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7899A -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7899A
CN104767899A CN201410818329.9A CN201410818329A CN104767899A CN 104767899 A CN104767899 A CN 104767899A CN 201410818329 A CN201410818329 A CN 201410818329A CN 104767899 A CN104767899 A CN 104767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equipment
printing
information
data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83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7899B (zh
Inventor
森启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7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7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8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05Sharing resources or data with oth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Preparing such data
    • G06K15/402Sharing data concerning the arrangement's configuration or curren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8Printing driverless or using generic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9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server-printer device-client configuration, e.g. print flow goes from server to printer and then bidirectional from printer to client, i.e. the client does not communicate with the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印刷控制系统(1)包括:具有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61)的印刷设备(7);具有进行印刷的印刷部(18),且与印刷设备(7)通过本地局域网(LN)进行通信的印刷装置(12);以及与印刷装置(12)经由网络(GN)连接,将包括表示印刷设备(7)的机型的机型信息且使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的控制服务器(10)。

Description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在印刷控制装置的控制之下,通过印刷装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且发行收据的印刷控制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印刷控制系统中,具有使印刷装置和作为印刷控制装置的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网络进行通信的装置。
现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108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述的印刷控制系统那样,针对印刷装置(以下,称为“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网络(以下,称为“第2网络”。)进行通信的系统,有如下需求:当构筑经由与该网络不同的LAN等网络(以下,称为“第1网络”)将其它印刷装置(以下,称为“第1印刷装置”)与第2印刷装置连接的系统时,想要能够使用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以及第1印刷装置与第2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通过印刷控制服务器来对第1印刷装置进行与印刷相关的设定。由此,用户针对与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不再需要个别直接地进行有关设定的作业,从而有助于用户的便利性的提高、维护性的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针对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且第2印刷装置与第1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系统,能够使用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以及第2印刷装置与第1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通过印刷控制服务器来对规定的属性的第1印刷装置进行与印刷相关的规定的设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印刷控制系统,具有:第1印刷装置;第2印刷装置,其与所述第1印刷装置通过第1网络进行通信;以及印刷控制服务器,其与所述第2印刷装置经由第2网络连接,且将包括表示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属性的属性信息且使所述第1印刷装置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印刷控制服务器向第2印刷装置发送包含第1印刷装置的属性信息且使第1印刷装置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因此,第2印刷装置能够根据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对与该属性信息对应的第1印刷装置进行基于设定控制数据的设定处理。因此,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采用使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以及使第2印刷装置与第1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使规定的属性的印刷设备执行设定处理。
此外,所述第2印刷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时,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属性信息,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所述第1印刷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进行所述设定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第2印刷装置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向与该属性信息对应的第1印刷装置发送设定控制数据,使该第1印刷装置执行设定处理。
此外,所述第2印刷装置,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询问所述属性信息,并根据针对该询问的响应,选择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第2印刷装置能够在与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之中,选择与印刷控制服务器所指定的属性信息对应的第1印刷装置。
此外,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完成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设定处理之后,将固有地分配给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所述第2印刷装置,存储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发送给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和与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使用固有信息来管理与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在使1个第1印刷装置执行处理时,能够使用该固有信息来指定该1个第1印刷装置,执行该处理。此外,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根据固有信息,来管理与第1印刷装置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此外,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在发送使具有所存储的所述固有信息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执行处理的控制数据时,将所述固有信息附加到所述控制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使用固有信息,使与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之中规定的第1印刷装置执行处理。
此外,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所述设定处理完成情况下,印刷表示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用户能够通过参照第1印刷装置的印刷结果,掌握由印刷控制服务器的控制进行了设定的第1印刷装置,此外,能够掌握第1印刷装置所设定的设定的内容。
此外,本发明的印刷控制方法,由印刷控制服务器生成使与第2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执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将所生成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与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第2印刷装置,由所述第2印刷装置,经由所述第1网络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由所述第1印刷装置进行设定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经由第2印刷装置,使第1印刷装置执行设定处理。因此,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采用使第2印刷装置与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以及使第2印刷装置与第1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结构,使规定的属性的印刷设备执行设定处理。
此外,所述设定控制数据包括属性信息,所述第2印刷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时,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属性信息,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所述第1印刷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进行所述设定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第2印刷装置,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向与该属性信息对应的第1印刷装置发送设定控制数据,使该第1印刷装置执行设定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印刷装置、控制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控制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管理装置提供的用户界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管理装置、控制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管理装置提供的用户界面的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1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印刷控制系统1具有控制服务器10(印刷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10经由互联网等网络GN(第2网络)与多个商店系统11连接。网络GN连接有多个管理装置14。
商店系统11是在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场、饮食店等商店中使用的系统。商店系统11具有对到商店来的顾客发行收据的功能。
商店系统11具有:印刷装置12(第2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设备7(第1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2以及印刷设备7具有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功能,且能够发行收据。印刷装置12以及印刷设备7与在商店构筑的本地局域网LN(第1网络)连接。
本地局域网LN与包含网络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而构成的网络通信控制装置13连接。印刷装置12具有经由网络通信控制装置13访问网络GN的功能。印刷设备7具有经由本地局域网LN而与印刷装置12进行通信的功能。
在图1中,商店系统11A是在超市SM中使用的系统。在超市SM中设置多个收款台RC,在收款台RC中设置有印刷装置12、或印刷设备7。商店系统11A的印刷装置12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且经由网络通信控制装置13来访问网络GN。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1中,商店系统11的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确立通信路径,且与控制服务器10进行通信。然后,印刷装置12根据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执行印刷所涉及的处理、控制印刷设备7的印刷的处理、对印刷设备7的数据进行中继的处理等。
管理装置14,如下所述,是管理1个或多个商店系统11的装置。例如,管理装置14被设置在经营商店的企业的本部,对经营该商店的企业的集团所属的多个商店所设置的商店系统11进行管理。如下所述,管理装置14控制进行管理的商店系统11的规定的印刷装置12、或规定的印刷设备7,能够使该规定的印刷装置12、或该规定的印刷设备7执行印刷。
图2是表示印刷控制系统1中的控制服务器10、印刷装置12、印刷设备7、和管理装置14的关系的图。
如图2所示,在印刷控制系统1中,在控制服务器10和商店系统11的印刷装置12之间,确立通过WebSocket进行通信的WebSocket连接CT(通信路径)。
此外,WebSocket是能够进行非同步双向通信的通信规范之一。在WebSocket中,在服务器与顾客确立了WebSocket连接CT之后,通过该连接使用协议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因此,每当发生数据的发送接收时,不需要确立连接。
此外,WebSocket连接CT,是在以该连接而连接的印刷装置12和控制服务器10之间,按照WebSocket的协议、步骤来发送接收数据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因此,在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进行规定的握手,在确立了WebSocket连接CT之后,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能够通过WebSocket连接CT来发送接收非同步数据。控制服务器10能够在任意的时刻通过WebSocket连接CT,对印刷装置12发送数据,印刷装置12能够在任意的时刻通过WebSocket连接CT,对控制服务器10发送数据。
此外,WebSocket通信,是通过WebSocket连接CT在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进行的、按照WebSocket的协议、步骤的非同步双向通信。
通过确立WebSocket连接CT,印刷装置12和控制服务器10能够非同步地双向通信。也就是说,控制服务器10不从作为客户端的印刷装置12接收请求,而能够在任意的时刻,通过WebSocket连接CT利用WebSocket通信向印刷装置12以推送方式发送数据。同样地,印刷装置12能够在任意的时刻,通过WebSocket连接CT向控制服务器10以推送方式发送数据。
此外,控制服务器10与多个管理装置1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如后所述,管理装置14能够经由控制服务器10,对规定的印刷装置12发送印刷控制数据,并使该规定的印刷装置12执行印刷。此外,管理装置14能够经由控制服务器10以及印刷装置12,对规定的印刷设备7发送印刷控制数据,并使该规定的印刷设备7执行印刷。
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2经由本地局域网LN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多个印刷设备7。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服务器10是将印刷装置12作为客户端的云系统的云服务器。即,控制服务器10具有运算处理功能,将印刷装置12的请求、管理装置14的请求、规定的条件的成立等作为触发来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通过WebSocket连接CT向印刷装置12发送基于运算处理的结果的数据。
此外,在图2中,虽然通过一个块来表达控制服务器10,但这并不意味着控制服务器10由单一的服务器装置来构成。例如,控制服务器10可以构成为包括多个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是通过规定的系统的一部分的功能来实现的服务器。即,若是能够实现后述的处理的结构,则不问其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服务器10与印刷装置12之间进行WebSocket通信。然而,这些装置也可以代替WebSocket通信,而构成为进行与WebSocket通信同样的非同步双向通信。
如此,印刷控制系统1,将多台具有印刷功能的印刷装置12(例如,1000台)通过WebSocket连接CT,在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即,控制服务器10能够收集、管理、分析基于从与多个商店系统11连接的多个印刷装置12接收到的数据的信息。因此,控制服务器10能够积累有益的信息。所积累的信息能够作为所谓的大数据(Big Data)。
此外,能够谋求商店系统11的构筑的简易化、以及低成本化。即,在印刷控制系统1中,印刷装置12通过WebSocket连接CT而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因此,使用控制服务器10提供的服务,能够在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下,使印刷装置12执行规定的处理。在规定的处理中,包括基于印刷装置12的印刷、印刷设备7的印刷的控制、对印刷设备7发送的数据的中继、以及从印刷设备7发送来的数据的中继。因此,构筑商店系统11的管理者,只要在构筑商店系统11时,进行如下的简单作业即可,即:将印刷装置12设置在所希望的场所,将印刷装置12与网络GN连接,并将印刷装置12、以及印刷设备7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由此,能够使用控制服务器10提供的服务,使印刷装置12执行所希望的处理,例如,收据的发行所涉及的处理。在管理装置14中,能够谋求构筑的简易化、以及低成本化。
特别地,构筑商店系统11的管理者无需在管理1个或多个商店系统11的管理装置14中具有控制印刷装置12的功能。管理装置14访问控制服务器10,并通过使用控制服务器10提供的服务,就能够控制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的印刷装置12、以及经由本地局域网LN而与印刷装置12连接的印刷设备7。由此,能够谋求商店系统11的构筑的简易化、以及低成本化。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2、印刷设备7、控制服务器10以及管理装置14的功能性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3所示,印刷装置12具有:装置控制部12S;第2通信部16;印刷部18(第2印刷部);印刷装置存储部19;和第1通信部24。
装置控制部12S具有CPU或ROM、RAM、其它周边电路等,且对印刷装置12进行控制。装置控制部12S作为功能块而具有通信控制部15、印刷控制部17、和设定控制部23。针对这些功能块,在后面进行描述。
印刷部18具有: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传送印刷介质的传送机构;切断印刷介质的切断机构等印刷所涉及的机构;以及各机构的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基板等。
印刷装置存储部19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且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针对印刷装置存储部19存储的数据在后面描述。
第1通信部24,根据装置控制部12S的控制,与连接于本地局域网LN的印刷设备7以与该网络对应的规定的通信规范进行通信。
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区别地表达印刷控制部17、以及设定控制部23时,将这些功能块总称地表达为“功能部”。
印刷装置12具有通过网络GN(第2网络)而与控制服务器10进行通信的功能、以及通过本地局域网LN(第1网络)而与印刷设备7进行通信的功能。
如图3所示,印刷设备7具有:设备控制部7S;印刷单元61(第1印刷部);印刷设备存储部62;和通信接口63。
设备控制部7S具有CPU或ROM、RAM、其它控制电路等,且对印刷设备7进行控制。
印刷单元61具有: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传送印刷介质传送机构、切断印刷介质的切断机构等印刷所涉及的机构、以及各机构的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基板等。
印刷设备存储部62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且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针对印刷设备存储部62存储的数据在后面描述。
通信接口63,根据设备控制部7S的控制,以规定的通信规范与连接于本地局域网LN的印刷装置12进行通信。
印刷设备7具有通过本地局域网LN(第1网络)而与印刷装置12进行通信的功能,另一方面,不具有访问网络GN(第2网络)的功能。
如图3所示,控制服务器10具有:服务器控制部10S;第1连接部26;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和第2连接部30。
服务器控制部10S具有CPU或ROM、RAM、其它控制电路等,且对控制服务器10进行控制。控制服务器10作为功能块而具有通信管理部25、第1连接部26、印刷数据处理部27、以及设定处理部31。针对这些功能块的功能在后面描述。
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且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针对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存储的数据在后面描述。
第2连接部30根据通信管理部25的控制,与管理装置14之间进行HTTP通信。即,在管理装置14安装有网络浏览器,第2连接部30,与管理装置14之间通过连接,进行将控制服务器10作为服务器,将管理装置14作为客户端的HTTP通信。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别地表达印刷数据处理部27、以及设定处理部31时,将这些功能块总称地表达为“处理部”。
如图3所示,管理装置14具有:管理装置控制部40;通信连接部41;和显示部42。
管理装置控制部40具有CPU或ROM、RAM、其它的周边电路等,且对管理装置14进行控制。管理装置14作为功能块而具有浏览器执行部40a。浏览器执行部40a是通过网络浏览器来实现其功能的功能块。
通信连接部41根据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控制,与控制服务器10进行HTTP通信。
显示部42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根据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控制,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此外,在图3中,表示控制服务器10与连接于控制服务器10的一个印刷装置12的关系。在控制服务器10连接多个印刷装置12时,控制服务器10,与多个印刷装置12对应地具有多个第1连接部26(WebSoeket接口),与印刷装置12之间确立WebSocket连接CT,通过WebSocket连接CT而与印刷装置12进行WebSocket通信。
此外,在图3中,表示控制服务器10与连接于控制服务器10的一个管理装置14的关系。在控制服务器10连接多个管理装置14时,控制服务器10,与多个管理装置14对应地具有多个第2连接部30,与管理装置14之间确立连接,并通过连接而与管理装置14进行通信。
接着,针对接通印刷装置12的电源时的印刷装置12、以及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5是表示对印刷装置12接通电源之后的印刷装置12、以及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的流程图,(A)表示印刷装置12的动作,(B)表示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
此外,图4、5的流程图的处理的触发并不局限于接通电源时。例如,也可以是在印刷装置12与网络GN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时,或从用户接收到指示时等。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印刷装置12与对应的商店系统11的本地局域网LN连接,且能够访问网络GN。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印刷装置12具有的通信控制部15、印刷控制部17、设定控制部23、以及控制服务器10具有的通信管理部25、印刷数据处理部27、设定处理部31的功能,例如,如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这些功能块是对象(object)。对象是由对象指向程序设计所生成的实例(instance),即作为数据、以及方法(method)的集合而定义的功能块。此外,这些功能块的功能,通过安装在功能块中的所谓方法来实现。
此外,例如,这些功能块的功能,通过由CPU等的硬件读取并执行应用程序来实现。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应用程序来实现一个功能块的功能。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应用程序来实现多个功能块的功能。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多个应用程序来实现一个功能块的功能。
也就是说,功能块将功能作为块来表达,并非意味着特定的应用程序或硬件等。
如图4(A)所示,若接通印刷装置12的电源(步骤SX1),则通信控制部15访问印刷装置存储部19,并获取印刷装置存储部19所存储的通信目的地信息数据(步骤SA1)。
通信目的地信息数据是表示在确立WebSocket连接CT时,进行访问的控制服务器10的地址(域名、IP地址、路径名、端口信息等)的数据。在此,在WebSocket通信中,为了确立WebSocket连接CT,客户端(在本例中,是印刷装置12),针对服务器(在本例中,是控制服务器10),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进行握手。通过该握手,客户端虽然发送具有服务器的地址的信息等各种信息,但通信目的地信息数据具有访问目的地的地址。
接着,通信控制部15根据通信目的地信息数据所示的地址,在控制服务器10的通信管理部25、第2通信部16和第1连接部26之间,确立WebSocket连接CT(步骤SA2、步骤SB1)。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2,不接收基于用户的指示或来自控制服务器10的请求,而将电源的接通作为触发来确立WebSocket连接CT。
第2通信部16以及第1连接部26,是按照WebSocket的规范、步骤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WebSocket接口。这些功能块,例如,使用WebSocket的Socket库来生成。
第2通信部16具有:针对从通信控制部15或印刷控制部17、设定控制部23接收到的数据,按照WebSocket的协议来进行处理,且以WebSocket的步骤通过WebSocket连接CT来发送数据的功能。此外,第2通信部16具有:针对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按照WebSocket的处理,且向通信控制部15等进行发送的功能。针对第1连接部26也是同样。
随着WebSocket连接CT的确立,印刷装置12以及控制服务器10能够非同步地双向通信。控制服务器10能够通过WebSocket连接CT以推送发送的方式向印刷装置12发送数据,而不从作为客户端的印刷装置12接收请求。同样地,印刷装置12能够通过WebSocket连接CT以推送方式向控制服务器10发送数据。
此外,通过WebSocket连接CT的确立,从而在印刷装置12的印刷控制部17与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之间,确立基于WebSocket连接CT的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是对在印刷控制部17与印刷数据处理部27之间通信的数据进行发送接收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印刷控制部17与印刷数据处理部27,通过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进行非同步双向通信。针对通过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进行的非同步双向通信在后面描述。
此外,通过WebSocket连接CT的确立,从而在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与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之间,确立基于WebSocket连接CT的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是对设定控制部23与设定处理部31之间通信的数据进行发送接收的逻辑上的通信路径。设定控制部23与设定处理部31,通过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进行非同步双向通信。针对通过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进行的非同步双向通信在后面描述。
印刷装置12的通信控制部15,访问印刷装置存储部19,获取印刷装置存储部19所存储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步骤SA3)。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是表示印刷装置12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数据。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是例如,在印刷装置12的制造阶段,分配给印刷装置12的序列号。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将获取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发送给第2通信部16(步骤SA4)。
第2通信部16将接收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通过WebSocket连接CT,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A5)。
如图4(B)所示,控制服务器10的第1连接部2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步骤SB2)。
接着,第1连接部26,将接收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发送给通信管理部25(步骤SB3)。
通信管理部25,访问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连接管理数据库(步骤SB4)。连接管理数据库,是针对所确立的WebSocket连接CT,将WebSocket连接CT的识别信息即连接识别信息与上述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
接着,通信管理部25在连接管理数据库中生成1件记录。然后,通信管理部25在所生成的记录中,将在步骤SB1确立了的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与在步骤SB2接收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所示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步骤SB5)。通信管理部25在WebSocket连接CT确立之后,生成与已经确立了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不同的值的连接识别信息。通过该步骤SB4的处理,在控制服务器10,对WebSocket连接CT与印刷装置12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
如此,印刷装置12将电源的接通作为触发来确立WebSocket连接CT,而不接收基于用户的指示或来自控制服务器10的请求。根据这种结构,用户为了确立WebSocket连接CT,不需要进行繁琐的作业。此外,用户为了确立WebSocket连接CT,不需要专门的知识。电源接通之后,能够使印刷装置12处于在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下执行各种处理的状态。
如图4(A)所示,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生成请求指令(步骤SA6)。请求指令是对控制服务器10请求第1设定控制数据(后面描述)的发送的指令。请求指令是按照规定的格式的数据。
接着,设定控制部23对所生成的请求指令附加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设定控制部23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A7)。功能部识别信息是印刷装置12具有的功能部的识别信息。因此,对印刷装置12具有的印刷控制部17、以及设定控制部23,分配不同的值的功能部识别信息。在步骤SA7中,设定控制部23参照印刷装置存储部19所存储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数据,并根据该数据,对请求指令附加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此外,设定控制部23对分配给该设定控制部23的功能部识别信息进行管理,并根据该管理,对请求指令附加功能部识别信息。
接着,设定控制部23将请求指令发送给第2通信部16(步骤SA8)。
第2通信部16根据WebSocket连接CT,将请求指令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A9)。
如图4(B)所示,控制服务器10的第1连接部26,根据WebSocket连接CT,接收请求指令(步骤SB6)。
接着,第1连接部26将接收到的请求指令发送给通信管理部25(步骤SB7)。
通信管理部25获取请求指令中所附加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B8)。接着,通信管理部25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处理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B9)。处理部管理数据库是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功能部识别信息的组合与处理部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接着,通信管理部25将在步骤SB8获取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功能部识别信息的组合作为键(key),在处理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的组合相关联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B10)。处理部识别信息是控制服务器10具有的处理部的识别信息。因此,对控制服务器10具有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以及设定处理部31,分配不同的值的处理部识别信息。在步骤SB10由通信管理部25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是表示发送以WebSocket连接CT接收到的数据的处理部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接着,通信管理部25对在步骤SB10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发送请求指令(步骤SB11)。此外,通信管理部25能够对处理部与处理部识别信息的关系进行管理,并根据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向与该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对应的处理部发送数据。
如图5(B)所示,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若接收到请求指令,则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设定信息数据库(步骤SB12)。
设定信息数据库,是针对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的印刷装置12,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与设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
设定信息是将印刷装置12的印刷部18所相关的1个或多个设定项目与各设定项目中所设定的设定值相关联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2,作为设定项目而具有:与印刷时的浓度相关的设定即印字浓度设定;与印刷时的速度相关的设定即印字速度设定;以及与印刷装置12上所设置的印刷介质(在本例中,是卷纸)的纸宽度相关的设定即纸宽设定。设定项目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所例示的项目,例如,也可以包括与网络相关的设定或在具有声音输出功能的情况下与声音相关的设定等其它的设定项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2,作为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而具有:表示印字浓度较浓的“设定值:浓”;和表示印字浓度较淡的“设定值:淡”。此外,印刷装置12,作为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而具有:表示印字速度较快的“设定值:快”;和表示印字速度较慢的“设定值:慢”。此外,印刷装置12,作为纸宽设定的设定值而具有:表示所设置的卷纸为80mm的“设定值:80mm”;和所设置的卷纸为58mm的“设定值:58mm”。
例如,设定信息是:将印字浓度设定与“设定值:浓”相关联,将印字速度设定与“设定值:快”相关联,将纸宽设定与“设定值:80mm”相关联的信息。
接着,设定处理部31,将请求指令中所附加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作为键,在设定信息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步骤SB13)。
接着,设定处理部31根据获取到的设定信息,生成第1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B14)。
第1设定控制数据是:对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进行指定,并对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指示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设定为所指定的设定值的数据。例如,第1设定控制数据是:将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浓”,将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快”,将纸宽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80mm”的数据。
接着,设定处理部31,在第1设定控制数据中附加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B15)。设定处理部31,对分配给该设定处理部31的处理部识别信息进行管理。
接着,设定处理部31将第1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第1连接部26(步骤SB16)。
第1连接部26,通过WebSocket连接CT,将接收到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步骤SB17)。
如图5(A)所示,印刷装置12的第2通信部1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第1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A10)。接着,第2通信部16,对通信控制部15发送第1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A11)。
通信控制部15获取第1设定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A12)。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参照功能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A13)。
功能部管理数据库是将印刷装置12具有的功能部的识别信息即功能部识别信息与对应的处理部的处理部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数据库。
当1个功能部与1个处理部对应时,有如下关系,即:该1个功能部能够处理该1个处理部所发送的数据,相反地,该1个处理部能够处理该1个功能部所发送的数据的关系。因此,该1个处理部,向有对应关系的该1个功能部发送数据,使该1个功能部能够执行基于该1个功能部具有的功能的处理。此外,该1个功能部,向有对应关系的该1个处理部发送数据,能够使该1个处理部执行基于该1个处理部具有的功能的处理。在本例中,印刷装置12的印刷控制部17和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对应。此外,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与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对应。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将在步骤SA12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作为键,在功能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A14)。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向在步骤SA14获取到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在本例中,是设定控制部23),发送第1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A15)。通信控制部15对功能部识别信息与功能部的关系进行管理。因此,通信控制部15能够根据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向该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发送数据。
设定控制部23根据接收到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进行设定处理(步骤SA16)。
设定处理是设定控制部23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设定为由第1设定控制数据所指定的设定值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存储部19存储具有将设定项目与设定值相关联的信息的设定文件。然后,在步骤SA16的设定处理中,设定控制部23访问设定文件,并改写设定文件的内容,以使设定项目与由第1设定控制数据所指定的对应的设定值相关联。除此以外,在设定处理中,也可以进行变更与程序所定义的设定相关的变量的值等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印刷装置12的电源接通作为触发,在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确立WebSocket连接CT。然后,该WebSocket连接CT的确立之后,通过该连接,印刷装置12请求第1设定控制数据的发送,控制服务器10根据该请求来发送第1设定控制数据。印刷装置12根据接收到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来进行设定处理。由于这样的结构,因此印刷装置12能够针对设定项目设定对应的设定值,而不接收基于用户的指示或来自控制服务器10的请求。此外,用户不需要进行设定所涉及的作业,此外,用户不需要获取用于进行设定的专门的知识。
此外,如上所述,在WebSocket连接CT确立之后,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与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在基于WebSocket连接CT的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上,进行非同步双向通信。
此外,如上所述,控制服务器10的通信管理部25,将接收到的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分配给印刷数据处理部27或设定处理部31。由于该结构,因此控制服务器10接收到的数据被发送给对应的处理部,且由该处理部执行对应的处理。同样地,印刷装置12的通信控制部15,将接收到的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分配给印刷控制部17或设定控制部23。由于该结构,因此印刷装置12接收到的数据被发送到对应的功能部,且由该功能部执行对应的处理。
接着,针对管理装置14使规定的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时的印刷控制系统1的各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图7是表示管理装置14使规定的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时的印刷控制系统1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A)表示管理装置14的动作,(B)表示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C)表示印刷装置12的动作,(D)表示印刷设备7的动作。
此外,如下所述,用户对管理装置14指定机型(属性),使所指定的机型的印刷设备7执行设定处理。印刷设备7,由于会根据机型不同而使规格或功能等不同,因此在构筑商店系统11时,设定何种印刷设备7的机型是重要的。因此,很多情形是用户掌握有该商店系统11所导入的印刷设备7的机型。此外,如下所述,在印刷控制系统1中,利用印刷设备7的MAC地址作为固有信息。然后,即使在用户未掌握印刷设备7的机型时,与调查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的情形相比,调查印刷设备7的机型也更容易。
如以下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1,用户通过对管理装置14指定机型,从而能够针对所指定的机型的印刷设备7进行所期望的设定。
在图6、图7的流程图中,针对在用户所指定的机型的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时的各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的功能,例如,通过在浏览器上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或描绘文件(后面描述)具有的脚本的功能来执行。
如图6(A)所示,用户启动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指示向规定的URL的访问(步骤SY1)。该规定的URL,是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下述的设备信息输入用户界面70(以下,表达为“设备信息输入UI70”)时,管理装置14访问的URL。该规定的URL是控制服务器10管理的URL,预先通知给用户。
如图6(A)所示,根据步骤SY1的用户的指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访问所指定的URL,请求设备信息输入UI70的显示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步骤SC1)。描绘文件是由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等标记语言所记述的文件,是使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窗口显示网页的文件。
如图6(B)所示,根据步骤SC1中的管理装置14的请求,控制服务器10生成设备信息输入UI70所涉及的描绘文件,发送给管理装置14(步骤SD1)。
如图6(A)所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C1的请求所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来显示设备识别信息输入UI70(步骤SC2)。
图8(A)是表示设备信息输入UI70的一例的图。
如图8(A)所示,设备信息输入UI70具有:用户输入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输入栏R1;输入表示使设定处理执行的印刷设备7的机型的机型信息(属性信息)的输入栏R2;和确定对各栏的输入的按钮B1。
用户在输入栏R1中,输入对应的印刷设备7通过本地局域网LN而连接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步骤SY2)。在本例中,用户掌握有对应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此外,控制服务器10可以构成为:对商店系统11与商店系统11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且对来自管理装置14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询问进行响应。
此外,用户在输入栏R2输入印刷设备7的机型信息,并操作按钮B1来确定输入(步骤SY2)。
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按照规定的协议,将设备信息输入UI70中所输入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C3)。步骤SC3的处理,例如,通过在设备信息输入UI70所涉及的描绘文件中所包含的脚本的功能来执行。
如图6(B)所示,若接收到表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机型信息的数据,则控制服务器10执行以下的处理。控制服务器10生成与机型信息所示的机型对应的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用户界面(以下,表达为“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所涉及的描绘文件,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4(步骤SD2)。在此,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根据印刷设备7的机型,存储用于生成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所需的信息(以下,称为“描绘信息”)。在步骤SD2中,控制服务器10获取与接收到的数据所示的机型对应的描绘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描绘信息来生成描绘文件。
如图6(A)所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C3的请求而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显示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步骤SC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设备7,作为设定项目而具有:印字浓度设定;印字速度设定;纸宽设定;与本地局域网LN中的地址(在本例中,为IP地址)相关的设定即地址设定。
图8(B)是表示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的一例的图。
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61,是针对所对应的机型的印刷设备7具有的设定项目,输入进行设定的设定值的用户界面。
如图8(B)所示,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具有指定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的印字浓度指定区域AP1。印字浓度指定区域AP1具有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P1。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P1是输入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的栏。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P1是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浓”、或“设定值:淡”的任一项,在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P1中输入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具有指定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的印字速度指定区域AP2。印字速度指定区域AP2具有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P2。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P2是输入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的栏。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P2是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快”、或“设定值:慢”的任一项,在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P2中输入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具有指定纸宽设定的设定值的纸宽指定区域AP3。纸宽指定区域AP3具有纸宽设定值输入栏P3。纸宽设定值输入栏P3是输入纸宽设定的设定值的栏。纸宽设定值输入栏P3是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80mm”或“设定值:58mm”的任一项,在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中输入纸宽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具有赋予印刷设备7的指定本地局域网LN的地址(在本例中,为IP地址)的地址指定区域AP4。地址指定区域AP4具有地址输入栏P4。地址输入栏P4是输入用户赋予印刷设备7的IP地址的栏。在本例中,赋予印刷设备7的IP地址相当于作为项目的地址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具有确定对各栏的输入的按钮B2。
用户在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的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P1、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P2、纸宽设定值输入栏P3、以及地址输入栏P4中,输入对应的设定值,并操作按钮B2(步骤SY3)。
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用户向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的输入,来生成设定指示数据(步骤SC5)。设定指示数据,包括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机型信息,且是对所对应的印刷设备7指示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变更为用户向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输入的设定值的数据。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在所生成的设定指示数据中附加进行基于该设定指示数据的处理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C6)。浏览器执行部40a,对处理设定指示数据的处理部的处理部识别信息进行管理,并根据该管理,在设定指示数据中附加处理部识别信息。也可以构成用户输入处理部识别信息。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控制通信连接部41,将设定指示数据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C7)。
管理装置14与控制服务器10进行HTTP通信时,在步骤SC7,浏览器执行部40a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进行HTTP的握手,确立连接。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控制通信连接部41,通过所确立的连接,发送设定指示数据。
如图6(B)所示,通信管理部25控制第2连接部30,接收设定指示数据(步骤SD3)。
接着,通信管理部25获取设定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D4)。
接着,通信管理部25向在步骤SD4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发送设定指示数据(步骤SD5)。
设定处理部31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指示数据,生成第2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D6)。
第2设定控制数据,指定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且是对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指示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设定为所指定的设定值的数据。所指定的设定值是在上述的对应机型设定值输入UI71中用户所输入的设定值。例如,第2设定控制数据是将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浓”,将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快”,将纸宽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80mm”,将地址设定的设定值设定为“192.168.0.1”的数据。在第2设定控制数据中,包括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机型信息。
接着,设定处理部31,对第2设定控制数据附加该设定处理部31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D7)。
接着,设定处理部31将第2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第1连接部26(步骤SD8)。
第1连接部26将接收到的第2设定控制数据通过WebSocket连接CT,发送给印刷装置12(步骤SD9)。
如图6(C)所示,印刷装置12的第2通信部1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第2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E1)。接着,第2通信部16向通信控制部15发送第2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E2)。
通信控制部15获取第2设定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E3)。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参照功能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E4)。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将在步骤SE3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作为键,在功能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E5)。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向在步骤SE5获取到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在本例中,是设定控制部23),发送第2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E6)。通信控制部15对功能部识别信息与功能部的关系进行管理。因此,通信控制部15能够根据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向该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发送数据。
设定控制部23获取接收到的第2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机型信息(步骤SE7)。
接着,设定控制部23控制第1通信部24,对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请求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询问属性信息)的发送(步骤SE8)。此外,印刷装置12能够根据TCP/IP等的协议,与本地局域网LN所连接的任意的印刷设备7进行通信。在步骤SE8中,设定控制部23,对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多个印刷设备7之中未执行设定处理且未设定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印刷设备7,请求机型信息的发送。完成设定的印刷设备7,由下述的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进行管理。设定控制部23,参照印刷装置存储部19存储的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来确定在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之中未进行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并对所确定的印刷设备7,请求机型信息的发送。除了上述处理,设定控制部23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广播来向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所有印刷设备7请求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的送信,并略读来自设定处理执行完毕的印刷设备7的响应。
本例的印刷设备7,未执行设定处理,未进行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IP地址的设定等)。
如图6(D)所示,本例的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根据步骤SE8的请求,将表示印刷设备7的机型信息的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进行响应)(步骤SF1)。印刷设备7的印刷设备存储部62存储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设备控制部7S根据该数据,进行表示印刷设备7的机型信息的数据发送。
如图6(C)所示,印刷装置12的设定控制部23,对第1通信部24进行控制,从印刷设备7接收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步骤SE9)。当在本地局域网LN中存在多个未执行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时,在步骤SE9中,设定控制部23从多个印刷设备7接收表示机型信息的数据。
接着,设定控制部23判别在步骤SE9接收到的数据所示的机型信息与在步骤SE7获取到的机型信息一致的数据是否一个也没有(步骤SE10)。
当一致的数据一个也没有时(步骤SE10:是),设定控制部23执行对应的处理(步骤SE11)。在步骤SE11,例如,设定控制部23,对控制服务器10发送规定的数据,并由与用户指定的机型对应的印刷设备7,通知不存在未进行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除此以外,印刷装置12在具有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显示或声音来报知上述意思。
当在步骤SE9接收到的数据所示的机型信息与在步骤SE7获取到的机型信息一致的数据存在时,(步骤SE10:否),设定控制部23进行以下的处理。设定控制部23将机型信息一致的印刷设备7选择作为发送第2设定控制数据来进行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步骤SE12)。在步骤SE12,设定控制部23,在机型信息一致的印刷设备7存在多个时,将多个印刷设备7之中的任意一个印刷设备7选择作为发送第2设定控制数据来进行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因此,当机型信息一致的印刷设备7存在多个时,不是多个印刷设备7之中的特定的印刷设备7执行设定处理,而是任一个印刷设备7执行设定处理。如后面所说明,进行了设定处理的印刷设备7,执行将由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印刷在印刷介质上的处理。因此,当机型信息一致的印刷设备7存在多个时,用户在执行设定处理之后,能够掌握哪个印刷设备7进行了怎样的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E12中,设定控制部23选择本例的印刷设备7。
接着,设定控制部23控制第1通信部24,将第2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在步骤SE12所选择的印刷设备7(步骤SE13)。
如图6(D)所示,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控制通信接口63来接收第2设定控制数据(步骤SF2)。
接着,设备控制部7S根据第2设定控制数据来执行设定处理(步骤SF3)。设定处理是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设定为由第2设定控制数据所指定的设定值的处理。例如,在步骤SF3的设定处理中,设备控制部7S将印刷设备7的IP地址设定(变更)为由第2设定控制数据所指定的IP地址。
若设定处理完成,则设备控制部7S控制印刷单元61,在印刷介质上印刷表示通过步骤SF3的设定处理所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步骤SF4)。
如此,印刷设备7,在设定处理完成之后,印刷表示由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因此,用户在通过印刷设备7进行了设定处理的情况下,就能够掌握哪个印刷设备7进行了怎样的设定。特别是,即使在印刷设备7不具有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等时,用户也能够明确地掌握上述意思。
如图7(D)所示,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获取表示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步骤SF5)。固有信息是唯一表示印刷设备7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MAC地址。固有信息可以是印刷设备7的印刷设备存储部62进行存储的结构。此外,在步骤SF6,设备控制部7S,例如,可以构成为:与通信端口的CPU进行通信来获取MAC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MAC地址来获取固有信息。
接着,设备控制部7S生成设定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F6)。设定完成通知数据包括:在步骤SF5获取到的固有信息、表示基于第2设定控制数据的设定完成之意的信息、以及表示通过步骤SF3的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以下,称为“设定内容信息”)。通过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的内容,是表示设定项目与设定值的组合的信息。
接着,设备控制部7S控制通信接口63,将在步骤SF6所生成的设定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步骤SF7)。
如图7(C)所示,设定控制部23控制第1通信部24,来接收设定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E14)。
接着,设定控制部23根据接收到的设定完成通知数据,访问印刷装置存储部19存储的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生成以下的1件记录(步骤SE15)。记录是将固有信息与设定内容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记录。
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针对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之中由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已完成的印刷设备7,将固有信息(在本例中,是MAC地址)与设定内容信息(在本例中,包括所设定的IP地址)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因此,设定控制部23能够通过参照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获取由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已完成的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以及IP地址。
接着,设定控制部23在接收到的设定完成通知数据中,附加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设定控制部23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E16)。
接着,设定控制部23将设定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第2通信部16(步骤SE17)。
第2通信部16通过WebSocket连接CT,将设定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E18)。
如图7(D)所示,控制服务器10的第1连接部2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设定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D10)。
接着,第1连接部26将接收到的设定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通信管理部25(步骤SD11)。
通信管理部25获取设定完成通知数据中所附加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D12)。接着,通信管理部25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存储的处理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D13)。接着,通信管理部25,将在步骤SD12获取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功能部识别信息的组合作为键,在处理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的组合相关联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D14)。接着,通信管理部25,向在步骤SD14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发送设定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D15)。
设定处理部31访问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存储的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生成以下的1件记录(步骤SD16)。记录是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设定完成通知数据中所包含的固有信息、设定完成通知数据中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信息、以及印刷设备名称相关联地存储的记录。印刷设备名称是赋予印刷设备7的识别用的名称,例如,是“printer”等。对与1个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各个印刷设备7,赋予不同的印刷设备名称。此外,如在后面所说明,用户能够变更印刷设备名称。在步骤SD16中,设定处理部31,按照规定的规则来生成与本地局域网LN的其它印刷设备7不同的印刷设备名称,且保存在记录的对应的区域。
如此,控制服务器10将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与有关设定的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于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因此,控制服务器10能够针对印刷设备7,与固有信息相关联地管理有关设定的信息。
接着,设定处理部31生成登记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D17)。登记完成通知数据包括:表示印刷设备7中的设定处理的完成且对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记录的生成已完成之意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赋予的印刷设备名称的信息的数据。
接着,设定处理部31控制第2连接部30,将登记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4(步骤SD18)。
如图7(A)所示,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控制通信连接部41来接收登记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C8)。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接收到的登记完成通知数据,显示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步骤SC9)。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例如,利用描绘数据中所包含的脚本的功能,以弹出方式来进行。
图8(C)是表示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的一例的图。
如图8(C)所示,在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中,表示印刷设备7的设定已完成之意。此外,在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中,显示所赋予的印刷设备名称。此外,在印刷设备名称通知画面72中,显示向用户询问是否变更印刷设备名称的信息。
在用户选择了变更印刷设备名称的情况下,浏览器执行部40a,例如,通过脚本的功能,显示用于输入变更后的印刷设备名称的画面。在用户输入并确定了变更后的印刷设备名称的情况下,浏览器执行部40a,生成使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对应的记录中所存储的印刷设备名称变更的指令,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变更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对应的记录的印刷设备名称。
接着,针对变更规定的印刷装置12的设定信息的内容时的控制服务器10和管理装置14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对设定信息数据库进行存储。设定信息数据库针对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的印刷装置12,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与设定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1中,管理装置14能够变更规定的印刷装置12的设定信息的内容。
图9是表示变更规定的印刷装置12的设定信息的内容时的控制服务器10和管理装置14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A)表示管理装置14的动作,(B)表示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的功能,例如,通过在浏览器上动作的应用程序或描绘文件(后面描述)具有的脚本的功能来执行。
首先,用户启动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指示对规定的URL的访问(步骤SZ1)。该规定的URL,是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下述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用户界面50(以下,表达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时,管理装置14访问的URL。该规定的URL是控制服务器10管理的URL,预先通知给用户。
如图9(A)所示,根据步骤SZ1的用户的指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访问所指定的URL,请求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的显示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步骤SG1)。描绘文件是由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等标记语言记述的文件,使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窗口显示网页的文件。
如图9(B)所示,根据步骤SG1中的管理装置14的请求,控制服务器10生成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的描绘文件,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4(步骤SH1)。
如图9(A)所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G1的请求而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显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步骤SG2)。
图10(A)是表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的一例的图。
如图10(A)所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具有:用户输入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输入栏R1;和确定对输入栏R1的输入的按钮B1。
用户在输入栏R1,输入变更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并对按钮B1进行操作(步骤SZ2)。
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按照规定的协议,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中所输入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G3)。步骤SG3的处理,例如,通过印刷装置识别信息输入UI50所涉及的描绘文件中所包含的脚本的功能来执行。
如图9(B)所示,若接收到表示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数据,则控制服务器10执行以下的处理。控制服务器10生成与印刷装置识别信息所示的印刷装置12对应的设定值变更用户界面51(以下,表达为“设定值变更UI51”)所涉及的描绘文件,发送给管理装置14(步骤SH2)。在此,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针对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的印刷装置12,与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用于生成设定变更用户界面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所需的信息(以下,称为“描绘信息”)。在步骤SH2中,控制服务器10获取与接收到的数据所示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描绘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描绘信息,生成描绘文件。
如图9(A)所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G3的请求而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显示设定值变更UI51(步骤SG4)。
图10(B)是表示设定值变更UI51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针对设定项目,输入进行设定的设定值的用户界面。
如图10(B)所示,在设定值变更UI51中,显示变更设定信息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
此外,设定值变更UI51具有指定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的印字浓度设定变更区域AR1。印字浓度设定变更区域AR1具有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是输入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的栏。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为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浓”或“设定值:淡”的任一项,在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中输入印字浓度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设定值变更UI51具有指定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的印字速度设定变更区域AR2。印字速度设定变更区域AR2具有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是输入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的栏。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是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快”或“设定值:慢”的任一项,在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中输入印字速度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设定值变更UI51具有指定纸宽设定的设定值的纸宽设定变更区域AR3。纸宽设定变更区域AR3具有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是输入纸宽设定的设定值的栏。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是下拉式菜单。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下拉式菜单所显示的“设定值:80mm”或“设定值:58mm”的任一项,在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中输入纸宽设定的设定值。
此外,设定值变更UI51具有按钮B2,其确定对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以及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的输入。
用户输入设定值变更UI51的印字浓度设定值输入栏RA1、印字速度设定值输入栏RA2、以及与纸宽设定值输入栏RA3对应的设定值,并对按钮B2进行操作(步骤SZ3)。
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用户对设定值变更UI51的输入,来生成变更指令(步骤SG5)。变更指令包括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且是针对与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设定信息,指示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变更为用户向设定值变更UI51输入的设定值的指令。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在生成的变更指令中,附加进行基于该变更指令的处理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G6)。浏览器执行部40a,对处理变更指令的处理部的处理部识别信息进行管理,并根据该管理,在变更指令中附加处理部识别信息。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输入处理部识别信息。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对通信连接部41进行控制,将变更指令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步骤SG7)。
在管理装置14与控制服务器10进行HTTP通信时,在步骤SG7中,浏览器执行部40a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进行HTTP的握手,确立连接。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控制通信连接部41,并通过所确立的连接,发送变更指令。
如图9(B)所示,通信管理部25控制第2连接部30,来接收变更指令(步骤SH3)。
接着,通信管理部25获取变更指令中所包含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H4)。
接着,通信管理部25,对在步骤SH4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设定处理部31),发送变更指令(步骤SH5)。
接着,设定处理部31根据变更指令,来执行设定值变更处理(步骤SH6)。
设定值变更处理是对设定信息数据库的对应的设定信息的内容进行变更的处理。如上所述,设定信息数据库是针对与控制服务器10的连接的印刷装置12,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与设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
在设定值变更处理中,设定处理部31访问设定信息数据库。接着,设定处理部31将变更指令中所包含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作为键,确定对应的记录。接着,设定处理部31针对所确定的记录的设定信息,将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变更为由变更指令所指定的设定值。
在设定值变更处理的执行之后,根据设定信息而生成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成为反映了基于变更指令的设定值的变更的数据。
如上所述,设定信息的内容根据管理装置14生成的变更指令而变更。
基于变更指令的设定信息的变更,例如,在以下的时刻,如以下那样反映在印刷装置12的设定中。
例如,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在进行了基于变更指令的设定信息的变更时,根据变更后的设定信息来生成第1设定控制数据,并发送给对应的印刷装置12。根据该结构,在设定信息的内容有变更时,能够更迅速地在印刷装置12的设定中反映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变更。
此外,例如,如上所述,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在从1个印刷装置12接收到请求指令时,根据与该1个印刷装置12对应的设定信息来生成第1设定控制数据,并进行发送。此时,设定处理部31,在设定信息的内容有变更时,根据变更后的设定信息,生成第1设定控制数据。印刷装置12根据接收到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来进行设定处理。如此,当该1个印刷装置12对控制服务器10发送了请求指令时,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变更会被反映在该1个印刷装置12的设定中。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2是在电源接通时发送请求指令的结构。因此,在电源接通之前有基于变更指令的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变更的情况下,在电源接通时,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变更会被反映在印刷装置12的设定中。因此,例如,在商店的开店时,能够对该商店的商店系统11具有的多个印刷装置12,进行同时变更设定的处理。此外,针对印刷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在接通电源之后,定期地发送请求指令。
此外,控制服务器10的设定处理部31,在接收到请求指令时,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即,设定处理部31,针对与控制服务器10连接的印刷装置12,对设定项目中在当前时刻所设定的设定值进行管理。然后,设定处理部31,在从1个印刷装置12接收到请求指令时,针对该1个印刷装置12的设定项目,判别该1个印刷装置12中在当前时刻所设定的设定值、与该1个印刷装置12所对应的设定信息所示的设定值是否有差分。在根据变更指令来变更了设定信息的内容时,通过设定处理部31,判别为有差分。接着,设定处理部31,针对在设定值中有差分的设定项目,指定设定值,来生成指示所指定的设定值的设定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接着,设定处理部31发送所生成的第1设定控制数据。另一方面,设定处理部31,在设定值中有差分的设定项目不存在时,通知该意思。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第1设定控制数据的数据量,能够谋求通信效率的提高。
接着,针对管理装置14控制印刷装置12的印刷时的管理装置14、控制服务器10、以及印刷装置1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管理装置14控制印刷装置12的印刷时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A)表示管理装置14的动作、(B)表示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C)表示印刷装置12的动作。
此外,使用图11的流程图,针对在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与印刷装置12的印刷控制部17之间进行的基于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的非同步双向通信,以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发送数据(在本例中,是印刷控制数据)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1(A)所示,在基于印刷装置12的印刷时,用户启动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指示对规定的URL的访问(步骤SV1)。该URL是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下述的印刷信息输入用户界面(以下,表达为“印刷UI”。)时访问的URL。该规定的URL,预先通知给用户。此外,URL可以是控制服务器10管理的URL,也可以是其它服务器管理的URL。
根据步骤SZ1的指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访问所指定的URL,请求印刷UI的显示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步骤SI1)。描绘文件是由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等标记语言记述的文件,是使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窗口显示网页的文件。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11的请求而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显示印刷UI(步骤SI2)。
印刷UI是用户输入使印刷装置12印刷的印刷信息的用户界面。印刷信息是与保存有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或印刷介质中的图像的位置相关的信息等。在印刷UI中,能够输入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用于生成印刷控制数据的信息。
此外,印刷UI是用户输入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用户界面。在印刷UI中,设置有输入印刷信息、以及印刷装置识别信息的栏,用户在该栏中输入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
若用户对印刷UI输入印刷信息、以及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并确定了输入(步骤SV2),则浏览器执行部40a执行以下的处理。
浏览器执行部40a生成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I3)。印刷指示数据,是包括基于印刷UI中所输入的信息的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处理部识别信息(在本例中,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的规定的格式化的数据。浏览器执行部40a,对处理印刷指示数据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进行管理,并根据该管理,在印刷指示数据中附加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输入处理部识别信息。印刷指示数据是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能够执行基于数据的处理的数据形式。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控制通信连接部41,来向控制服务器10发送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I4)。在步骤SI4中,通信连接部41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例如,通过HTTP进行握手,来确立连接,并通过连接发送印刷指示数据。
如图11(B)所示,通信管理部25控制第2连接部30,来发送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J1)。
接着,通信管理部25获取印刷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J2)。
接着,通信管理部25,向由步骤SJ2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发送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J3)。通信管理部25对处理部与处理部识别信息的关系进行管理,并能够根据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对该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发送数据。
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接收到的印刷指示数据,来生成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J4)。印刷控制数据是具有使印刷装置12进行印刷的印刷信息的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文件。印刷控制数据按照XML格式来记述使印刷装置12印刷的印刷信息,例如,表示图像数据或图像的位置的信息等。
印刷控制数据,附加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印刷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印刷装置识别信息。
此外,印刷数据处理部27,附加指定印刷装置12作为进行印刷的装置的指定信息(以下,称为“印刷装置指定信息”)。
印刷控制数据是包括基于XML的指令体系(以下,称为“第1指令体系”)的第1的控制指令的数据。
印刷控制数据的第1指令体系,与下述的印刷控制指令的指令体系(以下,称为“第2指令体系”)不同。印刷装置12的印刷部18以及印刷设备7的印刷单元61与第2指令体系对应,能够根据第2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来执行印刷。
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装置指定信息,可以记述在用于记述印刷控制数据的报头文件等控制信息的区域中,此外,也可以记述在印刷控制数据内的规定的标签中。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连接管理数据库(步骤SJ5)。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作为键,在连接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步骤SJ6)。所获取的连接识别信息是与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2之间所确立的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J7)。印刷数据处理部27,管理已分配给该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印刷控制数据发送给与在步骤SJ6获取到的连接识别信息对应的第1连接部26(步骤SJ8)。
第1连接部26,通过WebSocket连接CT,将接收到的印刷控制数据以推送方式发送给印刷装置12(步骤SJ9)。
如图11(C)所示,第2通信部1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K1)。
接着,第2通信部16向通信控制部15发送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K2)。
通信控制部15,获取印刷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K3)。接着,通信控制部15参照功能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K4)。接着,通信控制部15将在步骤SK3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作为键,在功能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K5)。接着,通信控制部15向在步骤SK5获取到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控制部17),发送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K6)。通信控制部15对功能部识别信息与功能部的关系进行管理。因此,通信控制部15能够根据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向该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发送数据。
接着,印刷控制部17,获取印刷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指定信息(在本例中,是指定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指定信息)(步骤SK7)。
接着,印刷控制部17根据在步骤SK7获取到的指定信息,判别执行印刷的装置为印刷装置12,并将执行印刷的装置设定为印刷装置12(步骤SK8)。在步骤SK8,印刷控制部17在指定信息指定印刷装置12的信息时判别执行印刷的装置为印刷装置12,并在指定信息是指定印刷设备7的信息时,判别为执行印刷的装置为印刷设备7。
印刷控制部17,将接收到的印刷控制数据变换为包括印刷部18对应的指令体系(第2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第2的控制指令)而构成的印刷控制指令(包括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K9)。印刷控制部17,将XML文件的印刷控制数据变换为印刷部18能够解释的第2指令体系的指令。
接着,印刷控制部17将印刷控制指令发送给印刷部18(步骤SK10)。如此,当根据指定信息而判别为执行印刷的装置是印刷装置12时,印刷控制部17向印刷部18发送印刷控制指令。
印刷部18根据印刷控制指令,执行对印刷介质的印刷(步骤SK11)。印刷部18反映设定文件的设定地执行印刷。
如此,控制服务器10在发生了使印刷装置12执行印刷的事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向印刷装置12发送印刷控制数据,来使印刷装置12进行印刷,而不用接收来自印刷装置12的请求。发生了使印刷装置12执行印刷的事情的情况是:例如,如上述示例那样有来自能够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的请求的情况、或有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等。
因此,在从印刷装置12对控制服务器10间歇性地发送请求,以使印刷装置12进行印刷情况下,与构成为按照该请求来发送印刷控制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执行印刷的事情发生之后,更迅速地开始印刷。此外,与构成为控制服务器10制成针对请求的保留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资源的消耗。
此外,在进行了基于印刷部18的印刷之后,印刷装置12、控制服务器10、以及管理装置14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印刷控制部17根据基于印刷部18的印刷的结果,来生成第1印刷结果数据。第1印刷结果数据是包括表示基于印刷部18的印刷是成功或失败的信息、以及失败时表示其原因的信息的数据。
印刷控制部17,通过基于WebSocket连接CT的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向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发送第1印刷结果数据。然后,从利用了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的印刷控制部17向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数据的发送,通过与从利用了第2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2的设定控制部23向设定处理部31的数据的发送同样的方法来进行。
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接收到的第1印刷结果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例如,在具有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等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控制,向用户报知印刷结果。此外,例如,印刷数据处理部27,与表示日期时间的信息相关联地将第1印刷结果数据、或基于第1印刷结果数据的数据存储于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数据所示的信息,例如,能够在每个时间带的收据的发行状况的分析等分析商店中的会计的状况时进行利用,此外,能够在分析印刷设备12中是否产生故障时进行利用。
此外,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接收到的第1印刷结果数据发送给发送印刷指示数据的管理装置14。例如,印刷数据处理部27,对印刷指示数据的接收中使用的连接进行管理,并利用该连接,将第1印刷结果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4。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接收到的第1印刷结果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例如,管理装置控制部40,在显示部42显示表示印刷结果的信息,并进行向用户报知印刷结果的处理。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服务器10具有:印刷数据处理部27;以及具有与设定处理部31不同的功能的处理部。
由此发挥以下的效果。
即,如上所述,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接收到印刷结果数据时,对发送了印刷指示数据的管理装置14,发送印刷结果数据。由此,指示印刷的管理装置14能够获取印刷的结果。另一方面,设定处理部31,在从印刷装置12接收到请求指令时,生成第1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
如此,在印刷数据处理部27和设定处理部31中,接收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特别是在与管理装置14的关系上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是不同的。据此,控制服务器10与印刷数据处理部27相独立地作为处理部而具有设定处理部31。此外,根据上述的方法,印刷控制部17发送的数据被发送给印刷数据处理部27,此外,设定控制部23所发送的数据被发送给设定处理部31。
接着,针对管理装置14控制规定的印刷设备7的印刷时的管理装置14、控制服务器10、印刷装置12、以及印刷设备7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管理装置14控制印刷设备7的印刷时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A)表示管理装置14的动作,(B)表示控制服务器10的动作,(C)表示印刷装置12的动作,(D)表示印刷设备7的动作。
如图12(A)所示,在基于印刷设备7的印刷时,用户启动管理装置14的浏览器,指示对规定的URL的访问(步骤SW1)。该URL,是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下述的印刷设备用用户界面(以下,表达为“印刷设备UI”)时进行访问的URL。该规定的URL,预先通知给客户。此外,URL可以是控制服务器10管理的URL,也可以是其它服务器管理的URL。
根据步骤SW1的指示,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访问所指定的URL,请求印刷设备UI的显示所涉及的描绘文件(步骤SL1)。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按照步骤SL1的请求而获取到的描绘文件,显示印刷设备UI(步骤SL2)。
印刷设备UI,是用户输入使印刷设备7进行印刷的印刷信息的用户界面。印刷信息,是与保存有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或印刷介质中的图像的位置相关的信息等。
此外,印刷设备UI,是输入经由本地局域网LN与进行印刷的印刷设备7连接的印刷装置12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通过该本地局域网LN来执行印刷的印刷设备7的印刷设备名称的用户界面。在印刷设备UI中设置有输入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设备名称的栏,用户在该栏中输入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设备名称。
用户若对印刷设备UI输入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设备名称,并确定输入(步骤SW2),则浏览器执行部40a执行以下的处理。
浏览器执行部40a生成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L3)。
在步骤SL3由浏览器执行部40a生成的印刷指示数据,是包括基于印刷设备UI中所输入的信息的印刷信息、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印刷设备名称、以及处理印刷指示数据的处理部识别信息的数据。在本例中,处理部识别信息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浏览器执行部40a,管理处理印刷指示数据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并根据该管理,在印刷指示数据中附加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输入处理部识别信息。印刷指示数据是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能够执行基于数据的处理的数据形式。
接着,浏览器执行部40a对通信连接部41进行控制,向控制服务器10发送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L4)。在步骤SL4中,通信连接部41与控制服务器10之间,例如,通过HTTP进行握手,来确立连接,并通过连接来发送印刷指示数据。
如图12(B)所示,控制服务器10的通信管理部25控制第2连接部30,来接收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M1)。
接着,通信管理部25获取印刷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M2)。
接着,通信管理部25向在步骤SM2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发送印刷指示数据(步骤SM3)。通信管理部25能够对处理部与处理部识别信息的关系进行管理,并根据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向该1个处理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处理部发送数据。
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接收到的印刷指示数据,来生成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M4)。如上所述,印刷控制数据构成为:在基于XML的第1指令体系的数据中包含与第1指令体系对应的第1控制指令。
在步骤SM4中,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印刷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印刷装置识别信息。
此外,在步骤SM4中,印刷数据处理部27附加将指定印刷设备7作为执行印刷的装置的指定信息(以下,称为“印刷设备指定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印刷指示数据中包含印刷设备7的印刷设备名称时,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印刷设备指定信息。另一方面,在不包含时,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印刷控制数据中包含上述印刷装置指定信息。在印刷指示数据的报头文件等中,包含表示印刷设备、或使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信息,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可以构成为根据报头文件的信息来判别是使印刷设备印刷、还是使印刷装置印刷。
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设备指定信息,可以被记述在记述印刷控制数据的报头文件等控制信息的区域,此外,也可以记述在印刷控制数据内的规定的标签中。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存储的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步骤SM5)。如上所述,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是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在本例中,是MAC地址)、设定内容信息、印刷设备名称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印刷指示数据中所包含的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以及印刷设备名称的组合作为键,在固有信息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组合相关联的固有信息(步骤SM6)。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所生成的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固有信息(步骤SM7)。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参照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连接管理数据库(步骤SM8)。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印刷装置识别信息作为键,在连接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步骤SM9)。获取到的连接识别信息,是与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2之间所确立的WebSocket连接CT的连接识别信息。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M10)。印刷数据处理部27,管理分配给该印刷数据处理部27的处理部识别信息。
接着,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印刷控制数据发送给与在步骤SM9所获取的连接识别信息对应的第1连接部26(步骤SM11)。
第1连接部26将接收到的印刷控制数据通过WebSocket连接CT,以推送方式发送给印刷装置12(步骤SM12)。
如图12(C)所示,第2通信部16通过WebSocket连接CT,接收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N1)。
接着,第2通信部16向通信控制部15发送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N2)。
通信控制部15获取印刷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处理部识别信息(步骤SN3)。
接着,通信控制部15参照功能部管理数据库(步骤SN4)。接着,通信控制部15,将在步骤SN3获取到的处理部识别信息作为键,在功能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步骤SN5)。接着,通信控制部15向在步骤SN5获取到的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在本例中,是印刷控制部17),发送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N6)。通信控制部15对功能部识别信息与功能部的关系进行管理。因此,通信控制部15能够根据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向该1个功能部识别信息所示的功能部发送数据。
印刷控制部17获取印刷控制数据中所附加的指定信息(在本例中,是指定印刷设备7的印刷设备指定信息)(步骤SN7)。
接着,印刷控制部17根据在步骤SN7所获取的指定信息,判别执行印刷的装置为印刷设备7,将执行印刷的装置设定为印刷设备7(步骤SN8)。在步骤SN8中,印刷控制部17,在指定信息是指定印刷装置12的信息时,判别为执行印刷的装置是印刷装置12,在指定信息是指定印刷设备7的信息时,判别为执行印刷的装置是印刷设备7。
接着,印刷控制部17获取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的固有信息(步骤SN9)。在本例中,固有信息是进行印刷的印刷设备7的MAC地址。
接着,印刷控制部17参照印刷装置存储部19所存储的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步骤SN10)。如上所述,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是将固有信息与设定内容信息(包括IP地址)相关联地存储的数据库。
接着,印刷控制部17将在步骤SN9获取到的固有信息作为键,在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固有信息相关联的设定内容信息,并获取取得的设定内容信息所包含的IP地址(步骤SN11)。
接着,印刷控制部17,将印刷控制数据变换为包含印刷单元61对应的指令体系(第2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第2的控制指令)而构成的印刷控制指令(包含第2的控制指令的印刷控制数据)(步骤SN12)。印刷控制部17将XML文件的印刷控制数据变换为印刷单元61能够解释的第2指令体系的指令。
接着,印刷控制部17控制第1通信部24,将印刷控制指令发送给在步骤SN11获取到的IP地址的印刷设备7(步骤SN13)
如图12(D)所示,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控制通信接口63来接收印刷控制指令(步骤SO1)。
接着,设备控制部7S根据印刷控制指令控制印刷单元61,来执行印刷。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装置14能够利用控制服务器10的功能经由控制服务器10以及印刷装置12,使规定的印刷设备7执行印刷。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方式,只要印刷装置12具有将控制服务器10所生成的第1指令体系的印刷控制数据(包括与第1指令体系对应的第1的控制指令的印刷控制数据)变换为第2指令体系的印刷控制指令(包括与第2指令体系对应的第2的控制指令的印刷控制数据)的功能即可,印刷设备7不需要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在利用控制服务器10的服务时,在印刷设备7中不需要安装上述功能,能够谋求系统的构筑的容易化、系统构筑所涉及的成本的削减。
此外,在进行了基于印刷设备7的印刷单元61的印刷之后,印刷设备7、印刷装置12、控制服务器10、以及管理装置14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印刷设备7的设备控制部7S,根据基于印刷单元61的印刷的结果,来生成第2印刷结果数据。第2印刷结果数据,是包括表示基于印刷单元61的印刷是成功或失败的信息、以及失败时表示其原因的信息的数据。
接着,设备控制部7S将第2印刷结果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的印刷控制部17。印刷控制部17通过基于WebSocket连接CT的第1功能部间通信路径KT1,向控制服务器10的印刷数据处理部27发送第2印刷结果数据。
印刷数据处理部27根据接收到的第2印刷结果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例如,在具有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等时,对它们进行控制,从而将印刷结果报知用户。此外,例如,印刷数据处理部27,与表示日期时间的信息相关联地将第2印刷结果数据或基于第2印刷结果数据的数据存储于控制服务器存储部28。所存储的数据所示的信息,例如,能够在每个时间带的收据的发行状况的分析等分析商店中的会计的状况时进行利用,此外,能够在分析印刷设备7是否发生故障时进行利用。
此外,印刷数据处理部27,将接收到的第2印刷结果数据发送给发送印刷指示数据的管理装置14。例如,印刷数据处理部27对印刷指示数据的接收中使用的连接进行管理,并利用该连接,向管理装置14发送第2印刷结果数据。管理装置14的管理装置控制部40的浏览器执行部40a,根据接收到的第2印刷结果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例如,管理装置控制部40在显示部42显示表示印刷结果的信息,并进行向用户报知印刷结果的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系统1具有:印刷设备7(第1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2(第2印刷装置);以及控制服务器10(印刷控制服务器)。
印刷设备7具有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61(第1印刷部)。
印刷装置12具有进行印刷的印刷部18(第2印刷部),且通过印刷设备7和本地局域网LN(第1网络)进行通信。
控制服务器10经由网络GN(第2网络)与印刷装置12连接,将包括表示印刷设备7的机型(属性)的机型信息(属性信息)且使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印刷装置12。
根据该结构,控制服务器10向印刷装置12发送包括印刷设备7的属性信息且使印刷设备7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因此,印刷装置12,能够根据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使与该属性信息对应的印刷设备7进行基于设定控制数据的设定处理。因此,控制服务器10采用印刷装置12与控制服务器10经由网络GN进行通信的结构、以及印刷装置12与印刷设备7经由本地局域网LN进行通信的结构,能够使规定属性的印刷设备执行设定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2在接收到设定控制数据时,根据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机型信息,向印刷设备7发送设定控制数据,印刷设备7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控制数据进行设定处理。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12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属性信息,向与该属性信息对应的印刷设备7发送设定控制数据,使该印刷设备7执行设定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2向印刷设备7询问机型信息,并根据针对该询问的响应,来选择发送设定控制数据的印刷设备7。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12能够在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之中,选择与控制服务器10所指定的机型信息对应的印刷设备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设备7在完成基于接收到的设定控制数据的设定处理之后,向印刷装置12发送固有地分配给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在本例中,是MAC地址)。印刷装置12存储接收到的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并向控制服务器10发送。控制服务器10将接收到的印刷设备7的固有信息和与由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根据该结构,控制服务器10能够使用固有信息来管理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在使1个印刷设备7执行处理时,能够使用该固有信息来指定该1的印刷设备7,以执行该处理。此外,控制服务器10能够根据固有信息来管理与印刷设备7的设定相关的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服务器10在发送使具有已存储的固有信息的印刷设备7执行印刷(处理)的印刷控制数据(控制数据)时,在印刷控制数据中附加固有信息,然后,发送给印刷装置12。
根据该结构,印刷控制服务器能够使用固有信息,使与本地局域网LN连接的印刷设备7之中规定的印刷设备7执行处理。
此外,印刷设备7在设定处理完成的情况下,使印刷单元61印刷表示由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参照印刷设备7的印刷结果,来掌握通过控制服务器10的控制而进行了设定的印刷设备7,此外,能够掌握印刷设备7所设定的设定的内容。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2被设置在商店使用的商店系统11中。然而,印刷装置12也可以不必设置在商店系统11中。例如,也可以设置在其它系统中。
此外,图3所示的各功能块能够通过硬件和软件来任意地实现,并不意味着特定的硬件结构。此外,也可以使与该装置进行外部连接的其它装置具有印刷装置12的功能。此外,印刷装置12也可以通过执行外部连接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

Claims (12)

1.一种印刷控制系统,具有:
第1印刷装置;
第2印刷装置,其与所述第1印刷装置通过第1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印刷控制服务器,其与所述第2印刷装置经由第2网络连接,将包含表示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属性的属性信息且使所述第1印刷装置进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2.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印刷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时,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属性信息,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
所述第1印刷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进行所述设定处理。
3.根据权利请求1或2所述的印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印刷装置,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询问所述属性信息、,并根据对该询问的响应,选择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
4.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完成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设定处理之后,将固有地分配给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所述第2印刷装置,存储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且发送给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
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和与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请求4所述的印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在发送使具有所存储的所述固有信息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执行处理的控制数据时,将所述固有信息附加到所述控制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6.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所述设定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印刷表示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
7.一种印刷控制方法,
由印刷控制服务器生成使与第2印刷装置经由第1网络连接的第1印刷装置执行设定处理的设定控制数据,
将所生成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发送给与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经由第2网络连接的所述第2印刷装置,
由所述第2印刷装置,经由所述第1网络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
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由所述第1印刷装置进行设定处理。
8.根据权利请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控制数据包含属性信息,
所述第2印刷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设定控制数据时,根据所述设定控制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属性信息,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
所述第1印刷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进行所述设定处理。
9.根据权利请求8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印刷装置,向所述第1印刷装置询问所述属性信息,并根据对该询问的响应,选择发送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
10.根据权利请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完成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设定控制数据的所述设定处理之后,将固有地分配给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所述第2印刷装置,存储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
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的所述固有信息和与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了的设定相关的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11.根据权利请求10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服务器,在发送使具有所存储的所述固有信息的所述第1印刷装置执行处理的控制数据时,将所述固有信息附加到所述控制数据中,发送给所述第2印刷装置。
12.根据权利请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印刷装置,在所述设定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印刷表示由所述设定处理进行的设定的内容的信息。
CN201410818329.9A 2014-01-08 2014-12-24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7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1434 2014-01-08
JP2014001434A JP6291846B2 (ja) 2014-01-08 2014-01-08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899A true CN104767899A (zh) 2015-07-08
CN104767899B CN104767899B (zh) 2018-04-10

Family

ID=5349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832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7899B (zh) 2014-01-08 2014-12-24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280304B2 (zh)
JP (1) JP6291846B2 (zh)
CN (1) CN104767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1846B2 (ja) 2014-01-08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7112257B2 (ja) * 2018-06-11 2022-08-0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324048B2 (ja) * 2019-05-22 2023-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の登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882347B1 (en) * 2019-09-16 2021-01-05 Xerox Corporation Security marks based on print job image
US11014391B2 (en) 2019-09-16 2021-05-25 Xerox Corporation Security marks based on print job image with uniform printed background
JP2021140301A (ja) * 2020-03-03 2021-09-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12854A (ja) * 2021-01-22 2022-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指示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US11553102B1 (en) * 2022-03-03 2023-01-10 Xerox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devices to populate parameters for configuration files via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ed multi-function devices
US20230297299A1 (en) * 2022-03-17 2023-09-21 Xerox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device communities for troubleshooting and maintenan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350A (zh) * 2002-10-30 2004-05-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设备设定方法和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526888A (zh) * 2008-03-07 2009-09-09 株式会社理光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主机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20195603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remote sett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WO2013147314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control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 control method
CN103426256A (zh) * 2012-05-22 2013-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处理装置、介质处理系统以及pos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1030A (ja) * 1998-05-12 1999-11-24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動作パラメータの設定内容確認方法
JP4182931B2 (ja) 2004-07-27 2008-1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管理サーバ、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管理システム
JP4197188B2 (ja) * 2006-12-28 2008-12-17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サーバ、印刷システム、印刷管理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64177A (ja) 2007-09-05 2009-03-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同期システム、情報設定方法
US8289542B2 (en) * 2007-09-12 2012-10-16 Xerox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limit-based accounting for print jobs
JP2011108097A (ja) 2009-11-19 2011-06-02 Sharp Corp Pos端末装置およびposシステム
JP2012118733A (ja) * 2010-11-30 2012-06-21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77144A (ja) * 2011-09-30 2013-04-25 Brother Ind Ltd 印刷管理システム、印刷管理方法、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607667B2 (ja) 2012-02-14 2014-10-1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データ処理装置、入出力装置、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伝送装置
JP5995525B2 (ja) * 2012-05-23 2016-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バ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140937B2 (ja) * 2012-05-23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291846B2 (ja) 2014-01-08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350A (zh) * 2002-10-30 2004-05-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设备设定方法和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526888A (zh) * 2008-03-07 2009-09-09 株式会社理光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主机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20195603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remote sett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WO2013147314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control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 control method
CN103426256A (zh) * 2012-05-22 2013-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处理装置、介质处理系统以及pos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93175A1 (en) 2015-07-09
US20160162764A1 (en) 2016-06-09
CN104767899B (zh) 2018-04-10
JP2015130088A (ja) 2015-07-16
US9280304B2 (en) 2016-03-08
US9633291B2 (en) 2017-04-25
JP6291846B2 (ja) 2018-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7899A (zh) 印刷控制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CN103222235B (zh) 用于无线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的协议
JP609819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H10171701A (ja) 手続実行装置及び方法
CN103365523B (zh) 信息提供设备、信息提供系统、以及信息提供方法
JP2010009520A (ja) フロー処理装置及びメッセージ変換方法
JP2008021095A (ja) 連携シナリオ作成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8982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EP1206097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ending advertisement to music card, and corresponding storage medium
JPWO2019163117A1 (ja) ウェブページ翻訳システム、ウェブページ翻訳装置、ウェブページ提供装置およびウェブページ翻訳方法
CN106506334A (zh) 一种微信多人同时点歌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37556A (zh) 用于播放影音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JP7076136B2 (ja) ウェブページ提供装置、ウェブページ翻訳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ウェブページ翻訳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16562A (ja) 可視化処理システム、可視化処理方法及び可視化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73297B2 (ja) 端末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4146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互联音视频管控系统
JP2009009455A (ja) サービス連携支援装置
CN102761616B (zh) 基于即时服务的浏览器浏览模式提供系统和方法
EP3493049B1 (en) Speech 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202929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H11265344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2015141569A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07087221A (ja) ショッピングモールシステム
JP6409890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510376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