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502A -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502A
CN104854502A CN201380065832.5A CN201380065832A CN104854502A CN 104854502 A CN104854502 A CN 104854502A CN 201380065832 A CN201380065832 A CN 201380065832A CN 104854502 A CN104854502 A CN 104854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optical display
optical component
substrate
display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8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502B (zh
Inventor
藤井干士
田中大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4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1Manufacturing of individual cells out of a plurality of cells, e.g. by dic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4Arrangements for aligning or assembling subst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具备:摄像装置,其针对在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基板(P1)的表面贴合比所述表面大的光学构件板材而成的层叠体,在俯视观察下摄像包含所述基板(P1)的角部(C1)的图像;切断装置,其将所述光学构件板材切分为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对置部分即光学构件、和所述光学构件的外侧的剩余部分;和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图像来求取对所述基板(P1)的俯视观察下的轮廓线进行了近似的近似轮廓线,且控制所述切断装置,以使基于所述近似轮廓线来切断所述光学构件板材,所述控制装置针对包含在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基板(P1)的像,检测与夹着所述角部(C1)的所述基板的2条边分别重合的多个点(D),基于所述多个点(D)来算出与所述2条边对应的2条近似直线(L1、L2),将所述2条近似直线(L1、L2)的交点设定为与所述角部(C1)对应的虚拟点(CX),对所述基板(P1)所具有的多个所述角部(C1)分别设定所述虚拟点(CX),求取用线段连结所述虚拟点(CX)而得到的图形,以作为所述近似轮廓线。

Description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本申请基于2013年1月10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3-002830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过去,在液晶显示器等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中,采用如下方法:在2片母玻璃之间夹持液晶层并粘在一起,制成母面板,然后,将母面板分割为多片液晶面板(光学显示部件)的方法(所谓的多拼)。母面板,例如能够在母玻璃上刻印划线,接下来加压并沿划线切割,由此分割为多片液晶面板(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90900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切出不仅包含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还包含溢出到显示区域的周边部(边框部)的剩余部分的大小的板材片后,在液晶面板上贴合偏光薄膜、相位差薄膜、亮度上升薄膜等的光学构件。由此,板材片在可靠地覆盖显示区域的同时,将剩余部分配置在边框部。过去,将光学构件的边缘贴合成配置在液晶面板的边框部。
但近年来进行了研究,光学显示部件通过缩小显示面中的显示区域的周边部来谋求显示区域的扩大以及设备的小型化(以下有时将在光学显示部件缩小边框部称作「狭边框化」)。切出与液晶面板的俯视观察形状相吻合的大小的板材片,使板材片的边缘与液晶面板的外周相吻合地在狭边框化的液晶面板上贴合光学构件。
如此,在贴合光学构件的板材片的情况下,检测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进行将该板材片切出为与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大小和形状的操作。作为外形形状的检测的方法,考虑如下方法:在俯视观察下检测液晶面板的四角(角部)的基础上,将使四角相连的矩形作为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
但是,在用上述的那样的方法,通过多拼来制造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在具有矩形的液晶面板通常易于在角部出现毛刺或缺损。为此,在通过多拼来制造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在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的检测时,受到毛刺或缺损所带来的影响,会检测出比实际的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大或小的外形形状,不能切出与实际的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光学构件的板材片,易于出现光学显示设备的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式鉴于这样的状况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消除了周缘部的毛刺或缺损所带来的影响的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的检测、且能进行与该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光学构件的加工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制造装置、且能容易地生产狭边框化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方式。
(1)本发明所涉及的1个方式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是在光学显示部件上贴合光学构件而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具备:摄像装置,其针对在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基板的表面贴合比所述表面大的光学构件板材而成的层叠体,在俯视观察下摄像包含所述基板的角部的图像;切断装置,其将所述光学构件板材切分为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对置部分即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光学构件的外侧的剩余部分;和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图像来求取对所述基板的俯视观察下的轮廓线进行了近似的近似轮廓线,并控制所述切断装置,以使基于所述近似轮廓线来切断所述光学构件板材,所述控制装置针对包含在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基板的像,检测与夹着所述角部的所述基板的2条边分别重合的多个点,基于所述多个点来算出与所述2条边对应的2条近似直线,将所述2条近似直线的交点设定为与所述角部对应的虚拟点,针对所述基板所具有的多个所述角部分别设定所述虚拟点,求取用线段连结所述虚拟点而得到的图形,以作为所述近似轮廓线。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与显示区域的对置部分」表示: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上、光学显示部件的外形状的大小以下的区域,且避开电气部件安装部等的功能部分的区域。即,光学构件既可以沿光学显示部件的外周缘而与剩余部分切离而形成,也可以在显示区域的周边部即边框部与剩余部分切离而形成。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基于近似轮廓线切断所述光学构件板材」表示:沿着算出的近似轮廓线,或在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上且近似轮廓线的内侧的区域,切断光学构件板材的方式。即,光学构件板材的切断位置既可以是沿着近似轮廓线的位置,也可以是与显示区域的周缘部即边框部重合的位置。
(2)在上述(1)的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具有:照明装置,其从夹着所述层叠体而与所述摄像装置相反的一侧照明所述层叠体。
(3)在上述(1)或(2)的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所述控制装置检测除了所述角部的近旁的预先确定的区域以外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2条边分别重合的所述多个点。
(4)本发明所涉及的1个方式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是在光学显示部件上贴合光学构件而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具备:贴合装置,其在输送于生产线上的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表面贴合比所述表面大的光学构件板材,以形成具有所述光学显示部件和所述光学构件板材的层叠体;和切断所述层叠体所具有的所述光学构件板材的上述(1)到(3)任意1个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式,能提供一种进行消除了周缘部的毛刺或缺损所带来的影响的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的检测、且能进行与该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光学构件的加工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另外,能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制造装置、且能容易地生产狭边框化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光学构件板材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使用摄像装置对层叠体进行摄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使用摄像装置对层叠体进行摄像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是用摄像装置进行摄像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根据轮廓线上的多个点求取的近似直线的图表。
图6是使求得的虚拟点反映到用摄像装置所摄像的图像中的图。
图7A是表示求取近似轮廓线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7B是表示求取近似轮廓线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7C是表示求取近似轮廓线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使用切断装置切断层叠体的板材片的情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图1是表示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100(以下称作生产系统100)的概略截面图。生产系统100具有:贴合部10,其对在生产线上输送的液晶面板(光学显示部件)P贴合板材片(光学构件板材)FA;和切断部20,其切断板材片FA作为光学构件F,制造具有光学构件F和液晶面板P的光学显示设备。切断部20对应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
(贴合部)
贴合部10具备:输送装置11,其在光学构件板材F1的长边方向上输送带状的光学构件板材F1;切断装置12,其从光学构件板材F1切出板材片FA;和贴合装置13,其在液晶面板P的上表面贴合板材片FA。
图2是表示光学构件板材F1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那样,光学构件板材F1具有:带状的光学构件卷材F2,其通过切断成单位长度而得到贴合于液晶面板P的板材片FA;和隔板板材F3,其与光学构件卷材F2层叠地设置。隔板板材F3用作输送光学构件卷材F2的载体。
在光学构件卷材F2与隔板板材F3间设置粘接层F4。
将光学构件卷材F2和粘接层F4一起沿跨光学构件板材F1的宽度方向的全宽形成的切入线C切断成单位长度(板材片FA单位),成为板材片FA。将板材片FA从隔板板材F3剥离,如后述那样贴合在液晶面板P的上表面。
返回图1,输送装置11具有:放卷部111,其保持卷绕了带状的光学构件板材F1的卷材辊R1,并将光学构件板材F1沿光学构件板材F1的长边方向放出;和卷取部112,其保持卷取将板材片FA剥离而成为单独的隔板板材F3的隔板辊R2。
另外,虽省略图示,但输送装置11具有使光学构件板材F1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进行卷挂的多个引导辊。光学构件板材F1在与光学构件板材F1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板材宽度方向)上有比液晶面板P的贴合板材片一侧的基板更宽的宽度。
将放卷部111和卷取部112例如相互同步地进行驱动。由此,使将光学构件板材F1向输送方向放出的放卷部111的动作、和将隔板板材F3卷取的卷取部112的动作同步,以抑制光学构件板材F1以及隔板板材F3的松弛。放卷部111和卷取部112使从卷材辊R1放卷的光学构件板材F1的光学构件卷材F2侧朝向切断装置12侧来进行输送。
切断装置12在光学构件板材F1的输送过程中面向光学构件卷材F2而配置。切断装置12构成为例如具备圆形的切断刀刃,且能在设定的光学构件板材F1的切断方向上移动。
切断装置12每当放出预先设定的单位长度份的光学构件板材F1时,就跨光学构件板材F1的板材宽度方向的全宽切断包含在光学构件板材F1中的光学构件卷材F2。在切断后的光学构件板材F1上形成跨光学构件卷材F2的板材宽度方向的全宽的切入线C。以切入线C划分的范围是板材片FA,切断装置12将板材片FA形成在隔板板材F3上。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并非切断光学构件板材F1的厚度方向的全部、而是在至少将隔板板材F3的一部分相连的状态下切断光学构件卷材F2的情况称作「半切」。
为了防止因在光学构件板材F1的输送中作用的拉力而使光学构件板材F1(隔板板材F3)破断,切断装置12调整切断刀刃的进退位置,以使在隔板板材F3留下规定的厚度,且实施半切直到粘接层F4与隔板板材F3的界面的近旁为止。另外,也可以取代切断刀刃而使用射出激光的装置来进行烧切。
能根据光学构件的形状和光学构件中的光学轴的设定方向等来任意设定切断装置12所形成的板材片FA的大小和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光学构件板材F1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半切光学构件板材F1,在光学构件板材F1空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切入线C,由此得到板材片FA。
贴合装置13具有:剥离部131,其锐角地卷挂光学构件板材F1,并使板材片FA从隔板板材F3分离;贴合头132,其附着地保持板材片FA,且在液晶面板P上输送板材片FA并进行贴合;和载置台133,其载置液晶面板P,进行液晶面板P和板材片FA的贴合。
剥离部131位于图1中使隔板板材F3侧朝向下方而大致水平地输送的光学构件板材F1的下方,至少跨光学构件板材F1的板材宽度方向的全宽延伸。在剥离部131,与隔板板材F3侧相接地卷挂半切后的光学构件板材F1。
剥离部131的前端部131a在截面观察下形成为锐角。在剥离部131的前端部131a将光学构件板材F1锐角地折返时,板材片FA以通过上述的半切而形成的切入线C为起点从隔板板材F3卷起而剥离。在板材片FA剥离时,形成在板材片FA与隔板板材F3之间的粘接层F4和板材片FA一起从隔板板材F3剥离。为此,在从隔板板材F3剥离的板材片FA中,将粘接层F4配置在下表面。
贴合头132具有与所述板材宽度方向平行且凸向下方的圆弧状的保持面132a。保持面132a例如具有弱于板材片FA的粘接层F4的粘贴力的粘贴力,且能反复进行板材片FA的粘贴以及剥离。
另外,贴合头132具有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能在剥离部131(前端部131a)的上方、以及后述的载置台133的上方升降规定量,且能在剥离部131与载置台133之间适当移动。进而,贴合头132能为了水平方向的位置补正而平行移动、以及绕载置面的法线在正反两方向上转动(来回转动)。
贴合头132构成为能以沿光学构件板材F1的板材宽度方向的轴为中心沿着保持面132a的弯曲进行掀动。贴合头132的掀动是在粘贴保持板材片FA时、以及将粘贴保持的板材片FA贴合在液晶面板P时适当进行的。
载置台133载置液晶面板P,并能为了水平方向的位置补正而平行移动、以及来回转动。
进而,贴合部10具有:第1检测摄像机141,其配置在剥离部131的前端部的下方,以检测板材片FA的板材输送下游侧的前端;第2检测摄像机142,其对粘贴保持在保持面132a的板材片FA进行摄像;和第3检测摄像机143,其对载置台133上的液晶面板P进行摄像。另外,也可以使用代替各检测摄像机141~143的传感器。
贴合部10作为整体是如以下那样进行驱动的。
若放出光学构件板材F1,则在例如第1检测摄像机141检测到板材片FA的下游侧端的时间点,输送装置11暂时停止,切断装置12对光学构件板材F1进行半切。即,第1检测摄像机141的检测位置(第1检测摄像机141的光轴延长位置)与切断装置12的切割位置(切断装置12的切断刀刃进退位置)之间的沿板材输送路径的距离相当于板材片FA的长度。
切断装置12能沿板材输送路径移动,能使第1检测摄像机141的检测位置与切断装置12的切割位置之间的沿板材输送路径的距离变化。例如,在制成的板材片FA的长度和预先设定的板材片FA的规格不同的情况下,能通过切断装置12的移动来补正偏离,形成规定的长度的板材片FA。另外,能通过切断装置12的移动来形成长度不同的板材片FA。
同时,贴合头132在保持面132a的弯曲一端侧132x成为下侧地倾斜的状态(图1为向右倾的状态,用标号α示出)下,将保持面132a的弯曲一端侧132x从上方推压在剥离部131的前端部131a,使位于前端部131a的板材片FA的下游侧端粘贴在保持面132a。之后,断开贴合头132与驱动装置的连接,并使贴合头132自由地掀动。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放卷部111和卷取部112,放出板材片FA,则贴合头132使保持面132a的弯曲另一端侧132y成为下侧而(图1中为向左倾的状态,用标号β示出)被动地掀动。由此将板材片FA的整体粘贴在保持面132a。
保持板材片FA的贴合头132向载置台133的上方移动。这时,保持于贴合头132的板材片FA,在从剥离部131的上方向载置台133的上方移动时,被第2检测摄像机142摄像。将所摄像的图像数据送往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并检测贴合头132的保持面132a中的板材片FA的保持姿态(水平方向的位置、绕保持面132a的法线的来回转动角度)。
由第3检测摄像机143对载置于载置台133的液晶面板P进行摄像。
将所摄像的图像数据送往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并检测载置台133上的液晶面板P的姿态(水平方向的位置、绕载置液晶面板P的载置台上表面的法线的来回转动角度)。
贴合头132以及载置台133基于分别检测出的板材片FA以及液晶面板P的姿态来调整板材片FA和液晶面板P的相对位置。在载置台133中,贴合头132例如通过驱动装置的工作而主动地掀动,将板材片FA沿保持面132a的弯曲推压在载置于载置台133上的液晶面板P的上表面,可靠地进行贴合。
由此,形成贴合了板材片FA和液晶面板P的层叠体S。通过将调整了相对位置的液晶面板P和板材片FA贴合,来抑制板材片FA的贴合偏差,并提升相对于液晶面板P的板材片FA的光学轴方向的精度,且提高光学显示设备的精度以及对比度。
另外,在切断装置12对光学构件板材F1进行半切时,也可以使第1检测摄像机141还检测印在光学构件板材F1的光学构件卷材F2的缺陷标记。在卷材辊R1的制造时,使用喷墨装置等在发现于光学构件板材F1的缺陷部位的光学构件卷材F2上设置缺陷标记。在将检测到该缺陷标记的板材片FA粘贴在贴合头132之后,不贴合到液晶面板P,而是移动到另外设置的弃贴位置并叠贴到废材板材等。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到缺陷标记时,使切断装置12移动,将切断得短于能贴合在液晶面板P的板材片FA并包含缺陷标记的部分切离,进行弃贴。
(切断部)
切断部20具备:摄像装置210,其对层叠体S的图像进行摄像;切断装置220,其将层叠体S所具有的板材片FA切分为与液晶面板P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对置部分即光学构件F、和光学构件F的外侧的剩余部分FX;和控制装置230,其基于用摄像装置210摄像到的图像来控制切断装置220。进而,具有从夹着层叠体S与摄像装置210相反一侧照明层叠体S的照明装置240。
图3A~8是说明切断部20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A以及3B是表示使用摄像装置210来对层叠体S进行摄像的情形的示意图。首先,如图3A所示那样,使用多个(图中4个)摄像装置210来对层叠体S中的液晶面板P的角部的周边摄像。
层叠体S具有液晶面板P、和贴合于液晶面板P的板材片FA。
液晶面板P具有被对置基板P1和元件基板P2夹持的液晶层。另外,在液晶面板P中,对置基板P1的俯视观察面积小于元件基板P2的俯视观察面积,在将两者重合时,元件基板P2的一端侧在俯视观察下露出。在露出元件基板P2的区域P3设置了端子部P4。
图3B是液晶面板P的部分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P以多拼来制造。为此,如图3B所示那样,对置基板P1的角部(例如边PA的两端的角部C1、C2)近旁PA1、PA2与边PA的中央部PA3相比,出现毛刺或缺损,未成为直线状。近旁PA1、PA2的长度例如在4英寸显示器用的液晶面板中,经验上为5mm左右。
将板材片FA贴合于对置基板P1的表面。在图中示出的层叠体S中,板材片FA具有俯视观察矩形,有比对置基板P1的俯视观察面积更大的俯视观察面积。
对这样的层叠体S使用摄像装置210,对包括对置基板P1的角部在内的摄像区域AR进行摄像。这时,使用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240,从夹着层叠体S而与摄像装置210相反一侧照射光L,对层叠体S进行照明。由此,和从与摄像装置210相同一侧对层叠体S照明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在板材片FA出现的反射光所引起的光晕,能摄像适于后述的解析的图像。
将用摄像装置210所摄像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装置230,进行接下来的处理(图像处理、运算)。
(第1处理)
首先,作为第1处理,进行在图像数据上强调从图3A所示的对置基板P1侧(对置基板P1下方)俯视观察层叠体S所具有的液晶面板P时的对置基板P1的轮廓线的处理。
例如,由于在俯视观察层叠体S时,在对置基板P1与板材片FA重合的区域(第1区域)、和仅从对置基板P1超出的板材片FA的区域(第2区域),光的透过率不同,因此在摄像的图像中,与第1区域相比,第2区域成为更清楚的像。为此,若将摄像的图像二值化,则第1区域成为明区域(白),第2区域成为暗区域(黑),作为明暗的边界,对置基板P1的轮廓线变得明显。
另外,由于二值化时的灰度值的阈值根据进行贴合的板材片FA的种类、进行摄像的位置的液晶面板P的结构等不同,其合适的值会不同,因此进行适当预备实验来设定即可。
(第2处理)
图4是用图3A中的摄像装置210A进行摄像的图像的示意图。在图4中,将第1区域表示为标号AR1,将第2区域表示为标号AR2。作为第2处理,如图4所示那样,基于第1图像处理中二值化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作二值化数据)来检测与对置基板P1的轮廓线(边)重合的多个点D的坐标。
进行检测的坐标的坐标轴,例如设定以二值化数据的左上端为原点、将图像的右方向作为+方向的X轴、将图像的下方向作为+方向的Y轴。另外,在用摄像装置210所摄像的图像中,在夹着对置基板P1的角部的2条边(轮廓线)未成为与摄像的图像的外周的边大致平行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适当从图像数据(或二值化数据)切出适于解析的任意的区域的处理(修剪处理),且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第2处理。
在检测点D的坐标时,例如在基于二值化数据的图像的X轴方向的任意的位置(x1)从上端起在+Y方向上检测灰度时,能根据从白(第1区域)变化到黑(第2区域)的位置的Y方向的位置(y1)来求取点D的坐标(x1,y1)。在夹着对置基板P1的角部C1的2条边分别进行同样的处理,在各边检测与边重合的多个点的坐标。
另外,虽优选进行检测的点D的数量较多,但设定为使后述的运算处理的处理负担不至于过大的数量为宜。例如可以在2条边分别检测100个点D。
另外,在图中示出的近旁PA1,由于在对置基板P1出现毛刺或缺损,各边不成为直线状,因此在点D的检测时,可以将近旁PA1(作为角部的近旁而预先确定的范围)设定得不包含在检测范围中。从检测范围除外的近旁PA1的范围,能遵循经验上或实验上求得的值来适当设定。
(第3处理)
作为第3处理,根据第2处理中检测到的多个点D的坐标来近似求取与重合于点D的边对应的直线。作为近似,能使用通常所知的统计学方法,例如能列举出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求取回归直线(近似直线)的近似方法。
图5是表示第3处理中求得的近似直线L1的图表,是将近似直线L1设为Y=0来表示的图。
在此,在图中,描绘在+y侧的点D1、描绘在-y侧的点D2与其它点D相比,距近似直线L1的间隔距离较大,认为会给近似直线L1的算出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将点D1以及点D2除外的剩余的点来再次求取近似直线。
另外,除外的点D并不局限于图5所示那样的2个。也可以针对近似直线L1与点D的距离(与图5中的点D的Y坐标的绝对值)来确定阈值,将Y坐标的绝对值大于阈值的点D除外,并再次求取近似直线。对于阈值,能遵循经验上或实验上求得的值来适当设定。
针对包含在所摄像的图像中的2边,如此求取近似直线,进而针对用4个摄像装置210所摄像的各图像分别如此求取近似直线。
(第4处理)
作为第4处理,求取针对包含在1个图像的2边分别求得的近似直线的交点,以作为与被该2边所夹着的对置基板P1的角部对应的虚拟点的坐标。
图6是将第4处理中作为2条近似直线L1、L2的交点求得的虚拟点CX反映到用摄像装置210所摄像的图像中的图。由于为了求取近似直线L1、L2而使用的各点D的坐标已知,因此能将近似直线L1、L2以及虚拟点CX反映到用摄像装置210所摄像的图像上。
(第5处理)
作为第5处理,使用在用4个摄像装置210摄像的图像的各自中求得的虚拟点CX,将连结虚拟点CX而得到的图形,假定为对置基板P1的轮廓线(近似轮廓线)来求取。
图7A~7C是表示求取近似轮廓线OL的过程的示意图。由于4个摄像装置210的相对的现实的位置为已知,因此4个摄像装置210的摄像区域AR的相对的位置也已知。由此还能算出将用图3A中的4个摄像装置210对摄像区域AR进行摄像的图像(图7A)配置在1个公共的坐标系(现实的(实际的)坐标系)的情况下的4个虚拟点CX的坐标,能求取俯视观察层叠体S时虚拟点CX所位于的坐标(图7B)。通过将如此求得的4个虚拟点CX进行连结,来求取近似轮廓线OL(图7C)。
图8是表示使用切断装置220来切断层叠体S的板材片FA的情形的示意图。作为切断装置220,能使用射出激光LB的装置。控制装置230控制切断装置220,基于上述那样求得的近似轮廓线OL射出激光LB来切断板材片FA,将光学构件F和剩余部分FX切离。
通过以上,能大致沿着对置基板P1的边缘来切断板材片FA,能对被狭边框化的液晶面板P合适地贴合光学构件F。进而,能根据需要来使用上述的装置将多种光学构件贴合在液晶面板P,得到在液晶面板P贴合光学构件而成的光学显示设备。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进行消除了周缘部的毛刺或缺损所带来的影响的液晶面板的外周形状的检测,能进行与该外周形状相吻合的光学构件的加工。
另外,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能容易地生产被狭边框化的光学显示设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近似轮廓线OL来切断板材片FA,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近似轮廓线OL的内侧的区域的与液晶面板P的边框部重合的位置切断板材片FA。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控制装置230中,在基于算出的近似轮廓线来计算比以近似轮廓线描绘的形状小规定的大小的形状,以作为真正的切断部分,然后,控制切断装置220沿该真正的切断部分切断板材片FA。
作为表示这样的真正的切断部分的形状,既可以是将用近似轮廓线OL描绘的形状缩小了既定的比例尺的相似形状,也可以是从用近似轮廓线OL描绘的形状向内侧缩减了既定的宽度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多个点D求得近似直线后,基于近似直线与各点D的间隔距离将远离阈值的阈值点D除外,再度求取近似直线,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求取近似直线前就将点D当中不满足预先设定的基准的点除外,使用剩余的点D来求取近似直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并说明为使用摄像装置210对层叠体S所具有的液晶面板P摄像从对置基板P1侧俯视观察的图像,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通过多拼来成形液晶面板P时,有时在构成液晶面板P的上下基板间会出现端部的位置的偏离。在图3A所示的液晶面板P有这样的偏离、且将远离摄像装置210的元件基板P2的边缘配置在接近摄像装置210的对置基板P1的边缘的外侧的情况下,若使用摄像装置210对俯视观察的图像进行摄像,则会将元件基板P2的边缘误认为对置基板P1的边缘,这就难以求得沿对置基板P1的轮廓线的近似轮廓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摄像装置210相对于对置基板P1的法线向对置基板P1的内侧倾斜,且从对置基板P1的内侧对对置基板P1的角部的图像进行摄像。若如此进行摄像,则由于元件基板P2的角部在被对置基板P1的角部隐藏的状态下被摄像,因此不会将元件基板P2的边缘误认为对置基板P1的边缘,能可靠地对对置基板P1的像进行摄像。
摄像装置210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各液晶面板P中的对置基板P1和元件基板P2的偏离量而每次进行变更。另外,在经验上知道偏离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可以求取即使出现最大的偏离也能将元件基板P2的角部隐藏在对置基板P1的角部的倾斜角度,使摄像装置210倾斜所得到的倾斜角度来进行摄像。
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相关的示例,这一点不言自明。上述的例中示出的各构成构件的诸形状和组合等是一示例,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标号的说明
13  贴合装置
20  切断部(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
100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210 摄像装置
220 切断装置
230 控制装置
240 照明装置
C1  角部
CX  虚拟点
D、D1、D2  点
F   光学构件
F1  光学构件板材
FX  剩余部分
L   光
OL  近似轮廓线
P   液晶面板(光学显示部件)
S   层叠体

Claims (4)

1.一种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所述光学显示设备是在光学显示部件上贴合光学构件而成的,
所述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具备:
摄像装置,其针对在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基板的表面贴合比所述表面大的光学构件板材而成的层叠体,在俯视观察下摄像包含所述基板的角部的图像;
切断装置,其将所述光学构件板材切分为与所述光学显示部件所具有的显示区域的对置部分即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光学构件的外侧的剩余部分;和
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图像来求取对所述基板的俯视观察下的轮廓线进行了近似的近似轮廓线,并控制所述切断装置,以使基于所述近似轮廓线来切断所述光学构件板材,
所述控制装置针对包含在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基板的像,检测与夹着所述角部的所述基板的2条边分别重合的多个点,基于所述多个点来算出与所述2条边对应的2条近似直线,将所述2条近似直线的交点设定为与所述角部对应的虚拟点,针对所述基板所具有的多个所述角部分别设定所述虚拟点,求取用线段连结所述虚拟点而得到的图形,以作为所述近似轮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具有:
照明装置,其从夹着所述层叠体而与所述摄像装置相反的一侧照明所述层叠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检测除了所述角部的近旁的预先确定的区域以外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2条边分别重合的所述多个点。
4.一种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所述光学显示设备是在光学显示部件上贴合光学构件而成的,
所述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具备:
贴合装置,其在输送于生产线上的所述光学显示部件的表面,贴合比所述表面大的光学构件板材,以形成具有所述光学显示部件和所述光学构件板材的层叠体;和
切断所述层叠体所具有的所述光学构件板材的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
CN201380065832.5A 2013-01-10 2013-12-19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104854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2830 2013-01-10
JP2013002830 2013-01-10
PCT/JP2013/084033 WO2014109198A1 (ja) 2013-01-10 2013-12-19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502A true CN104854502A (zh) 2015-08-19
CN104854502B CN104854502B (zh) 2017-08-15

Family

ID=5116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832.5A Active CN104854502B (zh) 2013-01-10 2013-12-19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28972B2 (zh)
KR (1) KR101993029B1 (zh)
CN (1) CN104854502B (zh)
TW (1) TWI578060B (zh)
WO (1) WO201410919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9965A (zh) * 2013-06-24 2015-12-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6483692A (zh) * 2016-12-28 2017-03-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焦点补正量测高断差膜层间的堆叠精度方法
CN111873070A (zh) * 2019-05-03 2020-11-03 塔工程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及膜切割方法
CN112433398A (zh) * 2020-11-12 2021-03-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贴合工艺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1782B1 (ko) * 2016-03-11 2018-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037599B (zh) * 2017-11-27 2023-10-13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542A (ja) * 2005-03-18 2006-09-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288237A (ja) * 2007-05-15 2008-11-27 Lintec Corp シート貼付装置、シート切断方法及びウエハ研削方法
CN101910924A (zh) * 2008-04-15 2010-12-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带状形态且具有切割线的光学膜层积体及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2200656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用盒的制造方法
CN102395919A (zh) * 2010-03-18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贴合精度检查方法以及贴合精度检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0900A (ja) 1997-09-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分割方法と装置
JP2003107452A (ja) * 2001-09-17 2003-04-09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
TWI493516B (zh) * 2008-09-04 2015-07-21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The fitt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WO2013151035A1 (ja) * 2012-04-03 2015-1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542A (ja) * 2005-03-18 2006-09-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288237A (ja) * 2007-05-15 2008-11-27 Lintec Corp シート貼付装置、シート切断方法及びウエハ研削方法
CN101910924A (zh) * 2008-04-15 2010-12-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带状形态且具有切割线的光学膜层积体及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2395919A (zh) * 2010-03-18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贴合精度检查方法以及贴合精度检查装置
CN102200656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用盒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9965A (zh) * 2013-06-24 2015-12-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5209965B (zh) * 2013-06-24 2017-12-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6483692A (zh) * 2016-12-28 2017-03-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焦点补正量测高断差膜层间的堆叠精度方法
CN111873070A (zh) * 2019-05-03 2020-11-03 塔工程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及膜切割方法
CN112433398A (zh) * 2020-11-12 2021-03-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贴合工艺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502B (zh) 2017-08-15
WO2014109198A1 (ja) 2014-07-17
TW201430444A (zh) 2014-08-01
JPWO2014109198A1 (ja) 2017-01-19
TWI578060B (zh) 2017-04-11
KR20150104560A (ko) 2015-09-15
JP5828972B2 (ja) 2015-12-09
KR101993029B1 (ko)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4502A (zh) 光学显示设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US10310172B2 (en)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LED light ba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LED light bar
CN102958678B (zh) 膜贴附设备和贴附方法
CN105321866B (zh) 向挠性薄膜结构的显示元件贴合光学功能膜的方法
KR101441194B1 (ko) 광학 시트 첩합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그것들에 사용하는 점착 시트
KR102172312B1 (ko) 접합 장치, 접합 방법,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방법
CN104136968B (zh)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方法
TW201350971A (zh) 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方法及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系統
CN105339997B (zh)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204166248U (zh) Lcd液晶显示模组
JP2022176189A (ja) 粘着テープの貼着装置
TWI630115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CN105137526A (zh) 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及显示装置
CN114236910A (zh) 一种背光模组遮光胶带自动贴附设备
US867515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polarizing plate with a cut portion formed directly below a driving chip wherein the cut portion is covered by a bottom surface of a first substrate
JP4708896B2 (ja) 粘着性テープの貼着装置及び貼着方法
CN108538742B (zh) 虚拟端子单元
CN107450112A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光学膜
KR20180023339A (ko) 디스플레이 유닛의 제조 시스템
KR102584096B1 (ko) 광학적 표시 장치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20130312902A1 (en) Method of splicing polarized films
KR20200013070A (ko) 광학적 표시 장치의 적층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2231024B1 (ko) 절단면을 갖는 긴 광학 필름을 반송하는 반송 장치, 및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연속 제조 시스템
TWI668175B (zh) 搬送具有切縫的長條光學薄膜之搬送裝置、及、光學顯示面板之連續製造系統
WO2015030113A1 (ja)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