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1231B -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1231B
CN104771231B CN201510204862.0A CN201510204862A CN104771231B CN 104771231 B CN104771231 B CN 104771231B CN 201510204862 A CN201510204862 A CN 201510204862A CN 104771231 B CN104771231 B CN 104771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upper jaw
clamping plate
chin portion
mandi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4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1231A (zh
Inventor
薛超然
白丁
罗恩
杜文
舒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048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1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1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1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1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2017/564Methods for bone or joint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上颌左侧导航板和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或颏部导航板,上颌左侧连接件和上颌右侧连接件、下颌左侧连接件和下颌右侧连接件或颏部连接件,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或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上述各构件通过软件设计,采用快速成型法制作。

Description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正颌外科手术通过离断上颌骨、下颌骨和(或)颏部部分骨块并移动其至目标位置以改善颅颌面畸形。传统正颌外科手术使用咬合牙合板作为骨块移动定位工具,但其制作流程复杂。由于术中难以保证下颌骨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稳定,且传统咬合牙合板根据牙列咬合位置定位,不能保证各骨块间的相对位置,骨块移动位置存在较大误差。
专利CN201420093818.8公开了“一种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该中间导板包括一个马蹄形导板,其上表面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部分相匹配的上牙列印记,左右两侧设有插接结构,左右各一个小定位板,小定位板的一面与眶下孔下缘的骨面相匹配,另一面设有插接结构,小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孔,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能够与小定位板上的插接结构和马蹄形导板上的插接结构连接定位。使用时将马蹄形导板固位于患者上牙列,将第一套连接杆与小定位板连接,并安置小定位板于骨面,根据其上截骨线截骨,再使用第二套连接杆连接马蹄形导板与小定位板,将上颌骨骨块移动到目标位置。这种中间导板虽然可以在骨块固位前准确定位上颌骨块位置,但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该中间导板定位上颌骨骨块移动至目标位置后,需要手术医生自行选择和安置固位夹板,因而固位夹板的形态难以保证与骨面完全贴合,影响骨块位置的稳定;固定小定位板需在骨面钻孔,安装固位夹板还需在骨面打孔,因此会给患者造成额外创伤,且操作程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便在准确定位正颌外科手术骨块位置的同时,减少打孔及打孔导致的创伤,减少术中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本发明所述导航装置根据正颌外科手术的需要,有以下几种:
1、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上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和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2、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左侧导航板的下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右侧导航板的下颌右侧连接件和手术中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3、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颏部导航板的颏部连接件、手术中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连接件组合的插槽;颏部导航板上设置有定位孔、与颏部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4、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上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左侧导航板的下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右侧导航板的下颌右侧连接件、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和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5、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上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颏部导航板的颏部连接件、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颏部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6、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左侧导航板的下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右侧导航板的下颌右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颏部导航板的颏部连接件、手术中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颏部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7、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此种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上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左侧导航板的下颌左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下颌右侧导航板的下颌右侧连接件、连接U形咬合板与颏部导航板的颏部连接件、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所述U形咬合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颏部连接件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上述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上颌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颏部截骨线,上颌骨截骨线和下颌骨截骨线,上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或上颌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上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
③采集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
④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在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基础上确定上颌骨固位夹板,下颌骨固位夹板,颏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上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或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确定上颌骨固位夹板,下颌骨固位夹板,颏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使用三维软件设计上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确定和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上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下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颏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上颌骨和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下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上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上颌左侧导航板和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或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和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连接件三维模型;
(3)各构件的制作
利用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固位夹板或初始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制作成实物,对于制作的初始固位夹板,使用时弯曲成所设计的固位夹板形态。
下面以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均需手术为例,说明本发明所述导航装置的使用方法。手术时使用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操作如下:
(1)对导航装置的各构件消毒灭菌。
(2)将U形咬合板固定于患者上颌牙列。
(3)用上颌骨左侧连接件将上颌骨左侧导航板与U形咬合板连接,使上颌骨左侧导航板置于患者已经剥离软组织的上颌骨左侧骨面。
(4)使用骨钻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上颌骨左侧骨面钻孔,使用往复锯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的截骨线定位口部分离断上颌骨左侧骨块。
(5)去除上颌左侧连接件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用上颌右侧连接件将上颌右侧导航板与U形咬合板接,使上颌右侧导航板置于上颌骨右侧骨面。
(6)使用骨钻沿上颌右侧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上颌骨右侧骨面钻孔,使用往复锯沿上颌右侧导航板上的截骨线定位口部分离断上颌骨右侧骨块。
(7)离断上颌骨剩余骨连接,获取上颌骨的近牙列部分(上颌骨)与远牙列部分(颅骨),以上颌骨固位夹板(上颌骨固位夹板可由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弯曲而成,也可以是直接成型的固位夹板)为导航板将上颌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移动至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即步骤(4)、步骤(6)在上颌骨上钻的所有孔与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所有固位孔完全对准的位置,然后用固位螺钉分别穿过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各固位孔进入上颌骨上的各孔,将上颌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予以固定。)
(8)将U形咬合板固定于患者下颌牙列。
(9)用下颌骨左侧连接件将下颌骨左侧导航板与U形咬合板连接,使下颌骨左侧导航板置于患者已经剥离软组织的下颌骨左侧骨面。
(10)使用骨钻沿下颌左侧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患者的下颌骨左侧骨面钻孔,使用往复锯沿下颌左侧导航板上的截骨线定位口离断部分下颌骨左侧骨块。
(11)去除下颌左侧连接件与下颌左侧导航板,将下颌右侧导航板置于下颌骨右侧骨面,用下颌右侧连接件将下颌右侧导航板与U形咬合板连接。
(12)使用球钻沿下颌右侧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在患者的下颌骨右侧骨面钻孔,使用往复锯沿下颌右侧导航板上的截骨线定位口离断部分下颌骨右侧骨块。
(13)离断下颌骨剩余骨连接,获取下颌骨近牙列部分(下颌骨前部)与远牙列部分(左侧下颌骨升支和右侧下颌骨升支),以下颌骨固位夹板(下颌骨固位夹板可由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弯曲而成,也可以是直接成型的固位夹板)为导航板将下颌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移动至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即步骤(9)、步骤(11)在下颌骨近上钻的所有孔与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所有固位孔完全对准的位置,然后用固位螺钉分别穿过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各固位孔进入下颌骨上的各孔,将下颌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予以固定。
(14)用颏部连接件将颏部导航板与U形咬合板连接,使颏部导航板置于患者已经剥离软组织的下颌骨前部骨面。
(15)使用骨钻沿颏部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患者的下颌骨前部骨面和颏部骨面钻孔,使用往复锯沿颏部导航板上的截骨线定位口离断患者的部分颏部骨块。
(16)去除颏部连接件与颏部导航板。
(17)离断颏部剩余骨连接,获取颏部的近牙列部分(下颌骨)与远牙列部分(颏部),以颏部固位夹板(颏部固位夹板可由颏部初始固位夹板弯曲而成,也可以是直接成型的固位夹板)为导航板将颏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移动至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即步骤(12)在颏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上钻的所有孔与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所有固位孔完全对准的位置,然后用固位螺钉分别穿过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各固位孔进入颏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上的各孔,将颏部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予以固定。
(18)以下按照传统手术步骤进行。
(19)术后可使用U形咬合板进行牙合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发明所述导航装置,获得近牙列部分、远牙列部分前沿导航板上的定位孔在上颌骨、下颌骨或颏部骨面所钻的孔与将近牙列部分、远牙列部分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固定近牙列部分、远牙列部分的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位置对应、数量相同,因而只需在上颌骨、下颌骨或颏部骨面上钻一次孔,即可实现手术中的截骨操作与近牙列部分、远牙列部分移动到位后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减少在上颌骨、下颌骨或颏部骨面的钻孔次数及钻孔所造成的创伤。
2、本发明所述导航装置中的固位夹板不仅具有固定移动到位的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导近牙列部分与远牙列部分移动到目标位置的功能,使用本发明所述导航装置中的固位夹板,近牙列部分、远牙列部分的移动定位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3、本发明所述方法制作的导航装置,其导航版、固位夹板精度高,与上颌骨、下颌骨或颏部骨面的匹配性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4、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快速设计和形成导航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颏突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设计的图7所述导航装置中的固位夹板的示意图。
图9是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成的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
图10是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设计的图7所述导航装置中的U形咬合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颏部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中,1U形咬合板,1-1上牙列印记,1-2下牙列印记,1-3插槽,2上颌左侧连接件,2-1连接板,2-2插销,3上颌右侧连接件,3-1连接板,3-2插销,4上颌左侧导航板,4-1定位孔,4-2截骨线定位口,4-3插槽,5上颌右侧导航板,5-1定位孔,5-2截骨线定位口,5-3插槽,6上颌骨固位夹板,6-1固位孔,7下颌左侧连接件,7-1连接板,7-2插销,8下颌右侧连接件,8-1连接板,8-2插销,9下颌左侧导航板,9-1定位孔,9-2截骨线定位口,9-3插槽,10下颌右侧导航板,10-1定位孔,10-2截骨线定位口,10-3插槽,11下颌骨固位夹板,11-1固位孔,12颏部导航板,12-1定位孔,12-2截骨线定位口,12-3插槽,13颏部连接件,13-1连接板,13-2插销,14颏部固位夹板,14-1固位孔,15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6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16-1模型上的截骨线,16-2模型上的固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上颌左侧连接件2由两根两端弯曲的平行竖杆、连接两根平行竖杆的多条平行横杆、平行竖杆两端设置的连接板2-1和连接板上设置的插销2-2组成,所述上颌右侧连接件3由两根两端弯曲的平行竖杆、连接两根平行竖杆的多条平行横杆、平行竖杆两端设置的连接板3-1和连接板上设置的插销3-2组成,组成上颌左侧连接件2和上颌右侧连接件3的竖杆直径为4mm,横杆直径为3mm;所述上颌左侧导航板4设置有八个定位孔4-1、与上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4-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4-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所述上颌右侧导航板5设置有八个定位孔5-1、与上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5-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5-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条形口;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中,两个为L形,两个为条形,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和上颌骨固位夹板6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上颌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上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
③采集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
④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在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的基础上确定上颌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上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上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16;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上颌左侧导航板和上颌右侧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及上颌左侧导航板和上颌右侧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上颌左侧连接件和上颌右侧连接件三维模型;
(3)各构件的制作
使用三维打印材料,通过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上颌左侧连接件、上颌右侧连接件制作成实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左侧导航板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与上颌右侧导航板的上颌右侧连接件8、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下颌左侧连接件7由两根两端弯曲的平行竖杆、连接两根平行竖杆的多条平行横杆、平行竖杆两端设置的连接板7-1和连接板上设置的插销7-2组成,所述下颌右侧连接件8由两根两端弯曲的平行竖杆、连接两根平行竖杆的多条平行横杆、平行竖杆两端设置的连接板8-1和连接板上设置的插销8-2组成,组成下颌左侧连接件7和下颌右侧连接件8的竖杆直径为4mm,横杆直径为3mm;所述下颌左侧导航板9设置有四个定位孔9-1、与下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9-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9-2,所述下颌右侧导航板10设置有四个定位孔5-1、与下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0-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0-2;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近似于条形,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和下颌骨固位夹板11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下颌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
③采集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
④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在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的基础上确定下颌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下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16;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及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下颌左侧连接件和下颌右侧连接件三维模型;
(3)各构件的制作
使用三维打印材料,通过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连接件、下颌右侧连接件制作成实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与颏部导航板的颏部连接件13、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颏部连接件13由两根两端弯曲的平行竖杆、连接两根平行竖杆的多条平行横杆、平行竖杆两端设置的连接板13-1和连接板上设置的插销13-2组成,组成颏部连接件13的竖杆直径为4mm,横杆直径为3mm;所述颏部导航板12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2-1、与颏部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2-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3-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颏部固位夹板11近似于“工”字形,该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颏部导航板12和颏部固位夹板14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颏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
③采集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
④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在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基础上确定颏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颏部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颏部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16;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颏部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颏部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颏部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及颏部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颏部连接件三维模型;
(3)各构件的制作
使用三维打印材料,通过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颏部初始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颏部导航板、颏部连接件制作成实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和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上颌左侧连接件2和上颌右侧连接件3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下颌左侧连接件7和下颌右侧连接件8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所述上颌左侧导航板4设置有八个定位孔4-1、与上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4-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4-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所述上颌右侧导航板5设置有八个定位孔5-1、与上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5-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5-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条形口,所述下颌左侧导航板9设置有四个定位孔9-1、与下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9-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9-2,所述下颌右侧导航板10设置有四个定位孔5-1、与下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0-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0-2;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中,两个为L形,两个为条形,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近似于条形,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上颌骨固位夹板6和下颌骨固位夹板11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上颌左侧连接件2和上颌右侧连接件3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颏部连接件13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上颌左侧导航板4设置有八个定位孔4-1、与上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4-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4-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所述上颌右侧导航板5设置有八个定位孔5-1、与上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5-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5-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条形口,所述颏部导航板12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2-1、与颏部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2-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3-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中,两个为L形,两个为条形,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颏部固位夹板11近似于“工”字形,该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颏部导航板12、上颌骨固位夹板6和颏部固位夹板14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手术中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下颌左侧连接件7和下颌右侧连接件8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颏部连接件13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下颌左侧导航板9设置有四个定位孔9-1、与下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9-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9-2,所述下颌右侧导航板10设置有四个定位孔5-1、与下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0-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0-2,所述颏部导航板12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2-1、与颏部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2-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3-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近似于条形,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颏部固位夹板11近似于“工”字形,该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颏部导航板12、下颌骨固位夹板11和颏部固位夹板14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作方法参照实施例2和实施例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由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和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组成;所述U形咬合板1的厚度为4mm,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1-1、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1-2,上下牙列印记的深度2mm,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1-3;所述上颌左侧连接件2和上颌右侧连接件3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下颌左侧连接件7和下颌右侧连接件8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颏部连接件13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所述上颌左侧导航板4设置有八个定位孔4-1、与上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4-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4-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所述上颌右侧导航板5设置有八个定位孔5-1、与上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5-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5-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条形口,所述下颌左侧导航板9设置有四个定位孔9-1、与下颌左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9-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9-2,所述下颌右侧导航板10设置有四个定位孔5-1、与下颌右侧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0-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0-2,所述颏部导航板12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2-1、与颏部连接件端部的插销组合的两个插槽12-3、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13-2,截骨线定位口为宽度是1mm的条形口;四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中,两个为L形,两个为条形,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近似于条形,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颏部固位夹板11近似于“工”字形,该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颏部导航板12、上颌骨固位夹板6、下颌骨固位夹板11和颏部固位夹板14的厚度为2.5~3mm。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其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上颌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15(见图8);
③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确定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见图8),并确定和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见图9);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和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连接件三维模型(见图10);
(3)各构件的制作
使用三维打印材料,通过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U形咬合板、各固位夹板、各导航板和各连接件制作成实物。
上述实施例中,导航板和固位夹板的厚度为2.5~3mm。

Claims (1)

1.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装置如下: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和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2)、上颌右侧连接件(3)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和手术中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下颌左侧连接件(7)、下颌右侧连接件(8)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和手术中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连接件组合的插槽;颏部导航板(12)上设置有定位孔、与颏部连接件(13)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 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下颌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和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2)、上颌右侧连接件(3)、下颌左侧连接件(7)、下颌右侧连接件(8)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和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 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颏部导航板(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2)、上颌右侧连接件(3)、颏部连接件(13)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和手术中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颏部导航板(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下颌左侧连接件(7)、下颌右侧连接件(8)、颏部连接件(13)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或用于正颌外科手术上颌骨块、下颌骨块和颏部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包括U形咬合板(1)、与上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左侧导航板(4)、与上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上颌右侧导航板(5)、与下颌骨左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左侧导航板(9)、与下颌骨右侧骨面相匹配的下颌右侧导航板(10)、与下颌骨前部骨面相匹配的颏部导航板(12)、连接U形咬合 板(1)与上颌左侧导航板(4)的上颌左侧连接件(2)、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上颌右侧导航板(5)的上颌右侧连接件(3),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左侧导航板(9)的下颌左侧连接件(7)、连接U形咬合板(1)与下颌右侧导航板(10)的下颌右侧连接件(8)、连接U形咬合板(1)与颏部导航板(12)的颏部连接件(13)和手术中用于上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上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上颌骨固位夹板(6),用于下颌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下颌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两个下颌骨固位夹板(11),用于颏部骨块移动导航及对移动到位的颏部骨块予以固定的至少一个颏部固位夹板(14);所述U形咬合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上牙列印记、与下牙列的牙合面匹配的下牙列印记,U形咬合板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组合的插槽;上颌左侧导航板(4)、上颌右侧导航板(5)、下颌左侧导航板(9)、下颌右侧导航板(10)、颏部导航板(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与上颌左侧连接件(2)、上颌右侧连接件(3)、下颌左侧连接件(7)、下颌右侧连接件(8)、颏部连接件(13)组合的插槽,手术时用于确定截骨位置的截骨线定位口;各上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上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上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上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下颌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下颌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下颌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各颏部固位夹板分别与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的骨面相匹配并设置有固位孔,各颏部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数量和位置分别与通过手术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的需其固定的颏部骨块上及相邻下颌骨前部骨面上所具有的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固位夹板的设计
①利用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牙列三维模型,将前述两种三维模型配准,去除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中的牙列部分,将采集的牙列三维模型与去除牙列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合并为一整体,得到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
②根据既定手术方案,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在整合后的全颅面模型上模拟上颌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颏部截骨线,上颌骨截骨线和下颌骨截骨线,上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或上颌骨截骨线、下颌骨截骨线和颏部截骨线,以截骨线为界,远离牙列的骨块为远牙列部分,靠近牙列的骨块为近牙列部分;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 件将上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至目标位置,生成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
③采集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
④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在上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初始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初始固位夹板的基础上确定上颌骨固位夹板,下颌骨固位夹板,颏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上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或根据手术方案和移动后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确定上颌骨固位夹板,下颌骨固位夹板,颏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形态、数量、安置位置及固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使用三维软件设计上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上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再将生成的所述固位夹板的三维模型安置于移动后的全颅面模型骨面上的既定固定位置,并确定和记录下固位夹板上的固位孔的相应位置;
(2)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的设计
①应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将确定了固位孔的上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下颌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颏部的近牙列部分和远牙列部分,上颌骨和下颌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上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远牙列部分与近牙列部分移回移动前的位置,生成在移 动前的全颅面结构三维模型上模拟有上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下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上颌骨和下颌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上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或上颌骨、下颌骨和颏部的截骨线与固位孔的模型;
②根据步骤①所述模型,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U形咬合板的三维模型,并在其端面设计插槽;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模拟上颌左侧导航板和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颏部导航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和下颌右侧导航板,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或上颌左侧导航板、上颌右侧导航板、下颌左侧导航板、下颌右侧导航板和颏部导航板的安置位置和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导航板的三维模型上设计插槽、截骨线定位口和定位孔,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截骨线定位口对应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的截骨线,导航板三维模型上的定位孔数量和位置与步骤①所述模型上固位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利用三维工业建模软件生成能与U形咬合板的插槽和导航板的插槽组合且凸向唇颊侧的连接件三维模型;
(3)各构件的制作
利用快速成型法将步骤(1)、步骤(2)设计出的固位夹板或初始固位夹板、U形咬合板、导航板和连接件制作成实物,对于制作的初始固位夹板,使用时弯曲成所设计的固位夹板形态。
CN201510204862.0A 2015-04-27 2015-04-27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4771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4862.0A CN104771231B (zh) 2015-04-27 2015-04-27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4862.0A CN104771231B (zh) 2015-04-27 2015-04-27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1231A CN104771231A (zh) 2015-07-15
CN104771231B true CN104771231B (zh) 2016-10-12

Family

ID=5361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4862.0A Active CN104771231B (zh) 2015-04-27 2015-04-27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12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915A (zh) * 2017-12-01 2018-02-27 吉林大学 LeFort I型截骨上颌骨移动精确定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586B (zh) * 2015-09-28 2017-04-12 四川大学 用于正颌手术的数字化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86886B (zh) * 2016-01-08 2018-07-13 四川大学 根尖下截骨术定位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DE102016108433A1 (de) * 2016-05-06 2017-11-09 Karl Leibinger Medizintechnik Gmbh & Co. Kg Unterkieferresektionsschablone
KR101827310B1 (ko) * 2016-06-15 2018-02-09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상악골 절개 및 정교합 유도장치 및 방법
KR101901646B1 (ko) * 2017-03-07 2018-10-01 주식회사 메가젠임플란트 3차원 하이브리드 영상 구축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악교정 시스템
CN109124783B (zh) * 2017-06-19 2021-07-27 王旭东 一种矫正颌骨畸形术中的数字化定位导板的制作方法
DE102017115750A1 (de) 2017-07-13 2019-01-17 Karl Leibinger Medizintechnik Gmbh & Co. Kg Knochenpositioniervorrichtung für die Dysgnathie mit Trennwerkzeugführungsvorrichtung / -abschnitt
CN108720889A (zh) * 2018-06-20 2018-11-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牙支持式下颌骨升支截骨及牵引器固定导板
CN109700532B (zh) * 2018-12-17 2021-07-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个体化颅颌面部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
CN109700533B (zh) * 2018-12-17 2021-07-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
CN109620380B (zh) * 2019-01-21 2023-08-25 四川大学 一种下颌骨双颏孔区骨折复位固定导板
CN111681311B (zh) * 2020-06-14 2023-07-2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通过计算机辅助的稳定正颌手术术后颌骨位置的方法
CN216124593U (zh) * 2020-07-27 2022-03-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全口种植手术的数字化截骨导板
CN114569260A (zh) * 2020-11-18 2022-06-03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一种上颌骨截骨后的就位引导板
CN114005341A (zh) * 2021-11-04 2022-02-01 四川大学 一套正颌外科手术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42216B (zh) * 2021-12-01 2022-02-22 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牙对合模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322911C (en) * 1987-04-07 1993-10-12 Richard Allison Pollock Anatomical precontoured plat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US6325803B1 (en) * 1998-02-18 2001-12-04 Walter Lorenz Surgic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dibular osteosynthesis
CN1833617A (zh) * 2006-04-13 2006-09-20 上海交通大学 计算机辅助生成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CA2795668C (en) * 2010-04-29 2017-05-16 Synthes Usa, Llc Orthognathic implant and methods of use
JP2015523871A (ja) * 2012-05-17 2015-08-20 デピュイ・シンセス・プロダクツ・エルエルシーDePuy Synthes Products, LLC 外科手術計画の方法
CN103908352B (zh) * 2013-01-07 2016-08-10 无锡时代天使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数字虚拟颌架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06348A (zh) * 2013-03-08 2013-05-1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虚拟外科手术模拟方法及其装置
CN203815582U (zh) * 2014-03-03 2014-09-10 叶年嵩 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
CN204671276U (zh) * 2015-04-27 2015-09-30 四川大学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915A (zh) * 2017-12-01 2018-02-27 吉林大学 LeFort I型截骨上颌骨移动精确定位器
CN107736915B (zh) * 2017-12-01 2020-06-02 吉林大学 LeFort I型截骨上颌骨移动精确定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1231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1231B (zh)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A2806035C (en) Method and internal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final position of dentate skeleton in orthognathic surgery
KR101872058B1 (ko) 치과이식술을 위한 외과용 안내 시스템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9758208B (zh) 一种截骨导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6886A (zh) 根尖下截骨术定位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30747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he placement of a dental implant
CN105078586A (zh) 用于正颌手术的数字化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71276U (zh) 用于正颌外科手术骨块定向移动的导航装置
CN105662525A (zh) 下颌根尖下截骨术定位导板
CN105188597A (zh) 用于制造牙科模型的方法
KR101249688B1 (ko) 치아교정 모의치료 및 악교정수술을 위한 영상 매칭정보 생성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수술용장치 제작정보 제공 방법
US20090197219A1 (en) System for a dental implant surgical guide
RU2548317C2 (ru)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ортогнатической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й операции
Ganz Techniques for the use of CT imaging for the fabrication of surgical guides
CN109124783B (zh) 一种矫正颌骨畸形术中的数字化定位导板的制作方法
EP1887955A1 (fr) Methode et equipement pour la simulation d'operation de chirurgie maxillo faciale et transfert de ce planning en salle d operation
CN203815582U (zh) 用于正颌外科术中上颌骨定位的中间导板
Westbrook et al. Comparison of a novel static computer-aided surgical and freehand techniques for osteotomy and root-end resection
KR20160095754A (ko) x y z축 기록 장치를 이용한 치과용 디지털 치아제작 방법과 교합기 와 지그
CN211674662U (zh) 模拟牙齿尺寸进行定位的种植导板
TWI343799B (en) Method of developing personal occlusion 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denture fabrication
CN112137683A (zh) 一种辅助下颌支矢状骨劈开的下颌小舌定位导板系统
CN216702600U (zh) 上颌骨延伸截骨导板
KR101190656B1 (ko) 영상기반 좌표동기화용 플레이트
KR101778790B1 (ko) 광대뼈 수술용 가이드, 그 제작방법, 기록매체 및 그 제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