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8018A - 触摸板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板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8018A
CN104798018A CN201380060432.5A CN201380060432A CN104798018A CN 104798018 A CN104798018 A CN 104798018A CN 201380060432 A CN201380060432 A CN 201380060432A CN 104798018 A CN104798018 A CN 104798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d
touch panel
panel input
touch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04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8018B (zh
Inventor
金渊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ectual Discover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llectual Discover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lectual Discover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llectual Discoverl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98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8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0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2003/0293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5/00Switch site location
    • H01H2225/002Switch site location superimpo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1Miscellaneou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on the same substrate
    • H01H2239/014Miscellaneou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on the same substrate on both s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74Actuation by finger tou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该触摸板在该触摸板的上表面上具有触摸区域;开关,该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的下侧以在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具有参考值或更大值的向下外力时产生信号;恢复装置,该恢复装置用于向上弹性地支撑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以及壳体,该壳体用于将所述触摸板、所述开关和所述恢复装置容纳在该壳体中。根据本发明,当使用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时,当挤压所述触摸板的每个部分时,即使在所述触摸板的下侧安装仅一个开关,也可以稳定操作所述开关,不需要用于传送开关的挤压信号的单独印刷电路板,由此简化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并降低本发明的生产成本,并且实现鼠标和方向键的所有功能。

Description

触摸板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用触摸板输入各种类型的信号的输入设备,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该触摸板输入设备被构造成在触摸板上拖拽并且输入信号,并且还被构造成向下挤压触摸板来操作设置在该触摸板下面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诸如智能计算机和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之类的各种可远程控制的电子产品的出现,也提供了用于将信号远程输入到这些电子产品的各种类型的信号输入设备。同时,广泛使用通过移动鼠标光标选择对应项目或图标并执行菜单的输入方法,因而其中安装触摸板以移动鼠标光标的远程控制器正被商品化。
当使用触摸板操作鼠标光标时,将鼠标光标定位在对应的项目或图标上,并且通过敲击触摸板来选择对应的项目或图标。这里,当用户无意地触摸所述触摸板时,可能选择不期望的项目或图标。另外,当在拖拽动作期间使用者的手指从触摸板略微分离且再与触摸板接触时,可能不期望地执行了项目或图标选择。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远程控制器,其中通过触摸板执行鼠标运动并且通过单独的按键执行项目和图标选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难于利用一个手指交替地操作触摸板和按键。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信号输入设备,其中在触摸板的下侧安装开关。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具有触摸板和开关的信号输入设备。
图1是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该传统的信号输入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被构造成:印刷电路板20位于触摸板10下面,开关3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0上,并且触摸板10、印刷电路板20和开关30安装在一个壳体40中。使用者在触摸板10上执行拖拽操作以移动鼠标光标并且随后向下挤压触摸板10,使得开关30的按压端子32被按压,因而可以执行诸如项目或图标选择之类的信号输入。
此时,开关30在上下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定位在触摸板10的中心部分的中心,因而根据使用者所挤压的触摸板10的区域来确定所操作的开关30的类型。然而,当在一个触摸板10下面设置多个开关30时,一次可能按压若干个开关30,因而可能发生故障,并且还由于无法提供恒定的点击感觉,使用者可能陷入混乱。而且,为了操作开关30,即使是使用者按压触摸板10的任何区域时,也应该将多个开关30设置在触摸板10下面,因而可能增加制造成本。
此外,为了传输开关30的按压信号,除了触摸板10之外,还必需单独的印刷电路板20,因而使结构复杂并显著地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触摸板下面安装仅一个开关,并且即使当所述触摸板的任何一个部分被按压时,都可以稳定地操作开关,并且省去了用于传输开关的按压信号的单独的印刷电路板,由此提供了简单的内部结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上表面上的触摸区域;开关,该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下面以在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产生信号;恢复装置,该恢复装置被构造成向上弹性地支撑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以及壳体,所述触摸板、所述开关和所述恢复装置安装在该壳体中。
所述恢复装置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被布置成与所述触摸板的中心部分间隔开预定距离或更大距离,并且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的下端安置在所述壳体的底表面上,而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的上端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
所述支撑部可以以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为中心径向地布置。
所述支撑部可以具有柱状或壁状形状。
所述触摸板可以具有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处的触摸区域,并且所述支撑部可以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的、比对应于所述触摸区域的部分位于更外侧的部分。
所述触摸板可以形成为四边形板状,所述触摸区域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所述支撑部可以布置成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每个角部。
可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表面处形成插入凹槽,所述支撑部中的每个支撑部的下端插在所述插入凹槽内。
所述恢复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安置部,该安置部与所述多个支撑部相连,从而将所述触摸板安置在该安置部上,并且在所述安置部中在所述安置部的与所述开关对应的部分处形成通孔。
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可以布置成低于所述安置部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置部可以通过弹性件而相连,并且所述弹性件可以布置成使得所述弹性件的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部分低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安置部连接的部分。
可以在所述安置部的全部边缘或一部分边缘处形成固定端部,该固定端部被构造成向上突出从而与所述触摸板的外侧端接触。
所述触摸板可以具有从所述触摸板的外侧端水平延伸的连接器和延伸件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固定端部可以与所述连接器的左端和右端或所述延伸件的左端和右端紧密接触。
可以在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心部分处安装一个开关。
所述开关可以安装在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处,使得按压端子指向下。
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处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开关的所述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开关,该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处,从而使按压端子指向下;以及壳体,所述触摸板和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所述按压端子被挤压在所述壳体的底表面上。
所述开关的信号传输电路可以与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处的集成电路集成在一起。
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处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开关的所述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
不管向所述触摸板施加的所述向下外力的位置如何,所述触摸板都可以向下移动。
该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罩盖,该罩盖联接至所述壳体从而覆盖所述触摸板,并且具有开口从而将所述触摸区域向外部暴露。
所述触摸区域可以突出而插在所述开口内。
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以将所述开关开启,并且施加至所述触摸板的所述压力减小到小于所述参考值并且因而将所述开关关闭,然后在维持触摸状态的同时执行拖拽操作时,可以实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再次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因而将所述开关开启时,即使不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可以连续地移动,或者可以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可以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在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因而将所述开关开启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时,可以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在所述开关开启的同时,当在实现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将所述开关关闭,并且再次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将所述开关开启时,即使不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可以连续地移动,或者可以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离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可以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然后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时,可以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在所述开关断开的状态下实现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所述开关被开启时,即使不可以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可以连续地移动,或者可以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可以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所述开关开启时,可以连续地产生指针移动信号。
所述指针可以从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中心部分朝向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位置移动。
所述指针可以从所述触摸板被初始触摸的位置朝向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位置移动。
所述指针可以在跟随正好在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之前的拖拽方向的线性方向上移动。
当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然后在预定时间段内释放所述压力时,可以产生执行信号,而当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状态超过所述预定时间段时,可以产生指针移动信号。
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顺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可以在一侧形成屏幕滚动,而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逆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可以在另一侧形成屏幕滚动。
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
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所述拖拽信号时,可以实现所述屏幕滚动。
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线性拖拽信号时,实现所述屏幕滚动,而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弯曲或弧形拖拽信号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可以被分成四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箭头键输入信号,或者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分成五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四个区域的箭头键输入信号和一个区域的选择信号。
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可以被分成四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并且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施加拖拽信号从而通过三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返回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在所述开关断开的同时,当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可以连续地产生箭头键信号。
当连续两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可以根据时间间隔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当在所述开关开启的状态下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可以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当连续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数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至的压力持续预定时间段或更长时间段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即使在触摸板的下面安装仅一个开关,也可以在按压触摸板的每个区域时稳定操作所述开关,并且由于省去了用于传输开关的按压信号的单独印刷电路板,可以提供简单的内部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实现鼠标和箭头键的所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的分解图和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7至图9是示出了根据触摸板被向下按压的位置的开关操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0至图12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的指针(pointer)顺序移动的状态的视图。
图13和图14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的拖放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屏幕滚动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图17和图18是示出了其中触摸区域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从而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执行箭头键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板输入设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是一种信号输入设备,该信号输入设备包括:用于输入拖拽信号的触摸板100;和开关,所述开关作为用于输入挤压信号的信号输入装置。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100,在该触摸板100的上表面上形成触摸区域110;开关,该开关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上;壳体400,触摸板100和开关安装在该壳体400中;和罩盖,该罩盖联接至壳体400的上端,从而覆盖触摸板100并因而防止触摸板100与壳体400分离。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特征在:所述开关不是安装在单独的印刷电路板上,而是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上,使得设置在所述开关处的按压端子向下指向,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按压端子被挤压在壳体400的底表面上,并因而处于其中产生信号的ON状态。图1和图2中所示的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开关30的按压端子32被挤压在触摸板10的下表面上,因而开关30处于ON状态。一般来说,由于包括各种电路和电路元件的集成电路(IC)安装在触摸板10的下表面上,因此IC可能由于挤压按压端子32而被损坏。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由于开关的按压端子被挤压在壳体400的底表面上而不是触摸板100上,因此上述的IC被损坏的情况不会发生。
同时,当开关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时,开关的信号传输电路可以与形成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的IC集成在一起,因而可以省略用于传输开关的信号的单独印刷电路板。如上所述,当可以省略印刷电路板时,与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相比,产品的厚度可以更小,因而产品可能更纤细,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简化组装过程。
此外,在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的电路元件的高度类似于开关的高度的情况下,当触摸板100被向下挤压而使得按压端子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时,电路元件也可能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并因而可能被损坏。因此,壳体4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一部分处的突出部430,突出部430与开关的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因而在电路元件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之前,按压端子可以被按压。突出部43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开关的规格来改变,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可以在触摸板100下面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开关,并且也可以在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设置仅一个开关,像在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设置仅一个开关的情况下,当使用者向下挤压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时,该开关可以被正常地按压,但是当使用者向下挤压触摸板100的边缘部分时,触摸板100可能倾斜,因而开关可能无法被正常按压。当然,当触摸板100被制造成以配合方式插入到壳体400内时,可以防止触摸板100倾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摸板100和壳体400之间可能产生高强度摩擦力,因此需要许多力来向下挤压触摸板100。
为了解决该问题,触摸板输入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即使在向触摸板100的上表面上的任意点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也不会向一侧倾斜,即具有使整个触摸板100向下移动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恢复装置300,该恢复装置300弹性地向上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使得触摸板100不向一侧倾斜而是整体地向下移动。此时,恢复装置300包括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支撑部330。如果支撑部330仅仅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处或者仅仅安装在触摸板100的左侧和右侧,则可能无法防止触摸板100倾斜。因此,优选的是,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330被布置成与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间隔预设距离或更大距离。该实施方式示出了触摸板100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并且总共四个支撑部330分别设置在触摸板100的角部处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的数量可以改变成三个或四个或更多,只要触摸板100可以被稳定支撑即可。此外,优选的是,支撑部330以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为中心径向布置,从而更稳定支撑触摸板100。另外,该实施方式仅仅示出了支撑部330以柱状形状形成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被改变成具有各种形状。例如,支撑部330可以形成为壁状形状,以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边缘部分。另外,该实施方式示出了支撑部330由诸如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可以被替换为诸如弹簧之类的具有结构弹性的另一个元件。
如上所述,当触摸板100由多个支撑部330弹性地支撑时,可以防止触摸板100向一侧倾斜。因此,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向下外力时,可以稳定按压开关。另外,当施加到触摸板100的向下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通过恢复装置300的弹性自动地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因而可以恒定地提供按压开关时所产生的点击感觉。
同时,在壳体400的底表面处形成了供支撑部330的下端插入的插入凹槽410,从而在向下挤压触摸板100时防止支撑部330倾斜并向一侧掉落。如上所述,在支撑部330的下端在恢复装置300被安置在壳体400的内侧上时被插入插入凹槽410内的情况下,可以在触摸板100被挤压时防止支撑部330掉落,并且也可以容易执行在组装过程期间将支撑部300安置在正确位置的操作。具体而言,当壳体由透明材料形成时,即使在组装过程完成之后,也可以视觉检查支撑部300是否通过壳体400的下表面正确地安置,因而可以容易地执行产品的组装检查。
此外,如果多个支撑部330被设置为处于分离状态,则难以执行将支撑部330安置在壳体400处的操作,并且在稳定地支撑触摸板100方面也存在限制。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恢复装置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安置部310,该安置部310被构造成连接多个支撑部330,并且触摸板100安置在该安置部310上。当然,如果安置部310被形成为覆盖触摸板100的整个下表面,则开关与安置部310干涉,并且无法执行正常操作。因此,应该在安置部310的安装开关的区域处设置供开关通过的通孔320。如上所述,当多个支撑部330通过安置部310彼此相连时,不存在支撑部330可能掉落的危险,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将恢复装置300安置在壳体400处的组装过程,并且可以更稳定地支撑触摸板100。
同时,当恢复装置300被构造成仅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时,安置在安置部310上的触摸板100可以水平移动。因此,固定端部340可以形成在安置部310的边缘处,该固定端部340向上突出,从而与触摸板100的外侧端部接触。该实施方式仅仅示出了其中固定端部340仅设置在安置部310的边缘的每个角部处的结构。然而,固定端部340可以形成在安置部310的边缘的其他部分处,或者可以形成安置部310的整个边缘处。此时,当固定端部340被形成为过高时,罩盖可能无法与触摸板100的上表面接触,因而优选的是,将固定端部340的高度设定成小于触摸板100的厚度。
另外,当制造触摸板100时,在一个大尺寸的基板上设计多个触摸板100,并且对所设计的基板执行切割,因而一次生产多个触摸板100。此时,在横向延伸的延伸件130处执行切割操作,因而可以在每个触摸板100处设置水平延伸的延伸件130。另外,用于将触摸板100的信号传输到外部和从外部接收触摸板100的信号的连接器120形成为横向地延伸。这样,当在触摸板100处设置连接器120和延伸件130中的至少一个时,不在安置部310的整个边缘处形成固定端部340,而是仅仅在该边缘的不与连接器120或延伸件130对应的部分形成固定端部340,从而使固定端部340与连接器120或延伸件130的左端和右端紧密接触。另外,连接器120延伸到壳体400的外部,因而应该在壳体400的侧壁的与连接器120对应的部分处形成闩锁凹槽420,连接器120穿过该闩锁凹槽420。这样,当固定端部340被构造成与连接器120或延伸件130的左侧和右侧紧密接触时,则完全防止触摸板100被水平移动。
另外,当为了覆盖触摸板100而安装的罩盖被构造成覆盖触摸板100的整个上表面时,触摸区域110不暴露于外部,因而罩盖具有将触摸区域110暴露于外部的开口。此时,当触摸区域110低于罩盖的上表面时,即触摸区域110具有下阶形结构时,触摸感觉被严重削弱,因而优选的是,将触摸区域110形成为突出并插入到开口内。也就是说,触摸区域110的上表面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罩盖的上表面一致的高度,或者可以被形成为比罩盖的上表面高,如图5所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为了在向触摸板100施加向下外力时将开关接通,触摸板100应该向下移动经过按压端子的按压距离。此时,如果支撑部330被构造成在向下外力未被施加至触摸板100的同时支撑部330的上表面与触摸板100的下表面接触,则在施加向下外力并且触摸板100向下移动时,支撑部330应该被压缩或弯曲。然而,如果支撑部330被构造成过于容易被压缩或弯曲,则在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可能向一侧倾斜。如果支撑部330被构造成不容易被压缩或弯曲,则需要较大力向下挤压按压端子。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容易向下移动(直到按压端子被按压),然后触摸板100不再容易向下移动。也就是说,恢复装置300被构造成使得将支撑部330的上表面布置成低于安置部310的上表面,并且在不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安置在安置部310上,而在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容易向下移动,直到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与支撑部330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与支撑部330的上表面接触之后,触摸板100不容易向下移动。这样,在支撑部330的上表面被制造成低于安置部310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即使支撑部330不具有弹性,触摸板100也可以通过向下外力而向下移动,从而按压按压端子210,而当向下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可以通过安置部310的弹性而向上返回到其原始状态。然而,在支撑部330由不具有弹性的刚体形成时,当触摸板100被向下挤压时,触摸板100可能与支撑部330碰撞,因而可能被损坏,因此优选的是,支撑部330由诸如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
另外,支撑部330和安置部310可以通过相对薄的弹性件350彼此相连,使得触摸板100容易向下移动,直到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与支撑部330的上表面接触。另外,弹性件350被布置为是倾斜的,以使得弹性件350与支撑部330连接的部分低于弹性件350与安置部310连接的部分,因此当施加至触摸板100的向下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稳定地返回(即触摸板100容易向上移动)。这样,在弹性件350被布置为是倾斜的情况下,当触摸板100向下移动时,弹性件350被压缩,因而当所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可以通过弹性件350的压缩弹力而容易地向上移动。当然,可以将弹性件350布置成向相反方向倾斜,使得在触摸板100向下移动时弹性件350被拉伸,而在所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通过弹性件350的拉伸弹力向上移动。然而,反复地拉伸弹性体时,恢复力显著降低。因此,如在该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弹性件350优选被构造成在触摸板100向下移动时被压缩。
图7至图9是示出了根据触摸板100被向下挤压的位置的开关的操作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按压触摸区域110的中心部分(即安装有开关的部分)时,使用者的力被直接传递至开关,因而稳定按压开关的按压端子。
同时,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按压触摸区域110的边缘(即在安装有开关的部分和安装有支撑部330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时,使用者的力被分散并被施加至开关和支撑部330,并且用来压缩支撑部330和按压按压端子。此时,当支撑部330的安装位置被布置成比由使用者向下挤压的触摸板100的部分更接近开关时,触摸板100可能在使用者向下挤压触摸板100时倾斜,因此可能无法正常地按压按压端子。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触摸板100具有形成在该触摸板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处的触摸区域110,并且支撑部330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比该下表面与触摸区域110对应的位置位于更外侧的部分,因此即使使用者挤压触摸区域110的任何部分,触摸板100都不会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者挤压触摸区域110的任何部分,向下外力也被施加在开关和支撑部330之间,因而可以防止触摸板100向一侧倾斜。
通常,触摸板100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形状,触摸区域110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支撑部330可以被布置成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从触摸区域110偏移的部分,即触摸板100的每个角部。当然,可以根据触摸板100的形状和触摸区域110的形状不同地改变支撑部330的布置结构。
图10至图12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的指针顺序移动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10所示,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移动指针1时,在期望方向上在触摸板100的触摸区域上执行拖拽操作。通过触摸板100上的拖拽操作移动指针1的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因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特征在于,在向触摸区域110施加拖拽信号并且指针1移动的同时,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并且开关开启时,即使不再施加拖拽信号,也连续地产生指针1的移动信号。这样,当触摸板输入设备被构造成在拖拽操作期间按压开关时使指针1连续地移动时,拖拽操作不必在一个方向上反复执行几次以将指针1移动到较长距离,因而使用该触摸板输入设备是非常方便的。
当开关开启时指针1的移动方向可以被设置为从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指向为了开启开关而施加压力的施加位置的方向、从初始触摸触摸板100的位置指向为了开启开关而施加压力的施加位置的方向、或正好在施加压力从而开启开关之前的拖拽方向。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当在从触摸区域110的中心部分沿着90度的圆弧执行拖拽操作的同时按压触摸板100以开启开关时,触摸板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指针1在从触摸区域110的中心部分指向为了开启开关而施加压力的施加位置的方向上(即在两点半钟方向上)连续地移动,或者使得指针1在正好施加压力以开启开关之前的拖拽方向上(即在向右方向上)连续地移动。同时,在图12中,触摸板100被初始触摸的位置为触摸区域110的中心部分,因而即使当指针1的移动方向被设置为从初始触摸触摸板100的位置指向为了开启开关而施加压力的施加位置的方向,指针1也在两点半钟方向上连续地移动。
此外,当执行某个图标2或项目时,触摸板100也被向下挤压从而将开关开启。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拖拽期间开启开关时,对于是执行特定图标2或项目还是连续地移动指针1可能存在混淆。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当施加压力从而将开关开启并且所施加的压力在预定时间段内被释放时,产生执行信号,而当施加压力从而将开关开启的状态超过预定时间段时,产生指针移动信号。
图13和图14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拖放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执行拖放功能,同时提供与使用鼠标时的点击感觉一样的点击感觉。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如图13所示,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并且开关被开启时,选择对应的图标2,而在施加至触摸板100的压力减小到小于参考值并且开关被断开但是触摸状态仍然保持的同时,当输入拖拽信号时,可以实现移动所选图标2的功能,即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如图14所示。另外,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当触摸板100被再次向下挤压以开启开关时,可以放开所拖拽的图标2。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图标2被移动的同时,当使用者的手指位于触摸板100的边缘时,可能无法再移动图标2。当想要进一步移动图标2时,将手指从触摸板100分开并然后重复图13所示的图标选择过程以及图14中的图标移动过程,这是不方便的。为了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再次向下挤压触摸板100并且开关被开启时,图标2在一定方向上连续地移动,而没有附加拖拽操作。
另外,当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再次向下挤压触摸板100并且开关被开启时,即使不再执行任何拖拽操作,也可以连续地移动指针1,并且还可以改变指针1的移动速度,即可以更快或更慢地移动指针1。在图标2正被移动并且触摸板100被向下挤压以开启开关时产生的信号的类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方便而不同地设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实现了在执行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的同时释放图标选择的功能,即实现了拖放功能的放开功能。例如,当执行拖拽功能的接触装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使用者的手指)从触摸板100分开时,可以执行放开功能,或者当执行拖拽功能的接触装置从触摸板100分开并且然后在触摸板100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可以执行放开功能。另选的是,当执行拖拽功能的接触装置从触摸板100分开然后挤压在触摸板100上,因而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可以执行放开功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以类似于使用通用鼠标时类似的操作模式执行拖放功能的拖拽功能。也就是说,当在向触摸板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且开关处于ON状态的同时执行拖拽功能时,可以执行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在开关处于ON状态的同时执行拖拽功能的情况下,当施加至触摸板的压力减小到小于参考值并且开关被断开时可以不执行拖拽功能,然后再次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以开启开关,即使触摸装置停止,也可以连续地移动指针。另外,施加至触摸板的压力减小到小于参考值而将开关断开,然后再次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以将开关开启时,可以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如上所述,在通过将在触摸板100上执行拖拽功能的操作和按压开关200的操作进行组合来执行拖放功能的情况下,在执行选择或放开图标2的操作时可以提供点击感觉,因而可以进一步加强使用者的方便。此外,可以实现在使用通用鼠标执行拖放功能时没有实现的各种功能。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屏幕滚动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在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参考值的压力(通过该压力开关不会被开启)时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当敲击触摸区域110的右侧时,可以以预定距离朝向右侧执行滚动功能。另外,当在滚动模式中执行拖拽功能时,可以在拖拽方向上执行滚动功能,如图16所示。此时,在笔记本等中已经使用通过拖拽操作执行滚动功能的操作方法,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在滚动模式中在圆弧方向上执行拖拽操作时执行滚动功能。例如,当在顺时针方向上执行弧形拖拽操作时,屏幕可以被向下滚动,而当在逆时针方向上进行弧形拖拽操作时可以向上滚动屏幕。当然,当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进行拖拽操作时,屏幕可以被左右滚动。如上所述,当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被构造成通过圆弧方向拖拽操作进行滚动功能时,使用者可以在手指不与触摸板100分离的同时将圆形拖拽操作重复若干次,因而可以连续地执行滚动功能。
图17和图18是示出了触摸区域110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从而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执行箭头键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将触摸板100用作箭头键。也就是说,当在触摸板100上一次或预定次数或更多次地连续施加小于参考值的压力时,触摸板100可以转换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因而可以根据触摸区域110被使用者触摸的部分而产生向上和向下以及向左和向右的移动信号。
例如,如图17所示,触摸板100的触摸区域110可以被分成四个局部区域,并且可以根据这四个局部区域的被使用者触摸的部分产生具有不同方向的箭头键输入信号。另外,除了上述四个局部区域之外,可以在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设置另一个局部区域,因而可以将触摸区域110分成五个局部区域,如图18所示。而且,当触摸向上和向下以及向左和向右局部区域时,可以产生箭头键输入信号,而当触摸中心区域时,可以产生选择信号。另外,当在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施加触摸信号时,可以输入箭头键信号,而当施加拖拽信号时,可以输入滚动信号。如上所述,当触摸区域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时,使用者可以使用触摸区域110作为箭头键和滚轮键,因而可以增强操作方便性。
此外,在触摸区域110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的情况下,当向下挤压触摸区域110以开启开关200时,可以根据触摸区域110的被触摸部分而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例如,当通过按压向左局部区域而将开关200开启时,可以产生与鼠标的左侧点击信号相同的信号,而当通过按压向右局部区域而开启开关200时,可以产生与鼠标的右侧点击信号相同的信号。因此,可以以类似于鼠标的操作感觉的操作感觉来操作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此时,触摸区域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分开地指示用于产生鼠标的左侧和右侧点击信号的压力施加区域。
同时,在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可以通过以特定模式操作触摸板100来转换到初始状态,即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例如,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触摸板100的触摸区域110被分成四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的情况下,当在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施加拖拽信号从而通过三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时,可以结束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并且然后可以返回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如上所述,当触摸区域110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时,可以将触摸区域110的操作模式分成各种类型,并且可以根据模式类型指定不同信号,因而可以利用一个触摸板100输入各种类型的信号。
另外,一般来说,为了连续地输入箭头键信号,反复地敲击几次触摸板100(更具体地说,触摸区域110)。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触摸板100仅仅被触摸预定时间段(压力小于参考值,从而保持开关200处于OFF状态)时,可以连续地产生箭头键信号。此时,当向触摸板连续两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参考值的压力(以下称为“敲击”)从而转换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时,可以根据敲击速度来改变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即输入速度。例如,在应该执行两次敲击以转换到箭头键输入模式的情况下,当两次敲击速度较快时,触摸板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箭头键信号的输入周期变短,同时触摸板100仅仅被触摸预定时间段,即触摸板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箭头键信号被快速输入,而当两次敲击速度较慢时,触摸板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箭头键信号的输入周期变长,同时触摸板100仅仅被触摸预定时间段,即触摸板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箭头键信号被缓慢地输入。
此外,当触摸板100被以大致参考值的压力挤压而将开关200转换到ON状态,并且随后将触摸状态维持预定时间段时,可以改变信号产生速度。也就是说,当施加较高压力从而将开关200开启并且然后维持接触状态较长时间段时,触摸板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快速产生箭头键信号,因而在较短时间段内可以产生大量箭头键信号。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构造成将图17和图18所示的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此时,当向触摸板100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地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压力时,触摸板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而当向触摸板100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地施加小于大于参考值的压力时,触摸板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由于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触摸次数或触摸时间段来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因此无需附加按钮就可以输入各种信号。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中限定。

Claims (47)

1.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该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
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上表面上的触摸区域;
开关,该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下面以在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产生信号;
恢复装置,该恢复装置被构造成向上弹性地支撑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以及
壳体,所述触摸板、所述开关和所述恢复装置安装在该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恢复装置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布置成与所述触摸板的中心部分间隔开预定距离或更大距离,并且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的下端安置在所述壳体的底表面上,而所述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的上端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以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中心部分为中心径向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具有柱状或壁状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板具有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处的触摸区域,并且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的、比对应于所述触摸区域的部分位于更外侧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板形成为四边形板状,所述触摸区域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所述支撑部布置成支撑所述触摸板的每个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底表面处形成插入凹槽,所述支撑部中的每个支撑部的下端插在所述插入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恢复装置进一步包括安置部,该安置部与所述多个支撑部相连,从而将所述触摸板安置在该安置部上,并且在所述安置部中在所述安置部的与所述开关对应的部分处形成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布置成低于所述安置部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置部通过弹性件而相连,并且所述弹性件布置成使得所述弹性件的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部分低于所述弹性件的与所述安置部连接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安置部的全部边缘或一部分边缘处形成固定端部,该固定端部被构造成向上突出从而与所述触摸板的外侧端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板具有从所述触摸板的外侧端水平延伸的连接器和延伸件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连接器的左端和右端或所述延伸件的左端和右端紧密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心部分处安装一个开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处,使得按压端子指向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处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开关的所述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
16.一种触摸板输入设备,该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
触摸板;
开关,该开关安装在所述触摸板的下表面处,从而使按压端子指向下;以及
壳体,所述触摸板和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所述按压端子被挤压在所述壳体的底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开关的信号传输电路与形成在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下表面处的集成电路集成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处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开关的所述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不管向所述触摸板施加的所述向下外力的位置如何,所述触摸板都向下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该触摸板输入设备进一步包括罩盖,该罩盖联接至所述壳体从而覆盖所述触摸板,并且该罩盖具有开口从而将所述触摸区域向外部暴露。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区域突出而插在所述开口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以将所述开关开启,并且施加至所述触摸板的所述压力减小到小于所述参考值并且因而将所述开关关闭,然后在维持触摸状态的同时执行拖拽操作时,实现了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再次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因而将所述开关开启时,即使不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连续地移动,或者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因而将所述开关开启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时,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开关开启的同时,当在实现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将所述开关关闭,并且再次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将所述开关开启时,即使不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连续地移动,或者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然后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时,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开关断开的状态下实现所述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所述开关被开启时,即使不执行所述拖拽操作,指针也连续地移动,或者改变指针移动速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拖拽功能的同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时,当执行所述拖拽操作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在所述触摸板上敲击一次或多次时,或者当执行所述拖拽功能的所述接触装置从所述触摸板分开然后将所述接触装置挤压在所述触摸板上且所述开关被开启一次或多次时,实现所述拖放功能中的放开功能。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并且所述开关开启时,连续地产生指针移动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指针从所述触摸板的所述中心部分朝向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位置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指针从所述触摸板被初始触摸的位置朝向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位置移动。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指针在跟随正好在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之前的拖拽方向的线性方向上移动。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然后在预定时间段内释放所述压力时,产生执行信号,而当施加所述压力从而开启所述开关的状态超过所述预定时间段时,产生指针移动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顺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在一侧形成屏幕滚动,而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逆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在另一侧形成屏幕滚动。
38.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被转换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所述拖拽信号时,实现所述屏幕滚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线性拖拽信号时,实现所述屏幕滚动,而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弯曲或弧形拖拽信号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被转换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分成四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箭头键输入信号,或者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分成五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四个区域的箭头键输入信号和一个区域的选择信号。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分成四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并且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施加拖拽信号从而通过三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返回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在所述开关断开的同时,当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连续地产生箭头键信号。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连续两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根据时间间隔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开关开启的状态下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46.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47.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其中,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持续预定时间段或更长时间段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CN201380060432.5A 2012-11-19 2013-11-15 触摸板输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8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30746A KR101521996B1 (ko) 2012-11-19 2012-11-19 터치패드 입력장치
KR10-2012-0130746 2012-11-19
PCT/KR2013/010421 WO2014077630A1 (ko) 2012-11-19 2013-11-15 터치패드 입력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018A true CN104798018A (zh) 2015-07-22
CN104798018B CN104798018B (zh) 2018-04-27

Family

ID=50731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043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8018B (zh) 2012-11-19 2013-11-15 触摸板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80648B2 (zh)
EP (1) EP2921940A4 (zh)
JP (1) JP2015535117A (zh)
KR (1) KR101521996B1 (zh)
CN (1) CN104798018B (zh)
WO (1) WO201407763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555A (zh) * 2015-09-07 2017-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8217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及触摸屏的操作管理方法
CN107863955A (zh) * 2017-12-11 2018-03-30 深圳市爱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开关
CN108475158A (zh) * 2015-12-31 2018-08-31 开放电视公司 基于轻扫手势让内容项目间能够转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1044224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CN113296627A (zh) * 2020-02-21 2021-08-24 苹果公司 平行运动触控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59614B2 (en) * 2013-12-04 2019-10-29 Hidee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bject motion based on touch
EP3245577B1 (en) * 2015-01-16 2021-11-24 Home Control Singapore Pte. Ltd. Clickable control pad
KR102281849B1 (ko) 2015-02-13 2021-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2548083B1 (ko) 2016-03-14 2023-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724172B2 (ja) * 2017-01-17 2020-07-15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WO2018174985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Karamafrooz Javad Wearable wireless keyboard
KR101826478B1 (ko) 2017-06-23 2018-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KR102097013B1 (ko) 2018-07-31 2020-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도어
KR102145824B1 (ko) * 2018-08-14 2020-08-19 강태호 스마트 터치패드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170420B1 (ko) * 2019-06-11 2020-10-27 김도연 설치가 용이한 스위치 자동제어용 케이싱 어셈블리
KR102236953B1 (ko) * 2019-06-14 2021-04-05 주식회사 비엘디 상하 배치된 듀얼모니터를 구비한 노트북
KR102304053B1 (ko) * 2019-06-19 2021-09-17 주식회사 비엘디 상하 배치된 폴더타입의 듀얼모니터
KR102180612B1 (ko) * 2020-03-26 2020-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도어
TWI775251B (zh) * 2020-12-22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2691A1 (en) * 2003-08-18 2007-03-08 Apple Computer, Inc. Movable touch pad with added functionality
CN102053746A (zh) * 2009-11-11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执行按键功能的方法
US20120103773A1 (en) * 2009-07-01 2012-05-03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 moveable upper panel and arms for actuating a swi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1347A (ja) * 1996-03-15 1997-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JPH1115594A (ja) * 1997-06-20 1999-01-22 Masanobu Kujirada 3次元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
KR100422915B1 (ko) * 2001-05-25 2004-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패널
JP4115198B2 (ja) * 2002-08-02 2008-07-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0750159B1 (ko) * 2006-01-23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드와 스위치를 이용한 입력 장치 및 입력 방법
JP2010157038A (ja) * 2008-12-26 2010-07-15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入力制御方法
JP4764936B2 (ja) * 2009-04-01 2011-09-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KR101073218B1 (ko) * 2009-07-22 2011-10-12 한국알프스 주식회사 터치패드모듈
JP2011248439A (ja) * 2010-05-24 2011-12-08 Omron Corp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JP5845585B2 (ja) * 2011-02-04 2016-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2691A1 (en) * 2003-08-18 2007-03-08 Apple Computer, Inc. Movable touch pad with added functionality
US20120103773A1 (en) * 2009-07-01 2012-05-03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 moveable upper panel and arms for actuating a switch
CN102053746A (zh) * 2009-11-11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执行按键功能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2555A (zh) * 2015-09-07 2017-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02555B (zh) * 2015-09-07 2022-01-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8217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及触摸屏的操作管理方法
CN106648217B (zh) * 2015-10-29 2020-07-2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及触摸屏的操作管理方法
US11042239B2 (en) 2015-10-29 2021-06-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a curved touch panel
CN108475158A (zh) * 2015-12-31 2018-08-31 开放电视公司 基于轻扫手势让内容项目间能够转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7863955A (zh) * 2017-12-11 2018-03-30 深圳市爱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开关
CN11044224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CN110442249B (zh) * 2018-05-04 2023-04-28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CN113296627A (zh) * 2020-02-21 2021-08-24 苹果公司 平行运动触控板
US11953952B2 (en) 2020-02-21 2024-04-09 Apple Inc. Parallel motion trackpad
CN113296627B (zh) * 2020-02-21 2024-04-12 苹果公司 平行运动触控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1940A4 (en) 2016-10-12
JP2015535117A (ja) 2015-12-07
US9880648B2 (en) 2018-01-30
CN104798018B (zh) 2018-04-27
US20150286302A1 (en) 2015-10-08
WO2014077630A1 (ko) 2014-05-22
KR20140063971A (ko) 2014-05-28
KR101521996B1 (ko) 2015-05-28
EP2921940A1 (en)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8018A (zh) 触摸板输入设备
CN102075709B (zh) 一种触控板电视遥控器及其触控方法
US9442568B2 (en) Input apparatus
CN212009526U (zh) 智能控制器
KR101425949B1 (ko) 밀기방식 신호입력장치
US9997309B2 (en) Touch control keyboard
CN1932711B (zh) 多向式按键
DE102010040164A1 (de) Kapazitive Bedienungstafel
US8339293B2 (en) Capacitive touch multi-function keys
EP2656189A1 (en) Compact capacitive track pad
CN207354405U (zh) 触控模组、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1743605B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按钮
CN204464125U (zh) 数据输入设备、其按键钮、按键开关、按键框、电路板
CN204144118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107077228B (zh) 信号输入装置及利用其的电子设备驱动装置
CN105990057A (zh) 键盘
KR20160011516A (ko) 밀기방식 신호입력장치
CN216901622U (zh) 手控器及电动桌
CN2701131Y (zh) 按钮隐藏装置
JP2003308758A (ja) スイッチ用部材
KR100863311B1 (ko) 컨트롤 패널 어셈블리
CN206991990U (zh) 按键单元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键盘
KR101124614B1 (ko) 휴대용 전자제품 스위치
DE202007005921U1 (de) Sensorschaltflächen für Flachbildschirm
CN104368148A (zh) 游戏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