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795A -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7795A
CN104807795A CN201510227058.4A CN201510227058A CN104807795A CN 104807795 A CN104807795 A CN 104807795A CN 201510227058 A CN201510227058 A CN 201510227058A CN 104807795 A CN104807795 A CN 104807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olution
cluster
protein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70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在均
廖小晴
贝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270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7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7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铜源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混合均匀,用碱调节溶液pH至碱性,滴加氧化剂,加热孵化一段时间制得铜纳米簇,用于检测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Hg2+的含量。由于氧化剂的强氧化性和配位能力,其既能改变蛋白质中二级结构,又能形成铜-蛋白质-氧化剂络合物,增强蛋白质的还原能力,显著加快铜纳米簇的形成。此合成方法简单快速,且得到的铜纳米簇亲生物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强。将铜纳米簇用于水样中Hg2+的检测,在分析时间、灵敏度、选择性和成本方面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簇是由几十至几百个原子组成的新型纳米材料。不同于金属原子、金属纳米粒子和金属单质,金属纳米簇的尺寸接近电子的费米(Fermi)波长,可产生不连续的电子能级,表现出独特的光学、电学及化学性质(Díez I.;Ras R.H.A.Springer Ser.Fluoresc.2010,9:307-332)。相对于半导体量子点和有机荧光染料,金属纳米簇不仅产生尺寸依赖且可调的荧光,还有许多其他优良性能。例如,斯托克位移较大、荧光量子效率高和生物相容性好(Li Shang;Dong Shaojun;G.Ulrich Nienhaus.Nano Today,2011,6(4):401-418)。目前,金属纳米簇已广泛应用于荧光检测、细胞成像、生物标记等领域(Li Jingjing;Wang Wenjing;Sun Defang;Chen Jiangning;Zhang Penghui;Zhang Jianrong;Min Qianhao;Zhu Junjie,Chem.Sci.2013,4:3514-3521)。然而,由于制备时间长、毒性高、稳定性差等,它们还不是最理想的发光纳米材料。因此,制备简便、低毒性、稳定性好的发光纳米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大量研究集中在金、银纳米簇的合成,然而众所周知,铜价格低廉,在地球上储存量大,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广泛的作用。因此,铜纳米簇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材料,其合成与应用近年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铜化学活性高,对空气和水极不稳定,水溶性铜纳米簇的制备较贵金属纳米簇更为困难。金属纳米簇制备主要的稳定剂是聚乙烯亚胺(Ling Yu;Zhang Na;Qu Fei;WenTing;Gao Zhongfeng;Li Nianbing;Luo Hongqun,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4,118:315-320),树状聚合物,青霉胺,DNA、牛血清白蛋白(BSA)(Hu Lianzhe;Yuan Yali;Zhang Ling;Zhao Jianming;Saadat Majeed;Xu Guobao,Analytica ChimicaActa,2013,762:83-86)、溶菌酶、胰蛋白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等。近来有学者提出使用小分子谷胱甘肽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合成铜纳米簇,谷胱甘肽含有一些亲水性官能团如羧基、氨基及还原性基团巯基,使得铜纳米簇能很好的分散在水溶液中,然而其在合成速率、荧光量子产率和对光稳定性方面仍然未达到理想效果。与小分子相比大分子蛋白质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其中牛血清白蛋白最为常用的金属纳米簇稳定剂,它含有583个氨基酸残基、由35个半胱氨酸组成的17个二硫键和一个游离巯基。游离巯基的存在使牛血清白蛋白具有一定还原性。因此,牛血清白蛋白在金属纳米簇制备中还具有还原剂的功能。由于铜的标准电极电势明显低于金和银,牛血清白蛋白还原Cu2+生成Cu0的反应速率低,导致铜纳米簇的制备需要较长时间。此外,所形成的铜纳米簇水溶液中仍含有较多Cu2+,从而限制了它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因此研究一种快速简单制备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的合成铜纳米簇的方法合成时间过长、成本较高、合成的铜纳米簇量子产率低、对光稳定性差,提供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方法显著加快了铜纳米簇的形成,且得到的铜纳米簇荧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将其应用于水样中Hg2+的检测,操作方便、快速,明显改善了检测的稳定性、灵敏度和精密度。
本人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发现,以蛋白质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和以氧化物为催化剂,快速制备出水溶性好、对光稳定、荧光量子产率高、生物毒性低的铜纳米簇。然后利用所制备的铜纳米簇实现了水样中Hg2+的快速检测,本发明人进一步对铜纳米簇的制备条件以及Hg2+检测进行优化选择,终于实现了制得稳定、低毒、有高量子产率的铜纳米簇以及提高其应用于水样中Hg2+检测的灵敏度和重现性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其步骤为:
1)将铜源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碱调节溶液pH至碱性,室温下搅拌,得紫色的铜-蛋白质络合物;2)滴加适量的氧化剂于步骤1)所制备的铜-蛋白质络合物,加热孵化一段时间,得到铜纳米簇;3)移取一定量按步骤2)所制备的铜纳米簇于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Hg2+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孵化一段时间,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荧光强度,然后将荧光强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Hg2+的含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源是所有无机铜化合物或有机铜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是牛血清白蛋白、鸡蛋白蛋白、溶菌酶、胰蛋白酶、血红蛋白等含有游离巯基的水溶性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是以OH-为阴离子、以Na+或K+为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离子浓度为0.001~100.0mmol/L,蛋白质浓度为0.01~80.0mg/mL,铜溶液与蛋白质溶液体积比为10:1~1:10,碱的浓度为0.1~10mol/L,调节混合液的最终pH为10~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H2O2、CH3COOOH、Na2O2等含有过氧键的化合物、超氧化合物、N2H4、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浓度为0.000001~10.0mol/L,氧化剂加入体积为0.001~20.0mL,氧化剂滴加速度为1~100D/min,加热温度为25~75℃,孵化时间为0.5~4h。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纳米簇与含Hg2+水样混合体积比为1:6~6:1,荧光强度测定使用的激发波长在300~365nm,发射波长在400~460nm。
本发明的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较佳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mmol/L硫酸铜溶液和20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0~12,室温下搅拌1~5min,得到紫色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碱性络合物;
2)在步骤1)所制备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碱性络合物中以10~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H2O215~20mL,55℃恒温孵化0.5~4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
3)移取600μL步骤2)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于离心管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摇匀,室温下孵化10~3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然后将荧光强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Hg2+的含量。
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以硫酸铜为铜源,以牛血清白蛋白为稳定剂和还原剂,用氢氧化钠调节两者的混合物制得铜-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物,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简单快速制得铜纳米簇。向所制得的铜纳米簇中加入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进行荧光光谱或荧光强度扫描。研究表明,所制得的铜纳米簇对光稳定、荧光量子产率高、具有低生物毒性,对Hg2+有非常灵敏的荧光猝灭效应,其检测限达4.7×10-12mol/L。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各优选方案可互相组合使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大分子蛋白质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一方面,蛋白质有很多亲水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等,其中蛋白质中的巯基能与Cu+结合形成稳定的Cu-S键,铜纳米簇表面包裹一层致密的蛋白质亲水性壳,显著提升了纳米簇的稳定性和在水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蛋白质中的游离巯基有一定还原性,可将铜-蛋白质中的Cu2+还原为Cu0或Cu+,从而形成铜纳米簇。与现有的制备方法相比,本方法更稳定。
(2)采用氧化剂作为催化剂,由于Cu2+/Cu0的还原电势比较高,蛋白质还原Cu2+的能力较弱,铜纳米簇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为了加快铜纳米簇的生成,在体系中引入少量氧化剂。氧化剂在能改变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且作为配体可与蛋白质-铜结合形成饱和的蛋白质-铜-氧化剂配合物,加快铜纳米簇形成,增强铜纳米簇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3)与传统方法相比,铜离子转化为铜簇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荧光量子产率高,所合成的铜纳米簇无需长时间的透析后再使用,具有很好的亲生物性,为铜纳米簇在生物标记、医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扎实基础。
(4)本发明所得到的铜纳米簇对光稳定、荧光量子产率高,作为荧光纳米传感器用于检测Hg2+。由于Hg2+与巯基之间具有强的作用能力,对铜纳米簇产生荧光猝灭效应,通过测定铜纳米簇和Hg2+混合物的荧光强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的含量,因此Hg2+的检测在分析时间、成本、重现性方面明显优于原子吸收法,可广泛应用于水样中Hg2+的快速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本发明中所述的“室温”、“常压”是指日常操作间的温度和气压,一般为25℃,一个大气压。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Cary Es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瓦里安),狭缝宽度为10nm。
实施例1
将20mmol/L硫酸铜溶液和20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2,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H2O215mL,55℃恒温孵化1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6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于离心管中,向其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摇匀,室温下孵化1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4.7×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
实施例2
将20mmol/L硝酸铜溶液和15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2,在室温下搅拌3min,得到紫色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物;以10D/min速度滴加1.0mol/L的H2O21.5mL,55℃恒温孵化1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6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于离心管中,向其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摇匀,室温下孵化2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5.2×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实施例3
将20mmol/L氯化铜溶液和50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2:3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2,在室温下搅拌3min,得到紫色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H2O220mL,70℃恒温孵化0.5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8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2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3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40nm和428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6.7×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
实施例4
将10mmol/L乙酸铜溶液和20mg/mL溶菌酶溶液按体积比2: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0,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溶菌酶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H2O220mL,55℃恒温孵化2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5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2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60nm和435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5.6×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5%。
实施例5
将10mmol/L高氯酸铜溶液和20mg/mL胰蛋白酶溶液按体积比2: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0,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胰蛋白酶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Na2O220mL,55℃恒温孵化3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6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1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4.9×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实施例6
将20mmol/L磷酸铜溶液和20mg/mL血红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1,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血红蛋白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CH3COOOH 15mL,55℃恒温孵化1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6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1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1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5.9×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9%。
实施例7
将20mmol/L硫酸铜溶液和15mg/mL鸡蛋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5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2,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鸡蛋白蛋白络合物;以2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N2H415mL,55℃恒温孵化1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8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2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1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4.9×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
实施例8
将50mmol/L氯化铜溶液和50m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12,在室温下搅拌5min,得到紫色的铜-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物;以10D/min速度滴加0.1mol/L的抗坏血酸15mL,55℃恒温孵化1.5h,得到浅黄色的铜纳米簇溶液,储藏于4℃冰箱中;移取800μL所制备的铜纳米簇溶液,向其中加入200μL的Hg2+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室温下孵化10min,然后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320nm和420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试其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发射峰强度代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Hg2+含量,所得到Hg2+的检测限为5.5×10-12mol/L。20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

Claims (8)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其步骤为:
1)将铜源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碱调节溶液pH至碱性,室温下搅拌,得紫色的铜-蛋白质络合物;2)滴加适量的氧化剂于步骤1)所制备的铜-蛋白质络合物,加热孵化一段时间,得到铜纳米簇;3)移取一定量按步骤2)所制备的铜纳米簇于离心管中,加入一定量Hg2+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孵化一段时间,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荧光强度,然后将荧光强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Hg2+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源是所有无机铜化合物或有机铜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是牛血清白蛋白、鸡蛋白蛋白、溶菌酶、胰蛋白酶、血红蛋白等含有游离巯基的水溶性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是以OH-为阴离子、以Na+或K+为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离子浓度为0.001~100.0mmol/L,蛋白质浓度为0.01~80.0mg/mL,铜溶液与蛋白质溶液体积比为10:1~1:10,碱的浓度为0.1~10mol/L,调节混合液的最终pH为10~1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H2O2、CH3COOOH、Na2O2等含有过氧键的化合物、超氧化合物、N2H4或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浓度为0.000001~10.0mol/L,氧化剂加入体积为0.001~20.0mL,氧化剂滴加速度为1~100D/min,加热温度为25~75℃,孵化时间为0.5~4h。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纳米簇与含Hg2+水样混合体积比为1:6~6:1,荧光强度测定使用的激发波长在300~365nm,发射波长在400~460nm。
CN201510227058.4A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07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058.4A CN104807795A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7058.4A CN104807795A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7795A true CN104807795A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9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7058.4A Pending CN104807795A (zh) 2015-05-06 2015-05-06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7795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6670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二价钴离子的检测方法
CN105486671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CN105505382A (zh) * 2015-12-04 2016-04-20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铜纳米簇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598466A (zh) * 2016-01-18 2016-05-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CN105628659A (zh) * 2015-12-21 2016-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方法
CN105750561A (zh) * 2016-03-17 2016-07-13 湖北大学 一种提纯铜纳米簇的方法
CN105885832A (zh) * 2016-05-13 2016-08-24 湖南大学 检测铁离子用纳米铜团簇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16232A (zh) * 2017-06-14 2017-09-01 江南大学 一种锌铜合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CN107138736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集态磷光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47043A (zh) * 2017-06-27 2017-10-1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巯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简便制备方法及其在氧气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CN107266347A (zh) * 2017-07-27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
CN107338042A (zh) * 2017-07-17 2017-11-10 吉林大学 溶剂调控的全色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白光led器件中的应用
CN107400080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应用
CN108115127A (zh) * 2017-11-29 2018-06-0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纳米铜仿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70043A (zh) * 2018-11-27 2019-01-25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9557066A (zh) * 2019-01-25 2019-04-02 西南政法大学 铜纳米簇汗潜指印显现试剂制备方法及汗潜指印显现方法
CN109596580A (zh) * 2018-09-06 2019-04-09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铜纳米簇荧光探针定量检测溶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方法
CN109724957A (zh) * 2018-12-28 2019-05-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铝离子诱导磷光铜纳米簇聚集增强荧光检测铝离子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08828A (zh) * 2019-08-28 2019-11-29 淮北师范大学 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CN110596084A (zh) * 2019-08-26 2019-12-20 江苏大学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
CN111001822A (zh) * 2018-11-20 2020-04-14 南华大学 一种多功能性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281314A (zh) * 2021-04-19 2021-08-2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蓝红色双发射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重金属汞检测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66199A (zh) * 2021-07-06 2021-10-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铜纳米簇与硅藻土复合荧光传感器的制备用于六价铬离子的检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099A (zh) * 2010-12-08 2011-07-20 江南大学 用于比色法检测汞离子的纳米Ag光学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CN104383919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江南大学 具有可见光光活性的纳米簇模拟酶的制备及其比色法检测胰蛋白酶应用
CN104458050A (zh) * 2014-11-27 2015-03-25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活细胞温度监测的荧光铜纳米簇
US20150093332A1 (en) * 2012-06-11 2015-04-02 Southeast University Tumor-targeting multi-mode imaging method for living body based on gold nanoclust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099A (zh) * 2010-12-08 2011-07-20 江南大学 用于比色法检测汞离子的纳米Ag光学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US20150093332A1 (en) * 2012-06-11 2015-04-02 Southeast University Tumor-targeting multi-mode imaging method for living body based on gold nanoclusters
CN104383919A (zh) * 2014-09-30 2015-03-04 江南大学 具有可见光光活性的纳米簇模拟酶的制备及其比色法检测胰蛋白酶应用
CN104458050A (zh) * 2014-11-27 2015-03-25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活细胞温度监测的荧光铜纳米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NG CHIH-CHING,ET.AL.: "synthesis of highly fluorescent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ensing mercury", 《ANGEWANDTE CHEMIE》 *
LIAO XIAOQING,ET.AL.: "Fast synthesis of copper nanoclusters through the use of hydrogen peroxide additive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hg2+ in water samples",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5382A (zh) * 2015-12-04 2016-04-20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铜纳米簇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28659A (zh) * 2015-12-21 2016-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方法
CN105486670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二价钴离子的检测方法
CN105486671A (zh) * 2016-01-18 2016-04-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CN105598466A (zh) * 2016-01-18 2016-05-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CN105486670B (zh) * 2016-01-18 2018-07-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二价钴离子的检测方法
CN105750561A (zh) * 2016-03-17 2016-07-13 湖北大学 一种提纯铜纳米簇的方法
CN105885832A (zh) * 2016-05-13 2016-08-24 湖南大学 检测铁离子用纳米铜团簇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38736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集态磷光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38736B (zh) * 2017-04-27 2019-05-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集态磷光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16232A (zh) * 2017-06-14 2017-09-01 江南大学 一种锌铜合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CN107247043A (zh) * 2017-06-27 2017-10-1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巯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简便制备方法及其在氧气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CN107247043B (zh) * 2017-06-27 2019-12-1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巯基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38042A (zh) * 2017-07-17 2017-11-10 吉林大学 溶剂调控的全色发射铜簇组装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白光led器件中的应用
CN107266347B (zh) * 2017-07-27 2020-03-3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
CN107266347A (zh) * 2017-07-27 2017-10-20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
CN107400080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应用
CN107400080B (zh) * 2017-07-27 2020-03-3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基于花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应用
CN108115127A (zh) * 2017-11-29 2018-06-0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纳米铜仿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96580A (zh) * 2018-09-06 2019-04-09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铜纳米簇荧光探针定量检测溶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方法
CN109596580B (zh) * 2018-09-06 2020-12-29 天津师范大学 基于铜纳米簇荧光探针定量检测溶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方法
CN111001822B (zh) * 2018-11-20 2022-12-27 南华大学 一种多功能性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01822A (zh) * 2018-11-20 2020-04-14 南华大学 一种多功能性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70043A (zh) * 2018-11-27 2019-01-25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09724957A (zh) * 2018-12-28 2019-05-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铝离子诱导磷光铜纳米簇聚集增强荧光检测铝离子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57066B (zh) * 2019-01-25 2021-06-15 西南政法大学 铜纳米簇汗潜指印显现试剂制备方法及汗潜指印显现方法
CN109557066A (zh) * 2019-01-25 2019-04-02 西南政法大学 铜纳米簇汗潜指印显现试剂制备方法及汗潜指印显现方法
CN110596084A (zh) * 2019-08-26 2019-12-20 江苏大学 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试纸及检测方法
CN110508828A (zh) * 2019-08-28 2019-11-29 淮北师范大学 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CN110508828B (zh) * 2019-08-28 2022-05-03 淮北师范大学 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CN113281314A (zh) * 2021-04-19 2021-08-2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蓝红色双发射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重金属汞检测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66199A (zh) * 2021-07-06 2021-10-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铜纳米簇与硅藻土复合荧光传感器的制备用于六价铬离子的检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795A (zh) 一种亲生物性铜纳米簇的快速制备方法
Deng et al. An ammonia-based etchant for attaining copper nanoclusters with green fluorescence emission
He et al. A sensitive turn-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intracellular imaging of glutathione using single-layer MnO 2 nanosheet-quenched fluor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Jin et al. Cobalt-bas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 highly active 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 for fluorescence “turn-on” assays of biothiol
Zeng et 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s micro-reactors: confinement-enhan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Hassanzadeh et al. Encapsulated cholesterol oxidase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d biomimetic Ag nanocluster decorated MoS2 nanosheets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holesterol
Yi et al. MIL-53 (Fe) MOF-mediated catalytic chemiluminescence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glucose
Xia et al.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nhancement of gold nanocluster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bilirubin
Vasimalai et al. Detection of sulfide using mercapto tetrazine-protected fluorescent gold nanodots: preparation of paper-based testing kit for on-site monitoring
Yang et al. A novel copp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peroxidase-mimicking enzyme and its glucose chemiluminescence sensing application
CN110508828B (zh) 基于l-甲硫氨酸的橙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CN110372632B (zh) 一种快速识别次氯酸根离子的荧光探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ng et al. Silicon quantum dot involved luminol chemiluminescence and its sensi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
Wang et al. Intens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from an organic microcrystal accelerated H 2 O 2-free luminol system for microRNA detection
CN109705847B (zh) 一种二氧化硫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Wu et al. Glutathione assisted preparation of gold nanoclusters using minimum amount of protein
CN101851500B (zh) 汞离子检测用氟硼染料荧光探针
Choi et al. Rhenium (I) polypyridine complexes functionalized with a diaminoaromatic moiety as phosphorescent sensors for nitric oxide
CN109665514A (zh) 一种Hg2+检测和肿瘤诊断用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Encapsulating a ruthenium (II) complex into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to engender high sensitivity for dopamin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Yu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bis (2, 2′-bipyridine)(5-amino-1, 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 (II)-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Hu et al. A signal-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ensor for clenbuterol detection based on zinc-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reduced graphene oxide–CdTe quantum dot hybrids
Zhang et al. A near-infrared BODIPY-bas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in fetal bovine serum and living cells
Xu et al.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recognition of histidine based on the oxidase-like activity of Cu 2+ ions
CN103940808B (zh) 一种双信号放大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