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8729B -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8729B
CN104768729B CN201280076890.3A CN201280076890A CN104768729B CN 104768729 B CN104768729 B CN 104768729B CN 201280076890 A CN201280076890 A CN 201280076890A CN 104768729 B CN104768729 B CN 104768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film
grips
stretched film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8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8729A (zh
Inventor
畠山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68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8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45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in a direction which is not parallel or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feed, e.g. obli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倾斜拉伸工序: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以等速输送把持上述两端部的把持件后,对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加速使其快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于上述第2把持件,由此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中,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Description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拉伸树脂膜而成的拉伸膜利用其光学各向异性,在各种显示装置中作为起到各种光学功能的光学膜使用。例如已知有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将拉伸膜用作用于防止着色、扩大视场角等光学补偿等的光学补偿膜。另外,已知有通过将拉伸膜与起偏振器(偏光膜)贴合,从而得到使用拉伸膜作为兼作偏振片保护膜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
根据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这样的圆偏振片有时需要以如下配置进行贴合:使拉伸膜的面内慢轴等光学轴相对于起偏振器的吸收轴以所希望的角度倾斜。
然而,起偏振器一般是通过在长边方向以高倍率拉伸而得到的,因此由该拉伸形成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一致的情况居多。与此相对,现有的相位差膜为纵拉伸或者由纵拉伸制造,因此在原理上面内慢轴等光学轴(取向轴)相对于膜的长条方向(输送方向)为0°或90°。因此,如上所述,为了使起偏振器的吸收轴与拉伸膜的面内慢轴倾斜而使它们的关系成为所希望的角度,不得不以特定的角度切割长条的起偏振器和相位差膜(拉伸膜)中的至少一方,以逐张贴合膜片彼此的分批方式进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膜上产生不需要的部位分,引起利用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另外,由于将长条的起偏振器和相位差膜(拉伸膜)中的至少一方制成膜片来贴附,所以存在如下问题:贴附时它们的轴偏离于所希望的角度,产生轴不均。
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各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倾斜拉伸装置,将树脂膜以所希望的角度在倾斜方向拉伸,能够将慢轴等光学轴自由地控制在相对于膜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既非0°也非90°的方向上。
作为这样的制造方法,首先可举出通过使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而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即使用弯曲式的倾斜拉伸装置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举出通过使左右的把持件行走的导轨等行走支撑件成为弯曲形状而对左右的把持件的移动轨迹长度设置长度差,对树脂膜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
然而,这样的弯曲式的倾斜拉伸装置虽然有时得到适合的长条拉伸膜,但由于把持件行走的导轨等行走支撑件弯曲,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所以作为长条拉伸膜的制造装置,在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变宽,有装置整体大型化的趋势。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
因此,作为可节省空间的倾斜拉伸方法,可举出如下方法:使用不必为了倾斜拉伸而弯曲拉伸方向的直线式的倾斜拉伸装置,不需要使导出长条膜的方向与卷绕拉伸长条膜而成的长条拉伸膜的方向倾斜。具体而言,可举出如下的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用多个把持件把持树脂膜的两端部,在输送树脂膜的同时,对把持一个端部的把持件与把持另一端部的把持件的行走速度设置速度差,将树脂膜倾斜拉伸。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
上述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是指,使用能够在输送方向和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膜的加宽或收缩的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的方法。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片·膜的倾斜拉伸方法:用纵向的夹具间距随着行走移动而改变的间距可变式的左右夹具分别把持拉伸对象的片·膜的两左右侧边缘部,在上述夹具(把持件)的纵向的夹具间距开始扩大的位置用左侧夹具和右侧夹具相对于片·膜的行进方向赋予方向差,从而该夹具的纵向的夹具间距随着上述夹具的行走移动而扩大,由此进行倾斜拉伸。另外公开了,根据这样的方法,不必对左右夹具的移动轨迹长度赋予长度差就能够进行倾斜拉伸。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果将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直线式的倾斜拉伸装置制造的长条拉伸膜用于所要求的对比度性能比液晶显示装置高的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装置,则有时产生颜色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1131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倾斜拉伸工序: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以等速输送把持上述两端部的把持件后,使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加速使其快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于上述第2把持件,由此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中,在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的长条膜的状态的简图。
图2是表示使用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通常的同时双轴拉伸时的长条膜的状态的简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的缓和处理的简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倾斜拉伸装置的简图。
图5是表示可使用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长条拉伸膜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对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这样的、使用采用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得到的长条拉伸膜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的产生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可知产生位置在膜的长边方向呈周期性产生。而且,在所得长条拉伸膜的先行侧的端部确认有颜色不均的产生。此外,经过详细研究,其结果是,对于其产生位置,在先行侧端部的把持件与把持件之间的区域、所谓的缩颈部显著产生。
另外可知,在对长条膜纵拉伸时,缩颈部会受到应变应力。而且可知,如果制膜速度提高则该应力变强,缩颈部发生白浊等,受到过度的应力。
这样的应力虽然经过拉伸结束后的工序中进行收缩的工序,但由于要复原的力作用于此时所受到的力,所以在拉伸结束后也会产生光学轴的轴偏移。特别是在使长条膜倾斜拉伸的情况下,由于轴朝向倾斜方向,所以由上述收缩时的力的影响引起的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移显著产生。由此,认为会产生轴偏移。
而且,认为将产生了该轴偏移的长条拉伸膜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会产生颜色不均。
本发明人基于这些见解,想到了如下的本发明。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至少具备倾斜拉伸工序: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以等速输送把持上述两端部的把持件后,使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加速使其快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于上述第2把持件,由此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作为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例如可举出如下工序等: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边输送边在上述长条膜的宽度方向拉伸,并且使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先行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由此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是如下方法:在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中,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如上所述的、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所致的轴偏移的产生。因此,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能够制造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应予说明,这里长条是指长度为宽度的5倍以上,优选为10倍以上。即,长条膜是指具有相对于膜的宽度为5倍以上的长度的膜。另外,长条膜具体而言被卷绕成卷状,作为膜卷,具有被保存或输送的程度的长度。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倾斜拉伸工序)
首先,对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倾斜拉伸工序进行说明。
倾斜拉伸工序是将长条膜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拉伸的工序。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可通过连续供给长条膜来制造所希望的长度的长条拉伸膜。应予说明,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在将长条膜制膜后暂时卷绕成卷芯,形成卷绕体(也称为原始料卷)后供给至倾斜拉伸工序,也可以不卷绕制膜后的长条膜而从制膜工序连续供给至倾斜拉伸工序。连续进行制膜工序和倾斜拉伸工序可反馈拉伸后的膜厚、光学值的结果而变更制膜条件,能够得到所希望的长条拉伸膜,因而优选。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相对于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具有慢轴(取向轴)的长条拉伸膜。这里,相对于长条膜的宽度方向的角度是膜面内的角度。慢轴仅通过纵拉伸、横拉伸而在未实施倾斜拉伸的情况下,出现在拉伸方向或与拉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以相对于长条膜的拉伸方向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进行拉伸,能够制造在这样的倾斜方向具有慢轴的长条拉伸膜。
长条拉伸膜的拉伸方向与慢轴所处的角度、即取向角可以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内任意设定成所希望的角度。
另外,采用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时,产生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由此,对于产生轴偏移,考虑如下。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认为产生轴偏移。应予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的长条膜的状态的简图。
如图1所示,对于使用了同时双轴倾斜拉伸装置的长条膜的倾斜拉伸而言,用多个把持件12、13把持长条膜11的两端部,边输送边逐渐扩大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12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13的距离,由此在长条膜的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即,进行横拉伸。在该横拉伸时,通过逐渐扩大邻接的第1把持件12间的距离,从而使第1把持件12先行于第2把持件13。在该状态下,由第1把持件12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附近的长条膜在输送方向受到张力,因此,如图1所示,由第1把持件12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所承受的张力14强于由第2把持件13把持的延迟侧的端部所承受的张力15。因此,在先行侧的端部,邻接的第1把持件12间的区域即所谓的缩颈部16容易受到应变应力。其后,逐渐扩大邻接的第1把持件12间的距离。由此,长条膜11的慢轴(光学轴)21倾斜。应予说明,对于扩大邻接的第2把持件13间的距离而言,在逐渐扩大邻接的第1把持件12间的距离后逐渐扩大。这样的倾斜拉伸后,长条膜11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受到收缩的力20。而且,缩颈部16、17也受到要恢复原状的力。此时,由于由第1把持件12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所承受的张力14强,所以在邻接的第1把持件12间形成的缩颈部16所承受的力18强于在邻接的第2把持件13间形成的缩颈部17所承受的力19。由此,长条膜的光学轴22在先行侧被缩颈部16侧牵引,偏移于所希望的光学轴21。
另外,与此相对,同时双轴纵·横拉伸的情况如图2所示。应予说明,图2是表示进行同时双轴纵·横拉伸时的长条膜的状态的简图。
在扩大邻接的把持件32间的距离时,长条膜所承受的张力33如图2所示与长条膜的输送方向垂直。另外,拉伸后,缩颈部34所承受的力35、长条膜所承受的收缩的力36也与长条膜的输送方向垂直。由此,不产生使长条膜的光学轴38偏离于所希望的光学轴37的力,因而长条膜的光学轴38几乎不会偏离于所希望的光学轴37。
根据以上,上述轴偏移在使用同时双轴拉伸装置时未必产生,而是在使用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会产生的问题,这一点是本发明人进行研究结果新得到的见解。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通过如上所述在使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可实现消除上述问题。即,能够制造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倾斜拉伸工序只要是通过使第1把持件先行于第2把持件而使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的工序即可。具体而言,如上所述,优选如下工序:通过先行于第2把持件而扩大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距离后,扩大邻接的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使第1把持件与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相同。由此,通过使第1把持件先行而使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进而,其后通过加快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而使倾斜拉伸工序后的第1把持件与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相同。由此,能够使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此外由于在放开把持件时的速度为等速,所以可抑制长条拉伸膜产生皱褶等。
另外,缓和处理在使第1把持件先行后进行即可。具体而言,只要在使第1把持件先行后进行,则可以在加快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之前,也可以在加快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之后,但从修正轴偏移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加快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之后进行。
另外,缓和处理只要是能够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处理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如后所述的加热处理、接触溶剂的处理等。
首先,可举出对长条膜的由第1把持件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处理。这样,由于长条膜为热塑性,所以仅加热长条膜,即可使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软化,从而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另外,该加热处理具体而言可举出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吹热风的方法等。更具体而言,可举出如图3所示的方法。可举出从设置于流路41的喷口42喷出在流路41中流动的热风而对长条膜的前端侧的端部43给予热风的方法等。应予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的缓和处理的简图。另外,在图3中省略把持件等。
另外,加热处理只要是通过加热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而使该端部软化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对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进行加热的处理。即,加热处理优选为将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加热至比长条膜的由第1把持件把持的部分高的温度的处理。具体而言,可举出仅对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施加对长条膜的前端侧的端部43施加的热风这样的间歇加热。这样,能够抑制不需要缓和应变应力的位置的加热,因此能够有效率地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对于加热处理,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的温度(第1温度)高于长条拉伸膜的中央区域的温度(第2温度)即可,但其温度差优选为1~50℃,更优选为2~40℃,进一步优选为5~30℃。即,第1温度优选比第2温度高2~40℃。如果有这样的温度差,则不会使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过度软化,能够适当地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应予说明,上述第2温度是指第1把持件与第2把持件之间的长条拉伸膜的温度。例如可举出第1把持件与第2把持件中心位置(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温度等。
另外,第1温度与第2温度的关系优选满足上述关系,但第1温度和第2温度更优选为以下的温度。第1温度优选为Tg+1~Tg+80℃,更优选为Tg+2~Tg+70℃,进一步优选为Tg+5~Tg+60℃。
另外,缓和处理除了如上所述的加热处理以外,还可举出使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与使长条膜膨润或溶解的溶剂接触的溶剂接触处理。根据这样的溶剂接触处理,与上述加热处理同样地,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软化,能够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另外,该溶剂接触处理只要能够使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与溶剂接触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涂布,也可以是刷涂或辊涂。具体而言,可举出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喷吹溶剂的方法等。
另外,溶剂接触处理可举出如下方法等: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喷吹溶剂时,为了喷吹该溶剂而使用喷雾装置。具体而言,可举出如图3所示的方法。可举出从设置于流路41的喷口42以雾状喷出在流路41中流动的溶剂而对长条膜的前端侧的端部43给予溶剂的方法等。另外,喷雾装置是供给水雾状态的溶剂的装置,该水雾状态的溶剂的粒径例如优选为10~10000nm。
另外,该喷雾装置只要能喷吹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喷雾装置。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本多电子株式会社制的超声波雾化器HM-303N等。
另外,溶剂接触处理所使用的溶剂根据长条膜的组成而异,只要是能够使长条膜膨润或溶解的溶剂且能够进行接触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即,溶剂是含有长条膜的良溶剂的溶剂,可以是由良溶剂构成的溶剂,也可以是在良溶剂中混合有不良溶剂的溶剂。另外,对于良溶剂,如果是纤维素酯膜,例如可举出二氯甲烷和环己烷等。另外,对于不良溶剂,如果是纤维素酯膜,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丁醇、异丁醇、异丙醇、丙酮和甲苯等。另外,对于聚碳酸酯膜而言,作为良溶剂,可举出氯化次甲基、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氯苯等卤素系溶剂,1,3-二氧杂环戊烷、1,4-二烷、四氢呋喃等环状醚系的溶剂,环己酮等酮系的溶剂。另外,作为不良溶剂,可举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脂肪族醇,具体而言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等。
另外,混合不良溶剂时,其混合比例能够使长条膜膨润或溶解即可,例如优选为90质量%以下。即,不良溶剂的混合比例优选为0~90质量%。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实施缓和处理即可,但优选对长条膜的延迟侧的端部也实施缓和处理。即,优选在扩大邻接的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后,实施邻接的第2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虽然小于先行侧的端部,但在长条膜的延迟侧的端部也产生邻接的第2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通过缓和该应力,能够容易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另外,对长条膜的延迟侧的端部实施的缓和处理例如优选为与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实施的缓和处理相同的处理。
(倾斜拉伸装置)
为了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供于拉伸的长条膜赋予倾斜方向的取向,使用直线式的倾斜拉伸装置。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使用如后所述的能进行同时双轴倾斜拉伸方法的倾斜拉伸装置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倾斜拉伸装置在行走长条膜的两端具备把持长条膜的两端部的多个把持件行走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该倾斜拉伸装置在装置的入口部用把持件把持被依次供给的长条膜的两端,将长条膜导向加热区域内,在将长条膜加热至可拉伸的任意温度的同时,使把持长条膜的一个端部的把持件先行于把持长条膜的另一端部的把持件,由此可在纵向和横向同时进行双轴拉伸。另外,倾斜拉伸装置具备加热长条膜的加热装置、用于输送长条膜的把持件行走的左右的一对把持件行走支撑件、沿着上述把持件行走支撑件行走的多个把持件。
应予说明,这里的同时双轴延倾斜拉伸方法是指如下方法:用各把持件把持被供给的长条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边使各把持件移动边输送长条膜,同时在使长条膜的输送方向一定的状态下使一方的把持件的移动速度与另一方的把持件的移动速度不同,由此将长条膜在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拉伸。对于同时双轴拉伸的具体方法和倾斜拉伸装置的机构将在之后阐述。
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以如下方式构成:具有环状的连续轨道,在拉伸装置的出口部放开了对长条拉伸膜的把持的把持件通过把持件行走支撑件而依次返回到把持开始点。
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例如为环状的导轨具备把持件的形态。即,把持件在把持件行走支撑件其本身的路径上行走。
另外,对于路径模式,在上述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为导轨时,可举出导轨模式等。
另外,设置于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的把持件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左右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件的行走速度、即长条膜的输送速度可适当地选择,其中优选1~150m/分钟。如果设为这样的速度,则可抑制膜的端部所承受的局部的应力,抑制在膜的端部可产生的皱褶、扭纹,存在拉伸结束后得到的膜的整体宽度中作为合格品获得的有效宽度变大的趋势。
而且,如果使该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7~150m/分钟、进一步为20~150m/分钟这种较高的速度,则长条拉伸膜的生产效率提高。然而,如果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这样的高速,则通常有容易产生光学轴的轴偏移的趋势,但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则能够充分抑制光学轴的轴偏移。因此,能够有效率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因此,长条膜的输送速度可适当地选择,但优选为7~150m/分钟,更优选为20~150m/分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仅在部分区间以在一方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上行走的把持件先行于在另一方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上行走的把持件的方式对行走速度加速。除了该加速区间之外,把持长条膜的把持件对的行走速度之差通常至少为行走速度的1%以下,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实际上可调整为等速。这是由于如果在拉伸工序出口在长条拉伸膜的左右存在行走速度差,则容易在拉伸工序出口产生皱褶、扭纹。因此,构成把持件对的左右的把持件的各速度实际优选为等速。
作为把持件行走支撑件的长度(全长),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倾斜拉伸装置的方式,可举出线性马达方式、缩放方式和马达链条驱动方式等。例如,采用缩放方式时,设置形成为折尺状的由多个等长链接装置构成的环形链接装置,用入口侧链轮驱动该环形链接装置,由此引导于在行进方向配置的导轨,使上述把持件的间隔逐渐扩大而行走。此外,上述把持件以利用出口侧链轮驱动而返回上述入口侧链轮的方式构成。
把持件在环状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上行走。把持件把持在把持开始点被供给的长条膜,拉伸后,在把持放开点放开长条拉伸膜。把持开始点处的把持件对的间隔距离相当于被供给的长条膜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膜依次通过倾斜拉伸装置的予热区域、拉伸区域、具有热固定区域的加热区域。
予热区域是指在加热区域入口部以把持两端的把持件的间隔保持恒定间隔的状态行走的区间。
拉伸区域是指把持长条膜的两端的把持件的间隔打开直到成为规定间隔的区间。本实施方式中,在拉伸区域内可在倾斜方向拉伸,但并不仅局限于倾斜方向的拉伸,在拉伸区域内也可以在横拉伸后进行倾斜拉伸,也可以在倾斜拉伸后进一步在宽度方向拉伸,也可以在纵拉伸后进行倾斜拉伸,还可以在倾斜拉伸后进一步进行纵拉伸。即,在拉伸区域内,可以适当地组合纵拉伸·宽度方向的拉伸·倾斜方向的拉伸来实施。
热固定区域是指在拉伸区域后的把持件的间隔再次达到恒定的期间以两端的把持件相互保持平行的状态行走的区间。可以在通过热固定区域后,通过区域内的温度设定为构成长条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的区间(冷却区域)。此时,考虑到冷却所致的长条拉伸膜的缩短,也可设为预先缩小向对置的把持件间隔的导轨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于调整长条膜的机械物性、光学特性的目的,可以在向倾斜拉伸装置导入长条膜的前后的工序中根据需要实施横拉伸和纵拉伸。
对于各区域的温度而言,相对于构成长条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将予热区域的温度设定为Tg~Tg+30℃,将拉伸区域的温度设定为Tg~Tg+30℃,将冷却区域的温度设定为Tg-30~Tg℃。
应予说明,为了控制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可以在拉伸区域使宽度方向具有温度差。为了在拉伸区域使宽度方向具有温度差,可使用以在宽度方向具有开度差的方式调整向恒温室内送入暖风的喷嘴的开度的方法、在宽度方向排列加热器而进行加热控制等公知的手法。予热区域、拉伸区域和冷却区域的长度可适当地选择,相对于拉伸区域的长度,予热区域的长度通常为30~100%,固定区域的长度通常为30~100%。另外,也可以在热固定区域后设置冷却区域。
该倾斜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优选为如下范围。应予说明,拉伸倍率是指拉伸后的长度相对于拉伸前的长度的倍率。
首先,纵向(输送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05~3倍,更优选为1.1~2倍,进一步优选为1.15~1.5倍。如果这样将纵向的拉伸倍率拉伸至较高的倍率,则能够在宽的范围设定光学轴的取向角,或者能够较自由地设定膜厚。然而,如果像这样纵向的拉伸倍率较高,则通常有容易产生光学轴的轴偏移的趋势,但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则能够充分抑制光学轴的轴偏移。因此,能够以各种取向角和膜厚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横向(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1~3倍,更优选为1.5~2.8倍。如果拉伸倍率在该范围内,则宽度方向厚度不均变小,因而优选。在倾斜拉伸拉幅机的拉伸区域中,如果在宽度方向使拉伸温度具有温度差,则能够使宽度方向厚度不均达到更良好的水平。
接下来,对将长条膜进行倾斜拉伸的具体机构进行详述。应予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倾斜拉伸装置T的简图。但是,这是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4所示,在倾斜拉伸装置T的入口(为把持件把持长条膜F的把持开始点,用参照符号A表示连接该把持开始点的直线),长条膜F的两端被左右的把持件(一对把持件对)把持,并随着把持件的行走而被输送。
把持件对由在倾斜拉伸装置T的入口在与长条膜的输送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置的左右的把持件C1(第1把持件)、把持件C2(第2把持件)构成。左右的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分别沿着大致对称形成的把持件行走支撑件R1和把持件行走支撑件R2行走,在拉伸结束时的位置(为把持件放开把持的把持放开点,用参照符号B表示连接该把持放开点的直线)放开所把持的长条拉伸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倾斜拉伸装置T中,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在把持开始点A分别把持长条膜F的两端部,开始长条膜F的输送。当行走至由参照符号P1表示的位置时,对把持件C1加速以使其先行于把持件C2。对于对把持件C1加速的机构将在之后阐述。把持件C1的加速持续到由参照符号P2表示的位置。在把持件C1加速期间,维持把持件C2的行走速度。因此,把持件C1先行于把持件C2地在把持件行走支撑件R1上行走,向长条膜F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参照符号P3表示把持件C1到达P2时的把持件C2的位置。
到达P2的把持件C1在维持速度的状态下行走至把持放开点B。另一方面,到达P3的把持件C2与把持件C1同样地加速。对于对把持件C2加速的机构在之后阐述。把持件C2的加速持续到P4。其结果是,到达P4的把持件C2的速度与先行的把持件C1的速度达到相同。到达P4的把持件C2在维持速度的状态下行走至把持放开点B。
如图4所示,从P1到P4,以把持件行走支撑件R1与把持件行走支撑件R2的间隔距离变大的方式形成。因此,通过把持长条膜F的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在P1到P4之间行走,从而长条膜F在横向(TD方向、宽度方向)被拉伸。另外,如上所述,把持件C1在P1被加速而先行于把持件C2。把持件C1在加速后行走的距离(P1~把持放开点B)比把持件C2在加速后行走的距离(P3~把持放开点B)长。因此,把持件C1先行于把持件C2到达把持放开点B。因此,长条膜F在纵向(MD方向、长边方向)被拉伸。其结果是,长条膜F在纵向和横向同时被双轴拉伸并在倾斜方向被赋予取向。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以等速从把持开始点A移动到P1并在P1仅对把持件C1加速的情况,但倾斜拉伸装置T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即,为了取得所希望的取向角,可以适当地设定开始加速的位置、加速度。例如可以在把持开始点A开始对把持件C1加速,也可以从把持开始点A到把持放开点B以等加速度对把持件C1加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把持件C2从P3到P4以与把持件C1成为等速的方式加速的情况,但把持件C2的行走速度也可以不这样调整。即,为了对长条膜F赋予倾斜方向的取向,只要把持件C1先行到达把持放开点B即可。因此,可以不对把持件C2加速,即使加速,也不必加速至与把持件C1等速。应予说明,通过调整为在把持放开点B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以等速行走,从而可在把持放开时消除对长条拉伸膜施加的应力(朝向宽度中心方向的收缩力),因此所得长条拉伸膜不易产生轴偏移。
作为对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加速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可改变连续的把持件C1或把持件C2的间距(长条膜F的输送方向的把持件彼此的间隔)的方法即可。例如作为可改变间距的方法,例如可采用利用缩放机构、直线引导机构的方法。
(倾斜拉伸工序以外的工序)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可采用的其它工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具有上述倾斜拉伸工序即可,对其它工序没有特别限定。因此,以下说明的其它工序为例示,可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另外,其它工序例如可举出对长条膜进行制膜的制膜工序、卷绕倾斜拉伸后的长条拉伸膜的卷绕工序等。
(制膜工序)
制膜工序是对热塑性的长条膜进行制膜的工序。
只要本实施方式中制造的长条膜为热塑性就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长条膜可举出含有热塑性树脂而为热塑性的长条膜。另外,长条膜可以是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
例如,将拉伸后的长条拉伸膜用于光学用途时,优选由相对于所希望的波长具有透明性质的树脂构成的膜。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多芳基化合物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具有脂环结构的烯烃聚合物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等。其中,从透明性、机械强度等观点出发,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具有脂环结构的烯烃聚合物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更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即,作为长条膜,优选使用聚碳酸酯膜。这样,不仅能够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还能够制造透明性、机械强度也优异的长条拉伸膜。
<聚碳酸酯系树脂>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各种聚碳酸酯系树脂,从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方面考虑,优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特别优选具有芴骨架的聚碳酸酯、双酚A系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更优选使用双酚A中导入有苯环、环己烷环和脂肪族烃基等而成的双酚A衍生物。此外,特别优选使用对双酚A的中央碳非对称地导入有上述官能团的衍生物而得到的、减少了单位分子内的各向异性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这样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特别优选将双酚A的中央碳的2个甲基取代为苯环的聚碳酸酯树脂、使用将双酚A的各苯环的一个氢用甲基、苯基等相对于中央碳非对称地取代而成的取代物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具体而言,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基烷烃,或者由它们的卤素取代体采用光气法或酯交换法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4,4’-二羟基二苯基乙烷、4,4’-二羟基二苯基丁烷等。另外,除此之外若例示具体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06-2154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918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218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671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261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67300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0/026705号等中记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与聚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和乙酸纤维素系树脂等透明性树脂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在使用乙酸纤维素系树脂形成的树脂膜的至少一面层叠含有聚碳酸酯系树脂的树脂层。
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0℃以上、吸水率(在23℃水中、24小时的条件下测得的值)为0.3%以下。另外,更优选Tg为120℃以上、吸水率为0.2%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聚碳酸酯系树脂膜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制膜,其中,优选溶液流延法、熔融流延法。
<脂环式烯烃聚合物系树脂>
作为脂环式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可采用日本特开平05-310845号公报中记载的环状烯烃无规多元共聚物、日本特开平05-97978号公报中记载的氢化聚合物、日本特开平11-124429号公报中记载的热塑性二环戊二烯系开环聚合物及其氢化物等。
更具体地说明具有脂环结构的烯烃聚合物系树脂。脂环式烯烃聚合物系树脂是具有饱和脂环烃(环烷烃)结构、不饱和脂环烃(环烯烃)结构之类的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在4~30个、优选5~20个、更优选5~15个的范围内时,机械强度、耐热性和长条膜的成型性的特性取得高度平衡而优选。
脂环式烯烃聚合物中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适当地选择即可,但优选为5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重量%以上。如果脂环式聚烯烃树脂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重复单元的比例在该范围内,则由本实施方式的长条拉伸膜得到的相位差膜等光学材料的透明性和耐热性提高,因而优选。
作为具有脂环结构的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可举出降冰片烯系树脂、单环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环状共轭二烯系树脂、乙烯基脂环式烃系树脂和它们的氢化物等。其中,降冰片烯系树脂的透明性和成型性良好,因此可优选使用。
作为降冰片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开环共聚物或者它们的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加成共聚物或者它们的氢化物等。其中,从透明性、成型性、耐热性、低吸湿性、尺寸稳定性和轻型性等观点出发,可特别优选使用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共)聚合物氢化物。
作为将使用了上述优选的降冰片烯系树脂的长条膜成型的方法,优选溶液制膜法、熔融挤出法的制造方法。作为熔融挤出法,可举出使用塑模的吹胀成型法等,从生产率、厚度精度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T型模头的方法。
使用了T型模头的挤出成型法可采用日本特开2004-233604号公报中记载的将与冷却鼓密合时的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保持在稳定状态的方法,制造延迟、取向角之类的光学特性的偏差小的长条膜。
具体而言,可举出如下方法:1)采用熔融挤出法制造长条膜时,使从塑模挤出的片状的热塑性树脂在50kPa以下的压力下与冷却鼓密合地牵引的方法;2)采用熔融挤出法制造长条膜时,用护罩部件覆盖从塑模开口部到最初密合的冷却鼓,使从护罩部件到塑模开口部或最初密合的冷却鼓的距离为100mm以下的方法;3)采用熔融挤出法制造长条膜时,将距从塑模开口部挤出的片状的热塑性树脂10mm以内的气氛的温度加热至特定温度的方法;4)以满足关系的方式使从塑模挤出的片状的热塑性树脂在50kPa以下的压力下与冷却鼓密合而牵引的方法;5)采用熔融挤出法制造长条膜时,对从塑模开口部挤出的片状的热塑性树脂喷吹与最初密合的冷却鼓的牵引速度的速度差为0.2m/s以下的风的方法。
该长条膜可以为单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层叠膜。层叠膜可采用共挤出成型法、共流延成型法、膜层压法、涂布法等公知的方法得到。其中优选共挤出成型法、共流延成型法。
<纤维素酯系树脂>
作为纤维素酯系树脂,可优选举出其特征在于含有满足下述式(1)和(2)的酰化纤维素且含有下述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纤维素酯系树脂。
式(1)2.0≤Z1<3.0
式(2)0.5≤X
(式(1)和式(2)中,Z1表示酰化纤维素的总酰基取代度,X表示酰化纤维素的丙酰基取代度与丁酰基取代度的总和。)
(通式(A)的化合物)
以下,对通式(A)进行详细说明。
通式(A)中,L1和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
作为L1和L2,例如可举出下述结构。(下述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作为L1和L2,优选为-O-、-COO-、-OCO-。R1、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基。
作为R1和R2,优选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环己基。更优选为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具有取代基的环己基,进一步优选为4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4位具有取代基的环己基。
作为R3,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烯基、芳基、杂环基、羟基、羧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氰基、氨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氰基、烷氧基。
Wa和Wb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I)Wa和Wb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II)也可以Wa和W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环结构,或者(III)Wa和Wb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为烯基或炔基。
上述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上述基团取代。
(1)Wa和Wb相互键合而形成环时,可举出如下结构。
Wa和Wb相互键合而形成环时,优选为含氮5元环或含硫5元环,特别优选为下述通式(1)或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1)中,A1和A2各自独立地表示-O-、-S-、-NRx-(Rx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或CO-。Rx所示的取代基的例子与上述由Wa和Wb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含义相同。作为Rx,优选为氢原子、烷基、芳基、杂环基。
通式(1)中,X表示第14~16族的非金属原子。
作为X,优选=O、=S、=NRc、=C(Rd)Re。这里Rc、Rd、Re表示取代基,作为例子,与上述由Wa和Wb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含义相同。
L1、L2、R1、R2、R3、n与通式(A)中的L1、L2、R1、R2、R3、n含义相同。
通式(2)中,Q1表示-O-、-S-、-NRy-(Ry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CRaRb-(Ra和Rb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或-CO-。这里,Ry、Ra、Rb表示取代基,作为例子,与上述由Wa和Wb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含义相同。
Y表示取代基。
作为由Y表示的取代基的例子,与上述由Wa和Wb表示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含义相同。
作为Y,优选为芳基、杂环基、烯基、炔基。
作为由Y表示的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联苯基等,优选苯基、萘基,更优选苯基。
L1、L2、R1、R2、R3、n与通式(A)中的L1、L2、R1、R2、R3、n含义相同。
(2)通式(A)中,作为Wa和Wb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环结构时的具体例,优选为下述通式(3)。
通式(3)中,Q3表示=N-或=CRz-(Rz为氢原子或取代基),Q4表示第14~16族的非金属原子。Z表示与Q3和Q4一起形成环的非金属原子组。
由Q3、Q4和Z形成的环可以进一步由其它环稠环。
作为由Q3、Q4和Z形成的环,优选为由苯环稠环的含氮5元环或6元环。
L1、L2、R1、R2、R3、n与通式(A)中的L1、L2、R1、R2、R3、n含义相同。
(3)Wa和Wb中的至少一者为烯基或炔基时,优选为具有取代基的乙烯基、乙炔基。
上述通式(1)、通式(2)和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中,特别优选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相比,耐热性和耐光性优异,与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相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与聚合物的相溶性良好。
为了赋予所希望的波长分散性和防渗色性,可适当调整含量而含有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优选为1~15质量%,特别优选为2~10质量%。如果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对纤维素衍生物赋予充分的波长分散性和防渗色性。
应予说明,通式(A)、通式(1)、通式(2)和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可参照已知的方法进行制造。若例示具体的合成方法,例如可举出Journal of Chemical Crystallography(1997);27(9);512-526、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10776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酰化纤维素>
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酰化纤维素膜含有酰化纤维素作为主成分。
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酰化纤维素膜相对于膜的总质量,优选以60~100质量%的范围含有酰化纤维素。另外,酰化纤维素的总酰基取代度为2以上且小于3,更优选为2.2~2.7。
作为酰化纤维素,可举出纤维素与碳原子数2~22左右的脂肪族羧酸和/或芳香族羧酸的酯,特别优选纤维素与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低级脂肪酸的酯。
与纤维素的羟基键合的酰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另外可以形成环。此外,也可以被其它取代基取代。为相同的取代度时,上述碳原子数多则双折射性降低,因此作为碳原子数,优选在碳原子数2~6的酰基中选择,丙酰基取代度和丁酰基取代度的总和为0.5以上。作为上述酰化纤维素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4,碳原子数更优选为2~3。
具体而言,作为酰化纤维素,可使用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丁酸纤维素或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之类的除乙酰基以外键合有丙酸酯基、丁酸酯基或邻苯二甲酸酯基的纤维素的混合脂肪酸酯。应予说明,形成丁酸酯的丁酰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酰化纤维素,特别优选使用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或乙酸丙酸纤维素。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酰化纤维素优选同时满足下述公式(i)和公式(ii)的酰化纤维素。
式(i)2≤X+Y<3
式(ii)0≤X<3
式中,Y表示乙酰基的取代度,X表示丙酰基或丁酰基或其混合物的取代度。
另外,为了得到可实现目标的光学特性,可以与取代度不同的树脂混合使用。作为此时的混合比,优选1:99~99:1(质量比)。
上述中,特别优选使用乙酸丙酸纤维素作为酰化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中,优选0≤Y≤2.5且0.5≤X≤3(其中,2≤X+Y<3),更优选0.5≤Y≤2且1≤X≤2(其中,2≤X+Y<3)。应予说明,酰基的取代度可依照ASTM-D817-96测定。
作为酰化纤维素的原料的纤维素,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棉短绒、木浆和洋麻等。另外,由这些原料得到的酰化纤维素分别可以按任意的比例混合使用。
酰化纤维素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制造。若例示具体的合成方法,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平10-4580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添加剂>
由本实施方式得到的长条拉伸膜可以适当地混合有后述的除纤维素酯以外的高分子成分。所混合的高分子成分优选与纤维素酯的相溶性优异,制成长条拉伸膜时的透射率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2%以上。
作为所添加的添加剂,有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延迟调节剂、抗氧化剂、防劣化剂、剥离助剂、表面活性剂、染料、微粒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微粒以外的添加剂,可以在制备纤维素酯溶液时添加,可以在制备微粒分散液时添加。优选添加对有机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所使用的偏振片赋予耐热耐湿性的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这些化合物相对于纤维素酯,优选含有1~30质量%、更优选含有1~20质量%。另外,为了抑制拉伸和干燥中的渗出等,优选200℃时的蒸气压为1400Pa以下的化合物。
这些的化合物可以在制备纤维素酯溶液时与纤维素酯、溶剂一起添加,也可以在溶液制备中、制备后添加。
<延迟调节剂>
为了调节延迟而添加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由具有2个以上芳香环的芳香族化合物构成的延迟调节剂等。若例示具体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欧州专利911,656A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化合物等。另外,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芳香族化合物。该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环除了芳香烃环以外,还包括芳香性杂环。特别优选芳香性杂环,芳香性杂环通常为不饱和杂环。其中特别优选1,3,5-三嗪环。
<聚合物或低聚物>
本实施方式中的纤维素酯膜优选含有纤维素酯与乙烯基系化合物的聚合物或低聚物,该乙烯基系化合物具有选自羧基、羟基、氨基、酰基和磺基中的取代基且重均分子量在500~200000的范围内。该纤维素酯与该聚合物或低聚物的含量的质量比优选在95:5~50:50的范围内。
<消光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拉伸膜中可以含有微粒作为消光剂,由此,拉伸膜为长条时,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卷绕。
优选消光剂的粒径为10nm~0.1μm的1次粒子或2次粒子。优选使用1次粒子的针状比为1.1以下的大致球状的消光剂。
作为微粒,优选含有硅,特别优选二氧化硅。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二氧化硅的微粒,例如可举出以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的AEROSIL 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以上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市售的微粒,可优选使用AEROSIL 200V、R972、R972V、R974、R202、R812。作为聚合物的微粒的例子,可举出有机硅树脂、氟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优选有机硅树脂,特别优选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硅树脂,例如可举出TOSPEARL 103、TOSPEARL 105、TOSPEARL 108、TOSPEARL 120、TOSPEARL145、TOSPEARL 3120和TOSPEARL 240(Toshiba Silicones株式会社制)。
优选二氧化硅的微粒的1次平均粒径为20nm以下且表观比重为70g/L以上。1次粒子的平均径更优选为5~16nm,进一步优选为5~12nm。1次粒子的平均径小则雾度低,因而优选。表观比重优选为90~200g/L以上,更优选为100~200g/L以上。表观比重越大越能够制成高浓度的微粒分散液,也不会产生雾度、凝聚物,因而优选。
本实施方式中的消光剂的添加量优选每1m2长条拉伸膜为0.01~1.0g,更优选为0.03~0.3g,进一步优选为0.08~0.16g。
<其它添加剂>
此外,也可以添加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石英、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钛、氧化铝等无机微粒、钙、镁等碱土金属的盐等热稳定剂。此外,还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剥离促进剂、抗静电剂、阻燃剂、润滑剂、油剂等。
(长条膜的制膜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长条膜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举出溶液流延法、熔融流延法等,可采用任一方法制膜。
以下,对溶液流延法和熔融流延法进行说明。
<溶液流延法>
对于溶液流延法,通过如下工序进行:使树脂和添加剂溶解于有机溶剂,制备胶浆的工序;将胶浆在带状或鼓状的金属支撑体上流延的工序;将流延的胶浆干燥为料片的工序;从金属支撑体剥离的工序;拉伸或保持宽度的工序;进一步干燥的工序;将完成的膜卷绕的工序。
溶液流延法可抑制膜的着色、抑制异物的缺点、抑制模具划痕等光学缺点且膜的平面性、透明度优异,因而优选使用。
对于胶浆中的树脂的浓度,浓度高则可减小在金属支撑体流延后的干燥负荷,因而优选,但如果树脂的浓度过高,则过滤时的负荷增加,过滤精度变差。作为兼顾这些因素的浓度,优选为10~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25质量%。流延(铸造)工序中的金属支撑体优选对表面进行了镜面加工的支撑体,作为金属支撑体,优选使用利用不锈钢带或铸件对表面进行了镀覆加工的鼓。
流延工序的金属支撑体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0℃~溶剂不沸腾而发泡的温度以下。温度高则可加快料片的干燥速度,因而优选,但如果过高,则有时料片发泡或者平面性劣化。
作为优选的支撑体温度,可按0~100℃适当地决定,进一步优选为5~30℃。或者也优选在通过冷却使料片凝胶化而大量含有残留溶剂的状态下从鼓剥离的方法。控制金属支撑体的温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有吹暖风或冷风的方法、使温水与金属支撑体的背面侧接触的方法。使用温水可有效率地进行热传递,因此金属支撑体的温度达到恒定的时间短,因而优选。
使用暖风时,考虑到溶剂的蒸发潜热所致的料片的温度降低,有时虽然使用溶剂的沸点以上的暖风,但也在防止发泡的同时使用温度高于目标温度的风。
特别优选在从流延到剥离期间改变支撑体的温度和干燥风的温度,从而有效率地进行干燥。
为了使长条膜(树脂膜)表现出良好的平面性,从金属支撑体剥离料片时的残留溶剂量优选为10~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0质量%或60~130质量%,特别优选为20~30质量%或70~120质量%。
残留溶剂量由下述式定义。
残留溶剂量(质量%)={(M-N)/N}×100
应予说明,M是在料片或膜的制造中或制造后的任意的时刻采集的试样的质量,N是将M在115℃加热1小时加热后的质量。
另外,树脂膜的干燥工序中,将料片从金属支撑体剥离,进一步干燥,优选使残留溶剂量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01质量%以下。
膜干燥工序中,通常采用辊干燥方式(使料片交替通过上下配置的多个辊进行干燥的方式)、边以拉幅方式输送料片边进行干燥的方式。
采用溶液流延法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膜(树脂膜)时的、对形成胶浆有用的有机溶剂只要可同时溶解脂和其它添加剂,就可以没有限制的使用。
例如,作为氯系有机溶剂,可举出二氯甲烷,作为非氯系有机溶剂,可举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丙酮、四氢呋喃、1,3-二氧杂环戊烷、1,4-二烷、环己酮、甲酸乙酯、2,2,2-三氟乙醇、2,2,3,3-六氟-1-丙醇、1,3-二氟-2-丙醇、1,1,1,3,3,3-六氟-2-甲基-2-丙醇、1,1,1,3,3,3-六氟-2-丙醇、2,2,3,3,3-五氟-1-丙醇、硝基乙烷等,可优选使用二氯甲烷、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
胶浆中除了含有上述有机溶剂以外,还优选含有1~40质量%的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脂肪族醇。如果胶浆中的醇的比率高,则料片发生凝胶化,容易从金属支撑体剥离,另外,如果醇的比例少,则具有促进非氯系有机溶剂系中的树脂溶解的作用。
为纤维素酯系树脂膜时,特别优选为含有二氯甲烷和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脂肪族醇的溶剂中溶解有至少合计15~45质量%的丙烯酸树脂、纤维素酯树脂和丙烯酸粒子这3种的胶浆组合物。
作为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脂肪族醇,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其中,从胶浆的稳定性、沸点较低、干燥性也良好等考虑,优选乙醇。
<熔融流延法>
从容易减小倾斜拉伸后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残留挥发性成分量少、膜的尺寸稳定性也优异等观点出发,熔融制膜法是优选的制膜法。熔融制膜法是指将含有树脂和增塑剂等添加剂的组合物加热熔融至显示出流动性的温度,其后,将含有树脂的流动性的熔融物流延。通过熔融流延形成的方法可分类为熔融挤出成型法、加压成型法、吹胀成型法、注射成型法、吹塑成型法、拉伸成型法等。其中,优选可得到机械强度和表面精度等优异的膜的熔融挤出法。
熔融挤出所使用的多种原材料通常优选预先混炼而颗粒化。
颗粒化可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采用如下方式:用给料机向挤出机供给干燥的树脂、增塑剂、其它添加剂,使用单轴或双轴挤出机进行混炼,从模头呈绳状挤出,进行水冷或空冷并切割。
添加剂可以在供给至挤出机前预先混合,或者分别用不同的给料机供给。
为了混合均匀,粒子、抗氧化剂等少量添加剂优选预先混合。
为了能够在抑制剪切力、防止树脂劣化(分子量降低、着色、凝胶生成等)的情况下进行颗粒化,挤出机优选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加工。例如为双轴挤出机时,优选使用深槽型的螺杆,在相同方向旋转。从混炼的均匀性出发,优选啮合型。
使用如上得到的颗粒进行膜制膜。当然也可以不经过颗粒化,直接用给料机将原材料的粉末供给至挤出机,并直接制膜。
使使用单轴、双轴型的挤出机挤出上述颗粒时的熔融温度为200~300℃左右,用叶盘型的过滤器等过滤而除去异物后,从T型模头呈薄片状流延,用冷却辊和弹性接触辊将膜加压,在冷却辊上使用固化。
从供给料斗导入挤出机时优选在真空下或减压下、非活性气体气氛下进行以防止氧化分解等。
对于挤出流量,优选导入齿轮泵等而稳定地进行。另外,用于除去异物的过滤器优选使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是在制成不锈钢纤维体复杂缠绕的状态后进行压缩,将接触位置烧结使其一体化而成的,所以可通过其纤维的粗细和压缩量来改变密度,从而调整过滤精度。
增塑剂、粒子等添加剂可以预先与树脂混合,也可以在挤出机的中途混入。为了添加均匀,优选使用静态混合机等混合装置。
用冷却辊和弹性接触辊加压膜时的接触辊侧的膜温度优选为膜的Tg~Tg+110℃。出于这样的目的使用的具有弹性体表面的辊可使用公知的辊。
弹性接触辊也称为夹压旋转体。作为弹性接触辊,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从冷却辊剥离膜时,优选控制张力以防止膜变形。
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长条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层叠膜。层叠膜可采用共挤出成型法、共流延成型法、膜层压法、涂布法等公知的方法得到。其中,优选共挤出成型法、共流延成型法。
[卷绕工序]
卷绕倾斜拉伸后的长条拉伸膜的工序(卷绕工序)是上述倾斜拉伸工序后的卷绕长条拉伸膜的工序。以下,对卷绕工序所使用的膜卷绕装置进行说明。
卷绕装置位于倾斜拉伸装置的出口。收卷装置只要能够卷绕被倾斜拉伸装置拉伸的长条拉伸膜就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后的长条拉伸膜的牵引张力T(N/m)在100N/m<T<300N/m、优选在150N/m<T<250N/m之间调整。上述牵引张力为100N/m以下时有容易产生长条拉伸膜的松弛、皱褶的趋势,有时延迟、取向轴在宽度方向的分布恶化。相反,如果牵引张力为300N/m以上,则有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恶化的趋势,因此有时使宽度收率(宽度方向的卷绕效率)变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小于±5%、优选小于±3%的精度控制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如果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为±5%以上,则有宽度方向和流动方向的光学特性的偏差变大的趋势。作为将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可举出如下方法:测定倾斜拉伸装置出口部的最初的辊所承受的负载、即长条拉伸膜的张力,以使该值恒定的方式采用一般的PID控制方式控制牵引辊的旋转速度。作为测定上述负载的方法,可举出在辊的轴承部安装压力传感器,测定对辊施加的负载、即长条拉伸膜的张力的方法。作为压力传感器,可使用拉伸型、压缩型的公知的压力传感器。
可以将倾斜拉伸后的长条膜放开把持件的把持,从倾斜拉伸装置出口排出,依次卷绕成卷芯(卷绕辊),制成长条拉伸膜的卷绕体。
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卷绕于卷绕辊前切割被倾斜拉伸装置的把持件把持的膜的两端。上述切割可以进行一次也可以分多次实施。另外,暂时卷绕长条拉伸膜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再次将长条拉伸膜导出,切割(修剪)长条拉伸膜的两端,再次卷绕而制成长条拉伸膜的卷绕体。另外,出于防止膜彼此的粘连的目的,可以在卷绕前重叠掩蔽膜并同时卷绕,可以边在长条拉伸膜的至少一端、优选两端粘贴胶带等边进行卷绕。作为掩蔽膜,只要可保护上述膜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
另外,可以在输送辊配置中途配置可在线测定的膜厚计、光学值测定仪等。
另外,可以在输送辊的配置前后或者多个输送辊之间设置用于进行长条拉伸膜的除电的除电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卷绕装置前。上述除电装置可以没有限制的使用公知的装置。
[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装置只要是如上所述的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就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具备上述倾斜拉伸装置的制造装置等。
如果使用这样的制造装置,能够制造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即,可得到充分抑制了所得长条拉伸膜在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如果将该长条拉伸膜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对比度非常高的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则可得到充分抑制了颜色不均的产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长条拉伸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使用长条膜、例如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长条膜等。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长条膜进行说明。
上述长条膜在倾斜拉伸前的膜厚度优选为20~400μm,更优选为30~200μm。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将后述的倾斜拉伸装置入口的膜的牵引张力保持恒定、使取向角、延迟之类的光学特性稳定的观点出发,供给于倾斜拉伸装置的长条膜的流动方向的厚度偏差σm优选小于0.30μm,更优选小于0.25μm,进一步优选小于0.20μm。如果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在流动方向的厚度偏差σm过大,则有长条拉伸膜的延迟、取向角之类的光学特性的偏差显著恶化的趋势。这里σm是由各宽度位置的流动方向的标准偏差σ的平均值表示的值。
另外,作为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可以供给具有宽度方向的厚度梯度的膜。上述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的厚度的梯度可以以使后工序的拉伸结束的位置的膜厚度最均匀的方式,对实验性地依次改变了厚度梯度的膜进行拉伸,经验性地求出。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的厚度的梯度例如可以以厚度厚的一侧的端部的厚度比厚度薄的一侧的端部厚0.5~3%左右的方式进行调整。
倾斜拉伸后的长条膜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优选为500~4000mm,更优选为1000~2000mm。
长条膜在倾斜拉伸时的拉伸温度下的优选的弹性模量由杨氏模量表示,优选为0.01Mpa~5000Mpa,进一步优选为0.1Mpa~500Mpa。如果弹性模量过低,则拉伸时·拉伸后的收缩率变低,有难以消除皱褶的趋势。另外,如果弹性模量过高,则拉伸时所承受的张力变大,需要提高保持膜的两侧边部的部分的强度,有对后工序的拉幅的负荷变大的趋势。
作为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可使用无取向的长条膜,也可以供给预先具有取向的膜。另外,根据需要,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的取向的宽度分布也可以成为弓状、所谓的弓型曲线。总之,可以以后工序的拉伸结束位置的膜的取向成为所希望的取向的方式调整倾斜拉伸前的长条膜的取向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长条拉伸膜在取向角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倾斜,优选在30°~60°的范围倾斜,进一步优选在40°~50°的范围倾斜。即,光学轴相对于长条膜的宽度方向大于0°且小于9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长条拉伸膜的取向角θ的偏差(取向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优选小于0.6°,更优选小于0.4°。如果使取向角θ的偏差小于0.6°的长条拉伸膜与起偏振器贴合得到圆偏振片,并将其安装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则能够使显示品质的均匀性良好。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在波长550nm处测得的面内延迟值Re(550)优选为120nm~16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30nm~150nm的范围。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面内延迟值Re的偏差优选为3nm以下,更优选为1nm以下。通过使面内延迟值Re的偏差为上述范围,从而在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的膜使用时,能够使显示品质的均匀性更加良好。
应予说明,上述长条拉伸膜的面内延迟值Re可根据所使用的显示装置的设计选择最佳值。应予说明,上述Re为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与面内与上述慢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y的差乘以膜的平均厚度d而得的值(Re=(nx-ny)×d)。
从机械强度等观点出发,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10~60μm,进一步优选为15~35μm。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对能否卷绕有影响,因此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2μm以下。
[圆偏振片]
对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时的圆偏振片进行说明。
上述圆偏振片例如可举出依次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起偏振器、λ/4相位差膜和粘合层,上述λ/4相位差膜的慢轴与起偏振器的吸收轴所处的角为45°的方式层叠而成的圆偏振片。即,上述圆偏振片优选依次层叠长条状偏振片保护膜、长条状起偏振器、长条状λ/4相位差膜(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长条拉伸膜)而形成。
上述圆偏振片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使用拉伸掺杂有碘或二色性染料的聚乙烯醇而成的物质作为起偏振器,按λ/4相位差膜和起偏振器的构成进行贴合。
上述圆偏振片的膜厚优选为5~40μm,更优选为5~30μm,特别优选为5~20μm。
上述圆偏振片可采用一般的方法制成。经碱皂化处理的λ/4相位差膜优选使用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贴合于将聚乙烯醇系膜在碘溶液中浸渍拉伸而制成的起偏振器的一面。
上述圆偏振片可以进一步在该偏振片的偏振片保护膜的相反面贴合剥离膜而构成。保护膜和剥离膜出于在偏振片出厂时、制品检查时等保护偏振片的目的而使用。
[显示装置]
通过将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制成的圆偏振片组装于显示装置,可制成各种可视性优异的显示装置。另外,上述显示装置优选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
图5是表示可应用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长条拉伸膜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简图。另外,图5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例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5所示,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层结构可举出依次层叠有基板201、金属电极202、发光层203、透明电极(ITO等)204、密封层205、粘接层206、λ/4相位差膜207、起偏振器208和保护膜209等的结构。具体而言,在使用了玻璃、聚酰亚胺等的基板201上依次具有金属电极202、发光层203、透明电极(ITO等)204、密封层205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介由粘接层206设置由λ/4相位差膜207和保护膜209夹持起偏振器208的圆偏振片,由此构成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优选在该保护膜209上层叠有固化层。固化层不仅防止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损伤,而且具有防止圆偏振片弯曲的效果。此外,可以在固化层上具有防反射层。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身的厚度为1μm左右。
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金属电极、发光层和透明电极而形成作为发光体的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这里,发光层是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例如已知有具有如下各种组合的构成:由三苯基胺衍生物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与由蒽等荧光性的有机固体构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者这样的发光层与由衍生物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或者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与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
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按如下原理进行发光:通过对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施加电压,从而向发光层注入空穴和电子,这些空穴与电子的再结合而产生的能量激发荧光物质,在被激发的荧光物质返回基底状态时发出光。中途再结合的机制与一般的二极管相同,由此也可预测电流和发光强度相对于施加电压表现出与整流性相伴随的强的非线性。
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射出在发光层发出的光,至少一方的电极必须为透明,通常使用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体形成的透明电极作为阳极。另一方面,为了使电子容易注入而提高发光效率,重要的是使用功函数小的物质作为阴极,通常使用Mg-Ag、Al-Li等金属电极。
这种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中,发光层由厚度10nm左右极薄的膜形成。因此,发光层与透明电极同样,也可使光几乎完全透过。其结果是,在非发光时从透明基板的表面射入并透过透明电极和发光层而在金属电极反射的光再次射出到透明基板的表面侧,因此从外部辨识时,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看起来像镜面。
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圆偏振片适用于这样的外光反射特别成为问题的有机电致发光用显示装置。
本说明书如上所述公开了各种方式的技术,将其中的主要技术集中于以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倾斜拉伸工序: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以等速输送把持上述两端部的把持件后,进行加速而使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快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于上述第2把持件,由此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中,使上述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轴偏移的产生。因此,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能够制造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缓和处理优选为对上述长条膜的由上述第1把持件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长条膜为热塑性,所以仅加热长条膜,即可使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软化,能够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加热处理优选为对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进行加热的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不需要缓和应变应力的位置的加热,因此能够有效率地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的温度优选比上述长条拉伸膜的中央区域的温度高2~40℃。
根据这样的构成,不会使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过度软化,能够适宜地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缓和处理优选为使上述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与使上述长条膜膨润或溶解的溶剂接触的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软化,能够缓和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倾斜拉伸工序优选为如下工序:通过先行于上述第2把持件而扩大邻接的上述第1把持件间的距离后,扩大邻接的上述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使上述第1把持件与上述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相同。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使第1把持件先行而使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其后通过提高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使倾斜拉伸工序后的第1把持件与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相同。由此,能够使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此外,由于放开把持件的时的速度为等速,所以能够抑制长条拉伸膜产生皱褶等。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扩大邻接的上述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后,实施缓和邻接的上述第2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上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长条膜的延迟侧的端部的应变应力比先行侧的端部小,但产生邻接的第2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因此通过缓和该应力,能够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上述制造方法中,上述热塑性的长条膜的光弹性系数优选为1.0×10-11(Pa-1)~1.0×10-10(Pa-1)。
以往,使用直线速度差方式的倾斜拉伸装置对如上所述的具有较大范围的光弹性模量的长条膜进行倾斜拉伸时,由于冷却时的收缩所产生的应变应力而存在特别是光学轴的表现性容易产生不均的趋势。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通过缓和处理可减少收缩的应力,因此即使上述长条膜的光弹性模量为1.0×10-11(Pa-1)~1.0×10-10(Pa-1)时,也可现出的获得特别是抑制光学轴偏移的效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长条膜优选为聚碳酸酯膜。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制造不仅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得到抑制,而且透明性、机械强度也优异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优选为7~150m/分钟。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有效率地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以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另外,上述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1~2倍。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以各种取向角和膜厚制造可进一步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以进一步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的长条拉伸膜。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应予说明,本发明不受实施例任何限定。
实施例
[长条膜的制造]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长条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作为长条膜,使用聚碳酸酯膜、纤维素酯膜和环烯烃聚合物膜。
(聚碳酸酯膜的制造)
首先向带有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52400质量份、2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84320质量份。其后,向上述容器中加入以HPLC分析计纯度99.8质量%的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双甲酚芴)34848质量份、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9008质量份和连二亚硫酸钠88质量份,使这些物质溶解于上述容器内的液体中。其后,向上述容器中进一步加入二氯甲烷178400质量份后,搅拌下在15~25℃用60分钟吹入光气18248质量份。光气吹入结束后,在上述容器内加入使对叔丁基苯酚177.8质量份溶解于二氯甲烷2640质量份中而成的溶液和2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10560质量份,使其乳化。其后,将三乙胺32质量份加入上述容器,在28~33℃搅拌1小时。由此,容器内的内容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稀释生成物并水洗后,使其呈盐酸酸性并水洗,水相的导电率达到与离子交换水几乎相同后,对二氯甲烷相进行浓缩、脱水,得到聚碳酸酯浓度为20%的溶液。从该溶液中除去溶剂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共聚物A)的双甲酚芴与双酚A的结构单元之比以摩尔比计为70:30(聚合物收率97%)。另外,该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为0.674,Tg为226℃。
在含有乙醇4质量份的二氯甲烷与乙醇的混合溶剂75质量份中,在25℃边搅拌边使上述聚碳酸酯25质量份溶解,得到透明且粘稠的胶浆。
将该胶浆在鼓入干燥空气而使露点控制为12℃以下的不锈钢带上流延、剥离。此时的残留溶剂浓度为35质量%。其后,残留溶剂浓度为2质量%时,保持宽度使其干燥。其后,干燥至残留溶剂浓度达到1质量%以下。由此,得到聚碳酸酯膜(长条膜A)。膜厚为90μm。另外,宽度为1000mm。光弹性系数为3.5×10-11Pa-1
另外,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制成膜厚为50μm的聚碳酸酯膜。
(纤维素酯膜的制造)
接下来,对纤维素酯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糖酯化合物的合成》
首先,对作为纤维素酯膜的原料之一的糖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说明。通过以下工序合成糖酯化合物。
更具体而言,如下进行合成。
向具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氮气导入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蔗糖34.2g(0.1摩尔)、苯甲酸酐180.8g(0.6摩尔)、吡啶379.7g(4.8摩尔),在搅拌下边从氮气导入管通入氮气(鼓泡)边升温,在70℃进行5小时酯化反应。
接下来,将烧瓶内减压至4×102Pa以下,在60℃馏去过量的吡啶。其后,将烧瓶内减压至1.3×10Pa以下,升温至120℃,馏去苯甲酸酐和生成的苯甲酸的大部分。
最后,向分取的甲苯层中添加水100g,在常温下水洗30分钟后,分取甲苯层,在减压下(4×102Pa以下)以60℃馏去甲苯,上述所示的化合物A-1、A-2、A-3、A-4与A-5的混合物。应予说明,上述式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糖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化学式。
采用HPLC和LC-MASS解析得到的混合物,其结果是A-1为1.3质量%,A-2为13.4质量%,A-3为13.1质量%,A-4为31.7质量%,A-5为40.5质量%。平均取代度为5.5。
另外,上述HPLC-MASS的测定条件如下。
1)LC部
装置: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柱温箱(JASCO CO-965)、探测器(JASCO UV-970-240nm)、泵(JASCO PU-980)、脱气机(JASCO DG-980-50)
柱:Inertsil ODS-3粒径5μm 4.6×250mm(GL Sciences株式会社制)
柱温度:40℃
流速:1ml/分钟
流动相:THF(1质量%酢酸):H2O(50:50(质量比))
注入量:3μl
2)MS部
装置:LCQ DECA(THERMOQUEST株式会社制)
离子化法:电喷雾离子化(ESI)法
喷雾电压(Spray Voltage):5kV
毛细管(Capillary)温度:180℃
蒸馏器(Vaporizer)温度:450℃
《酯化合物的合成》
接下来,对则纤维素酯膜的原料之一的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说明。
将1,2-丙二醇251g、邻苯二甲酸酐278g、己二酸91g、苯甲酸610g、作为酯化催化剂的钛酸异丙酯0.191g加入到具备温度计、搅拌器、管球冷凝管的2L的四颈烧瓶中,在氮气流中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230℃。进行15小时脱水缩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在200℃减压馏去未反应的1,2-丙二醇。由此得到酯化合物。
酯化合物是在1,2-丙二醇、邻苯二甲酸酐和己二酸缩合形成的聚酯链的末端具有苯甲酸的酯的化合物。酯化合物1的酸值0.10,数均分子量为450。
《微粒添加液的制备》
接下来,对作为纤维素酯膜的原料之一的微粒添加液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将微粒(AEROSIL R972V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11质量份、乙醇89质量份用溶解器搅拌混合50分钟后,使用Manton-Gaulin分散机进行分散。由此得到微粒分散液。
接着,边将装有二氯甲烷99质量份的溶解罐充分搅拌边缓慢添加微粒分散液5质量份。进而,以二次粒子的粒径成为规定大小的方式用磨碎机进行分散。用日本精线株式会社制的FINEMET NF将其过滤。由此得到微粒添加液。
《胶浆液的制备》
接下来,对制造纤维素酯膜时使用的胶浆液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二氯甲烷、乙醇、乙酸丙酸纤维素、下述式所示的化合物(B)、上述糖酯化合物、酯化合物、微粒添加液按下述记载的组成投入加压溶解罐中。然后,将该加压溶解罐内加热,搅拌至能溶解的成分完全溶解。使用安积滤纸株式会社制的安积滤纸No.244将其过滤。由此得到胶浆液。
(制膜)
接下来,使用得到的主胶浆液对进行制膜的方法进行说明。
使用环形带流延装置,将上述胶浆液在不锈钢带支撑体上均匀流延。在不锈钢带支撑体上使溶剂蒸发至流延(铸造)而成的膜中的残留溶剂量达到75%,从不锈钢带支撑体上剥离。其后,边用多个辊输送边干燥。由此得到宽度1000mm、厚度90μm的纤维素酯膜(长条膜B)。光弹性系数为2.0×10-12Pa-1
(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制造)
在氮气氛下,将经脱水的环己烷500质量份、1-己烯1.2质量份、二丁醚0.15质量份、三异丁基铝0.30质量份在室温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后,保持在45℃,同时用2小时连续添加由三环[4.3.0.12,5]癸-3,7-二烯(二环戊二烯,以下,简写为DCP)20质量份、1,4-桥亚甲基-1,4,4a,9a-四氢化芴(以下,简写为MTF)140质量份和8-甲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3-烯(以下,简写为MTD)40质量份构成的降冰片烯系单体混合物和六氯化钨(0.7%甲苯溶液)40质量份,进行聚合。向聚合溶液中加入丁基缩水甘油醚1.06质量份和异丙醇0.52质量份,使聚合催化剂失活而停止聚合反应。
接着,相对于含有所得开环聚合物的反应溶液100质量份加入环己烷270质量份,再加入作为氢化催化剂的镍-氧化铝催化剂(日挥催化剂化成株式会社制)5质量份,用氢加压至5MPa,边搅拌边加热至温度200℃后,反应4小时,得到含有DCP/MTF/MTD开环聚合物氢化聚合物20%的反应溶液。
通过过滤除去氢化催化剂后,将软质聚合物(株式会社Kuraray制;SEPTON 2002)和抗氧化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IRGANOX 1010)分别添加于所得溶液中使其溶解(相对于聚合物100质量份均为0.1质量份)。接着,使用圆筒型浓缩干燥器(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从溶液中除去作为溶剂的环己烷和其它挥发成分,将氢化聚合物以熔融状态从挤出机呈绳状挤出,冷却后进行颗粒化并回收。根据聚合后的溶液中的残留降冰片烯类组成(采用气体气相色谱法)算出聚合物中的各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共聚比率,其结果为DCP/MTF/MTD=10/70/20,与原料组成大致相等。该开环聚合物氢化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1000,分子量分布(Mw/Mn)为2.5,氢化率为99.9%,Tg为134℃。
使用流通空气的热风干燥器在70℃将所得开环聚合物氢化物的颗粒干燥2小时以除去水分。接着,使用具有衣架型的T型模头的短轴挤出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制:螺杆径90mm,T型模唇部材质为碳化钨,与熔融树脂的剥离强度为44N)将上述颗粒熔融挤出成型,制造厚度80μm的环烯烃聚合物膜。挤出成型在10000级以下的洁净室内,熔融树脂温度240℃、T型模头温度240℃的成型条件下进行,得到宽度1000mm、厚度90μm的脂环式烯烃聚合物膜(长条膜C)。光弹性系数为5.0×10-12Pa-1
作为上述长条膜A~C的光弹性系数的测定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
将所得长条膜A~C切割成30mm×50mm的样品尺寸,使用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的元件间隙检查装置(RETS-1200,测定直径:直径5mm,光源:589nm),使膜厚度为d(nm)的样品夹持于支撑件,在长边方向施加9.81×106的应力σ(Pa)。测定该应力下的相位差R1(nm)。将施加应力前的相位差作为R0(nm),代入下述式求出光弹性系数Cσ(Pa-1)。
Cσ(Pa-1)=(R1-R0)/(σ×d)
[实施例1]
将所得聚碳酸酯膜(长条膜A:膜厚90μm)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的条件进行倾斜拉伸。由此得到实施例1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然后,将所得长条拉伸膜卷绕成卷状。
具体而言,按如下条件进行倾斜拉伸。
首先,使用图4所示的倾斜拉伸装置T,将长条膜倾斜拉伸。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5m/分钟。从P1到P2对把持件C1(第1把持件)加速,由此使把持件C1先行于把持件C2(第2把持件)。另外,从P3到P4对把持件C2加速,设定成把持件C1与把持件C2为等速时放开长条拉伸膜。其后,利用设置于出口的收卷装置以牵引张力200(N/m)卷绕成卷状。
使用上述倾斜拉伸装置T,以长条拉伸膜的取向角θ成为45°的方式调整把持件C1和把持件C2的加速度,在倾斜方向将长条膜A倾斜拉伸。此时,使纵向(输送方向)的拉伸倍率为1.08倍,使横向(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1.4倍。然后,在拉伸区域,进行对使把持件C1先行后的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加热的处理(先行侧加热处理)。更具体而言,以使把持件C1先行后的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比膜中央部(膜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高45℃的方式调整在拉伸区域内喷吹的热风的温度、风量等拉伸区域内的加热条件。
而且,所得长条拉伸膜的宽度为1400mm,厚度为54μm。
上述制造时的各条件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2]
在拉伸区域,以使把持件C1后的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比膜中央部高32℃的方式调整在拉伸区域内喷吹的热风的温度、风量等拉伸区域内的加热条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拉伸区域,仅对邻接的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施加对长条膜的前端侧的端部施加的热风这样的间歇加热,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对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进行喷吹溶剂的处理(溶剂接触处理)来代替上述先行侧加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该溶剂使用以质量比70:30混合二氯甲烷和甲醇而成的混合溶剂。应予说明,该混合溶剂可溶解长条膜。
[实施例5]
使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15m/分钟,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
在拉伸区域,也对长条膜的延迟侧的端部实施与上述先行侧加热处理相同的加热处理(实施延迟侧加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7]
使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2倍、横向的拉伸倍率为1.5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8]
使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15m/分钟,使用长条膜B(纤维素酯膜)作为长条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使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15m/分钟,使用长条膜C(环烯烃聚合物膜)作为长条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使用拉伸前的厚度(膜厚)为50μm的长条膜A,以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比膜中央部高28℃的方式调节在拉伸区域内喷吹的热风的温度、风量等拉伸区域内的加热条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相同。
[比较例1]
不进行上述先行侧加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2]
不进行上述先行侧加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相同。
[比较例3]
不进行上述先行侧加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7相同。
[评价]
按下述评价基准评价上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
(取向不均的评价)
将上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在宽度方向以等间隔切割出20个的样品。使用自动双折射率测定装置(王子计测机器株式会社制的KOBRA-21ADH)测定该样品(取向轴)慢轴的角度(取向角)θ。将上述测定(宽度方向的多个处位置的测定)在输送方向(行走方向)实施3次。由所得取向角的值算出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该差作为取向角的偏差,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即,取向角的偏差越大取向不均越大,取向角的偏差越小取向不均越小。
A:取向角的偏差小于0.4°
B:取向角的偏差为0.4°以上且小于0.6°
C:取向角的偏差为0.6°以上且小于1.0°
D:取向角的偏差为1.0°以上且小于1.5°
E:取向角的偏差为1.5°以上。
(色调不均的评价)
首先,使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制成上述中说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所得有机EL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整面显示黑色。目视观察其显示状态,评价色调不均。即,通过目视按以下基准评价显示黑色时的显示器整面的色调不均。
A:在显示器整面的任何位置均无法确认色调的不同(色调不均)
B:在显示器整面,在画面端的部分可确认轻微的色调的不同(色调不均),但该色调的不同是没有特别问题的等级
C:在显示器整面,在画面端的部分可确认色调的不同(色调不均),是不能将所得有机EL显示装置用作制品的等级
D:所贴附的样品片的任意位置的色调的不同(色调不均)均严重,是不能将所得有机EL显示装置用作制品的等级。
将上述评价结果和制造长条拉伸膜时的条件一并示于表1。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先行侧加热处理、溶剂接触处理的情况(实施例1~10)与不实施这种处理的情况(比较例1~3)相比,得到取向不均小的长条拉伸膜。另外,实施例1~10所涉及的长条拉伸膜在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时,与比较例1~3相比得到色调不均少的显示装置。
另外,根据实施例8、9等可知,作为长条膜,无论是聚碳酸酯膜、纤维素酯膜还是环烯烃聚合物膜,均能够抑制取向不均、色调不均的产生。由此可知,无论长条膜的材质如何,只要应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就可得到充分抑制了取向不均的长条拉伸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即使在使用可节省空间的同时双轴拉伸装置进行倾斜拉伸时,也可充分抑制光学轴的取向角的偏差,可充分抑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圆偏振片时的颜色不均的产生。

Claims (21)

1.一种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倾斜拉伸工序:用多个把持件把持热塑性的长条膜的两端部,以等速输送把持所述两端部的把持件后,对把持一个端部的第1把持件加速使其快于把持另一端部的第2把持件,使所述第1把持件先行于所述第2把持件,由此使所述长条膜的光学轴倾斜;
所述倾斜拉伸工序中,使所述第1把持件先行后,实施缓和处理,缓和邻接的所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所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和处理是对所述长条膜的、由所述第1把持件把持的先行侧的端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热处理是对邻接的所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进行加热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邻接的所述第1把持件间的区域的温度比所述长条拉伸膜的中央区域的温度高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和处理是使所述长条膜的先行侧的端部与使所述长条膜膨润或溶解的溶剂接触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倾斜拉伸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先行于所述第2把持件地扩大邻接的所述第1把持件间的距离后,扩大邻接的所述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使所述第1把持件与所述第2把持件的行走速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扩大邻接的所述第2把持件间的距离后,实施缓和邻接的所述第2把持件间的区域中的所述长条膜所承受的应变应力的缓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光弹性系数为1.0×10-11Pa-1~1.0×10-10Pa-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光弹性系数为1.0×10-11Pa-1~1.0×10-10Pa-1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为聚碳酸酯膜。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为聚碳酸酯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为聚碳酸酯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3、5~7、9、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7~150m/分钟。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7~150m/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7~150m/分钟。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长条膜的输送速度为7~150m/分钟。
17.根据权利要求1~3、5~7、9、11、12、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1~2倍。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1~2倍。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1~2倍。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1~2倍。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纵向的拉伸倍率为1.1~2倍。
CN201280076890.3A 2012-11-06 2012-11-06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768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07112 WO2014073019A1 (ja) 2012-11-06 2012-11-06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729A CN104768729A (zh) 2015-07-08
CN104768729B true CN104768729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67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890.3A Active CN104768729B (zh) 2012-11-06 2012-11-06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33697B1 (zh)
KR (1) KR101728618B1 (zh)
CN (1) CN104768729B (zh)
WO (1) WO2014073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6637B2 (ja) * 2015-01-08 2019-09-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973884B1 (ko) * 2015-03-17 2019-04-29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경사 연신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7031316B2 (ja) * 2018-01-12 2022-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9501220B (zh) * 2018-10-31 2021-04-16 广东明星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膜生产设备
WO2021039934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07944A (ja) * 2021-01-12 2022-07-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048813B1 (ja) 2021-03-30 2022-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3478795B (zh) * 2021-07-14 2023-05-23 沈勇 相位差补偿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
JP7059429B1 (ja) * 2021-09-10 2022-04-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7079364B1 (ja) * 2021-09-24 2022-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7079365B1 (ja) * 2021-09-28 2022-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JP7096943B1 (ja) * 2021-10-29 2022-07-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4434767B (zh) * 2021-12-29 2023-09-12 西南科技大学 Oled柔性显示用偏光片补偿膜的制备方法
CN114311622B (zh) * 2021-12-29 2023-09-12 西南科技大学 Oled柔性显示用偏光片补偿膜的同步光学斜向拉伸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4618A (ja) * 2005-02-21 2006-08-31 Jsr Corp フィルム加工方法
JP2006255892A (ja) * 2005-02-21 2006-09-28 Jsr Corp フィルム加工方法
CN101322055A (zh) * 2005-12-08 2008-12-1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89760A (zh) * 2006-07-19 2009-07-22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片或膜的倾斜延伸方法以及夹爪式片或膜延伸装置
CN101501538A (zh) * 2006-12-28 2009-08-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起偏器的制造方法、起偏器、偏振片、光学薄膜、复合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复合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4618A (ja) * 2005-02-21 2006-08-31 Jsr Corp フィルム加工方法
JP2006255892A (ja) * 2005-02-21 2006-09-28 Jsr Corp フィルム加工方法
CN101322055A (zh) * 2005-12-08 2008-12-1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89760A (zh) * 2006-07-19 2009-07-22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片或膜的倾斜延伸方法以及夹爪式片或膜延伸装置
CN101501538A (zh) * 2006-12-28 2009-08-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起偏器的制造方法、起偏器、偏振片、光学薄膜、复合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复合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73019A1 (ja) 2016-09-08
CN104768729A (zh) 2015-07-08
KR20150047595A (ko) 2015-05-04
KR101728618B1 (ko) 2017-04-19
WO2014073019A1 (ja) 2014-05-15
JP5333697B1 (ja)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8729B (zh)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4768728B (zh) 长条斜拉伸膜、使用了该长条斜拉伸膜的圆偏振片和有机el显示器
JP5339017B1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4755251B (zh) 长条拉伸膜的制造方法、长条拉伸膜、使用该长条拉伸膜的圆偏振片和有机el 显示器
KR101852691B1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KR101721783B1 (ko) 광학 필름의 롤체, 그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JP5177332B1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760264B2 (ja)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083483B1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202979A (ja)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TWI393962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tardation film and a retardation film produced by the method, and a polarizing plat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051578B (zh)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5979224B2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105034B1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システム
WO2013140728A1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87896B2 (ja)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斜め延伸装置
JP2018080211A (ja)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