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6696A - 前格栅 - Google Patents

前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6696A
CN104816696A CN201510043521.XA CN201510043521A CN104816696A CN 104816696 A CN104816696 A CN 104816696A CN 201510043521 A CN201510043521 A CN 201510043521A CN 104816696 A CN104816696 A CN 104816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rod
grid
fin
vertical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5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6696B (zh
Inventor
真地优希
大庭达也
饭村公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6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6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6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5Radiator grilles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前格栅,包括具有竖向翅片和横向翅片的格栅本体,这些翅片各自在前表面上形成有装饰面。格栅本体具有安装部,将前表面形成有装饰面的装饰性嵌条安装于该安装部。前格栅以两种形式之一使用,一种形式是将嵌条经由安装部安装于格栅本体,另一形式是不带这种嵌条。前格栅的安装部布置在各横向翅片的前表面之后,并且由接合部构成。将从嵌条后部凸出的爪部插进该接合部并与之接合。

Description

前格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相对风引入发动机舱的车辆前格栅。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前格栅布置在车辆发动机舱的前部。通过将外部空气如相对风引入发动机舱,前格栅冷却散热器。如图20中所示,格栅本体101构成前格栅100的主要部分,包括多个翅片102,翅片102各具有形成于前表面的装饰面。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装饰格栅本体101,可以将在前表面形成有装饰面的各装饰性嵌条107安装于格栅本体101(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4843629)。在这些情况下,格栅本体101具有用于安装嵌条107的安装部103。例如,各安装部103具有上壁部104和下壁部105,该上壁部104和下壁部105于竖向隔开,并且从格栅本体101中对应的翅片102向后延伸。爪部106从上壁部104的后端向下凸出。
接合凸部108从各嵌条107的上部凸出。接合凸部108具有于竖向延伸贯穿的孔109。为了将嵌条107安装于格栅本体101,将嵌条107的接合凸部108插进格栅本体101的上壁部104与下壁部105之间的间隙。然后,使格栅本体101的爪部106与嵌条107的孔109相接合。
前格栅100设计为,在将嵌条107安装于格栅本体101的安装部103之后完成。换而言之,前格栅100不是设计为以不带嵌条107安装于安装部103的形式使用。据此,如果格栅本体101以不带嵌条107的形式使用,从车辆前方可以看到从安装部103的上壁部104向下凸出的爪部106,并因此有损前格栅100的美观性。也就是,如果前格栅100以不带嵌条107安装于格栅本体101的形式使用,就装饰性而言,前格栅100成为未完成产品。
结果,如果依据前格栅是否具有装饰来进行前格栅的等级管理,作为成品不带嵌条形式的前格栅,与作为成品带有嵌条安装于前格栅形式的前格栅,必须分开制造。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通用格栅本体的前格栅,并且,安装有嵌条或是没有安装嵌条都具有改善的美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格栅,其以下述两种形式之一使用,一种形式是将前表面上具有装饰面的装饰性嵌条安装于前格栅,另一形式是没有安装这种嵌条。前格栅包括格栅本体,格栅本体具有多个翅片以及安装嵌条的安装部,这些翅片各自在翅片前表面上形成有装饰面。爪部从嵌条的后部凸出。安装部布置在各翅片的前表面背后,并且由接合部构成,其中,将嵌条的爪部插进接合部并与之接合。
在上述结构中,在不带嵌条形式的前格栅、以及安装有嵌条形式的前格栅中,使用了一种通用格栅主体,其包括由接合部构成的安装部。为了将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将爪部插进接合部并与之接合。
在任一形式的前格栅中,接合部位于各翅片的前表面之后。因此,从前格栅前面遮蔽了接合部。结果,虽然使用了通用的格栅本体,无论是否将嵌条安装于前格栅,都不易因从前格栅前方看到接合部而有损前格栅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正视图,示出带有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形式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格栅的左半部分;
图2是局部正视图,示出不带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形式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格栅的左半部分;
图3是示出前格栅沿图1中线3-3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前格栅沿图1中线4-4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前格栅沿图1中线5-5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剖视图,其对应于图3,并且示出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在此之前的状态;
图7是剖视图,其对应于图4,并且示出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在此之前的状态;
图8是局部轴测图,其对应于图5,并且示出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在此之前的状态和在此之后的状态;
图9是局部正视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格栅的左半部分,其为带有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的形式;
图10是局部正视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格栅的左半部分,其为不带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的形式;
图11是示出前格栅沿图9中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前格栅沿图9中线12-12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前格栅沿图9中线13-13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接合部和爪部变化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不同于图14变化例的接合部和爪部的另一变化例;
图16A是局部剖视图,示出前后方向定位面以及竖向定位面的变化例;
图16B是局部剖视图,示出前后方向定位面和竖向定位面的变化例,其不同于图16A中的变化例;
图17是分解的局部轴测图,示出前后方向定位面的变化例,其不同于图16A和图16B的变化例;
图18是分解的局部轴测图,示出竖向定位面的变化例,其不同于图16A和图16B的变化例;
图19是分解的局部轴测图,示出嵌条和翅片的变化例;以及
图20是示出常规前格栅的局部剖视图,示出嵌条安装于格栅本体安装部在此之前的状态和在此之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见图1至图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格栅。
图1中示出的前格栅FG1、以及图2中示出的前格栅FG2各布置在车辆发动机舱的前部。通过将外部空气诸如相对风引入发动机舱,前格栅FG1、FG2冷却散热器。示于图1中的前格栅FG1通过将嵌条30(下文说明)安装于格栅本体10构成。示于图2中的前格栅FG2构造为格栅本体10上没有安装嵌条30。在图1和图2中,省略了前格栅FG1、FG2的右半部分的图示。
各前格栅FG1、FG2的主要部分由格栅本体10构成,该格栅本体10由硬质塑料材料形成。格栅本体10包括:外框11,其构成格栅本体10的外周部;以及多个翅片,其布置在由外框11围住的区域15中。外框11具有:一对横框部12,横框部12大致于竖向隔开,并且大致于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一对竖框部13(图1和图2中,只示出左竖框部13)。各竖框部13将两个横框部12的对应端互相结合。外框1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比在竖向上更为伸长。在横框部12中位于上侧的一个横框部的中部,形成安装孔14,其中容纳厂标或毫米波雷达。
翅片由多个横向翅片16和多个竖向翅片17构成。竖向翅片17大致于车辆宽度方向隔开,并且大致于竖向延伸,以将两个横框部12互相连接。横向翅片16大致于竖向隔开,并且大致于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以与竖向翅片17交叉。横向翅片16中较低的横向翅片将两个竖框部13互相连接。横向翅片16中较高的横向翅片将对应竖框部13与在上侧横框部12中所形成安装孔14的周边部连接。横向翅片16和竖向翅片17在由外框11围住的区域15中形成格栅状图案。
如图3和图6中所示,用于安装各嵌条30的安装部于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各横向翅片16的多个位置处。嵌条30下文说明。
各安装部由接合部18构成,接合部18布置在相邻两个竖向翅片17之间,并且形成于横向翅片16后部的下侧。通过在横向翅片16后部的下侧中形成凹部,从而,相比于凹部对应部分之外其他部分的厚度,减少横向翅片16中凹部对应部分的厚度,形成各接合部18。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位于接合部18的前方,并且由平滑斜面构成,该斜面相对于竖向平面倾斜,使得斜面的下部位置更向后。该斜面构成前格栅FG2的装饰面的一部分,该前格栅FG2为格栅本体10没有安装嵌条30的形式。各接合部18布置在前表面16a(其为斜面)背后。
参见图4和图7,各横向翅片16前表面中位于相邻两个竖向翅片17之间的部分是定位面21,由该定位面21在前后方向定位对应嵌条30。定位面21由平滑斜面构成,该斜面相对于竖向平面倾斜,使得斜面的下部位置更向后。定位面21构成前格栅FG2的装饰面的一部分,该前格栅FG2为格栅本体10不安装嵌条30的形式。
如图5和图8所示,在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中形成前凹部22,该前凹部22从各竖向翅片17前表面向后延伸。前凹部22的底面位于竖向翅片17前表面的后方,并且构成竖向翅片17前表面的一部分。在前凹部22的底面中形成后凹部23,作为适配部,该后凹部23从各竖向翅片17中所形成的前凹部22的底面向后延伸。后凹部23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从前凹部22的底面向后延伸。适配凸部24从后凹部23的上内壁面向下凸出。后凹部23的上内壁面(包括适配凸部24的下表面)和下内壁面构成一对定位面25、26,由该定位面25、26在竖向定位嵌条30。
嵌条30用作格栅本体10的装饰。各嵌条30通过电镀、热压印、涂覆等进行过表面处理。以与横向翅片16数量相等的数量设置嵌条30。各嵌条30的主要部分由嵌条本体31构成。下文中,将各嵌条本体31和各横向翅片16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尺寸、以及在竖向的尺寸分别称为“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各嵌条本体31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分别大致等于各横向翅片16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嵌条本体31的厚度设定为小于常规嵌条107的竖向尺寸,常规嵌条107已参照图20进行过描述。
在嵌条本体31布置于对应横向翅片16前方的状态下,将各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
如图3至图5中所示,车辆宽度方向上各嵌条本体31后表面的大部分由平滑斜面构成,该斜面相对于竖向平面倾斜,使得斜面的下部位置更向后,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包括前表面16a和定位面21)相对应。
参见图3和图6,在各嵌条本体31后表面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更精确地,在嵌条本体31后表面中位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前方的位置处,布置各自斜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2。向后延伸的接合片33形成于各延伸部32的下端。爪部34从接合片33的后端向上凸出。各延伸部32的前表面构成对应嵌条30的装饰面的一部分。
如图5和图8中所示,在嵌条本体31后部的上表面中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多个位置处,更精确地说,在嵌条本体31后部的上表面中与竖向翅片17的适配凸部24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适配凹部35,各适配凹部35向下凹,并且从各嵌条本体31后表面向前延伸。
下面描述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前格栅FG1、FG2各自的操作。
<前格栅FG2,格栅本体10没有安装嵌条30的形式>
如图2以及图6至图8中所示,前格栅FG2的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和各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作为装饰面。各横向翅片16的装饰面包括位于接合部18前方的前表面16a、以及位于横向翅片16前表面上的定位面21。借助于定位面21,使横向翅片16于前后方向相对于嵌条本体31定位。在具有前凹部22的各竖向翅片17中,除了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前凹部22的底面也包括在竖向翅片17的装饰面中。装饰面各由平滑面构成。这样改善了从前格栅FG2的前方或从前上方观察各装饰面的美观性。
接合部18都布置在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背后。因此,从前格栅FG2的前方遮蔽了接合部18。结果,不易因从前格栅FG2前方看到接合部18而有损前格栅FG2的美观性。
<前格栅FG1,格栅本体10安装有嵌条30的形式>
前格栅FG1采用格栅主体10,该格栅主体10通用于前格栅FG2。为了将各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在格栅本体10前方的位置处,将嵌条本体31布置在前侧,并且使接合片33位于后侧。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和竖向的位置布置成,使得嵌条30的接合片33位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前方。在维持这种布置的同时,使嵌条30向后移动,如图6至图8中箭头所示。
这导致爪部34沿横向翅片16的下表面向后滑动。同时,将嵌条本体31中形成有各适配凹部35的部分引入对应竖向翅片17的后凹部23中。
然后,使嵌条30继续向后移动,直至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接触横向翅片16的定位面21。如图4中所示,以嵌条本体31位置从横向翅片16稍稍向上偏离的状态,促使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与横向翅片16的定位面21之间接触。
在使嵌条30向后移动并且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与横向翅片16的定位面21接触之后,将嵌条30的爪部34从下方插进横向翅片16的对应接合部18并与之接合。因此,由嵌条30的嵌条本体31、延伸部32、以及爪部34,从前方并且也从后方卡住横向翅片16。结果,在布置有爪部34的多个位置处,将嵌条30安装于横向翅片16。
各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具有细长形状。布置在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多个位置处的爪部34,与设置在横向翅片16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对应位置处的接合部18,二者相接合。结果,以稳定的状态,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
通过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定位面21之间的接触,使各嵌条30于前后方向定位。此外,将竖向翅片17的后凹部23的适配凸部24适配在嵌条本体31的对应适配凹部35中。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接触后凹部23的底面。当竖向翅片17的适配凸部24适配在嵌条本体31的适配凹部35中时,适配凸部24的外表面与嵌条本体31的对应适配凹部35的内壁面保持接触。这在车辆宽度方向定位嵌条30,并且,维持嵌条30处在嵌条30的定位位置。此外,嵌条本体31的上表面与竖向翅片17的后凹部23的上定位面25保持接触,以及,嵌条本体31的下表面与后凹部23的下定位面26保持接触。这在竖向定位嵌条30,并且维持嵌条30处在嵌条30的定位位置。
在前格栅FG1中,其中,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各处于按上述方式定位的状态下,各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作为装饰面,与上述的前格栅FG2中一样。此外,取代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各嵌条30的前表面作为装饰面,其不同于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也就是,前格栅FG1的装饰外观在横向翅片16处不同于前格栅FG2的装饰外观。
如果各嵌条30进行过表面处理,使得嵌条30的装饰外观变得不同于竖向翅片17和横向翅片16的装饰外观,嵌条30变得更为醒目。此外,由于第一实施例的各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嵌条30凸显了车辆的横向延伸(宽度)。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位于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背后。因此,从前格栅FG1的前方遮蔽了接合部18。此外,接合部18布置在嵌条30的前表面背后。这使从前格栅FG1的前方难以看见接合部18。结果,更不易因从前格栅FG1前方看到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而有损前格栅FG1的美观性。
在各嵌条30中,具有爪部34的接合片33位于嵌条30的前表面背后。因此,从前格栅FG1前方遮蔽了接合片33。结果,不易因从前格栅FG1的前方看到嵌条30的爪部34而有损前格栅FG1的美观性。
此外,在前格栅FG1中,各嵌条30导致对通过前格栅FG1的外部空气的通风阻力,因此,增加了压力损失。可以使用实际开口面积作为通风阻力的指标。具体而言,将外框11围住的区域5中垂直于外部空气通过方向的平面定义为投影平面。实际开口面积是投影平面中未投影有前格栅FG1部件的部分的面积。随着实际开口面积减小,通风阻力增大,并且压力损失增大。据此,为了限制这种压力损失的增大,必须使嵌条30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部分的面积减小。
在这方面,在第一实施例中,各嵌条本体31位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方。在这种布置中,横向翅片16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部分与嵌条本体31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以与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对应的量,以相对方式使前格栅FG1各部件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部分的面积减小。换而言之,以相对方式减少了因所安装嵌条30导致的实际开口面积减小。这限制了因采用嵌条30导致的通风阻力的增大,因此,限制了压力损失的增大。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与参照图20描述的常规嵌条107的竖向尺寸相比,各嵌条本体31的厚度较小。因此,相比于带有常规嵌条的情况,在带有嵌条30情况下实际开口面积较大。结果,相比于带有常规嵌条的情况,在带有嵌条30情况下的通风阻力较小。这对应地减小了压力损失。
已经具体说明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下述优点。
(1)用于安装各嵌条30的安装部由接合部18构成,该接合部18布置在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背后(图3)。将从嵌条30后部凸出的爪部34插进接合部18并与之接合。
格栅本体10通用于:不带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2,以及,带有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1。然而,无论是否安装嵌条30,都不会因从格栅本体10前方看到接合部18而有损美观性,使得美观性得到改善。这允许不带有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2作为成品。
由于前格栅FG1和前格栅FG2采用通用的格栅本体10,只需要单一形式的格栅本体10。换而言之,不必基于是否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来使用不同形式的格栅本体10。
(2)在带有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1中,各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位于对应嵌条30的前表面背后(图3)。
这使得从前格栅FG1前方难以看到接合部18。
(3)各嵌条30的主要部分由嵌条本体31构成。爪部34布置在嵌条本体31背后。嵌条本体31位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方,以及,在这种状态下,将爪部34插进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并与之接合。这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图3)。
结果,就横向翅片16而言,带有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1的装饰性外观,变成不同于不带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2的装饰性外观。
此外,限制了因所安装嵌条30导致的通风阻力的增大,并且限制了压力损失的增大。这样抑制了出现下述情况:相比于不带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2,带有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1中通风阻力增大。结果,抑制了出现下述情况:相比于不带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2,带嵌条30形式的前格栅FG1中压力损失增大。
(4)爪部34布置在各嵌条30的前表面背后。
因此,在带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1的前方,不能看到爪部34。
(5)用于在前后方向定位各嵌条30的定位面21形成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图4)。
据此,为了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使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与定位面21接触,使得嵌条30于前后方向定位。
(6)后凹部23形成于各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作为适配部。后凹部23的底面位于竖向翅片17的前表面之后。各后凹部23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分别构成用于竖向的定位面25和定位面26(图5)。
据此,通过将各嵌条本体31适配在对应后凹部23中,形成于后凹部23的上、下内壁面上的定位面25、26于竖向定位嵌条30,并且将嵌条30维持在嵌条30的定位位置处。
(7)各横向翅片16前表面中至少位于接合部18前方的部分(前表面16a)由平滑面构成(图3和图6)。
这提高了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的美观性。
(8)适配凸部24从各竖向翅片17的后凹部23(适配部)的上内壁面向下凸出。向下凹并向前延伸的适配凹部35形成在各嵌条本体31的上部中(图5和图8)。
据此,通过将各嵌条本体31的适配凹部35适配在对应竖向翅片17的适配凸部24中,使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定位。
(9)在带有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1中,嵌条本体31布置成从对应横向翅片16稍稍向上偏离。通过这种布置,各横向翅片16的上表面位置稍稍低于对应嵌条本体31的上表面(图4)。
这使得从前格栅FG1的上方以及从前方难以看到横向翅片16的上表面。因此,改善了前格栅FG1的美观性。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至图13,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格栅。
如图9、图10和图12中所示,在外框11的两个竖框部13之间空间的上部中,使一对横向翅片41、44在竖向靠近于彼此布置。两个横向翅片41、44中位于上侧的翅片为横向翅片41,包括具有预定宽度的翅片本体42以及从翅片本体42的后端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43。翅片本体42的前表面构成各前格栅FG1、FG2的装饰面。各延伸部43的前表面构成不带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2中的装饰面。
参见图9、图10和图13,多个竖向翅片45将两个横向翅片41、44互相连接,各竖向翅片45具有的竖向尺寸(高度)小于第一实施例中各竖向翅片17的竖向尺寸。
类似上述横向翅片41、44,另一对横向翅片41、44于竖向彼此靠近布置,并且延伸跨越两个竖框部13之间空间的下部。多个竖向翅片45将两个横向翅片41、44互相连接。
除了位于两个上侧横向翅片41、44之间的部分、以及位于两个下侧横向翅片41、44之间的部分,由各自形成为六边形形状的多个翅片46,将外框11围住区域15的部分以蜂巢状方式划分。
如图11中所示,在相邻两个竖向翅片45之间,向后凸出的凸部47布置于横向翅片41的各延伸部43中。各凸部47后部的下拐角部和凸部47的后侧构成接合部48,作为安装部。接合部48位于延伸部43的前表面背后。
参见图12,各上侧横向翅片41的各延伸部43的前表面构成定位面49,用于在前后方向定位对应嵌条30。定位面49于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多个位置处。更具体而言,各延伸部43前表面中布置在对应的相邻对竖向翅片45之间并且不包括接合部48的部分,由平滑斜面构成,该斜面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使得斜面的下部位置更向后。斜面构成用于前后方向的定位面49。定位面49构成不带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形式的前格栅FG2的装饰面的一部分。
如图13所示,在各竖向翅片45的前表面中形成前凹部51。前凹部51的底面位于竖向翅片45前表面的后方,并且构成竖向翅片45前表面的一部分。在竖向翅片45前凹部51的底面中形成后凹部53,作为适配部。后凹部53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从前凹部51的底面向后延伸。适配凸部52从后凹部53的上内壁面向下凸出。后凹部53的上内壁面(包括相关适配凸部52的下表面)和下内壁面构成一对定位面54、55,用于在竖向定位各嵌条30。第二实施例的前凹部51、适配凸部52、后凹部53(适配部)、以及定位面54、55分别构造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前凹部22、适配凸部24、后凹部23(适配部)、以及定位面25、26。
第二实施例的各嵌条30和第一实施例的各嵌条30以相同方式构造,或者,换而言之,都包括嵌条本体31、延伸部32、接合片33、爪部34、以及适配凹部35。
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对应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那些部件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此省略这些部件的重复说明。
按照上述方式构造的第二实施例,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操作。具体而言,根据第二实施例,横向翅片41的延伸部43的前表面43a、用于前后方向的延伸部43的定位面49、以及用于竖向的竖向翅片45的后凹部53的定位面54、55,其操作方式分别等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用于前后方向的横向翅片16的定位面21、以及用于竖向的竖向翅片17的后凹部23(适配部)的定位面25、26。结果,第二实施例具有与上述优点(1)至(8)相同的优点。
示出的实施例可进行如下方式修改。
<关于接合部>
第一实施例的接合部18(图3)可以形成在各横向翅片16后部的上侧中。在这种情况下,在横向翅片16后部的上侧中形成凹部,使得相比于横向翅片16其它部分的厚度,横向翅片16中与接合部18对应部分的厚度较小,从而形成各接合部18。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具有爪部34从嵌条30后端向下凸出的嵌条30作为各嵌条30。将各嵌条30的爪部34从上方插进对应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18并与之接合。由此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将接合部18布置在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背后。这保证了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如图15中所示,在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后方的位置处,在横向翅片16中可以形成竖向延伸穿过各横向翅片16的孔。该孔构成接合部56。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具有爪部34从嵌条30后端部向下凸出的嵌条30作为各嵌条30。将各嵌条30的爪部34从上方插进对应横向翅片16的接合部56并与之接合。这将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56(安装部)布置在各横向翅片16的前表面16a背后。这使得从前格栅FG1前方难以看到接合部56,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
如图15中双点划线所示,可以用从各横向翅片16上表面向下凹的凹部取代上述孔。该凹部构成接合部57。
<关于定位面>
一些横向翅片可以由如图16A中所示构造的翅片取代。图16A中所示的翅片(下文称为横向翅片61)具有翅片本体62和延伸部63。翅片本体62倾斜成,使得翅片本体62的下部位置更向后。延伸部63从翅片本体62向前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翅片本体62下部的前表面可以构成定位面64,该定位面64接触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以于前后方向定位嵌条30。另外,横向翅片61的延伸部63的上表面可以构成定位面65,该定位面65接触嵌条本体31的下表面,以于竖向定位嵌条30。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各横向翅片61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不同于使用图16A中所示结构位置的位置处,可以采用图16B中所示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对应于嵌条本体31厚度的量,在高于图16A中延伸部63高度的高度处,在翅片本体62中形成向前延伸的延伸部66。延伸部66的下表面可以构成定位面67,该定位面67接触嵌条本体31的上表面,以于竖向定位嵌条30。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延伸部63、66从下方以及上方保持嵌条本体31,因此,将嵌条30维持在嵌条30于竖向定位的位置处。
参见图17,在嵌条本体31中可以形成切除部71,该切除部71从各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向前延伸。通过切除部71,可以将嵌条本体31适配于竖向延伸的翅片72。翅片72可以由任一种上述竖向翅片构成,或独立于竖向翅片提供。
在这种情况下,各翅片72前表面的一部分构成定位面73。当通过切除部71将嵌条本体31适配于翅片72时,切除部71的底面与翅片72的定位面73接触。这于前后方向定位嵌条30。
可以采用如图18中所示方式构造的翅片(下文称为翅片75)。可将具有上凸部76和下凸部78的翅片75布置作为各翅片。上凸部76向下凸出,以及,在位于上凸部76下方与其间隔开的位置处,下凸部78向上凸出。翅片75的上凸部76与下凸部78之间的间隙80可以构成适配部。此外,上凸部76的下表面构成上定位面77,该上定位面77接触嵌条本体31的上表面。下凸部78的上表面构成下定位面79,该下定位面79接触嵌条本体31的下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各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将嵌条本体31适配于间隙80(适配部)的壁。这导致嵌条本体31的上表面与各翅片的上定位面77之间的接触、以及嵌条本体31的下表面与翅片的下定位面79之间的接触。结果,使嵌条30定位于竖向位置,并且维持在嵌条30的定位位置处。
如图19中所示,各嵌条本体31可以包括从嵌条本体31的后表面向前延伸的被适配部81、以及布置在被适配部81前方的适配部82。此外,可以采用一种翅片(下文称为翅片83),其具有从翅片前表面向后延伸的被适配部84、以及布置在被适配部84后方的适配部85。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各嵌条30安装于格栅本体10,将嵌条本体31的被适配部81适配至对应翅片83的适配部85。此外,将嵌条本体31的适配部82适配至翅片83的被适配部84。通过嵌条本体31的各适配部82的后表面与翅片83的对应适配部85的前表面之间的接触,使嵌条30于前后方向定位。通过嵌条本体31的各被适配部81的侧面与翅片83的对应适配部85的侧面之间的接触,使嵌条30于车辆宽度方向定位。通过嵌条本体31的适配部82的上、下表面与翅片83的被适配部84的对应上、下表面之间的接触,使嵌条30于竖向定位。
<关于翅片>
可以对根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翅片的数量、形状、以及尺寸进行修改。
<其他修改>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各嵌条本体31可以位于相对于对应横向翅片16的前方位置向上或向下偏移的位置处。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各嵌条本体31可以布置在竖向翅片17的前方位置处,而不是布置于对应横向翅片16前方位置处,或者,除了布置在横向翅片16前方位置之外,各嵌条本体31可以还布置在竖向翅片17的前方位置处。可选择地,嵌条本体31可以布置在于车辆宽度方向从竖向翅片17前方位置偏离的位置处。

Claims (7)

1.一种前格栅,其以下述两种形式之一使用,一种形式是将前表面上具有装饰面的装饰性嵌条安装于所述前格栅,另一形式是没有安装这种嵌条,其中
所述前格栅包括格栅本体,所述格栅本体具有多个翅片以及安装所述嵌条的安装部,各所述翅片在所述翅片的前表面上形成有装饰面,
所述前格栅的特征在于:
爪部从所述嵌条的后部凸出,以及
所述安装部布置在各翅片的前表面之后,并且由接合部构成,其中,将所述嵌条的所述爪部插进所述接合部并与之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其中,当所述前格栅是所述格栅本体安装有所述嵌条的形式时,所述接合部布置在所述嵌条的前表面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格栅,其中:
所述嵌条的主要部分由嵌条本体构成,
所述爪部布置在所述嵌条本体的后方,以及
在所述嵌条本体位于所述翅片前方的状态下,将所述嵌条安装于所述格栅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格栅,其中,所述爪部布置在所述嵌条本体的前表面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格栅,其中,在各所述翅片的所述前表面上形成定位面,所述定位面接触所述嵌条本体的后表面,以于前后方向定位所述嵌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格栅,其中:
在所述翅片中形成适配部,该适配部从各所述翅片的所述前表面向后延伸,以及
在所述适配部中形成定位面,该定位面接触所述嵌条本体,以于竖向定位所述嵌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格栅,其中,各翅片的所述前表面中至少位于所述接合部前方的部分由平滑面构成。
CN201510043521.XA 2014-01-30 2015-01-28 前格栅 Active CN104816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5710A JP6171960B2 (ja) 2014-01-30 2014-01-30 フロントグリル
JP2014-015710 2014-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6696A true CN104816696A (zh) 2015-08-05
CN104816696B CN104816696B (zh) 2018-05-18

Family

ID=5367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521.XA Active CN104816696B (zh) 2014-01-30 2015-01-28 前格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6547B2 (zh)
JP (1) JP6171960B2 (zh)
CN (1) CN1048166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1978A (zh) * 2017-12-14 2018-03-13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格栅环与格栅装配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8120B2 (ja) * 2015-06-30 2018-04-25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グリルシャッタユニット
US9988096B2 (en) * 2016-05-03 2018-06-05 David R. Hall Gril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CN108382343A (zh) * 2018-04-14 2018-08-10 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低成本烫印格栅
US11221408B2 (en) * 2018-09-28 2022-01-1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Radar uni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2020158060A (ja) * 2019-03-28 2020-10-01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車両用グリル
JP2022122650A (ja) 2021-02-10 2022-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グリ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643B1 (en) * 2001-12-12 2002-07-23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System for attaching front grill or other trim component to vehicle
FR2903359A1 (fr) * 2006-07-10 2008-01-11 Faurecia Bloc Avant Facade de pare-choc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otee d'une baguette decorative pour une grille d'entree d'air,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e telle facade.
FR2921330A1 (fr) * 2007-09-25 2009-03-27 Faurecia Bloc Avant Ensemble de peau de pare-choc et d'element fonctionnel pourvu d'element decoratif amovible
CN202429159U (zh) * 2011-12-28 2012-09-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系统
CN202656982U (zh) * 2012-07-27 2013-01-09 哈尔滨安宜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格栅亮条与前格栅主体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006Y2 (zh) * 1986-09-18 1992-02-25
JPH0317310U (zh) * 1989-06-29 1991-02-20
JP3336807B2 (ja) * 1995-03-31 2002-10-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フロントグリル
JPH10324206A (ja) * 1997-05-26 1998-12-0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グリル構造
JPH11139227A (ja) * 1997-11-05 1999-05-25 Hino Motors Ltd 車両用グリルオーナメント
DE10337751B3 (de) * 2003-08-07 2005-03-17 Decoma (Germany) Gmbh Kühlergrill zur Montage in einer Kühlergrill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4843629B2 (ja) * 2008-03-14 2011-1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643B1 (en) * 2001-12-12 2002-07-23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System for attaching front grill or other trim component to vehicle
FR2903359A1 (fr) * 2006-07-10 2008-01-11 Faurecia Bloc Avant Facade de pare-choc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otee d'une baguette decorative pour une grille d'entree d'air,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e telle facade.
FR2921330A1 (fr) * 2007-09-25 2009-03-27 Faurecia Bloc Avant Ensemble de peau de pare-choc et d'element fonctionnel pourvu d'element decoratif amovible
CN202429159U (zh) * 2011-12-28 2012-09-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系统
CN202656982U (zh) * 2012-07-27 2013-01-09 哈尔滨安宜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格栅亮条与前格栅主体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1978A (zh) * 2017-12-14 2018-03-13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格栅环与格栅装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40153A (ja) 2015-08-03
US9586547B2 (en) 2017-03-07
CN104816696B (zh) 2018-05-18
US20150210235A1 (en) 2015-07-30
JP6171960B2 (ja) 201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6696A (zh) 前格栅
US7488032B2 (en) Attachment joint for plastic over-fender to plastic fascia
JP5492166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04641578U (zh) 用于车辆内部的附件连接组件
US10933819B2 (en) Member assembly
JPWO2015001823A1 (ja) 車両用灯体
JP3964369B2 (ja) フロントバンパ
JP2016537235A (ja) 自動車用装飾グリル
JP5035539B2 (ja) 車両のテールエンドトリム取付構造
US20180361963A1 (en) Rear bumper for vehicle and exhaust gas guiding structure with rear bumper
US20080007072A1 (en) Break away grille
JP5407781B2 (ja) フロントバンパのグリル構造
JP4753983B2 (ja) サイド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の取付構造
JP3711856B2 (ja) 装飾部材の取付構造
JP5109785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JP2021133854A (ja) 車両用グリル
JP2017100545A (ja) グリル取付構造、この構造を備える車両及びグリル取付方法
JP2021098399A (ja) 外装部材の接続構造
CN218495511U (zh) 一种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JP6361968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グリル
JP7262224B2 (ja) 車両実装部品及び車両実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US8911129B2 (en) Headlamp to bumper attachment structure
JP2008143366A (ja) 車両用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その取付構造
CN108202676B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2005289200A (ja) 車両用フロントバンパ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