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3439A -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3439A
CN104703439A CN201310663893.3A CN201310663893A CN104703439A CN 104703439 A CN104703439 A CN 104703439A CN 201310663893 A CN201310663893 A CN 201310663893A CN 104703439 A CN104703439 A CN 104703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radiating fin
fin group
face
pr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38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益永
黄进雄
刘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6638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3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3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3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及方法,包括散热鳍片组及热管。散热鳍片组包含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具有通道及压掣面。热管穿置在通道中,热管的一侧面贴置压掣面朝向通道的一侧;其中,压掣面受压掣而嵌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藉此简化两者的结合结构,并缩短传热路径,提高热传效能。

Description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中,热管为是经常使用的元件。热管为装填有工作液体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一端接触发热源,另一端一般会设置有散热鳍片,藉由热管接触发热源的一端吸收发热源所产生的热能,再将热能传递至热管的另一端,最后再通过鳍片将热逸散至外部。
传统上,热管是结合在用以贴接发热源的导热座上。导热座设置有凹槽,热管被挤压迫入压制块凹槽中,再压掣热管变使其与导热座的表面构成一个平整的接触面,藉此令接触面与发热源紧密贴合。
然而,上述散热装置需备置设有凹槽的导热座,将热管加工结合在导热座,再对热管加工成型平整面,因而需要较多的二次加工,大幅增加成本;此外,发热源的热通过导热座的间接传导至热管及鳍片,因而增加热传导路径,进而影响热传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以简化结合方式并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以提高热传效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散热鳍片组及热管。散热鳍片组包含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具有贯穿散热鳍片的通道及成型在通道一侧的压掣面。热管穿置在通道中,该热管的一侧面贴置压掣面朝向通道的一侧;其中,压掣面受压掣而嵌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通道孔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包括a)提供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具有一通道及成型在该通道周缘的一压掣面;b)提供一热管;c)提供一模具;d)将该热管穿置在该通道中,该热管的一侧面贴置该压掣面;e)利用该模具对该压掣面进行压掣,以令该压掣面嵌入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是于散热鳍片组的一侧设置贯穿的一通道,并在通道一侧成型压掣面,再将热管穿置在通道中,使热管的一侧面贴置压掣面朝向通道的一侧;最后,通过模具对压掣面进行压掣,使压掣面嵌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藉此达成散热鳍片组及热管两者的紧密结合,省却现有导热座的使用及焊接等二次加工的工序,据此简化结合方式并降低产品成本,此外,压掣面(散热鳍片组)及热管可直接贴接发热元件,缩短传导路径,进而提高传导效率,增加使用上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压掣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压掣时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压掣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一侧方向的剖视图;
图8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另一侧方向的剖视图;
图9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10a…散热鳍片组
100、100a…通道
101、101a…压掣面
101’、101a’…凹洼区
102a…镂空槽
11、11a…散热鳍片
110…通孔
111…挡片
112…扣合结构
113…延伸片
114…连接片
20、20a…热管
30…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另配合参照图2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组合示意图、压掣示意图、压掣时的剖视图及压掣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及结构,详细描述如后。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包括:a)提供一散热鳍片组10,该散热鳍片组10的一侧具有一通道100及成型在该通道100一侧的一压掣面101;b)提供一热管20;c)提供一模具30;d)将该热管20穿置在该通道100中,该热管20的一侧面贴置该压掣面101;及e)利用该模具30对该压掣面101进行压掣,以令该压掣面101嵌入该热管20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
续请参照图2及图3,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包括一散热鳍片组10及一热管20。该散热鳍片组10包含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11,且该散热鳍片组10的一侧具有贯穿该些散热鳍片11的一通道100及成型在该通道100一侧的一压掣面101。较佳地,该热管20为一扁平式热管,该散热鳍片组10排列为一长矩形或一环形,实际实施时,该散热鳍片组10的外型不以此为限制。
由图所示,各该散热鳍片11具有一通孔110及凸伸在该通孔110一侧边的一挡片111。此外,各该散热鳍片11是具有一扣合结构112,相邻散热鳍片11之间是通过该扣合结构112而相互定位。该些散热鳍片11排列组合后,该通道100是由该些通孔110所构成,该压掣面101则是由该些散热鳍片11的挡片111所构成。再者,各该散热鳍片11于该通孔110的周的另边成型有一延伸片113及一连接片114。该延伸片系位于该挡片111的相对侧且设有该扣合结构112。该连接片114是连接该延伸片113与该挡片111。
该热管20为一扁平的金属管体,该金属管体的内部装填有工作液体及毛细组织(图未示)等结构。由于热管20的结构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且非本发明的发明重点,于此不再详述。该热管20穿置在该散热鳍片组10的通道100中,且该热管20的一侧面是贴置该压掣面101朝向该通道100的一侧。
请再参照图4,当该热管20穿置在该通道100,且该热管20的一侧面贴置该压掣面101后,该散热鳍片组10及热管20则通过一模具30进行固定。该模具30对应该压掣面101而具有一凸块31。后续,该凸块31是压掣该压掣面101而在该压掣面101上形成一凹洼区101’。
如图5所示,该压掣面101是受压掣而嵌入该热管20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同时,该散热鳍片组10的压掣面101的外侧面是具有凹洼区101’。
请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模具对应该压掣面而具有多个凸块31,e)步骤中,该些凸块31是压掣该压掣面101而在该压掣面101上形成多个凹洼区101’。从整体来看,该凹洼区101’的数量为多个,该些凹洼区101’是间隔位在该压掣面101上。
请再参照图7及图8,分别为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二侧方向的剖视图;对该散热鳍片组10及该热管20进行压掣后,该热管20受压掣的一侧面及该散热鳍片组10的压掣面101皆产生变形,该压掣面101会嵌入该热管20并限缩该通道100ˇ的孔径,据此令该散热鳍片组10及该热管20之间产生紧密结合,同时,该热管20的另一侧面会紧密贴合该散热鳍片的通孔110及延伸片113。再者,从图8中可看出,该凹洼区101’的是跨设多个相邻的散热鳍片11,该凹洼区101’的区域大小及数量并不限制。
请续参照图9,分别为本发明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包括一散热鳍片组10a及一热管20a。该散热鳍片组10a包含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11a,且该散热鳍片组10a的一侧具有贯穿该些散热鳍片11a的一通道100a及成型在该通道100a一侧的一压掣面101a。又,该散热鳍片组10a及热管20a通过模具进行固定,该模具是压掣该压掣面101a而在该压掣面101a上形成一凹洼区101a’。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压掣面101a及该通道100a之间是形成有一镂空槽102a。该镂空槽102a的延伸方向是平行该热管20a的设置,且该镂空槽102a是自该散热鳍片组10a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边。此外,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另一不同之处在该凹洼区101a’是自该散热鳍片组10a的一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边。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鳍片组,包含间隔排列的多个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具有贯穿该些散热鳍片的一通道及成型在该通道一侧的一压掣面;以及
一热管,穿置在该通道中,该热管的一侧面贴置该压掣面朝向该通道的一侧;
其中,该压掣面受压掣而嵌入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组的压掣面的外侧面具有一凹洼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洼区的数量为多个,该些凹洼区间隔位在该压掣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掣面及该通道之间形成有一镂空槽,该镂空槽的延伸方向是平行该热管的设置,且该镂空槽自该散热鳍片组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管为一扁平式热管。
6.一种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提供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具有一通道及成型在该通道周缘的一压掣面;
b)提供一热管;
c)提供一模具;
d)将该热管穿置在该通道中,该热管的一侧面贴置该压掣面;
e)利用该模具对该压掣面进行压掣,以令该压掣面嵌入该热管的表面并限缩该通道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c)步骤中,该热管为一扁平式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对应该压掣面而具有一凸块,e)步骤中,该凸块压掣该压掣面而在该压掣面上形成一凹洼区,该凹洼区自该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对应该压掣面而具有多个凸块,e)步骤中,该些凸块压掣该压掣面而在该压掣面上形成多个凹洼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及该压掣面之间形成有一镂空槽。
CN201310663893.3A 2013-12-06 2013-12-06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Pending CN104703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3893.3A CN104703439A (zh) 2013-12-06 2013-12-06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3893.3A CN104703439A (zh) 2013-12-06 2013-12-06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3439A true CN104703439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3893.3A Pending CN104703439A (zh) 2013-12-06 2013-12-06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343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0866A (en) * 1996-11-15 1999-10-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oling unit comprising heat pipes and cooling unit
CN101055152A (zh) * 2006-04-14 2007-10-17 陈世明 热导管与导热底座的结合方法
CN101164717A (zh) * 2006-10-19 2008-04-23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与散热鳍片密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84530U (zh) * 2011-05-27 2011-12-21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0866A (en) * 1996-11-15 1999-10-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oling unit comprising heat pipes and cooling unit
CN101055152A (zh) * 2006-04-14 2007-10-17 陈世明 热导管与导热底座的结合方法
CN101164717A (zh) * 2006-10-19 2008-04-23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与散热鳍片密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84530U (zh) * 2011-05-27 2011-12-21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5588B2 (en) Planar heat pipe structure
CN104976909A (zh) 均温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101784A1 (en) Heat pipe with ultra-thin flat wick structure
TW201636561A (zh) 多重熱管迴路及其製造方法
TWI604782B (zh) Heat pipe side-by-side heat sink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WI575215B (zh) Radia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2044129A (ja) 排熱器のコアチューブ座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28866A (zh) 散熱裝置及提升散熱裝置之熱傳導效能的方法
CN201263282Y (zh) 散热器
CN104703439A (zh) 散热鳍片组及热管的固定结构与方法
TWI305132B (zh)
CN203224159U (zh) 热管结构
CN103369918B (zh)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0364079C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TW200830976A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eat dissipating bas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3062375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2836325U (zh) 散热器翅片嵌入结构
CN104034192A (zh) 热管结构
TW201502457A (zh) 均溫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454209B (zh) 散熱模組及其組構方法
CN203037129U (zh) 散热鳍片及具有该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
TWM506274U (zh) 熱管固定結構
CN103367620A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8587634U (zh) 铝型材水冷散热器的端管粘接机构
CN210425239U (zh) 一种带有管型散热件的电热油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