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903A - 带折叠顶板家具 - Google Patents

带折叠顶板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903A
CN104717903A CN201380050433.1A CN201380050433A CN104717903A CN 104717903 A CN104717903 A CN 104717903A CN 201380050433 A CN201380050433 A CN 201380050433A CN 104717903 A CN104717903 A CN 104717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board
leg
pillar
furniture
le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4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7903B (zh
Inventor
加藤善雅
鹤崎健太郎
新谷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17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7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3/00Folding or stowable tables
    • A47B3/08Folding or stowable tables with legs pivoted to top or under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0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2200/12Vanity or modesty panel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带折叠顶板家具T具备:左右成对的腿体1A、1B;顶板2,其配置于这些腿体1A、1B上;和左右成对的顶板支撑机构3A、3B,其将该顶板2以能够折叠动作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各腿体1A、1B,在所述带折叠顶板家具T中,所述各腿体1A、1B采用如下结构,具备:支柱11;后腿12,其从该支柱11的下端部向使用端x侧延伸设置;以及前腿13,其位于比该后腿12靠内侧的位置,从所述支柱11的下端部向使用端相反端y侧延伸设置,所述各腿体使得,能够在将所述顶板2翻起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Q的左右前腿13进入到所述两腿体1A、1B的后腿12间而堆放,并且在所述各腿体1A、1B中,所述支柱11的外侧面110与所述后腿12的外侧面122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

Description

带折叠顶板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办公室等、顶板能够可在从使用姿势到翻起姿势之间折叠动作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于办公室的会议等的带顶板家具,顶板可在从使用姿势到翻起姿势之间折叠动作的带折叠顶板家具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带折叠顶板家具具有左右成对的腿体,各腿体分别具备:支柱;前腿,其从该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相反端侧一体地延伸设置;以及后腿,其位于比该前腿靠外侧的位置,从所述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侧延伸设置,所述各腿体使得,可在将所述顶板设为翻起姿势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的左右后腿进入到所述两腿体的前腿间而堆放。
然而,在这样的家具中,在为了谋求样式的多样化而将仅腿体变更为其他的形状的情况下,有时产生以下那样的不良情况。例如,在代替前述的腿体,而更换为具有支柱和从该支柱的下端向前后分别延伸的底座的倒T字形的腿体的情况下,底座支柱靠使用端侧的部位的宽度方向位置也与支柱一致,所以会产生与上述的腿体的使用时相比较,感到下肢空间狭窄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04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的方面,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将下肢空间确保得宽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带折叠顶板家具具有以下所述那样的结构。即,本发明的带折叠顶板家具具备:左右成对的腿体;顶板,其配置于这些腿体上;以及左右成对的顶板支撑机构,其将该顶板以能够折叠动作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各腿体,所述各腿体具备:支柱;后腿,其从该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侧延伸设置;以及前腿,其位于比该后腿靠内侧的位置,从所述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相反端侧延伸设置,所述各腿体使得,可在将所述顶板翻起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的左右前腿进入到所述两腿体的后腿间而堆放,在所述各腿体,所述支柱的外侧面与所述后腿的外侧面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
若为这样的结构,则因为使各腿体的支柱的外侧面与后腿的外侧面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同时使前腿位于比后腿靠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将腿体的支柱尽可能地配置于外侧,即尽可能地减小支柱的外侧面与顶板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方向距离。因此,能够使在顶板的下方且两侧的腿体之间形成的下肢空间更宽。
在这样的带折叠顶板家具中,为了能够更宽地利用顶板下方的下肢空间,使所述各顶板支撑机构设为如下结构即可,具备:轴板,其安装于所述各腿体的支柱的内侧面;和顶板座,其由该轴板轴支撑。
为了能够柔性地应对顶板及腿体的形状的变更,具备将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彼此通过连结梁结合而成的机械单元,在该机械单元的外侧分别配置所述腿体即可。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减小顶板支撑机构的宽度尺寸、更宽地利用所述下肢空间,采用如下结构即可,所述轴板在其上半部分具有轴支撑所述顶板座的头部,所述顶板座具有位于所述头部的两侧而成对的侧板。
而且,作为用于在使用端侧使下肢空间变宽的结构,可列举:所述左右腿体的后腿随着接近使用端而相互远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将下肢空间确保得宽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的外观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使用姿势)的左侧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翻起姿势)的左侧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翻起姿势)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X-X线剖视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放大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局部省略地示出图4的Y部分的图。
图9是图4的Z-Z线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以图4的W-W线剖面示出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以图4的W-W线剖面示出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的以中央侧剖面示出的作用说明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带折叠顶板家具的以中央侧剖面示出的作用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被称为所谓的折叠桌的带折叠顶板家具T的情况。
如图1~图13所示,该带折叠顶板家具T具备:左右成对的腿体1A、1B;顶板2,其配置于这些腿体1A、1B上;左右成对的顶板支撑机构3A、3B,其将该顶板2以能够在从使用姿势(U)到翻起姿势(F)之间折叠动作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各腿体1A、1B;连结梁4,其使这两顶板支撑机构3A、3B彼此结合;架5,其配设于所述顶板2的使用端x侧的下方;以及幕板6,其配设于所述顶板2的使用端相反端y侧的下方。而且,以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3A、3B和使这些顶板支撑机构3A、3B彼此结合的连结梁4为主体,来构成成为平台化的核心的机械单元7。以下,对所述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叙述。
<腿体>
如图1~图9所示,所述左腿体1A具备:支柱11;后腿12,其从该支柱11的下端部11a向使用端x侧延伸设置;前腿13,其位于比该后腿12靠内侧的位置,并从所述支柱11的下端部11a向使用端相反端y侧延伸设置;以及脚轮14,其设置于这些后腿12及前腿13的顶端。
如图1~图9所示,所述支柱11是将例如钢制的棱柱管原料切断成所需长度而制作的,在其内部通过焊接等而固定设置有:腿安装用块113,其具有能够从下方装配螺栓111的竖螺纹孔112;和轴板安装用块117,其具有能够从左右方向装配螺栓114的横螺纹孔115及定位孔116。在该支柱11的上端,盖有合成树脂制的帽118。此外,所述横螺纹孔115及定位孔116分别在作为该支柱11的立起面的内侧面119开口。
如图1~图6所示,所述后腿12在基端侧具有嵌合于所述支柱11的下端的嵌合部121,通过贯通该嵌合部121而从下侧螺纹结合于所述支柱11的竖螺纹孔112的螺栓111,而安装于该支柱11。该后腿12的外侧面122与所述支柱11的外侧面110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在该后腿12的外侧面122和支柱11的外侧面110连续的状态下,形成它们的整体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的腿体外侧面。另外,该后腿12和所述支柱11在侧视下呈“く”字状。而且,所述前腿13比这些支柱11以及后腿12偏向内侧地设置。
如图1~图6所示,所述前腿13使基端侧外侧面131与所述后腿12的基端侧内侧面123一体化,该前腿13与所述后腿12是例如以铝合金为材料而一体地制作的压铸制的构件。即,该前腿13经由所述后腿12的嵌合部121而安装于所述支柱11的下端部11a。所述后腿12及所述前腿13的各中间部分呈向下方开放的中空体状,在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加强用的肋。
如图1、图4~图6及图10~图13所示,所述右腿体1B形成与以上说明的左腿体1A左右对称的形状,对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左腿体1A的后腿12及所述右腿体1B的后腿12,以其间隔向后方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并且所述左腿体1A的前腿13及所述右腿体1B的前腿13以其间隔向前方逐渐变小的方式倾斜。
因为是上述的结构,所以通过在将所述顶板2翻起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Q的左右前腿13、13进入到所述两腿体1A、1B的后腿12、12之间,能够在该带折叠顶板家具T的使用端x侧,堆放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带折叠顶板家具Q。
<顶板>
如图1~图6及图8~图13所示,所述顶板2是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的构件,呈与例如通常的木制顶板同样的结构。在该顶板2的下面21的左右两端部设有顶板座安装用的埋设螺母22。而且,在左右方向中央安装有顶板挠曲防止构件8,并且在所述顶板2的下面21的使用端相反端y侧安装有作为所述幕板6的支撑构件的固定类型的连结支撑件91。
如图4、图6、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顶板挠曲防止构件8是用于防止顶板2的中央部向下方挠曲的构件,具备抵接板81,该抵接板81在外缘具备:抵接面82,其在所述使用姿势(U)下抵接于所述连结梁4;和相对面84,其与该抵接面82连续,在从所述翻起姿势(F)到使用姿势(U)的动作区域始终接近所述连结梁4的外周面41。即,该顶板挠曲防止构件8是在呈相同形状的2张抵接板81间设置了安装部83的构件,通过合成树脂等成形为一体,通过将插穿所述安装部83的螺栓85螺纹固定于在顶板2的下面21设置的埋设螺母23,而固定于所述顶板2。
如图1~图6及图8~图13所示,所述固定类型的连结支撑件91中,使用螺栓912将基端部911安装于顶板2的下面21,将其顶端部913轴接(枢着)于后述的幕板6的安装基座63。
<顶板支撑机构>
如图1~图11所示,所述左顶板支撑机构3A,在与所述顶板2的下面21大致正交的2个平行的假想相邻平面P1、P2之间,配置有:轴板31,其安装于所述腿体1A;顶板座32,其由该轴板31轴支撑,通过上面承受所述顶板2;以及锁定爪33,其用于将该顶板座32选择性地锁定于所述使用姿势(U)以及所述翻起姿势(F)。即,该顶板支撑机构3A、3B具备:轴板31,其安装于所述腿体1A、1B,上半部分具有头部36;顶板座32,其由该轴板31的头部36轴支撑;以及顶板锁定用的锁定爪33,其配设于该顶板座32内。
如图1及图4~图11所示,所述轴板31具备:安装部35,其具有所述安装面351;和头部36,其从该安装部35向上方延伸,经由主轴37轴支撑所述顶板座32。所述安装部35在外侧具有安装面351,该安装面351与所述一方的假想相邻平面P1一致。即,使与位于外侧的一方的假想相邻平面P1大致一致的所述轴板31的安装面351从侧方抵接于作为所述腿体1A的立起面的内侧面119,将该轴板31安装于所述腿体1A。
如图1及图4~图11所示,所述安装部35具备:多个第1螺栓插通孔352,其与所述支柱11的横螺纹孔115对应;和第2螺栓插通孔355,其与所述连结梁4的轴心对应。第1螺栓插通孔352用于从内侧将螺栓114插通而将该轴板31与腿体1A结合,在内方端具备收纳螺栓114的头部114a的埋头孔354。第2螺栓插通孔355用于从外侧将螺栓356插通而将该轴板31与所述连结梁4的一端结合,在外方端具备收纳螺栓356的头部356a的埋头孔357。此外,在该安装部35的安装面351,突出设置有用于嵌合于所述支柱11的定位孔116的定位销38。
如图7~图11所示,所述轴板31的头部36具备:头部主体39,其经由所述顶板座32通过上端面391承接到达了所述使用姿势(U)的顶板2;和爪座30,其设置于该头部主体39的一侧,具有供所述锁定爪33选择性地卡合的第1卡定部301、第2卡定部302。即,所述轴板31的头部36具备:头部主体39,其通过上端面391承接到达了所述使用姿势(U)的顶板2;和爪座30,其设置于该头部主体39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锁定爪33卡合而将所述顶板2锁定于使用姿势(U)的第1卡定部301、及与所述锁定爪33卡合而将所述顶板2锁定于翻起姿势(F)的第2卡定部302;将所述爪座30的面对所述锁定爪33一侧的端缘303配置于比所述头部主体39的端缘392更靠里的位置。
如图7~图11所示,所述爪座30与所述头部主体39成形为一体,配置于所述头部主体39的外侧。即,所述轴板31为铝压铸制,由所述头部主体39及所述爪座30构成的头部36和所述安装部35成形为一体。
如图1~图4及图6~图11所示,所述顶板座32具备:上板321,其安装于所述顶板2的下面21;和成对的侧板322、323,其从该上板321的两侧缘延伸出,位于所述头部36的两侧。
如图7~图11所示,所述上板321是贴紧于顶板2的下面21的平板状的构件,通过螺纹紧固于所述埋设螺母22的螺栓328而安装于顶板2。
如图1~图4及图6~图11所示,所述侧板322、323是从该上板321的两侧缘延伸出、位于所述头部36的两侧的构件,一方的侧板322的外侧面324与所述位于外侧的一方的假想相邻平面P1的内侧接近。所述顶板座32的两侧板322、323间的内部尺寸s1被设定为在所述头部36的厚度尺寸s2上加上用于允许折叠动作的间隙尺寸s3的值。另外,在所述支柱11的上端部分11b与所述轴板31的头部主体39之间,形成有能够收纳所述爪座30及所述顶板座32的一方的侧板322的间隙。在所述两侧板322、323设置有:主轴用贯通孔325,其供所述主轴37贯通;和锁定爪用贯通孔326,其供支撑锁定爪33的驱动轴333贯通。
如图7、图8、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锁定爪33,例如是在顶端侧具备弯曲部331的镰刀状的构件,在基端部332可一体旋转地贯通安装有所述驱动轴333。驱动轴333的外方端334从一方的侧板332向外侧方突出,在该外部端334装配有锁定解除用的操作杆330。该锁定爪33通过未图示的扭转螺旋弹簧等而被向轴板31的爪座30方向转动施力,在使用姿势(U)下,该锁定爪33的弯曲部331卡合于所述爪座30的第1卡定部301,在翻起姿势(F)下,所述弯曲部331的顶端卡合于所述爪座30的第2卡定部302。
该顶板支撑机构3A具备以隐藏所述锁定爪33及所述头部36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顶板座32的盖34。
如图1~图4、图6、图7及图10~图11所示,盖34具备用于在折叠动作时避免与所述轴板31的干涉的可动部341。此外,在图8以及图9中,为了示出内部的机构,将盖34的图示省略。具体地说,该盖34具备:盖主体343,其设置于所述顶板座32的两侧板322、323的外缘间,在折叠动作时与任意的构件都不干涉;和可动部341,其经由铰链342铰接于该盖主体343。
如图3、图7及图10~图11所示,所述盖主体343是盖在所述两侧板322、323的顶端缘间的带板状的构件,在两侧缘具备与所述两侧板322、323的内侧面抵接的安装片344。安装片344在拼接于侧板322、323一侧的面上具备突起345,能够利用构件的暂时的弹性变形将该突起345卡合于在所述侧板322、323设置的安装孔327。
如图1~图4、图7及图10~图11所示,所述可动部341是具有与所述盖主体343大致相同宽度的板状的构件,一端经由所述铰链342而被所述盖主体343支撑成转动自如,构成为在图11所示的翻起姿势(F)下将通过所述盖主体343不能全部隐藏的剩余区域R1隐藏,并且在图10所示的使用姿势(U)下从所述剩余区域R1退让。
如图1、图4~图6、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右顶板支撑机构3B呈与以上说明的左顶板支撑机构3A左右对称的形状,对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连结梁>
如图1、图4~图9、图12及图13所示,连结梁4具备:梁主体42,其是将横截面呈圆形的管原料切断为预定长度而成的;和固定螺母板43,其被刚性连结于该梁主体42内的两端附近部,在所述固定螺母板43的中心形成有供所述螺栓356螺纹紧固的螺纹孔44。而且,通过利用该连结梁4使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3A、3B彼此结合,来构成所述机械单元7。
<机械单元>
如图1~图13所示,机械单元7具备:左右成对的顶板支撑机构3A、3B;所述连结梁4,其将这些顶板支撑机构3A、3B的轴板31、31彼此连结;以及操作连动梁71,其将所述顶板支撑机构3A、3B的驱动轴333、333彼此连结。
所述轴板31与所述连结梁4的结合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使连结梁4的端面抵接于轴板31的内侧面,使从轴板31的外侧面侧插入到第2螺栓插通孔355的螺栓356螺纹结合并紧固于所述连结梁4的螺纹孔44。在将所述螺栓356紧固于螺纹孔44的状态下,所述螺栓356的头部356a埋没于所述轴板31的埋头孔357。
另外,将在这两顶板支撑机构3A、3B的轴板31、31的外侧形成的安装面351、351分别安装于在左右成对的腿体1A、1B的内侧形成的立起面。即,所述腿体1A、1B与所述轴板31的结合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使在轴板31的安装部35形成的安装面351拼接于作为在腿体1A、1B的支柱11设置的立起面的内侧面119,使插入到在所述安装部35设置的第1螺栓插通孔352的螺栓114螺纹结合并紧固于所述支柱11的螺纹孔44。此外,在使轴板31的安装面351拼接于作为腿体1A、1B的支柱11的立起面的内侧面119时,在所述轴板31设置的定位销38嵌合于在所述支柱11设置的定位孔116,来进行轴板31与支柱11的定位。由此,在该机械单元7的外侧分别配置有所述腿体1A、1B。
<架>
如图1~图4、图6及图8~图13所示,所述架5具备:左右成对的侧框架51、52;和架设于这些侧框架51、52间的横架件53。所述侧框架51、52分别将基端部511、52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连结梁4,并且将顶端部512、522经由自由端类型的连结支撑件93而支撑于所述顶板2的使用端x侧、具体地说顶板座32的内侧的侧板323,在其内侧面上具备保持所述横架件53的端部的保持孔513、523。侧框架51、52的基端部511、521分别在使用姿势(U)下向下方开放,能够从上侧相对于所述连结梁4装拆。具体地说,所述架5的侧框架51、52的基端部511、521分别呈可利用构件的暂时的弹性变形、相对于所述连结梁4从径向装拆的侧视C字形。
<幕板>
如图1~图6以及图8~图13所示,所述幕板6具备:呈中空板状的幕板主体61;端盖62,其盖在该幕板主体61的开口端;以及供连结支撑件91、92安装的安装基座63、64,其经由螺栓69、60而安装于所述幕板主体61。具体地说,所述幕板6在左右两端部的上缘附近部分65具有第1安装基座63,并且在左右两端部的下缘附近部分66具有第2安装基座64,在所述顶板2固定的第1连结支撑件91的顶端部913轴接于所述第1安装基座63,并且轴接于所述腿体1A、1B的第2连结支撑件92的顶端部923轴接于所述第2安装基座6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各腿体1A、1B的支柱11的外侧面110与后腿12的外侧面122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同时使前腿13位于比后腿12靠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将腿体1A、1B的支柱11尽可能地配置于外侧,即尽可能地减小支柱11的外侧面110与顶板2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方向距离。因此,能够使在顶板2的下方且两侧的腿体1A、1B之间形成的下肢空间更宽。而且,通过将腿体1A、1B的支柱11尽可能地配置于外侧,能够使腿体1A、1B的支柱11间的空间变宽。
另外,所述各顶板支撑机构3A、3B具备:轴板31,其安装于所述各腿体1A、1B的支柱11的内侧面119;和顶板座32,其由该轴板31轴支撑,所以所述轴板31也能够尽可能地配置于外侧,因此,能够更宽地利用顶板2下方的下肢空间。
进而,具备通过连结梁4将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3A、3B彼此结合而成的机械单元7,在该机械单元7的外侧分别配置有所述腿体1A、1B,所以能够柔性地应对顶板2及腿体1A、1B的形状的变更。
除此之外,因为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轴板31在其上半部分具有轴支撑所述顶板座32的头部36,所述顶板座32具有位于所述头部36的两侧而成对的侧板322、323,所以,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地减小顶板支撑机构3A、3B的宽度尺寸,因此能够更宽地利用所述下肢空间。
而且,所述左腿体1A的后腿12与右腿体1B的后腿12随着接近后方即使用端x侧而互相远离,所以在使用端x侧能够使下肢空间更宽。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顶板支撑机构具备:轴板,其安装于所述各腿体的支柱的内侧面;和顶板座,其由该轴板轴支撑,但顶板支撑机构的结构只要使顶板以能够折叠动作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各腿体、并且左右成对,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具备通过连结梁将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彼此结合而成的机械单元,在该机械单元的外侧分别配置有所述腿体,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这样的机械单元的内侧配置了腿体的带折叠顶板家具,进而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不具备这样的机械单元的、换而言之不将左右顶板支撑机构彼此通过连结梁结合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轴板在其上半部分具有轴支撑所述顶板座的头部,顶板座具有位于所述头部的两侧而成对的侧板,但轴板及顶板的结构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在将顶板翻起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的左右前腿进入到两腿体的后腿间而进行堆放,使所述左右腿体的后腿随着接近使用端而相互远离,但也可以采用例如下述的结构等:将左右腿体的后腿及前腿设为分别在与使用端正交的方向延伸,将前腿的外侧面配置在比后腿的内侧面靠内方的位置。
另外,在无损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T…带折叠顶板家具
Q…其他的家具
1A、1B…腿体
11…支柱
110…支柱的外侧面
12…后腿
122…后腿的外侧面
13…前腿
2…顶板
3A、3B…顶板支撑机构
P1、P2…假想相邻平面
x…使用端
y…使用端相反端
(U)…使用姿势
(F)…翻起姿势

Claims (5)

1.一种带折叠顶板家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左右成对的腿体;顶板,其配置于这些腿体上;和左右成对的顶板支撑机构,其将该顶板以能够折叠动作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各腿体,
所述各腿体具备:支柱;后腿,其从该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侧延伸设置;和前腿,其位于比该后腿靠内侧的位置,从所述支柱的下端部向使用端相反端侧延伸设置,所述各腿体使得:能够在将所述顶板翻起的状态下,使呈相同构造的其他的家具的左右前腿进入到所述两腿体的后腿间而堆放,
在所述各腿体中,所述支柱的外侧面与所述后腿的外侧面大致连续成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所述各顶板支撑机构具备:轴板,其安装于所述各腿体的支柱的内侧面;和顶板座,其由该轴板轴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具备将所述左右顶板支撑机构彼此通过连结梁结合而成的机械单元,在该机械单元的外侧分别配置有所述腿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所述轴板在其上半部分具有轴支撑所述顶板座的头部,所述顶板座具有位于所述头部的两侧而成对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带折叠顶板家具,
所述左右腿体的后腿随着接近使用端而相互远离。
CN201380050433.1A 2012-10-18 2013-10-17 带折叠顶板家具 Active CN104717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1247 2012-10-18
JP2012231247A JP5602203B2 (ja) 2012-10-18 2012-10-18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PCT/JP2013/078142 WO2014061721A1 (ja) 2012-10-18 2013-10-17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903A true CN104717903A (zh) 2015-06-17
CN104717903B CN104717903B (zh) 2017-09-22

Family

ID=5048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433.1A Active CN104717903B (zh) 2012-10-18 2013-10-17 带折叠顶板家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02203B2 (zh)
CN (1) CN104717903B (zh)
WO (1) WO20140617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085A (zh) * 2016-08-26 2016-12-07 成都富予达家具有限公司 具有收纳功能的会议室专用折叠机构
USD891838S1 (en) 2018-10-16 2020-08-04 Smith Syst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Tab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182A (zh) * 2001-06-15 2003-12-24 普罗-科德有限公司 折叠桌
JP2004357979A (ja) * 2003-06-05 2004-12-24 Kokuyo Co Ltd テーブル
CN2917391Y (zh) * 2006-05-18 2007-07-04 周汉杰 条桌支架
JP2007260286A (ja) * 2006-03-29 2007-10-11 Okamura Corp 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CN101248928A (zh) * 2007-02-19 2008-08-27 普罗-科德有限公司 嵌套和折叠桌
JP2009148367A (ja) * 2007-12-19 2009-07-09 Santakku:Kk 折畳みテーブル
EP2326211B1 (de) * 2008-08-11 2012-12-19 Korb&Korb Tisch mit einer schwenkbaren tischplat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0056B2 (ja) * 2001-12-18 2006-01-25 株式会社稲葉製作所 折り畳み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182A (zh) * 2001-06-15 2003-12-24 普罗-科德有限公司 折叠桌
JP2004357979A (ja) * 2003-06-05 2004-12-24 Kokuyo Co Ltd テーブル
JP2007260286A (ja) * 2006-03-29 2007-10-11 Okamura Corp 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CN2917391Y (zh) * 2006-05-18 2007-07-04 周汉杰 条桌支架
CN101248928A (zh) * 2007-02-19 2008-08-27 普罗-科德有限公司 嵌套和折叠桌
JP2009148367A (ja) * 2007-12-19 2009-07-09 Santakku:Kk 折畳みテーブル
EP2326211B1 (de) * 2008-08-11 2012-12-19 Korb&Korb Tisch mit einer schwenkbaren tischplatt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085A (zh) * 2016-08-26 2016-12-07 成都富予达家具有限公司 具有收纳功能的会议室专用折叠机构
CN106175085B (zh) * 2016-08-26 2018-07-06 成都富予达家具有限公司 具有收纳功能的会议室专用折叠机构
USD891838S1 (en) 2018-10-16 2020-08-04 Smith Syst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Table
USD956459S1 (en) 2018-10-16 2022-07-05 Smith Syst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T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79533A (ja) 2014-05-08
WO2014061721A1 (ja) 2014-04-24
CN104717903B (zh) 2017-09-22
JP5602203B2 (ja)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7494A1 (en) Foldable table
JP4684880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102946762A (zh) 椅子
US20140110193A1 (en) Folding step assembly
CN104717903A (zh) 带折叠顶板家具
CN104349699B (zh) 画架
CN104717904A (zh) 带折叠顶板家具
KR101292104B1 (ko) 절첩식 책상
CN104703511B (zh) 带折叠顶板家具
JP2005075221A (ja) 車両の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JP2017140418A (ja)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US20150123530A1 (en) Storage unit
JP2011063941A (ja) スロープ
JP2021017117A (ja) 建設機械
JP6233239B2 (ja)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JP6027418B2 (ja) バンパとサイドガーニッシュとの取付け構造
KR101172993B1 (ko) 상판과 다리가 접히는 접이식 책상
JP6119180B2 (ja)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JP2017196235A (ja) 天板付家具
JP4947577B2 (ja) 椅子及び背支桿
JP6119179B2 (ja)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JP5916375B2 (ja) リアアクスル支持構造
JP6209390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JP4910169B2 (ja) 椅子
JP2015013220A (ja) フラップ天板付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30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okuyo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