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1878B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 Google Patents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1878B CN104751878B CN201310745737.1A CN201310745737A CN104751878B CN 104751878 B CN104751878 B CN 104751878B CN 201310745737 A CN201310745737 A CN 201310745737A CN 104751878 B CN104751878 B CN 1047518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ding
- storage node
- transistor
- dual
- 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其中,SRAM单元包括:耦接的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具有第一存储结点,所述第二反相器具有第二存储结点;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一传输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二传输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或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读取晶体管。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读传输晶体管与读下拉NMOS管替换为一个读取晶体管,不但减小了读过程的电阻,增大了读电流,还减小了面积,提高了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背景技术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嵌入到几乎所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并且在要求高速、高集成度、低功耗、低电压、低成本、短周期的应用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嵌入式SRAM相比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其它嵌入式半导体存储器能够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所以在高端应用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静态噪声容限(SNM)为评估SRAM存储单元的参数之一,是指存储单元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噪声信号的幅值,若超过这个值,存储结点的数据会发生误反转,它是衡量存储单元抗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可见,SNM表示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稳性。对于现有的单端口读写混用的SRAM结构,例如6管(6T),随着SNM值的增加,存储单元的数据保持操作变得更稳定,然而,相反,将相反数据写入存储单元也变得更困难。SRAM性能需要在SNM与写噪声容限(WNR)之间做取舍。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图1所示即是一种,其包括8管,其中6管用于写操作,分别包括第一上拉PMOS管PU1、第一下拉NMOS管PD1构成的第一反相器,第二上拉PMOS管PU2、第二下拉NMOS管PD2构成的第二反相器,两反相器耦接形成的第一存储结点A与第二存储结点B,分别连接两存储结点A、B的第一传输晶体管PG1与第二传输晶体管PG2;剩余2管用于读操作,分别包括读传输晶体管RPG与读下拉NMOS管RPD。
上述电路的写操作过程如下:两反相器电源电压VDD打开,同时将写字线WWL置于高电位,打开两传输晶体管PG1、PG2(针对两传输晶体管PG1、PG2为NMOS管);写位线WBL与相反信号写位线WBLB加入一对相反信号,从而完成两存储结点A、B中“0”与“1”的写入过程。
读操作如下:将读取字线RWL置于高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读传输晶体管RPG打开(针对读传输晶体管RPG为NMOS管),若第二存储结点B为“1”,读取位线RBL通过读传输晶体管RPG对读下拉NMOS管RPD放电,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相反的信号,若第二存储结点B为“0”,读下拉NMOS管RPD不导通,读位线RBL不发生变化,仍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相反的信号。
上述方案提高了SNM,然而,随着SRAM工艺尺寸的进一步缩小,现有的读写分离双端口的SRAM读电流较小,已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是改善现有读写分离双端口SRAM的读电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包括:
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上拉PMOS管和第一下拉NMOS管,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上拉PMOS管和第二下拉NMOS管,所述第一反相器具有第一存储结点,所述第二反相器具有第二存储结点;
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一传输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二传输晶体管;
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或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读取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
可选地,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源漏区分别与读取字线、读取位线相连。
可选地,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且栅极与第一存储结点相连,在读操作过程中,所述读取位线被预充至高电压,所述读取字线被置于低电压,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1”,则读取位线电压被拉低,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1”相反的信号“0”,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0”,则读取位线电压不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0”相反的信号“1”。
可选地,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且栅极与第一存储结点相连,在读操作过程中,所述读取位线被置于低电压,所述读取字线被置于高电压,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1”,则读取位线电压被拉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1”相同的信号“1”,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0”,则读取位线电压不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0”相同的信号“0”。
可选地,所述低电压为接地电压,所述高电压为电源电压。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与读取晶体管相连时,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上拉PMOS管的栅极物理上相接。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存储结点与读取晶体管相连时,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上拉PMOS管的栅极物理上相接。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包括多列多行上述任一项所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
可选地,相邻两列所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的读取晶体管共用源区或漏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读传输晶体管与读下拉NMOS管替换为一个读取晶体管,不但减小了读过程的电阻,增大了读电流,还减小了面积,提高了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基于上述SRAM结构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相邻两列SRAM结构单元的读取晶体管共用源区或漏区的SRAM结构,上述方案更能提高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读写分离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分离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的集成电路布图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端口SRAM结构的集成电路布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读写分离双端口SRAM结构的读电流较小。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读传输晶体管与读下拉NMOS管替换为一个读取晶体管,不但减小了读过程的电阻,增大了读电流,还减小了面积,提高了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电路图,图3是图2中电路的一种集成电路布图俯视图。参照图2与图3所示,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包括:
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上拉PMOS管PU1和第一下拉NMOS管PD1,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上拉PMOS管PU2和第二下拉NMOS管PD2,所述第一反相器具有第一存储结点A,所述第二反相器具有第二存储结点B;
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相连A的第一传输晶体管PG1,与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相连的第二传输晶体管PG2;
此外,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相连的读取晶体管RT。
其中,第一上拉PMOS管PU1、第一下拉NMOS管PD1、第二上拉PMOS管PU2、第二下拉NMOS管PD2、第一传输晶体管PG1和第二传输晶体管PG2共6个管形成写操作电路。读操作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实现,即读取晶体管RT。
参照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读取晶体管RT为NMOS管。其它实施例中,该读取晶体管RT也可以为PMOS管。
参照图2与图3所示,具体地,读取晶体管RT的栅极与第二存储结点B相连,源漏区分别与读取字线RWL、读取位线RBL相连。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版图自下而上主要包括四层。第一层:衬底上制作有的各阱区,分别对应各晶体管的有源区10。其中第一传输晶体管PG1和第一下拉NMOS管PD1的有源区10在物理上相接;第二传输晶体管PG2和第二下拉NMOS管PD2的有源区10在物理上相接。读取晶体管RT的有源区10与实现写操作的6管的有源区可以在同一步骤中形成。
第二层:有源区10上具有各晶体管的栅极绝缘层(未图示)及栅极20。其中,第一下拉NMOS管PD1与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栅极20在物理上相连,第二下拉NMOS管PD2、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栅极20以及读取晶体管RT的栅极20在物理上相连。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结点B与读取晶体管RT相连,读取晶体管RT的栅极20与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栅极20物理上相接。
第三层:在衬底上沉积有氧化层(未图示),在氧化层内形成的导电插塞30。
其中,第一传输晶体管PG1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写字线信号WWL接入该栅极20,漏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写位线信号WBL接入该漏区,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该源区与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分别相连;此外,第一传输晶体管PG1的源区与第一下拉NMOS管PD1的漏区共用。
第一下拉NMOS管PD1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接地电源VSS接入该源区。
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漏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电源电压VDD接入该源区。
第二传输晶体管PG2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写字线信号WWL接入该栅极20,漏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写位线相反信号WBLB接入该漏区,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该源区与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分别相连;此外,第二传输晶体管PG2的源区与第二下拉NMOS管PD2的漏区共用。
第二下拉NMOS管PD2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接地电源VSS接入该源区。
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漏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电源电压VDD接入该源区。
读取晶体管RT的源区(或漏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读取字线RWL的信号接入到该源区,漏区(或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用于将读取位线RBL的信号接入到该漏区。
一个实施例中,写操作的6管占衬底的宽度为L,读操作的读取晶体管RT占衬底的宽度为0.3L。现有技术中,读传输晶体管RPG与读下拉NMOS管RPD占衬底的宽度一般为0.55L,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可以节省16%的衬底宽度,提高了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第四层:连接各导电插塞的金属互连层40。其中,一处金属层40将第一传输晶体管PG1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以及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相连。一处金属层40将第二传输晶体管PG2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源区处的导电插塞30、第一上拉PMOS管PU1的栅极20处的导电插塞30分别相连。
上述电路的写操作如现有技术所述,两反相器电源电压VDD打开,同时将写字线WWL置于高电位,打开两传输晶体管PG1、PG2(针对两传输晶体管PG1、PG2为NMOS管);写位线WBL与相反信号写位线WBLB加入一对相反信号,从而完成两存储结点A、B中“0”与“1”的写入过程。
以下重点介绍读操作过程。
读取位线RBL被预充至高电压VDD,所述读取字线RWL被置于低电压VSS,若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为“1”,则读取位线RBL电压被拉低,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1”相反的信号“0”,若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为“0”,则读取位线电压RBL不变,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0”相反的信号“1”。
另外一种方案:读取位线RBL被置于低电压VSS,所述读取字线RWL被置于高电压VDD,若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为“1”,则读取位线RBL电压被拉高,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中“1”相同的信号“1”,若所述第二存储结点B为“0”,则读取位线RBL电压不变,读出与第二存储结点B中“0”相同的信号“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读传输晶体管RPG与读下拉NMOS管RPD替换为一个读取晶体管RT,可以减小了读过程的电阻,增大读电流。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存储结点B与读取晶体管RT相连,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存储结点A与读取晶体管RT相连,此种情况下,读取晶体管RT的栅极20与第二上拉PMOS管PU2的栅极20物理上相接。
此外,基于上述SRAM结构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包括多列多行上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相邻两列所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的读取晶体管RT共用漏区(对应读取位线RBL)。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两列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的读取晶体管RT也可以共用源区(对应读取字线RWL)。
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左边的SRAM结构单元的第二下拉NMOS管PD2的栅极与读取晶体管RT的栅极之间的连接区域的宽度也可以小于0.3L,能进一步提高SRAM结构的面积利用率。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包括:
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上拉PMOS管和第一下拉NMOS管,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上拉PMOS管和第二下拉NMOS管,所述第一反相器具有第一存储结点,所述第二反相器具有第二存储结点;
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一传输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第二传输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存储结点或第二存储结点相连的读取晶体管,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源漏区分别与读取字线、读取位线相连;
所述第一上拉PMOS管、所述第一下拉NMOS管、所述第二上拉PMOS管、所述第二下拉NMOS管、所述第一传输晶体管和所述第二传输晶体管占衬底的宽度为L,所述读取晶体管占衬底的宽度为0.3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且栅极与第一存储结点相连,在读操作过程中,所述读取位线被预充至高电压,所述读取字线被置于低电压,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1”,则读取位线电压被拉低,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1”相反的信号“0”,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0”,则读取位线电压不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0”相反的信号“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晶体管为NMOS管且栅极与第一存储结点相连,在读操作过程中,所述读取位线被置于低电压,所述读取字线被置于高电压,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1”,则读取位线电压被拉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1”相同的信号“1”,若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为“0”,则读取位线电压不变,读出与第一存储结点中“0”相同的信号“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压为接地电压,所述高电压为电源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存储结点与读取晶体管相连时,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上拉PMOS管的栅极物理上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存储结点与读取晶体管相连时,所述读取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上拉PMOS管的栅极物理上相接。
8.一种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列多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端口SRAM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所述双端口SRAM结构单元的读取晶体管共用源区或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45737.1A CN104751878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45737.1A CN104751878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1878A CN104751878A (zh) | 2015-07-01 |
CN104751878B true CN104751878B (zh) | 2018-03-09 |
Family
ID=5359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45737.1A Active CN104751878B (zh) | 2013-12-30 | 2013-12-30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518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1287B (zh) * | 2015-10-15 | 2020-04-07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及电子装置 |
CN106067317A (zh) * | 2016-07-25 | 2016-11-02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两端口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 |
CN112201288B (zh) * | 2020-10-12 | 2024-10-29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Sram的存储单元结构及阵列结构 |
CN112309460B (zh) * | 2020-11-20 | 2024-03-12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3518A (zh) * | 2005-08-11 | 2008-08-13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分离的读-写电路的sram单元 |
CN101923892A (zh) * | 2009-06-12 | 2010-12-22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稳定sram单元 |
CN102298963A (zh) * | 2010-06-25 | 2011-12-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双端口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单元结构 |
CN102385916A (zh) * | 2011-09-21 | 2012-03-21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单元6t结构 |
CN102760486A (zh) * | 2012-07-20 | 2012-10-31 | 北京大学 | Sram存储单元及存储阵列 |
-
2013
- 2013-12-30 CN CN201310745737.1A patent/CN1047518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3518A (zh) * | 2005-08-11 | 2008-08-13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分离的读-写电路的sram单元 |
CN101923892A (zh) * | 2009-06-12 | 2010-12-22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稳定sram单元 |
CN102298963A (zh) * | 2010-06-25 | 2011-12-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双端口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单元结构 |
CN102385916A (zh) * | 2011-09-21 | 2012-03-21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单元6t结构 |
CN102760486A (zh) * | 2012-07-20 | 2012-10-31 | 北京大学 | Sram存储单元及存储阵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1878A (zh) | 2015-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71422B2 (en) | Pseudo 6T SRAM cell | |
CN104183268B (zh) | 静态随机存储器结构 | |
CN105336358B (zh) | 一种sram存储单元、sram存储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601287B (zh) |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及电子装置 | |
US8971138B2 (en) | Method of screening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s for posi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 |
US7420854B2 (en) | SRAM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 |
CN105321555A (zh) | 存储芯片和制造存储芯片的布局设计 | |
CN104751878B (zh)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结构及其单元 | |
CN102024823A (zh) | 具有嵌入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集成电路及其工艺方法 | |
CN107026168A (zh) | 集成电路结构 | |
CN109658960A (zh) | 一种具有超低功耗和高写裕度的12t tfet sram单元电路 | |
CN104157303B (zh) | 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的抗干扰电路和存储元件 | |
JPH04180262A (ja) | スタティック型メモリセル | |
US6061268A (en) | 0.7V two-port 6T SRAM memory cell structure with single-bit-line simultaneous read-and-write access (SBLSRWA) capability using partially-depleted SOI CMOS dynamic-threshold technique | |
CN104464800A (zh) | 三维两端口位单元 | |
CN112309460A (zh) | 读写分离的双端口sram | |
US8638592B2 (en) | Dual port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 |
CN102298956B (zh) | 形成于soi衬底上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
CN110379448A (zh) | 具有高写裕度的9t tfet与mosfet器件混合型sram单元电路 | |
CN105336359B (zh) | Sram单元和sram存储器 | |
CN104217753B (zh) | Sram单元 | |
CN109244074A (zh) | 一种双端口sram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 |
CN104751876B (zh) | 双端口sram结构 | |
TWI698871B (zh) | 六電晶體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單元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6158866B (zh) | 一种sram器件及其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