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2233A - 插秧机 - Google Patents

插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2233A
CN104812233A CN201280077116.4A CN201280077116A CN104812233A CN 104812233 A CN104812233 A CN 104812233A CN 201280077116 A CN201280077116 A CN 201280077116A CN 104812233 A CN104812233 A CN 104812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ole ground
ground device
rice transplanter
action bar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71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2233B (zh
Inventor
绢田圭志
疋田康贵
木村幸德
金谷一辉
冈田悟
幸英浩
野上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2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63/00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 A01B63/14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for implements drawn by animals or tractors
    • A01B63/24Tools or tool-holders adjustable relatively to the frame
    • A01B63/26Tools or tool-holders adjustable relatively to the frame by man-pow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3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aquatic plants; for planting underwater, e.g. 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插秧机,在整地装置的作业过程中,即便存在从接地部突然推顶整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其破损。插秧机(1)具备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20)。整地装置(20)经由设置于栽插部(4)的支承连杆机构(30)而能够升降地支承于栽插部(4),支承连杆机构(30)包括经由支承连杆机构(30)而用于对整地装置(20)进行升降操作的操作杆(40),操作杆(40)不依赖操作杆(40)的操作而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升侧移动。

Description

插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秧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228598号公报公开的插秧机的整地装置,具备:安装于旋转驱动的驱动轴的整地转动体、夹设于该驱动轴与栽插部之间的加强撑杆、以及对该整地转动体的高度(作业位置)进行升降操作的操作杆。
在插秧机的作业行驶过程中,即便在石头、异物与整地装置碰撞,从而从前后方向对整地装置的整地转动体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通过加强撑杆的支承,来防止该整地转动体因弯曲而破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8598号公报
但是,整地转动体构成为若不依赖操作杆的升降操作,则不能从进行作业的(所设定的)高度位置上升,因此在施加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外力的情况下,例如在田埂坚硬、向上方隆起而存在突然推顶整地转动体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整地转动体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整地装置的作业过程中,即便存在从接地部突然推顶整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其破损的技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插秧机,具备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该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整地装置经由设置于栽插部的支承连杆机构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该栽插部进行升降,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包括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经由该支承连杆机构而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所述操作杆不依赖该操作杆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整地装置向上升侧移动。
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有沿着所述整地装置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并构成为能够根据该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使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设置有:抵接托架,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从所述转动基部的上方侧抵接;弹性部件,其对所述转动基部和所述抵接托架向它们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
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备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连杆,所述上下连杆配置在后轮的后方且在所述栽插部的插秧机船体的前方,并且在所述上下连杆的前表面设置有挡泥板。
根据本发明的插秧机,在整地装置的作业过程中,即便在从接地部突然推顶整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其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整地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操作杆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对整地装置作用有较大载荷的情况下抵接托架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挡泥板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控制栽插部左右倾斜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秧苗连接作业时的控制的流程。
图8是表示控制栽插部左右倾斜的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9是表示使用低通滤波器对行驶部的倾斜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过滤后的检测值的图。
图10是表示插秧传动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后方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插秧传动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插秧条停止离合器的马达单元的前方立体图。
图13是表示马达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14是表示ハ字状的整地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ハ字状的整地装置的整地传动壳体的图。
图16是表示使中央插秧机船体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插秧机1具备:发动机2、动力传递部3、栽插部4以及升降部5。栽插部4经由升降部5而连结于机体,能够通过升降部5沿上下方向升降。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经由动力传递部3而向栽插部4传递。插秧机1一边借助发动机2的驱动而行驶、一边通过栽插部4向田地种植秧苗。
来自发动机2的驱动力,在动力传递部3经由变速器6传递至PTO轴7。PTO轴7从变速器6向后方突出地设置。从PTO轴7经由万向接头而向插秧传动壳体8传递动力,从而驱动栽插部4。另外,从变速器6朝向后方设置有驱动轴9,从驱动轴9向后桥壳体10传递驱动力。进而,从后桥壳体10向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20传递动力。
在栽插部4的插秧位置前方,配置有多个插秧机船体14。在栽插部4的插秧机船体14的前方配置有整地装置20。
整地装置
如图2所示,整地装置20经由支承连杆机构30而安装于对栽插部4进行支承的插秧框架15。支承连杆机构30将整地装置2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栽插部4进行升降(转动)。即,整地装置20能够根据支承连杆机构30的升降而改变相对于栽插部4的高度。
支承连杆机构30具备:沿着整地装置20的延伸方向(插秧框架15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旋转轴31、固定于旋转轴31的两端的臂32、将臂32与整地装置20连接并且对整地装置20进行支承的上下连杆33、以及将上下连杆33的下端与插秧框架15连接的辅助臂34。
旋转轴31在两端部经由支承臂35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插秧框架15。这样,在支承连杆机构30中,臂32伴随旋转轴3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上下连杆33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改变整地装置20相对于插秧框架15(栽插部4)的高度。
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31的中央设置有操作杆40,用于对旋转轴31进行转动操作(对支承连杆机构30进行升降操作)。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旋转轴31。转动基部41设置为从旋转轴31朝向径向突出。
转动基部41被固定于旋转轴31的抵接托架42朝向下方施力。抵接托架42从上方与转动基部41抵接。在抵接托架42与转动基部41之间设置有扭簧43。扭簧43卷绕于旋转轴31,且一端固定于转动基部41,另一端固定于抵接托架42。通过扭簧43的弹力对抵接托架42和转动基部41朝向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即,操作杆40经由转动基部41以及抵接托架42而与旋转轴31连结,从而构成为操作杆40的转动操作与旋转轴31联动。
在操作杆40的侧方设置有对操作杆40的转动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托架45。保持托架45固定于插秧框架15。在保持托架45分别以规定的高度设置有多个卡止槽45a。卡止槽45a中的一个与安装于操作杆40的中途部的卡合板40a卡合,从而能够保持操作杆40的转动位置,进而能够决定整地装置20的高度。
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与保持托架45的下端通过弹簧46连结,从而通过弹簧46以使操作杆40朝向上方转动的方式施力。即,若使卡合板40a从卡止槽45a脱离,则弹簧46的作用力作用于使操作杆40朝向上方转动的方向。
另外,操作杆40被复位弹簧47向保持托架45侧施力。由此能够保持操作杆40的卡合板40a与保持托架45的卡止槽45a卡合的卡合状态。
如图4所示,例如在经过隆起的坚硬的田埂的情况下等,在对整地装置20施加朝向上方的载荷的情况下,整地装置20欲朝向上方移动。而且该载荷作为旋转力而经由上下连杆33传递至旋转轴31。
在施加于旋转轴31的旋转力比扭簧43的弹力大的情况下,即在较大的载荷作用于整地装置20的情况下,抵接托架42从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分离,由此能够不依赖操作杆40的保持位置而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方移动。
因此即便在维持由操作杆40决定的整地装置20的高度,并且对整地装置20施加朝向上方的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也根据扭簧43的弹力而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方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整地装置20破损。此外,能够通过扭簧43的弹力来吸收上下移动。
另外,当在沥青路面等坚硬的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使整地装置20比插秧机船体14更下降的状态(使栽插部4最下降的状态)下,即使整地装置20与路面接触,也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升侧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其破损。
另外,适当地改变扭簧43的弹性系数,由此能够改变整地装置20与田地的接地载荷。因此能够根据田地条件、插秧条件等来选择最佳的接地载荷。
另外,将支承连杆机构30的旋转轴31与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设置在同轴上,此外在旋转轴31设置扭簧43,由此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如图5所示,上下连杆33设置在后轮11与插秧机船体14之间。在上下连杆33的下部前表面设置有挡泥板36。挡泥板36为上部朝向后方弯折的板状的部件,防止通过后轮而飞溅的泥落到插秧机船体14上,并且通过其倾斜形状使飞溅的泥落到整地装置20的前方,从而不会对插秧作业带来泥的影响。
秧苗连接作业时的控制
栽插部4构成为能够通过升降部5进行升降,同时构成为也能够以机体宽度方向的中央为中心左右倾斜。通常在作业时,通过倾斜传感器53对与田地的倾斜对应的机体行驶部的左右倾斜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检测结果等对栽插部4左右方向的倾斜进行调整。由此,使栽插部4追随田地的倾斜而倾斜,从而能够执行栽插部4相对于田面成为水平的水平控制。
在秧苗连接作业时,将发动机转速控制为比怠速转速低,因此机体的振动增大。由此,公知有倾斜传感器53发生误检测,从而可能产生无法适当地保持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的不良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对秧苗连接作业时倾斜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进行适当地处理,从而适当地保持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的控制结构。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50分别与下述部件连接,即:位置开关51,其检测主变速杆的操作位置;设定开关52,其对设定栽插部4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的栽插部倾斜设定标度盘的操作位置进行检测;倾斜传感器53,其检测行驶部的左右倾斜;以及倾斜传感器54,其检测栽插部4的左右倾斜。从设定开关52向控制装置50输入设定值A,从倾斜传感器53向控制装置50输入检测值B,从倾斜传感器54向控制装置50输入检测值C。
在控制装置50中,根据设定值A、检测值B以及检测值C来决定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并输出输出值D。
如图7所示,在位置检测开关51检测出秧苗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从设定开关52取得设定值A,从倾斜传感器53取得检测值B,从倾斜传感器54取得检测值C。然后,在将检测值B的值固定为中央值后,决定输出值D。即,将与行驶部的左右倾斜相关的检测值B作为中央值,作为静止的状态输入,从而使由发动机振动引起的倾斜传感器53的检测值B的变动无效,且不对栽插部4左右倾斜的角度的改变产生影响。
由此,在秧苗连接作业时,即使倾斜传感器53将发动机的振动误检测为左右倾斜、或工作人员在机体上移动等而使倾斜传感器53意外地检测出行驶部的倾斜,也能够将栽插部4的设定角度维持为相对于田面成为水平,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秧苗连接作业。
如图8所示,也可以设置对来自倾斜传感器53的检测值B进行过滤的低通滤波器55。低通滤波器55将切断频率设定为秧苗连接作业时低速旋转时发动机的振动频率,从而去除由发动机振动引起的高频成分。
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通过低通滤波器55后的检测值B1中,能够去除脉动,从而避免由发动机振动引起的倾斜传感器53的误动作。特别是在未使倾斜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无效,例如使行驶部缓慢地倾斜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该倾斜而控制为适当的倾斜角度。
另外,控制装置50在通过位置检测开关51而检测出主变速杆被操作到秧苗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使变速器6的变速装置的变速挡处于中挡、切断主离合器、制动装置的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由此能够使前后轮停止,更顺畅地进行秧苗连接作业。
另外,在通过位置检测开关51检测出秧苗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构成为使栽插部4的水平控制停止。
插秧传动壳体的支承结构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将来自PTO轴7的动力向栽插部4传递的插秧传动壳体8,在插秧框架15中配置于沿着机体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设置的上部导轨61与下部导轨62之间,并且经由撑杆63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导轨61。
撑杆63形成为安装于上部导轨61的安装侧分支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的形状。即,构成为撑杆63的上部与上部导轨61的安装位置成为两处以上。由此能够通过上部导轨61稳定地支承插秧传动壳体8,从而能够稳定并且稳固地将因动力的出入而产生较大负荷的插秧传动壳体8固定。
另外,在根据插秧机1的条数而使上部导轨61沿左右方向延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设置相对于撑杆63的延长部分的固定部的结构。
如图11所示,插秧传动壳体8的下部经由托架64而固定于下部导轨62。而且,插秧传动壳体8的前部经由支承筒65而装卸自如地支承于旋转支点轴66,该旋转支点轴66将栽插部4支承为能够左右倾斜。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经由撑杆63在上部导轨61的两处以上、下部导轨62以及旋转支点轴66合计至少四处以上,对具有重量且因动力的出入而产生较大负荷的插秧传动壳体8进行支承,从而能够更稳定并且稳固地对其进行固定。
插秧条停止离合器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插秧条停止离合器连结于各插秧爪的旋转轴,并由对动力传递的接通、断开进行操作的单元离合器构成,各单元离合器分别经由导线21而连接于马达单元22。配置有各插秧爪的各旋转壳体的旋转轴,经由各单元离合器而联动连结于插秧爪驱动轴,从而通过各单元离合器来接通、断开从插秧爪驱动轴向旋转轴的动力传递。
插秧条停止离合器形成通过马达单元22的马达驱动,经由导线21的滑动使各单元离合器动作的结构,上述马达单元22经由托架以螺栓紧固等方式安装于载苗台12前表面的大致中央上部的上部横框架13。
例如在图13表示的6条插秧的插秧机1的栽插部4中,插秧条停止离合器每隔两条将单元离合器接通、断开,在插秧机1在田地的端部等种植秧苗时,用于防止不必要的种植,且构成为通过上述马达单元22对连结于各单元离合器的导线21进行推拉操作,使插秧条停止。
上述马达单元22的凸轮26由通过螺栓安装于撑杆部件29的电动马达装置28控制驱动。上述单元离合器经由连杆部件25,通过凸轮26的提升而对导线21进行推拉操作。在上述凸轮26设置有齿轮27,上述凸轮26和齿轮27利用螺栓而固定为一体,从而以中心转动轴为中心旋转。中心转动轴经由撑杆部件29等而与载苗台12固定。
将上述马达单元22与各单元离合器连接的导线21的连接长度构成为:各个导线21的长度大致相等。因此无需以使任一导线21的连接突出的长度设置,从而防止导线21的扭曲、损伤,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进而能够使针对上述各单元离合器的响应性大致均匀。
ハ字状的整地装置
图14表示的整地装置50配置为:中央配置于前方且伴随从中央朝向两侧而分别从前方朝向后方倾斜。即,设置为中央部位于比其他部位靠前方。在俯视时,整地装置50配置为ハ字状。在整地装置50的中央配置有整地传动壳体74,从而能够将动力从中央向两侧传递。而且,ハ字状的整地装置50设置在栽插部4的前部,并且在由中央插秧机船体14A和侧部插秧机船体14B构成的插秧机船体14的前方。来自驱动轴9的动力的一部分,经由后桥壳体10而向整地传动轴71分支,从整地传动轴71经由万向接头72、输入轴73以及整地传动壳体74而传递至朝向两侧延伸的驱动轴75。在各驱动轴75固定有多个转动体76,转动体76通过驱动轴75的旋转驱动而旋转,从而对田地进行平整。
如图15所示,在整地传动壳体74内配置有输入轴73、惰轮轴80以及驱动轴75。在输入轴73的端部固定有伞齿轮81。该伞齿轮81与固定于惰轮轴80的中途部的伞齿轮82啮合。在惰轮轴80的两端部配置有锥齿轮83。锥齿轮83与设置于驱动轴75的端部的正齿轮84啮合。
这样,在整地装置50的驱动系统中,将整地传动壳体74配置于中央,并以其为基点使左右两侧的驱动轴75向后方倾斜。因此在整地传动壳体74中,以输入轴73为中心在侧方配置有驱动轴75,在输入轴73与驱动轴75之间配置惰轮轴80,由此使两侧的驱动轴75的旋转方向相同。
惰轮轴80配置于输入轴73的后方,惰轮轴80从后侧相对于驱动轴75啮合。
这样,通过配置惰轮轴80,从而能够使输入轴73的位置接近后方。由此能够紧凑地构成整地传动壳体74,能够减小不平整地区间。
即,如图15所示,在整地传动壳体74内,左右配置的驱动轴75的中心轴的交点Q位于输入轴73的中途部。因此,输入轴73的伞齿轮81与惰轮轴80的伞齿轮82在比交点Q靠后侧处啮合,从而能够使整地传动壳体74的前后方向的大小小型化。另外,配置为使惰轮轴80向输入轴73以及驱动轴75、75的后方偏移,从而防止整地传动壳体74左右方向的宽度增大。这样,整地传动壳体74构成为减小前后方向的宽度,并且也减小左右方向的宽度。
如上所述,通过将整地装置50配置为ハ字状,从而能够使由转动体76产生的水流的流动朝向内侧,从而能够抑制泥流向插秧机1的侧面(邻接秧苗)的流出。由此能够抑制在经过已完成插秧的相邻秧苗的侧面时,相邻秧苗因泥流而翻倒的不良情况。
另外,将整地装置50以倾斜状配置,从而能够使行进方向与整地装置50的旋转方向具有倾斜,进而能够抑制夹杂物等啮入转动体76。此外,沿相对于插秧机1的行进方向倾斜的方向进行整地,从而能够在从行进方向观察时相邻的转动体76局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整地作业,因此能够减少不平整地区间,从而能够更整洁地平整土地。另外,在整地传动壳体74的后方分体地安装有整地用的耙子,从而也能够不产生不平整地区间。
将整地装置50配置为俯视ハ字状,从而能够在中央插秧机船体14A的前方确保空间。如图16所示,利用该空间,能够配置为使中央插秧机船体14A朝向整地装置50的中央移动。将中央插秧机船体14A配置于前方,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船体的传感检测精度。
或者,也能够利用由整地装置50形成的空间,使中央插秧机船体14A向前方延伸,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实现插秧机船体的传感检测精度的提高。
另外,向整地装置50输入动力的位置,严格来说无需为中央,例如,也可以使整地传动轴71朝向后方形成为直线,并且在万向接头72的折角最小的位置配置输入轴7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从宽度方向的中央稍微向左右任意地错开。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备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的插秧机。
附图标记说明:1…插秧机;4…栽插部;14…插秧机船体;20…整地装置;30…支承连杆机构;36…挡泥板;40…操作杆;42…抵接托架。

Claims (3)

1.一种插秧机,具备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该插秧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整地装置经由设置于栽插部的支承连杆机构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该栽插部进行升降,
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包括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经由该支承连杆机构而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
所述操作杆不依赖该操作杆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整地装置向上升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有沿着所述整地装置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并构成为能够根据该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使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
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
在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设置有:抵接托架,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从所述转动基部的上方侧抵接;弹性部件,其对所述转动基部和所述抵接托架向它们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备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连杆,
所述上下连杆配置在后轮的后方且在所述栽插部的插秧机船体的前方,并且在所述上下连杆的前表面设置有挡泥板。
CN201280077116.4A 2012-11-21 2012-11-21 插秧机 Active CN104812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80243 WO2014080485A1 (ja) 2012-11-21 2012-11-21 田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2233A true CN104812233A (zh) 2015-07-29
CN104812233B CN104812233B (zh) 2017-06-30

Family

ID=5077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7116.4A Active CN104812233B (zh) 2012-11-21 2012-11-21 插秧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67504B1 (zh)
CN (1) CN104812233B (zh)
WO (1) WO201408048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166A (zh) * 2016-04-16 2016-07-20 潍坊同方机械有限公司 四驱插秧机
CN107806055A (zh) * 2016-09-09 2018-03-16 普瑞诺斯股份公司 雪疏导车辆
CN108307746A (zh) * 2018-04-09 2018-07-2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48798A (zh) * 2018-12-18 2019-02-19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多用途地面实时自动仿形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6803U (zh) * 1987-10-23 1989-04-28
JP2000270629A (ja) * 1999-03-25 2000-10-03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05095017A (ja) * 2003-09-22 2005-04-14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移植機
CN101027958A (zh) * 2006-02-27 2007-09-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JP2008228598A (ja) * 2007-03-17 2008-10-02 Yanmar Co Ltd 田植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6803U (zh) * 1987-10-23 1989-04-28
JP2000270629A (ja) * 1999-03-25 2000-10-03 Kubota Corp 水田作業機
JP2005095017A (ja) * 2003-09-22 2005-04-14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移植機
CN101027958A (zh) * 2006-02-27 2007-09-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JP2008228598A (ja) * 2007-03-17 2008-10-02 Yanmar Co Ltd 田植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166A (zh) * 2016-04-16 2016-07-20 潍坊同方机械有限公司 四驱插秧机
CN107806055A (zh) * 2016-09-09 2018-03-16 普瑞诺斯股份公司 雪疏导车辆
CN108307746A (zh) * 2018-04-09 2018-07-2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07746B (zh) * 2018-04-09 2023-09-29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48798A (zh) * 2018-12-18 2019-02-19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多用途地面实时自动仿形装置
CN109348798B (zh) * 2018-12-18 2023-09-22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多用途地面实时自动仿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85006A (ko) 2015-07-22
KR101967504B1 (ko) 2019-04-09
WO2014080485A1 (ja) 2014-05-30
CN104812233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44889C (en) Mower deck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EP3329760B1 (en) Agricultural machine
JP6129961B2 (ja) 切断機械
US7673439B2 (en) Agricultural machine for swathing products lying on the ground
IE49688B1 (en) Support and arrangement for tractor mounted machines
CN202617704U (zh) 联合收割机用副切断装置及安装有这种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EP1088477A2 (en) Agricultur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folding up two frame beams of an agricultural machine
CN104812233A (zh) 插秧机
DK3071008T3 (da) Landbrugsmaskine, især maskine til høst af planter, med to drevne arbejdsenheder ledforbundet med samme laterale arm
AU2006329713A1 (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 comprising an improved hitch structure
US4442660A (en) High lift mechanism for rear end of front mounted mower
US1831997A (en) Plow
US2907394A (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having resilient draft connections
CN218302108U (zh) 一种农用中耕机器人
JP2017176089A (ja) 除草機
JP4891175B2 (ja) 移植機
JP3621964B2 (ja) 水田除草機
JP2002034306A (ja) 水田除草機の水平・昇降制御装置
US3321895A (en) Rake basket suspension system
AU2019362323A1 (en) A front mower for mounting on a front three point linkage of a tractor
WO2014059380A1 (en) Tractor on top cotton harvester with rear picker unit lift and tilt mechanism
JP3540001B2 (ja) 花摘み取り機
RU2461485C2 (ru) Самоходный агрегат с шарнирным шасси
JP2000060256A (ja) 水田作業機用の草刈装置
EP0900520B1 (en) A draw agricultural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