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3282Y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63282Y CN201263282Y CNU2008202107323U CN200820210732U CN201263282Y CN 201263282 Y CN201263282 Y CN 201263282Y CN U2008202107323 U CNU2008202107323 U CN U2008202107323U CN 200820210732 U CN200820210732 U CN 200820210732U CN 201263282 Y CN201263282 Y CN 20126328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space
- radiator
- base portion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器,系包含散热基部,该散热基部一面垂伸形成复数鳍片,另一面设有一凸座,该散热基部两侧分别延伸突出并相对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前述鳍片间形成一第一空间,且至少一透孔贯穿前述散热基部连通前述第一空间,则前述第一空间及透孔系连通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区域,将该散热器贴合于一发热单元上,冷流体藉由从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区域进入,并通过前述透孔及前述第一空间,以带走鳍片传导之热量,藉由前述透孔与第一空间相互连通之结构设计,令前述散热器发热单元间产生冷热流体自然对流循环状态,得使散热效率大幅提升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散热器,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的体积亦逐渐缩小,对于中央处理器这一类之集成电路电子组件来说,运行速度越快,其单位时间产生之热量就越多,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引起温度升高,导致运行不稳定。为了降低中央处理器及南北侨芯片之温度,故于其上设置用以增加散热面积并提升散热效率之散热器来作散热工作。
请参图1a、图1b为习知技术之立体状态示意及状态示意侧视图,如图所示已知散热器1系具有一散热基座11,并于散热基座11之上端面111上设有复数个柱状之散热柱1111(或散热鳍片),另散热基座11之下端面112系为一平面可用与发热源2接触作热传导,前述散热器1系透过散热基座11将热源传递至散热器1整体,其后仅藉由散热柱1111以辐射方式作散热,因此散热效率甚低,当发热源2将热源21向外扩散时,因发热源2高度较低,且散热器1紧密抵压于前述发热源2上方,故使前述发热源2周侧之空间13变为窄小,并阻挡及影响发热源2之热源21向上方或向周围扩散时之流畅度,且容易令热源滞留于发热源2之周围,另,当前述散热器1周侧附近流动之气流3流动经过前述发热源2时,亦因发热源2周侧之空间13过于窄小,前述气流3不易进入前述发热源2周侧之空间13对前述发热源2进行散热,或令气流3进入前述发热源2周侧之空间13后不易排出,并且滞留于前述空间13中,进而迫使发热源2温度持续升高,因此大大影响发热源2之散热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发热源2中芯片烧毁;故已知散热器具有下列缺点:
1.散热效果差;
2.发热源附近易产生热滞留;
3.热源对外扩散效率低;
4.热交换效率差。
5.无法产生自然对流。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令冷热流体产生自然对流的散热器结构。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该一种散热器包含:一散热基部,该散热基部一面垂伸形成复数鳍片,另一面设有一凸座,该散热基部两侧分别延伸突出并相对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前述鳍片间形成一第一空间,且至少一透孔贯穿前述散热基部连通前述第一空间,前述第一空间及透孔系连通前述基部的两外侧区域,则冷流体从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区域进入,并通过前述透孔及前述第一空间以带走鳍片传导之热量。
所述之散热器,其复数鳍片的每一鳍片具有至少一沟槽,该等沟槽连通前述第一空间。
所述之散热器,其所述沟槽贯穿鳍片延接至前述散热基部表面。
所述之散热器,其透孔系连通前述沟槽。
所述之散热器,其散热基部与上述鳍片一体成型。
所述之散热器,其散热基部与上述凸座一体成型。
所述之散热器,其凸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对应容设一底板,该底板更包含有:
一接触面,系可接触至少一发热单元;
一沟槽,系设于上述接触面之相反面,并可供导热管容设。
所述之散热器,其导热管、导沟及底板间涂布具热传效果之黏着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热源向外扩散效率佳;
2.热源不滞留于发热源;
3.热交换效率佳;
4.具有较大散热面积与散热空间;
5.具有多向散热特性;
6.具有可令冷热流体产生自然对流之结构。
附图说明
图1a系为习知散热器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1b系为习知散热器组状态示意侧视图。
图2系为本创作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3系为本创作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图4a系为本创作实施例之状态示意图。
图4b系为本创作实施例之状态示意侧视图。
图5a系为本创作另丨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5b系为本创作另丨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
图6系为本创作之导热管正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散热器4,散热基部41,透孔411,上端面412,下端面413,鳍片42,第一空间421,沟槽422,凸座43,下端面431,导沟432,凹槽433,前端434,后端435,侧面436,侧面437,发热单元5,热流体51,导热管6,导热端61,接触面611,接触面612,侧边613,侧边614,冷流体7,底板8,接触面81,沟槽82。
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图2、图3、图4a、图4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与组合及状态示意图,本创作散热器4系包含:一散热基部41、复数鳍片42、一凸座43,前述复数鳍片42系由前述散热基部41之一平面向上垂伸所构形,并前述凸座43系由前述散热基部41之另一平面凸伸所构形,该散热基部41两侧分别延伸突出,则前述延伸凸出的一侧相对前述凸座43的两外侧,前述该等复数鳍片42间形成一第一空间421。
至少一透孔411系贯穿前述散热基部41且连通前述第一空间421,使前述第一空间421及透孔411连通前述散热基部41的两外侧区域。
前述复数每一鳍片42具有至少一沟槽422,该等沟槽422连通前述第一空间421,并前述第一空间421及透孔411系连通前述散热基部41的两外侧区域。
前述凸座43系由前述散热基部41之下端面413往相反该下端面413方向凸伸,并前述凸座43下端面系可与至少一发热单元5接触并作热源传导。
前述复数鳍片42系由前述散热基部41之上端面412向相反上端面412之方向凸伸,且该等复数鳍片42彼此相互平行设置;
前述鳍片42间形成有复数第一空间421,另于前述鳍片纵向形成有复数沟槽422,该第一空间421及沟槽422相对该鳍片42分别成横向及纵向延伸且彼此相互交错连通,并于前述第一空间421及/或沟槽422处系设有至少一透孔411,且前述透孔411系贯穿前述散热基部41并连通前述第一空间421及/或沟槽422。
将前述散热器4设置于发热单元5上,并藉由前述凸座43之下端面431与发热单元5贴合,透过凸座43将热源传递至前述之鳍片42并以辐射方式向外侧扩散散热,则当前述发热单元5产生之热流体51向外扩散时,可藉由穿越前述透孔411向上扩散,藉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令热流体51不滞留于发热单元5或其附近周围。
另者,当前述散热器4上方或周围附近流动之冷流体7下降流动经过前述发热单元5时,系可由前述凸座43之两外侧进入,并可透过穿越过前述透孔411进入前述第一空间421对前述散热器4或发热单元5进行散热,令前述冷流体7可非常流畅的于前述第一空间421及沟槽422中流动,且可加速前述热流体51向外及向上扩散之效率,令前述散热器4间产生冷热流体自然循环,使前述散热器之散热效率可大大提升。
前述散热器4之结构体系可以一体成型之方式所构成,藉以减少热阻现象产生。
另者,当热流体51由发热单元5向外扩散时,亦可藉由前述透孔411及前述第一空间421,令热流体51可无受阻碍地向上或向外扩散,达到与上述相同之散热效果。
承上所述本创作确实可改善习知技术所衍生之种种缺失,并具有绝佳之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5a、图5b、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与组合图及导热管正视图,本实施与上述实施之不同处如图所示,在前述凸座43之下端面431开设有至少一导沟432及一凹槽433,且前述导沟432与前述凹槽433相对该凸座43分别横向及纵向延伸且交错连通,该导沟432系从前述凸座43之前端434连通延伸至后端435,因凹槽433与前述导沟432呈垂直交错连通,故前述凹槽433系向前述凸座43之侧面436、437延伸,并且连通贯穿前述侧面436、437。
另者,导热管6具有一导热端61,该导热端61系对应容设于前述导沟432中,另者,上述凹槽433对应容设一底板8,前述底板8系具有一接触面81,并可接触至少一发热单元5,并于前述接触面81之另一面设有一沟槽82,该沟槽82对应容设该导热管6,则导热管6被固设在导沟432与沟槽82间。
前述导热端61之外形如图6所示具有两相对之接触面611、612,及从接触面延伸的两相对侧边613、614,前述接触面611、612为一平面,则该接触面611、612其中任意一贴合导沟432的内壁,另一面则贴合底板8之沟槽82的内壁,透过沟槽82将前述导热管6压制并固定于前述散热器4上,藉由导热管6加速热源之热传导速率藉以提升散热效率。
前述导热管61与导沟432及沟槽82之间系可以涂布有热传黏着剂(例如锡膏等)结合者。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含:一散热基部,该散热基部一面垂伸形成复数鳍片,另一面设有一凸座,该散热基部两侧分别延伸突出并相对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前述鳍片间形成一第一空间,且至少一透孔贯穿前述散热基部连通前述第一空间,前述第一空间及透孔系连通前述基部的两外侧区域,则冷流体从前述凸座的两外侧区域进入,并通过前述透孔及前述第一空间以带走鳍片传导之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鳍片的每一鳍片具有至少一沟槽,该等沟槽连通前述第一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贯穿鳍片延接至前述散热基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孔系连通前述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部与上述鳍片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部与上述凸座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对应容设一底板,该底板更包含有:
一接触面,系可接触至少一发热单元;
一沟槽,系设于上述接触面之相反面,并可供导热管容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导沟及底板间涂布具热传效果之黏着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07323U CN201263282Y (zh) | 2008-09-22 | 2008-09-22 | 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107323U CN201263282Y (zh) | 2008-09-22 | 2008-09-22 | 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63282Y true CN201263282Y (zh) | 2009-06-24 |
Family
ID=4080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2107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3282Y (zh) | 2008-09-22 | 2008-09-22 | 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63282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2404A (zh) * | 2013-10-09 | 2015-04-29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及散热结构 |
CN107471754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式耐腐蚀性散热片 |
CN107567249A (zh) * | 2017-09-13 | 2018-01-09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型散热片 |
CN107611105A (zh) * | 2017-09-13 | 2018-01-19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散热片 |
CN107644856A (zh) * | 2017-09-13 | 2018-01-30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组装式散热片 |
-
2008
- 2008-09-22 CN CNU2008202107323U patent/CN20126328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2404A (zh) * | 2013-10-09 | 2015-04-29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及散热结构 |
CN107471754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卸式耐腐蚀性散热片 |
CN107567249A (zh) * | 2017-09-13 | 2018-01-09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型散热片 |
CN107611105A (zh) * | 2017-09-13 | 2018-01-19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散热片 |
CN107644856A (zh) * | 2017-09-13 | 2018-01-30 |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 一种组装式散热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04200B2 (en) | Loop thermosyphon using microchannel etched semiconductor die as evaporator | |
CN203038910U (zh) | 液冷式冷却装置 | |
CN101212884B (zh) | 散热装置 | |
CN201263282Y (zh) | 散热器 | |
CN106252309B (zh) | 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微通道液冷散热器及导冷插件 | |
CN212695142U (zh) | 一种具有断续斜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 |
CN100468707C (zh) | 循环热管散热器 | |
CN106332529A (zh) | 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 | |
CN104159437B (zh) | 复合散热装置 | |
CN107977064B (zh) |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 |
CN104576573A (zh) | 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5883830U (zh) | 基于均热板的液冷vpx机箱高效散热装置 | |
CN101431878A (zh) | 单板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盒式电子设备以及通信机柜 | |
CN106683831A (zh) | 异形油道片式散热器 | |
CN105722379A (zh) | 散热系统及具有所述散热系统的通讯设备 | |
CN106061207A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201263281Y (zh) | 散热器 | |
CN109152310A (zh) | 一种多圆弧微通道散热装置 | |
CN211702842U (zh) | 水冷板 | |
CN210689331U (zh) |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散热铝板 | |
CN210200494U (zh) | 一种应用在变压器上的水冷散热组件 | |
CN2907194Y (zh) | 显示卡的多重散热结构 | |
CN201869494U (zh) | 一种散热片 | |
CN201336785Y (zh) | 散热器 | |
TWM515761U (zh) | 散熱裝置組合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