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0216B -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0216B
CN104800216B CN201510046580.2A CN201510046580A CN104800216B CN 104800216 B CN104800216 B CN 104800216B CN 201510046580 A CN201510046580 A CN 201510046580A CN 104800216 B CN104800216 B CN 104800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idine chloride
derivative
cell
nitidin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65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0216A (zh
Inventor
鲍永利
李玉新
杨晓光
张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465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0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0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0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包括氯化两面针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所述的药物为胶囊、片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或膏剂,含有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的重量含量为1~99%。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均通过抑制人皮肤异常增殖细胞增殖,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增生性疾病是指皮肤细胞在内、外源因素刺激下进行的良性增生,所包括的疾病有银屑病、寻常疣、甲周疣、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跖疣、黑色素痣、老年斑和血管瘤,发病部位主要在四肢,其次在面部和躯干部,平均每例有3处皮损。皮肤增生性疾病一般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是可以导致疼痛、容貌损害,甚至行动障碍,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困扰(Joseph S.Mclaughlin,Adam B.Shafritz,MD.Cutaneous Warts[J].JHS,2011,36:342-344.)。皮肤增生性疾病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11-50岁之间,对群体的危害很普遍。
银屑病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疾病,是在多基因遗传背景和环境刺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由T细胞引发并维持的自身免疫异常性增生皮肤病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异常的T细胞免疫反应,皮肤细胞过度增生、分化异常,以及真皮内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中,细胞的过度增殖是其最突出的病理学特点,目前,我国治疗银屑病的主要药物有甲氨蝶呤、维A酸类、环孢菌素、糖皮质激素、焦油、蒽酚、柳氮磺胺嘧啶类、维生素D3类似物、他扎罗汀、依那西普、英夫利昔或地塞米松等。但这些药物存在诸多缺点:使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变薄,并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等毒副作用;只能快速控制进行期患者的症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缓解期;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和英夫利昔等价格昂贵。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技术有激光手术、液氮冷冻等疗法,但手术治疗周期长,对皮肤有伤害,且留有疤痕。传统中药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主要包括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青黛丸、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等,这些中药具有改善病情、延长缓解期、费用低廉且副作用小等特点,但疗效较为缓慢,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故目前中西医医治该病都没有疗效确切的药物。
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属于苯菲啶型生物碱,是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在抗肿瘤、抗炎镇痛、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都有作用。氯化两面针碱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对黑色素瘤细胞B16、乳腺癌细胞MCF-7和HS578T、前列腺细胞DU145和MPC3、人卵巢癌细胞CPT-K5HE和A2780/CPT-200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氯化两面针碱还可以延长白血病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肝癌腹水小鼠的生命。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氯化两面针碱主要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几种作用机制达到抗肿瘤作用。氯化两面针碱有明显强心作用,10、15、20mg/kg在60min内给麻醉犬静脉滴注,使心率、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但对血压及肺循环和循环的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另外,氯化两面针碱对家兔有降血压作用。
总之,以往对于氯化两面针碱药理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作用、抗菌和抗炎作用,但本发明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人皮肤异常增殖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心得安诱导的豚鼠银屑病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对皮下结缔组织细胞A9则无抑制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治疗银屑病等皮肤增生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的新的医学用途,用于制备治疗皮肤增生性疾病的制剂。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氢,R2为甲氧基,R3为甲氧基;
或R1和R2为1,3-二氧戊环,R3为氢;
或R1为甲氧基,R2为甲氧基,R3为氢。
本发明所述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包括氯化两面针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
本发明所述的皮肤病为皮肤增生性疾病,具体为银屑病、寻常疣、甲周疣、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或跖疣。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以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为稀释剂、赋形剂、粘合剂、填充剂、崩裂剂和其它辅助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根据需要可制备成适应于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胶囊、片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或膏剂,所述的药物含有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的重量含量为1~99%。
本发明所述药物可通过外用和口服两种途径给药,用量范围可随病人情况与给药途径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
本发明所涉及的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均通过抑制人皮肤异常增殖细胞增殖,并经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新型的皮肤增生性疾病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氯化两面针碱对HaCaT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图2是氯化两面针碱对豚鼠银屑病模型影响的组织切片观察;A为对照组;B为心得安模型组;C为氯化两面针碱实验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活力的影响
将人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HaCaT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培养,细胞密度为1.2×104个/ml,12h后加药,药物均用含3%FBS的1640培养基进行倍比稀释,阴性组用含有DMSO的3%FBS的1640培养基作对照,每组设3复孔,给药容积为100μl/孔;细胞在含5%CO2的37℃培养箱继续培养44h后,每孔加20μl MTT(5mg/ml),继续培养4h;吸弃上清,每孔加入100μlDMSO,在酶标仪上,振动10min,检测570nm处的OD值,并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实验组的吸光度均值/对照组的吸光度均值)×100%。
独立实验重复三次以上,实验数据均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IC50值。结果见表1,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对HaCaT细胞的增殖表现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1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HaCaT细胞的IC50测定
实施例2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皮下结缔组织细胞无毒剂量的检测
接种皮下结缔组织细胞A9于96孔板中,细胞密度为1.2×104个/ml;12h后加药,药物均用含3%FBS的DMEM培养基进行倍比稀释,阴性组用含有DMSO的3%FBS的DMEM培养基作对照,每组设3复孔,给药容积为100μl/孔;细胞在含5%CO2的37℃培养箱继续培养44h后,每孔加20μl MTT(5mg/ml),继续培养4h;吸弃上清,每孔加入100μl DMSO,在酶标仪上,振动10min,检测570nm处的OD值;独立实验重复三次以上,实验数据均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IC10值,有90%以上的细胞存活的药物浓度为无毒或低毒剂量。结果见表2,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皮下结缔组织A9细胞无明显毒性。
表2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A9细胞的IC10测定
实施例3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对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我们又进行了BrdU掺入实验。使用终浓度1.5μg/ml的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处理HaCaT细胞,同时用DMSO处理组和空白组作阴性对照,加药作用12h,掺入BrdU 6h后,经过一系列处理,用酶标仪在450nm处检测其OD值。
结果见图1,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处理后的HaCaT细胞BrdU掺入量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可以通过抑制HaCaT细胞的DNA合成来抑制其增殖。
实施例4氯化两面针碱对豚鼠银屑病模型作用的研究
1)心得安软膏和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软膏的制备
心得安(5%)软膏的制备:先将心得安药片压制成粉末,称重并按药品说明书含量计算心得安重量,之后加少量纯净水溶解至糊状;称取适量的凡士林,使心得安含量占膏剂总重量的5%;加热水浴锅,将凡士林和心得安水溶剂一同水浴,水温60℃左右;待凡士林熔化至半透明状,将二者缓慢混合,并充分搅拌,混合在水浴环境进行;混合均匀后,将乳膏在室温放置降温,之后密封保存。
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0.2‰)软膏的制备:将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粉末称重后加少量纯净水溶解至糊状;称取适量的凡士林,使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含量占膏剂总重量的0.2‰;加热水浴锅,将凡士林和氯化两面针碱(或其衍生物)水溶剂一同水浴,水温60℃左右;待凡士林熔化至半透明状,将二者缓慢混合,并充分搅拌,混合在水浴环境进行;混合均匀后,将乳膏在室温放置降温,之后密封保存。
2)豚鼠400g左右,适应性饲养7天,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新鲜蔬菜。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一直用软膏基质涂抹豚鼠的外耳廓,每日两次,持续30天。模型组和氯化两面针碱软膏组用心得安(Inderal)软膏涂抹外耳廓,每日两次,持续16天。第17天时停止药物诱导,模型组涂抹软膏基质,实验组涂抹氯化两面针碱(0.2‰)软膏,每日两次,持续14天。第31天时,过量麻醉法处死豚鼠,取耳朵清洗标记,用10%甲醛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
a.各组豚鼠耳朵一般形态学变化
模型组和实验组涂抹心得安软膏16天后耳廓涂抹处局部皮肤红肿明显,发热,耳廓厚度明显增加,并覆有细小银白色鳞屑且脱落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银屑病病症明显。对照组豚鼠耳廓皮肤平坦,毛细血管扩张不明显,双耳无红肿。给予氯化两面针碱软膏治疗14天后,豚鼠耳廓厚度明显缩小,鳞屑消失。
b.各组豚鼠耳朵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如图2所示,各组豚鼠耳朵组织切片观察可见,模型组棘层肥厚,乳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表皮突延伸呈棒状,乳突上呈杵状延伸。给与氯化两面针碱软膏治疗后,角化不全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多数出现1-2层颗粒层,毛细血管扩张等明显减轻。
实施例5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在全国各地选取85名症状典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实验。此85名患者男性35人,女性50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37岁。
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4中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软膏进行治疗,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4周。
疗效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及主要症状进行分级。
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或消退>95%。
显效:皮疹消退75%~94%。
有效:皮疹消退31%~74%。
无效:皮疹消退<30%。
治疗结果统计如表3:
表3皮肤增生性疾病治疗效果
性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疗效
23人 12人 0人 0人 无复发
32人 17人 1人 0人 无复发
由表3结果统计可知,85名患者中,55名患者痊愈,痊愈率达到了64.71%,29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显效率达到了24.65%,1人有效,总有效率高达100%,且随后进行跟踪观察未出现复发状况。

Claims (3)

1.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成胶囊、片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或膏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药物中氯化两面针碱的重量含量为1%~99%。
CN201510046580.2A 2015-01-26 2015-01-26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800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580.2A CN104800216B (zh) 2015-01-26 2015-01-26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580.2A CN104800216B (zh) 2015-01-26 2015-01-26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0216A CN104800216A (zh) 2015-07-29
CN104800216B true CN104800216B (zh) 2019-03-22

Family

ID=5368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6580.2A Active CN104800216B (zh) 2015-01-26 2015-01-26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02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2588B (zh) * 2017-10-16 2020-04-10 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离制备牙髓干细胞的方法
CN113786406A (zh) * 2021-08-12 2021-12-14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脲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517A (zh) * 2008-03-10 2011-01-26 因德纳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疣、瘊和银屑病斑块的制剂
CN102008474A (zh) * 2010-11-26 2011-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抗自身免疫病和抗移植排斥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3585154A (zh) * 2013-11-20 2014-02-19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8-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作为制备治疗烧烫伤性炎症药物的新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517A (zh) * 2008-03-10 2011-01-26 因德纳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疣、瘊和银屑病斑块的制剂
CN102008474A (zh) * 2010-11-26 2011-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抗自身免疫病和抗移植排斥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3585154A (zh) * 2013-11-20 2014-02-19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8-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作为制备治疗烧烫伤性炎症药物的新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氯化两面针碱的研究近况;刘丽敏等;《时珍国医国药》;20071231;第18卷(第1期);第60-6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0216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1149A (zh) 一种治疗放射损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216B (zh) 氯化两面针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32623A (zh) 一种青钱柳提取物在制备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1284050B (zh) 延胡索水溶性部位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985883B (zh) 一种抗真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664140A (zh) 一种糖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19772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土槿皮酸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4173B (zh) 香豆素类化合物九里香酮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0585233A (zh) 一种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02988844A (zh) 一种妇科凝胶剂及其提取方法
CN102028780B (zh) 刺梨黄酮在制备电离辐射防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58854B (zh) 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
CN105343110B (zh) 一种杠柳苷元及其衍生物用于防治皮肤增生性疾病的应用
CN10466692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或抗肿瘤应用
CN101780071A (zh) 蛇床子素在制备防治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00592912C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外用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7975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77126B (zh) 瘤盖拟层孔菌的药用用途及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03169693A (zh) 汉黄芩素衍生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127255A (zh) 用于治疗哮喘的抗氧化中药外用敷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6859B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74496B (zh) 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
CN106727512B (zh) 圆锥山蚂蝗碱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
CN104069270B (zh) 治疗肺积水的中药
CN103222972A (zh) 中药提取成分棕矢车菊素在抗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