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3719A -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3719A
CN104823719A CN201510301837.4A CN201510301837A CN104823719A CN 104823719 A CN104823719 A CN 104823719A CN 201510301837 A CN201510301837 A CN 201510301837A CN 104823719 A CN104823719 A CN 104823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e
original seed
matrix
asparagus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18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 Mao Bio Tech Ltd Dianbai
Original Assignee
Zhong Mao Bio Tech Ltd Dianb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 Mao Bio Tech Ltd Dianbai filed Critical Zhong Mao Bio Tech Ltd Dianbai
Priority to CN2015103018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3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3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3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斜面菌种培养和基质菌种培养,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为18-19℃。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培养基,金针菇发菌效果好,菌种活性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强,栽培出来的金针菇子实体产量高,韧性好,耐储藏,质量好,品质优。培养出的食用菌菌丝具有生长快、时间短、效益高,可为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培养基是食用菌金针菇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之所在,在使用品种和生长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基质不同、配方不同、基质的处理方式不同,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等都有所差别。现有技术中金针菇的培养基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木屑52%,玉米芯20%,麸皮14%,玉米粉6%,甜菜渣6%,石灰2%,其中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30-1.33,其碳氮比为33-42:1,现有技术中是以木屑为主木质化的组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菌丝培养期间,发菌缓慢,菌丝体长势不均匀,培养期25-28 天,经搔菌后移至栽培室在出菇管理时观察,子实体生长长短不齐,且子实体生长较弱、较慢,采收成品生物转化率在69% 左右,成品产量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培养;
    S2基质菌种培养。
其中,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称取39g标准PDA粉,加水100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调pH至6.0左右,分装至试管中,装入量为试管刻度的1/5,塞好棉塞,用纸包扎好。
其中PDA粉为PDA培养基成品粉末。
其中,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2-1.3Mpa,时间30分钟。
其中,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
其中,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时间为10天。
其中,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木屑700g,米糠750g,玉米芯250g,水2200g,制26瓶三角瓶,将以上原材料拌和后加水拌匀装到2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料150g,高度在180-200ml的刻度线上即保证装料松紧度的一致,然后揿平,打洞至底,清洗,塞好棉花用纸包扎好。
    进一步,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4-1.5Mpa,时间90分钟。
进一步,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部分的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面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时间为20天。
上述步骤S1和S2均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为18-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培养基,金针菇发菌效果好,菌种活性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强,栽培出来的金针菇子实体产量高,韧性好,耐储藏,质量好,品质优。培养出的食用菌菌丝具有生长快、时间短、效益高,可为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培养;
    S2.基质菌种培养。
    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称取39g标准PDA粉,加水100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调pH至6.0左右,分装至试管中,装入量为试管刻度的1/5,塞好棉塞,用纸包扎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2-1.3Mpa,时间30分钟。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斜面菌种培养中培养时间为10天。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木屑700g,米糠750g,玉米芯250g,水2200g,制26瓶三角瓶,将以上原材料拌和后加水拌匀装到2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料150g,高度在180-200ml的刻度线上即保证装料松紧度的一致,然后揿平,打洞至底,清洗,塞好棉花用纸包扎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4-1.5Mpa,时间90分钟。
其中,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基的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部分的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面上。
其中,所述步骤S2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时间为20天。
其中,所述步骤S1和S2均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为18-19℃。
实施例2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斜面菌种:试管种(母种)
  1、培养基:
(1)配方:标准PDA粉
(2)制作方法:称取39g标准PDA粉,加水100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调pH至6.0左右,分装至试管中,装入量为试管刻度的1/5,塞好棉塞,用纸包扎好。
(3)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2-1.3Mpa,时间30分钟。
  2、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X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
  3、培养:
(1)培养方式:生化培养箱培养。
(2)培养温度:18-19℃
  4、培养时间:10天
(二)基质菌种:三角瓶(原种)
  1、培养料:
(1)原材料及配方:木屑700g,米糠750g,玉米芯250g,水2200g,制26瓶三角瓶。
(2)制作方法:将以上原材料拌和后加水拌匀装到2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料150g,高度在180-200ml的刻度线上即保证装料松紧度的一致,然后揿平,打洞至底,清洗,塞好棉花用纸包扎好。
(3)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4-1.5Mpa,时间90分钟。
  2、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部分的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面上。
  3、培养:
(1)培养方式:生化培养箱培养。
(2)培养温度:18-19℃
  4、培养时间:20天
实施例3
1、培养基准备
斜面菌种培养基:称取39g标准PDA粉,加水100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调pH至6.0左右,分装至试管中,装入量为试管刻度的1/5,塞好棉塞,用纸包扎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2-1.3Mpa,时间30分钟。
基质菌种培养基:木屑700g,米糠750g,玉米芯250g,水2200g,制26瓶三角瓶,将以上原材料拌和后加水拌匀装到2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料150g,高度在180-200ml的刻度线上即保证装料松紧度的一致,然后揿平,打洞至底,清洗,塞好棉花用纸包扎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4-1.5Mpa,时间90分钟。
2、实验分组
(1)实验组,按照实施例1的记载。
(2)对比组1: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培养:利用斜面菌种培养基,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18-19℃培养10天。
S2.基质菌种培养:同样利用斜面菌种培养基,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部分的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面上,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18-19℃培养20天。
(3)对比组2: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培养:利用基质菌种培养基,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18-19℃培养10天。
S2.基质菌种培养:利用基质菌种培养基,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部分的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面上,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18-19℃培养20天。
3、按照常规的栽培方法,利用实验组和对比组1、2所得的金针菇原种,进行金针菇的生产培育。
4、结果显示,与对比组1和2相比,实验组的金针菇发菌效果好,菌种活性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强,栽培出来的金针菇子实体产量高,韧性好,耐储藏,质量好,品质优。培养出的食用菌菌丝具有生长快、时间短、效益高,可为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统计显示,实验组的金针菇生长快,培养期40天左右,比对比组1和2(对比组1和2平均)提前了25%。
经搔菌后移至栽培室在出菇管理时观察,子实体生长整齐,且子实体生长快,采收成品生物转化率和成品产量高,产量比对比组1和2(对比组1和2平均)提高了3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上述原材料质量比例也属于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培养;
   S2.基质菌种培养;
   步骤S1所述斜面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39g/L PDA培养基粉末,余量为水,加热至完全溶解,调pH为6.0,分装至试管中,装入量为试管刻度的1/5,塞好棉塞,用纸包扎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斜面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2-1.3Mpa,时间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斜面菌种培养中接种按照灭菌操作规程,挑取0.5×0.5cm大小的菌种块于试管斜面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培养时间为1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基质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按照重量比为7:7.5:2.5:2.2的比例,将木屑、米糠、玉米芯和水拌和混匀,装到2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料150g,高度在180-200ml的刻度线上即保证装料松紧度的一致,然后揿平,打洞至底,清洗,塞好棉花用纸包扎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或S2均采用生化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为18-19℃。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基质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4-1.5Mpa,时间90分钟。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基质菌种培养中的接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发满菌的斜面试管菌种,取它的最终佳菌段,去掉培养基,均等地分为四份,将其中的一份挑至瓶的洞内至底,将其余三份均匀地覆盖在三角瓶的培养基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基质菌种培养中培养时间为20天。
CN201510301837.4A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Pending CN104823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1837.4A CN10482371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1837.4A CN10482371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3719A true CN104823719A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0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1837.4A Pending CN10482371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371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6255A (zh) * 2020-03-27 2020-07-3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屑培养基复壮金针菇菌种的方法
CN112280690A (zh) * 2020-10-20 2021-01-29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种复壮筛选的方法
CN113207553A (zh) * 2021-06-08 2021-08-06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菌种稳定性的金针菇菌种基质保藏方法及其使用的基质
CN113317130A (zh) * 2021-06-08 2021-08-31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及其使用的培养基
CN113317118A (zh) * 2021-06-22 2021-08-31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1050A (zh) * 2007-11-27 2008-04-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使金针菇基部褐色变浅的栽培方法
CN102010236A (zh) * 2010-09-29 2011-04-13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培养料及用该培养料配制金针菇培养基的方法
KR20130019329A (ko) * 2011-08-16 2013-02-26 전창호 황금성분이 함유된 버섯의 배지조성물 및 그의 재배방법
CN10317242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杏鲍菇富硒富锌培养基(料)的生产方法
CN104488548A (zh) * 2014-12-16 2015-04-08 苍南县净源菇业有限公司 一种针叶树木屑周年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1050A (zh) * 2007-11-27 2008-04-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使金针菇基部褐色变浅的栽培方法
CN102010236A (zh) * 2010-09-29 2011-04-13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培养料及用该培养料配制金针菇培养基的方法
KR20130019329A (ko) * 2011-08-16 2013-02-26 전창호 황금성분이 함유된 버섯의 배지조성물 및 그의 재배방법
CN10317242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杏鲍菇富硒富锌培养基(料)的生产方法
CN104488548A (zh) * 2014-12-16 2015-04-08 苍南县净源菇业有限公司 一种针叶树木屑周年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嘉梁: "利用山核桃壳等废弃生物资源培养金针菇", 《安徽农学通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6255A (zh) * 2020-03-27 2020-07-3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屑培养基复壮金针菇菌种的方法
CN112280690A (zh) * 2020-10-20 2021-01-29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种复壮筛选的方法
CN113207553A (zh) * 2021-06-08 2021-08-06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菌种稳定性的金针菇菌种基质保藏方法及其使用的基质
CN113317130A (zh) * 2021-06-08 2021-08-31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及其使用的培养基
CN113317118A (zh) * 2021-06-22 2021-08-31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朵型和保藏性能良好的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1533B (zh) 一种防治植物重茬病害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1914447B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707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23719A (zh) 一种培养金针菇原种的方法
CN102050673B (zh) 食用菌木株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550298A (zh) 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CN102870600B (zh) 一种稳定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工艺
CN103493680B (zh) 一种银耳液体栽培种培养方法及栽培种专用培养基
CN106613349A (zh) 一种金耳袋料栽培方法
CN105441337A (zh) 金耳栽培种制备方法
CN107603916A (zh) 一种微生物组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746024A (zh) 木霉复合菌剂以及利用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
CN103194410A (zh) 一种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以及利用其生产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
CN104651267B (zh) 一种具有发酵产碱功能的微生物菌及其应用的有机肥料
CN103468591B (zh) 一株耐盐侧耳木霉及其应用
CN104860755A (zh) 富含核酸的微生物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0630A (zh)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qbjp‑f6及其应用
CN109160862A (zh) 一种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105488A (zh) 一种提高育苗质量的方法
CN113121281A (zh) 一种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1600A (zh) 适于低温出菇的平菇jk02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RU2413762C2 (ru) ШТАММ КЛУБЕНЬКОВЫХ БАКТЕРИЙ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ВКМ В-2456D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ГО УДОБРЕНИЯ ПОД СОЮ
CN103881930A (zh) 一种白僵菌的固体培养基以及白僵菌的培养方法
CN103621310A (zh) 利用山草和菌糠成功训化栽培野生牛肉蕈
CN102633560A (zh) 一种多效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366A (zh) 一种利用剑麻废水生产解淀粉芽孢杆菌液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