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3417B -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3417B
CN104743417B CN201510115430.2A CN201510115430A CN104743417B CN 104743417 B CN104743417 B CN 104743417B CN 201510115430 A CN201510115430 A CN 201510115430A CN 104743417 B CN104743417 B CN 104743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setting value
floor height
stop mode
oper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54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3417A (zh
Inventor
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pmo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pmo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pmo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pmo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154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3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3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3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3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3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根据减速距离S的值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来决定电梯匀速阶段滞后一定的滞后距离再进入减速阶段。而滞后距离的数值大小等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通过在减速阶段之前的电梯匀速阶段补偿层高偏差(上一次电梯运行储存的数据),可以有效的降低层高偏差影响,提高电梯位置检测精度和电梯平层的准确性,大大的降低电梯冲顶、蹲底的可能性。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而运行控制上的安全又最为重要。
钢丝绳作为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连接物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当电梯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钢丝绳与曳引机之间经常存在运行不同步的情况(简称钢丝绳打滑)。一般电梯在曳引机轴上装有编码器,通过编码器信号来检测电梯的绝对位置。一旦出现钢丝绳打滑,那么通过编码器检测到的电梯位置与实际的电梯位置必然存在偏差。因而,传统电梯在经过平层信号时通常会设置程序自动修正这一偏差。但是当电梯进入减速阶段时,由于减速距离已经确定,此时电梯经过平层信号已经不再能够修正这一偏差。这种偏差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到电梯位置检测精度,进而影响电梯平层的准确性,严重的会造成电梯冲顶、蹲底。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这种偏差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上述偏差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以及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
包括步骤:
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
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平层插板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1、A2、……An-1为分别通过计算各平层信号之间的脉冲数来预先设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C1、C2、……、Cn-1为上行偏差数据或下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上行时为上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下行时为下行偏差数据。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
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
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平层插板长度。
上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电梯运行控制系统,根据减速距离S的值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来决定电梯匀速阶段滞后一定的滞后距离再进入减速阶段;而滞后距离的数值大小等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例如Af-1≤S<Af-1+Af-2,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为f-1和f-2,则滞后距离为Cf-1+Cf-2。通过在减速阶段之前的电梯匀速阶段补偿层高偏差(上一次电梯运行储存的数据),可以有效的降低层高偏差影响,提高电梯位置检测精度和电梯平层的准确性,大大的降低电梯冲顶、蹲底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楼层示意图;
图3为平层插板和平层校正距离示意图;
图4为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的速度-时间曲线图;
图5为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的速度-时间曲线图;
图6为电梯运行控制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楼层示意图,请结合图1、2。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栋楼层,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例如上行或下行),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A1、A2、……An-1的是预设的,可以是令电梯以较低的运行速度(这样不易出现钢丝绳打滑情况)从电梯的下限位开关位置向上一直运行到上限位开关(上行),对每个平层信号之间的数据进行存储,分别通过计算各平层信号之间的脉冲数来预先设定A1、A2、……An-1
然后,在以后电梯运行中,当电梯每经过一个平层信号时,记录经过平层的实时层高信息。设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这些数据与学习的数据A1、A2、……An-1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钢丝绳打滑引起的偏差。B1、B2、……Bn-1为上一次上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或下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按电梯运行方向确定应用上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还是下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
这些数据为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根据电梯运行方向,可以学习到上行偏差数据与下行偏差数据。C1、C2、……、Cn-1为上行偏差数据或下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上行时为上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下行时为下行偏差数据,按电梯运行方向确定应用上行偏差数据还是下行偏差数据。
该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通常确定目标楼层f后即确定电梯的运行曲线,然后可以确定减速距离S。在本方法中,是确定了减速距离S后再调整运行曲线。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依此类推,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即为平层校正距离的1/4,第一设定值大概在20~30cm之间。以一个平层开关为例说明,如图3所示。通过上面处理,既可以保证在钢丝绳打滑较小的条件下以直接停靠高效运行(直接停靠),同时又能保证在钢丝绳打滑较大条件下,能够保证准确平层运行(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图4为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的速度-时间曲线图;图5为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的速度-时间曲线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对钢丝绳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
第二设定值可以设置为大于平层插板长度。在上一次电梯运行时,不断进行更新偏差数据B1、B2、……Bn-1和C1、C2、……、Cn-1,上述数据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查看钢丝绳实际打滑情况。如果C1+C2+……+Cn-1大于第二设定值时,上述数据不被更新,系统报出响应故障对钢丝绳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其中基准值可以通过人际界面进行设定。记录上述偏差记录后,会将自学习数据(B1、B2、……Bn-1)作为当前的绝对位置,以消除打滑造成的位置偏差。
以下描述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图6为电梯运行控制系统的模块图。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于一栋楼层,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例如上行或下行),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A1、A2、……An-1的是预设的,可以是令电梯以较低的运行速度(这样不易出现钢丝绳打滑情况)从电梯的下限位开关位置向上一直运行到上限位开关(上行),对每个平层信号之间的数据进行存储,分别通过计算各平层信号之间的脉冲数来预先设定A1、A2、……An-1
然后,在以后电梯运行中,当电梯每经过一个平层信号时,记录经过平层的实时层高信息。设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这些数据与学习的数据A1、A2、……An-1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钢丝绳打滑引起的偏差。B1、B2、……Bn-1为上一次上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或下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按电梯运行方向确定应用上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还是下行时层高测量值数据。
这些数据为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根据电梯运行方向,可以学习到上行偏差数据与下行偏差数据。C1、C2、……、Cn-1为上行偏差数据或下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上行时为上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下行时为下行偏差数据,按电梯运行方向确定应用上行偏差数据还是下行偏差数据。
该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包括处理装置100和控制装置200。
处理装置100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通常确定目标楼层f后即确定电梯的运行曲线,然后可以确定减速距离S。在本系统中,是确定了减速距离S后再调整运行曲线。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依此类推,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装置200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即为平层校正距离的1/4,第一设定值大概在20~30cm之间。以一个平层开关为例说明,如图3所示。通过上面处理,既可以保证在钢丝绳打滑较小的条件下以直接停靠高效运行(直接停靠),同时又能保证在钢丝绳打滑较大条件下,能够保证准确平层运行(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见图4、5。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对钢丝绳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
第二设定值可以设置为大于平层插板长度。在上一次电梯运行时,不断进行更新偏差数据B1、B2、……Bn-1和C1、C2、……、Cn-1,上述数据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查看钢丝绳实际打滑情况。如果C1+C2+……+Cn-1大于第二设定值时,上述数据不被更新,系统报出响应故障对钢丝绳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其中基准值可以通过人际界面进行设定。记录上述偏差记录后,会将自学习数据(B1、B2、……Bn-1)作为当前的绝对位置,以消除打滑造成的位置偏差。
上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电梯运行控制系统,根据减速距离S的值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来决定电梯匀速阶段滞后一定的滞后距离再进入减速阶段。而滞后距离的数值大小等于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上一次储存的层高偏差之和。例如Af-1≤S<Af-1+Af-2,今次减速距离之中所要经过的楼层为f-1和f-2,则滞后距离为Cf-1+Cf-2。通过在减速阶段之前的电梯匀速阶段补偿层高偏差(上一次电梯运行储存的数据),可以有效的降低层高偏差影响,提高电梯位置检测精度和电梯平层的准确性,大大的降低电梯冲顶、蹲底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
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平层插板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1、A2、……An-1为分别通过计算各平层信号之间的脉冲数来预先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C1、C2、……、Cn-1为上行偏差数据或下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上行时为上行偏差数据,在电梯下行时为下行偏差数据。
7.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系统,连同最高楼层的楼顶算作一层,则楼层层数为n;以起点楼层向目标楼层为判断方向,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际层高为An-1;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1,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的测量值为B2,……第n-1层和第n层之间的实时层高上一次测量值为Bn-1;A1和B1的层高偏差为C1,A2和B2的层高偏差为C2,……An-1和Bn-1的层高偏差为Cn-1;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
若S<Af-1,如Cf-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S<Af-1+Af-2,如Cf-1+Cf-2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若Af-1+Af-2≤S<Af-1+Af-2+Af-3,如Cf-1+Cf-2+Cf-3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
若Af-1+Af-2+…+A2≤S<Af-1+Af-2+Af-3+…+A2+A1,如Cf-1+Cf-2+Cf-3+…+C2+C1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采取直接停靠的停靠方式;如Cf-1+Cf-2+Cf-3+…+C2+C1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梯在电梯匀速阶段滞后Cf-1+Cf-2+Cf-3+…+C2+C1后再进入减速阶段,并且采取带有爬行停靠的停靠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为平层插板长度的1/8~1/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在进行获取呼梯信息确定目标楼层f并得到减速距离S的步骤之前,还检测C1+C2+……+Cn-1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若是则发出警报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平层插板长度。
CN201510115430.2A 2015-03-16 2015-03-16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743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5430.2A CN104743417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5430.2A CN104743417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3417A CN104743417A (zh) 2015-07-01
CN104743417B true CN104743417B (zh) 2016-06-08

Family

ID=53583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5430.2A Active CN104743417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3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6411A (zh) * 2021-08-19 2021-11-3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平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12630B (zh) * 2021-11-04 2024-03-15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46A (zh) * 1996-03-13 1997-12-24 Lg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电梯系统的位置控制方法
CN1450972A (zh) * 2000-03-27 2003-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调速装置
CN101357728A (zh) * 2007-07-30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置有停靠控制装置的电梯
CN102009880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8743B2 (ja) * 1992-03-02 2001-07-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7285745A (ja) * 1994-04-15 1995-10-31 Nippon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用インバータの速度制御装置
JP2014043291A (ja) * 2012-08-24 2014-03-1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4047022A (ja) * 2012-08-31 2014-03-17 Fuji Electric Co Ltd 移動体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46A (zh) * 1996-03-13 1997-12-24 Lg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电梯系统的位置控制方法
CN1450972A (zh) * 2000-03-27 2003-10-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调速装置
CN101357728A (zh) * 2007-07-30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置有停靠控制装置的电梯
CN102009880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3417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1696B2 (en) Earthquake control system for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using predicted arrival hour
KR20170037561A (ko) 엘리베이터 컴포넌트 격리 보장 시스템 및 운용 방법
CN111453578B (zh) 门异常检测系统和电梯系统
KR10183787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장치
EP3628622B1 (en) Validation of elevator call passenger boarding
JP629992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4743417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687930B1 (en) A method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n elongation of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means
CN109153537B (zh) 电梯装置
CN103443007A (zh) 双层电梯
CN112384462A (zh) 电梯诊断系统
KR101553135B1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장치
CN105293229B (zh)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76445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0775751B (zh) 电梯、电梯维护检查系统以及电梯异常诊断装置
CN105384030B (zh) 抱闸制动力矩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KR20180130181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슬립 검출 및 제어 방법
JP2016204125A (ja) 両かごエレベーター
CN105270956A (zh) 电梯制动滑移量及曳引轮滑移量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8483158A (zh) 电梯平层开关异常处理方法
JP2006256795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05099127U (zh) 一种电梯减行程监控装置
CN104627765A (zh) 一种电梯马达制动器制动力侦测的方法
CN106715312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US9592996B2 (en) Elevat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