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6797A - 一种遮阳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阳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6797A
CN104786797A CN201510189973.9A CN201510189973A CN104786797A CN 104786797 A CN104786797 A CN 104786797A CN 201510189973 A CN201510189973 A CN 201510189973A CN 104786797 A CN104786797 A CN 104786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elt
driving
box bottom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99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899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6797A/zh
Priority to CN201710167364.2A priority patent/CN106926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6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6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1/00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or parts of vehicles, e.g. parking covers
    • B60J11/04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or parts of vehicles, e.g. parking covers for covering at least the roof of the vehicle, e.g. for covering the whole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阳棚,它包括升降式开口箱体,所述升降式开口箱体由活动箱体、第一箱体底板和第一箱体隔板组成,所述第一箱体底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所述第一箱体底板和第一箱体隔板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的中心位置和活动箱体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车衣的顶部中间固定在所述圆筒的上部,所述车衣的侧面或顶部均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的中心位置的上部设有穿过所述圆筒的箱盖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遮阳、防晒、防尘且能降低车内温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遮阳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车用遮阳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兼有车衣和车棚功能的车用遮阳棚。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各种汽车或电车正以较快的速 度进入单位和家庭,但是中国的有棚停车场相对而言少之又少,大多数车都露天放置。夏天强烈的阳光照射到汽车上,不但造成车内温度很高,使乘车人很不舒服,而且加速车漆和车子的塑料或橡胶件的老化,降低车子的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燃,对所有者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车内温度过高还会增加空调的负担,增加车子的能耗,增加碳排放量。在目前大气环境欠佳的情况下,露天放置汽车还会增加洗车次数,直接增加用车的费用。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很多种类的车用遮阳产品和车衣,但效果、实用性、性价比、使用方便性等综合性能不佳,普及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能够遮阳、防晒、防尘、性价比高且能显著降低车内温度的车用遮阳棚。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遮阳棚,分为升降式开口箱体和侧面开口箱体两种方案。升降式开口箱体包括由活动箱体7、第一箱体底板9和第一箱体隔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52,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和第一箱体隔板8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和活动箱体7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13,车衣10的顶部中间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外壁,在所述车衣10的侧面或顶部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的上部设有穿过所述圆筒13的箱盖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
侧面开口箱体包括由固定箱体5、第二箱体底板2、第二箱体隔板1、箱体侧板4和活动箱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52,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和第二箱体隔板1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所述箱体侧板4的上部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隔板1的边沿,所述箱体侧板4在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合页向上翻转,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箱体5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13,车衣10的顶部中间通过连接绳70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外壁,在所述车衣10的侧面或顶部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上部设有箱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箱盖控制装置,包含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和传感器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若干直线光轴23、直线轴承24、支架25、箱盖支架28,所述直线光轴23穿过直线轴承24,底端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若干支撑连接柱与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相连。所述直线光轴23穿过直线轴承24,底端还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架25固定在所述直线光轴23的顶端,所述箱盖支架2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直线轴承24上,顶部与所述活动箱体7的中心相连。驱动装置分为丝杆螺母驱动装置和齿条驱动装置,丝杆螺母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26、第二电机18、第二丝杆27、螺母齿轮29、轴承30组成。所述轴承30的外圈固定在所述支架25的中心位置,所述螺母齿轮29固定在所述轴承30的内圈上,所述第二丝杆27竖直穿过所述螺母齿轮29和所述支架25的中心,并且顶端固定在所述箱盖支架28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所述螺母齿轮29相啮合。驱动装置还可以为齿条驱动装置,齿条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26、第二电机18、第一齿条53等组成。所述第一齿条53的上端竖直固定在所述箱盖支架28的上部,下端与所述直线轴承24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所述第一齿条53相啮合。传感器装置包括开盖传感器22和闭盖传感器21,所述开盖传感器22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并与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所述闭盖传感器21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并与相应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所述闭盖传感器21也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与相应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箱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8、开门传感器19、闭门传感器20,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活动箱门6的旋转中心相固定。传感器装置包括开门传感器19和闭门传感器20,所述开门传感器19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右侧,并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边缘上方,所述闭门传感器20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左侧,并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边缘上方。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车衣收纳装置,包括旋转收纳装置、车衣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旋转收纳装置包括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圆筒13和限位盘31等组成。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均布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的若干支撑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还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所述圆筒13的下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内圈上,所述圆筒13的顶部设有限位盘31;所述车衣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4、齿轮15、齿圈16,所述第一电机14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5与所述齿圈16啮合,所述齿圈16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下部,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下方位置处的转筒传感器17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车衣收纳装置,包括旋转收纳装置、车衣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旋转收纳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和圆筒13,所述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中心,所述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顶端,所述圆筒1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内圈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均布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的若干支撑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还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4、第一齿轮15、齿圈16等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4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5与所述齿圈16啮合,所述齿圈16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下部,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下方位置处的转筒传感器17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架控制装置,包括副支架单元、主支架单元和驱动单元,均位于所述第二箱体隔板1或第一箱体隔板8之下,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之上;副支架单元是由多个第一伸缩杆50相连接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结构主支架单元分为X型支架结构和伸缩杆结构。
X型支架结构可以由X型支架48、刚性连接件54和第二伸缩杆47组成,横向的两组X型支架48的内侧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的两侧,内侧端的下部节点通过销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第二伸缩杆47的外套管分别横向固定在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部和下部位置,第二伸缩杆47的内管外端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相连。纵向的一组X型支架48的中间右侧节点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其两端对应节点分别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所述横向的两组X型支架内侧端上部的两节点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刚性连接件54相连,纵向的一组X型支架48的中间右侧节点的下方相邻节点通过销轴也与所述刚性连接件54相连。X型支架结构还可以由多组X型支架48和多支第二伸缩杆47组成,横向的两组X型支架48的内侧端节点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两侧的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外侧端的对应节点还可以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四边形两个对角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端部相连;第二伸缩杆47的外套管分别横向固定在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部和下部位置,第二伸缩杆47的内管外端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相连。纵向的两组X型支架48的内侧端节点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两侧的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外侧端的对应节点还可以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四边形两个对角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端部相连。
伸缩杆结构分为#字形布局结构或者X字形布局结构,均由第三伸缩杆55组成。所述第三伸缩杆55可以是普通伸缩杆57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尾部销轴56固定在所述普通伸缩杆57内管的尾端,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以是齿条伸缩杆58,所述齿条伸缩杆58是由齿条固定在普通伸缩杆的内管凹槽内组成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以是由螺旋伸缩杆60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螺旋伸缩杆60是由内螺纹中空套管61、外螺纹管62、内套管63、螺旋轴64、螺旋轴螺母65和管塞66,所述内套管63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62的管内,所述螺旋轴螺母65固定在所述内套管63的尾端管内,所述螺旋轴64设置于所述内套管63内,并且一端穿过所述螺旋轴螺母65固定在管塞66上,所述螺旋轴6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管塞66固定在所述外螺纹管62的尾端,所述外螺纹管62设置于所述内螺纹中空套管61内,并且设有尾部销轴56,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螺旋伸缩杆的运动方式为所述内螺纹中空套管61固定在箱体底板上,所述内套管63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伸缩杆上,推动或拉动所述尾部销轴56,所述外螺纹管62沿直线运动,同时同步做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螺旋轴64同步旋转,从而推动所述内套管63同步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以是由传动轮伸缩杆77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传动轮伸缩杆77是由外套管72、中套管73、沟槽内套管74、第二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带76等组成。所述沟槽内套管74设置于所述中套管73的管内,所述中套管73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所述第二传动轮75,两端的所述第二传动轮75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76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带76的内侧穿过所述中套管73且位于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外壁沟槽内,所述第二传动带76的外侧位于所述中套管73和所述外套管72的管外侧,所述外套管72套在所述中套管73的外面且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二传动轮75之间,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邻近尾端处连接在所述沟槽内的所述第二传动带76上,所述管外第二传动带76连接在所述外套管72的外壁上,所述尾部销轴56固定在所述中套管73的尾端,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传动轮伸缩杆的运动方式为所述外套管72固定在箱体底板上,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伸缩杆上,推动或拉动所述尾部销轴56,所述中套管73沿直线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76同步运动,从而牵引所述沟槽内套管74同步沿直线运动。
所述#字形布局结构由六支所述第三伸缩杆55组成,其中四支横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指向箱体的左右两侧的外部,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左右两条边上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两支纵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下对角的位置,两支纵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还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下同侧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指向箱体的上下两侧的外部,所述两支纵向伸缩杆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上下两条边上的所述推拉杆50的邻近中间位置。
所述X字形布局结构由四支所述第三伸缩杆55交叉组成,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沿所述箱体底板的对角线方向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沿对角线方向指向箱体的外部,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四个角。
所述驱动单元分为伞轮机构驱动结构和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所述伞轮机构驱动结构又分为单轴驱动结构和三轴驱动结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和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按布局方式可分为回字型布局结构、口字型布局结构、凹字形布局结构、又字型布局结构、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
所述单轴驱动结构是由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第二伞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收缩传感器45和展开传感器46组成。由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附近,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丝杆35左右两侧互为反丝,所述第二伞齿轮34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所述第二伞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螺母36与左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节点同侧且相邻的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7与右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节点同侧且相邻的节点相连接。
所述三轴驱动结构是由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第二伞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第三伞齿轮38、第四伞齿轮39、第五伞齿轮40、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第三丝杆43、第四螺母44、收缩传感器45和展开传感器46组成。由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中心上,所述第一丝杆35左右两侧互为反丝,所述第四伞齿轮39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所述第二伞齿轮34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所述第二伞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分别套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螺母36与左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7与右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相连接。由第五伞齿轮40、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和由第三伞齿轮38、第三丝杆43、第四螺母44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和上方,并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纵向中心线附近,所述第四丝杆41和43同为正丝或反丝,所述第五伞齿轮40固定在所述第四丝杆41的内侧端并与所述第四伞齿轮39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38固定在所述第三丝杆43的内侧端并与所述第四伞齿轮39啮合,所述第三螺母42和第四螺母4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丝杆41和第三丝杆43上,所述第四螺母44与上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三螺母42与下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相连接。
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由丝杆70、螺母71、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和第二伞齿轮34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78构成。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一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带69包含同步带、链条、皮带、绳、齿条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带,具体安装方式可根据下面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中的布局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第一传动轮67或者双层传动轮68、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所述双层传动轮68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等。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把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其它传动轮或传动带,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这些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具体安装方式可根据下面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中的布局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三传动轮79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79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这些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具体安装方式可根据下面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中的布局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第三传动轮79、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三传动轮79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79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这些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2可以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32还可以固定在导轨84的滑块上,所述导轨84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导轨84的滑块通过第二拉簧85与所述箱体底板相连。具体安装方式可根据下面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中的布局方式进行设置。
回字形布局结构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另一只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附近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双层传动轮68相啮合,另外三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该四边形与前述四边形相似,对应的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双层传动轮68传递给相邻的双层传动轮68,共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与横向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回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另一只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前述的双层传动轮68附近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通过齿轮与前述的双层传动轮68相啮合,另外三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该四边形与前述四边形相似,对应的边相互平行;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一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与横向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口字形布局结构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双层传动轮68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四个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双层传动轮68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第二齿条59与所述双层传动轮68的齿轮相啮合,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口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双层传动轮68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四个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一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第二齿条59与所述双层传动轮68的齿轮相啮合,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凹字形布局结构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位于所述第三电机32的对角和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凹字型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横向的所述传动带67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凹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四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角附近,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凹字型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一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横向的所述传动带67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又字形布局结构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位于所述第三电机32的对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又”字型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又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三传动轮79、所述导轨84和所述第二拉簧85组成,所述第三传动轮79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导轨84的滑块上,所述导轨84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导轨84的滑块通过第二拉簧85与所述箱体底板相连;四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又”字型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三传动轮79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又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且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与任一所述第一传动轮67或所述双层传动轮68相固定,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两个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四个对角所述传动轮交叉连接,用另一条所述第一传动带69把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相连,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传动轮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张紧装置80、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八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每个角附近设置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同一个角的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均以相应的箱体底板对角线为轴线对称。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在任何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八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张紧装置80的第四传动轮81的内测与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的一侧相连,所述第四传动轮81通过第二支架82与第一拉簧8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拉簧8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张紧装置80、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三传动轮79和所述第一传动带69组成,八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每个角附近设置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同一个角的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均以相应的箱体底板对角线为轴线对称。所述第三传动轮79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将八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张紧装置80的第四传动轮81的内测与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的一侧相连,所述第四传动轮81通过第二支架82与第一拉簧8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拉簧8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三传动轮79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带69,所述第一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52,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和第一箱体隔板8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和活动箱体7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13,车衣10的顶部中间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上部,所述车衣10的侧面和顶部均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的上部设有穿过所述圆筒13的箱盖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使用时,通过箱体底脚52或捆绑固定方式将箱体设置在车辆顶部,然后通过箱体内设置的车衣收纳装置和支架伸缩装置将车衣和支架展开,使用后通过车衣收纳装置和支架伸缩装置将车衣和支架收拢。通过车衣支架装置保持展开后的车衣与车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车衣与车体之间的空气能够自由流动,在车衣上设置排气孔,以便排出车体和车衣之间的热空气,同时把外界相对凉爽的空气从车衣边沿周围吸进来。这样车衣与车体之间的热空气不断排出,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加入,形成连续不断的循环,保证车衣与车体之间的空气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当,而不出现温度累积上升现象,从而保证车内温度也不累积上升;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遮阳、防晒、防尘且能降低车内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升降式开口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开口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升降式开口箱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箱体内部的箱盖丝杆螺母驱动装置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箱体内部带支架结构的箱盖丝杆螺母驱动装置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箱体内部的箱盖齿条驱动装置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箱体内部带支架结构的箱盖齿条驱动装置局部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放大图
图8是图1或图2中箱体内部的X型伸缩支架展开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或图2中箱体内部的X型伸缩支架展开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1或图2中箱体内部的X型伸缩支架展开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2中侧面开口方形箱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2中侧面开口圆形箱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2中箱体内部的箱盖旋转驱动装置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2中箱体内部带支架结构的箱盖旋转驱动装置和车衣收纳及驱动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2或图1中回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16是图2或图1中回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17是图2或图1中口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18是图2或图1中口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19是图2或图1中凹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20是图2或图1中凹字形布局方案中的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21是图2或图1中又字形布局方案一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一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或图1中又字形布局方案一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二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或图1中又字形布局方案二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或图1中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方案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一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或图1中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方案中的传动轮机构驱动实施二的俯视图
图26是普通伸缩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齿条伸缩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28是螺旋伸缩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传动轮伸缩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张紧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1是丝杆螺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至31中1、第二箱体隔板,2、第二箱体底板,3、第一支架,4、箱体侧板,5、固定箱体,6、活动箱门,7、活动箱体,8、第一箱体隔板,9、第一箱体底板,10、车衣,11、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2、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3、圆筒,14、第一电机,15、第一齿轮,16、齿圈,17、传感器,18、第二电机,19、开门传感器,20、闭门传感器,21、闭盖传感器,22、开盖传感器,23、直线光轴,24、直线轴承,25、支架,26、第二齿轮,27、第二丝杆,28、箱盖支架,29、螺母齿轮,30、轴承,31、限位盘,32、第三电机,33、第一伞齿轮,34、第二伞齿轮,35、第一丝杆,36、第一螺母,37、第二螺母,38、第三伞齿轮,39、第四伞齿轮,40、第五伞齿轮,41、第四丝杆,42、第三螺母,43、第三丝杆,44、第四螺母,45、收缩传感器,46、展开传感器,47、第二伸缩杆,48、X型支架,49、连接绳,50、第一伸缩杆,51、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2、底脚,53、第一齿条,54、刚性连接件,55、第三伸缩杆,56、尾销轴,57、普通伸缩杆,58、齿条伸缩杆,59、第二齿条,60、螺旋伸缩杆,61、内螺纹中空套管,62、外螺纹管,63、内套管,64、螺旋轴,65、螺旋轴螺母,66、管塞,67、第一传动轮(如同步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68、双层传动轮(如同步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69、第一传动带(如同步带、链条、皮带、绳、齿条等),70、丝杆,71、螺母,72、外套管,73、中套管,74、内套管,75、第二传动轮(如同步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76、第二传动带(如同步带、链条、皮带、绳、齿条等),77、传动轮伸缩杆,78、丝杆螺母装置,79、第三传动轮(如同步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80、张紧装置,81、第四传动轮(如同步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82、第二支架,83、第一拉簧,84、导轨,85、第二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车衣使用时把箱体通过底脚52或其他连接捆绑方式固定在车顶中间合适的部位。箱盖或箱门的打开分为升降式开口箱体和侧面开口箱体两种方案;升降式开口箱体的箱盖控制又可分为丝杆螺母驱动结构和齿条驱动结构。如图3、4、5所示,丝杆螺母驱动结构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螺母齿轮29啮合旋转,带动第二丝杆27向上运动,同步带动箱盖支架28上升,从而把活动箱体7顶起,当直线轴承24运动到接近上部的开盖传感器22时,开盖传感器22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体7停止上升。如图6、7所示,齿条驱动结构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条53啮合旋转,带动第一齿条53向上运动,同步带动箱盖支架28上升,从而把活动箱体7顶起,当直线轴承24运动到接近上部的开盖传感器22时,开盖传感器22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体7停止上升。
如图12、13、14所示,侧面开口箱体的箱盖控制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活动箱门6的旋转中心相固定,带动活动箱门6沿旋转中心转动,从而把固定箱体5的侧面开口暴露出来,当活动箱门6的右端运动到接近开门传感器19时,开门传感器19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门6停止转动;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去掉活动箱门6和箱门控制装置也不影响车衣的使用价值;如图11所示的一种方式则是通过人工把活动箱门6翻上去打开箱门,也省略了箱门控制装置。
如图4、5、6、7、13、14所示,车衣10的释放是,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一电机14通电,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第一齿轮15与齿圈16啮合,带动圆筒13转动,放出缠绕在圆筒13上的车衣10,传感器17检测到车衣10完全释放后,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一电机14断电,圆筒13停止运转。将车衣10展开覆盖在车体上。
车衣支架的展开分为伞轮机构驱动方案和传动带机构驱动方案,所述伞轮机构驱动结构又分为单轴驱动结构如图8所示和三轴驱动结构如图9、10所示;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如图16、18、20所示和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如图15、17、19、21、22、23、24、25所示;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按布局方式又可分为回字型布局结构如图15、16所示,口字型布局结构如图17、18所示,凹字形布局结构如图19、20所示,又字型布局结构如图21、22、23所示,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如图24、25所示。
如图8所示,车衣支架的伞轮单轴驱动展开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伞齿轮啮合旋转,带动第一丝杆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沿丝杆方向向两端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X型支架48的对应节点,从而带动横向的所述X型支架48向左右两侧展开,刚性连接件54同步向下运动,从而牵引纵向的一组X型支架48向两端同步展开,四支横向的第二伸缩杆47起支撑作用。在所述X型支架48左右和上下展开的过程中,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二螺母37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X型支架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9、10所示,车衣支架的伞轮三轴驱动展开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第二伞齿轮34啮合旋转,带动第一丝杆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沿丝杆方向向两端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X型支架48的对应节点,从而带动横向的所述X型支架48向左右两侧展开。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第四伞齿轮39分别与固定在第三丝杆43上的第三伞齿轮38和固定在第四丝杆41上的第五伞齿轮40相啮合,同步带动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旋转,从而分别带动第四螺母44和第三螺母42沿第三丝杆43、41的方向同步向两丝杆的外端运动。所述第四螺母44与上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三螺母42与下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双节点相连接,从而带动纵向的两个X型支架上下同步展开;在所述X型支架48左右和上下展开的过程中,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一螺母36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X型支架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图9与图10的区别在于X型支架48与箱体底板的安装角度位置不同,X型支架48与副支架单元的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15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回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层传动轮68,所述双层传动轮68与邻近的另一双层传动轮相啮合,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内外两圈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16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回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17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中的口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层传动轮68,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双层传动轮68同步旋转,齿条伸缩杆同步直线伸展,同时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18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口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和双层齿轮68同步运动,齿条伸缩杆同步直线伸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也同步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19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凹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0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凹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1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2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三传动轮79,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传动轮第四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直线导轨84和第二拉簧85组成张紧装置。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3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交叉设置的两根传动带通过纵向的一根传动带相联系同步传递动力,交叉设置的两根传动带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4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由第四传动轮81、第二支架82和第一拉簧83组成的张紧装置80用于维持第一传动带69的张紧度。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如图25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展开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三传动轮79,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四面伸展,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拉伸展开。由第四传动轮81、第二支架82和第一拉簧83组成的张紧装置80用于维持第一传动带69的张紧度。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展开传感器46附近时,所述展开传感器46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伸展。
车衣支架展开完成后,把车衣的周边若干部位固定在车体上,防止被风吹开。
车衣收起时车衣支架先行收缩,然后再把车衣周边若干部位的固定从车体上解除。
车衣支架的收缩分为伞轮机构驱动结构和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所述伞轮机构驱动方案又分为单轴驱动方式如图8所示和三轴驱动方式如图9、10所示。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如图16、18、20所示和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如图15、17、19、21、22、23、24、25所示。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按布局方式又可分为回字型布局如图15、16所示,口字型布局结构如图17、18所示,凹字形布局结构如图19、20所示,又字型布局结构如图21、22、23所示,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如图24、25所示。
如图8所示,车衣支架的伞轮单轴驱动收缩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伞齿轮啮合旋转,带动第一丝杆3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沿丝杆方向向中间运动,所述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X型支架48的对应节点,从而带动横向的所述X型支架48向箱体中间收缩,刚性连接件54同步向上运动,从而牵引纵向的一组X型支架48向箱体中间同步收缩。在所述X型支架48左右和上下收缩的过程中,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二螺母37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X型支架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9、10所示,车衣支架的伞轮三轴驱动收缩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第二伞齿轮34啮合旋转,带动第一丝杆3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沿丝杆方向从两端向中间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X型支架48的对应节点,从而带动横向的所述X型支架48向箱体中间收缩。固定在第一丝杆35上的第四伞齿轮39分别与固定在第三丝杆43上的第三伞齿轮38和固定在第四丝杆41上的第五伞齿轮40相啮合,同步带动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反向旋转,从而分别带动第四螺母44和第三第三螺母42沿第三丝杆43、41的方向同步向两丝杆的内端运动。所述第四螺母44与上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三螺母42与下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双节点相连接,从而带动纵向的两个X型支架上下同步向箱体中间收缩。在所述X型支架48左右和上下收缩的过程中,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一螺母36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X型支架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图9与图10的区别在于X型支架48与箱体底板的安装角度位置不同,X型支架48与副支架单元的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15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回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层传动轮68,所述双层传动轮68与邻近的另一双层传动轮相啮合,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内外两圈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16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回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17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口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层传动轮68,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双层传动轮68同步反向旋转,齿条伸缩杆同步向箱体内收缩,同时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18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口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反向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和双层齿轮68同步反向运动,齿条伸缩杆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也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19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凹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0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凹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带动丝杆螺母装置78中的螺母71沿直线反向运动,所述螺母71与第一传动带69相连,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1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2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三传动轮79,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轮79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直线导轨84和第二拉簧85组成张紧装置。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3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又字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转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交叉设置的两根传动带通过纵向的一根传动带相联系同步传递动力,交叉设置的两根传动带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4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7,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67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由第四传动轮81、第二支架82和第一拉簧83组成的张紧装置80用于维持第一传动带69的张紧度。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
如图25所示,传动带机构驱动机构中的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车衣支架驱动收缩方式还可以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通电反转,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三传动轮79,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反向旋转,带动第一传动带69同步反向运动,并牵引与所述第一传动带69相连的第三伸缩杆55同步向箱体内收缩,与其相连的副支架单元也同步收缩。由第四传动轮81、第二支架82和第一拉簧83组成的张紧装置80用于维持第一传动带69的张紧度。当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运动到所述收缩传感器45附近时,所述收缩传感器45输出信号给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三电机32断电,第三伸缩杆55和副支架单元停止收缩;车衣支架收缩完成后,把车衣周边若干部位的固定从车体上解除,对于侧面开口箱体,为了方便收纳还要把其他部位的车衣拉到箱体开口的一侧。
如图4、5、6、7、13、14所示,车衣10的收纳是,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一电机14通电反转,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第一齿轮15与齿圈16啮合,带动圆筒13反向转动,牵引车衣10缠绕在圆筒13上,传感器17检测到车衣10完全缠绕后,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一电机14断电,圆筒13停止运转,车衣收纳完毕。对于侧面开口的箱体,车衣10的收纳先是通过连接绳49牵引车衣10缠绕在圆筒13上。
箱盖或箱门的闭合:箱盖或箱门的闭合分为升降式开口箱体和侧面开口箱体两种方案。升降式开口箱体的箱盖控制又可分为丝杆螺母驱动方式和齿条驱动方式。如图3、4、5所示,丝杆螺母驱动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反转,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螺母齿轮29啮合旋转,带动第二丝杆27向下运动,同步带动箱盖支架28下降,从而把活动箱体7下降,当直线轴承24运动到接近下部的闭盖传感器21时,闭盖传感器21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体7停止下降。如图6、7所示,齿条驱动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反转,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条53啮合旋转,带动第一齿条53向下运动,同步带动箱盖支架28下降,从而把活动箱体7下降,当直线轴承24运动到接近下部的闭盖传感器21时,闭盖传感器21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体7停止下降。
如图12、13、14所示,侧面开口箱体的箱盖控制方式为:通过遥控器让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通电反转,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活动箱门6的旋转中心相固定,带动活动箱门6沿旋转中心反向转动,从而把固定箱体5的侧面开口逐渐封闭起来,当活动箱门6的右端运动到接近闭门传感器20时,闭门传感器20输出信号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控制第二电机18断电,活动箱门6停止转动。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去掉活动箱门6和箱门控制装置也不影响车衣的使用价值。如图11所示的一种方式则是通过人工把活动箱门6翻下去封闭箱门,也省略了箱门控制装置。
所有以上执行动作,可以单独控制执行,也可以通过电子装置连贯起来自动执行。所述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可以从市场上采购。

Claims (10)

1.一种遮阳棚,它包括升降式开口箱体,所述升降式开口箱体由活动箱体(7)、第一箱体底板(9)和第一箱体隔板(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52),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和第一箱体隔板(8)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和活动箱体(7)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13),车衣(10)的顶部中间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上部,所述车衣(10)的侧面或顶部均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的上部设有穿过所述圆筒(13)的箱盖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和传感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直线光轴(23)、直线轴承(24)、支架(25)、箱盖支架(28),所述直线光轴(23)穿过直线轴承(24)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若干支撑连接柱与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相连;所述直线光轴(23)穿过直线轴承(24)底端还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架(25)固定在所述直线光轴(23)的顶端,所述箱盖支架(2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直线轴承(24)上,顶部与所述活动箱体(7)的中心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为丝杆螺母驱动装置,所述丝杆螺母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26)、第二电机(18)、第二丝杆(27)、螺母齿轮(29)、轴承(30),所述轴承(30)的外圈固定在所述支架(25)的中心位置,所述螺母齿轮(29)固定在所述轴承(30)的内圈上,所述第二第二丝杆(27)竖直穿过所述螺母齿轮(29)和所述支架(25)的中心,并且顶端固定在所述箱盖支架(28)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所述螺母齿轮(29)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还可以为齿条驱动装置,该齿条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26)、第二电机(18)、第一齿条(53),所述第一齿条(53)的上端竖直固定在所述箱盖支架(28)的上部,下端与所述直线轴承(24)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26)与所述第一齿条(53)相啮合;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开盖传感器(22)和闭盖传感器(21),所述开盖传感器(22)固定在所述支架(25)上并与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所述闭盖传感器(21)固定在所述箱体隔板(8)上并与相应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所述闭盖传感器(21)还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与相应所述直线光轴(23)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衣收纳装置包括旋转收纳装置、车衣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旋转收纳装置包括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圆筒(13)和限位盘(31),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均布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的若干支撑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还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所述圆筒(13)的下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内圈上,所述圆筒(13)的顶部设有限位盘(31);所述车衣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4)第一齿轮(15)、齿圈(16),所述第一电机(1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5)与所述齿圈(16)啮合,所述齿圈(16)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下部,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下方位置处的转筒传感器(17)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
4.一种遮阳棚,它包括侧面开口箱体由固定箱体(5)、第二箱体底板(2)、第二箱体隔板(1)、箱体侧板(4)和活动箱门(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底脚(52),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和第二箱体隔板(1)之间设有支架控制装置,所述箱体侧板(4)的上部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箱体隔板(1)的边沿,所述箱体侧板(4)在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合页向上翻转,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箱体(5)之间设有车衣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收纳装置的中心位置设有圆筒(13),车衣(10)的顶部中间通过连接绳(70)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外壁上部,所述车衣(10)的侧面或顶部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上部设有箱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上还设有电源和电子控制装置(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衣收纳装置包括旋转收纳装置、车衣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旋转收纳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和圆筒(13),所述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中心,所述第二轴承类转动件(12)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顶端,所述圆筒(1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内圈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通过均布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的若干支撑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外圈还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若干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的中心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所述车衣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4)、第一齿轮(15)、齿圈(16),所述第一电机(1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隔板(8)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并位于所述圆筒(13)内部,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5)与所述齿圈(16)啮合,所述齿圈(16)固定在所述圆筒(13)的下部,在所述圆筒(13)的内部下方位置处的转筒传感器(17)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隔板(8)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8)、开门传感器(19)、闭门传感器(20)等组成,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活动箱门(6)的旋转中心相固定,传感器装置包括开门传感器(19)和闭门传感器(20),所述开门传感器(19)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右侧,并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边缘上方,所述闭门传感器(20)固定在所述固定箱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左侧,并且位于圆筒(13)的内部边缘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控制装置包括副支架单元、主支架单元和驱动单元且均位于所述第二箱体隔板(1)或第一箱体隔板(8)之下,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之上;其中:所述副支架单元是由多个第一伸缩杆(50)相连接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结构,所述主支架单元为X型支架结构或者伸缩杆结构;所述X型支架结构由多组X型支架(48)、刚性连接件(54)和第二伸缩杆(47)组成,横向的两组X型支架(48)的内侧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的两侧,内侧端的下部节点通过销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47)的外套管分别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47)的内管外端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相连,纵向的一组所述X型支架(48)的中间右侧节点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其两端对应节点分别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所述横向的两组所述X型支架内侧端上部的两节点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刚性连接件(54)相连,纵向的一组所述X型支架(48)的中间右侧节点的下方相邻节点通过销轴也与所述刚性连接件(54)相连;所述X型支架结构还可以由多组X型支架(48)和多支第二伸缩杆(47)组成,横向的两组所述X型支架(48)的内侧端节点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两侧的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外侧端的对应节点还可以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四边形两个对角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47)的外套管分别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47)的内管外端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相连;纵向的两组所述X型支架(48)的内侧端节点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部两侧的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外侧端的对应节点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中间相连,外侧端的对应节点还可以分别与所述副支架单元的四边形两个对角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端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结构为#字形布局结构或者X字形布局结构,均由第三伸缩杆(55)组成,所述第三伸缩杆(55)可由普通伸缩杆(57)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尾部销轴(56)固定在所述普通伸缩杆(57)内管的尾端,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以是齿条伸缩杆(58),所述齿条伸缩杆(58)是通过齿条固定在普通伸缩杆的内管凹槽内;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由螺旋伸缩杆(60)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螺旋伸缩杆(60)是由内螺纹中空套管(61)、外螺纹管(62)、内套管(63)、螺旋轴(64)、螺旋轴螺母(65)和管塞(66)组成,所述内套管(63)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62)的管内,所述螺旋轴螺母65固定在所述内套管(63)的尾端管内,所述螺旋轴(64)设置于所述内套管(63)内,并且一端穿过所述螺旋轴螺母65固定在管塞(66)上,所述螺旋轴(6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管塞(66)固定在所述外螺纹管(62)的尾端,所述外螺纹管(62)设置于所述内螺纹中空套管(61)内,并且设有尾部销轴(56),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内螺纹中空套管(61)固定在箱体底板上,所述内套管(63)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伸缩杆上,推动或拉动所述尾部销轴(56),所述外螺纹管(62)沿直线运动,同时同步做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螺旋轴(64)同步旋转,从而推动所述内套管(63)同步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三伸缩杆(55)还可由传动轮伸缩杆(77)和尾部销轴(56)组成,所述传动轮伸缩杆(77)是由外套管(72)、中套管(73)、沟槽内套管(74)、第三传动轮(75)和传动带(76)组成,所述沟槽内套管(74)设置于所述中套管(73)的管内,所述中套管(73)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所述第三传动轮(75),两端的所述第三传动轮(75)通过所述传动带(76)相连,所述传动带(76)的内侧穿过所述中套管(73)且位于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外壁沟槽内,所述传动带(76)的外侧位于所述中套管(73)和所述外套管(72)的管外侧,所述外套管(72)套在所述中套管(73)的外面且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三传动轮(75)之间,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邻近尾端处连接在所述沟槽内的所述传动带(76)上,所述管外传动带(76)连接在所述外套管(72)的外壁上,所述尾部销轴(56)固定在所述中套管(73)的尾端,所述尾部销轴(56)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外套管(72)固定在箱体底板上,所述沟槽内套管(74)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伸缩杆上,推动或拉动所述尾部销轴(56),所述中套管(73)沿直线运动,同时带动所述传动带(76)同步运动,从而牵引所述沟槽内套管(74)同步沿直线运动;所述#字形布局结构由六支所述第三伸缩杆(55)组成,其中四支横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指向箱体的左右两侧的外部,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左右两条边上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外套管;两支纵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下对角的位置,两支纵向的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还可以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上下同侧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指向箱体的上下两侧的外部,所述两支纵向伸缩杆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上下两条边上的所述第一伸缩杆(50)的邻近中间位置;所述X字形布局结构由四支所述第三伸缩杆(55)交叉组成,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外套管沿所述箱体底板的对角线方向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的位置,其伸展方向均沿对角线方向指向箱体的外部,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副支架单元的由所述第一伸缩杆(50)组成的四边形支架的四个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伞轮机构驱动结构,所述伞轮机构驱动结构又分为单轴驱动结构或者三轴驱动结构,所述伞轮机构驱动结构的单轴驱动结构是由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第二伞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收缩传感器(45)和展开传感器(46)组成;由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附近,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上,所述第一丝杆(35)左右两侧互为反丝,所述第二伞齿轮(34)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所述第二伞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螺母(36)与左侧的所述X型支架(48)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节点同侧且相邻的节点处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7)与右侧的所述X型支架(48)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节点同侧且相邻的节点处相连接;所述伞轮机构驱动结构的三轴驱动结构是由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第二伞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第二螺母(37)、第三伞齿轮(38)、第四伞齿轮(39)、第五伞齿轮(40)、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第三丝杆(43)、第四螺母(44)、收缩传感器(45)和展开传感器(46)组成,由所述第一丝杆(35)、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丝杆(35)左右两侧互为反丝,所述第四伞齿轮(39)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所述第二伞齿轮(34)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中间,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第一伞齿轮(33)与所述第二伞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37)分别套在所述第一丝杆(35)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螺母(36)与左侧的所述X型支架(48)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处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7)与右侧的所述X型支架(48)的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处相连接;由所述第五伞齿轮(40)、第四丝杆(41)、第三螺母(42)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和由所述第三伞齿轮(38)、第三丝杆(43)、第四螺母(44)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类转动件(11)的下方和上方,并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底板(2)或第一箱体底板(9)的纵向中心线附近,所述第四丝杆(41)和第三丝杆(43)同为正丝或反丝,所述第五伞齿轮(40)固定在所述第四丝杆(41)的内侧端并与所述第四伞齿轮(39)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38)固定在所述第三丝杆(43)的内侧端并与所述第四伞齿轮(39)啮合,所述第三螺母(42)和第四螺母(4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丝杆(41)和第三丝杆(43)上;所述第四螺母(44)与上侧的所述X型支架(48)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处相连接;所述第三螺母(42)与下侧的所述X型支架(48)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双节点同类且相邻的对应双节点处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可以是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可采用丝杆螺母驱动机构或者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的丝杆螺母驱动机构由丝杆(70)、螺母(71)、第三电机(32)、第一伞齿轮(33)和第二伞齿轮(34)组成的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二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二传动带(69)包括同步带、链条、皮带、绳、齿条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带,所述混合传动带可采用回字型布局结构、口字型布局结构、凹字形布局结构、又字型布局结构或者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其中:所述回字型布局结构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另一只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附近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双层传动轮(68)相啮合,另外三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该四边形与前述四边形相似,对应的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双层传动轮(68)传递给相邻的双层传动轮(68),共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同步运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与横向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回字型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另一只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前述的双层传动轮(68)附近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通过齿轮与前述的双层传动轮(68)相啮合,另外三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该四边形与前述四边形相似,对应的边相互平行;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二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与横向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分别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口字型布局结构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双层传动轮(68)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四个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双层传动轮(68)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第二齿条(59)与所述双层传动轮(68)的齿轮相啮合,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口字型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双层传动轮(68)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所述四个双层传动轮(68)依次用传动带连接成四边形,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二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第二齿条(59)与所述双层传动轮(68)的齿轮相啮合,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凹字形布局结构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位于所述第三电机(32)的对角和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凹字型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横向的所述第一传动轮(67)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凹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四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角附近,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凹字型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固定在邻近所要驱动的第二传动带(69)的所述箱体底板上,并与所要驱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平行,所述螺母(7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丝杆螺母装置(78)的动力通过所述螺母(7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同步运动,横向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横向的所述第一传动轮(67)相连接,纵向的两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轴销(56)连接在纵向的成相反方向运动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又字形布局结构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一角附近,另外三个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另外三个角附近,位于所述第三电机(32)的对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又”字型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又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四传动轮(75)、所述导轨(84)和所述第二拉簧(85)组成,所述第四传动轮(75)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导轨(84)的滑块上,所述导轨(84)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导轨(84)的滑块通过第二拉簧(85)与所述箱体底板相连,四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对称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邻近分别设置另外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六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又”字型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四传动轮(79)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又字形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且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与任一所述第一传动轮(67)或所述双层传动轮(68)相固定,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两个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四个对角所述传动轮交叉连接,用另一条所述第二传动带(69)把两个所述双层传动轮(68)相连,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传动轮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张紧装置(80)、所述第一传动轮(67)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八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每个角附近设置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同一个角的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均以相应的箱体底板对角线为轴线对称,所述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在任何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八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一传动轮(67)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张紧装置(80)的第五传动轮(81)的内测与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五传动轮(81)通过第二支架(82)与第一拉簧(8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拉簧(8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结构还可以由所述收缩传感器(45)、所述展开传感器(46)、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张紧装置(80)、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四传动轮(79)和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八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的四个角附近,每个角附近设置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同一个角的两只所述第一传动轮(67)均以相应的箱体底板对角线为轴线对称,所述第四传动轮(79)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用所述第二传动带(69)将八个所述第一传动轮(67)按四V型对角对称型布局交叉连接,同方向的传动带相互平行,所述张紧装置(80)的第五传动轮(81)的内测与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五传动轮(81)通过第二支架(82)与第一拉簧(8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拉簧(8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的第四传动轮(79)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带(69),所述第二传动带(69)可以是单一种传动带,也可以是混合连接的传动带;成X形状交叉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部销轴(56)与成X形状交叉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相连接;所述收缩传感器(45)和所述展开传感器(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尾端所能运动到的两端附近,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的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第一传动轮(67)或者双层传动轮(68)、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轮(67)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等,所述双层传动轮(68)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所述双层传动轮(68)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把所述第三电机(32)的动力传递给其它传动轮或传动带,所述双层传动轮(68)和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箱体底板(2)或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的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四传动轮(75)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75)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箱体底板(2)或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这些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2)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传动带机构驱动结构的电机传动轮驱动机构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一传动轮(67)、第四传动轮(75)、所述第二传动带(69)组成,所述第四传动轮(75)包含同步带轮、链轮、皮带轮、滑轮、凹轮、齿轮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75)固定在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连接在没有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55)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传动带(69)上,所述第一传动轮(67)分布在所述箱体底板(2)或所述第一箱体底板(9)的邻近四角位置,这些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2)可以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三电机(32)还可以固定在导轨(84)的滑块上,所述导轨(84)固定在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导轨(84)的滑块通过第二拉簧(85)与所述箱体底板相连。
CN201510189973.9A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Pending CN104786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9973.9A CN104786797A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CN201710167364.2A CN106926677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9973.9A CN104786797A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7364.2A Division CN106926677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6797A true CN104786797A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5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9973.9A Pending CN104786797A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CN201710167364.2A Active CN106926677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7364.2A Active CN106926677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遮阳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78679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318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州威稳电机有限公司 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
CN105501040A (zh) * 2016-01-04 2016-04-20 陈佰龙 便携式防护罩
CN105620246A (zh) * 2016-01-27 2016-06-01 梁布赫朝鲁 遮盖伞
WO2017084055A1 (zh) * 2015-11-19 2017-05-26 深圳市南博万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两用行李箱式汽车遮阳罩
CN110884470A (zh) * 2019-11-20 2020-03-17 利辛县凯盛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用支撑装置
US11433753B2 (en) * 2020-05-26 2022-09-06 Alise Alixe Stephens Vehicle cover system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5185B (zh) * 2019-09-27 2024-03-19 闵瑞和 智能车衣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6878A1 (en) * 2008-05-08 2009-11-12 Mamoun Al Durra The automatic car cover
CN101670772A (zh) * 2009-10-21 2010-03-17 梁布赫朝鲁 汽车自动保护伞
CN202923363U (zh) * 2012-08-01 2013-05-08 曹广振 伸缩式汽车遮阳篷
CN104276016A (zh) * 2014-10-29 2015-01-14 吴吉森 一种车用遮阳棚
CN204774561U (zh) * 2015-04-21 2015-11-18 吴吉森 一种遮阳棚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789A (zh) * 2006-12-27 2007-12-19 吴美忠 汽车遮阳篷
CN101450604B (zh) * 2008-10-30 2011-02-02 浙江工业大学 全自动汽车遮阳装置
TWI445636B (zh) * 2011-06-30 2014-07-21 罩覆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6878A1 (en) * 2008-05-08 2009-11-12 Mamoun Al Durra The automatic car cover
CN101670772A (zh) * 2009-10-21 2010-03-17 梁布赫朝鲁 汽车自动保护伞
CN202923363U (zh) * 2012-08-01 2013-05-08 曹广振 伸缩式汽车遮阳篷
CN104276016A (zh) * 2014-10-29 2015-01-14 吴吉森 一种车用遮阳棚
CN204774561U (zh) * 2015-04-21 2015-11-18 吴吉森 一种遮阳棚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318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州威稳电机有限公司 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
CN105109318B (zh) * 2015-08-18 2017-07-04 广州威稳电机有限公司 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
WO2017084055A1 (zh) * 2015-11-19 2017-05-26 深圳市南博万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两用行李箱式汽车遮阳罩
CN105501040A (zh) * 2016-01-04 2016-04-20 陈佰龙 便携式防护罩
CN105501040B (zh) * 2016-01-04 2019-07-23 陈佰龙 便携式防护罩
CN105620246A (zh) * 2016-01-27 2016-06-01 梁布赫朝鲁 遮盖伞
CN105620246B (zh) * 2016-01-27 2017-12-26 梁布赫朝鲁 遮盖伞
CN110884470A (zh) * 2019-11-20 2020-03-17 利辛县凯盛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用支撑装置
US11433753B2 (en) * 2020-05-26 2022-09-06 Alise Alixe Stephens Vehicle cover system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6677B (zh) 2018-12-21
CN106926677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6797A (zh) 一种遮阳棚
CN204774561U (zh) 一种遮阳棚
CN104276016A (zh) 一种车用遮阳棚
CN103660925A (zh) 太阳能双核汽车
CN103434375B (zh) 汽车遮阳篷
US8607845B2 (en) Structural skeleton of a vehicle sunshade
CN204263915U (zh) 一种车用遮阳棚
CN102126422B (zh) 可展收的汽车保护罩
AU2010310322A1 (en) Onboard automatic umbrella
CN201214371Y (zh) 连体式汽车伞
CN204940715U (zh) 用于立体停车库的遮阳帘
CN202180734U (zh) 便收纳汽车车罩
CN201086626Y (zh) 一种可安装于车顶或车尾箱的汽车遮阳篷
CN102069869A (zh) 便携式电动自行车挡雨遮阳篷
CN105172553A (zh) 汽车太阳能充电遮阳板
CN201721304U (zh) 可展收的汽车保护罩
CN105569387A (zh) 太阳能伸缩车库
CN102839835A (zh) 全自动折叠车库
CN202850540U (zh) 全自动折叠车库
CN104354623A (zh) 一种电动观光车及其后排座椅安全结构
CN207617485U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
CN206000213U (zh) 一种太阳能汽车移动车库
CN206155122U (zh) 一种汽车伞
CN101284492A (zh) 汽车遮阳电动防护装置
CN204296520U (zh) 一种观光车尾排座椅安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