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847A - 高度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高度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3847A
CN104703847A CN201380051184.8A CN201380051184A CN104703847A CN 104703847 A CN104703847 A CN 104703847A CN 201380051184 A CN201380051184 A CN 201380051184A CN 104703847 A CN104703847 A CN 10470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locking bolt
areal
suppor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11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3847B (zh
Inventor
B·朔伊尔曼
B·赫塔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RW Automoti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W Automotive GmbH filed Critical TRW Automoti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70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0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 B60R22/201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with the belt anchor connected to a slider movable in a vehicle-mounted track
    • B60R22/202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with the belt anchor connected to a slider movable in a vehicle-mounted track the slider comprising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ans
    • B60R22/203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with the belt anchor connected to a slider movable in a vehicle-mounted track the slider comprising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ans the locking means being movably mounted on the sli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用于保持件(12)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该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设定: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Description

高度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附件的高度调节器,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和止动装置,其中,用于安全带保持件的保持装置沿着所述导轨的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固定在导轨内,该止动装置具有锁栓以及杠杆,该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锁栓将保持装置固定在导轨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
背景技术
高度调节器用于使安全带保持件的、例如转向配件的位置与相应乘员或者其座椅位置相匹配。这样的高度调节器具有导轨,保持件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为了将保持件固定在期望位置中而设置有用杠杆操作的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例如具有锁栓,该锁栓被弹簧加载地压向导轨。该导轨具有适宜的结构、例如卡锁凸缘,锁栓可以作用到这些卡锁凸缘中并且这样将保持件沿着导轨的纵向固定。为了操纵止动装置而设置有杠杆,该杠杆可以由乘员直接或间接地经由一个附加的、可移动地支承在车辆内衬中的镶饰元件(Verblendungselement)操作,用以克服弹簧力将锁栓移离轨道并且这样解锁。
杠杆通常以支承点支撑在止动装置上并且在操作时围绕这个支承点枢转。与杠杆联接的锁栓通过旋转不仅沿着移动方向被拉离导轨,而且跟随杠杆上的支点在一个环形轨道上运动。但是这导致锁栓会在其导向装置中在止动装置上歪斜,使得它不再能几乎无摩擦地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器,该高度调节器能够实现更加可靠的操作并且可靠地防止锁栓在止动装置上的歪斜。另外,应该能够经由操纵元件的尽可能短的移动行程来尽可能远地控制锁栓并且这样即使在构件的高公差范围上也能够保障完全的锁紧和解锁,所述操纵元件优选由可移动地支承在衬件中的操作键来操作。另外,应该能够确保的是:在构件的尽可能大的公差带上并且按照环境模拟能够保持在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内的操作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文首述及类型的高度调节器中规定:杠杆使锁栓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在传统的杠杆中,用于锁栓的容纳部和由此贴靠点沿着轨道曲线枢转,在该贴靠点上,锁栓贴靠在杠杆上。因此不仅沿着移动方向的拉力,而且垂直于此作用的、可能导致锁栓在其导向装置中歪斜的横向力也作用在锁栓上。所以根据本发明规定:为锁栓如下地构造杠杆或者该杠杆的容纳部,使得杠杆在锁栓上的拉力方向与杠杆的位置无关地始终只沿着移动方向延伸。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横向力可能作用在锁栓上。
锁栓经常刚性地或仅仅可有限运动地支承在杠杆上,因而锁栓相对杠杆的位置是事先规定的并且锁栓与杠杆共同枢转。
优选锁栓或杠杆设有销轴,该销轴支承在杠杆侧的或者锁栓侧的缺口内。因此锁栓可以相对杠杆扭转,从而可以始终沿着移动方向对锁栓进行定向。
特别地,锁栓可移动且可扭转地支承在杠杆上。于是锁栓不仅会被枢转而且还会被移动,以便始终保障沿着移动方向的定向。相应地构造有容纳部,以便允许锁栓在缺口内移动,因此锁栓在杠杆上的支承点移动,以便始终在用于引导锁栓的延长部中延伸并且仅仅将沿移动方向的拉力施加到锁栓上。
例如杠杆可以反向于锁栓的移动方向支撑在设置在止动装置上的支承面上,其中,这个支承面优选垂直于移动方向设置。支承面构成对应支架,该对应支架在杠杆枢转时能够吸收反向于移动方向作用的力。
优选杠杆可枢转地且垂直于移动方向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面上。由于能够使杠杆附加地在支承面上移动,所以杠杆可以垂直于移动方向定向,使得锁栓在杠杆上的支承点始终设置在一根假想的沿着移动方向延伸的直线上。
杠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转支承点,杠杆以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支承面上。杠杆经由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可枢转地支承在止动装置上。优选这个第一枢转支承点可以垂直于锁栓的移动方向移动(就是说,枢转支承点在基体上“移动”),从而始终可以理想地对杠杆进行定向。要么通过杠杆在其基体上的滚动和/或通过杠杆在基体上的滑动实现枢转支承点的移动,使得接触点和由此枢转支承点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另外,在止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支承面,该第二支承面优选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承面设置。在杠杆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杠杆以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承面上,其中,第二枢转支承点在杠杆枢转时例如通过杠杆在支承面上滑动而在这个第二支承面上移动。杠杆在枢转时支撑在所述第二枢转支承点上。
第二支承面的和杠杆的接触面――在那里在杠杆枢转时发生两者之间的接触――彼此相对地具有一个这样的几何形状,即,随着杠杆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从固定位置向释放位置的方向的进一步的枢转,第一枢转支承点继续向着锁栓的方向移动。在此,这个向着锁栓的方向的移动部分地对通过杠杆的枢转造成的锁栓的支承点的移动和本来具有的弧线进行平衡,锁栓在杠杆枢转时会在所述弧线上移动,由此产生锁栓的一个或多个直线运动。可以通过锁栓的缺口的轮廓或销轴的缺口的轮廓附加地对这个运动施加正面的影响。
第二支承面例如可以与第一支承面构造成一体的、即构成一个共同的构件。
然而第二支承面也可以是与第一支承面分离的构件。
如果第二贴靠面是平坦的并且垂直于第一贴靠面,那么第二枢转支承点位于其上的、杠杆上的接触面是弯曲的轨道或面,其与第一枢转支承点的间距持续不断地随着杠杆枢转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本发明,销轴在杠杆的缺口内的支承点与杠杆的位置和角度无关地始终位于一根虚拟的直线上,该虚拟的直线沿着移动方向或平行于该移动方向延伸。由此确保的是:杠杆的反向于弹簧力作用的拉力能够始终沿着移动方向延伸并且没有横向力能够作用到锁栓上。
优选销轴的支承点在杠杆的每个位置中都位于缺口的距导轨最近的点上。
缺口可以在销轴贴靠在该缺口上的区域内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沿着高度调节方向相对带动件构造有间隙,因而销轴和由此锁栓可以在杠杆上移动和扭转。
例如缺口具有用于销轴的U形贴靠面,其最小的曲面具有的半径比销轴在其贴合区域内的半径大至少1.0、优选至少1.3的系数。
贴靠面的曲率在销轴贴靠在固定方位中的第一区域内可以小于在第二区域内的曲率,在该第二区域内销轴在移动中移入释放位置中或贴靠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曲率从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持续增大。
在高度调节器上,还可以设置有具有触碰面的操作键,杠杆在该杠杆的每个位置中贴靠在所述触碰面上,其中,触碰面的平面相对锁栓的轨道倾斜最大15°的夹角、特别是平行于这个轨道。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和特征出自下文结合附图的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的剖视图;
图2示出图1所示高度调节器在没有防护元件的情况下的细部视图;
图3a至3c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用于调节高度调节器的锁栓的传统的杠杆在不同的位置中;
图4示出锁栓在图3a至3c所示杠杆上的支承点的细部视图;
图5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的杠杆;
图6a至6c示出图5所示的杠杆在不同的位置中;
图7示出锁栓在图6a至6c所示杠杆上的支承点的细部视图;
图8示出图6所示杠杆的细部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保持件12在此是销轴,安全带的转向配件可以紧固在该销轴上。高度调节器具有导轨14,该导轨可以以两个紧固元件、在此为两个螺栓18固定地装配在车辆上,并且一个保持装置16沿着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上。
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在高度调节器10上安置有衬件20,该衬件将高度调节器10相对车辆内舱遮盖。衬件20经由保持件12插入其中的容纳部21而与该保持件12联接,使得衬件20能够与保持件12共同移动。
另外,衬件20具有开口26以及一个用于高度调节器10的、可移动地支承的操作键22,穿过所述开口可以将安全带或用于安全带的转向元件引入到车辆内舱内,并且所述操作键通过弹簧24保持在起始位置中。
在操作键的范围中,在衬里中构造有盖23,在该盖内还设置有容纳部21。盖23构成用于操作键22的竖直的导向装置。另外,盖23的沿着纵向L的前表面构成对应支架,操作者可以将操作键22移向该对应支架。因此盖23与操作键22共同用作使得保持装置16移动的手柄。
保持装置16具有止动装置28,该止动装置可以将保持装置16沿着纵向L固定在导轨14上。止动装置28为此具有锁栓32,该锁栓可以插入到设置在导轨14上的卡锁凸缘30内。
导轨14具有多个沿着移动方向L相继设置的卡锁凸缘30,锁栓32可以分别卡锁在这些卡锁凸缘上。卡锁凸缘30具有逆着纵向L相对止动装置28倾斜上升的表面33以及一个垂直于移动方向设置的卡锁面35。锁栓32的沿移动方向L的前端部沿着纵向S同样是部分斜切的。
锁栓32沿着水平的移动方向S可移动地支承在导向装置38内并且由弹簧34沿着移动方向S压向导轨14。
如果保持装置16逆着纵向L移动,那么锁栓32沿着上升面33滑动并且逆着弹簧34和由此逆着移动方向S运动,直到该锁栓32卡锁在下一个卡锁凸缘30的卡锁面35上为止。锁栓32一卡锁在卡锁面35上,沿着纵向L的移动就立刻受阻。
在导轨14的内侧在此设置有附加的减震垫37,该减震垫减少锁栓32在导轨14内移动时噪声的产生。
为了释放锁栓32并由此撤消保持装置16的止动而设置有杠杆36,该杠杆沿着枢转方向D可枢转地支承在止动装置28上。杠杆36具有两个并行的容纳臂,这些夹紧臂将锁栓32容纳在它们之间。每个容纳臂具有一个缺口42(参见图3a至3c)。在保持装置16上设置有与移动方向S相反指向的支承面44,杠杆36以第一枢转支承点46贴靠在该支承面上。
杠杆36经由两个锁栓侧的反向伸出的销轴40而与锁栓联接,这些销轴分别插入到杠杆36的容纳臂上的一个缺口42内(参见图2以及6a至6c)。
另外,杠杆36与操作键22如下地联接,即,该杠杆36通过按压操作键22而沿着枢转方向D枢转。支承在杠杆36上的锁栓32因此反向于移动方向S被抬起并从卡锁凸缘30中被拉出来,使得保持装置16可以移动。
图3a至3c示出现有技术的高度调节器的杠杆36′。在图3a中,锁栓32′位于一个固定位置中,在该固定位置中锁栓32′将止动装置28′固定在导轨上。通过操作操纵键,杠杆36′沿着枢转方向D′枢转(图3b)。由于锁栓32′经由支承在缺口42′内的销轴40′而与杠杆36′联接,因此该锁栓32′反向于移动方向S′运动进入释放位置中,在该释放位置中锁栓32′不再插入导轨14′内(图3c)。
在图3a至3c中直线g′标明导向装置38′的中轴线,即,为了克服弹簧34′将锁栓32′抬起的理想的移动方向。但是如在图3b和3c中可以看到的那样,锁栓32′由于杠杆36′的枢转不仅反向于移动方向S在导向装置38′内被抬起,而且还沿着枢转方向D′翻转。这首先由于下述原因发生:杠杆36′的缺口42′构造得如此之小,使得销轴40′和由此锁栓32′不能抵靠杠杆36′旋转。
但是锁栓32′的这个歪斜主要是通过如下方式发生:通过杠杆36′的枢转使得销轴40′在缺口42′内的支承点48′在一条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46′延伸的轨道K′上移动(参见图4)。
就是说,即使销轴40′可自由枢转地支承在缺口42′内,锁栓32′也不会从导向装置38′中被直线地拉出,这是因为由于支承点48′垂直于移动方向S′移动使得横向力作用在锁栓32′上,这些横向力会导致锁栓32′在导向装置38′内歪斜。
为了防止这一点,在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10中设置有图5所示的杠杆36。这个杠杆36的作用原理基本上与迄今众所周知的杠杆36′的作用原理相符。
当然杠杆36在止动装置28上的支承以及缺口42构造成使得锁栓32在直线的、在此与直线g相符的轨道K上从图6a所示固定位置运动进入图6c所示释放位置中,其中,锁栓32经由所述缺口而与杠杆36联接。
这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如在图6b和6c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第一枢转支承点46在杠杆36沿着枢转方向D的这个运动中在支承面44上沿着纵向L移动,使得销轴40在缺口42上的支承点48基本上位于沿着移动方向S延伸的直线g上,如特别是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
为此在止动装置28上设置有在此仅仅示意性示出的第二支承面52,该第二支承面垂直地处在第一支承面44上。在杠杆36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54,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第二支承面52上。在杠杆36枢转时,该杠杆36支撑在第二支承面52上并且由于杠杆36的或者第二枢转支承点54的形状而在第一支承面44上沿着纵向L移动。第二枢转支承点54在这个运动时竖直地在第二支承面52上移动。
杠杆36在枢转中支撑在移动的第二枢转支承点54上。第二支承面52与杠杆36之间的接触面――在那里在杠杆36枢转时该杠杆36与支承面52之间发生接触――彼此相对地具有如下的几何形状,即,杠杆36的缺口42随着该杠杆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46从固定位置中向释放位置的方向进一步的旋转而继续向着锁栓32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二枢转支承点54与支承点48之间的关于图6a至c的水平间距在整个锁栓运动期间理想地保持恒定不变。
在此,这个向着缺口42的方向的移动和缺口42的特殊轮廓一方面对通过杠杆36的枢转和滚动导致的枢转支承点46的移动和另一方面对在图4中示出的、锁栓32在杠杆36枢转时在其上转移的弧线(轨道K′)进行平衡,使得产生锁栓32的直线运动。
由于第二贴靠面52是平坦的并且垂直于第一贴靠面,所以杠杆36上的、第二枢转支承点54位于其上的接触面是弯曲的轨道或面,其与第一枢转支承点46的间距随着杠杆36枢转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与图3a至3c的杠杆36′不同,缺口42构造得更大,使得锁栓32的销轴40能够完全扭转且移动地支承在杠杆内(参见图6a至6c和图7)。
由杠杆36的枢转造成的支承点48沿着纵向L的位置变化通过第一枢转支承点46的移动得到平衡。由于缺口42较大,锁栓32或者该锁栓32的销轴40能够附加地相对杠杆36运动。
由于支承点48始终位于沿着移动方向S延伸的直线g上,所以只有反向于移动方向S的拉力而没有横向力作用在锁栓32上。由此锁栓32在导向装置38内以反向于移动方向S的直线运动的方式运动,因此可靠地防止了锁栓32的歪斜。另外,这提供的优点是:弹簧34同样仅仅沿着移动方向S被压缩并且没有横向力作用在这个弹簧34上,因此可以明显地延长该弹簧34的使用寿命。
如特别是在图7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缺口42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构成U形的贴靠面50,其中这个贴靠面的曲面具有的半径显著大于销轴40的半径,其中,销轴40当然不必是圆柱体。在图6a至6c中,销轴40是半圆柱体。贴靠面50曲面的半径理想地比销轴的半径大1.0、优选1.3的系数。
如特别是在图8中可以看到的那样,贴靠面具有第一区域52以及第二区域54,在所述第一区域内销轴40贴靠在锁栓32的固定位置中,在所述第二区域内销轴40在杠杆36运动时移入到释放位置中并且贴靠在杠杆36的释放位置中。第二区域54的曲率优选大于第一区域52的曲率,其中,曲率从第一区域52到第二区域54连续增大。在第一区域的区域内,曲面的半径为销轴40的半径的1.1倍并且向着第二区域扩大直到第二半径R2为止,该第二半径为销轴40的半径的1.3倍。
另外,杠杆36构造成弯曲的,从而可以放大杠杆臂,因此可以降低操作力。操作键22理想地以触碰面56在杠杆的整个枢转行程上始终相切地贴靠在区域36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杠杆36与操作键22之间的触碰点60在杠杆36上移动。因此在杠杆36与操作键之间的摩擦角理想地为0°,其中该角还可以在-15°与+15°之间。
另外,由于杠杆36的形状和/或操作键22的形状,在操作键22的移动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锁栓32的较大的移动行程,该移动行程能够实现柔性的减震垫37的置入,锁栓32可以沉入该减震垫内和/或操作键的移动行程可以得到缩短。
图9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高度调节器10的杠杆36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杠杆36构造成叉形的并且具有两个互指的销轴40,这些销轴插入到锁栓32上的缺口42内。缺口42构造成使得销轴40可以在这些缺口内移动,从而使得锁栓32在直线的轨道内移动。

Claims (16)

1.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所述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其特征在于: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锁栓(32)上或在杠杆(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销轴(40,40′),所述销轴支承在杠杆侧的或者锁栓侧的缺口(42)内,特别是相对锁栓(32)或者相对杠杆(36)能够移动和扭转。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反向于锁栓(32)的移动方向(S)支撑在设置在止动装置(28)上的支承面(44)上,该支承面优选垂直于移动方向(S)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可枢转地并且垂直于移动方向(S)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面(44)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转支承点(46),杠杆(36)以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支承面(4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46)在杠杆(36)枢转时在支承面(44)上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止动装置(28)上设置有第二支承面(52),该第二支承面优选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承面(44)设置,并且在杠杆(36)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54),杠杆(36)以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承面(52)上,其中,所述第二枢转支承点(54)在杠杆(36)枢转时在所述第二支承面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的和杠杆(36)的接触面彼此相对地具有如下的几何形状,即,杠杆(36)随着其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46)的进一步枢转而从固定位置向释放位置的方向继续向着锁栓(32)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与所述第一支承面(44)构造成一体的。
10.如权利要求7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面(52)是与所述第一支承面(44)分离的构件。
11.如权利要求2至10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销轴(40)在杠杆(36)的缺口(42)内的支承点(48)与杠杆(36)的位置无关地始终位于一条虚拟的直线(g)上,该虚拟的直线沿着移动方向(S)或者平行于该移动方向地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销轴(40)的支承点(48)在杠杆(36)的每个位置中都位于缺口(42)的距导轨(14)最近的点上。
13.如权利要求11和12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缺口(42)在销轴(40)贴靠在该缺口(42)上的区域内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沿着纵向(L)相对销轴(40)构造有间隙。
14.如权利要求2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缺口(42)具有用于销轴(40)的U形贴靠面(50),该贴靠面的最小曲面具有的半径比销轴(40)在其贴靠区域内的半径大至少1.0、优选至少1.3的系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贴靠面(50)的曲率在销轴(40)在其内贴靠在固定方位中的第一区域(52)内小于在第二区域(54)内的曲率,在所述第二区域内,销轴(40)在移动中移入释放位置中或贴靠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曲率从所述第一区域(52)向着第二区域(54)连续增大。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具有触碰面(56)的操作键(22),其中,杠杆(36)在该杠杆(36)的每个位置中在一个触碰点(60)处贴靠在操作键(22)上,并且触碰面(56)的平面相对锁栓的轨道倾斜最大15°的夹角、特别是平行于这个轨道。
CN201380051184.8A 2012-08-01 2013-07-29 高度调节器 Active CN104703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15126.8A DE102012015126B4 (de) 2012-08-01 2012-08-01 Höhenversteller
DE102012015126.8 2012-08-01
PCT/EP2013/002237 WO2014019669A1 (de) 2012-08-01 2013-07-29 Höhenverstel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847A true CN104703847A (zh) 2015-06-10
CN104703847B CN104703847B (zh) 2016-12-07

Family

ID=4948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184.8A Active CN104703847B (zh) 2012-08-01 2013-07-29 高度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3847B (zh)
DE (1) DE102012015126B4 (zh)
WO (1) WO20140196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05416B3 (de) * 2014-04-14 2015-06-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Höhenverstelleinrichtung und Höhenverstelleinricht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93A (zh) * 1993-07-30 1995-03-29 Trw莱帕有限公司 座椅带附件的高度调整装置
DE29908320U1 (de) * 1999-05-10 1999-09-16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73553 Alfdorf 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Gurtbeschlag
US6312014B1 (en) * 1998-12-08 2001-11-06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Shoulder anchor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CN1695989A (zh) * 2004-05-11 2005-11-16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座椅带系统的条带引导件的高度调节器
CN200942749Y (zh) * 2006-04-07 2007-09-0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附带高度调整器的安全带
DE202012002241U1 (de) * 2012-03-02 2012-03-22 Innovative Components Technologies Gmbh Gurt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920B2 (ja) * 1988-04-25 1995-08-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支持高さ可変式ウエビング支持装置
DE3843523C1 (zh) 1988-12-23 1990-03-29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93A (zh) * 1993-07-30 1995-03-29 Trw莱帕有限公司 座椅带附件的高度调整装置
US6312014B1 (en) * 1998-12-08 2001-11-06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Shoulder anchor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DE29908320U1 (de) * 1999-05-10 1999-09-16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73553 Alfdorf 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Gurtbeschlag
CN1695989A (zh) * 2004-05-11 2005-11-16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座椅带系统的条带引导件的高度调节器
CN200942749Y (zh) * 2006-04-07 2007-09-0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附带高度调整器的安全带
DE202012002241U1 (de) * 2012-03-02 2012-03-22 Innovative Components Technologies Gmbh Gurthöhenverstell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847B (zh) 2016-12-07
DE102012015126B4 (de) 2023-07-06
WO2014019669A1 (de) 2014-02-06
DE102012015126A1 (de)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0814B2 (en) Compliant headrest system
US10220732B2 (en) Mechanical seat position detection
JP4866708B2 (ja) 患者用ベッドシステム
US9481266B2 (en) Vehicle seat rail locking device
EP1880893B1 (en) A base for fitting infant seats to motorcars
JP5846189B2 (ja) サイドサポートアジャスタ
CN105793100B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向前枢转机构和车辆座椅
CN10753126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BR112017008616B1 (pt) mesa dobrável
EP1535794A3 (de) Kopfstütze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EP2756985B1 (en)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head rest of child safety seat
CA2547962A1 (en) Process for adjust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a vehicle and sea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cess
CN104228630A (zh) 头枕
US10413072B2 (en) Height-adjustable armrest
CN103619645A (zh)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KR101518644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록킹장치
CA2976426C (en) Braking systems for railway cars
CN104703847A (zh) 高度调节器
EP2694350B1 (en) A rail vehicle brake actuator with a brake block holder
CA2976428C (en) Braking systems for railway cars
US11691542B2 (en)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as well as a vehicle seat
KR101549969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록킹장치
CN1792668B (zh)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KR102586269B1 (ko) 차량용 시트레일의 로킹구조
KR101372955B1 (ko) 헤드레스트의 높이 조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