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2877B -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2877B
CN104782877B CN201510218602.9A CN201510218602A CN104782877B CN 104782877 B CN104782877 B CN 104782877B CN 201510218602 A CN201510218602 A CN 201510218602A CN 104782877 B CN104782877 B CN 104782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olysis
sensitization
powder
protein
soybean pept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86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2877A (zh
Inventor
蔡木易
谷瑞增
鲁军
马涛
潘兴昌
董哲
林峰
马勇
徐亚光
马永庆
金振涛
陈亮
陆路
刘文颖
魏颖
张海欣
刘艳
曹珂璐
王憬
李国明
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to CN2015102186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2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2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2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2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2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蛋白粉与水混合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对大豆蛋白溶液进行热变性,制得变性蛋白溶液;2)调节所述变性蛋白溶液的pH值至6~9后,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酶解,制得第一酶解液;3)向所述第一酶解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第二酶解,灭酶后,制得第二酶解液;4)对所述第二酶解液进行均质,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较为彻底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蛋白利用率高并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口感,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能够广泛应用于奶粉或保健食品中。

Description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肽,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相近,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为丰富,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最接近人体氨基酸,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然而,大豆蛋白中存在多种致敏原,例如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P34、Gly m Bd 28K等,其中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大豆中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二者约占到70%。目前,大约有1~6%的婴儿会受到大豆致敏原的影响而产生呼吸、皮肤、胃肠道症状等大豆过敏反应,并且随着大豆产品越来越多,成年人大豆过敏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对大豆蛋白进行脱敏的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发酵法、酶法等。热处理是最常用的大豆致敏原脱敏方法,其能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并降低抗原蛋白的致敏活性,然而由于P34蛋白中表面抗原决定簇结构的复杂性,不可能仅依靠加热使蛋白质变性而较为彻底地消除其致敏作用。有些大豆蛋白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在常规生产过程中,例如高温条件下结构依然保持稳定,常常作为检测过敏蛋白指示剂。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来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然而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化学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
发酵法主要利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来降解大豆制品中的抗原蛋白,尽管发酵可将大豆蛋白水解成致敏性较低的小分子肽,然而水解蛋白中是否保留被抗体识别的必要构象仍成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019909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饲用高抗氧化低致敏性发酵豆粕制备方法,采用米曲霉对豆粕发酵基料进行发酵,尽管发酵后大分子蛋白被明显降解,然而其并未对发酵产品的致敏性进行检测,因此无法确定发酵产品中是否仍然存在致敏大豆片段;此外该方法没有对发酵产品的口感进行评价。Herian等人用放射变应原吸附测定法(RAST)检测了五种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的致敏性,其中包括豆芽、酸水解酱油、霉菌水解酱油、豆豉和豆酱,结果表明五种大豆发酵制品与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的能力相当,由此说明尽管大豆蛋白被水解为小分子肽,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致敏大豆蛋白或片段。
酶法是通过特定的酶来水解大豆中的抗原蛋白,其作用效果受到酶的种类、水解前处理方式、水解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大豆蛋白中存在多种致敏原,并且其表面抗原决定簇结构复杂,如何能够同时对多种致敏原进行降解以彻底地消除其致敏作用也成问题。此外,酶水解虽然可有效破坏大豆抗原蛋白的抗原表位,但也存在使一些隐藏在蛋白三维结构内部或疏水区的线性抗原表位暴露出来而使酶解产物具有新的致敏性的担忧。同时,酶法降解过程中还会导致大豆蛋白中的苦味涩味成分释放,从而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彻底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以及产品口感不佳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豆蛋白粉与水混合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对大豆蛋白溶液进行热变性,制得变性蛋白溶液;
2)调节所述变性蛋白溶液的pH值至6~9后,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酶解,制得第一酶解液;
3)向所述第一酶解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第二酶解,灭酶后,制得第二酶解液;
4)对所述第二酶解液进行均质,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
本发明采用的大豆蛋白粉中蛋白质的质量含量>60%,进一步为60~95%;在制备大豆蛋白溶液时,可控制大豆蛋白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10),即:1kg的大豆蛋白粉与5~10L的水进行混合制备大豆蛋白溶液。大豆蛋白溶液的浓度过高(质量体积比>1:5)时溶液较为粘稠,其流动性差,易导致酶解效率降低;而浓度过低(质量体积比<1:10)时反应体积过大,会影响后续处理(例如浓缩等),此外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热变性包括: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70~90℃后,保温并持续搅拌20~60min。该热变性处理能够破坏大豆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大豆蛋白的致敏性,同时可解决大豆蛋白溶液流动性差、溶液粘稠的问题,有利于后续酶解的进行。
本发明人对于采用酶法彻底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同时抑制酶解产物中苦味涩味物质的产生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的蛋白酶无法彻底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和/或抑制酶解产物中苦味涩味物质的产生。例如,胰蛋白酶不仅没有消除大豆蛋白致敏性的作用,反而会增强其致敏性;菠萝蛋白酶对消除大豆蛋白致敏性作用不明显;中性蛋白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然而酶解产物中出现苦味物质并且无法去除。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只有首先采用由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酶解,随后采用由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后续酶解(第二酶解)才能够较为彻底地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同时抑制酶解产物中苦味涩味物质的产生。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第一酶解中,所述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所述第一酶解在30~6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控制第一酶解的时间为60~180min。中性蛋白酶有利于在充分降解大豆蛋白以消除其致敏性的同时控制苦味涩味成分的释放,并改善酶解产物的口感。
在本发明的第二酶解中,所述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所述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所述第二酶解在30~6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控制第二酶解的时间为60~180min。进一步地,控制第二酶解在pH值为5~8的条件下进行,即,如果第一酶解液的pH值不在5~8的范围内,调节第一酶解液的pH值至5~8后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第二酶解;并且,所使用的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用量比为1:(1~4),例如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U/g时,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10~40U/g。第一酶解或第二酶解的时间过短(<60min)均不利于蛋白的降解,而时间过长(>180min)可能导致苦味涩味物质的产生。
在第一酶解后同时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继续进行酶解有利于进一步对第一酶解产物进行降解以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同时可控制苦味涩味成分的释放并改善酶解产物口感,两步酶解可将大豆蛋白中的主要致敏蛋白(包括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总含量降低90%以上。此外,两步酶解能够使大豆蛋白的水解程度适中,所形成的大豆肽全粉的分子量主要为1000~5000Da,其能够对大豆蛋白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蛋白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各酶的用量是基于大豆蛋白粉的重量,即,在采用1g大豆蛋白粉制备大豆蛋白溶液时,使用10~100U的中性蛋白酶。进一步地,在110~12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灭酶,并且控制灭酶的时间为10~30s。
此外,在进行所述均质之前可将所述第二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在均质后对第二酶解液进行灭菌和喷雾干燥,可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按照上述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低致敏大豆低聚肽中大豆球蛋白的含量<7000mg/kg,β-伴球蛋白的含量<6000mg/kg,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750mg/kg,相对于大豆蛋白粉原料所述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主要过敏原蛋白质量含量降低9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分子量小于5000Da的肽的质量含量>8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在奶粉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奶粉可包括婴幼儿奶粉、成人奶粉、中老年奶粉等。
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在对大豆蛋白热变性后利用三种特定的蛋白酶分两步进行酶解,不仅克服了致敏原因种类多且表面抗原决定簇结构复杂而无法彻底消除其致敏作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酶解产物产生新的致敏性,大豆蛋白的致敏蛋白含量降低了90%以上。
2、本发明的方法对大豆蛋白的水解程度适中,不仅有效避免了大豆蛋白中的苦味涩味成分的释放,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口感;此外,其能够对大豆蛋白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蛋白利用率。
3、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处理量大、能耗低,特别适合大规模生产;此外,该方法基本无杂质排放,不会造成污染,所制得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应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采用的各蛋白酶分别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
1、热变性
将500kg蛋白含量为60%左右的大豆蛋白粉加入反应罐后,向反应罐中加入2500L水,搅拌混匀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70℃左右,保温并持续搅拌约20min,制得变性蛋白溶液。
2、第一酶解
待上述变性蛋白溶液的温度降至3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6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其中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一酶解,第一酶解约180min后,制得第一酶解液。
3、第二酶解
向上述第一酶解液中继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其中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用量均为5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二酶解,第二酶解约180min后,将酶解液加热至110℃灭酶15s,制得第二酶解液。
4、浓缩、均质、灭菌
将上述第二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后进行均质,经灭菌后喷雾干燥,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
采用Glycincin ELISA Kit(Unibiotest公司)和β-conglycinin ELISA Kit(Unibiotest公司)分别检测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的含量,采用Soy Allergens试剂盒(ELISA SYSTEM公司)检测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同时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大豆蛋白溶液作为空白对照,质量检测结果见表1。
采用国标海洋鱼低聚肽粉(GB/T 22729-2008)中所述方法对上述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各组分的分子量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将上述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溶于水中,制成质量含量为10%的低致敏大豆肽溶液;组织20人评定小组(男女各半)对低致敏大豆肽溶液进行苦味评价,评价方法为:取1mL低致敏大豆肽溶液,对其进行梯度稀释至刚好尝出苦味为止,将稀释倍数计为苦味值,计算20人的平均苦味值,结果见表3。
实施例2
1、热变性
将500kg蛋白含量为60%左右的大豆蛋白粉加入反应罐后,向反应罐中加入4000L水,搅拌混匀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80℃左右,保温并持续搅拌约40min,制得变性蛋白溶液。
2、第一酶解
待上述变性蛋白溶液的温度降至5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7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其中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5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5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一酶解,第一酶解约120min后,制得第一酶解液。
3、第二酶解
向上述第一酶解液中继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其中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为50U/g大豆蛋白粉左右,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5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二酶解,第二酶解约120min后,将酶解液加热至120℃灭酶20s,制得第二酶解液。
4、均质、灭菌
将上述第二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后进行均质,经灭菌后喷雾干燥,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该低致敏大豆肽全粉的质量检测结果、分子量分布和口感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至表3。
实施例3
1、热变性
将500kg蛋白含量为60%左右的大豆蛋白粉加入反应罐后,向反应罐中加入5000L水,搅拌混匀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90℃左右,保温并持续搅拌约60min,制得变性蛋白溶液。
2、第一酶解
待上述变性蛋白溶液的温度降至6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8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其中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6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一酶解,第一酶解约60min后,制得第一酶解液。
3、第二酶解
向上述第一酶解液中继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其中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为25U/g大豆蛋白粉左右,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维持在6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第二酶解,第二酶解约60min后,将酶解液加热至120℃灭酶30s,制得第二酶解液。
4、浓缩、均质、灭菌
将上述第二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后进行均质,经灭菌后喷雾干燥,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该低致敏大豆肽全粉的质量检测结果、分子量分布和口感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至表3。
对照例1
将实施例1制备的变性蛋白溶液降至4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8左右,按照用量20U/g大豆蛋白粉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胰蛋白酶,维持在40℃左右的温度下酶解约2h后,将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经均质、灭菌、喷雾干燥,制得大豆肽粉,其质量检测结果和口感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3。
对照例2
将实施例1制备的变性蛋白溶液降至5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7左右,按照用量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维持在50℃左右的温度下酶解约120min后,将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经均质、灭菌、喷雾干燥,制得大豆肽粉,其质量检测结果和口感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3。
对照例3
将实施例1制备的变性蛋白溶液降至50℃左右后,调节其pH值至7左右,按照用量100U/g大豆蛋白粉左右向变性蛋白溶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维持在50℃左右的温度下酶解约120min后,将酶解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经均质、灭菌、喷雾干燥,制得大豆肽粉,其质量检测结果和口感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3。
表1 各大豆肽粉的质量检测结果
由表1的结果可知:
1、本发明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致敏蛋白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的质量含量以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显著降低,三种蛋白的总质量含量可降低90%以上,说明本发明方法能够较为彻底地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脱敏效果良好。
2、采用胰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时不仅消除大豆蛋白致敏性的作用不明显,检测出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反而会增加;采用菠萝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时消除大豆蛋白致敏性作用不明显;采用中性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但脱敏效果一般。
由此说明:并非任意的蛋白酶或其组合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时均可降低或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而只有采用特定组成的蛋白酶并采用特定工艺(例如分步酶解)才能够较为彻底地消除大豆蛋白的致敏性。
表2 低致敏大豆肽全粉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5000Da以上(%) 19.07 17.10 18.24
3000-5000Da(%) 6.25 4.64 4.39
1000-3000Da(%) 24.48 16.06 15.82
500-1000Da(%) 20.11 22.36 22.18
140-500Da(%) 29.33 37.53 36.95
140Da以下(%) 0.56 2.32 2.41
5000Da以下 80.93 82.91 81.76
重均分子量 2856.27 2100.61 2175.76
由表2结果可知:
本发明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分子量小于5000Da的肽的质量含量>80%。
表3 各大豆肽粉口感评价结果
试验例 平均苦味值
实施例1 4
实施例2 4
实施例3 3
对照例1 4
对照例2 7
对照例3 6
由表3结果可知:
本发明制备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苦味成分少,口感较好,说明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酶解产物中苦味物质的产生;而采用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等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时无法有效避免大豆蛋白中的苦味涩味成分的释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将大豆蛋白粉与水混合制成大豆蛋白溶液后,对大豆蛋白溶液进行热变性,制得变性蛋白溶液;
2)调节所述变性蛋白溶液的pH值至6~9后,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第一酶解,制得第一酶解液;
3)向所述第一酶解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第二酶解,灭酶后,制得第二酶解液;
4)对所述第二酶解液进行浓缩、均质、灭菌和喷雾干燥,制得低致敏大豆肽全粉,
其中,所述热变性包括: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70~90℃后,保温并持续搅拌20~60min;
所述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所述第一酶解在30~6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控制第一酶解的时间为60~180min;
所述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所述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10~100U/g,并且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用量比为1:(1~4),所述第二酶解在温度为30~60℃及pH值为5~8的条件下进行,并且控制第二酶解的时间为60~18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kg:(5~10)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10~12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灭酶,并且控制灭酶的时间为10~30s。
4.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大豆球蛋白的含量<7000mg/kg,β-伴球蛋白的含量<6000mg/kg,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750mg/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致敏大豆肽全粉中分子量小于5000Da的肽的质量含量>80%。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在奶粉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201510218602.9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782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8602.9A CN104782877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8602.9A CN104782877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2877A CN104782877A (zh) 2015-07-22
CN104782877B true CN104782877B (zh) 2017-11-14

Family

ID=5354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8602.9A Active CN104782877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2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0502B (zh) * 2017-04-28 2018-08-24 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敏性速溶马铃薯豆奶粉的制备方法
CN106982982A (zh) * 2017-05-09 2017-07-28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提高植物蛋白酶解效率的碱热处理方法
CN109349354B (zh) * 2018-10-18 2022-02-18 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低聚肽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9676A (zh) * 2019-04-09 2019-08-06 夏建伟 一种含肽杂粮全粉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浆液、浓浆和全粉
CN110192592A (zh) * 2019-05-13 2019-09-03 黑龙江冰泉多多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速溶大豆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5648B (zh) * 2020-08-13 2021-07-02 江南大学 一种检测大豆伴球蛋白致敏性肽段及消除大豆伴球蛋白致敏性方法
CN113331391B (zh) * 2021-07-08 2022-06-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降低酱油中致敏蛋白含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142C (zh) * 2003-09-16 2005-02-23 北京陶正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大豆蛋白活性肽的制作方法
CN101096698B (zh) * 2007-07-18 2010-05-26 东北农业大学 大豆高f值寡肽的制备方法
CN103014112B (zh) * 2012-12-20 2015-05-06 广州合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肽及其工业化生产方法与应用
CN103981244A (zh) * 2014-05-13 2014-08-13 南昌大学 一种制备低致敏大豆蛋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2877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877B (zh) 一种低致敏大豆肽全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55625A (zh) 一种低致敏低苦味大豆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58129B (zh) 一种核桃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58259B (zh) 酶解小麦面筋蛋白制备低苦味肽粉的方法
CN102204620B (zh) 无苦味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CN106916871A (zh) 一种仿生酶解制备蚌肉小肽的生产方法
CN107348391A (zh) 一种无苦腥味、速溶性全蛋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1282A (zh) 大米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CN106982982A (zh) 一种提高植物蛋白酶解效率的碱热处理方法
CN106978462A (zh) 一种仿生酶解制备玉米肽粉的生产方法
CN104789622B (zh) 一种低致敏性低腥味鱼蛋白肽全粉及其工业化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80263A (zh) 一种仿生酶解制备豌豆肽粉的生产方法
CN107858394B (zh) 乳清蛋白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
CN106173186A (zh) 一种高值化综合利用小麦胚芽制备多肽的新方法
CN110521998A (zh) 一种鸡粉和基于低盐发酵工艺鸡粉的复合制备方法
CN115211509A (zh) 一种用于制备液体植物蛋白基料的复配酶制剂及其应用
US3718479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processed foods from soybeans
JP3156902B2 (ja) 低蛋白質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CN104000129B (zh) 利用高静压技术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CN110897088A (zh) 一种小麦胚芽多肽速食粉的制备方法
CN106615174B (zh) 一种乳清多肽饮品的生产方法
CN107099571A (zh) 一种仿生酶解制备蚕蛹小肽的生产方法
CN108041549A (zh) 一种富含鲜味肽营养鸡汤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
CN115316608A (zh) 一种利用酶解改善大豆粉溶解性的方法
CN106929557A (zh) 一种仿生酶解制备大豆肽粉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5 Beijing, Jiuxianqiao Middle Road, building 24, No., building 6

Patentee after: China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Beijing, Jiuxianqiao Middle Road, building 24, No., building 6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 Fermentation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