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8646B -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 Google Patents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8646B
CN104828646B CN201510063750.8A CN201510063750A CN104828646B CN 104828646 B CN104828646 B CN 104828646B CN 201510063750 A CN201510063750 A CN 201510063750A CN 104828646 B CN104828646 B CN 104828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package
doffer
yarn
doff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3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8646A (zh
Inventor
伊藤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2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8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落纱装置(60)具备:落纱机构(61),其设置为能够使对将纱线卷取于筒管(48)而得的卷装(45)进行支承的支承部(65)在接收卷装的第一位置(P1)、交付在第一位置接收到的卷装的第二位置(P2)、不会与在第二位置被交付的卷装接触的待机区域(P0)之间移动;以及控制部(31),其对落纱机构的支承部的移动进行控制,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执行使支承部的移动停止并且使支承部返回待机区域的控制。

Description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2-086923号公报中,公开具备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其中,落纱装置具有相对于能够对筒管进行保持的摇架供给筒管的供给机构、以及使将纱线卷绕于筒管而成为满卷的卷装从摇架移动至排出部的落纱机构。排出部有时构成为输送机那样的输送机构。在上述落纱装置中,落纱机构具备对卷装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考虑到支承部例如因在朝向安装有卷装的摇架移动的中途与障碍物接触等,而产生无法继续移动的状况。
在上述现有的落纱装置中,在产生了上述状况的情况下,落纱装置整体的动作停止。此时,例如,在支承部停止在排出部上的情况下,由排出部输送的卷装与支承部接触,从而存在损伤卷装的担忧。另外,即便在排出部的动作与落纱装置整体的动作同时停止的情况下,为了驱动排出部,也需要通过人工使支承部向待机区域移动,从而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卷装的品质降低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落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落纱机构,其设置为能够使对将纱线卷取于筒管而得的卷装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在接收卷装的第一位置、交付在第一位置接收到的卷装的第二位置、以及不会与在第二位置被交付的卷装接触的待机区域之间移动;以及控制部,其对落纱机构的支承部的移动进行控制,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执行使支承部的移动停止并且使支承部返回待机区域的控制。
在该结构的落纱装置中,在为了从摇架接收卷装而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支承部例如与障碍物等接触而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下,控制部不仅使支承部向第一位置的移动停止,也使支承部返回至待机区域。通过该结构,例如,不会使支承部与通过设置于第二位置的输送机构输送的卷装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支承部损伤卷装。另外,通过该结构,不会使支承部停在输送机构的输送路上,因此不需要为了驱动输送机构,而通过人工使支承部向待机区域移动。其结果,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卷装的品质降低,并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一实施方式中,落纱装置可以还具备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对支承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部可以在使支承部开始向第一位置移动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位置检测部未检测出支承部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在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落纱装置中,通常,支承部在开始向第一位置的移动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第一位置。然而,在支承部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无法前进的情况下,即使过了规定时间,支承部也不到达第一位置。在该结构的落纱装置中,控制部在位置检测部未检测出支承部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对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的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进行判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落纱装置可以还具备接触检测部,该接触检测部对障碍物与落纱机构的接触进行检测。控制部可以在接触检测部检测出落纱机构与障碍物接触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在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落纱装置中,若什么(例如,筒管或卷装等障碍物)与支承部接触,则有时产生无法继续前进的异常。根据该结构的落纱装置,控制部在接触检测部检测出障碍物与落纱机构的接触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对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进行判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落纱装置可以还具备:第一驱动部,其对落纱机构进行驱动;筒管供给机构,其在第一位置交付筒管;以及第二驱动部,其设置为与第一驱动部独立,并对筒管供给机构进行驱动。
在上述的结构的落纱装置中,能够以与落纱装置的驱动其他机构的驱动部独立的方式驱动落纱机构。即便在落纱装置存在异常而落纱装置的动作被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单独地控制落纱机构,使支承部向待机区域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落纱装置可以还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停止指示。在该情况下,控制部可以在接收部接收到停止指示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根据该结构的落纱装置,根据操作人员的指示,能够使支承部的移动停止,并使支承部向待机区域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纱线卷取机具备:上述落纱装置;多个纱线卷取单元,它们将纱线卷绕于筒管而分别形成卷装;以及输送机构,其沿着多个纱线卷取单元排列的方向输送卷装。支承部的移动方向与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在该结构的纱线卷取机中,在为了从摇架接收卷装而使支承部从待机区域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支承部例如与障碍物等接触而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控制,由此不仅使支承部向第一位置的移动停止,也使支承部返回待机区域。通过该结构,不会使支承部与通过设置于第二位置的输送机构输送的卷装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支承部损伤卷装。另外,不使支承部停在输送机构的输送路上,因此不需要为了驱动输送机构,而通过人工使支承部向待机区域移动。换言之,能够马上恢复输送机构的动作。其结果,在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卷装的品质降低,并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一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机中,控制部可以在支承部不位于待机区域的情况下,停止输送机构的驱动。
根据该结构的纱线卷取机,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支承部与被输送机构输送的卷装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纱机所包含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落纱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4是表示卷装支承部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卷装支承部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卷装支承部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不一定与所说明的一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游”以及“下游”是指纺纱时细纱(纱线)10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纺纱机(纱线卷取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落纱台车4、风箱5A、以及原动机箱5B。在风箱5A收容有用于在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产生吸引流的空气吸引源以及/或者用于产生旋转流等的空气供给源等。在原动机箱5B收容有用于对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原动机以及主控制器(控制部)30(参照图3)等。在原动机箱5B设置有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等的设定部(显示部)。
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为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细纱10并卷取为卷装45。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朝向下游按顺序具备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储纱装置12、卷取装置13、单元控制器(未图示)作为主要的结构。
牵伸装置7设置于纺纱机1所具备的框架6的上端附近。纺纱装置9对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进行纺纱。纺纱装置9中生成的细纱10经由储纱辊21被卷取装置13卷取。由此,形成卷装45。以下,将筒管48与卷取于该筒管48的细纱10的纱线层统称为卷装45。在图1中,纺纱单元2被图示为卷取筒子纱形状的卷装45。但是,纺纱单元2也能够卷取圆锥形状的卷装。
牵伸装置7对棉条15进行延伸而形成纤维束8。该牵伸装置7具有: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将龙带18装备于各辊的中辊对19以及前辊对20四个辊对。各辊对16、17、19、20的下辊基于来自原动机箱5B的动力或者配置于各个纺纱单元2的未图示的电动马达的动力而被驱动。各辊对16、17、19、20以使旋转速度不同的方式被驱动。其结果,从上游侧供给的棉条15被延伸而成为纤维束8,并送至下游侧的纺纱装置9。
纺纱装置9利用旋转流对纤维束8加捻,从而生成细纱10。纺纱装置9的详细的说明、图示被省略,但具备纤维引导部、旋转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向形成于纺纱装置9的内部的纺纱室引导。旋转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8的路径的周围,并使旋转流在纺纱室内产生。通过该旋转流使纺纱室内的纤维束8的纤维端反转旋转。中空导轴体将纺纱后的细纱10从纺纱室向纺纱装置9的外部引导。纺纱装置9的驱动以及停止被单元控制器控制。
储纱装置12对从纺纱装置9送来的细纱10进行暂时存积。储纱装置12主要具备储纱辊21、纱线卡合部件22、上游侧引导件23以及电动马达25。
储纱辊21在其外周面卷绕细纱10,从而对细纱10进行存积。储纱辊21被由单元控制器控制的电动马达25驱动而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纱线卡合部件22以能够相对于储纱辊21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储纱辊21。纱线卡合部件22构成为通过由例如磁性机构等构成的扭矩产生机构而产生克服纱线卡合部件22相对于储纱辊21相对旋转的扭矩(阻力矩)。
在储纱装置12中细纱10与纱线卡合部件22卡合的情况下,若施加于细纱10的张力强于阻力矩,则纱线卡合部件22与储纱辊21独立地旋转,从而使细纱10从储纱辊21退绕。若施加于细纱10的张力弱于阻力矩,则纱线卡合部件22与储纱辊21一体地旋转,从而将细纱10卷绕于储纱辊21。通过上述的储纱装置12的动作,能够消除细纱10的松弛,并边对细纱10施加适当的张力,边从纺纱装置9连续地拉出细纱10。
上游侧引导件23配置于储纱辊21的略微上游侧。上游侧引导件23相对于储纱辊21的外周面适当地引导细纱10。上游侧引导件23防止从纺纱装置9传播来的细纱10的捻合向比上游侧引导件23靠下游侧的位置传递。
在纺纱机1的框架6的前面侧(操作人员通路侧)且在纺纱装置9与储纱装置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清纱器49。清纱器49对行进的细纱10的粗细以及/或者细纱10所含有的异物的有无进行监视。清纱器49在检测出细纱10的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单元控制器发送。
单元控制器若接收纱疵检测信号,则立即使来自纺纱装置9的旋转流产生喷嘴的压缩空气的喷出停止。由此,旋转流停止纤维束8的加捻停止,并且纤维束8向纺纱装置9的送出也停止。然后,在纺纱装置9中纤维的连续状态被断开,从而细纱10被切断。然后,单元控制器进一步使牵伸装置7等停止。
单元控制器将纱疵检测信号向主控制器30发送。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的主控制器30向后述的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而使该接头台车3行进至该纺纱单元2。然后,单元控制器使纺纱装置9等再次动作,使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使纺纱单元2再开始卷装45的卷取。此时,储纱装置12在纺纱装置9再开始纺纱之后至再开始卷取的期间,使从纺纱装置9被连续地送出的细纱10存积于储纱辊21而使细纱10变松弛。
卷取装置13将从储纱装置12供给的细纱10卷绕于筒管48,从而形成卷装45。如图2所示,卷取装置13具有摇架70、卷取筒管74以及横动引导件76。
摇架70具有能够以支轴73为中心转动的摇架臂71、以及保持筒管48的两端部并且将筒管48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筒管支架72。卷取筒管74在与筒管48的外周面或者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横动引导件76设置为能够对从储纱装置12供给的细纱10进行引导。
卷取装置13边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使横动引导件76往复移动边通过电动马达(未图示)对卷取筒管74进行驱动。由此,能够使与卷取筒管74接触的筒管48或者卷装45旋转,从而卷取装置13边使细纱10横动边将其卷取于筒管48或者卷装45。
在摇架臂71安装有省略图示的弹簧。该弹簧将立起方向的作用力始终施加于摇架臂71。因此,摇架臂71伴随着卷装45的卷径增大而朝卷取装置13的正面侧倾斜,从而卷装45的轴的位置向前方移动。在摇架臂71连结有未图示的驱动部(例如,气缸)。能够通过单元控制器的指令进行控制,由此使摇架臂71朝从卷取筒管74分离的方向以及靠近卷取筒管74的方向积极地转动。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卷装45成为满卷时,能够使摇架臂71朝从卷取筒管74分离的方向转动,而不使驱动力传递至卷装45。此外,在卷装45从卷取筒管74分离后,卷装45也继续基于惯性的旋转(以下,称为惯性旋转)。
接头台车3在细纱10被切断了的纺纱单元2进行接头动作。在接头台车3的设置有行进轮42的框体3A搭载有捻接器43、吸管44以及吸嘴46。若在一个纺纱单元2产生断纱或者剪纱,则接头台车3通过来自主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在固定于框架6的轨道41上行进到纺纱单元2停止,并进行接头动作。
吸管44能够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吸管44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线端(上纱),并向捻接器43引导。吸嘴46能够以轴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吸嘴46从支承于卷取装置13的卷装45吸入并捕捉纱线端(下纱),并向捻接器43引导。捻接器43的详细的结构省略,但通过旋转流使纱线端彼此捻合,从而能够对上纱与下纱进行接头。
落纱台车4进行向摇架70供给筒管48而进行细纱10的卷取的准备的筒管安装动作、以及将成为满卷的卷装45从摇架70卸下的落纱动作。落纱台车4具备落纱装置60。落纱装置60设置于设置有行进轮92的框体4A。若在一个纺纱单元2完成满卷的卷装45,则落纱台车4通过来自主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在形成于框架6的行进路91上行进到一个纺纱单元2停止,并仅进行落纱动作,或者进行落纱动作以及筒管安装动作双方的动作。
落纱装置60作为用于进行将筒管48安装于摇架70的筒管安装动作的结构,具备筒管供给机构50、吸管88以及摇架操作臂89。
如图2所示,筒管供给机构50设置为能够以摆动轴111为中心转动。筒管供给机构50通过马达(第二驱动部)51的驱动力以摆动轴111为中心转动。在筒管供给机构50的与设置有摆动轴11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对筒管48进行把持的筒管把持部52。筒管供给机构50从筒管收容部接收筒管48,并在对筒管48进行把持的状态下转动,从而将筒管48供给至筒管支架72。筒管供给机构50具备用于进行包头纱成形(bunch winding)的包头纱成形辊53。所谓“包头纱成形”是指为了将细纱10固定于筒管48,而将细纱10带状地卷绕于筒管48的周围。
吸管88设置为能够以转动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并且能够伸缩。在吸管88的与设置有该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吸引部(未图示)。吸管88由吸引部对从纺纱装置9排出的细纱10吸引,从而对其进行捕捉,并将该捕捉到的细纱10引导至卷取装置13。
摇架操作臂89设置为能够以转动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如图5所示,在摇架操作臂89的与设置有该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操作部89A。操作部89A能够使一方的筒管支架72从另一方的筒管支架72分离。即,摇架操作臂89进行为了将成为满卷的卷装45从摇架70卸下而打开摇架臂71的操作、或者为了将新的筒管48安装于摇架70而关闭摇架臂71的操作。
落纱装置60作为用于进行将成为满卷的卷装45从摇架70卸下并向卷装接收部84引导的落纱动作的结构,具备落纱机构61、位置检测部95以及落纱装置控制部(控制部)31。
对卷装接收部84进行说明。卷装接收部84具有用于使卷装45滚动地移动的倾斜部81、以及供卷装45暂时载置的载置部82。载置部82配置为与倾斜部81的一端部连续。倾斜部81以及载置部82均构成为与卷装45的周面接触。倾斜部81以及载置部82配置于比筒管支架72低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部82构成为输送机(输送机构)82A,并沿着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的方向输送卷装45。即,输送机82A连续地输送被落纱装置60排出至载置部82的卷装45。输送机82A的输送方向(延伸方向)与落纱机构61的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方向正交(交叉)。输送机82A的输送动作通过来自主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被控制。
落纱机构61具有转动臂62、马达(第一驱动部)63、气缸64以及卷装支承部(支承部)65作为主要的结构。卷装支承部65在落纱机构61使卷装45滚动地移动时,对卷装45进行支承。落纱机构61设置为能够在第一位置P1(参照图5)、第二位置P2(参照图6)、待机位置P0(参照图4)(待机区域)之间移动。第一位置P1是卷装支承部65接收卷装45的位置。第二位置P2是卷装支承部65将在第一位置P1接收到的卷装45交付于载置部82的位置。待机位置P0是卷装支承部65不与第二位置P2的卷装45接触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待机位置P0被设定于卷装支承部65朝向第一位置P1出发时的出发位置与卷装支承部65从第二位置等P2等返回了时的复原位置相同的位置。但是,出发位置与复原位置也可以不同。所谓待机位置P0也可以是卷装支承部65存在于不与载置部83上的卷装45接触的位置时的区域。
转动臂62设置为能够以转动轴62A为中心转动。转动臂62具有第一转动臂62B以及第二转动臂62C。第一转动臂62B与第二转动臂62C经由转动轴62D被连结。马达63固定于框体4A,经由带轮以及带等传递部件63A向转动轴62A传递驱动力。
转动臂62通过马达63的驱动力以转动轴62A为中心转动。马达63设置为与对向摇架70交付筒管48的筒管供给机构50进行驱动的马达51独立地被驱动的其他驱动装置。
转动臂62例如在图2中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落纱机构61从落纱台车4朝向卷取装置13进入。由此,落纱机构61的前端侧(卷装支承部65侧)靠近卷装45(参照图5)。换言之,转动臂6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
转动臂62例如在图2中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落纱机构61朝向落纱台车4移动。由此,落纱机构61的前端侧(卷装支承部65侧)远离载置于载置部82的卷装45。换言之,转动臂62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卷装支承部65从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并且从第二位置P2向待机位置P0(参照图4)移动。待机位置P0是卷装支承部65不与在第二位置P2交付于载置部82的卷装45接触的位置。
气缸64是通过空气的压力进行伸缩的部件。气缸64的一方的端部经由作用轴64A安装于卷装支承部65。气缸64的另一方的端部安装于第一转动臂62B的转动轴62D侧的端部。
卷装支承部65是从下方对卷装45进行支承的部件,并经由转动轴65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转动臂62。卷装支承部65通过气缸64的伸缩而转动。具体而言,通过气缸64的伸缩对作用轴64A施加力,从而卷装支承部65以转动轴65A为中心转动。换句话说,卷装支承部65在使气缸64伸长了时朝上方转动,在使气缸64收缩了时朝下方转动。
卷装支承部65朝上方转动,从而能够与保持于筒管支架72的状态下的卷装45接触。由此,卷装支承部65能够使卷装45的惯性旋转停止。另外,卷装支承部65边对从摇架70接收到的卷装45的重量进行支承边将卷装45引导至倾斜部81。并且,卷装支承部65在卷装45与倾斜部81接触后也继续对该卷装45进行支承,而将卷装45沿着倾斜部81引导至载置部82。
在卷装支承部65设置有限制部件66。限制部件66对从下方支承卷装45时卷装45朝侧面的移动进行限制。限制部件66在卷装支承部65的侧面各固定有一个。
在卷装支承部65设置有辊部件67。辊部件67在落纱机构61沿着倾斜部81将卷装45引导至载置部82时,与该倾斜部81接触。
位置检测部95对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进行检测。位置检测部95固定于框体4A。位置检测部95例如为光学传感器,对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时被反射的光进行检测、对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时被遮挡的光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进行检测。
落纱装置控制部31执行落纱装置60的各种控制处理。落纱装置控制部31被设置为能够经由主控制器30而与单元控制器等通信。落纱装置控制部31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硬盘等构成。如图3所示,落纱装置控制部31具有执行落纱装置60的各种控制处理的作为概念性的部分的异常处理部33以及时间计测部35。上述的概念性的部分能够构成为将例如储存于ROM的程序加载在RAM上并由CPU执行的软件。此外,落纱装置控制部31也可以构成为基于电子电路等的硬件。
异常处理部33在判定为在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使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停止并且使卷装支承部65返回待机位置P0。
时间计测部35根据来自异常处理部33的命令对时间进行计测。
本实施方式的异常处理部33在使卷装支承部65开始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之后在规定(设定时间)内(例如,5秒至10秒)通过位置检测部95未检测出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然后,异常处理部33使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停止并且使卷装支承部65返回待机位置P0(参照图4)。
接收部99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停止指示。接收部99例如能够构成为设置于落纱台车4以及/或者纺纱机1的框架6的停止按钮以及操作面板。
接下来,参照图4~图6对落纱装置60的一系列的落纱动作进行说明。详细的说明省略,但也可以与一系列的落纱动作并行地进行一系列的筒管安装动作。
若通过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出一个纺纱单元2的卷装45成为满卷的情况,则单元控制器使纺纱装置9以及输送机82A的运转停止,主控制器30使落纱台车4移动至该纺纱单元2,与此几乎同时地,单元控制器使卷取装置13的摇架臂71朝图2的左侧(卷取装置13的正面侧)转动,从而使满卷的卷装45从卷取筒管74分离,而不向该卷装45传递驱动力。
若落纱台车4到达一个纺纱单元2,则如图5所示,落纱装置60使转动臂6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卷装支承部65靠近卷装45。即,落纱装置60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
接下来,如图6所示,落纱装置60在第一位置P1使气缸64伸长,由此使卷装支承部65朝上方(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图6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卷装支承部65),而与卷装45的周面接触。由此,保持于摇架70的卷装45的周面通过摩擦而被卷装支承部65制动,从而能够使卷装45的惯性旋转停止。
落纱装置60在卷装45的惯性旋转完全停止之前,使摇架操作臂89向图5所示的位置移动。若卷装45的旋转完全地停止,则落纱装置60以使一方的筒管支架72从另一方的筒管支架72分离的方式通过摇架操作臂89对摇架臂71进行操作,从而将满卷的卷装45从摇架70卸下。
落纱装置60使向气缸64供给的空气的压力减弱,从而使卷装支承部65朝下方(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接下来,如图6所示,落纱装置60使转动臂62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言之,落纱装置60使卷装支承部65向第二位置P2(卷装接收部84的设置有载置部82的位置)移动。由此,卷装45以边被卷装支承部65支承边沿着倾斜部81滚动的方式被引导至载置部82。
在将卷装45引导至载置部82后,落纱装置60使转动臂62进一步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卷装支承部65向待机位置P0移动。主控制器30若经由落纱装置控制部31确认卷装支承部65返回待机位置P0,则再开始输送机82A的输送动作。即,再开始被载置部82输送来的卷装45的输送。下次通过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出一个纺纱单元2的卷装45成为满卷的情况,则输送机82A被驱动直至转动臂62开始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本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使落纱台车4移动至一个纺纱单元2,与此同时,使时间计测部35开始计测经过的时间。换言之,落纱装置控制部31使卷装支承部65开始向第一位置P1移动,与此同时,使时间计测部35开始计测经过的时间。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利用时间计测部35开始计测后,在经过规定时间以内通过位置检测部95检测出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继续一系列的落纱动作。
另一方面,落纱装置控制部31在利用时间计测部35开始计测后,在经过规定时间以内通过位置检测部95未检测出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判定为产生了异常。具体而言,落纱装置控制部31判定为在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然后,落纱装置控制部31使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停止,并且使卷装支承部65返回待机位置P0。
落纱装置控制部31例如若从接收部99接收到基于来自操作人员的停止指示的信号,则判定为在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然后,落纱装置控制部31使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停止并且使卷装支承部65返回待机位置P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60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60的纺纱机1中,在使卷装支承部65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中途,在卷装支承部65与障碍物等接触而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下,落纱装置控制部31不仅使卷装支承部65向第一位置P1的移动停止,也使卷装支承部65返回至待机位置P0。由此,不会使卷装支承部65与通过设置于第二位置P2的输送机82A输送的卷装45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卷装支承部65损伤卷装45。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卷装支承部65不会停在输送机82A的输送路上。因此,不需要为了驱动输送机82A,而通过人工使卷装支承部65向待机位置P0移动。换言之,能够马上恢复输送机82A的输送动作。其结果,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卷装45的品质降低并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60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60的纺纱机1中,在使卷装支承部65开始向第一位置P1移动之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位置检测部95未检测出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判定为在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的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60中,列举载置部82构成为输送机82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载置部82构成为能够对卷装45进行载置的平面部,通过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回收载置部82上的卷装45。即便为上述的结构,只要具备上述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就能够抑制损伤例如操作人员不进行回收而保持载置于载置部82的状态的卷装45。另外,不通过人工使卷装支承部65向待机位置P0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回收卷装4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60中,列举在使卷装支承部65开始向第一位置P1移动之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位置检测部95未检测出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落纱装置60的位置检测部95,也可以将对障碍物(例如,筒管48或卷装45)与落纱机构61的接触进行检测的接触检测部97(参照图3)设置于卷装支承部65的前端部(作为落纱机构61的前端部)。异常处理部33在通过接触检测部97检测出障碍物与落纱机构61的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接触检测部97例如可以为对障碍物与落纱机构61物理性的接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也可以为对与落纱机构61在规定距离内接近的物体的存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对在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的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的情况进行判定。另外,落纱装置60也可以具备上述的位置检测部95以及接触检测部97双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落纱装置60中,列举位置检测部95由光学传感器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落纱装置60中,位置检测部例如也可以由对马达63的转速进行测定的装置等构成。若对马达63的转速进行测定,则能够把握转动臂62转动多少,即卷装支承部65位于哪个位置。因此,异常处理部33在通过位置检测部在规定时间内未测定出规定的转速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在从待机位置P0向第一位置P1的移动的中途在落纱机构61产生了异常。
位置检测部也能够由两个磁铁(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两个霍尔集成电路(第一磁铁检测用霍尔集成电路以及第二磁铁检测用霍尔集成电路)构成。具体而言,两个磁铁安装于转动轴62A的外周面,并且配置于在转动轴62A的转动方向上相互不同的位置。两个磁铁伴随着卷装支承部65的移动,即转动轴62A的转动而转动。两个霍尔集成电路安装于框体4A。作为一方的霍尔集成电路的第一磁铁检测用霍尔集成电路在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的情况下,配置为接近第一磁铁存在的位置。作为另一方的霍尔集成电路的第二磁铁检测用霍尔集成电路在卷装支承部65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配置为接近第二磁铁存在的位置。通过上述的配置,位置检测部能够对卷装支承部65位于待机位置P0的情况以及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两个磁铁也可以在转动轴62A的端面,且在与轴线不同的位置(换言之,为伴随着转动轴62A的转动而移动的位置)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中,列举将载置部82配置于落纱台车4行进的行进路91的内侧(为图2所示的右侧亦即设置有卷取装置13的一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结构例如构成为在落纱台车4行进的行进路91的外侧(图2所示的左侧)配置有载置部8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中,列举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有一台接头台车3以及一台落纱台车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结构例如构成为以与纺纱单元2的数量对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接头台车以及/或者多个落纱台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以及纺纱单元2中,列举以细纱10从上部的牵伸装置7朝下部的卷取装置13向下行进的方式配置纱线通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纺纱机以及/或者纺纱单元的结构构成为配置有细纱由下向上地行进的纱线通道。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纺纱机1中,列举将进行落纱装置60的各种控制处理的作为专用的控制器的落纱装置控制部31设置于落纱装置6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结构例如构成为原动机箱5B所具备的主控制器30(控制部)一并执行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以及落纱台车4的各种控制处理。

Claims (9)

1.一种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落纱机构,其设置为能够使对将纱线卷取于筒管而得的卷装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在接收所述卷装的第一位置、交付在所述第一位置接收到的所述卷装的第二位置、以及不会与在所述第二位置被交付的所述卷装接触的待机区域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落纱机构的所述支承部的移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在使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待机区域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中途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执行使所述支承部的移动停止并且使所述支承部返回所述待机区域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对所述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支承部开始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所述位置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支承部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触检测部,该接触检测部对障碍物与所述落纱机构的接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落纱机构与所述障碍物接触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触检测部,该接触检测部对障碍物与所述落纱机构的接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落纱机构与所述障碍物接触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第一驱动部,其对所述落纱机构进行驱动;
筒管供给机构,其在所述第一位置交付所述筒管;以及
第二驱动部,其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独立,并对所述筒管供给机构进行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停止指示,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所述停止指示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停止指示,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所述停止指示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所述落纱机构产生了异常。
8.一种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落纱装置;
多个纱线卷取单元,它们将所述纱线卷绕于所述筒管而分别形成所述卷装;以及
输送机构,其沿着所述多个纱线卷取单元排列的方向输送所述卷装,
所述支承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支承部不位于所述待机区域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
CN201510063750.8A 2014-02-10 2015-02-06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Active CN104828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3050A JP2015147674A (ja) 2014-02-10 2014-02-10 玉揚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糸巻取機
JP2014-023050 2014-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8646A CN104828646A (zh) 2015-08-12
CN104828646B true CN104828646B (zh) 2019-01-15

Family

ID=5380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3750.8A Active CN104828646B (zh) 2014-02-10 2015-02-06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47674A (zh)
CN (1) CN104828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3803A1 (ja) 2017-04-19 2018-10-25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作業ロボット、及び作業ロボットを備える繊維機械
JP2019034814A (ja) * 2017-08-16 2019-03-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ユニット
JP2019119539A (ja) * 2017-12-28 2019-07-2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及びボビン供給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872A (en) * 1989-03-17 1993-03-0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robot for a two-for-one twister
US5987868A (en) * 1997-09-24 1999-11-23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Monitoring of core mounting for a roving frame
DE19916269A1 (de) * 1999-04-12 2000-10-19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m Auswechseln von Kreuzspulen an Spulstellen eines Spulautomaten und Spulautomat
CN1821462A (zh) * 2005-02-16 2006-08-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落纱动作方法和落纱装置
CN10212664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
CN202400696U (zh) * 2010-10-18 2012-08-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JP6067374B2 (ja) * 2009-09-29 2017-01-25 カーディオバスキュラー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磁気的鉛直力を有する摩擦クラッチを伴う回転式アテローム切除術用デバイ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7374A (ja) * 1983-09-22 1985-04-17 Murata Mach Ltd ボビン搬送システムの故障表示装置
JPH03128861A (ja) * 1989-10-13 1991-05-31 Murata Mach Ltd 玉揚システム
JPH06127827A (ja) * 1992-10-15 1994-05-10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の運転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872A (en) * 1989-03-17 1993-03-0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robot for a two-for-one twister
US5987868A (en) * 1997-09-24 1999-11-23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Monitoring of core mounting for a roving frame
DE19916269A1 (de) * 1999-04-12 2000-10-19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m Auswechseln von Kreuzspulen an Spulstellen eines Spulautomaten und Spulautomat
CN1821462A (zh) * 2005-02-16 2006-08-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落纱动作方法和落纱装置
JP6067374B2 (ja) * 2009-09-29 2017-01-25 カーディオバスキュラー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磁気的鉛直力を有する摩擦クラッチを伴う回転式アテローム切除術用デバイス
CN10212664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
CN202400696U (zh) * 2010-10-18 2012-08-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47674A (ja) 2015-08-20
CN104828646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848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EP272787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3010843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2453987B (zh) 绕纱机
CN103010823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4828646B (zh)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纱线卷取机
CN104828648B (zh)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3569780B (zh) 驱动状态检测装置、卷绕单元、卷绕机、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105297197B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EP3025995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5905680B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EP2949793B1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method
EP2573019A2 (en) Yarn pooling device,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03898641B (zh) 纺纱机
CN109969862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6553936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CN109385702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EP3524556A1 (en) Air spinning machine and air spinning method
CN103526349B (zh) 纱线蓄留装置、纺织单元及纺织机
CN105819269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7641859A (zh) 一种气动纺纱机
CN109969861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筒管供给方法
CN208008981U (zh) 一种纺纱机
EP2862825B1 (en) Winding device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