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076A - 齿圈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齿圈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3076A
CN104813076A CN201380061250.XA CN201380061250A CN104813076A CN 104813076 A CN104813076 A CN 104813076A CN 201380061250 A CN201380061250 A CN 201380061250A CN 104813076 A CN104813076 A CN 104813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ing
press fit
stopping part
mounting structu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1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崎祐树
盐入广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13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2048/382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differential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2048/38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ing or crown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F16H2055/176Ring gears with inner tee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齿圈安装结构,所述齿圈安装结构构造成使得齿圈(10)装配在支撑部分(8)上,并且齿圈(10)抵接止动部分(11),所述止动部分(11)从外周表面(9)的沿着齿圈(1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突出。沟槽(14)形成在外周表面(9)的位于外周表面(9)的止动部分(11)侧上的一部分中。外周表面(9)的隔着沟槽(14)与止动部分相对的一侧上的一部分是压配合表面(20),齿圈(10)压配合在压配合表面上并与压配合表面接触。预定间隙(C1,C2)形成在齿圈(10)的径向方向上和齿圈(1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

Description

齿圈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齿圈安装在预定位置或构件上的结构,所述齿圈具有总体上的圆环形状,并且在所述齿圈中,齿形成在外周侧上。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将斜齿齿圈压配合在差速器箱的圆柱形支撑部分上而安装斜齿齿圈(比如差动齿圈)的结构。
背景技术
许多齿轮通过将在与轴一体形成的圆盘的外周部分上、或在装配至轴上的圆盘的外周部分上形成直齿轮或斜齿轮构造而成。还有一种称为齿圈的齿轮,在所述齿圈中,齿形成在具有环形形状的所谓的基部部分的外周部分上,并且在所述齿圈中,该基部部分被安装至预定的箱体或旋转本体。这种类型的齿圈例如作为车辆的末级减速齿轮(差动齿轮组)使用,并被安装至差速器箱,并且这种类型的齿圈被构造成将动力输出从传动装置传递至差速器箱。
作为用于将齿圈安装至差速器箱的结构,已经使用了这样的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沿着差速器箱的径向方向突出的凸缘形圆盘形成在差速器箱上,并且延伸至齿圈的内周侧的环形圆盘部分一体地形成在齿圈上。圆盘和圆盘部分彼此重叠并且通过穿过所述圆盘和圆盘部分的螺栓固定在一起。这种类型的结构能够使齿圈可靠地安装至差速器箱。然而,这不仅需要圆盘和圆盘部分,而且需要作为部件的螺栓、以及需要形成通孔以使螺栓穿过的制造工作以及紧固螺栓等等。因此,在总体结构的简化、降低重量、可制造性等方面具有提高的空间。
鉴于此,作为相关技术,已经开发了在不使用螺栓的情况下将齿圈安装至预定位置或部件的结构。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和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中描述了这些结构的示例。现在将简要描述这些结构。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中描述的结构是这样的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圆柱形部分设置在差速器箱的沿着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并且齿圈装配在该圆柱形部分的外周侧上。然后,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形部分(在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中称作基部部分)形成在该圆柱形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上。沿着该基部部分的基部的一部分(连接至圆柱形部分的拐角部分)的整个周边形成凹凸部分(concavo-convex portion)。而且,通过沿着基部部分的厚度方向磨削基部部分而形成的圆弧形凹入部分形成在基部部分的比凹凸部分更靠近外周侧的一部分上并且位于面向齿圈侧的表面上。圆弧形凹入部分设计成减轻应力集中。而且,与圆弧形凹入部分啮合的切除部分形成在齿圈的位于内周侧上的一个边缘部分上。此外,能够径向向外弯曲的轴环形成在沿着圆柱形部分的沿着轴向方向的另一端部部分上。与轴环啮合的切除部分形成在齿圈的位于内周侧上的另一端部部分上。对于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中描述的具有这种类型的结构的安装结构,齿圈从形成轴环的端部部分侧装配到圆柱形部分上。然后,形成在基部部分的基部的一部分上的切除部分和凹凸部分放置成彼此啮合。而且,轴环径向向外弯曲并且放置成与形成在齿圈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切除部分相啮合。因此,对于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描述的结构,能够通过彼此啮合的切除部分和凹凸部分的啮合部分传递转矩。
此外,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中描述的结构是这样的一种结构中,在该结构中,齿圈装配到形成为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沿着轴向方向突出并能够径向向外弯曲的第一卷边部分形成在上述形成为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分的外周表面的沿着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并且径向向外突出并能够朝着外周表面侧弯曲的第二卷边部分形成在另一端部部分上。另一方面,凹口在与第一卷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在齿圈中,并且圆周沟槽形成在齿圈的与第二卷边部分相对应的侧表面中。对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描述的结构,齿圈被压配合到形成为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在该压配合状态,第一卷边部分径向向外弯曲以接合齿圈,并且第二卷边部分向齿圈侧弯曲以接合圆周沟槽。结果,对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中描述的结构,施加到形成为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分的外周表面和施加到齿圈的内周表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的,从而能够防止接触压力减小。
此外,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中描述的结构是这样的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中描述的结构类似,齿圈被装配至圆筒形或圆柱形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形止动部分形成在沿着圆筒形部分或圆柱形部分的外周表面的沿着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上。止动部分形成为抵接齿圈。而且,卷边部分形成在外周表面的沿着轴向方向的另一端部部分上。卷边部分沿着轴向方向突出并且能够径向向外弯曲。齿圈沿着轴向方向滑动并被压配合在外周表面的外侧,并且齿圈抵接止动部分。然后,在齿圈处于抵接止动部分的状态下,卷边部分径向向外弯曲。结果,卷边部分夹持齿圈。而且,对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描述的结构,沿着圆周方向的圆周沟槽形成在齿圈的内周表面的大体中心部分中。因此,对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描述的结构,来自齿圈夹持外周表面的应力被分散,因此能够降低或减轻接触压力的局部增大。
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和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中描述的这些结构是齿圈装配到圆筒形或圆柱形部分上的结构。因此,存在一个将齿圈沿着轴向方向定位并接收推力载荷的部分。这个部分在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的结构中称作基部部分、在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描述的结构中是第二卷边部分、并且在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描述的结构中是止动部分。当齿圈由斜齿轮形成时,伴随着转矩的传递产生径向载荷和推力载荷,因此在沿着轴向方向抵接齿圈的部分中(在此之后,该部分将暂时称为“止动部分”)产生弯曲应力。对于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89和国际公开号WO 2011/145179描述的结构,对应于这个止动部分的部分从外周表面(齿圈压配合在该外周表面上,此后,该外周表面将暂时称为“压配合表面”)径向向外竖直地延伸,使得这个拐角部分是直角。因此,应力集中在该拐角部分处,所以存在在耐用性方面进行高进的空间。
而且,对于欧洲专利申请No.647789中描述的结构,止动部分的基部的一部分以圆弧形截面凹入,因此,能够降低或减轻该部分处的应力集中。然而,弯曲力矩很大的部分比其它部分更薄,所以止动部分的强度可能是不充足的。如果将止动部分制造得更厚使得止动部分将足够坚固,则整个结构将变得更大或更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能够减轻抵接齿圈并接收推力载荷的所谓的止动部分处的应力集中,并且所述安装结构还能够抑制或缓和齿圈压配合所产生的局部接触压力或应力的增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齿圈安装结构,所述齿圈安装结构构造成使得齿圈被装配在支撑部分的外周侧上,该支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圆形;并且使得齿圈抵接止动部分,所述止动部分在外周表面的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形成为从外周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在外周表面的位于外周表面的止动部分侧的一部分中形成沟槽;外周表面的位于隔着沟槽与止动部分相对的一侧上的一部分是压配合表面,齿圈被压配合在该压配合表面上并与该压配合表面接触;并且沿着齿圈的径向方向,在齿圈的内周表面和沟槽与压配合表面的边界部分之间形成有预定间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预定间隙可沿着齿圈的径向方向和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形成在齿圈的内周表面和沟槽与压配合表面的边界部分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通过与止动部分相抵接的齿圈向止动部分施加推力载荷。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沟槽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沟槽的底部部分的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一圆弧,并且,沿着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侧表面的直线可以与圆弧的切线重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沟槽和压配合表面通过连接表面连接,所述沟槽和所述压配合表面的所述连接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圆弧形状,并且所述连接表面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是所述边界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支撑部分可以由没有经受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制造。而且,至少沟槽、压配合表面、和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表面可通过连续切削或磨削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锥形表面可以形成在齿圈的内周表面的抵接止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上,所述锥形表面在将齿圈装配到支撑部分上时将变成引导表面。而且,锥形表面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可以设定成比在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侧表面和边界部分之间的距离更宽,并且预定间隙可以形成在齿圈和边界部分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可以在齿圈的内周表面的抵接止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侧上形成宽直径部分,所述宽直径部分的内径大于压配合表面的外径,并且所述宽直径部分的宽度比在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侧表面和边界部分之间的距离更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齿圈可以包括斜齿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齿圈安装结构,所述齿圈安装结构构造成使得齿圈装配在支撑部分的外周侧上,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使得齿圈抵接止动部分,所述止动部分在外周表面的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形成为从外周表面径向向外突出,使得齿圈的推力载荷作用在止动部分上。在外周表面的位于外周表面的止动部分侧的一部分中形成沟槽。外周表面的位于隔着沟槽与止动部分相对的一侧上的一部分是压配合表面,齿圈压配合在该压配合表面上并与该压配合表面接触。沟槽和压配合表面通过圆弧状表面连接,圆弧状表面在沟槽和压配合表面的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圆弧形状,并且在圆弧状表面和齿圈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齿圈安装结构中,沟槽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沟槽的底部部分的沿着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一圆弧。而且,沿着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侧表面的直线与该圆弧的切线重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重要性和工业重要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间隙槽周围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
图2是间隙槽周围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示例;
图3是间隙槽周围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示例;和
图4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差动齿轮组的一个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将齿圈安装至预定支撑部分的结构。该齿圈是通常已知的具有形成在外周表面上的齿的环形齿轮。齿圈可以是直齿轮,但如果齿圈是斜齿轮的话,则本发明的效果将更好。安装齿圈的支撑部分(即:上面装配有齿圈的外周表面)是圆形部分。因此,支撑部分可以是形成为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分。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这样的齿圈:该齿圈布置成使得齿圈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于预定的驱动侧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该示例是差动齿轮组的齿圈,所述差动齿轮组形成用于车辆的变速差速器的一部分。因此,下文描述的详细示例是将这种差动齿轮组的齿圈安装至差速器箱的支撑部分的示例。
图4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差动齿轮组的一个示例的局部剖视图。通孔2形成在差速器箱1的中心部分,旋转轴(未显示)插入到通孔2中。侧齿轮3的中心轴线与该通孔2的中心轴线重合。侧齿轮3能够旋转地安放在差速器箱1内。侧齿轮3是锥齿轮。行星齿轮4与侧齿轮3相啮合地自转和公转。行星齿轮4由行星齿轮销5能够旋转地支撑。行星齿轮销5由销6附接至差速器箱1。
相对于通孔2的中心轴线沿着竖直方向突出的圆盘部分7与差速器箱1一体地形成在差速器箱1的外侧部分上。围绕通孔2的中心轴线定中的圆筒形支撑部分8形成在圆盘部分7的外周端部上。该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齿圈10通过装配在外周表面9上而进行安装。更具体地,止动部分11设置在支撑部分8的沿着其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即:图4中的右端部部分)上。该止动部分11是沿着轴向方向抵接齿圈10从而定位齿圈10并接收推力载荷的部分。止动部分11形成为从外周表面9的一个端部部分径向向外突出。而且,卷边部分12与支撑部分8一体地形成在支撑部分8的位于与止动部分11相对的侧的端部部分上。卷边部分12是形成为从外周表面9沿着轴向方向突出的相对较薄的凸缘状部分,并且卷边部分12设计成径向向外弯曲(即:被卷边)。凹凸(concavo-convex)部分(未显示)可沿着整个周边设置,所述凹凸部分包括沿着轴向方向凹入的细长沟槽。根据这种类型的结构,通过径向向外弯曲卷边部分12,通过凹凸部分的凸出部分能够使齿圈10的一部分塑性变形,使得该凸出部分夹持齿圈10,同时能够使齿圈10的一部分夹持凹凸部分的凹入部分。
齿圈10是斜齿轮,并且通过被压配合在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上而进行安装。在齿圈10被压配合在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上的情况下,齿圈10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抵接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而且,卷边部分12径向向外弯曲并且咬入到齿圈10的内周侧上的边缘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并且图1显示了支撑部分8的临近止动部分11的区域。外周表面9的位于止动部分11侧的一部分是间隙槽14,间隙槽14沿着径向方向朝向内周侧凹入,并且对应于本发明的沟槽。该间隙槽14设计成确保止动部分11的抵接齿圈10的区域,并同时减轻应力集中。即,支撑部分的与齿圈装配在一起的外周表面的位于止动侧的一部分通过沿着径向方向朝向内周侧凹入而形成沟槽,以便能够避免或减轻止动部分的所谓基部部分处的应力集中。而且,止动部分的抵接齿圈的侧表面朝着内周侧延伸超过对应于压配合表面的外径的位置,以便能够充分地确保抵接齿圈的区域。间隙槽14通过沿着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内侧切削或磨削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而形成。间隙槽14的形状形成为使得在沿着轴向方向从外周表面9切割凹入最多(即最深)的底部部分15时,所述间隙槽14的截面具有凹入的圆弧形状,并且沿着侧表面13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与该凹入圆弧的切线重合。因此,止动部分11在从止动部分11的基部的部分至外周侧上的末端部分(即外周端部部分)的整个区域内不存在沿着厚度方向切入的部分,所以至少在止动部分11的基部侧上不存在较薄的部分。即,止动部分的厚度没有减小,所以除了减轻应力集中之外,也能够提高止动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安装结构(在该安装结构中,齿圈被装配在支撑部分上)的耐用性。
而且,外径从间隙槽14的底部部分15朝着外周表面9增大的部分是相对于支撑部分8的中心轴线具有相对较小的倾斜角度(锥角)的倾斜表面16。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该倾斜表面16是锥形表面。因此,如图1所示,倾斜表面16是这样的表面,即:当沿着支撑部分8的轴向方向切割倾斜表面16时,该表面的截面呈现为直线。该倾斜表面16不直接与外周表面9连续,而是经由圆弧形状连接表面17连续。换句话说,圆弧形状连接表面17位于倾斜表面16和外周表面9之间。如图1所示,该连接表面17是这样的表面,即:当在沿着支撑部分8的轴向方向或齿圈1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上切割连接表面17时,该表面形成圆弧形状。连接表面17平顺地连接到倾斜表面16和外周表面9两者。即,连接表面17的位于倾斜表面16侧的端部部分的切线与倾斜表面16的在连接表面17的位于倾斜表面16侧的端部部分处的切线重合或基本重合。类似地,连接表面17的在外周表面9侧的端部部分的切线与外周表面9的在连接表面17的位于外周表面9侧的端部部分处的切线重合或基本重合。换句话说,外周表面9和连接表面17以没有任何拐角的方式平顺地连接在一起。
齿圈10被压配合在形成有间隙槽14的外周表面9上。齿圈10的压配合容差设置成使得支撑部分8和齿圈10之间的接触压力高到使得能够通过支撑部分8和齿圈10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足够大的转矩。压配合容差是齿圈10和支撑部分8没有装配在一起时的齿圈10的内周表面的半径和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的半径之间的尺寸差,并且是当齿圈10的内周表面的半径小于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的半径时的尺寸差。齿圈10的内周表面18具有形成在止动部分11侧(即:装配至支撑部分8时的末端端部侧)的锥形引导表面19。该引导表面19是在将齿圈装配到支撑部分上时引导齿圈的锥形表面。而且,齿圈10的内周表面18设置成使得比引导表面19更靠近后端侧的表面是圆柱形表面。内周表面18在该圆柱形表面的一部分处接触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换句话说,齿圈10的内周表面18设置成使得对应于连接表面17的一部分的大部分和对应于间隙槽14的一部分不接触支撑部分8或其外周表面9。
因此,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的接触齿圈10的内周表面并被齿圈10挤压的部分是压配合表面20。上述圆弧形状连接表面17连接该压配合表面20和间隙槽14的倾斜表面16。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圆弧形状的连接表面17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成为间隙槽14和外周表面9的边界部分21。该边界部分21在图1中显示为一个点,但边界部分21并不局限于此。即,边界部分21也可以是形成为圆弧形状的边界部分21的中间部分中的具有预定宽度的区域。而且,径向方向上的预定间隙C1和轴向方向上的预定间隙C2在该边界部分21和齿圈10的内周表面18之间是开放式的。特别地,径向方向上的间隙C1从压配合表面20侧的端部部分朝着倾斜表面16侧逐渐变宽。这是因为压配合表面20和倾斜表面16是由没有拐角的平顺表面连接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中,将齿圈10压配合在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上导致在两者之间施加大的接触压力,这又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而且,齿圈10抵接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使得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形成间隙槽14,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也朝着内周侧延伸超过具有与上述压配合表面20相同外径的位置。因此,能够在支撑部分8的内周侧上最大程度地确保抵接齿圈10的表面。换句话说,没有什么引起抵接齿圈10的表面面积减小。结果,止动部分11的强度和传递转矩的表面的面积均增大。此外,如上所述,卷边部分12通过咬入到齿圈10中而被接合,所以也通过该咬入部分在齿圈10和支撑部分8之间传递转矩。
当齿圈10是如上所述的斜齿轮时,配对齿轮(未显示)与齿圈10啮合,并且当该配对齿轮旋转时,其传递转矩。结果,径向方向上的载荷和推力方向上的载荷作用在齿圈10上。推力载荷作用在抵接齿圈10的止动部分11上,并且起增大齿圈10和止动部分11之间的接触压力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弯曲力矩施加到止动部分11上,但由于圆弧状间隙槽14形成在止动部分11的所谓基部的一部分上,所以应力集中减轻,从而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而且,间隙槽14不朝着止动部分11侧凹入,所以确保了止动部分11的足够的厚度。因此,止动部分11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用性。
另一方面,虽然在支撑部分8的压配合表面20上产生较大的接触压力时,但是支撑部分8在间隙槽14侧不接触齿圈10的内周表面,所以应力倾向于在压配合表面20的位于间隙槽14侧的一部分处局部增大。然而,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结构,设置有通过在压配合面20和间隙槽14之间的点表示、或通过预定宽度的区域表示的边界部分21。即,沟槽和压配合表面的边界部分通过沟槽(该沟槽通过使支撑部分的外周表面凹入而形成)产生,并且在该边界部分和齿圈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更具体地,在边界部分和齿圈的内周表面之间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均设置有间隙,所以齿圈的内周表面将不接触边界部分。因此,即使结构使得圆弧形连接表面插置在沟槽和压配合表面之间,并且该连接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被制造成边界部分,通过压配合齿圈而产生的所谓的夹持力将不直接施加至该边界部分。因此,能够降低支撑部分中产生的应力,并且特别地,能够降低支撑部分中产生的应力的峰值。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或抑制压配合表面变形和接触压力减小等,所以能够发挥和保持所设计的性能。而且,不仅齿圈10的内周表面不接触边界部分21,而且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通过圆弧表面逐渐地与齿圈10的内周表面分离。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压配合表面变形和接触压力减小等,所以能够发挥和保持所设计的性能。而且,能够分散齿圈10的夹持力。换句话说,即使外周表面9的在压配合表面20处恒定的外径在间隙槽14侧减小,通过以连续的方式而不是阶梯式地逐渐减小外径,该表面能够是没有拐角的平顺表面。因此,能够消除或减轻由于阶梯式变化而在支撑部分8中产生的应力,或消除或减轻在发生这样的应力变化的部位的一侧上的应力集中。结果,能够避免或抑制在传递大转矩时支撑部分8中的应力超过屈服点,并且因此避免或抑制由于支撑部分8中的应力超过屈服点而产生塑性变形。因此,支撑部分8和压配合在支撑部分8上的齿圈10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保持在设计值,并且能够获得传递所设计的转矩的差动齿轮组、或能够提高差动齿轮组的耐用性。
在此,将描述上述支撑部分8的加工。差速器箱1是由铁铸造而成。差速器箱1没有经受任何特殊的热处理或热硬化处理(比如淬火处理)。安装其它部分的部分(比如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被切削或磨削。然后,支撑部分8的外周侧上的部分的至少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和间隙槽14、连接表面17、和与连接表面17连续的压配合表面20通过经受一系列连续加工而被精加工。即,通过使加工工具和作为待加工构件的支撑部分8相对彼此连续运动、并且通过共同加工从侧表面13至压配合表面20的整个区域来进行精加工。结果,连接表面17、连接至连接表面17的倾斜表面16、和压配合表面20变成没有任何拐角的平顺连续表面。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或减轻在支撑部分8中产生的应力的峰值。
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的重点在于:通过使齿圈10的内周表面不接触边界部分21,使所谓的夹持力不从齿圈10直接施加到间隙槽14和压配合表面20的边界部分21。这也可以通过除了如上所述的在图1中显示的结构之外的结构来实现。图2正好显示了这样的示例。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在齿圈10的内周表面上的形成在齿圈10的末端端部侧的引导表面19的倾斜角度(锥形表面的母线角度)θ小于上述具体示例的角度。因此,引导表面19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间隙槽14的宽度W2。因此,引导表面19的起始端部22在压配合表面20侧上位于超过间隙槽14的位置,并且引导表面19在齿圈10的抵接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上的开口量L与上述图1中显示的齿圈10的开口量相同。该起始端部22被倒角以形成圆弧形状,使得不存在拐角。
然而,图2所示的示例中的间隙槽14和压配合表面20的边界部分21不形成圆弧形状。作为替代,边界部分21是拐角部分,在该拐角部分处,倾斜表面16和压配合表面20以预定角度相交。然而,从止动部分11的侧表面13至该边界部分21的尺寸(即间隙槽14的宽度W2)小于锥形引导表面19的宽度W1,所以在齿圈10和边界部分21(其为拐角部分)之间存在预定间隙。即,在齿圈10压配合在支撑部分8的外周表面9(即:压配合表面20)上时产生的所谓的夹持力没有施加至边界部分21。
因此,对于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压配合表面20(在该压配合表面20处产生接触压力)的预定末端部分(即:图2中的轴向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位于与引导表面19的起始端部22相对应的位置、或位于与起始端部22相对应的位置附近,并且位于比边界部分21更靠近压配合表面20的中心位置。接触压力在齿圈10被压配合时产生。因此,存在接触压力的部位和不存在接触压力的部位均为压配合表面20的以恒定的外径连续而形成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位。接触压力是来自于齿圈10的所谓的夹持力。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支撑部分8中的应力沿着轴向方向根据压配合表面20的位置阶梯式变化,并且避免或抑制应力由于应力的阶梯式变化而局部增大。结果,使用比如在图1中所示的上述结构获得的那些效果也能够使用比如在图2中所示的结构获得。
而且,图3所示的示例是这样的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大直径部分23形成在齿圈10的内周表面的抵接止动部分11的末端端部侧上。该大直径部分23是内径大于上述压配合表面20的外径的圆筒形部分。在止动部分11侧的开口端部上对该大直径部分23进行倒角,并且由倒角产生的锥形表面用作引导表面19。开口量L(其为该引导表面19的开口量和大直径部分23的开口量之和)与上述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引导表面19的开口量L相同。因此,大直径部分23的内径小于引导表面19的开口端部的内径、并且大于压配合表面20的外径。而且,大直径部分23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W3大于间隙槽14在轴向方向上的宽度W2,并且该大直径部分23的起始端部24在压配合表面20侧上位于超过间隙槽14的位置。起始端部24通过倒角而形成圆弧形状,使得不存在拐角。而且,大直径部分23设置成使得起始端部24和具有恒定内径的圆筒形部分之间的表面是锥形表面。该锥角可适当设定,但其为较小的角度。
因此,对于图3所示的安装结构,压配合表面20(在该压配合表面20处产生接触压力)的末端部分(即图3中的轴向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位于与大直径23的起始端部24相对应的位置或位于与起始端部24相对应的位置附近,并且位于比边界部分21更靠近压配合表面20的中心的位置。接触压力在齿圈10被压配合时产生。因此,存在接触压力的部位和不存在接触压力的部位均为压配合表面20上的以恒定外径连续而形成圆筒形状或圆柱形状的部位。接触压力是来自于齿圈10的所谓的夹持力。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支撑部分8中的应力沿着轴向方向根据压配合表面20的位置阶梯式地变化,并且能够避免或抑制应力由于应力的阶梯式变化而局部增大。结果,使用比如在图1中所示的上述结构获得的那些效果也能够使用比如在图3中所示的结构获得。

Claims (11)

1.一种齿圈安装结构,所述齿圈安装结构包括:
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圆形形状;
齿圈,所述齿圈装配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外周上;
止动部分,所述止动部分在所述外周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为从所述外周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所述止动部分抵接所述齿圈;
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外周表面的位于所述外周表面的止动部分侧的一部分中沿着径向方向朝向内周侧凹入;和
压配合表面,所述齿圈在所述外周表面的位于隔着所述沟槽与所述止动部分相对的一侧上的一部分处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表面上并与所述压配合表面接触;其中
沿着所述齿圈的径向方向,在所述齿圈的内周表面和所述沟槽与所述压配合表面的边界部分之间形成有预定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预定间隙形成在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与所述止动部分相抵接的齿圈向所述止动部分施加推力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沟槽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所述沟槽的底部部分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一圆弧;并且,沿着所述止动部分的抵接所述齿圈的侧表面的直线与所述圆弧的切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沟槽和所述压配合表面通过连接表面连接,所述沟槽和所述压配合表面的所述连接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圆弧形状;并且,所述连接表面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是所述边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由还没有经受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制造;并且至少所述沟槽、所述压配合表面、和所述止动部分的抵接所述齿圈的表面通过连续切削或磨削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锥形表面形成在所述齿圈的内周表面的抵接所述止动部分的端部部分上,所述锥形表面在将所述齿圈装配到所述支撑部分上时将变成引导表面;所述锥形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设定成比所述止动部分的抵接所述齿圈的侧表面和所述边界部分之间的距离更宽;并且所述预定间隙形成在所述齿圈和所述边界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宽直径部分形成在所述齿圈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抵接所述止动部分的端部部分侧上,所述宽直径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压配合表面的外径,并且所述宽直径部分的宽度比所述止动部分的抵接所述齿圈的侧表面和所述边界部分之间的距离更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齿圈包括斜齿轮。
10.一种齿圈安装结构,所述齿圈安装结构包括:
齿圈;
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所述齿圈装配到外周侧;
止动部分,所述止动部分在所述外周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为从所述外周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所述止动部分抵接所述齿圈,推力载荷被施加至所述止动部分;
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外周表面的位于所述外周表面的止动部分侧的一部分中沿着径向方向朝向内周侧凹入;
压配合表面,所述齿圈在所述外周表面的位于隔着所述沟槽与所述止动部分相对的一侧上的一部分处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表面上并与所述压配合表面接触;和
圆弧状表面,所述圆弧状表面在所述沟槽和所述压配合表面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中形成将所述沟槽和所述压配合表面连接到一起的圆弧形状,并且所述圆弧状表面在所述圆弧状表面和所述齿圈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圈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沟槽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所述沟槽的底部部分的沿着所述齿圈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截面形成一圆弧;并且,沿着所述止动部分的抵接所述齿圈的侧表面的直线与所述圆弧的切线重合。
CN201380061250.XA 2012-11-27 2013-11-22 齿圈安装结构 Pending CN1048130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8256A JP5870906B2 (ja) 2012-11-27 2012-11-27 リングギヤの取付構造
JP2012-258256 2012-11-27
PCT/IB2013/002612 WO2014083401A1 (en) 2012-11-27 2013-11-22 Ring gear mount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076A true CN104813076A (zh) 2015-07-29

Family

ID=4995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1250.XA Pending CN104813076A (zh) 2012-11-27 2013-11-22 齿圈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0474A1 (zh)
EP (1) EP2926035A1 (zh)
JP (1) JP5870906B2 (zh)
KR (1) KR20150075111A (zh)
CN (1) CN104813076A (zh)
BR (1) BR112015012028A2 (zh)
RU (1) RU2595236C1 (zh)
WO (1) WO20140834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512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差速器壳及差速器装置
CN114080292A (zh) * 2019-07-17 2022-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接合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5225B2 (en) * 2014-08-22 2017-12-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Interlock system for ring gear on flywheels
CN107859715B (zh) * 2017-12-07 2023-08-15 东莞市领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DE102018131103A1 (de) * 2018-12-06 2020-04-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ufenplanetenrad mit zwei Teilplanetenrädern, Planetengetriebe mit Stufenplanetenrad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ufenplanetenrads
RU198366U1 (ru) * 2019-09-25 2020-07-0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ДК-Кузнецов" Двойная шестерн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2543A1 (fr) * 2008-06-17 2009-12-18 Renault Sas Boitier de differentiel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a quatre roues motrices
JP2011106504A (ja) * 2009-11-13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差動歯車装置
JP2011167746A (ja) * 2010-02-22 2011-09-01 Nissan Motor Co Ltd ビーム溶接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差動装置
CN101375088B (zh) * 2006-01-27 2012-01-11 美驰重型车系统卡梅里有限责任公司 差速器壳体和冠齿轮的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18221A1 (ru) * 1983-08-09 1986-03-15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Ворошиловградский Тепловоз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Им.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Упругое составное зубчатое колесо
FR2711199B1 (fr) 1993-10-12 1995-12-08 Renault Pièce mécanique de transmission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celle-ci.
JP4229660B2 (ja) * 2002-09-04 2009-02-2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のギヤ取付構造
AT413745B (de) * 2004-11-19 2006-05-15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Aus wenigstens zwei bauteilen gefügter, metallischer baukörper
JP5252127B2 (ja) * 2010-05-18 2013-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ングギヤの締結構造
US9017213B2 (en) 2010-05-19 2015-04-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astening structure of ring gear
WO2011151921A1 (ja) * 2010-06-04 2011-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ングギヤとデフケースの締結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差動装置
CN103380316B (zh) * 2011-06-29 2015-11-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力配合结构以及压力配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088B (zh) * 2006-01-27 2012-01-11 美驰重型车系统卡梅里有限责任公司 差速器壳体和冠齿轮的组件
FR2932543A1 (fr) * 2008-06-17 2009-12-18 Renault Sas Boitier de differentiel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a quatre roues motrices
JP2011106504A (ja) * 2009-11-13 2011-06-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差動歯車装置
JP2011167746A (ja) * 2010-02-22 2011-09-01 Nissan Motor Co Ltd ビーム溶接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差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512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差速器壳及差速器装置
CN114080292A (zh) * 2019-07-17 2022-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接合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12028A2 (pt) 2017-07-11
EP2926035A1 (en) 2015-10-07
RU2595236C1 (ru) 2016-08-20
JP5870906B2 (ja) 2016-03-01
WO2014083401A1 (en) 2014-06-05
KR20150075111A (ko) 2015-07-02
US20150300474A1 (en) 2015-10-22
JP2014105760A (ja) 2014-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3076A (zh) 齿圈安装结构
US6702508B2 (en) Mechanical connection using non-circular inter-fitting components
EP3453906B1 (en) Joint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EP2369201B1 (en) Gear structure
CN107614929B (zh) 扁平式波动齿轮装置
CN104071211B (zh) 动力转向装置及动力转向用减速装置
JP2009041674A (ja) 歯車部材、歯車機構、および歯車部材の製造方法
US9964180B2 (en) Gearing having a pinion and a wheel
CN102762891B (zh) 减速装置
JP2008174024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353100B2 (en) Differential gear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7082919A5 (zh)
KR101360497B1 (ko) 기어구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기어구조체의 중간구조체
JP2006258180A (ja) 動力伝達部材の製造方法
EP1116901A2 (en) Planetary gear reduction mechanism with tapered tooth end
US9533563B2 (en) Reduction gear
CN106103241A (zh) 动力转向装置以及动力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US20220243798A1 (en) Worm shaft, worm speed reduc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orm shaft
JP2003535286A (ja) 遊びの少ない遊星機構伝動装置
JP2015024471A (ja) ボールねじ用ナットの加工工具及び加工方法
JP6783304B2 (ja) 内歯及び冠歯を備えた内歯車、その内歯車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内歯車を備えたシフト型変速機
JP4784132B2 (ja) ボールねじ機構
JP2014109319A (ja) ボールねじ機構
JP7235182B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61014B1 (ko) 피니언기어 위치조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