本发明的课题通过使前方的支承脚与后方的支承脚的连结状态变得更牢固,能够提高支承脚的强度。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有关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的滑动部,上述左右的滑动部将座椅主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前方支承脚,上述前方支承脚固定在上述滑动部的前端部;后方支承脚,上述后方支承脚固定在上述滑动部的后端部;和加强部,上述加强部架设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上;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一壁部,上述第一壁部安装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的一侧部;第二壁部,上述第二壁部安装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的另一侧部,且与上述第一壁部对置;和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一连结部将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下部间连结。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二连结部,上述第二连结部将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上部间连结。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结部有多个;上述第二连结部配置在多个上述第一连结部之间。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加强部的中央部长的加宽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结部配置在上述加强部的比前后的上述加宽部靠中央侧。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各自的上缘部及下缘部,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下缘部的上述肋与上述第一连结部连续。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相对于上述前方支承脚的与上述滑动部的固定部分和上述后方支承脚的与上述滑动部的固定部分,隔开间隔配置。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的与上述固定部分对置的部分开口。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强部上,设有其他部件安装用的其他部件安装部。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部件是罩部件,上述罩部件将上述加强部和上述加强部及上述支承脚的安装部覆盖。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或11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其他部件安装部相对于上述加强部设有多个;在上述加强部上设有加强筋,上述加强筋以对置于多个上述其他部件安装部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加强部的中央部长的加宽部;上述加强筋延伸到上述加宽部。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或13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筋设在与上述第一连结部对应的位置。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部与上述加强部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壁部和上述第二壁部为相同形状。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仅在上述左右的滑动部中的一方的滑动部的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上设有上述加强部;另一方的滑动部的上述后方支承脚具备:基部,上述基部与上述另一方的滑动部重叠而固定;伸出用固定部,上述伸出用固定部以与伸出地面对置的方式从上述基部垂下,且固定在该伸出地面上,上述伸出地面从水平面向下方伸出;和限制部,上述限制部以将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推压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动部上。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具备与上述滑动部重叠的上表面部;在上述上表面部上设有凹部;上述凹部对置于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上述凹部和上述前表面部通过焊接被固定。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8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具备:壁部,上述壁部从上述上表面部垂下;和延伸部,上述延伸部从上述壁部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9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具备垂下部,上述垂下部从上述延伸部连续并垂下且对置于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而被焊接。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加强部的相互对置的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上设有将它们的下部间连结的第一连结部,所以通过该第一连结部提高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强度。由此,将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的连结状态也提高,能够提高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的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设有将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上部间连结的第二连结部,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二连结部使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强度变得更强。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多个第一连结部之间配置有第二连结部,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二连结部提高加强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加强部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加强部的中央部长的加宽部,所以能够使对于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的接合面积变大,能够提高安装在前方支承脚及后方支承脚上时的安装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加强部的比前后的加宽部靠中央侧配置有第一连结部,所以强度比加宽部差的部分被第一连结部加强,能够提高加强部整体的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于在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各自的上缘部及下缘部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所以能够通过该肋提高加强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由于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的下缘部的肋与第一连结部连续,所以上述肋和第一连结部被一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由于加强部相对于前方支承脚的与滑动部的固定部分和后方支承脚的与滑动部的固定部分,隔开间隔配置,所以能够使用该间隔在滑动部上组装各支承脚。因而,与没有间隔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容易地将滑动部和各支承脚组装。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由于加强部的与固定部分对置的部分开口,所以通过经由开口,容易将工具卡合到固定部分上,能够提高安装性。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由于其他部件安装用的其他部件安装部设在加强部上,所以能够在将加强部与其他部件安装部一体化而提高加强部的强度的同时,使其他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由于其他部件是将加强部和加强部及上述支承脚的安装部覆盖的罩部件,所以它们被罩部件覆盖,能够使观感变好。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加强部上设有以与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对置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所以能够通过加强筋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附近的强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的稳定性。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由于加强筋延伸到加宽部,所以在加宽部也通过加强筋提高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由于在与第一连结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筋,所以能够通过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加强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滑动部与加强部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驱动装置,所以能够将驱动装置配置到死空间中,能够抑制座椅装置的大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由于第一壁部和上述第二壁部为相同形状,所以能够使零件共通化。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没有设置加强部的另一方的滑动部的后方支承脚上,设有以将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推压的方式固定在滑动部上的限制部,所以能够提高后方支承脚的滑动部的支承力。
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由于焊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限制部的上表面部所具备的凹部内,所以能够在抑制支承脚的大型化的同时,将限制部和伸出用固定部一体化。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由于限制部具备从上表面部垂下的壁部和从壁部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所以能够通过它们提高限制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由于限制部的垂下部和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被焊接,所以将限制部和伸出用固定部遍及更大范围一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安装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主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左脚部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左脚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2的左脚部的一部分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5是将图2的左脚部的一部分从下方观察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安装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左脚部上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右脚部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将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后方支承脚从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将图9的后方支承脚从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形态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赋予了为了实施本发明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并不将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图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主要部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座椅装置1中,具备座椅主体90、将座椅主体9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左右一对滑动部60、和用来将左右一对滑动部60固定到车辆的地面上的脚部7。
在座椅主体90中,具备座椅靠背框架2、分别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2的下部的左右的左右一对垫侧框架3、和使座椅靠背框架2相对于垫侧框架3倾动的斜倚机构4。
在滑动部60中,具备将左右的垫侧框架3分别支承的上轨道5、和将上轨道5滑动自如地支承并安装着脚部7的下轨道6。
脚部7具备支承左侧的滑动部60的左脚部8、和支承右侧的滑动部60的右脚部9。这里,也有在车辆的地面中在左右有阶差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设置左脚部8的地面较低、设置右脚部9的地面较高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左脚部8详细地说明。图2是表示左脚部8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左脚部8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将左脚部8的一部分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图5是将图2的左脚部的一部分从下方观察的仰视图。
如图2~图5所示,在左脚部8中,具备固定在下轨道6的前端部上的前方支承脚81、固定在下轨道6的后端部上的后方支承脚82、和架设在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上的加强部83。
在前方支承脚81的下端部,设有朝向前方延伸并固定在车辆的地面上的地面固定部811。此外,在前方支承脚81的上端部,设有以与下轨道6的前端部的下表面重叠的方式朝向后方延伸并固定在该下轨道6上的轨道固定部812。此外,在前方支承脚81的左右的侧部的各自上,形成有从地面固定部811到轨道固定部812连续而立设在地面侧的肋813、814。
在后方支承脚82的下端部,设有朝向后方延伸并固定到车辆的地面上的地面固定部821。此外,在后方支承脚82的上端部,设有以与下轨道6的后端部的下表面重叠的方式朝向前方延伸并固定在该下轨道6上的轨道固定部822。此外,在后方支承脚82的左右的侧部的各自上,形成有从地面固定部821到轨道固定部822连续而立设在地面侧的肋823、824。
前方支承脚81的轨道固定部812通过螺纹件等固定工具40固定在下轨道6上(参照图5)。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后方支承脚82的轨道固定部822中也是同样的。
加强部83相对于处于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两者的地面固定部811、821的肋813、814、823、824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加强部83具备安装在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左侧部上的第一壁部84、和安装在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右侧部上并与第一壁部84对置的第二壁部85。
第一壁部84其前端部配置在前方支承脚81的左侧的肋813的内侧(右侧),通过焊接固定在该肋813的外侧面上。另一方面,第一壁部84的后端部配置在后方支承脚82的左侧的肋823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在该肋823的外侧面上。焊接部位在图2、图3中用B1、B2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二壁部85其前端部配置在前方支承脚81的右侧的肋814的内侧(左侧),通过焊接固定在该肋814的外侧面上。他方,第二壁部85的后端部配置在后方支承脚82的右侧的肋824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在该肋824的外侧面上。
这样,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被配置在前方支承脚81的左右的肋813、814的内侧并且被配置在后方支承脚82的左右的肋823、824的内侧,所以能够将加强部83紧凑地设置。
另外,由于第一壁部84和第二壁部85是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第一壁部84进行说明,关于第二壁部85,通过对与第一壁部84的各部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第一壁部84具备中央部841、与中央部841的前侧连续且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中央部841长的前方加宽部842、和与中央部841的后侧连续且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中央部841长的后方加宽部843。前方加宽部842延伸到比前方支承脚81的轨道固定部812靠中央部841侧。此外,后方加宽部843延伸到比后方支承脚82的轨道固定部822靠中央部841侧。
在第一壁部84的上缘部,从前端部到后端部连续形成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844。另一方面,在第一壁部84的下缘部,从前端部到后端部连续形成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845。
由于在第二壁部85的上缘部及下缘部上也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844、845,所以第一壁部84的肋844、845和第二壁部85的肋844、845相面对,能够提高加强部83整体的刚性。
此外,中央部841的上缘部设在比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的上缘部下降的位置。中央部841的下缘部设在比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的下缘部上升的位置。它们的边界形成为锥状。
并且,在中央部841的上缘部的外侧面上,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通过焊接安装着两个其他部件安装用的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其他部件安装部846的焊接部位在图2、图3中用B3、B4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配置在不与前方支承脚81的轨道固定部812及后方支承脚82的轨道固定部822对置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与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及安装在该其他部件安装部846上的其他部件干涉。
这里,作为其他部件,例如可以举出安装在左脚部8上的罩部件45。
图6是表示罩部件45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安装在左脚部8上的罩部件45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罩部件45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将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上部和加强部83覆盖的第一罩部451、和从第一罩部45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并将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下部覆盖的前后一对第二罩部452、和从前后一对第二罩部452的下端向前方或后方延伸并将地面固定部811、821覆盖的前后一对第三罩部453。第一罩部451、第二罩部452及第三罩部453分别是分体,通过将它们一体地组装而形成罩部件45。
在第一罩部451的内侧,设有与前后两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分别卡合的爪部46。通过使该爪部46与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卡合,如图7所示,罩部件45将加强部83、该加强部83及支承脚81、82的安装部和下轨道6覆盖。
另外,在图6及图7所示的罩部件45中,例示了第三罩部453仅将地面固定部811、821的上方覆盖的情况,但第三罩部453也可以将地面固定部811、821的整周覆盖。由此,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整体被罩部件45覆盖。
进而,如图2及图3所示,在作为下轨道6与加强部83之间的空间内且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之间,配置有固定在下轨道6的下端面上的例如马达等驱动装置100。
此外,在第一壁部84上,以与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847。该加强筋847比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间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两端部进入到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内。由此,加强筋847的前端部被配置在与前方支承脚81的轨道固定部812对置的位置,加强筋847的后端部被配置在与后方支承脚82的轨道固定部822对置的位置。
并且,在第一壁部84和第二壁部85上,设有将它们的下端部间连结的一对第一连结部848、和将上端部间连结的第二连结部849。
一对第一连结部848在左右方向上架设设置在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中央部841、841的下端部间。这一对第一连结部848配置在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的外侧附近。由此,能够使作用在各其他部件安装部846上的力也分散给一对第一连结部848,能够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846的强度。
第二连结部849在左右方向上架设设置在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中央部841、841的上端部间。该第二连结部849配置在一对第一连结部848之间。
此外,在加强部83中,设有开口41,以使轨道固定部812的固定工具40从下表面露出(参照图5)。即,加强部83的与固定部分对置的部分开口。
接着,对右脚部9详细地说明。图8是表示右脚部9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在右脚部9中,具备固定在下轨道6的前端部上的前方支承脚91和固定在下轨道6的后端部上的后方支承脚92。并且,在作为前方支承脚91、后方支承脚92之间且地面F和下轨道6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驱动装置100。
在前方支承脚91的下端部,设有朝向前方延伸并固定在车辆的地面F上的地面固定部911。此外,在前方支承脚91的上端部,设有以与下轨道6的前端部的下表面重叠的方式朝向后方延伸并固定在该下轨道6上的轨道固定部912。此外,在前方支承脚91的左右的侧部的各自上,形成有从地面固定部911到轨道固定部912连续而立设在地面侧的肋913。
图9是将后方支承脚92从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是将后方支承脚92从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后方支承脚92中,具备与右侧的下轨道6重叠而被固定的基部93、以对置于与水平面大致正交的伸出地面f1的方式从基部垂下并固定在该伸出地面f1上的伸出用固定部94、和以将伸出用固定部94的前表面部941推压的方式固定在下轨道6上的限制部95。
另外,伸出地面f1也有以相对于水平面大致正交以外的角度从水平面向下方伸出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伸出用固定部94优选的是以与伸出地面f1的倾斜对应的方式伸出。
在基部93中,具备与下轨道6的下表面重叠的上表面部931、从上表面部931的左右垂下的一对壁部932、和从壁部932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并重叠在地面F上的延伸部933。在上表面部931上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有两个贯通孔934,通过在该贯通孔934中插入螺纹件等固定工具并使其卡止到下轨道6上,能够将基部93固定到下轨道6上。
在伸出用固定部94中,具备从上表面部931连续垂下并与伸出地面f1对置的前表面部941、以与基部93的壁部932连续的方式从前表面部941向后方延伸的壁部942、和以与基部93的延伸部933连续的方式从后端部向外侧延伸到壁部942并与伸出地面f1重叠的延伸部943。
在前表面部941上形成有贯通孔944,通过在该贯通孔944中插入螺纹件等固定工具并使其卡止到伸出地面f1上,能够将基部93及伸出用固定部94固定到地面F上。
限制部95具备与下轨道6的下表面重叠的上表面部951、从上表面部951的左右垂下的一对壁部952、从壁部952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并重叠到地面F上的延伸部953、和从延伸部953的后端部连续并垂下且对置于伸出用固定部94的延伸部943而被焊接的垂下部954。垂下部954与延伸部943的焊接部位在图9、图10中用B5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上表面部951上形成有贯通孔955,通过在该贯通孔955中插入螺纹件等固定工具并使其卡止到下轨道6上,能够将限制部95固定到下轨道6上。此外,在上表面部951的后端部,形成有朝向后方逐渐下降那样的凹部956。凹部956的后端部与伸出用固定部94的前表面部941对置,通过焊接将该凹部956和前表面部941固定。该焊接部位在图9、图10中用B6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加强部83的相互对置的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上设有将它们的下端部间连结的第一连结部848,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一连结部848提高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强度。由此,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连结状态也被提高,能够提高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强度。
此外,由于设有将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上部间连结的第二连结部849,所以通过该第二连结部849能够使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强度变得更强。
此外,由于在多个第一连结部848之间配置有第二连结部849,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二连结部849提高加强部83的刚性。
此外,由于加强部83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中央部841长的加宽部(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所以能够使对于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的接合面积变大,能够提高安装在前方支承脚81及后方支承脚82上时的安装刚性。
由于在加强部83的比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靠中央侧配置有第一连结部848,所以强度比前方加宽部842及后方加宽部843差的中央部841被第一连结部848加强,能够提高加强部83整体的强度。
此外,由于在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各自的上缘部及下缘部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844、845,所以通过该肋844、845提高了加强部83的刚性。
此外,由于第一壁部84及第二壁部85的下缘部的肋845与第一连结部848连续,所以肋845和第一连结部848被一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部83的刚性。
此外,由于加强部83相对于前方支承脚81的与下轨道6的固定部分(轨道固定部812)、和后方支承脚82的与下轨道6的固定部分(轨道固定部822),隔开间隔配置,所以能够使用该间隔将各支承脚81、82组装到下轨道6上。如图3所示,轨道固定部812、822和下轨道6成为从轨道固定部812、822的下表面侧连结螺母10,所以通过有上述间隔,能够容易地进行使工具卡合到螺母10中的操作。因而,与没有间隔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容易地将下轨道6和各支承脚81、82组装。
此外,由于加强部83的与固定部分对置的部分开口,所以通过经由开口41,容易将工具卡合到固定部分上,能够提高安装性。
此外,由于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通过焊接安装在加强部83上,所以将加强部83和其他部件安装部846一体化,能够在提高加强部83的强度的同时,使其他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并且,由于其他部件是将加强部83和加强部83及上述支承脚81、82的安装部覆盖的罩部件45,所以它们被罩部件45覆盖,能够使观感变好。
此外,由于在加强部83上设有以与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对置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847,所以能够通过加强筋847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附近的强度。载荷经由其他部件集中在其他部件安装部846,但只要如上述那样通过加强筋847提高了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附近的强度,就能够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846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加强筋847比多个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间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以不仅是其他部件安装部846附近,还能够提高其以外的区域的强度。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部件安装部846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在与第一连结部848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筋847,所以通过加强筋847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部83的刚性。
此外,由于在滑动部60与加强部83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驱动装置100,所以能够将驱动装置100配置到死空间中,能够抑制座椅装置1的大型化。
并且,由于在没有设置加强部83的右侧的下轨道6的后方支承脚92上设有以将伸出用固定部94的前表面部941推压的方式固定到下轨道6上的限制部95,所以能够提高后方支承脚92上的下轨道6的支承力。
此外,由于焊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限制部95的上表面部931所具备的凹部956内,所以能够在抑制后方支承脚92的大型化的同时,使限制部95和伸出用固定部04一体化。
此外,由于限制部95具备从上表面部931垂下的壁部932和从壁部932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933,所以能够通过它们提高限制部95的刚性。
此外,由于限制部95的垂下部954和伸出用固定部94的前表面部941被焊接,所以限制部95和伸出用固定部94遍及更大范围被一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安装刚性。
另外,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具备驱动装置100的座椅装置1,但即使是不需要驱动装置100的座椅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对不需要驱动装置100的座椅装置仅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脚部7就可以。
此外,第一壁部84和第二壁部85优选的是相同形状。由此,能够使零件共通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发明的座椅装置能够对例如搭载在车辆等中的座椅装置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座椅装置
2 座椅靠背框架
3 垫侧框架
4 斜倚机构
5 上轨道
6 下轨道
7 脚部
8 左脚部
9 右脚部
41 开口
60 滑动部
81 前方支承脚
82 后方支承脚
83 加强部
84 第一壁部
85 第二壁部
90 座椅主体
91 前方支承脚
92 后方支承脚
93 基部
94 伸出用固定部
95 限制部
100 驱动装置
812 轨道固定部
822 轨道固定部
841 中央部
842 前方加宽部(加宽部)
843 后方加宽部(加宽部)
846 其他部件安装部
847 加强筋
848 第一连结部
849 第二连结部
941 前表面部
F 地面
f1 伸出地面。

Claims (20)

1.一种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左右的滑动部,上述左右的滑动部将座椅主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
前方支承脚,上述前方支承脚固定在上述滑动部的前端部;
后方支承脚,上述后方支承脚固定在上述滑动部的后端部;和
加强部,上述加强部架设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上;
上述加强部具有:
第一壁部,上述第一壁部安装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的一侧部;
第二壁部,上述第二壁部安装在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的另一侧部,且与上述第一壁部对置;和
第一连结部,上述第一连结部将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下部间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二连结部,上述第二连结部将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上部间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结部有多个;
上述第二连结部配置在多个上述第一连结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加强部的中央部长的加宽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结部配置在上述加强部的比前后的上述加宽部靠中央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各自的上缘部及下缘部,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壁部及上述第二壁部的下缘部的上述肋与上述第一连结部连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相对于上述前方支承脚的与上述滑动部的固定部分和上述后方支承脚的与上述滑动部的固定部分,隔开间隔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的与上述固定部分对置的部分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强部上,设有其他部件安装用的其他部件安装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他部件是罩部件,上述罩部件将上述加强部、上述加强部的安装部和上述支承脚的安装部覆盖。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他部件安装部相对于上述加强部设有多个;
在上述加强部上设有加强筋,上述加强筋以对置于多个上述其他部件安装部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的前后的两端部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该加强部的中央部长的加宽部;
上述加强筋延伸到上述加宽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筋设在与上述第一连结部对应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滑动部与上述加强部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驱动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壁部和上述第二壁部为相同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仅在上述左右的滑动部中的一方的滑动部的上述前方支承脚及上述后方支承脚上设有上述加强部;
另一方的滑动部的上述后方支承脚具备:
基部,上述基部与上述另一方的滑动部重叠而固定;
伸出用固定部,上述伸出用固定部以与伸出地面对置的方式从上述基部垂下,且固定在该伸出地面上,上述伸出地面从水平面向下方伸出;和
限制部,上述限制部以将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推压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动部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具备与上述滑动部重叠的上表面部;
在上述上表面部上设有凹部;
上述凹部对置于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
上述凹部和上述前表面部通过焊接被固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具备:
壁部,上述壁部从上述上表面部垂下;和
延伸部,上述延伸部从上述壁部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具备垂下部,上述垂下部从上述延伸部连续并垂下且对置于上述伸出用固定部的前表面部而被焊接。
CN201380068318.7A 2012-12-27 2013-12-26 座椅装置 Active CN104870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3912 2012-12-27
JP2012-283912 2012-12-27
PCT/JP2013/084939 WO2014104211A1 (ja) 2012-12-27 2013-12-26 シ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247A CN104870247A (zh) 2015-08-26
CN104870247B true CN104870247B (zh) 2017-05-24

Family

ID=5102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318.7A Active CN104870247B (zh) 2012-12-27 2013-12-26 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79993B2 (zh)
JP (3) JP6188244B2 (zh)
CN (1) CN104870247B (zh)
WO (1) WO20141042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3223B1 (fr) * 2014-07-04 2016-07-15 Renault Sa Banquet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montage associe
DE102016224512A1 (de) * 2016-12-08 2018-06-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Fahrzeugsitzanordnung mit einer bodenschienenseitig angeordneten Antriebseinrichtung
FR3081399B1 (fr) * 2018-05-25 2021-01-08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WO2020196926A1 (ja) 2019-03-28 2020-10-01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細胞競合の制御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5700A (ja) * 1994-01-24 1995-08-0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ートレッグカバー
EP1228922A1 (en) * 2001-01-31 2002-08-07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986277A (zh) * 2005-12-22 2007-06-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2009602A (zh) * 2009-09-04 2011-04-1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的滑动机构
JP201207654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5611A (en) * 1991-02-20 1992-06-30 Atwood Industries, Inc. Vehicle seat adjuster with crash bars
US5242143A (en) * 1992-03-12 1993-09-07 Tachi-S Co. Ltd. Cover for slide rail of automotive seat
US6105920A (en) * 1996-06-06 2000-08-22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ith hidden floor mount
FR2784629B1 (fr) * 1998-10-19 2001-01-05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pour siege de vehicule,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et glissiere pour un tel siege
US6352312B1 (en) * 2000-03-24 2002-03-05 Excellence Manufacturing, Inc. Vehicle seat interlock
CA2483663A1 (en) * 2002-05-03 2003-11-13 Intier Automotive Inc. Internal reinforcement bracket for a seat track assembly
JP200512592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679961B2 (ja) * 2005-05-13 2011-05-11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装置
JP5389375B2 (ja) * 2008-05-09 2014-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支持構造
US8245994B2 (en) * 2009-01-29 2012-08-2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5632727B2 (ja) * 2010-12-13 2014-11-2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JP5691542B2 (ja) * 2011-01-18 2015-04-0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シート用スライド装置
JP5580371B2 (ja) * 2012-08-10 2014-08-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EP2705978B1 (en) * 2012-09-11 2019-11-06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spacer arrangement
JP5613744B2 (ja) * 2012-10-24 2014-10-29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JP6225656B2 (ja) * 2013-11-14 2017-1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5700A (ja) * 1994-01-24 1995-08-0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ートレッグカバー
EP1228922A1 (en) * 2001-01-31 2002-08-07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986277A (zh) * 2005-12-22 2007-06-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2009602A (zh) * 2009-09-04 2011-04-1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的滑动机构
JP201207654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88244B2 (ja) 2017-08-30
US20150367753A1 (en) 2015-12-24
CN104870247A (zh) 2015-08-26
WO2014104211A1 (ja) 2014-07-03
JP6480523B2 (ja) 2019-03-13
JP2019069777A (ja) 2019-05-09
JPWO2014104211A1 (ja) 2017-01-19
US9579993B2 (en) 2017-02-28
JP6659987B2 (ja) 2020-03-04
JP2017190136A (ja)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247B (zh) 座椅装置
CN1119103C (zh) 陈列商品用的展示装置
WO2008151007A3 (en) Table construction
RU2014127887A (ru) Узел полки
US8856983B2 (en) Adjustable bed
CN108437866A (zh) 座椅装置
EP2103478A3 (en) Vehicle safety seat
CN204132922U (zh) 一种钢丝网床板
CN208371361U (zh) 设置有铝合金大梁的床框
TW200742655A (en) Case clamp
CN208028712U (zh) 一种步进电机防震底座
CN204956733U (zh) 一种复式脚踏装置以及儿童座椅
CN203543633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CN209081201U (zh) 用于电梯的转接支架
CN208988161U (zh) 一种中间鼓起的弹性钢丝座椅
EP3019654B1 (en) Sewing machine table
CN211370361U (zh) 复合式全自动抽油机电动滑轨装置
EP3685706A1 (en) Seat and furniture arrangement
CN202481179U (zh) 带有脚踏板的电动车双支梯
CN208411988U (zh) 一种中置动力的电动车平叉
CN206598449U (zh) 射台后板
CN205870468U (zh) 一种电梯上下部导轨总成辅助加工支架
CN207028857U (zh) 一种副仪表板中部安装支架
CN104108399B (zh) 城铁车辆内装车顶吊结构
RU117378U1 (ru) Рабочее место машиниста (оператор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локомоти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