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2003A -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2003A
CN104822003A CN201410528623.6A CN201410528623A CN104822003A CN 104822003 A CN104822003 A CN 104822003A CN 201410528623 A CN201410528623 A CN 201410528623A CN 104822003 A CN104822003 A CN 104822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paper
paper type
processing system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86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2003B (zh
Inventor
足立康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22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2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9Analysis, i.e. separating and studying components of a greater wh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8Calculating or estim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54Scheduling operations or managing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该参数设置系统包括:存储单元,其与纸张类型相关联地存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历史;获取单元,其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数量和历史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与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计算单元,其基于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和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与多个其他纸张的每种类型相对应的历史来计算要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设置的参数值。

Description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在诸如纸之类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有复印机、打印机装置、传真装置、结合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机器等。
在商业上生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会使用各种纸张,因此基于保存有针对每种纸张的机器操作参数最优值的资源库来自动地设置机器操作参数。然而,由于每个机器的特性或使用状态(使用历史或使用环境)存在差异(机器与机器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自动设置的机器操作参数不一定是最优参数。因此,在切换纸张时,操作者或维护服务人员在确认打印状态时需要打印测试图案并且手动地设置机器操作参数。
此外,在商业生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会进行大量的打印,因此由于相关件的状态变化(劣化)而不能连续使用相同的机器操作参数,并且要求适当地调整机器操作参数。
到目前为止,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已经提出了各种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基于用于形成图像的设置值在要输出的纸张上形成测试图;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从输入单元输入的调整值的输出纸张的范围和数量来计算输出纸张的数量的调整值,并且基于每个调整值在要输出的纸上形成测试图。
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服务器相对于每种类型的传送纸的设置数据集合执行集中管理,并且将与传送纸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图像形成程序的控制值应用至图像形成程序以形成图像,接收到与传送纸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校正值,并且将该校正值应用于图像形成程序。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其中,从另一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参数相关信息,并且基于包括在将在对象装置中设置的参数相关信息中的参数信息来选择可靠参数。
[专利文献1]JP-A-2010-173130
[专利文献2]JP-A-2012-083707
[专利文献3]JP-A-2012-1471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其中,即使在计算针对被切换的纸张类型的图像形成的相关参数值时被用作基准的对象装置的过去历史不充分时,也能够在切换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适当地计算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设置系统,其包括:
存储单元,其关于根据纸张类型设置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值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纸张类型相关联地存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历史;
获取单元,当切换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历史的数量小于阈值时,该获取单元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数量和历史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来获取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
计算单元,其基于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和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与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相对应的历史来计算要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设置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参数设置系统,
其中,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具有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特性值接近的特性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参数设置系统,还包括:
管理服务器,其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参数值的历史,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计算参数值的趋势,
其中,获取单元从管理服务器获取与用于切换将被使用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参数值的趋势。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参数设置系统,还包括:
校正单元,其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计算参数值的校正量,
其中,校正单元基于预测模型来计算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相对应的参数值的校正量,在所述预测模型中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时序校正结果进行了建模。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设置装置,其包括:
存储单元,其相对于根据纸张类型设置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值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纸张类型相关联地存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历史;
获取单元,当切换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历史的数量小于阈值时,该获取单元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数量和历史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来获取与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
计算单元,其基于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和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与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相对应的历史来计算要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设置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五方面,即使当计算与关于被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关的图像形成的参数值时用作基准的对象装置的过去历史不充分时,也能够在切换要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适当地计算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在切换要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计算更加理想的值作为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使得在计算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值时所使用的信息(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参数值的趋势)响应于影响该信息内容的情况的变化(例如,季节变化),并且将信息保持在适当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容易且适当地执行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变化对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值的调整(校正),因此可以减少与对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设置值作出调整所需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参数调整系统的结构实例的示图;
图2A至图2E是用于解释当在图1中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不充分时在切换纸张类型之后计算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图1中的管理服务器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图1中的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收集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图1中的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在切换纸张类型时对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参数调整系统的另一结构实例的示图;
图7A至图7E是用于解释根据图6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变化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图6中的管理服务器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图6中的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收集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图6中的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在切换纸张类型时对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参数调整系统的结构实例。
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基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过去历史获取针对每种类型的纸张(以下称为“纸张类型”)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并且在切换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根据切换的纸张类型以及获取的分布来从装置的过去历史之间的关系中计算出针对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如图1所示,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包括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和操作控制单元15。
例如,参数调整系统与所谓的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其连接至网络从而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协作来进行操作。在该实例中,管理服务器包括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和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并且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都包括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和操作控制单元15,但结构不限于此。
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从通过网络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其中,在根据纸张类型的切换而改变关于每种纸张类型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时刻记录了每次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来累积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和用于识别切换的纸张类型的纸张类型信息。
即,在每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累积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手动或自动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来作为过去历史。
这里,机器操作参数是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通常,与传送处理之后的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次级传送电压校正量、固定温度校正量、卷曲消除器(decurler)强度等)变为目标,设置考虑了与将被使用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此外,可以根据将被使用的纸张的光泽度设置与传送处理之前的图像形成相关的参数(感光器的电位、半导体激光器的光量等)。
与纸张类型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是表示纸张类型的特性的各种特性值的信息,例如,包括了诸如纸张尺寸、纸张类型信息、表面特性(是否存在涂层等)、基本重量(g/m2)和纸张颜色之类的特性值的信息。
纸张类型分类是用于基于纸张特征信息对纸张类型进行分类的单位,例如,使用4×3矩阵形状的纸张类型分类,其中,基本重量根据值的大小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以及表面特性根据值的大小被划分为3个等级。
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分析由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所收集和累积的操作历史设置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计算表示相对于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趋势的分布信息,并且存储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个纸张类型分类的计算结果。
作为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例如,计算诸如设置值的中心值或标准偏差之类的统计值。
在预定定时(例如,在每天的相同定时)实施对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析。
在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中,在管理服务器侧实施上述处理(根据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以及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的处理),并且通过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实施以下处理(根据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和操作控制单元15的处理)。
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其中,在根据纸张类型的切换改变针对每个纸张类型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时刻记录自身装置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针对与管理服务器侧相同的每种纸张类型分类来累积操作设置历史信息。
即,在自身装置中,累积相对于切换的纸张类型手动或自动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作为过去历史。
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在切换将被使用的纸张类型时从纸张数据库中获取与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在纸张数据库中纸张类型信息和纸张特性信息相互关联。此外,当在纸张数据库中不存在与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时,操作者操纵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并输入纸张特性信息。
接下来,从纸张数据库获取(或操作者输入)的纸张特性信息所属的纸张类型分类被指定,并且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与纸张类型分类相对应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作为样本。
然后,当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即,当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充足时,计算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中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平均值,并且将所计算的平均值设置为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另一方面,当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小于阈值时,即,当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不足时,关于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其中存在具有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值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此外,关于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和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的每一个,向管理服务器的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请求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并且接收对应的分布信息。
这里,在该实例中,作为其中存在具有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值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优先选择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具体来说,在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之前或之后)的每个纸张类型分类,并且获取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即,优先选择具有与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的纸张特性接近的值的纸张特性的纸张类型分类,并且获取对应纸张类型分类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
然后,基于关于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和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从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接收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以及关于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来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将参照图2A至图2E具体描述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不足时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这里,为了简化描述,使用作为纸张特性类型的基本重量根据值的大小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的纸张类型分类,并且以基本重量的值增加的顺序设置基本重量分类1、基本重量分类2和基本重量分类3。此外,切换的纸张类型属于基本重量分类2,与基本重量分类2相对应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不足,并且与基本重量分类2附近的基本重量分类1和3相对应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充足。
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所属的基本重量分类2以及基本重量分类2附近的基本重量分类1和3,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首先向管理服务器的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请求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中心值或标准偏差),并且接收对应的分布信息。
在图2A至图2C中,针对基本重量分类1至3中的每一个,示出了使用属于各自的纸张类型分类的纸张类型时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分布的曲线图。在这些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设置值,竖直轴表示每个设置值的出现频率,并且标记“□”表示设置值的中心值。
比较图2A至图2C的每个曲线图,应该理解,由标记“□”表示的中心值随着基本重量的值、基本重量分类1、基本重量分类2和基本重量分类3的增加而在曲线图增加的方向上移动。这同样能够从图2D的曲线图中得到。此外,在图2D中,以基本重量值增加的顺序在水平轴上配置基本重量分类1至3,并且在垂直轴上表示基本重量分类1至3的每个中心值。
接下来,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基于从管理服务器的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接收的分布信息来计算针对基本重量分类1至3中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中心值的插值曲线。
在图2D中,通过实线表示针对基本重量分类1至3中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中心值计算的插值曲线。该插值曲线示出了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根据基本重量的变化的转变,并且表示系统中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趋势。
例如,能够根据最小二乘法使用多相式近似曲线来执行插值曲线的计算。在该实例中,对基本重量分类1至3的三个点执行内插,由此形成二次曲线。此外,当使用包括其他纸张特性(诸如纸张类型)的纸张类型分类时,例如可以根据最小二乘法使用多相式近似曲面来执行内插。
接下来,针对基本重量分类1和3(切换的纸张类型所属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附近)的每一个,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计算自身装置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中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平均值,并且根据所计算的平均值和插值曲线之间的差的关系来计算(估计)自身装置中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随着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根据基本重量的改变的转变,在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相同的趋势(相同的插值曲线)。
即,如图2E所示,基于自身装置中的基本重量分类1和3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平均值(由标记“O”表示),相对于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计算的插值曲线(由实线表示)被转换为适用于自身装置的插值曲线(由点划线表示),并且指定了转换的插值曲线中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由此计算(估计)出自身装置中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由标记“Δ”表示)。
因此,关于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计算的插值曲线根据关于在自身装置中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的纸张类型分类的设置值进行转换,并且基于从中获得的适用于自身装置的插值曲线执行内插,由此可以计算出关于在切换自身装置中的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的设置值。
此外,根据图像形成装置固有的特性(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差异)或劣化量,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是不同的。
这里,当自身装置中的基本重量分类1和3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标准偏差关于从管理服务器的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接收的基本重量分类1和3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标准偏差具有超出预定阈值的差异时,在通过直接应用根据上述方法计算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可能发生问题,因此可以向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者发出警告。
操作控制单元15通过应用由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计算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来控制后续(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图像形成处理。
此外,可以代替操作控制单元15来设置将由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计算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显示为推荐值的功能单元,并且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者可以根据所显示的设置值手动地执行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
将参照图3至图5示出的处理流程的实例描述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数的处理流程。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管理服务器对操作设置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收集和分析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管理服务器通过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从与网络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11),并且根据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预定数量的数据项的先入先出系统来存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12)。
此外,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否为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分析定时(步骤S13),当管理服务器确定不是分析定时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从每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和存储操作设置信息直到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分析定时为止。
在步骤S13中,当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分析定时时,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针对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收集的操作设置信息执行统计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的统计值(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中心值或标准偏差)存储为分布信息(步骤S14)。
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收集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21),并且根据针对每个纸张类型分类的预定数量的数据项的先入先出系统存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22)。
针对纸张类型的每次切换重复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收集或存储。
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在切换纸张类型时对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确定与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是否在纸张数据库中(步骤S31)。当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在纸张数据库中时,从纸张数据库中获取纸张特性信息(步骤S32),而当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不在纸张数据库中时,通过操作者从操作面板输入纸张特性信息(步骤S33)。
接下来,指定在步骤S31或S32中获取的纸张特性信息所属的纸张类型分类,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与纸张类型分类对应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作为样本(步骤S34),并且确定所获取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步骤S35)。
然后,在步骤S35中,当确定指定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计算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中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平均值,并且将所计算的平均值设置为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步骤S36)。
另一方面,在步骤S35中,当确定指定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小于阈值时,从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获取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并关于存在具有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值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例如,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的纸张类型分类)来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平均值,并且关于指定的纸张类型分类和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的每一个从管理服务器获取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步骤S37)。
然后,基于步骤S37中获取的每个信息项,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步骤S38)。
如上所述,在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中,每个图像形成装置累积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其中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中记录自身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当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对应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小于阈值时,针对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以及具有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接近的特性的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的每一个,获取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并且通过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根据所获取的分布信息与具有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接近的特性的其他多个纸张类型分类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因此,在切换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即使当在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时用作基准的自身装置的过去历史不足时,也可以适当地计算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此外,在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中,包括了管理服务器(其收集记录有来自每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并且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并且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从管理服务器获取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
为此,可以使得在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时使用的分布信息响应于影响分布信息内容的情况变化(例如,季节变化),并且将分布信息保持在适当的状态。
这里,在该实例中,优先选择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的纸张类型分类(具体地,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之前和之后的每个纸张类型分类),获取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分布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取的分布信息获取插值曲线,由此基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在相对窄的范围内的插值曲线的精度增加。
因此,可以将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设置为接近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理想值。
此外,作为该实例,可以不基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之前或之后的每一个纸张类型分类的信息来获取插值曲线,而是可以基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之前或之后的两个纸张类型分类的信息来获取插值曲线。
此外,作为该实例,可以不基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的两个纸张类型分类的信息来获取插值曲线,而是可以基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附近的3个或3个以上的纸张类型分类的信息来获取插值曲线。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参数调整系统的另一结构性实例。
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基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过去历史,针对每个纸张类型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使用历史或使用环境)的改变来获取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模式(例如,多元回归模型),并且通过使用校正模型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来校正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如图6所示,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包括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和操作控制单元25。
例如,参数调整系统与所谓的远程管理系统(包括连接至网络从而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管理服务器)协作。在该实例中,管理服务器包括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和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并且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都包括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和操作控制单元25,但结构不限于此。
与图1的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11类似,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从通过网络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其中,在根据纸张类型的切换而改变针对每种纸张类型来调整机器操作参数所要求的设置值时记录每个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累积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和用于识别切换的纸张类型的纸张类型信息。
即,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累积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手动或自动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作为过去历史。
此外,对于每个预定的定时,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从通过网络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表示在每个预定的定时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使用状态历史信息,其中,在操作设置调整信息中记录了每个预定的定时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累积操作设置调整信息、使用状态历史信息和用于识别在该时刻使用的纸张类型的纸张类型信息。
即,累积针对每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根据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调整结果作为过去历史。
在该实例中,作为使用状态历史信息,收集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输出纸张(一种类型的使用历史)的数量,但是可以收集另一种类型的值,其能够把握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诸如装置的操作时间或进行定时(conducting timing))。
作为收集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的定时,例如,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例如,每100个打印输出纸张)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每个时机的定时。
与图1的操作设置信息分析单元12类似,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分析由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收集和累积的操作历史设置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关于每个机器操作参数计算表示设置值的趋势的分布信息,并且存储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计算结果。
此外,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分析由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收集和累积的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关于每个机器操作参数计算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在该实例中,为输出纸张数量的增加)对设置值的转变进行建模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并且存储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计算结果。
在该实例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状态改变校正模型,但该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执行建模。
在预定定时,例如在每天相同的定时实施对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的分析。
在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中,在管理服务器侧实施上述处理(根据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和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的处理),以及通过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实施以下处理(根据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和操作控制单元25的处理)。
与图1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类似,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其中,在根据纸张类型的切换改变要求针对每种纸张类型进行调整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定时记录自身装置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累积与管理服务器侧相同的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操作设置历史信息。
即,在自身装置中,累积关于切换的纸张类型手动或自动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作为过去历史。
此外,对于每个预定的定时,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收集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在操作设置调整信息中记录了每个定时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使用状态历史信息指示了在一定程度地改变自身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每个定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并且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针对与管理服务器侧相同的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操作设置调整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
即,累积根据自身装置中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调整结果作为过去历史。
与图1的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类似,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在切换将被使用的纸张类型的定时来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
此外,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关于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纸张类型分类基于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向管理服务器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请求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并接收对应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
然后,基于从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接收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以及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计算结果,连续地计算根据随后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
在预定定时,例如在以一定的程度(例如,每100个打印输出纸张)改变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每个时机的定时或在每天的相同定时计算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校正量。
将参照图7A至图7E具体描述对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的计算。
这里,为了简化描述,使用了其中将作为一种类型的纸张特性的基本重量根据值的大小划分为三个等级的纸张类型分类,并且以基本重量的值增加的顺序设置基本重量分类1、基本重量分类2和基本重量分类3。此外,切换的纸张类型属于基本重量分类2。
在图7A至图7C中,相对于基本重量分类1至3的每一个,示出了在使用属于纸张类型分类的纸张类型时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而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曲线图。在这些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作为一种类型的使用状态的使用历史(例如输出纸张的数量),而竖直轴表示在对应于使用历史的时刻的设置值。
如图7A至图7C的每个曲线图所示,在所有的基本重量分类1至3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例如,输出纸张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当切换的纸张类型属于基本重量分类2时,如图7D所示,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首先通过与参照图2A至图2E描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
然后,如图7E所示,基于通过将图7B所示的基本重量分类2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参照当前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所获得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由标记“x”表示)与所计算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由标记“Δ”表示)之间的差值,使状态改变校正模型适用于自身装置。在图7E中,通过点划线示出了适用于自身装置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
然后,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根据适用于自身装置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顺序地计算根据随后的使用状态的改变(在该实例中,为输出纸张数量的增加)的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的校正量。随着机器操作参数A的设置值根据使用状态的改变而进行的转变,在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相同的趋势(相同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
因此,根据自身装置中的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计算结果来转变相对于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计算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并且使用适用于自身装置而获得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因此可以继续根据自身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
此外,在上面的描述中,将纸张类型切换至属于基本重量分类2(其中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不足)的纸张类型的情况描述为实例,但是基于状态改变校正模型计算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可以应用于纸张类型被切换至属于基本重量分类1和3(其中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样本数充足)的纸张类型的情况。
操作控制单元25通过应用由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计算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以及通过应用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值来控制随后的(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图像形成处理。
此外,可以代替操作控制单元25来设置将由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计算的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或校正值显示为推荐值的功能单元,并且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者可以手动地根据所显示的设置值或者校正值执行对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或调整。
将参照图8至图10中示出的处理流程的实例描述根据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数的处理流程。
在图8中,示出了根据管理服务器对操作设置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收集和分析的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管理服务器通过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从与网络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41),并且根据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每种纸张类型分类的预定数量的数据项的先入先出系统来存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步骤S42)。
此外,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否为操作设置历史信息的分析定时(步骤S43),当管理服务器确定不是分析定时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1,并且重复从每个图像形成装置收集和存储操作设置信息直到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分析定时为止。
在步骤S43中,当管理服务器确定是分析定时时,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针对操作设置信息收集单元21收集的操作设置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执行统计分析,并且基于将被存储的分析结果计算状态改变校正模型(步骤S44)。
在图9中,示出了根据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收集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收集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步骤S51),并且根据针对每个纸张类型分类的预定数量的数据项的先入先出系统存储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步骤S52)。
每当以一定的程度改变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时就重复由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23对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和使用状态历史信息的收集或存储。
在图10中,示出了根据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在切换纸张类型时每个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进行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确定与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是否在纸张数据库中(步骤S61)。当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在纸张数据库中时,从纸张数据库中获取纸张特性信息(步骤S62),而当对应的纸张特性信息不在纸张数据库中时,由操作者从操作面板输入纸张特性信息(步骤S63)。
接下来,指定在步骤S61或S62中获取的纸张特性信息所属的纸张类型分类,关于纸张类型分类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且从管理服务器获取相对于纸张类型分类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步骤S64)。
然后,基于通过将当前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参照状态改变校正模型而获得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以及所计算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将状态改变校正模型校正为适用于自身装置(步骤S65),并且根据校正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计算根据随后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步骤S66)。
如上所述,在该实例的参数调整系统中,每个图像形成装置都通过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计算切换纸张类型之后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并从管理服务器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分析单元22获取其中与自身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机器操作参数的时间定向校正结果被建模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并且基于获取的状态改变校正模型计算根据随后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校正量。
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执行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调整(或校正),因此可以减少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的调整的工作量。
这里,该实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其中计算机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之类的用于执行各种计算处理的主存储器设备;作为CPU的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记录基本控制程序等的只读存储器(ROM);诸如硬盘驱动器(HDD)之类的用于存储各种程序或数据项的辅助存储器设备;用于显示各种信息项的显示设备;以及硬件资源,诸如在操作者的输入操作期间所使用的操作按钮、作为与诸如触摸面板之类的输入工具的接口的输入和输出I/F或作为相对于其他装置执行有线或无线通信的接口的通信I/F。
然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程序从辅助存储器装置等中读出并安装在RAM中,然后被CPU执行。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参数调整装置的每项功能都能被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实现。
此外,在图1的实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由操作设置历史信息存储单元13实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的功能由操作设置校正量计算单元14实现。
此外,在图6的实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收集单元的功能由操作设置历史存储单元23实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单元、计算单元和校正单元的功能由状态改变校正模型基本校正量计算单元24实现。
这里,例如,根据从诸如CD-ROM之类的存储程序的外部存储器介质中读出程序的方法、用于通过通信网络等接收程序的方法等,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中设置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如本实例中的每个功能单元都通过软件结构实现的方面,每个功能单元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模块来实现。
此外,在上述每个参数调整系统中,每个图像形成装置计算自身装置中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或其校正量,但是管理服务器可以包括用于计算每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机器操作参数的设置值或其校正量的功能单元,并且可以将功能单元得到的计算结果提供(传输)给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用于根据纸张类型设置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值的各种系统或装置及其程序或方法等。
为了示出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并非旨在穷举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明显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化将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践应用,从而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用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旨在通过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参数设置系统,包括:
存储单元,其关于根据纸张类型设置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值的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纸张类型相关联地存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历史;
获取单元,当切换将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历史的数量小于阈值时,所述获取单元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数量和历史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来获取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
计算单元,其基于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和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与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相对应的历史来计算要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设置的参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设置系统,
其中,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具有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特性值接近的特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参数设置系统,还包括:
管理服务器,其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收集所述参数值的历史,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所述参数值的趋势,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从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与用于切换将被使用的纸张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参数值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参数设置系统,还包括:
校正单元,其根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改变计算参数值的校正量,
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基于预测模型来计算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相对应的参数值的校正量,在所述预测模型中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时序校正结果进行了建模。
5.一种参数设置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其相对于根据纸张类型设置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参数值的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纸张类型相关联地存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历史;
获取单元,当切换将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类型时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相对应的历史的数量小于阈值时,所述获取单元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的数量和历史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类型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
计算单元,其基于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和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获取的参数值的趋势以及与所述多个其他纸张类型的每一种相对应的历史来计算要关于所切换的纸张类型设置的参数值。
CN201410528623.6A 2014-02-03 2014-10-09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Active CN104822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8322 2014-02-03
JP2014018322A JP6102774B2 (ja) 2014-02-03 2014-02-03 パラメータ設定システム、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2003A true CN104822003A (zh) 2015-08-05
CN104822003B CN104822003B (zh) 2018-07-27

Family

ID=5373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8623.6A Active CN104822003B (zh) 2014-02-03 2014-10-09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62149B2 (zh)
JP (1) JP6102774B2 (zh)
CN (1) CN10482200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005A (zh) * 2017-07-19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纸张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704215A (zh) * 2017-09-04 2018-02-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照片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9213455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388841A (zh) * 2017-08-11 2019-02-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生产设备的数据处理装置
CN11149746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确定打印介质类型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0663B2 (ja) * 2015-07-16 2019-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故障予測ロジック組込方法
JP2017170805A (ja) * 2016-03-24 2017-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852459B2 (ja) 2017-02-28 2021-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18142172A (ja) 2017-02-28 2018-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7077831B2 (ja) * 2018-07-13 2022-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給紙パラメーター管理システム
CN109034905A (zh) * 2018-08-03 2018-12-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销量预测结果稳健性的方法
CN117217028B (zh) * 2023-11-07 2024-02-02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瓦楞纸箱设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6473A (ja) * 2005-03-29 2006-10-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1004771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212533A (zh) * 2006-12-27 2008-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日志管理装置、记录介质和图像日志管理方法
JP2009175175A (ja) * 2008-01-21 2009-08-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139A (ja) * 2008-04-30 2009-11-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20062928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ith adjustable image qua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3130A (ja) * 2009-01-28 2010-08-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7943B2 (ja) * 2011-01-06 2015-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92576B2 (ja) * 2011-01-07 2015-04-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パラメータ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機器および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およびパラメータ設定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6473A (ja) * 2005-03-29 2006-10-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1004771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212533A (zh) * 2006-12-27 2008-07-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日志管理装置、记录介质和图像日志管理方法
JP2009175175A (ja) * 2008-01-21 2009-08-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139A (ja) * 2008-04-30 2009-11-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20062928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ith adjustable image qualit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455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423005A (zh) * 2017-07-19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纸张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388841A (zh) * 2017-08-11 2019-02-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生产设备的数据处理装置
CN107704215A (zh) * 2017-09-04 2018-02-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照片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1149746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确定打印介质类型的方法
CN111497463B (zh) * 2019-01-31 2023-02-1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确定打印介质类型的方法
US11782659B2 (en) 2019-01-31 2023-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rint media ty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2003B (zh) 2018-07-27
JP2015145940A (ja) 2015-08-13
JP6102774B2 (ja) 2017-03-29
US20150222775A1 (en) 2015-08-06
US9462149B2 (en) 201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003A (zh) 参数设置系统和参数设置装置
CN103760820B (zh) 数控铣床加工过程状态信息评价装置
JP5370832B2 (ja) 状態判別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故障予測システム
US9244803B2 (en) Failure predictive system, and failure predictive apparatus
JP7078363B2 (ja) ジョブスケジューリング画面上に色再現状態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9076103B2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ooperates with a power managment system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consumed by a plural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control method for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7755778B2 (en) Print job management system
CN110278121B (zh) 一种检测网络性能异常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7971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ecasting print job related demand
US8861024B2 (en) Print color managing apparatus, print color manag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953779B2 (ja) 障害予測システム、障害予測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75240B2 (ja) 障害予兆診断装置、障害予兆診断システム、障害予兆診断プログラム及び障害予兆診断方法
JP6167948B2 (ja) 障害予測システム、障害予測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67000B2 (ja) 障害予測システム、障害予測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411466B (zh) 基于彩色印刷生产系统的多色彩色差智能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2292703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015152709A (ja) 障害予測システム、障害予測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484269B (zh) 显示屏模组的参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34603A (zh) 图像质量控制与调节装置和图像质量控制与调节方法
US8687213B2 (en) Data filtering for print service providers
DE112021002946T5 (de) Diagnosevorrichtung, Server und Diagnoseverfahren
CN113988627A (zh)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协同云排产方法及系统
JP6136745B2 (ja) 保守判定装置、保守判定システム、保守判定プログラム及び保守判定方法
US79254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int shop operability
JP7392508B2 (ja) 管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