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5636A -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5636A
CN104725636A CN201510053621.0A CN201510053621A CN104725636A CN 104725636 A CN104725636 A CN 104725636A CN 201510053621 A CN201510053621 A CN 201510053621A CN 104725636 A CN104725636 A CN 104725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tiary butyl
ether
polyimide
soluble polyimide
containing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3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朗
李从严
黄卫
颜德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536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56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5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酰亚胺是由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单体和芳香二酐单体,在酚类溶剂中,以异喹啉或者喹啉为催化剂,通过一步缩聚反应制备得到。所得聚酰亚胺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同时还具备极好的溶解性,室温下可溶于氯仿等低沸点溶剂,可以在常温下加工成型。

Description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一类耐热性极佳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电气、机械、化工、微电子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芳香型聚酰亚胺由于具有刚性的主链结构,难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且熔点很高甚至超过其分解温度,因此难以通过常规的成型方法加工。目前工业生产中,聚酰亚胺通常采用“两步法”合成,即先合成可溶性的聚酰胺酸中间体,加工成型后再经高温亚胺化得到相应的聚酰亚胺制品。但聚酰胺酸中间体通常不够稳定,难以长期保存,且后处理较麻烦。因此,开发能用常规方法加工,且能保持高耐热性和良好机械性能的聚酰亚胺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开发易加工聚酰亚胺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提高其溶解性;二、改善其热塑性。目前,改善聚酰亚胺热塑性的方法往往导致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相应地其使用温度也降低,因而应用受到限制。这样提高溶解性就成为开发可加工聚酰亚胺的重要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两种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单体,并与各种商品化芳香二酐单体反应,制备了一类含叔丁基和醚键的新型聚酰亚胺树脂,该类聚酰亚胺树脂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室温下可溶于氯仿等低沸点溶剂,这样就可以在常温下加工成型,而且该类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类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该可溶性聚酰亚胺具有如下重复结构单元:
其中:10<n<1000,Ar指芳香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重复结构单元中的芳香结构Ar选自如下化学结构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上述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酚类溶剂为溶剂,以少量异喹啉或喹啉为催化剂,由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和芳香二酐单体,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所述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其中所述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和芳香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1:0.95~1.05。
优选地,上述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室温~100℃下,将酚类溶剂、少量异喹啉或喹啉、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和芳香二酐单体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反应得到粘稠状聚酰胺酸溶液;喹啉或异喹啉用量为催化量,在实验室合成反应中通常为1~5滴,具体的用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通常经验和本领域常识确定;该步反应所需的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通常经验和本领域常识确定,通常可为1-12小时;
B)将步骤A)所得聚酰胺酸溶液升温至120℃~150℃反应5~12h;然后升温至180~220℃继续反应12~24h,得到透明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溶液;其中,聚酰胺酸溶液升温至120℃~150℃反应5~12h的过程,可为一步升温反应过程或分步升温反应过程;
C)将步骤B)所得聚酰亚胺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一定量的沉淀剂中,使聚酰亚胺沉淀出来,然后分离干燥。具体沉淀方法为:将所得聚酰亚胺溶液稀释并缓慢倒入沉淀剂中,析出纤维状聚酰亚胺,经抽滤并真空干燥至恒重。所述沉淀剂可为甲醇或乙醇等醇类或丙酮等溶剂。
其中,所述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为如下所示的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或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
上述两种二胺单体由发明人设计并制备,合成路线如下式所示:
以1-乙酰氨基-2-叔丁基-4-碘苯(1)为原料,以DMF为溶剂,CuI为催化剂,乌洛托品为配体,磷酸三钾为碱,分别与2-叔丁基-4-乙酰氨基苯酚(2)和4-乙酰氨基苯酚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中间体3和4,将3和4在浓盐酸中回流脱掉乙酰基,最终生成上述两种二胺单体。以上描述中未提到的具体参数等细节,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识或有限次实验确定。说明书附图中,图1a和图1b为发明人制备得到的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以及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的核磁共振氢谱,各个特征峰对应的化学结构已在图中标明。从图1a和图1b中可以看出,发明人成功制备了涉及本发明的以下原料: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芳香二酐选自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酞酸酐(6FDA)、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或1,2,4,5-均苯四羧酸二酐(PMDA)等商品化芳香二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制备方法步骤A)中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为5wt%~30wt%。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上述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加工成制品的方法,即在室温下,将所述聚酰亚胺溶于DMAc、DMF、NMP、氯仿、四氢呋喃或间甲酚等极性有机溶剂中,配成一定含固量的溶液,浇铸成膜或直接应用。
上述加工方法中,优选地,聚酰亚胺溶液的固含量为0.5wt%~10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采用适宜的制备方法(一步法),制得了一类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在室温下可溶于有机溶剂;
第二,本发明所得可溶性聚酰亚胺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室温下可溶于氯仿等溶剂中,可以在常温下加工成型,使其加工更加便利。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发明人制备的本发明所用原料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红外光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红外光谱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用于制备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芳香二酐单体没有特殊限制,任何合适的商品化芳香二酐均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所述的芳香二酐单体可以为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酞酸酐(6FDA)和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下实施例中原料,催化剂和芳香二酐单体均为市售产品,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等二胺单体为实验室自制,其制备方法在发明内容部分已作说明。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得样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在配有示差折光指数检测器(RI)的PE Series 200GPC仪上进行检测(测试条件:采用DMF为淋洗剂,柱温25℃,流速1.0mL/min,以聚苯乙烯(PS)为标样);
玻璃化转变温度(Tg)采用TA Q2000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测定(测试条件:在氮气氛下,升温速率为20℃/min,温度范围为40℃~430℃,测试首先消除样品的热历史);
热稳定性采用TA Q5000IR热重分析仪(TGA)进行检测(测试条件:分别在氮气或空气氛下进行,升温速率为20℃/min,温度范围50℃~800℃,选用失重为5wt%时的温度(T5wt%)作为其分解温度)。
实施例一(PI-1的合成):
制备PI-1的聚合反应原理如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312mg(1mmol)化合物5加入50mL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依次加入5mL间甲酚和218mg(1mmol)PMDA,滴入两滴异喹啉,于85℃下搅拌反应12h,得到粘稠状反应液,再依次升温至120℃、150℃分别搅拌反应5h,最后升温至180℃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mL氯仿稀释,再缓慢倾倒入200mL快速搅拌的甲醇中,析出白色纤维状固体。经抽滤,150℃真空干燥24h后得到PI-1树脂。
在室温下,将一定量PI-1树脂溶于氯仿中(固含量为6wt%),然后在洁净的玻璃片(3×6cm2)上浇铸成膜。最后在150℃下真空干燥12h,可得无色透明PI-1薄膜。附图2为该聚合物薄膜的红外光谱图,其中1780cm-1和1729cm-1处的吸收峰为聚酰亚胺中酰亚胺环上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本实施例成功制得了可溶性聚酰亚胺PI-1。
经测定,PI-1的数均分子量为1.62×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2.75;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于362.5℃;氮气中的分解温度(T5wt%)为506.9℃。该PI-1树脂的溶解性见下表1。
实施例二(PI-2的合成):
制备PI-2的聚合反应原理如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312mg(1mmol)化合物5加入50mL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依次加入5mL间甲酚和294mg(1mmol)BPDA,滴入两滴异喹啉,于85℃下搅拌反应12h,得到粘稠状反应液,再依次升温至120℃、150℃分别搅拌反应5h,最后升温至180℃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5mL氯仿稀释,再缓慢倾倒入200mL快速搅拌的甲醇中,析出白色纤维状固体。经抽滤,150℃真空干燥24h,得到PI-2树脂。
在室温下,将一定量PI-2树脂溶于氯仿中(固含量为6wt%),然后在洁净的玻璃片(3×6cm2)上浇铸成膜。最后在150℃下真空干燥12h,可得无色透明PI-2薄膜。附图3为该聚合物薄膜的红外光谱图,其中1777cm-1和1723cm-1处的吸收峰为聚酰亚胺中酰亚胺环上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本实施例成功制得了可溶性聚酰亚胺PI-2。
经测定,PI-2的数均分子量为3.68×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2.34;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56.3℃;氮气中的分解温度(T5wt%)为536.1℃。该PI-2树脂的溶解性见表1。
实施例三(PI-3的合成):
制备PI-3的聚合反应原理如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256mg(1mmol)化合物6加入50mL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依次加入5mL间甲酚和310mg(1mmol)ODPA,滴入两滴异喹啉,于85℃下搅拌反应12h,得到粘稠状溶液,再依次升温至120℃、150℃分别搅拌反应5h,最后升温至220℃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mL氯仿稀释,再缓慢倾倒入300mL快速搅拌的甲醇中,析出白色纤维状固体。经抽滤,150℃真空干燥24h,得到PI-3树脂。
在室温下,将一定量PI-3树脂溶于氯仿中(固含量为6wt%),然后在洁净的玻璃片(3×6cm2)上浇铸成膜。最后在150℃下真空干燥12h,可得淡黄色PI-3薄膜。附图4为该聚合物薄膜的红外谱图,其中1778cm-1和1723cm-1处的吸收峰为聚酰亚胺中酰亚胺环上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本实施例成功制备了可溶性聚酰亚胺PI-3。
经测定,PI-3的数均分子量为3.24×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2.28;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2.3℃;氮气中的分解温度(T5wt%)为538.3℃。该PI-3树脂的溶解性见表1。
实施例四(PI-4的合成):
制备PI-4的聚合反应原理如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256mg(1mmol)化合物6加入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依次加入5mL间甲酚和444mg(1mmol)6FDA,滴入两滴异喹啉,于85℃下搅拌反应12h,得到粘稠状溶液,再依次升温至120℃、150℃分别搅拌反应5h,最后升温至220℃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mL氯仿稀释,再缓慢倾倒入300mL快速搅拌的甲醇中,析出白色纤维状固体。经抽滤,150℃真空干燥24h,得到PI-4树脂。
在室温下,将一定量PI-4树脂溶于氯仿中(固含量为6wt%),然后在洁净的玻璃片(3×6cm2)上浇铸成膜。最后在150℃下真空干燥12h,可得无色透明PI-4薄膜。附图5为该聚合物薄膜的红外谱图,其中1786cm-1和1732cm-1处的吸收峰为聚酰亚胺中酰亚胺环上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本实施例成功制备了可溶性聚酰亚胺PI-4。
经测定,PI-4的数均分子量为2.62×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2.23;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95.5℃。该PI-4树脂的溶解性见表1。
上述实施例1-4合成的各种含醚键和叔丁基聚酰亚胺树脂的溶解性见表1。溶解性的具体测试方法为:称取10mg样品,置于1mL相应的溶剂中,加入搅拌子于室温搅拌0.5-12h,观察其溶解程度。
表1 聚酰亚胺的溶解性测试表
  PI-1 PI-2 PI-3 PI-4
m-cresol + + + +
DMAc + + + +
DMSO + + + +
DMF + + + +
THF + + + +
CDCl3 + + + +
NMP + + + +
注:+表示室温下完全溶解,-表示不溶解。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中所得聚酰亚胺树脂,均可在室温下溶于常见有机溶剂中,便于加工。
在本发明及上述实施例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预见到,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或其等同替换物、 各加工方法或其等同替换物都能实现本发明,以及各原料和加工方法的参数上下限取值、区间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类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该可溶性聚酰亚胺具有如下重复结构单元:
其中:10<n<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复结构单元Ar选自如下化学结构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酚类溶剂为溶剂,以少量异喹啉或喹啉为催化剂,由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和芳香二酐通过一步缩聚反应生成所述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其中所述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和芳香二酐的摩尔比为1:0.95~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酚类溶剂、催化量异喹啉或喹啉、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和芳香二酐加入反应器中,在室温~100℃下搅拌反应得到粘稠状聚酰胺酸溶液;
B)将步骤A)所得聚酰胺酸溶液升温至120℃~150℃反应5~12h;然后升温至180~220℃继续反应12~24h,得到透明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溶液;
C)将步骤B)所得聚酰亚胺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一定量的沉淀剂中,使聚酰亚胺沉淀出来,然后分离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的柔性二胺为如下所示的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或3-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二酐选自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酞酸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或1,2,4,5-均苯四羧酸二酐等商品化芳香二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为5wt%~30wt%。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反应液升温至120℃~150℃反应5~12h的过程,可为一步或分步升温过程。
9.一类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加工成聚酰亚胺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将所述聚酰亚胺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浇铸成膜或直接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醚键和叔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加工成聚酰亚胺制品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溶液的固含量为0.5wt%~10wt%。
CN201510053621.0A 2015-02-02 2015-02-02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7256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621.0A CN104725636A (zh) 2015-02-02 2015-02-02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3621.0A CN104725636A (zh) 2015-02-02 2015-02-02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636A true CN104725636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50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3621.0A Pending CN104725636A (zh) 2015-02-02 2015-02-02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56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2163A (zh) * 2015-12-02 2016-05-04 上海交通大学 含叔丁基、醚键和双酚a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
CN105906808A (zh) * 2016-04-27 2016-08-3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类含叔丁基和多元芳醚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3341A (zh) * 2016-08-03 2019-04-02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透明树脂基板的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449A (zh) * 2001-04-30 2001-10-10 上海交通大学 含特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428361A (zh) * 2001-12-27 2003-07-0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易加工的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022474A (ja) * 2012-07-13 2014-02-03 Nippon Kayaku Co Ltd 高周波回路用基板
CN103910882A (zh) * 2013-12-27 2014-07-0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高Tg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449A (zh) * 2001-04-30 2001-10-10 上海交通大学 含特丁基可溶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428361A (zh) * 2001-12-27 2003-07-0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易加工的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022474A (ja) * 2012-07-13 2014-02-03 Nippon Kayaku Co Ltd 高周波回路用基板
CN103910882A (zh) * 2013-12-27 2014-07-0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高Tg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永芬等: "2,5-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叔丁基苯及其聚酰亚胺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
颜善银等: "可溶透明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进展", 《绝缘材料》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2163A (zh) * 2015-12-02 2016-05-04 上海交通大学 含叔丁基、醚键和双酚a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
CN105542163B (zh) * 2015-12-02 2018-05-01 上海交通大学 含叔丁基、醚键和双酚a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
CN105906808A (zh) * 2016-04-27 2016-08-3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类含叔丁基和多元芳醚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3341A (zh) * 2016-08-03 2019-04-02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透明树脂基板的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
CN109563341B (zh) * 2016-08-03 2022-05-31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透明树脂基板的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4022B (zh) 无色高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88650B (zh) 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813B (zh) 二酸酐与聚酰亚胺
CN105566633A (zh) 一种含咔唑结构的新型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383733B (zh) 含叔丁基和脂肪环的二胺单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8219133A (zh) 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1074A (zh) 一种新型含氟共聚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7560A (zh) 一种含咔唑结构的可溶性功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00474A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及制备方法
CN103910882A (zh) 一种高Tg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9936A (zh)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46376B (zh) 含叔丁基b′b2型三胺单体和其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
CN104151823A (zh) 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5636A (zh) 含醚键和叔丁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1162B (zh) 含叔丁基和三苯胺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0820B (zh) 一种水相合成热固性聚酰亚胺的方法
CN103524738A (zh) 含萘和叔丁基结构的芳香二胺单体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方法
CN105906808B (zh) 一类含叔丁基和多元芳醚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3205A (zh) 含芴结构的共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755987A (zh) 耐热高透明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heng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colourless polyimides containing pyridine
Mehdipour-Ataei et al. Nicotinic-based poly (amide-ether-imide) s: a new category of soluble, heat-resistant, and flame-retardant polyimides
CN107163248B (zh) 一类含磷和三氟甲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814A (zh)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2068A (zh) 一种uv涂料用聚酰亚胺丙烯酸酯低聚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