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5258B -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5258B
CN104725258B CN201310722400.9A CN201310722400A CN104725258B CN 104725258 B CN104725258 B CN 104725258B CN 201310722400 A CN201310722400 A CN 201310722400A CN 104725258 B CN104725258 B CN 104725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ysine
fermentation
grams per
liquid
fermentation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24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5258A (zh
Inventor
周勇
熊结青
胡富贵
赵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fc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fco Biochemical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fco Biochemical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fco Biochemical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224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5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5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赖氨酸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浊度为10‑30NTU的赖氨酸清液;(2)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6.0,并浓缩结晶,得到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得到晶体;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本发明方法,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且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缩短了提取工艺路线,降低了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了提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赖氨酸发酵液提纯工艺普遍采用连续离交分离的方法提纯赖氨酸,该方法包括先将赖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然后向赖氨酸清液中加入大量的浓硫酸调节pH为1.5-3.0,然后用铵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经移动床连续进行吸附交换,水洗涤以漂洗杂质,用稀氨水对赖氨酸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赖氨酸经浓缩、调节pH、结晶、烘干后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
在现有的提取赖氨酸的工艺中,调节赖氨酸清液的pH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用氨水洗脱时又要消耗大量的液氨,对树脂进行水洗涤的时候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增加了环保的负担,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分离过程中会造成树脂破碎流失,对分离设备性能要求高。此工艺路线长,原辅料消耗大,且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废水,造成成本高,制约了赖氨酸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赖氨酸发酵液提纯工艺的工艺路线长,原辅料消耗大,且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废水,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该方法将赖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后直接浓缩结晶即可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可缩短提取工艺路线,降低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提取成本。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当赖氨酸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将赖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后调pH值至4.5-6.0后浓缩结晶,控制得到的赖氨酸晶浆液中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即可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且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赖氨酸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浊度为10-30NTU的赖氨酸清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6.0,并浓缩结晶,得到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得到晶体;
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
优选地,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50-170克/升,SO4 2-的含量为1.5-5克/升。
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且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缩短了提取工艺路线,降低了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了提取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赖氨酸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浊度为10-30NTU的赖氨酸清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6.0,并浓缩结晶,得到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得到晶体;
其中,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
根据本发明,尽管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即可按本发明方法进行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从而在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的前提下,不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缩短提取工艺路线,降低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提取成本。但优选情况下,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50-170克/升,SO4 2-的含量为1.5-5克/升,更优选为2-4克/升,可进一步提高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
本发明步骤(1)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更好地去除赖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进行固液分离前优选将赖氨酸发酵液调pH值至4.5-6.0,进一步优选调pH值至5.0-6.0。
本发明中,对于固液分离的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陶瓷膜或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为了获得更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更好地去除赖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优选采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
本发明步骤(2)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浓缩结晶,从而得到纯度更高的赖氨酸盐酸盐成品,优选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5.3后蒸发浓缩结晶。
本发明中,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步骤(2)中,优选得到晶体含量为40-50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
本发明中,对于浓缩结晶的条件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各种常规条件,例如,浓缩结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60℃,优选为40-55℃,真空度为-0.07至-0.1MPa,优选为-0.085至-0.095MPa。
本发明中,真空度是指相对真空度,即被测压力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本发明中的真空度用真空表测量。
本发明步骤(2)中,对于烘干的条件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条件,例如,在8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1.0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
本发明方法只要保证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即可,而对于这样的赖氨酸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例如,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在生成赖氨酸的条件下,将赖氨酸发酵菌种接入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并在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氮源包括氯化铵。
优选地,流加碳源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还原性糖的浓度控制在5-10克/升,流加氮源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氮的浓度控制在0.45-0.95克/升。氮的浓度为0.45-0.95克/升,即相当于铵根离子的浓度为0.6-1.2克/升。
对于具体的制备方法,例如可以为:
由于本领域常用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可以省去配制培养基时所使用的硫酸铵,流加的氮源为硫酸铵和氯化铵,控制发酵过程中流加硫酸铵的量来控制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再根据发酵过程中流加硫酸铵的量,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流加氯化铵的量来满足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氮的浓度的需求。对于省去硫酸铵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即在本领域常用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基础上省去硫酸铵,对于其他组分和含量无特殊要求,例如,可以用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糖蜜、玉米浆、磷酸氢二钾、硫酸镁、苏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酸等配制发酵培养基。根据本发明,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各原料的用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每升发酵培养基中,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用量可以为40-60克,糖蜜的用量可以为30-50克,玉米浆(干重为20-50重量%)的用量可以为20-40克,磷酸氢二钾的用量可以为0.5-1.5克,硫酸镁的用量可以为0.4-0.6克,苏氨酸的用量可以为0.1-0.3克,蛋氨酸的用量可以为0.1-0.3克,谷氨酸的用量可以为0.2-0.4克。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在不含硫酸铵的发酵培养基中,在接种后1-3h开始流加硫酸铵,流加的速度为350-450g/h,流加的时间为4-7h,可以使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然后通过控制流加氯化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氮的浓度控制在0.45-0.95克/升;或者
在流加碳源和流加氯化铵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初始培养基中SO4 2-的含量为10-16克/升;或者
初始培养基中SO4 2-的含量为0.8-4.8克/升,流加的氮源为硫酸铵和氯化铵,流加硫酸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OD值为0.01-0.3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1-5克/升;发酵液的OD值为0.3-0.85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3-10克/升;发酵液的OD值为0.85以上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1-8克/升。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在初始培养基中SO4 2-的含量为0.8-4.8克/升的基础上,在接种后0h开始以0.8-1.3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3h;在接种后3h开始以0.1-0.3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15h;在接种后18h开始以0-0.03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30h,可以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OD值为0.01-0.3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1-5克/升;发酵液的OD值为0.3-0.85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3-10克/升;发酵液的OD值为0.85以上时,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1-8克/升。
赖氨酸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主要在于控制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因此对于其他的条件和操作没有特别的要求。
本发明中,以接种后且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之前的发酵培养基为基准,赖氨酸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优选为12-18体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赖氨酸发酵菌种在被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之前,采用常规方法将赖氨酸发酵菌种经过种子罐培养,在种子罐培养的培养程度可以通过取样显微镜镜检、OD(optical density)值测定对产赖氨酸微生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当通过上述方法观察菌体形态正常、测定OD值达到0.75以上时停止培养,将此时种子罐中的种子液称为成熟种子液。然后再将成熟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因此,赖氨酸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为12-18体积%,指的是接入发酵培养基中的成熟种子液的体积占接入成熟种子液后发酵培养基体积的12-18%。
OD值为被测种子液吸收的光密度,可以反映种子液中赖氨酸发酵菌种的数量,因此,本领域中一般均采用OD值来表示种子液中赖氨酸发酵菌种的数量,本发明也沿用本领域的采用OD值来表示种子液中赖氨酸发酵菌种的数量的习惯。且本发明中,OD值为将种子液进行26倍稀释,采用722N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2纳米可见光下测定的吸光值。
种子罐培养可以采用一级种子罐培养也可以采用二级种子罐培养,一级种子罐培养即将赖氨酸发酵菌种在一个种子罐中一直培养到所需的培养程度;二级种子罐培养即先将赖氨酸发酵菌种在一个种子罐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转入另一个种子罐继续培养,培养到所需的培养程度。二级种子罐培养在各个种子罐的培养时间没有具体限定,只要最终能培养到所需的培养程度即可。为了操作方便,本发明的种子罐培养优选采用一级种子罐培养。
对于种子罐培养基的成分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种子罐培养基,例如,可以用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玉米浆、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铵、苏氨酸和蛋氨酸等配制种子罐培养基。根据本发明,每升种子罐培养基中各原料的用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每升种子罐培养基中,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用量可以为30-40克,玉米浆(干重为20-50重量%)的用量可以为70-90克,磷酸氢二钾的用量可以为0.5-1.5克,硫酸镁的用量可以为0.4-1.1克,硫酸铵的用量可以为5-15克,苏氨酸的用量可以为0.1-0.6克,蛋氨酸的用量可以为0.1-0.3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接入种子罐进行培养的菌种为经过活化后进行增殖培养后的菌种。活化和增殖培养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碳源和氮源的流加方式均优选为连续流加。
发酵培养的设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可以使用发酵罐进行发酵培养。为了有效利用发酵罐的产能,接种后且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之前发酵罐中的培养基的体积优选为发酵罐体积的40-60%,随着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发酵罐中的发酵液的体积逐渐增大,为了保证发酵罐中的空气量,优选为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至发酵罐体积的70-80%时放料,为了保证放料后发酵罐中的菌种数量,不影响放料后发酵罐中的发酵培养,放料体积优选为放料前发酵罐中发酵液体积的5-10%。
本发明中,优选发酵培养42-54小时后放罐。本发明中的放罐是指将发酵罐中的发酵液全部从发酵罐中放出,即停止发酵。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放料和放罐的发酵液中均含有发酵产生的赖氨酸,发酵结束后,应该将放料的发酵液和放罐的发酵液混合用于后续提取赖氨酸。因此,本发明中,“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指的是发酵结束后,将放料的发酵液和放罐的发酵液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也就是本发明中的赖氨酸发酵液。
对于发酵培养的条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条件,优选为:温度为35-38℃,压力为0.05-0.1MPa,pH值为6.7-7.0,通气量为0.5-1.2立方米空气/立方米的培养基/分钟。
本发明中,对赖氨酸发酵菌种的种类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菌种,优选为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和黄色短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碳源优选为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
本发明中,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既可以采用干法制糖工艺制备,也可以采用湿法制糖工艺制备。从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较低的方面考虑,优选通过干法制糖工艺制备。干法制糖工艺是指淀粉质原料不经浸泡直接进行破碎和酶解。
干法制糖工艺可以包括:将淀粉质原料粉碎,将淀粉质原料粉碎后的产物调浆,并加入淀粉酶对淀粉进行第一次水解;对第一次水解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在得到的液相组分中加入糖化酶进行第二次水解,得到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优选地,粉碎使淀粉质原料过30目筛的通过率大于75%,更优选过30目筛的通过率为100%。调浆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但优选地,调浆的方法可以包括将淀粉质原料粉碎后的产物加入到水中混合均匀,水的加入量使得到的浆液的波美度可以为9-17Béo。术语“波美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波美比重计检测溶液得到的度数。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次水解中,以每克粉碎后的产物的干重计,淀粉酶的用量可以为10-30酶活力单位,酶解的温度可以为88-92℃,酶解的时间可以为90-120分钟,酶解的pH值可以为5.5-6.0。固液分离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地,固液分离的条件使得到的液相组分中的固含量为19-22重量%,更优选为20-21重量%。
根据本发明,在第二次水解中,以每克液相组分计,糖化酶的用量可以为110-130酶活力单位,酶解的温度可以为55-65℃,酶解的时间可以为420-600分钟,酶解的pH值可以为4.0-4.5。
本发明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pH值为6.0、温度为70℃的条件下,1分钟将1毫克淀粉转化为还原性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淀粉酶是指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所述淀粉酶一般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
α-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它能够任意地、不规则地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根据本发明,优选使用α-淀粉酶。
根据本发明,糖化酶优选为α-1,4-葡萄糖水解酶。
按照本发明,淀粉质原料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可以用于酶解、发酵制备赖氨酸的含有淀粉的原料,例如,可以选自玉米、薯类(如木薯)和小麦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在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OD值:将种子液进行26倍稀释,采用722N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62纳米可见光下测定吸光值,即为OD值。
真空度:采用真空表(上海自动化仪表厂,-0.1-0MPa)测量。
按照GB/T5009.7-2008的方法测定发酵液中还原性糖的浓度。
按照GB3595-83的方法测定发酵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
采用戴安公司ICS-250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
按照GB10794-89标准检测发酵液中的赖氨酸浓度(以赖氨酸盐酸盐计)。
按照GB8245-87标准检测L-赖氨酸盐酸的干燥失重和赖氨酸盐酸盐纯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1)将收获的100重量份玉米通过机械加工将玉米颗粒粉碎,使玉米粉过30目筛的通过率为80%。
(2)将粉碎后的产物加水调浆至12Béo,相对于每克粉碎产物的干重,加入20个酶活力单位的淀粉酶(α-淀粉酶,诺维信公司),在90℃、pH为5.5的条件下酶解100分钟,得到酶解产物。其中,将酶解产物通过用液压式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分离出酶解清液(固含量为20重量%);之后加入115个酶活力单位的糖化酶(α-1,4-葡萄糖水解酶,诺维信公司),在60℃、pH为4.5的条件下酶解420分钟,得到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
(3)使用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配制种子罐培养基,具体组成为:相对于每升种子罐培养基,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用量为35克,玉米浆(干重为35重量%)的用量为80克,磷酸氢二钾的用量为1.0克,硫酸镁的用量为0.5克,硫酸铵的用量为10克,苏氨酸的用量为0.2克,蛋氨酸的用量为0.2克。将培养基加热到121℃消毒,维持20分钟后降温至31℃并保持恒定。开启搅拌,调节罐压为0.1MPa,按照通风量与培养基1:0.5体积比通入无菌空气,用氨水调节pH至6.8并保持恒定。然后将黄色短杆菌(菌株原种FB42购自江南大学)活化和增殖后接入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每隔120分钟取样镜检并测定OD值,当镜检菌体形态正常且OD值达到0.8时停止培养,得到成熟种子液。
(4)使用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配制发酵培养基,具体组成为:相对于每升发酵培养基,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用量为50克,糖蜜(产地新疆)的用含量为40克,玉米浆(干重为35重量%)的用量为30克,磷酸氢二钾的用量为1.0克,硫酸镁的用量为0.5克,苏氨酸的用量为0.2克,蛋氨酸的用量为0.2克,谷氨酸的用量为0.3克。培养基加热到121℃消毒30分钟后降温至31℃并保持恒定,用氨水调节pH至6.9。
(5)在发酵罐中装入步骤(4)配制好的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体积为发酵罐体积的50%。使用步骤(3)所得的成熟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以接种后的发酵培养基为基准,步骤(3)所得的成熟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5体积%。接种后2h开始流加硫酸铵,流加的速度为400g/h,流加的时间为5h,接种后连续流加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氯化铵,流加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还原性糖的浓度控制在6-8克/升,流加氯化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控制在0.6-0.8克/升,将罐压控制为0.1MPa,发酵温度控制为37℃,通气量为0.7立方米空气/立方米的培养基/分钟,并用液氨调节pH维持在6.9进行发酵培养,流加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硫酸铵和氯化铵至发酵罐体积的75%时放料,放料体积为放料前发酵罐中发酵液体积的8%。发酵培养48小时后放罐。将放罐的发酵液和中间放料的发酵液混合得到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60克/升,测定其中SO4 2-的含量为4克/升。
(6)将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5.5,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pH5.4、浊度12NTU的赖氨酸清液,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4.9,加入浓缩结晶器中蒸发浓缩,控制温度40℃、真空度为-0.09Mpa,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50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将湿晶体在80℃下烘干至水分为1.0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制备方法、种子罐培养基配方、种子罐成熟种子液培养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制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配制发酵培养基,相对于每升发酵培养基,硫酸铵的用量为15克,硫酸镁的用量为0.15克,其他组分及其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培养基加热到121℃消毒30分钟后降温至31℃并保持恒定,用氨水调节pH至6.9。测定配制好的发酵培养基(即初始培养基)中SO4 2-的含量为11.03克/升。
发酵罐中的培养基体积为发酵罐体积的40%。将成熟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以接种后的发酵培养基为基准,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2体积%。接种后连续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氯化铵,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还原性糖的浓度控制在5-7克/升,流加氯化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控制在0.6-0.8克/升,将罐压控制为0.08MPa,发酵温度控制为38℃,通气量为0.8立方米空气/立方米的培养基/分钟,并用液氨调节pH维持在6.7进行发酵培养,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氯化铵至发酵罐体积的70%时放料,放料体积为放料前发酵罐中发酵液体积的5%。发酵培养42小时后放罐。将放罐的发酵液和中间放料的发酵液混合得到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50克/升,SO4 2-的含量为2克/升。
将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5.7,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pH5.5、浊度13NTU的赖氨酸清液,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4.5,加入浓缩结晶器中蒸发浓缩,控制温度48℃、真空度为-0.085Mpa,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45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将湿晶体在85℃下烘干至水分为0.8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制备方法、种子罐培养基配方、种子罐成熟种子液培养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制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配制发酵培养基,相对于每升发酵培养基,硫酸铵的用量为6.4克,硫酸镁的用量为0.18克,其他组分及其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培养基加热到121℃消毒30分钟后降温至31℃并保持恒定,用氨水调节pH至6.9。测定配制好的发酵培养基(即初始培养基)中SO4 2-的含量为4.79克/升。
发酵罐中的培养基体积为发酵罐体积的60%。将成熟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以接种后的发酵培养基为基准,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8体积%。接种后0h开始以1.0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3h;在接种后3h开始以0.2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15h;在接种后18h开始以0.01g/L*h的速度流加硫酸铵,流加的时间为30h,接种后连续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氯化铵,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还原性糖的浓度控制在8-10克/升,流加氯化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控制在1.0-1.2克/升,将罐压控制为0.05MPa,发酵温度控制为35℃,通气量为0.6立方米空气/立方米的培养基/分钟,并用液氨调节pH维持在7.0进行发酵培养,流加制得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氯化铵至发酵罐体积的80%时放料,放料体积为放料前发酵罐中发酵液体积的10%。发酵培养54小时后放罐。将放罐的发酵液和中间放料的发酵液混合得到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70克/升,SO4 2-的含量为4克/升。
将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6.0,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pH5.7、浊度11NTU的赖氨酸清液,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5.3,加入浓缩结晶器中蒸发浓缩,控制温度55℃、真空度为-0.095Mpa,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40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将湿晶体在90℃下烘干至水分为0.95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提纯赖氨酸发酵液,不同的是,将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6.0,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pH5.9、浊度14NTU的赖氨酸清液,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5.7。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提纯赖氨酸发酵液,不同的是,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58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提纯赖氨酸发酵液,不同的是,流加硫酸铵的时间为7h,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6克/升。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赖氨酸发酵液,不同的是,接种后连续流加步骤(2)得到的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和硫酸铵,流加硫酸铵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控制在0.6-0.8克/升。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60克/升,SO4 2-的含量为50克/升。
将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5.5,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pH5.4、浊度12NTU的赖氨酸清液。向赖氨酸清液中加入大量的浓硫酸调节pH为2.0,用铵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用水洗涤以漂洗杂质,然后用稀氨水对树脂中吸附的赖氨酸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赖氨酸在90℃、-0.09Mpa下经脱氨塔浓缩脱氨,然后加盐酸调pH至4.9,加入浓缩结晶器中蒸发浓缩,控制温度40℃、真空度为-0.09Mpa,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50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将湿晶体在80℃下烘干至水分为1.0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对比例2
将对比例1得到的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加盐酸调pH至5.5,利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pH5.4、浊度12NTU的赖氨酸清液,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4.9,加入浓缩结晶器中蒸发浓缩,控制温度40℃、真空度为-0.09Mpa,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达到50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将湿晶体在80℃下烘干至水分为1.0重量%得到赖氨酸盐酸盐成品,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提纯赖氨酸发酵液,不同的是,接种后1h开始流加硫酸铵,流加的速度为450g/h,流加的时间为8h,测定发酵结束后收集得到的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10克/升。测定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的纯度见表1。
表1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当赖氨酸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时,可以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提纯,即去除菌体后直接浓缩结晶,不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得到的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与现有技术流加硫酸铵得到的赖氨酸发酵液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得到的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相当;将实施例1分别与对比例2和对比例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只有当赖氨酸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8克/升时,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提纯,才不会影响得到的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
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4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将赖氨酸清液加盐酸微调pH至4.5-5.3,更有利于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5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当浓缩的赖氨酸晶浆液中的晶体含量为40-50重量%时,进行离心分离,更有利于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6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赖氨酸发酵液中SO4 2-的含量为2-4克/升,更有利于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
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且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缩短了提取工艺路线,降低了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了提取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赖氨酸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浊度为10-30NTU的赖氨酸清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6.0,并浓缩结晶,得到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得到晶体;
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 2-的含量≤8克/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50-170克/升,SO4 2-的含量为1.5-5克/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进行固液分离前将所述赖氨酸发酵液调pH值至4.5-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进行固液分离前将所述赖氨酸发酵液调pH值至5.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5.3后蒸发浓缩结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得到晶体含量为40-50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浓缩结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60℃,真空度为-0.07至-0.1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浓缩结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0-55℃,真空度为-0.085至-0.095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生成赖氨酸的条件下,将赖氨酸发酵菌种接入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并在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所述氮源包括氯化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加碳源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还原性糖的浓度控制在5-10克/升,所述流加氮源的量使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氮的浓度控制在0.45-0.95克/升。
CN201310722400.9A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Active CN104725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2400.9A CN104725258B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2400.9A CN104725258B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258A CN104725258A (zh) 2015-06-24
CN104725258B true CN104725258B (zh) 2016-09-28

Family

ID=5344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2400.9A Active CN104725258B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5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4042A (zh) * 2017-12-23 2018-05-29 安徽名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陶瓷膜分离纯化赖氨酸发酵液的方法
EP4118224A1 (en) * 2020-03-14 2023-01-18 Mojia Biotech Ltd. Bio-based nylon precursors having reduced organic and inorganic impuriti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2689A2 (en) * 2000-03-29 2001-10-04 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 Method for separating a basic amino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O2005021772A1 (en) * 2003-08-29 2005-03-10 Degussa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lysine
CN102206167A (zh) * 2011-03-25 2011-10-05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赖氨酸的提纯方法
CN103145573A (zh) * 2013-03-27 2013-06-12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赖氨酸的纯化方法
CN103193664A (zh) * 2013-05-08 2013-07-10 孟州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苯丙氨酸提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2689A2 (en) * 2000-03-29 2001-10-04 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 Method for separating a basic amino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DE60104833T2 (de) * 2000-03-29 2005-03-24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Decatur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von einer basischen aminosäure aus fermentationsbrühen
WO2005021772A1 (en) * 2003-08-29 2005-03-10 Degussa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lysine
CN102206167A (zh) * 2011-03-25 2011-10-05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赖氨酸的提纯方法
CN103145573A (zh) * 2013-03-27 2013-06-12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赖氨酸的纯化方法
CN103193664A (zh) * 2013-05-08 2013-07-10 孟州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苯丙氨酸提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赖氨酸盐酸盐提纯洗脱过程优化控制讨论;许康明;《中氮肥》;20060315(第2期);第8-9页 *
分离提纯氨基酸的新方法;董军芳 等;《福建化工》;20020315(第1期);第34-36页 *
膜分离法提纯L-苏氨酸的研究;冯志彬 等;《现代化工》;20061230;第26卷(第S2期);第291-29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258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2870B (zh) 一种发酵生产赖氨酸盐酸盐的工艺
CN106148445B (zh) 一种新的谷氨酸提取工艺
CN104726510B (zh) 一种发酵制备赖氨酸的方法
CN102533889B (zh) 一种赖氨酸连续发酵的方法
BRPI0708800A2 (pt) complemento nutricional para meio de fermentaÇço alcoàlica, processo de fabricaÇço de etanol, leveduras provenientes de um processo de fabricaÇço do etanol, utlizaÇço de um complemento nutricional e processo de fabricaÇço de fermento em aerobiose em um prÉ-fermentador
BR112017027311B1 (pt) Método para propagar um microrganismo e sistema para propagar o dito microrganismo
CN104263793B (zh) 一种结晶葡萄糖母液的处理方法
CN106755614A (zh) 一种提高木糖水解液中木糖纯度的方法
CN104725258B (zh)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
CN106348817B (zh) 一种以玉米淀粉糖下脚料制备液体生物肥料的工艺
CN102533890A (zh) 一种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08866128B (zh) 一种提高春雷霉素生物效价方法
CN108949713B (zh) 一种米曲霉菌体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低聚果糖生产中的应用
CN102559794B (zh) 一种赖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03693779B (zh)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废水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和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方法
CN102533891B (zh) 一种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17089503A (zh) 一种大肠杆菌k-12 mg1655 blbyzt6及其应用
CN102399834A (zh) 一种赖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02373242B (zh) 一种柠檬酸的制备方法
CN111073922B (zh) 一种维生素b12发酵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CN104232702B (zh) 一种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CN104726512B (zh) 一种发酵制备赖氨酸的方法
CN106148443A (zh) 一种生产赖氨酸的方法
CN104726511B (zh) 一种发酵制备赖氨酸的方法
CN102373247B (zh) 氨基酸发酵液用改良玉米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3010 No. 1 COFCO Avenue, Anhui, Bengbu

Patentee after: COFCO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3010 No. 1 COFCO Avenue, Anhui, Bengbu

Patentee before: COFCO Biochemistry (Anhu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