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6614A -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6614A
CN104736614A CN201380053975.4A CN201380053975A CN104736614A CN 104736614 A CN104736614 A CN 104736614A CN 201380053975 A CN201380053975 A CN 201380053975A CN 104736614 A CN104736614 A CN 104736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resin
adhesive composition
boundary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9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6614B (zh
Inventor
F·N·阮
A·P·哈罗
吉冈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36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6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6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10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used in the polymer mix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3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9J163/04Epoxynovola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4Thermosetting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2Polyglycidyl ethers of bis-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4Epoxynovola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所述增强纤维适于将所述界面材料在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集中于所述纤维和所述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经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本发明还提供包含所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预浸料坯和通过固化所述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来制造复合制品的方法。得到的界面区域,即,增强界面相被一层或更多层界面材料强化,从而可观察到拉伸、抗压和断裂韧性的大幅改进。

Description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参考文献的并入
出于一切目的,2012年10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13,928、2012年10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13,939、2013年9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73,647和2013年9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73,659每篇均通过参考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创新性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高模量粘合性组合物,其中,在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在增强纤维和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面区域(下文中被称为“增强界面相”),从而使得同时改进拉伸、断裂韧性和抗压特性。
背景技术
为增加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的断裂韧性,特别是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一种传统手段使用亚微米尺寸或更小尺寸的软聚合性增韧剂来对聚合物树脂基质进行增韧。复合体固化后,就空间位置而言增韧剂最可能被发现于纤维床/基质区域内(该区域被称为层内(intraply)),而不是位于两层(ply)之间被称为层间(interply)的富含树脂的区域。增韧剂的均匀分布通常预期能使得GIC最大化。此类树脂组合物的例子包括:US6063839(Oosedo et al.,Toray Industries,Inc.,2000)、EP2256163A1(Kamae et al.,Toray Industries,Inc.,2009),其具有橡胶状的软核/硬壳颗粒;US6878776B1(Pascault et al.,CrayValley S.A.,2005),其针对具有反应活性的聚合性颗粒;US6894113B2(Court el al.,Atofina,2005),其针对嵌段共聚物;和US20100280151A1(Nguyen et al.,Toray Industries Inc.,2010),其针对具有反应活性的硬核/软壳颗粒。对这些情况来说,因为软质材料在重量或体积上大量掺入树脂中,GIC大幅增加,软质材料具有有效耗散来自纤维破裂末端(broken ends)的龟裂能(crack energy)的潜力。
但是,因为树脂模量大幅降低、或至多被保持(如US20100280151A1中的情况),可合理解释基质向纤维转移应力的能力(stress)的大幅降低。因此,拉伸和拉伸相关的性质可能以显著的程度降低。此外,树脂模量的大幅降低导致复合体的依赖于树脂模量的性质(例如,抗压、挠曲、层间剪切)大为恶化。另一方面,如果可实现高树脂模量,树脂典型地将变脆,因此虽然抗压性质增加,但拉伸和断裂韧性降低。此外,如果可实现纤维和树脂之间的强烈粘合性,可能导致界面树脂脆变(embrittlement)。这可使得龟裂发生,并导致较早出现的拉伸和断裂韧性的不足。简言之,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而言,其依赖于粘合性的性质(例如张力和剪切)、抗压和断裂韧性之间存在权衡,因为一种性质的改善将导致另外一种或两种性质的劣化。由此,人们需要具有对增强体的高粘合性、高模量和高韧性的树脂。
为解决上述挑战,WO2012116261A1(Nguyen et al.,TorayIndustries Inc.,2012)通过将界面材料集中于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相而利用了增强界面相的构想。实现了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对纤维的高粘合性。此外,通过用软质纳米材料增韧剂对界面相进行工程化,还获得了高韧性的树脂组合物。结果,纤维复合体的抗张强度和断裂韧性二者同时增加,但其牺牲了抗压性质。
US6515081B2(Oosedo et al.,Toray Industries Inc.,2003)和US6399199B1(Fujino et al.,Toray Industries Inc.,2002)试图通过在树脂组合物中掺入含有酰胺基团的粘合促进剂来增加抗压强度、挠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其还可在不牺牲太多其韧性的情况下增加树脂模量。但是,由于树脂模量有限,并且没有增强界面相,因此他们仅能实现微小的改进,并没能使这些强度最大化。
US5,599,629(Gardner et al.,Amoco Corporation,1997)引入了一种高模量和高强度的环氧树脂,其包含具有单个苯环的芳香族酰胺基胺硬化剂(hardener)。但其中并未讨论树脂对纤维的粘合性。
发明内容
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在经固化后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并且与所述增强纤维形成良好键合,所述增强纤维适于将所述界面材料集中于所述增强纤维和所述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并且所述界面区域至少包含所述界面材料。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还可包含迁移剂、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和层间增韧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可具有至少4GPa的树脂模量和至少3mm的挠曲畸变。固化剂可包含至少一个酰胺基和至少一个芳香族基团。固化剂还可包含可固化的官能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碳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含有核-壳颗粒的界面材料、酰胺基胺固化剂、和下述迁移剂,所述迁移剂选自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酰胺基胺固化剂可包含至少一个酰胺基和至少一个芳香族基团。固化剂可包含选自氨基苯甲酰胺类、氨基对苯二甲基酰胺类、二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氨基苯磺酰胺类中的至少一种。粘合性组合物还可包含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和层间增韧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并且,所述经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同时实现至少80%的转移率的抗张强度、至少1380MPa(200ksi)的抗压强度、和至少350J/m2(21b.in/in2)的I型断裂韧性。
其它一些实施方式涉及包含上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之一的预浸料坯。
其它一些实施方式涉及制造复合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化上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结构的90°横截面示意图。界面材料(可以是不可溶的或部分可溶的)被集中于纤维附近。界面区域或界面相大致存在于纤维表面至虚线处,在此处,界面材料的浓度不再实质上高于主体(bulk)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还对界面材料的一层进行了说明。
图2显示了固化的复合体结构的0°横截面示意图。使用(固化的)粘合剂,将界面材料(可以是不可溶的或部分可溶的)集中于纤维表面。该图展示了良好颗粒迁移性的情况。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在经固化后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并且与所述增强纤维形成良好键合,所述增强纤维适于将所述界面材料集中于所述增强纤维和所述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本文中称为“界面相”),并且所述界面区域至少包含所述界面材料。
在该实施方式中,适于将界面材料集中于与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的任何增强纤维均可使用。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此类增强纤维具有至少30mJ/m2、至少40mJ/m2、至少50mJ/m2的30℃时的非极性表面能,和/或至少2mJ/m2、至少5mJ/m2、至少10mJ/m2的30℃时的极性表面能。需要高表面能来促进粘合性组合物在增强纤维上的润湿以及促进界面材料在增强纤维附近的集中。该条件也是促进良好键合所必需的。
非极性和极性表面能可通过反相气相色谱(IGC)法、使用探针液体的蒸汽以及它们的饱和蒸气压来测量。IGC可根据Sun和Berg的公开文献(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05(2003)151-175and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969(2002)59-72)来进行。其简单概述被描述于下段中。
将已知的液体探针的蒸汽运送进装有表面能未知的固体材料的管中,使该蒸汽与表面相互作用。基于气体穿经管的时间和气体的保留体积,可确定吸附自由能。因此,可由一系列烷烃探针来测定非极性表面能,而极性表面能可使用两种酸/碱探针来大致估计。
对增强纤维的选择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其适合将界面材料集中于增强纤维与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即可。例子包括碳纤维、有机纤维(例如芳纶(aramid)纤维)、碳化硅纤维(siliconcarbide fibers)、金属纤维(例如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碳化钨纤维(tungsten carbide fibers)、玻璃纤维和天然/生物纤维。特别地,碳纤维被用于提供具有极其高的强度和刚度(stiffness)且轻质的固化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在所有碳纤维中,具有2000MPa或更高的强度、0.5%或更高的伸长率(elongation)和200GPa或更高的模量的碳纤维是优选使用的。
对使用的多根增强纤维的形式和配置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中已知的增强纤维的任何形式和空间配置(例如单向长纤维、随机取向的切断的纤维、单丝束(single tow)、窄丝束(narrow tow)、织物(wovenfabrics)、毡(mats)、针织物(knitted fabrics)和编织物(braids))均可使用。术语“长纤维”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在超过10mm或更长的尺度上基本上连续的单纤维或包含所述单纤维的纤维束。术语“短纤维”指包含被切为长度比10mm更短的纤维的纤维束。特别地,在其中需要高的比强度和高的比弹性模量的应用中,增强纤维束单向配置的形式可能是最合适的。从易于操作的角度来看,布样(织物)形式也适用于本发明。
当增强纤维是碳纤维时,代替使用上文所述的表面能来选择适于集中界面材料的碳纤维,根据单纤维断裂测试(SFFT)(Rich等人在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omposites:17th Technicalconference(2002),第158页)测定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的值为至少20MPa、至少25MPa、或甚至至少30MPa可能是必需的。下段中对SFFT进行简单描述。
将具有在犬用骨型固化树脂中央埋入的单根碳纤维的单纤维复合片在不使其破裂的情况拉紧,直到规定纤维长度不再产生碎片。通过纤维强度、纤维直径以及通过规定纤维长度除以碎片数确定的临界碎片长度来确定IFSS。
为获得这样高的IFSS,典型地,通过本领域中可利用的方法(例如,等离子体处理、UV处理、等离子体辅助的微波处理、和/或湿式化学-电氧化)对碳纤维进行氧化或表面处理,以增强其氧对碳的浓度比(O/C)。可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来测量O/C浓度比。期望的O/C浓度比可以为至少0.05,至少0.1或者甚至至少0.15。将氧化的碳纤维用上浆剂材料(例如有机材料或有机/无机材料,例如硅烷偶联剂、或硅烷网络、或与粘合性组合物相容和/或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合物组合物)涂覆,以改善键合强度。例如,如果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则上浆剂材料可具有环氧基、胺基、酰胺基、羧基、羰基、羟基和其他合适的含氧或含氮基团。对碳纤维表面的O/C浓度比和上浆剂一并选择,以促进粘合性组合物对碳纤维的粘合性。对于上浆剂材料的可能选择没有限制,只要能满足用于界面形成的碳纤维的表面能的需求和/或上浆剂促进良好键合即可。
粘合性组合物和增强纤维之间的良好粘合在本文中被称为“良好键合”,因为粘合性组合物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组分与在增强纤维表面上存在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以形成交联。良好的键合可通过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在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断裂后针对其破坏模式(failure modes)进行观察来记录。粘合破坏(adhesivefailure)指增强纤维和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处的断裂破坏,导致纤维表面以表面上几乎不存在粘合剂的方式而暴露。内聚破坏(cohesive failure)指在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中发生的断裂破坏,其中纤维表面的大部分被粘合性组合物覆盖。需要注意,还可能发生纤维内的内聚破坏,但本发明中并不指该情况。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在纤维表面的覆盖率可为约50%或更高、或约70%或更高。混合型破坏指粘合破坏和内聚破坏的组合。粘合破坏指弱粘合,内聚破坏是强粘合,而混合型破坏导致粘合性处于弱粘合和强粘合之间,其典型地具有大约20%或更高的、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对纤维表面的覆盖率。混合型破坏和内聚破坏在本文中被称为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与纤维表面的良好键合,而粘合破坏则构成劣键合。为了在碳纤维和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之间实现良好键合,可能需要至少20MPa的IFSS值。或者,对纤维-基质粘合性的测量可通过对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进行ASTM D2344描述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测定来获得。良好键合可表示至少25MPa、至少30MPa或甚至35MPa的IFSS,和/或至少14ksi、至少15ksi、至少16ksi或甚至至少17ksi的ILSS的值。理想地,对破坏模式的观察和IFSS值二者是验证良好键合所需的。但是,通常,当对破坏模式或IFSS值的观察不可获得时,13-14ksi之间的ILSS值可指示混合型破坏,而高于16ksi的ILSS值可指示内聚破坏,14-15ksi之间的ILSS值可指示混合型破坏或内聚破坏,这取决于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
粘合性组合物固化时具有至少4.0GPa、至少4.5GPa或甚至至少5.0GPa的挠曲树脂模量(下文称为“树脂模量”,在室温下按照ASTMD-790中描述的三点弯曲方法干式测量)。当树脂模量为至少4.0GPa时,其向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提供优秀的抗压强度、开孔抗压强度和0°挠曲强度,因为较高的树脂模量易于提供较高的强度,在一些情况下,抗张强度和/或90°挠曲强度可能被一定程度地牺牲。但是,当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具有至少3mm的挠曲畸变时,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可保持或提高这些强度。而良好键合和至少包含界面材料的界面相(本文中称为“增强界面相”)的组合可进一步提高这些强度。
(1)增强界面相、(2)良好键合和(3)至少4.0GPa的树脂模量的组合的协同作用提供综合的优异性能,这至少包括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和层间剪切强度。这可能无法通过单种要素或仅两种要素的组合来实现。
粘合性组合物中的热固性树脂在本文中可被定义为:可通过固化剂或交联剂化合物通过外界供给的能量来源(例如,热、光、电磁波,例如微波、UV、电子束或其它合适的方法)固化、形成具有所需要的树脂模量的三维交联网络的任何树脂。热固性树脂可选自(但不限于)环氧树脂、环氧novolac酚醛树脂(epoxy novolac resins)、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氰酸酯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s)、novalac酚醛树脂(novolac resins)、间苯二酚树脂(resorcinolic resins)、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diallylphthalate resins)、脲醛树脂(urea resins)、三聚氰胺树脂(melamine resins)、苯并噁嗪树脂、聚氨酯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只要其能有助于界面相的形成、并且树脂模量和良好键合满足上述条件即可。
从强度、应变(strain)、模量和环境影响耐性的优异平衡的角度考虑,上述热固性树脂中,可使用环氧树脂,包括单官能、双官能和更高官能数(或多官能)环氧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多官能环氧树脂是优选的,因为它们提供优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模量,甚至还提供对增强纤维的高粘合性。这些环氧树脂可从前体来制造,前体例如为,胺类(例如,使用二胺类和含有至少一个胺基和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例如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甲烷、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酚、三缩水甘油基间氨基酚、三缩水甘油基氨基甲酚(triglycidylaminocresol)和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tetraglycidyl xylylenediamine)和它们的异构体制备的环氧树脂)、酚类(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双酚R型环氧树脂、苯酚novolac型环氧树脂、甲酚novolac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型环氧树脂)、萘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icyclopentadiene epoxy resins)、具有联苯骨架的环氧树脂、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和具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例如脂环族环氧树脂)。需要注意,环氧树脂不限于上述例子。通过将这些环氧树脂卤化而制造的卤化环氧树脂也可使用。此外,两种或更多种这些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以及具有一个环氧基的化合物或单环氧化合物,例如缩水甘油基苯胺、缩水甘油基甲苯胺或其它缩水甘油基胺类(特别是缩水甘油基芳香胺),可用于配制热固性树脂基质。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jER(注册商标)”825、“jER(注册商标)”828、“jER(注册商标)”834、“jER(注册商标)”1001、“jER(注册商标)”1002、“jER(注册商标)”1003、“jER(注册商标)”1003F、“jER(注册商标)”1004、“jER(注册商标)”1004AF、“jER(注册商标)”1005F、“jER(注册商标)”1006FS、“jER(注册商标)”1007、“jER(注册商标)”1009和“jER(注册商标)”1010(它们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jER(注册商标)”505、“jER(注册商标)”5050、“jER(注册商标)”5051、“jER(注册商标)”5054和“jER(注册商标)”5057(它们由Mitsubishi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ST5080、ST4000D、ST4100D和ST5100(它们由Nippon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
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jER(注册商标)”806、“jER(注册商标)”807、“jER(注册商标)”4002P、“jER(注册商标)”4004P、“jER(注册商标)”4007P、“jER(注册商标)”4009P和“jER(注册商标)”4010P(它们由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以及“Epotohto(注册商标)”YDF2001和“Epotohto(注册商标)”YDF2004(它们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四甲基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是YSLV-80XY(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
双酚S型环氧树脂的例子是“Epiclon(注册商标)”EXA-154(由DIC Corporation生产)。
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甲烷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Sumiepoxy(注册商标)”ELM434(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生产)、YH434L(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jER(注册商标)”604(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和“Araldite(注册商标)”MY720和721(它们由Huntsman AdvancedMaterials生产)。三缩水甘油基氨基酚或三缩水甘油基氨基甲酚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Sumiepoxy(注册商标)”ELM100(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生产)、“Araldite(注册商标)”MY0500、MY0510和MY0600(它们由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生产)和“jER(注册商标)”630(由Mitsubishi ChemicaI Corporation生产)。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和其氢化产物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TETRAD-X和TETRAD-C(它们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Company,Inc.生产)。
苯酚-novolac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jER(注册商标)”152和“jER(注册商标)”154(它们由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生产)和“Epiclon(注册商标)”N-740、N770和N-775(它们由DIC Corporation生产)。
甲酚novalac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Epiclon(注册商标)”N-660、N-665、N-670、N-673和N-695(它们由DICCorporation生产)和EOCN-1020、EOCN-102S和EOCN-104S(它们由Nippon Kayaku Co.,Ltd.)。
间苯二酚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是“Denacol(注册商标)”EX201(由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生产)。
萘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HP-4032、HP4032D、HP-4700、HP-4710、HP-4770、EXA-4701、EXA-4750、EXA-7240(它们由DIC Corporation生产)。
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Epiclon(注册商标)”HP7200、HP7200L、HP7200H和HP7200HH(它们由DIC Corporation生产),“Tactix(注册商标)”558(由HuntsmanAdvanced Material生产)和XD-1000-1L和XD-1000-2L(它们由NipponKayaku Co.,Ltd.生产)。
具有联苯骨架的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jER(注册商标)”YX4000H、YX4000和YL6616(它们由Mitsubishi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和NC-3000(由Nippon Kayaku Co.,Ltd.生产)。
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可商业获得的产品的例子包括AER4152(由Asahi Kasei Epoxy Co.,Ltd.生产)和ACR1348(由ADEKACorporation生产),它们每种均具有噁唑烷酮环。
从所需要的树脂模量的角度考虑,热固性树脂可包含四官能环氧树脂(特别是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和二官能缩水甘油胺,特别是二官能缩水甘油基芳香族胺,例如缩水甘油基苯胺或缩水甘油基甲苯胺。二官能环氧树脂例如二官能双酚A型或F型/表氯醇环氧树脂可用于提供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的挠曲畸变的增加;二官能环氧树脂的平均环氧当量(EEW)例如可以为177~1500。例如,热固性树脂可包含50~70重量%的四官能环氧树脂、10~30重量%的二官能双酚A型或F型/表氯醇环氧树脂以及10~30重量%的二官能缩水甘油基芳香族胺。
粘合性组合物还包括固化剂或交联剂化合物。对于作为固化剂的化合物的选择没有任何特定限制或限定,只要其具有至少一个与热固性树脂反应的活性基团、并且总体上能提供所需的树脂模量和/或促进粘合即可。
对于上述环氧树脂而言,合适的固化剂包括聚酰胺类、双氰胺[DICY]、酰胺基胺类(例如芳香族酰胺基胺类,例如氨基苯甲酰胺类、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氨基苯磺酰胺类)、芳香族二胺类(例如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苯砜[DDS])、氨基苯甲酸酯类(例如丙二醇二对氨基苯甲酸酯(trimethylene glycol di-p-aminobenzoate)和新戊二醇二对氨基苯甲酸酯(neopentyl glycol di-p-amino-benzoate))、脂肪族胺类(例如三亚乙基四胺、异佛尔酮二胺)、环状脂肪族胺类(例如异佛尔酮二胺(isophorone diamine))、咪唑衍生物类、胍类(例如四甲基胍)、羧酸酐类(例如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羧酸肼类(例如己二酸肼)、苯酚novolac型树脂(phenol-novolac resins)和甲酚novolac型树脂(cresol-novolac resins)、羧酸酰胺类、多酚类化合物、多硫化合物类和硫醇类以及路易斯酸和碱(例如,三氟化硼乙胺、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取决于固化的纤维增强环氧组合物的期望性质,从上述列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或合适的固化剂的组合。例如,如果使用双氰胺,其通常向产物提供良好的升温性质、良好的化学品耐性以及抗张强度和抗剥离强度的良好组合。另一方面,芳香族二胺类典型地将赋予中等的耐热和耐化学品性以及高模量。氨基苯甲酸类通常将提供优秀的拉伸伸长率(tensile elongation),虽然它们提供的耐热性较芳香族二胺类要差。酸酐类通常向树脂基质提供低粘性和优秀的可操作性,以及随之提供在固化后的高耐热性。苯酚novolac型树脂和甲酚novolac型树脂由于形成具有优秀的耐水解性的醚键而提供耐湿性。需要注意,可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上述固化剂的混合物。例如,通过将DDS与DICY一起用作为硬化剂,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可更为紧密地粘合,并且特别地,获得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机械性质(例如抗压强度)和环境耐性可显著增强。在DDS与芳香族酰胺基胺(例如3-氨基苯甲酰胺)组合的另一例子中,可实现热、机械性质以及环境耐性的优秀平衡。
本发明的固化剂可至少包含酰胺基和芳香族基团,其中所述酰胺基选自有机酰胺基、磺酰胺基和磷酰胺基或它们的组合。酰胺基不仅提高粘合性组合物对增强纤维的粘合性,并且还在无损于氢键形成导致的应变的情况下促进高树脂模量。固化剂额外包含一种或多种可固化官能团,例如含氮基团(例如胺基)、羟基、羧酸基和酸酐基。特别地,胺基具有提供更高的交联密度以及由此提供提高的树脂模量的趋势。至少具有酰胺基和胺基的固化剂在本文中被称为“酰胺基胺”固化剂。具有至少包含芳香族基团、酰胺基和胺基的化学结构的固化剂在本文中被称为“芳香族酰胺基胺类”。通常而言,增加芳香族酰胺基胺所具有的苯环的数量具有导致更高的树脂模量的趋势。
芳香环上可取代有额外的可固化官能团和/或酰胺基。芳香族酰胺基胺类,例如,适用于在本发明中用作为固化剂。上述固化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苯甲酰胺类,苯甲酰苯胺类和苯磺酰胺类(包括基础化合物,还包括经取代的衍生物,例如其中酰胺基上的氮原子和/或苯环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例如烷基、芳基、芳烷基、非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氨基苯甲酰胺类和其衍生物或异构体,包括邻氨基苯甲酰胺(anthranilamide,也称o-aminobenzamide,或2-氨基苯甲酰胺)、3-氨基苯甲酰胺、4-氨基苯甲酰胺,氨基对苯二甲酰胺类和其衍生物或异构体,例如2-氨基对苯二甲酰胺、N,N’-双(4-氨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二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其衍生物或异构体,例如2,3-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3-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氨基苯磺酰胺类和其衍生物或异构体,例如2-氨基苯磺酰胺、3-氨基苯磺酰胺、4-氨基苯磺酰胺(磺胺)、4-(2-氨基乙基)苯磺酰胺和N-(苯磺酰基)苯磺酰胺,和磺酰肼类,例如对甲苯磺酰肼。芳香族酰胺基胺固化剂中,氨基苯甲酰胺类、氨基对苯二甲基酰胺类、二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氨基苯磺酰胺类适于提供优秀的树脂模量和易于加工性。
实现所需的树脂模量的另一方法可以是使用上述环氧树脂和苯并噁嗪树脂的组合。合适的苯并噁嗪树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多官能n-苯基苯并噁嗪树脂,例如,基于酚酞、基于硫代二苯(thiodiphenyl)、基于双酚A、基于双酚F和/或基于双环戊二烯的苯并噁嗪树脂。当环氧树脂或具有不同官能性的环氧树脂混合物与苯并噁嗪树脂或不同种类的苯并噁嗪树脂混合物一起使用时,环氧树脂与苯并噁嗪树脂的重量比可以在0.01至100之间。另一方法是将高模量添加剂掺入粘合性组合物中。高模量添加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粘土、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碳质材料(例如有或没有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碳纳米微片、碳纳米纤维)、纤维质材料(例如,镍纳米链(nickel nanostrand)、多水高岭石(halloysite))、陶瓷、金刚砂、钻石和它们的混合物。
粘合性组合物必须含有界面材料。对于作为界面材料的化合物的选择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其能迁移到增强纤维附近、优选留在那里(由于其表面化学与增强纤维上的物质的相容性比与主体粘合性组合物中存在的物质的相容性更高)并且随后成为界面相的一部分即可。界面材料包括选自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材料,所述组由聚合物、核-壳颗粒、无机材料、金属、氧化物、碳质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hybrid material)、经聚合物接枝的无机材料、经有机官能化的无机材料、经聚合物接枝的碳质材料、经有机官能化的碳质材料和它们的组合构成。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界面材料不溶于、或部分可溶于粘合性组合物中。
根据界面相的期望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界面材料。例如,软界面材料,例如,核-壳颗粒可提供抗张强度和I型断裂韧性的急剧提高,而较硬的界面材料,例如氧化物颗粒则增强抗压性质和抗张强度二者。界面材料可以以相对每100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而言最多50重量份的量使用(50phr)。使用较低的量,以控制界面性质例如断裂韧性和刚度,从而影响与抗张相关的性质、粘合性相关的性质和抗压性质,但不会对主体粘合性组合物的性质造成使得这些性质趋向于不利方向的影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界面材料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而言不超过大约30重量份的量使用。一个例子是核-壳橡胶,其可以以大约5phr的量用于界面相,以避免该材料在主体树脂中具有过量的量(将导致树脂模量的降低,并进而影响到抗压性质)。相反,高含量的界面材料可用于增加界面性质和主体粘合性组合物的性质这二者。例如,二氧化硅可以以25phr的量使用,以大幅提高界面模量和树脂模量,导致抗压性质方面的综合性能大幅提高。
当迁移剂存在于粘合性组合物中时,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界面相可更强地形成。本文中的迁移剂是诱导粘合性组合物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组分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更集中于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的任何材料。该现象是界面材料迁移至纤维附近的迁移过程,其在下文中被称为颗粒迁移或界面材料迁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界面材料与增强纤维的相容性比与迁移剂的相容性更高。相容性指化学上相似的分子、或化学上近似的分子、或化学构造上包含相似原子或结构的分子、或互相缔合并且可能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相容性暗示一种组分在另一组分中的可溶性和/或一种组分与另一组分的反应性。“不相容/非相容”或“不适合”指下述现象,其中,迁移剂以一定量(浓度)存在于粘合性组合物中时,导致界面材料(在迁移剂不存在时原本将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均匀分布于其中)一定程度上不均匀分布。
更集中于纤维附近而不是远离纤维、或存在于界面区域或界面相(纤维表面与距其一定距离的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之间)中的任何材料构成本发明的粘合性组合物中的界面材料。需要注意,如果一种界面材料能导致另一界面材料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后在纤维附近的浓度高于远离纤维处的浓度,则前者具有对于第二界面材料而言的迁移剂的功能。
迁移剂可包含聚合物、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迁移剂是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的组合。典型地,对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剂加以选择,以改变用于加工目的的热固性树脂的粘度,和/或提高其韧性,以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界面材料在粘合性组合物中的分布。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剂存在时,可以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而言最多50重量份的量使用(50phr),或者最多35phr以易于加工。典型地,粘合性组合物含有相对于100重量份热固性树脂而言不超过大约35重量份(例如大约5至大约35重量份)的迁移剂。合适的量基于相对于界面材料的移动性(受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度所限)而言的其迁移驱动能力来确定。需要注意,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度足够低时,粘合性组合物中界面材料的均匀分布可能并非是促进颗粒迁移到纤维表面上或纤维表面附近所必需的。随着粘合性组合物的粘度增加至一定程度,粘合性组合物中界面材料的均匀分布可协助改善颗粒迁移到纤维表面上或纤维表面附近。
对于迁移剂而言,可使用但不限于下述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具有苯基三甲基茚满结构的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酮、聚醚醚酮、聚芳酰胺、聚醚腈、聚苯并咪唑、它们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
可使用不损害树脂的高耐热性和高弹性模量的芳香族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剂作为迁移剂。选择的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剂可以以较高的程度溶于树脂中,形成均质混合物。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剂可以是选自聚砜、聚醚砜、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酮、聚醚醚酮和聚乙烯醇缩甲醛、它们的衍生物、近似或相似的聚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具有芳香族骨架的化合物。聚砜和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由于其优异的迁移驱动能力而优选。合适的聚醚砜,例如,可具有大约10,000至大约75,000的数均分子量。
当迁移剂和界面材料二者均存在于粘合性组合物中时,迁移剂和界面材料可以以迁移剂相对界面材料的重量比为大约0.1至大约30、大约0.1至大约20的重量比存在。该范围对于颗粒迁移以及随后的界面相形成来说是必要的。
在本发明中,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至少包含界面材料,以形成界面相,所述界面相是降低该区域的应力集中、并且使得固化的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实现有实质改进的综合性能(没有此类增强界面相时无法实现)所必需的。为产生增强界面相,需要增强纤维提供与界面材料的表面化学相容的表面化学,并且迁移过程被迁移剂进一步驱动。界面材料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期间原位集中于界面区域,使得界面材料在界面区域具有浓度梯度,在靠近增强纤维处较之在远离增强纤维处更为集中(在远离增强纤维处,迁移剂以更高的浓度存在)。为实现被观察到的性质,增强界面相的组成对于每种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而言可能是非常独特的,虽然由于目前最新分析设备的局限性其有可能不能被定量记录,但仍推测包含纤维表面上的官能团或表面化学、上浆剂材料、界面材料和能迁移至增强纤维附近的主体树脂中的其它组分。对碳纤维而言,特别地,表面官能团可取决于碳纤维模量、它们的表面性质以及所使用的表面处理的类型。
粘合性组合物可任选包括促进剂。对于作为促进剂的化合物的选择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或限定,只要其能促进树脂和固化剂之间的反应、并且不导致本发明的效果劣化即可。例子包括脲醛树脂、磺酸酯化合物、三氟化硼哌啶、对叔丁基邻苯二酚(p-t-butylcatechol)、磺酸酯化合物(例如对甲苯磺酸乙酯或对甲苯磺酸甲酯)、叔胺或其盐、咪唑或其盐、含磷固化促进剂、金属羧酸盐和路易斯酸或Bronsted酸或它们的盐。
此类脲化合物包括N,N-二甲基-N’-(3,4-二氯苯基)脲、甲苯二(二甲基脲)、4,4’-亚甲基双(苯基二甲基脲)、和3-苯基-1,1-二甲基脲。此类脲化合物的商业产品包括DCMU99(由Hodogaya Chemical Co.,Ltd.生产)和Omicure(注册商标)24、52和94(均由CVC Specialty Chemicals,Inc.生产)。
咪唑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商业产品的例子包括2MZ、2PZ和2E4MZ(均由Shikoku Chemicals Corporation生产)。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例子包括三卤化硼和碱的络合物,例如三氟化硼哌啶络合物、三氟化硼单甲基胺络合物、三氟化硼三乙醇胺络合物、三氯化硼辛基胺络合物、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和对甲苯磺酸异丙酯。
粘合性组合物任选可含有其它添加剂,例如增韧剂/填料、层间增韧剂或它们的组合,以进一步改善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机械性质(例如韧性或强度)或物理/热性质,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劣化即可。
可使用一种或更多种聚合性和/或无机增韧剂/填料。增韧剂可以以颗粒形式均匀分布于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中。颗粒可以直径小于5微米,或者甚至直径小于1微米。颗粒的最短径可低于300nm。当需要增韧剂来对纤维床中的热固性树脂增韧时,颗粒的最长径可以不超过1微米。此类增韧剂包括但不限于弹性体、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s)、橡胶状聚合物、橡胶状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核-壳颗粒、氧化物或无机材料,例如粘土、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碳质材料(例如炭黑、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富勒烯)、陶瓷和金刚砂,它们可具有或不具有表面改性或官能化。嵌段共聚物的例子包括其组成被描述于US 6894113(Court etal.,Atofina,2005)中的共聚物,其包括“”SBM(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AMA(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酯),二者均由Arkema生产。其它合适的嵌段共聚物包括和被转让给Dow Chemical的US 7820760B2中描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已知的核-壳颗粒包括:核-壳(树枝状)颗粒,其组成被描述于US20100280151A1(Nguyen et al.,Toray Industries,Inc.,2010)中,其中胺支化聚合物作为壳,接枝至从含有不饱和碳碳键的可聚合单体聚合得到的核聚合物;核-壳橡胶颗粒,其组成被描述于Kaneka Corporation的EP 1632533A1和EP 2123711A1中;以及此类颗粒/环氧树脂掺合物的“KaneAce MX”产品线,其颗粒具有从可聚合单体(例如丁二烯、苯乙烯、其它不饱和碳碳键单体或它们的组合)聚合得到的聚合性核以及可与环氧树脂相容的聚合性壳(典型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丙烯腈或类似聚合物)。在本发明中还适用为嵌段共聚物的包括JSR Corporation生产的羧酸化聚苯乙烯/聚二乙烯苯的“JSR SX”系列;“Kureha Paraloid”EXL-2655(由Kureha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其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butadiene alkyl methacrylatestyrene copolymer);“Stafiloid”AC-3355和TR-2122(二者均由TakedaChemical Industries,Ltd.生产),每种均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以及“PARALOID”EXL-2611和EXL-3387(二者均由Rohm&Haas生产),每种均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合适的氧化物颗粒的例子包括nanoresins AG生产的。其是官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环氧树脂的大量掺合物(master blend)。
层间增韧剂可以是热塑性物质、弹性体、或弹性体和热塑性物质的组合、或弹性体和无机物(例如玻璃)的组合、或多种纳米纤维或多种微纤维。如果层间增韧剂是颗粒物,层间增韧剂的平均粒径可不超过100μm,或10~50μm,以在固化后将它们保持在层间,以提供最大化的韧性增强。认为颗粒被局限于多根增强纤维之外。此类颗粒通常以按重量计最多大约30%、或最多大约15%的量使用(基于复合物组合物中全部树脂的重量)。合适的热塑性材料的例子包括聚酰胺类。已知的聚酰胺颗粒包括Toray Industries,Inc.生产的SP-500、Arkema生产的“”、EMS-Grivory生产的TR-55、尼龙-6、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和Evonik的CX。如果增韧剂为纤维状,其可沉积于粘合性组合物含浸过的多根增强纤维的表面上。层间增韧剂还可包含上文定义的与粘合性组合物反应的可固化官能团。层间增韧剂可以是导电性材料或可被导电性材料或导电材料和非导电材料的组合涂覆,以使得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重新获得因引入富含树脂的层间而失去的z-方向上的导电性和/或导热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碳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含有核-壳颗粒的界面材料、酰胺基胺固化剂、和下述迁移剂,所述迁移剂选自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碳纤维是必需的,以向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提供极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轻质性。对于碳纤维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对碳纤维的选择已在上文中讨论过。
粘合性组合物还必须具有酰胺基胺固化剂,以提供粘合性组合物中的环氧树脂与碳纤维的良好键合。对于酰胺基胺固化剂和环氧树脂的选择没有特别限制或限定,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酰胺基胺固化剂和环氧树脂的例子前文已讨论过。
粘合性组合物包含:含有核-壳颗粒的界面材料、和选自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的迁移剂。选择聚醚砜以促进核-壳颗粒的迁移以及强固地形成界面相。对于核-壳颗粒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其表面化学为与碳纤维的相容比其与迁移剂的相容性更高即可。核-壳颗粒的例子是Kaneka Corporation的KaneAce MX产品线(例如MX416、MX125、MX156)、或具有与Kane AceMX材料相似的壳组成或表面化学的材料、或具有与纤维的表面化学相容的表面化学的材料,这使得所述材料能迁移到纤维附近、并且使得材料在纤维附近的浓度比在主体粘合性组合物中更高。这些核-壳颗粒典型地以25%的典型载荷良好散布于基于环氧树脂的材料中,并且可直接用于粘合性组合物中以实现与纤维的高效键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要件的选择产生具有非常独特组成的软界面相,虽然由于目前最新分析设备的局限性其有可能不能被定量记录,但仍推测包含碳纤维表面上的官能团、上浆剂材料、核-壳颗粒材料和能迁移至增强纤维附近的主体树脂中的其它组分。此类组成以及等同且估计为最优的组成可具有与主体粘合性组合物相等或更高的临界应力强度系数(critic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KIC,其为至少0.3MPa·m0.5,至少0.5MPa·m0.5,至少0.7MPa·m0.5或者甚至至少1MPa·m0.5。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因为软界面相而具有在不牺牲抗压性质的情况下而具有极高的抗张强度和I型断裂韧性的趋势。
粘合性组合物还可包含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层间增韧剂或它们的组合,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对这些组分的选择如前文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并且,所述经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同时实现至少80%的转移率的抗张强度、至少1380MPa(200ksi)的抗压强度、和至少350J/m2(2lb.in/in2)的I型断裂韧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增强纤维是必需的。对于增强纤维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例子包括碳纤维、有机纤维(例如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金属纤维(例如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碳化钨纤维、玻璃纤维和天然/生物纤维。此类增强纤维必须具有至少30mJ/m2、至少40mJ/m2、至少50mJ/m2的30℃时的非极性表面能,和/或至少2mJ/m2、至少5mJ/m2、至少10mJ/m2的30℃时的极性表面能。该条件是形成界面相和促进良好键合的必需条件之一。
当增强纤维是碳纤维时,代替使用上文所述的表面能来选择适于集中界面材料的碳纤维,可具有至少20MPa、至少25MPa、或甚至至少30MPa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值。为实现这样高的IFSS,期望碳纤维具有至少0.05、至少0.1或至少0.15的O/C浓度比。将氧化的碳纤维用上浆剂材料涂覆。碳纤维表面的O/C浓度比和上浆剂材料二者一并特异于促进粘合性组合物与碳纤维的粘合。对于上浆剂材料的选择没有限定,只要能满足用于界面形成的表面能的需求和/或上浆剂促进良好键合即可。
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还必须包括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对于这些组分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或限定,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这些组分的例子在前文中讨论过。
除了上述之外,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至少包含界面材料,以形成界面相,所述界面相是降低该区域的应力集中、并且使得固化的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实现有实质改进的综合性能(没有此类增强界面相时无法实现)所必需的。为产生增强界面相,需要增强纤维提供与界面材料的表面化学相容的表面化学。界面材料在粘合性组合物固化期间原位集中于界面区域,使得界面材料在界面区域具有浓度梯度,即,在靠近增强纤维处较之在远离增强纤维处更为集中。得到的具有增强界面相的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可具有至少80%的转移率的抗张强度、至少1380MPa(200ksi)的抗压强度、和至少350J/m2(2lb.in/in2)的I型断裂韧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而言,热固性树脂或固化剂或二者至少可含有酰胺基,以提供高树脂模量和优异的对增强纤维的粘合性二者。当在固化的环氧树脂网络中包括进酰胺基时,其可在无损于氢键形成导致的大的应变的情况下增加树脂模量。包含酰胺基或具有前述特性的其它基团的热固化剂、固化剂或添加剂在本文中被称为环氧强化性试剂或环氧强化剂。在此类情况下,可观察到至少大约4.0GPa的树脂模量和至少大约4mm的挠曲畸变。此类体系对于提高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抗压性质以及断裂韧性二者来说是重要的。增加此类化合物具有的苯环的数量通常导致产生更高的树脂模量。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热固化剂或固化剂的异构体。本发明中的异构体指包含相同原子数和基团、但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基团的位置不同的化合物。例如,氨基苯甲酰胺的酰胺基和胺基可在苯环上彼此位于邻位(1,2)、间位(1,3)或对位(1,4),分别成为2-氨基苯甲酰胺、3-氨基苯甲酰胺和4-氨基苯甲酰胺。将基团放置于互为邻位或间位的情况下,易于获得比基团相互为对位的情况更高的树脂模量。
在与上文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相关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固化剂以相对于总计100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而言最多大约75重量份的量被使用(75phr)。固化剂还可以以比热固性树脂当量和固化剂当量之间的化学计量比更高或更低的量使用,以增加树脂模量或玻璃化转变温度或二者。在这些情况下,固化剂的当量随反应位点或活性氢原子的数量而改变,其可通过将其分子量除以活性氢原子的数量来计算。例如,2-氨基苯甲酰胺(分子量136)的胺当量可以是:对于2官能度而言为68,对于3官能度而言为45.3,对于4官能度而言为34,对于5官能度而言为27.2。
对于制造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的选择没有特别限制或限定,只要本发明的效果不被劣化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制造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组合起来,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在经固化后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并且与所述增强纤维形成良好键合,所述增强纤维适于将所述界面材料集中于所述增强纤维和所述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并且所述界面区域至少包含所述界面材料。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下述方法来制备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所述方法包括用下述粘合性组合物含浸碳纤维,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含有核-壳颗粒的界面材料、酰胺基胺固化剂、和下述迁移剂,所述迁移剂选自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环氧树脂固化期间被原位集中于界面区域,使得界面材料在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并且所述界面材料在碳纤维附近的浓度比远离碳纤维处的浓度高。
另一实施方式涉及在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中产生增强界面相的方法,其中利用具有低树脂粘度的树脂注入法。在此种情况下,迁移剂集中于堆叠以制造期望的再成型品的纤维织物和/或纤维毡之外。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的粘合性组合物被加压并渗入再成型品中,以令迁移剂在渗入过程期间与粘合性组合物部分混合并渗透再成型品。通过在粘合性组合物中具有迁移剂中的一些,可在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固化期间形成增强界面相。其余迁移剂被集中于两张织物片材或毡之间的层间,并可提高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耐冲击和耐损害性。具有小于50μm的平均尺寸的热塑性颗粒可用作为迁移剂。此类热塑性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聚砜、聚醚砜、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酮、聚醚醚酮、它们的衍生物、类似的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可以是可热固化的、或在室温下可固化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一步固化至最终固化温度来固化前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或者可通过多步固化来固化前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将所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在一定的静置温度静置(保持)一定的静置时间,以使得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中的界面材料迁移到增强纤维的表面上,逐渐升温并在最终固化温度固化所希望的时间。静置温度可以是粘合性组合物具有低粘度的温度范围。静置时间可以为至少大约5分钟。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的最终固化温度可在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在升温期间达到至少20%的固化程度之后设定。最终固化温度可以为大约220℃或更低,或大约180℃或更低。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可被保持于最终固化温度,直到达到80%的固化程度。在固化期间可向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应用真空和/或外压。这些方法的例子包括高压釜、真空袋、加压机(即,待固化的物体的一侧与加热的工具表面接触,另一侧处于具有或不具有热介质的加压空气下)或类似方法。需要注意,使用热以外的能量源(例如电子束)的其它固化方法、导电法、微波炉或等离子体辅助微波炉或其组合也可使用。此外,还可使用其它外压方法,例如,收缩包装(shrinkwrap)、bladder blowing、压板(platens)或台辊(table rolling)。
对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而言,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将纤维和树脂基质组合以制造可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有时称为“预浸料坯”)的制造方法,该组合物随后被固化以制造复合制品。可利用湿式方法,其中,将纤维浸于溶于溶剂(例如甲基乙基酮或甲醇)中的树脂基质浴中,以及从浴中取出并除去溶剂。
另一合适的方法是热熔融法,其中将环氧树脂加热以降低其粘度,将其直接应用至增强纤维以获得经树脂含浸的预浸料坯;或者,作为另一方法,将环氧树脂组合物涂布到脱模纸(release paper)上以获得薄膜。通过加热加压将该膜紧固到增强纤维片层的两个表面上。
为了从预浸料坯制造复合制品,例如,可将一层或更多层应用到工具表面或芯轴上。该方法通常被称为卷缠(tape-wraping)。需要加热加压以层合各层。工具是可折叠的,或在固化后移除。可使用下述固化方法,例如,高压釜,以及在装备有真空线的烘箱中使用真空袋。可使用一步固化循环或多步固化循环(其中每个步骤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一定的时间),以达到大约220℃或甚至180℃或更低的固化温度。但是,其它合适的方法,例如传导加热、微波加热、电子束加热和类似的方法也可使用。在高压釜方法中,提供压力以压合各层,而真空袋方法则依赖于引入袋中的真空压力(当该部分在烘箱中固化时引入)。高压釜方法可用于高品质的复合制品。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提供至少0.5℃/分钟、至少1℃/分钟、至少5℃/分钟、或甚至至少10℃/分钟的合适的加热速率和真空和/或外界手段带来的压合压力的任何方法。
可以不形成预浸料坯而将粘合性组合物直接应用于追随用于形成所期望的部分的形状的工具或芯轴的增强纤维,并在加热下固化。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缠绕(filament-winding)、拉挤成型(pultrusion molding)、树脂注射成型和树脂传递成型/树脂注入、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成型。
树脂传递成型方法是下述方法,其中,用液体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直接含浸增强纤维基底材料并固化。鉴于该方法不涉及任何中间产物(例如预浸料坯),因此其具有成型成本降低的良好潜力,并且可有利地用于制造用于宇宙飞船、飞行器、火车、汽车、船舶等的结构材料。
纤维缠绕方法是下述方法,其中,一根至数十根增强纤维粗纱被并纱为一个方向,并在以给定的角度的张力将它们在旋转金属芯(芯轴)上卷绕的同时、用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浸。粗纱卷达到预定厚度后,对其进行固化并移除金属芯。
拉挤方法是下述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张力试验机对增强纤维连续拉拽,使增强纤维连续经过装有液体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含浸槽以用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浸它们,接着经过挤压模具和加热模具以进行成型和固化。因为该方法具有能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连续成型的优点,其被用于制造用于钓竿、竿、管、片材、天线、建筑结构等的纤维增强塑料(FRPs)。
本发明中的复合制品有利地用于运动用品、一般性工业应用和航空航天应用。有利地使用这些材料的具体运动用品包括高尔夫球杆、钓竿、网球拍或羽毛球拍、球棍(hockey stick)和滑雪杖。有利地使用这些材料的具体一般性工业应用包括:用于交通工具(例如汽车、自行车、船舶和火车)的结构材料、传动轴、板簧、风车叶片、压力容器、飞轮、造纸辊、屋面材料、缆线和修复/补强材料。
本发明的管状制品可有利地用于高尔夫球杆、钓竿等。
对增强界面相的检测
就视觉观察而言,可使用高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或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来记录界面材料的破坏模式和定位/分布。界面材料在键合结构被破坏后可与粘合性组合物一起被发现于纤维表面上。在这些情况下,粘合性组合物可能为混合型破坏或内聚破坏。良好的颗粒迁移是指大约50%或更高的纤维表面颗粒覆盖率(下文中称为“颗粒覆盖率”),无颗粒迁移指低于大约5%的覆盖率,一定的颗粒迁移指大约5-50%的覆盖率。需要至少50%的颗粒覆盖率来同时改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的宽范围的机械性质,但在一些情况下,至少10%或甚至至少20%的颗粒覆盖率适于改善某些期望的性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若干种方法通过厚度来检查和定位界面材料的存在。一个例子是在相对于纤维的方向为90°、45°的方向上切割复合体结构。对切出的截面进行机械抛光或通过离子束(例如氩)抛光,并在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SEM是一种可能的方法。需要注意,当SEM不能观察到界面相时,可使用其它可利用的最新的设备,通过另外的电子扫描方法例如TEM,化学分析(例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红外(IR)光谱、拉曼光谱等等)或机械性质(例如纳米压痕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或类似的方法来记录界面相的存在及其厚度。
集中有界面材料的界面区域或界面相可被观察并记录。典型地,从纤维表面到距纤维表面为一定距离的位置(此处,较之周围富含树脂的区域中界面材料的浓度而言,界面材料不再是被集中的)对界面相进行测量。取决于两根纤维之间发现的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的量,界面相可伸展为最大100微米,其中包含一层或复数层的界面材料(一种或不同的复数种界面材料)。界面相的厚度最大可为1纤维直径,其中包含一层或复数层的界面材料(一种或不同的复数种界面材料)。厚度最大可为纤维直径的1/2。
实施例
下面,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阐述,其中使用了下述组分:
以与T800S纤维相似的纺丝工艺,使用类似的PAN前体,制造MX纤维。但是为了获得高模量,可应用最高3000℃的碳化温度。对于表面处理和上浆剂处理,利用类似的工艺。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
按照下文所述来制备实施例1-5和比较例1,其中比较例1是不具有增强界面相的对照。使用碳纤维T700G-31(标准模量)。
将合适的量的环氧树脂、界面材料CSR和迁移剂按照实施例1、3-5中的每种组成装入预热为100℃的混合器中。装样后,在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的同时将温度加热至160℃,并保持一小时。之后,将混合物冷却至65℃,添加固化剂AAA。再对最终树脂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取出,并将其中一些贮藏于冰箱中。
在行星式混合器中对热混合物中的一些进行脱气,其间以1500rpm旋转,总共进行20分钟,然后倾倒进具有0.25厚的涂层的金属模具中。以1.7℃/分钟的升温速率将树脂加热至180℃,静置2小时以完成固化,最后冷却至室温。按照针对挠曲测试的ASTM D-790和针对断裂韧性测试的ASTM D-5045,制作树脂板。
为制造预浸料坯,首先将高温树脂用刮刀式涂布机涂布在脱模纸上以铸成薄膜。利用热及压实压力使膜固结至纤维床的两侧上。得到碳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约为190g/m2、树脂含量约为35%的UD预浸料坯。切割预浸料坯,按照ASTM流程,使用表2针对各种机械测试列出的顺序切割并手动摆放(hand laid up)预浸料坯。将板状物(panels)以1.7℃/分钟的升温速度和0.59MPa的压力在180℃的高压釜内固化2小时。或者,可在升温至180℃之前,在大约90℃静置大约45分钟,以促进颗粒迁移。
重复上述流程,但实施例2中在装入固化剂之前向混合器中引入层间增韧剂PA,比较例1中没有CSR。
如所示出的,如预计那样,CSR的存在较之对照降低了树脂的挠曲模量。但是,令人吃惊地,在实施例1中,由于界面相的形成,复合体的抗压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被保持或提高。此外,断裂韧性和抗张强度显著提高。在对相对于纤维方向呈0度的断裂表面进行观察时,发现相当大量的CSR材料和固化的树脂在纤维表面形成层。这证明在树脂中发生了良好的颗粒迁移和内聚破坏。90度横截面显示,CSR材料在纤维周围不超过大约0.5μm的距离内集中。通过调整树脂化学、纤维表面化学和颗粒表面化学,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界面相,导致出现了显著的综合性能提升,这是此前在任何已知复合体体系中均未能观察到的。与前述结果类似,实施例11-14中通过高树脂模量与增强界面相组合,观察到较之对照而言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同时改善,并且无损于断裂韧性。界面相的组成对于每种体系而言可能是非常独特的,虽然有可能不能被定量记录,但仍推测包含纤维表面上的官能团、上浆剂材料、界面材料和能迁移至增强纤维附近的主体树脂中的其它组分。认为是这些独特的界面组成带来了上述改善。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中使用了层间增韧剂PA,以确定该增韧剂是否对整体复合体性质有任何额外的协同性贡献。令人吃惊地,发现该增韧剂在无损于实施例1中观察到的其他性质的情况下显著增加II型断裂韧性(通过剪切),而非I型断裂韧性(通过拉伸)。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中使用了不同的迁移剂PEI来形成增强界面相。观察到了高的树脂模量和颗粒迁移二者。其结果是,可观察到与实施例1所示相似的改善。
实施例4-5研究了至少具有苯环、酰胺基和胺基的、与AAA固化剂相似的不同种类的固化剂。需要说明,对于这些样品,使用了更高分子量的PES(PES1)。如所示出的,这些固化剂也可提供非常高的树脂模量;并且,CSR材料可迁移到纤维表面上。其结果是,可观察到与前述实施例所示相似的改善。
实施例6和比较例2-4
比较例2-3显示了没有界面相的高模量树脂的效果,比较例4显示了具有界面相的低模量树脂的效果,而实施例6显示了具有界面相的高模量树脂(兼具两种特性)的效果。在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了高模量碳纤维。
使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流程来进行树脂、预浸料坯和复合体机械测试。
如所观察到的,界面相存在时,抗张强度得以改善(比较例4),但这牺牲了抗压强度;而使用高模量树脂时,抗压强度增加(比较例2-3)。令人吃惊地,在比较例6(兼具界面相和高树脂模量二者)中,发现拉伸性质和抗压性质二者均显著提高。这些强度甚至高于界面相或高模量树脂本身已存在的情况。此外,断裂韧性和ILSS也显著改善。与前述结果类似,在实施例11-14中,通过具有高树脂模量和增强界面相的组合,观察到较之对照而言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同时改善,并且无损于断裂韧性。
实施例7-10和比较例5-7
在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了标准模量碳纤维。使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流程来进行树脂、预浸料坯和复合体机械测试。需要说明,用于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促进剂在固化剂之前添加进每种树脂体系中。对照是比较例5-7,其不具有界面相形成。此外,比较例7具有低树脂模量,其中使用DICY代替AAA。需要说明,由于使用了促进剂,这些体系在135℃固化2小时。
令人吃惊地,实施例7中使用的促进剂并不影响颗粒迁移过程。该实施例具有高树脂模量和增强界面相,在复合体性质谱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改进(较之具有低得多的树脂模量并且没有增强界面相的比较例7和具有相似树脂模量但不具有增强界面相的比较例6而言,对于大多数性质而言高大约10%或更多,对于断裂韧性而言可高达300%)。类似地,当与其对照(比较例5)相比时,实施例7也显示出显著的改进。界面相的组成对于每种体系而言可能是非常独特的,虽然有可能不能被定量记录,但仍推测包含纤维表面上的官能团、上浆剂材料、界面材料和能迁移至增强纤维附近的主体树脂中的其它组分。认为是这些独特的界面组成带来了上述改善。
实施例8-10研究了用于与AAA固化剂一起使用的不同种类的促进剂。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8使用迁移剂PEI代替PES。如所示出的,这些促进剂可提供非常高的树脂模量,并且无损于CSR材料向纤维表面上的良好的颗粒迁移。其结果是,可观察到与实施例7所示的类似的改善。
实施例11-14和比较例8
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中等程度的碳纤维。使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流程来进行树脂、预浸料坯和复合体机械测试。对照是比较例8,其具有增强界面相和低树脂模量。这些例子采用了另一种方式通过双官能环氧树脂(GAN)或苯并噁嗪树脂来增加树脂模量、同时形成增强界面相。
与前述结果类似,实施例11-14中通过具有高树脂模量和增强界面相的组合,观察到较之对照而言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同时改善,并且无损于断裂韧性。界面相的组成对于每种体系而言可能是非常独特的,虽然有可能不能被定量记录,但仍推测包含纤维表面上的官能团、上浆剂材料、界面材料和能迁移至增强纤维附近的主体树脂中的其它组分。认为是这些独特的界面组成带来了上述改善。
提供上述阐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发明,上述阐述是以特定应用及其需求为背景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易于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多种改良,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描述的一般性原则可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和应用。因此,本发明不受所显示的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应当被赋予与本文公开的原则和特定一致的最广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公开了若干数值范围限定。因为在公开的整个数值范围内本发明均可实施,因此即使本说明书中没有字面上记载更严密的范围限定,但公开的这些数值范围也天然支持处于公开的数值范围内的任何范围。最后,本申请中提到的专利文献和出版物的全部内容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表2
*基于日本工业标准的测试方法
转移系数
百分比转移率是用于表示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中纤维强度被有效利用程度的量度。其通过下式算出,其中通过测量的纤维股强度(strand strength)与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中的纤维体积破坏(Vf)将实测拉伸强度(TS)标准化。需要说明,Vf可通过酸消化法求出。

Claims (32)

1.一种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在经固化后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并且与所述增强纤维形成良好键合,所述增强纤维适于将所述界面材料集中于所述增强纤维和所述粘合性组合物之间的界面区域,并且所述界面区域至少包含所述界面材料。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经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具有至少约4.0GPa的树脂模量和至少3mm的挠曲畸变,所述界面材料在所述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期间被原位集中于所述界面区域,从而使得所述界面材料在所述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迁移剂。
4.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固化剂至少包含酰胺基团和芳香族基团,其中所述酰胺基团选自有机酰胺基团、磺酰胺基团或磷酰胺基团。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固化剂还包含可固化的官能团,其中,所述可固化的官能团选自含氮基团、羟基、羧酸基和酸酐基。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固化剂包含胺基。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固化剂包含选自氨基苯甲酰胺类、氨基对苯二甲基酰胺类、二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氨基苯磺酰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固化剂包含氨基苯甲酰胺。
9.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促进剂。
10.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增韧剂、填料或它们的组合。
11.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平均粒径为约100μm以下的热塑性颗粒,其中,当所述粘合性组合物经固化后,所述热塑性颗粒被局限于包含多根增强纤维的纤维床之外。
12.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包含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材料,所述组由聚合物、核-壳颗粒、无机材料、金属、氧化物、碳质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经聚合物接枝的无机材料、经有机官能化的无机材料、经聚合物接枝的碳质材料、经有机官能化的碳质材料和其组合构成。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包含核-壳颗粒、氧化物颗粒或它们的组合。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包含核-壳橡胶颗粒。
15.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界面材料以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热固性树脂而言约30重量份以下的量存在。
16.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迁移剂包含聚合物、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它们的组合。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乙烯醇缩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酮、聚醚醚酮、聚芳酰胺、聚醚腈、聚苯并咪唑、它们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聚醚酰亚胺、聚醚砜、它们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
19.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迁移剂以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热固性树脂而言约35重量份以下的量存在。
20.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迁移剂和所述界面材料以迁移剂与界面材料之比为约0.1~约30的比例存在,并且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包含核-壳颗粒,所述迁移剂包含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乙烯醇缩甲醛、或它们的组合。
21.一种预浸料坯,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2.一种预浸料坯,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3.一种预浸料坯,包含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4.一种制造复合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化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5.一种制造复合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化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6.一种制造复合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固化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
27.一种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碳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包含环氧树脂、含有核-壳颗粒的界面材料、酰胺基胺固化剂、和下述迁移剂,所述迁移剂选自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粘合性组合物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
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酰胺基胺固化剂至少包含芳香族基团。
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酰胺基胺固化剂包含选自氨基苯甲酰胺类、氨基对苯二甲基酰胺类、二氨基苯甲酰苯胺类和氨基苯磺酰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30.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层间增韧剂、或它们的组合。
31.一种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增强纤维和粘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性组合物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固化剂和界面材料,其中,所述界面材料在经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和所述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具有浓度梯度,并且,所述经固化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同时达到至少80%的转移的抗张强度、至少1380MPa(200ksi)的抗压强度、和至少350J/m2(2lb.in/in2)的I型断裂韧性。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增强聚合物组合物具有至少90MPa(13ksi)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至少1520MPa(220ksi)的0°挠曲、和至少83MPa(12ksi)的90°挠曲。
CN201380053975.4A 2012-10-15 2013-10-10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3928P 2012-10-15 2012-10-15
US61/713,928 2012-10-15
US201361873647P 2013-09-04 2013-09-04
US61/873,647 2013-09-04
PCT/IB2013/002263 WO2014060813A1 (en) 2012-10-15 2013-10-10 Fiber reinforced high modulus polymer composite with a reinforced interpha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6614A true CN104736614A (zh) 2015-06-24
CN104736614B CN104736614B (zh) 2018-01-09

Family

ID=5048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39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614B (zh) 2012-10-15 2013-10-10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59580A1 (zh)
EP (1) EP2906619A4 (zh)
JP (1) JP6354763B2 (zh)
KR (1) KR20150070103A (zh)
CN (1) CN104736614B (zh)
TW (1) TWI586735B (zh)
WO (1) WO2014060813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8775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3741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碳纤维/不饱和树脂的界面改性方法
CN108192287A (zh) * 2017-12-28 2018-06-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基透水模具胶及其应用
CN108360263A (zh) * 2018-02-07 2018-08-03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快速原位复合3d打印复合材料高活性界面增强剂及制备方法
CN111164134A (zh) * 2017-08-03 2020-05-15 派特欧赛拉米克斯股份公司 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通过成型和完全固化所述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获得的制造制品
CN111491986A (zh) * 2017-12-21 2020-08-04 赫克赛尔公司 复合碳纤维
CN112280293A (zh) * 2020-10-14 2021-01-29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热熔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热熔预浸料
CN112920681A (zh) * 2021-01-30 2021-06-08 常熟市中电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基高分子修复材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8161B2 (ja) * 2012-10-15 2018-11-07 東レ株式会社 高弾性率繊維強化ポリマー複合材料
SG11201610606YA (en) * 2014-07-02 2017-01-27 Superior Shot Peening Inc Multi-layer coating and related methods of application
US9811616B2 (en) * 2014-10-01 2017-11-07 The Boeing Company Analysis of a structure modeled with intraply interface elements
JP6555006B2 (ja) * 2015-08-21 2019-08-07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樹脂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US10472474B2 (en) 2016-06-22 2019-11-12 Hexcel Corporation Semipreg with thermoplastic toughened novolac-based epoxy resin matrix
US10106661B2 (en) 2016-06-22 2018-10-23 Hexcel Corpor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thermoplastic toughened novolac-based epoxy resin matrix
US10968340B1 (en) 2017-01-31 2021-04-06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high strength,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composite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102017212455A1 (de) 2017-07-20 2019-01-24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reifens und Fahrzeugreifen hergestellt nach dem 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von behandelten Festigkeitsträgern
CN111074381A (zh) * 2019-12-12 2020-04-28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干喷湿纺高强中模航空用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US20240002612A1 (en) * 2020-12-02 2024-01-04 Toray Industries, Inc. Fiber-reinforced pultrusion-molded art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0151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oray Industries, Inc. Toughen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with core-shell particles
WO2012102201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2149237A (ja) * 2010-12-27 2012-08-09 Toray Ind Inc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2116261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Toray Industries, Inc. Reinforced interphase and bonded structur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9629A (en) 1984-03-01 1997-02-04 Amoco Corporation High modulus prepregable epoxy resin systems
JPH02135218A (ja) * 1988-11-16 1990-05-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エポキシ樹脂用硬化剤
TW467940B (en) 1997-10-14 2001-12-11 Toray Industries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for carbon-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US6399199B1 (en) 1999-12-28 2002-06-04 Toray Industries Inc. Prepeg an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GB0619401D0 (en) * 2006-10-02 2006-11-08 Hexcel Composites Ltd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EP2256163B1 (en) * 2008-03-25 2018-11-14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062203B2 (en) * 2009-09-16 2015-06-23 Tory Industries Inc. Binder composition, reinforcing-fiber base material, preform,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9738782B2 (en) * 2010-09-28 2017-08-22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0151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Toray Industries, Inc. Toughen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with core-shell particles
JP2012149237A (ja) * 2010-12-27 2012-08-09 Toray Ind Inc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2102201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2116261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Toray Industries, Inc. Reinforced interphase and bonded structures thereof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8775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3741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碳纤维/不饱和树脂的界面改性方法
CN106633741B (zh) * 2016-12-29 2018-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碳纤维/不饱和树脂的界面改性方法
CN111164134A (zh) * 2017-08-03 2020-05-15 派特欧赛拉米克斯股份公司 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通过成型和完全固化所述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获得的制造制品
CN111164134B (zh) * 2017-08-03 2023-08-11 派特欧赛拉米克斯股份公司 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通过成型和完全固化所述预浸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获得的制造制品
CN111491986A (zh) * 2017-12-21 2020-08-04 赫克赛尔公司 复合碳纤维
CN111491986B (zh) * 2017-12-21 2023-01-17 赫克赛尔公司 复合碳纤维
CN108192287A (zh) * 2017-12-28 2018-06-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基透水模具胶及其应用
CN108192287B (zh) * 2017-12-28 2020-08-07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基透水模具胶及其应用
CN108360263A (zh) * 2018-02-07 2018-08-03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快速原位复合3d打印复合材料高活性界面增强剂及制备方法
CN112280293A (zh) * 2020-10-14 2021-01-29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热熔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热熔预浸料
CN112920681A (zh) * 2021-01-30 2021-06-08 常熟市中电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基高分子修复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59580A1 (en) 2015-09-17
JP6354763B2 (ja) 2018-07-11
EP2906619A1 (en) 2015-08-19
KR20150070103A (ko) 2015-06-24
CN104736614B (zh) 2018-01-09
EP2906619A4 (en) 2016-10-12
WO2014060813A1 (en) 2014-04-24
TWI586735B (zh) 2017-06-11
JP2015532332A (ja) 2015-11-09
TW201430031A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6614A (zh) 具有增强界面相的纤维增强高模量聚合物复合体
CN104718245A (zh) 高模量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
CN104884512B (zh) 传导性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及多功能复合体
CN104884511B (zh) 具有硬界面相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
JP5739361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KR20140081817A (ko) 벤조옥사진 수지 조성물 및 섬유강화 복합 재료
JP2018528287A (ja) 硬化速度を調節可能である樹脂組成物によるプリプレグ
TWI793219B (zh) 碳纖維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