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3054B -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43054B CN104843054B CN201510059108.2A CN201510059108A CN104843054B CN 104843054 B CN104843054 B CN 104843054B CN 201510059108 A CN201510059108 A CN 201510059108A CN 104843054 B CN104843054 B CN 1048430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 helical teeth
- band
- electric power
- belt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21—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 B62D5/0424—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the axes of motor and final driven element of steering gear, e.g. rack, being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belts; with V-belts
- F16H7/023—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belts; with V-belts with belts having a toothed contact surface or regularly spaced bosses or hollows for slipless or nearly slipless meshing with complementary profiled contact surface of a pull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马达;与马达的输出轴连结,具有斜齿的驱动带轮;与齿条轴配置于同轴上,并具有斜齿的从动带轮;以及卷挂于它们之间,具有能够与各自的斜齿啮合的斜齿的带。而且,带(30)的内齿(31)构成为齿厚形成为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小。
Description
本申请主张于2014年2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25501号和2014年11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3097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向转向操纵机构施加辅助力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有将马达与转向轴平行地配置,经由由一对带轮以及带构成的传递机构将该马达的输出作为辅助力施加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4-314770号公报。
一般大家都知道在这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当上述一对带轮以及带工作时,在这些带轮以及带所具有齿的啮合期间会产生工作音,减少这样的工作音成为专门的课题。
在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作为使上述工作音减少的技术之一,考虑了扩大上述一对带轮以及带的齿彼此啮合时的缝隙(以下,称作啮合的缝隙)的构成。然而,若扩大上述一对带轮以及带的齿的啮合的缝隙,则又会有在上述一对带轮以及带的齿的啮合期间容易产生爬齿这一新课题产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产生新的课题而能够使工作音减少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根据转向操作使转向轮的转向角变更的转向轴;向转向轴施加辅助力的马达;具有斜齿,与马达的输出轴连结的驱动带轮;具有斜齿,与转向轴配置于同轴上的从动带轮;以及具有与一对驱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各自的斜齿啮合的斜齿,并卷挂于该一对带轮之间的带。
而且,一对带轮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和带的中至少一个斜齿形成为该斜齿的齿厚在带轮或者带的宽度方向上从中心向两端变小。
当带轮与带的斜齿啮合时,在旋转中各自的斜齿中一方的端部开始齿的啮合。根据上述构成,在通过形成为齿厚在带轮或者带的宽度方向上从中心向两端变小的斜齿的啮合开始中,带轮与带的斜齿的啮合的缝隙扩大。即在该情况下,带轮与带的斜齿的啮合开始的齿接触被调整从而减少工作音的产生。但是,若使上述啮合的缝隙在斜齿的啮合部的宽度整体上扩大,则成为爬齿的原因。在本构成中,通过齿厚形成为向斜齿的带轮或者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在带轮与带的斜齿的啮合开始部以外的部分,与该啮合开始部相比带轮与带的斜齿的啮合的缝隙被缩小从而带轮与带的啮合变得容易维持。因此,能够实现工作音的减少和减少爬齿的产生,能够有效地使工作音减少。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斜齿的带轮或者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齿的厚度保持为一定的部位。
根据该构成,在齿的厚度保持为一定的部分,带轮与带的斜齿的啮合的缝隙被保持为一定。在这样的啮合的缝隙被保持为一定的部位中,如果该缝隙的大小适当设定的话,能够使爬齿的产生减少。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构件、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的正面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的齿形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带轮与带啮合的示意图。
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带轮与带啮合的示意图。
图4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带轮与带啮合的示意图。
图5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带轮的齿形的示意图。
图5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带轮的齿形的示意图。
图5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带轮的齿形的示意图。
图6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模型例子的图。
图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模型例子的图。
图6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模型例子的图。
图6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模型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各带轮的齿形的组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具备由于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而旋转的小齿轮轴2,和通过相应于小齿轮轴2的旋转沿轴向往复直线运动来变更转向轮的转向角的作为转向轴的齿条轴3。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具备供齿条轴3插入的大致圆筒状的齿条壳体4。
在齿条壳体4以与齿条轴3斜交的状态能够旋转地收容有小齿轮轴2。通过小齿轮轴2的小齿轮齿与齿条轴3的齿条齿啮合构成齿条小齿轮机构。小齿轮轴2连结着转向轴,在小齿轮轴2的前端固定有供驾驶员操作的转向盘。
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中,伴随着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小齿轮轴2的旋转被齿条小齿轮机构变换为齿条轴3的轴向直线运动,由此,转向轮的转向角、即车辆的行进方向被改变。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具备将与齿条轴3平行配置的马达5作为驱动源并向由小齿轮轴2、齿条轴3等构成的转向操纵机构施加辅助力的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6。传递机构7由以下部分构成,包括:与该马达5的输出轴5a连结的金属制的驱动带轮10;与该驱动带轮10平行地配置,并且与齿条轴3连结的金属制的从动带轮20;以及通过与这些带轮啮合而连结两带轮10、20的橡胶制的带30。旋转扭矩通过马达5的输出轴5a并经由传递机构7被传递至齿条轴3。此外,在齿条轴3与从动带轮20之间,夹有滚珠丝杠机构8。
在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6中,马达5的旋转扭矩经由传递机构7被传递至滚珠丝杠机构8,并通过滚珠丝杠机构8被变换为齿条轴3的轴向的轴力,由此向转向操纵机构施加辅助力。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作为所谓的将齿条与马达并列配置的齿条辅助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起作用。
对两带轮10、20与带30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驱动带轮10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齿11。在从动带轮20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齿22。在带30形成有与一对驱动带轮10以及从动带轮20的各外齿11、22啮合的内齿31。带30通过使其内齿31与各外齿11、22啮合而卷挂于两带轮10、20。带30以稍微被拉伸的方式卷挂于两带轮10、20以产生规定的张力。在图2中,为了说明方便,仅表示各外齿11、22以及内齿31。
如图2所示,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构成为相对于两带轮10、20旋转时的旋转轴的轴向(各带轮宽度方向)倾斜的斜齿。各外齿11、22相对于各带轮宽度方向的倾斜角设定为相等。另外,对于各外齿11、22而言,其齿形在各带轮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同轮廓。即,各外齿11、22各自的齿的厚度形成为一定,并且与该带30的内齿31啮合的面的齿面12、23形成为相对于各带轮宽度方向保持一定的倾斜角的曲面。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带30的内齿31构成为相对于带30与两带轮10、20啮合时的两带轮10、20的旋转轴的轴向(带宽度方向)倾斜的斜齿。内齿31相对于带宽度方向的倾斜角设定为与各外齿11、22的倾斜角相等。另外,内齿31的齿厚随着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前端)而变小。在内齿31上形成有,齿的厚度一定的中央部32,并且齿厚从该中央部32朝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即形成有齿厚减少而变得尖细的尖细部33。内齿31的中央部32上的成为与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啮合的面的齿面34形成为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的曲面,并且尖细部33上的齿面34在带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中央部32的齿面34倾斜形成。此外,内齿31的尖细部33设定为从齿的根部开始越靠近齿的前端则齿厚减少的比例越大。内齿31的中央部32以及尖细部33的切换位置的齿面34形成为光滑的曲线。因此,带30的内齿31例如与在日本特开2004-314770号公报公开的、用虚线表示的现有技术的齿相比,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为尖细状。
关于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以驱动带轮1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为例进行说明。
在驱动带轮10的外齿11与带30的内齿31啮合的情况下,在这些齿的啮合期间,内齿31的中央部32的齿面34与外齿11的齿面12相互接触。
如图4A所示,在内齿31与外齿11啮合的一端(图2中,X所示的位置),在内齿31的尖细部33的带宽度方向的端处,齿面34与外齿11的齿面12对面。在尖细部33中,因为与中央部32等其他部位相比齿的厚度被减少,所以在内齿31与外齿11啮合的端处,这些齿之间形成有长度L1的缝隙K。该缝隙K在内齿31以及外齿11的带宽度方向以及驱动带轮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
如图4B所示,在内齿31与外齿11啮合的端的内侧一些(图2中,Y所示的位置),内齿31的尖细部33的带宽度方向的中途的齿面34与外齿11的齿面12对面。在尖细部33的中途,因为在到端之前齿的厚度慢慢减少,所在内齿31与外齿11啮合的中途的这些齿之间形成有比长度L1短的长度L2(<L1)的缝隙K。该缝隙K在内齿31以及外齿11的带宽度方向以及驱动带轮宽度方向的中途形成。
如图4C所示,在内齿31以及外齿11啮合的中央(图2中,Z所示的位置),由于内齿31的中央部32的齿面34与外齿11的齿面12接触,它们之间的缝隙K大致为0(零)。在内齿31以及外齿11的啮合的中央形成有缝隙K大致为0的部位。
在内齿31以及外齿11的啮合中,从它们啮合的中央朝向带宽度方向以及驱动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将该缝隙K设定为变大(两端的缝隙K>两端的内侧的缝隙K>中央的缝隙K)。此外,该设定对于带30的内齿31以及从动带轮20的外齿22的啮合也同样构成。
例如,图2的里侧的带30向A方向的动作中,内齿31的右上31a,即向露到动作的进行侧的右侧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开始啮合。另一方面,图2的里侧的带30向A方向的动作中,内齿31的左下31b,即露到动作的后退侧的左侧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结束。
图2的里侧的带30向B方向的动作中,内齿31的左下31b,即露到动作的进行侧的左侧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开始。另一方面,图2的里侧的带30向B方向的动作中,内齿31的右上31a,即露到动作的后退侧的右侧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结束。
因此,如图4A~图4C所示,在带30的动作中,与其动作方向无关,在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开始,啮合的缝隙K变为最大。接着,随着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进行,在内齿31的尖细部33之间啮合的缝隙K慢慢变小。其后,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进一步进行,在内齿31的中央部32,啮合的缝隙K进一步变小,在该中央部32之间啮合的缝隙K保持一定。另外,其后,若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进展,则啮合的缝隙K再次变大,在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结束时,啮合的缝隙K变为最大。
接下来,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啮合时,各自的齿中的一方的端部开始齿的啮合。通过在形成为齿厚向齿的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的带30的内齿31的啮合开始时,啮合的缝隙K变为最大。即,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开始时的齿接触被调整而减少工作音的产生。另一方面,若是啮合的缝隙K在各齿的啮合的宽度全体上扩大,则成为爬齿的原因。在带30的内齿31中,通过形成为齿厚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在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开始以外的部分,特别是在各齿的啮合的中央部分,与啮合开始相比,该啮合的缝隙K变小,从而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变得容易维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30的内齿31中,构成为使齿厚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
在啮合的缝隙K被保持为一定的带30的内齿31的中央部32,因为该缝隙K被维持为变小的状态,所以能够使爬齿的产生减少。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所示的有效的效果。
(1)对于带30的内齿31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除了调整了各齿的啮合开始时的齿接触而减少了工作音的产生之外,特别地使各齿啮合的在中央的啮合变得容易维持。由此,能够实现工作音的减少和减少爬齿的产生。
(2)在带30与两带轮10、20的各齿的啮合的中央,该缝隙K被维持变小的状态。由此,能够使爬齿的产生减少。
(3)在带30的内齿31中,通过使齿厚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使工作音减少。不需要对两带轮10、20加工,能够减少加工费。
(4)对于带30与两带轮10、20的各齿的啮合中,各齿的啮合开始的带宽度方向以及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成为各自的齿的啮合结束。对于啮合结束,由于齿接触被调整而能够使工作音的产生减少。
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构成以及相同控制内容等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等,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如图5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齿厚从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中央向两端变小。在外齿11、22上,形成有齿厚一定的中央部13、24,并且齿厚从该中央部13、24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即形成有齿厚减少而变得尖细的尖细部14、25。该尖细部14、25通过对外齿11、22的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中的对角线上的一侧进行机械加工,切削形成。尖细部14、25通过成为带30的内齿31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开始的一侧,即考虑斜齿的倾斜朝向和旋转方向,切削露到动作的进行侧的一侧而形成(图2中,近前侧的右上以及左下)。外齿11、22在中央部13、24以及尖细部14、25的切换位置的齿面12、23形成为光滑的曲线。
另一方面,带30的内齿31的齿的厚度形成为一定,并且其齿面12、23形成为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的曲面。
如图5B、图5C所示,尖细部14、25有形成为其前端长度成为L3的情况,和其形成为前端为比长度L3短的长度L4(<L3),向前端的斜度大的情况。因此,在带30的动作中,对于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的缝隙K而言,尖细部14、25的前端为长度L3的情况下(以下,称为斜度小)与长度L4的情况(以下,称为斜度大)相比扩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进行加工,根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传递机构7的模型(model),设定两带轮10、20与带30的斜齿的啮合的缝隙。
如图6A~图6D所示,作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传递机构7的模型,根据配置有从动带轮20的滚珠丝杠机构8的支承方法(A、B用符号区分)以及配置有驱动带轮10的驱动马达5的支承方法(P1、P2用符号区分)假定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种)模型。
具体的,对于滚珠丝杠机构8,假定有相对于带30在与小齿轮轴2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承等支承部件B1被齿条壳体4支承的支承方法A,和相对于带30在与小齿轮轴2相同的一侧被上述支承部件B1支承于齿条壳体4的支承方法B。另外,对于驱动马达5,假定有相对于带30在与小齿轮轴2相同一侧被螺栓等支承部件B2支承于齿条壳体4的支承方法P1,和相对于带30在与小齿轮轴2相反的一侧被上述支承部件B2支承于齿条壳体4的支承方法P2。
如图7所示,在各支承方法的组合中,根据带30的张力与滚珠丝杠机构8以及驱动马达5的支承方法的关系,有配置有从动带轮20的滚珠丝杠机构8、配置有驱动带轮10的驱动马达5分别倾斜的情况,根据倾斜,带30的内齿31与两带轮10、20的外齿11、22的啮合也倾斜。在以下,在图2中,以近前侧的各外齿11、22,即向右上的斜齿的状态,亦即右上以及左下被切削的状态为前提定义方向。
如图6A所示,在将支承方法A和支承方法P1组合A/P1模型中,滚珠丝杠机构8,即从动带轮20向与支承部件B1相反的一侧,亦即向与驱动马达5相同的一侧(图5A中右下)倾斜,驱动马达5向驱动带轮10在与支承部件B2相反的一侧,亦即与滚珠丝杠机构8相同的一侧(图5A中左上)倾斜。
如图7的A/P1模型的栏所示,相对于该组合的模型,在驱动带轮10的外齿11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驱动带轮1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大,并且驱动带轮10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14斜度小。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动带轮20的外齿22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从动带轮20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25的斜度小,并且从动带轮2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25斜度大。
如图6B所示,在将支承方法A和支承方法P2组合的A/P2模型中,滚珠丝杠机构8,即从动带轮20向与支承部件B1相反的一侧,亦即与驱动马达5相同的一侧(图5A中右下)倾斜,驱动马达5,即驱动带轮10向与支承部件B2相反的一侧,亦即与滚珠丝杠机构8相同的一侧(图5A中右上)倾斜。
图7的A/P2模型的栏所示,相对于该组合的模型,在驱动带轮10的外齿11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驱动带轮10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14斜度小,并且驱动带轮1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动带轮20的外齿22的齿形,希望与设定为与A/P1模型相同。
如图6C所示,在将支承方法B和支承方法P1组合的B/P1模型中,滚珠丝杠机构8,即从动带轮20像与支承部件B1相反的一侧,亦即与驱动马达5相同的一侧(图5A中左下)倾斜,驱动马达5,即驱动带轮10向与支承部件B2相反的一侧,亦即与滚珠丝杠机构8相同的一侧(图5A中左上)倾斜。
图7的B/P1模型的栏所示,相对于该组合的模型,在驱动带轮10的外齿11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驱动带轮1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大,并且驱动带轮10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小。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动带轮20的外齿22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从动带轮2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25的斜度大,并且从动带轮20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25的斜度小。
图6D所示,在将支承方法B和支承方法P2组合的B/P2模型中,滚珠丝杠机构8,即从动带轮20向与支承部件B1相反的一侧,亦即与驱动马达5相同的一侧(图5A中左下)倾斜,驱动马达5,即驱动带轮10向与支承部件B2相反的一侧,亦即与滚珠丝杠机构8相同的一侧(图5A中右上)倾斜。
如图7的B/P2模型的栏所示那样,相对于该组合的模型,在驱动带轮10的外齿11的齿形中,希望设定为驱动带轮10被支承的一侧,即左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小,并且驱动带轮10未被支承的一侧,即右侧的尖细部14的斜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动带轮20的外齿22的齿形中,希望是与B/P1模型相同的设定。
这样,通过对假定的组合的模型实施期望的设定,对于内齿31与外齿11的啮合的缝隙K而言,与支承部件B2相反的一侧,即驱动带轮10未被支承的一侧和与支承部件B2相同的侧,即驱动带轮10被支承的一侧相比扩大。对于内齿31与外齿22啮合的缝隙K而言,与支承部件B1相反的一侧,即从动带轮20未被支承的一侧,和与支承部件B1的同一侧,即从动带轮20被支承的一侧相比扩大。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本实施方式假定的组合的模型那样,从动带轮20、驱动带轮10分别倾斜的情况下,在各外齿11、22中,如果不考虑从动带轮20、驱动带轮10的倾斜的话即使使齿厚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内齿31与各外齿11、22的啮合的缝隙K也比假定的狭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中,考虑从动带轮20、驱动带轮10的倾斜而通过使齿厚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来实施使工作音减少的努力。
在考虑通过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开始的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斜齿的倾斜的朝向和旋转方向考虑各斜齿的每个单面就可以。即,在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中,能够将齿厚向各带轮宽度方向变小的部位的形成停止在最小程度。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的缝隙K变小的部位。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3)之外,还能够起到以下所示的有效的效果。
(4)在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中,通过使齿厚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能够将使工作音减少的努力在每个各带轮10、20设定,能够实现期望的啮合的缝隙。
(5)在两带轮10、20的各外齿11、22中,因为能够使齿厚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的部位的形成停止在最小程度,所以能够容易确保缩小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的缝隙K部位,能够使爬齿的产生减少。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以对其适当地变更的以下的方式实施。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考虑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开始,内齿31的尖细部33通过切削带宽度方向的两端中对角线上的单侧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考虑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传递机构7的模型,设定内齿31向前端的斜度。在该情况下,内齿31向前端的斜度在考虑了上述模型的情况下考虑与倾斜大的带轮的啮合而设定。
·第一实施方式通过设定为内齿31的中央部32的带宽度方向中的齿的厚度在内齿31的中央增加最多,另一方面齿的厚度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慢慢减少,作为整体能够实现桶形的内齿31。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考虑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结束,各外齿11、22的尖细部14、25也可以通过切削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侧形成。此时,与两带轮10、20与带30的各齿的啮合开始相同,考虑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传递机构7的模型,也可以使外齿的端部前端变细。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将各带轮10、20的任一方作为对象而使外齿的端部尖细。即,在考虑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的传递机构7的模型的情况下考虑与倾斜大的带轮的啮合,也能够将这一带轮作为对象而使外齿的端部尖细。根据该构成,因为至少对各带轮10、20任一个外齿带轮施加努力,所以这样的努力都不实施的情况相比的话,能够使工作音减少。
·第二实施方式除了通过各外齿11、22的前端形成为尖细的一侧的各中央部13、24的各带轮宽度方向的齿的厚度在各外齿11、22的中央增加至最大以外,也能够通过齿的厚度向各带轮宽度方向的两端慢慢被减少,作为全体为大致桶形的各外齿11、22来实现。
·在各实施方式中,在两带轮10、20以及带30的斜齿的前端形成为尖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部分的斜齿作为对象而形成,例如,以跳过一个或者跳过两个这样的方式形成。
·作为各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8的支承方法,以及驱动马达5的支承方法,分别举例表示了悬臂支承模型,也能够分别用于两端支承的模型。
·各实施方式在两带轮10、20以及带30的斜齿的前端形成为尖细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曲率。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这一曲率能够设定啮合的缝隙K的大小。
Claims (8)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轴,其根据转向操作使转向轮的转向角变更;
马达,其向所述转向轴施加辅助力;
驱动带轮,其具有斜齿,并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结;
从动带轮,其具有斜齿,并与所述转向轴配置于同轴上;以及
带,其具有与一对所述驱动带轮以及所述从动带轮各自的斜齿啮合的斜齿,并被卷挂于所述一对带轮之间,
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带轮中一方或者双方、和所述带中的、至少一个的斜齿,具有中央部和齿厚从中央部朝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的第一尖细部和第二尖细部,所述第一尖细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尖细部的厚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一对带轮一方或者双方、和所述带中的、至少一个的斜齿,在宽度方向上,并在所述两端之间,具有齿的厚度保持一定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是所述带的斜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是所述一对带轮中一方的带轮的斜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是所述一对带轮的双方的带轮的斜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斜齿而言,所述齿厚变小的部位形成在所述两端的对角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斜齿而言,所述齿厚变小的部位形成在所述两端的对角线上。
8.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轴,其根据转向操作使转向轮的转向角变更;
马达,其向所述转向轴施加辅助力;
驱动带轮,其具有斜齿,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结;
从动带轮,其具有斜齿,与所述转向轴配置于同轴上;以及
带,其具有与一对所述驱动带轮以及所述从动带轮各自的斜齿啮合的斜齿,并被卷挂于所述一对带轮之间,
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带轮任意一方或者双方的斜齿与所述带的斜齿中的、至少一个的斜齿,具有中央部和齿厚从中央部朝向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小的第一尖细部和第二尖细部,所述第一尖细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尖细部的厚度不同,
在所述一对带轮任意一方或者双方的斜齿与所述带的斜齿的啮合中,包括带轮或者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附近的缝隙设定得比此外的部位的缝隙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25501 | 2014-02-13 | ||
JP2014025501 | 2014-02-13 | ||
JP2014-230971 | 2014-11-13 | ||
JP2014230971A JP6428181B2 (ja) | 2014-02-13 | 2014-11-13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3054A CN104843054A (zh) | 2015-08-19 |
CN104843054B true CN104843054B (zh) | 2018-11-27 |
Family
ID=5246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910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3054B (zh) | 2014-02-13 | 2015-02-04 |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22456B2 (zh) |
EP (1) | EP2907728B1 (zh) |
JP (1) | JP6428181B2 (zh) |
CN (1) | CN1048430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57757B2 (ja) * | 2015-10-15 | 2020-03-04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操舵制御装置 |
JP2017109624A (ja) * | 2015-12-17 | 2017-06-2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18070008A (ja) * | 2016-10-31 | 2018-05-1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641513B2 (ja) * | 2018-04-06 | 2020-02-05 |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 はす歯ベルトおよびベルト伝動装置 |
DE102019115542A1 (de) * | 2018-06-08 | 2019-12-12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Wartungsfähiger aggregat-riemenantrieb |
US11384827B2 (en) * | 2019-11-25 | 2022-07-12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polymer drive pulley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700A (en) * | 1985-08-27 | 1987-11-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sing a timing bel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2141382Y (zh) * | 1992-10-30 | 1993-09-01 | 沈阳汽车转向器厂 | 汽车转向器 |
CN2365120Y (zh) * | 1999-03-25 | 2000-02-23 | 洪进廉 | 车辆电动转向控制装置 |
CN1784332A (zh) * | 2003-05-06 | 2006-06-0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带减速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
US7278334B2 (en) * | 2003-04-15 | 2007-10-09 | Jtekt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1239U (zh) | 1979-12-29 | 1981-08-08 | ||
JPH081315Y2 (ja) * | 1986-07-21 | 1996-01-17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歯付きベルト式動力伝達装置 |
WO2004098980A1 (ja) | 2003-05-06 | 2004-11-18 | Nsk Ltd.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ベルト減速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KR100589160B1 (ko) * | 2003-12-17 | 2006-06-1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조향기어비 가변장치 |
JP2013203156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Showa Corp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減速装置 |
-
2014
- 2014-11-13 JP JP2014230971A patent/JP64281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2-03 US US14/612,765 patent/US932245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2-04 CN CN201510059108.2A patent/CN1048430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2-09 EP EP15154310.5A patent/EP290772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700A (en) * | 1985-08-27 | 1987-11-2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sing a timing bel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2141382Y (zh) * | 1992-10-30 | 1993-09-01 | 沈阳汽车转向器厂 | 汽车转向器 |
CN2365120Y (zh) * | 1999-03-25 | 2000-02-23 | 洪进廉 | 车辆电动转向控制装置 |
US7278334B2 (en) * | 2003-04-15 | 2007-10-09 | Jtekt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
CN1784332A (zh) * | 2003-05-06 | 2006-06-0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带减速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07728A1 (en) | 2015-08-19 |
EP2907728B1 (en) | 2017-12-06 |
US20150225012A1 (en) | 2015-08-13 |
US9322456B2 (en) | 2016-04-26 |
JP6428181B2 (ja) | 2018-11-28 |
CN104843054A (zh) | 2015-08-19 |
JP2015166235A (ja) | 2015-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43054B (zh) |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US20170100796A1 (en) | Rack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rack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2011173169A (ja) | 機械要素 | |
JP2009018748A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07444482A (zh) | 滚珠丝杠装置以及转向装置 | |
CN104552301B (zh) | 工业用机器人 | |
WO2008107719A3 (en) | Twisted pair cable feed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 |
JP4515834B2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6240011B2 (ja) | 長尺材のロール曲げ装置及び曲げ加工方法 | |
KR20130103982A (ko) | 백래시 조정 웜감속기 | |
KR101167086B1 (ko) |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용 메인샤프트 제조방법 | |
JP2018197006A (ja) |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4007087B2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JP2015098900A (ja) | 減速機対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01239366A (ja) | 溶接ワイヤーの供給装置 | |
KR20150029278A (ko) | 2축 웜샤프트 웜감속기의 백래시 조정기구 및 이에 의한 백래시 조정방법 | |
JP2018119583A (ja) | ベルト伝動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13203156A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減速装置 | |
CN106969095A (zh) | 双螺杆结构的涡轮蜗杆传动装置 | |
US1078570A (en) | Grinding of toothed wheels, milling-cutters, and the like. | |
JP4703479B2 (ja) | ウォーム減速機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09028866A (ja) | 割り出し機構 | |
JP5034276B2 (ja) | 歯車の製造方法 | |
JP7256454B2 (ja) | 全方向移動体 | |
JP2006290250A (ja) | 車輌用可変舵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