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1653B -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1653B
CN104701653B CN201410852879.2A CN201410852879A CN104701653B CN 104701653 B CN104701653 B CN 104701653B CN 201410852879 A CN201410852879 A CN 201410852879A CN 104701653 B CN104701653 B CN 104701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ments
contact
plug
type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2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1653A (zh
Inventor
G·帕尼茨
C·谢尔哈斯
V·塞佩尔
D·敦克尔
M·沙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701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1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1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导电的触头材料(3)构成的触头元件,触头元件(1)被构造成能够在插入方向(E)上被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内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借助于积极锁止连接(60)被固定在插塞型连接器中。为了提供被固定以防止从插塞型连接器中不期望移除的、并且同时可被以非破坏性方式引导穿过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和/或密封件的触头元件(1),根据本发明提供有触头元件,其中积极锁止连接(60)包括在触头元件(1)上侧(7)处的捕获开口(9),该开口在插入方向(E)上由两个引导面(21、21’)界定,其中引导面(21、21’)由加固区域(Va、Vb)形成,其中触头材料(3)在至少两个层中至少部分地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重叠于本身。

Description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导电的触头材料构成的触头元件,该触头元件被构造成能够在插入方向上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内,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借助于积极锁止连接被固定在插塞型连接器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触头元件的布置。
背景技术
触头元件一般被用在壳体中并由壳体保持。为了将触头元件以安全的方式保持在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中,使用积极锁止连接,使得或者壳体的部分突出进入触头元件的开口内或者触头元件的部分突出进入插塞型连接器壳体中的开口内。因为触头元件经常由薄壁材料生产,例如,借助于弯曲/冲压技术,所以这些材料相对于触头元件从插塞型连接器不期望的释放具有低的阻力。当触头元件被插入或被释放时,触头元件或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经常会被损坏。已知的触头元件的问题还有,当触头元件被使用在具有密封元件的插塞型连接器中时,触头元件通过密封元件进入/离开插塞型连接器的插入或移除导致密封元件的损坏。如果单个触头元件从插塞型连接器的维修或者更换发生,则材料以及支出的增加可由此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头元件,其可以以一种可靠并安全的方式被保持在插塞型连接器中,并且当触头元件被插入插塞型连接器内或者从插塞型连接器移除时不会损坏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和/或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上文提到的一种触头元件来实现,积极锁止连接包括在触头元件的上侧处的捕获开口,该开口在插入方向上由两个引导面界定,并且引导面由加固区域形成,其中触头材料在至少两个层中至少部分地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重叠于本身。
捕获开口可以用来固定触头元件在插塞型连接器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的捕获元件可突出进入触头元件的捕获开口内,或者捕获元件可从触头元件内侧通过捕获开口突出进入相应地构造的壳体的开口内。界定捕获开口的引导面可提供触头元件通过插塞型连接器的密封件或壳体的非破坏性的引入。特别地,插塞型连接器的密封件可沿着引导面滑动而不被损坏。引导面由加固区域形成使得一旦作用在触头元件上的力与插入方向相反,接合的触头元件不会被损坏或从插塞型连接器被释放,这种情况在非加固的触头元件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加固区域由触头材料的至少双层区域形成。触头元件可由此在加固区域中具有增加的壁厚。当触头元件被布置为突出通过捕获开口时,加固区域固定触头元件的配件(fitting)。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法可以借助于不同的实施例而被进一步地改进,不同的实施例具有各自的优点并可以任意彼此结合。这些实施例以及相关的优点在下文中陈述。
根据第一有利的改进,触头元件可具有可以横向于插入方向弹性地重定向的触头臂。该触头元件可以因而被用于接触在电镀电路板上的导体条。触头臂可特别地被布置在触头元件的两个侧壁之间。该触头臂因而至少在非重定向的初始位置被保护而免受于外部影响。
触头臂可具有通道,该通道以波状(undulating)方式被弯曲并且可特别地包括面对触头元件的上侧的顶点位置。该顶点位置在触头臂的凸面处可具有用于重定向触头臂的触发区域(activation region)。如果指向触头元件内的力被施加于该触发区域,则触头臂在向下的方向上被重定向。为了能够固定触头臂的接触,触头臂在触发区域中可具有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特别地可能由大致在插入方向上延伸的焊珠(bead)形成。
触头臂可具有接触区用于电接触。该接触区可特别地被布置在触头臂的自由地可移动的端部处。为了实现与印刷电路板特别良好的接触效果,该接触区可具有向下定向的肋条(rib)结构并且该肋条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突起。该至少一个突起由肋条形成。该接触区还可被成形为在向下的方向上是凸面的。如果该接触区具有肋条结构,这些肋条可被布置为在插入方向上跟随凸面的曲率。
侧壁可被朝着彼此部分地弯曲使得弯曲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并形成触头元件的至少一个加固区域的层。
为了获得以特别紧密的方式构造的触头元件,触头元件至少在捕获开口和引导面的区域中具有盒状的轮廓。
在至少一个加固区域的至少一个表面处可形成引导面,该引导面在插入方向上从起始部(beginning)到远至捕获开口是连续的并无弯曲的。在这种方式下,引导面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构造。用于触头材料表面的触头材料一般是足够平滑的以能够形成引导面。在加固区域中的触头材料的层优选地被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它们的表面被优选地定向在上侧的方向上。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在插入方向上至少一个在插入方向上倾斜的倾斜的前导构件可在远离捕获开口的端部处邻接至少一个引导面。在该示例中,至少一个倾斜的前导构件可特别地在朝着触头元件的内侧方向上被弯曲。这有利地用于引导触头元件通过插塞型连接器的密封件或壳体并且可以确保密封元件沿着触头壳体的滑动而该密封件不由锋利的边缘损坏。
至少一个倾斜的前导构件可以以一种通过其由加固区域的至少一层形成的特别简单的方式构造。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通过触头元件的观察孔可被布置在定位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处,未约束的观察轴线从观察孔延伸到触头部分。通过该观察孔,对触头元件的内侧(尤其是触头部分)的控制可被执行。这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是有利的。如果上文提到的触头臂存在于触头部位,则触头臂的位置(尤其在未重定向的初始位置上)可以通过观察孔被确定。
在被定向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处,侧壁可横向于插入方向朝着彼此弯曲使得圆化区域被生产出。因为该圆化区域形成了面向前方的遮蔽部(screen),所以它可以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帮助引导触头元件通过插塞型连接器的密封件或壳体。该圆滑区域可以由弯曲两次的侧壁形成,或者由朝着彼此弯曲的两个侧壁形成。在前部区域中,至少一个弯曲的侧壁可具有形成观察孔的凹处。
为了获得特别稳固的触头元件,如果该触头元件的触头本体还没有显著的变形,在逆着插入方向的卷曲部分处,为了在一条线上卷曲触头元件,触头材料被成形,加固区域的至少一个层可形成至少一个加固唇部,该加固唇部可以从上侧延伸到触头元件(尤其是本体)的相对的内壁。
为了进一步改进触头元件的稳定性,至少一个加固唇部可以与本体内侧的侧壁邻接。加固唇部则与侧壁彼此靠着而支撑侧壁。还为了增加触头元件在与侧壁平行的方向上的稳定性,加固唇部可与相对的内壁邻接。
为了获得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构造的加固唇部以及紧凑的触头元件,至少一个加固唇部可形成引导面的延续。加固唇部特别地可由引导面的区域形成,该区域在朝着相对的内壁方向被弯曲。为了便于引导面的弯曲并且为了实现侧壁之间良好的固定,加固唇部可在其面对引导面的一侧是比其布置在侧壁之间的一侧更窄的。
为了防止插塞型连接器中的触头元件的错误插入或使该错误插入更为困难,加固区域可形成至少一个错误插入防止区域,其中横截面不具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垂直的对称轴线。触头元件可以因而仅在一个方向上并且仅在一个朝向下被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内。
为了获得特别简单生产出的错误插入防止区域,至少一个加固区域的上层可没有连续地延伸远至错误插入防止区域中的相对侧壁。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触头元件可具有相对的捕获开口,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突出的至少有一个固定齿。当触头元件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片时该固定齿是特别有利的。为了固定触头元件使其抵抗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滑动,固定齿则可以穿透(penetrate)进入到至少部分地在印刷电路板内的接触位置。然而,固定齿还可以被用于将触头元件附加地固定在插塞型连接器的壳体中。
为了便于引入印刷电路板内,固定齿可以突出(pointed)的方式被构建在其远离触头元件朝向的端部处,或者为了当触头元件沿着印刷电路板被移动时不损坏电路板的导体条该固定齿可以是轻微圆化的。为了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将触头元件的末端固定在电路板上使其抵抗位移,至少一个固定齿可在插入方向上被布置在末端和开口之间。如果触头元件具有弹性地可重定向的触头臂,则固定齿可被布置在触头臂和开口之间。
为了获得特别简单被生产出的固定齿,至少一个固定齿可从至少一个侧壁延伸。因为借助于作用在侧壁的相对端部(至少一个固定齿从所述侧壁延伸)的压力,至少一个固定齿可被降低(lowered)而进入印刷电路板内,所以该装置是进一步有利的。侧壁则以力传送方式作用在至少一个固定齿上。
作为将触头元件固定在壳体中的替代,壳体的捕获突起突出穿过触头元件的捕获开口,触头元件可具有从捕获开口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向上突出并可以被弹性地重定向的位置固定元件,该位置固定元件具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弯曲部分和端部部分以无弯曲和无折叠的方式邻接的前导面,并且该端部部分终止于本体的容积内的自由端部。
从开口突出的位置固定元件的上侧不具有弯曲或边缘,由此触头元件可以既在插入方向上又逆着插入方向被推压穿过密封元件而位置固定元件不会撕裂(tearing)或者刮坏(scratching)该密封件。因为端部部分被定位为其自由端部在触头元件的本体的容积内侧,所以当触头元件被引导穿过时该位置固定元件的自由端部不损坏密封件(而这种损坏会发生在传统触头元件的传统捕获舌部的使用情况中)。该位置固定元件可被弹性地重定向,并且因此为了防止这些元件或者其自身的损坏,当触头元件被引导穿过密封件或者壳体时可以远离该密封件或者壳体移动。
为了获得特别紧凑的触头元件,位置固定元件可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在侧壁之间,所述侧壁在插入方向上延伸。这种布置可进一步提供对位置固定元件的保护。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位置固定元件可由侧壁引导为至少部分地在侧壁之间。工作的可靠性可以由此被增加。
为了改进沿着触头元件的上侧滑动的密封件的引导,位置固定元件的基部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面的下面。位置固定元件的基部可优选地被布置在位置固定元件的与自由端部相对的端部处。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位置固定元件可由加固区域的层的至少一个形成。位置固定元件可特别地以整体的方式、由加固区域的层的一个形成。这种触头元件以特别紧凑并稳定的方式被建造。位置固定元件的基部形成位置固定元件的大体上稳定的端部,该基部在这种情况下可被定位在加固区域中,由此位置固定元件以稳定的方式被保持。
为了在触头元件上获得位置固定元件的稳固的安装,并为了防止位置固定元件的远离触头元件的不期望的弯曲,自由端部可在引导面下延伸,其形成了位置固定元件的止动部。为了获得紧凑的触头元件,自由端部可在形成了加强唇部的引导面下延伸。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弯曲部分可具有凸面的支撑区域,该支撑区域逆着插入方向突出。因为支撑区域逆着插入方向突出,所以它能够有效地保证触头元件的层在插塞型连接器中的位置,使其抵抗触头元件逆着插入方向的位移。捕获位置的支撑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特别地与壳体的开口的内侧邻接。在该示例中,当超过最大被允许的力时,凸面的凸率可确保位置固定元件逆着插入方向被弹性地重引导进入本体的捕获开口内并且触头元件可以从插塞型连接器中被释放。该凸面的凸率进一步实现触头元件逆着插入方向被非破坏性引导穿过密封件。
为了将支撑区域逆着插入方向支撑在触头元件上并由此达到触头元件在插塞型连接器中的的良好固定,在凸面的支撑区域和自由端部之间的弯曲部分可具有在倾斜的前导构件的方向上倾斜的后部区域。
当超过最大可允许力时,为了确保弯曲部分逆着插入方向的弹性可变形性,弯曲部分可在从凸面的支撑区域朝着自由端部的第二弯曲部。如果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意图从插塞型连接器中被释放(例如,借助于拉力),力逆着插入方向被施加到触头元件上,则凸面的支撑区域可在插入方向上以弹性的方式弯曲。第二弯曲部确保弹性变形使得当力下降(subsides)时,该弯曲部分又可以弯曲回到其初始位置。如果凸面的支撑区域在插入方向上轻微地弯曲,则后部区域可以一种其形成倾斜的前导构件的方式弹性地变形,该倾斜的前导构件逆着插入方向延伸并且壳体中的开口的边缘可以在其上滑动,位置固定元件被重定向在该构件内并且触头元件能够从插塞型连接器中被移除。
为了确保自由端部在本体的容积内的特别稳固的安装,自由端部可被构建成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重叠引导面的舌部。在该示例中,该舌部和引导面可至少部分地平行于彼此延伸。引导面可形成用于舌部的止动部。该舌部和引导面可确保位置固定元件不可以被重定向在触头元件的本体外,而由此能够破坏密封件。
为了获得以特别紧凑的方式构建的触头元件,舌部可重叠于形成了加固唇部的引导面。
弯曲部分特别地与凸面支撑区域、第二弯曲部以及舌部形成S形的轮廓。在该示例中,后部区域由从凸面的支撑区域至第二弯曲部的过渡部(transition)形成。
为了进一步改进穿过密封件或者壳体的引导,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元件在至少一个重定向的引导穿过位置可被至少部分地降低进入本体内。
为了获得可以特别简单并且划算地生产的触头元件,该触头元件可借助上文提到的所有设备(只要它们是存在的)、以单体弯曲/冲孔部件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接触的布置可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实施例的任意一个的触头元件,触头元件具有可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弹性地重定向的触头臂以及可以在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被移置的对立元件,该对立元件在接触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被移置并且触头臂由此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被弹性地重定向。由于这种布置,可能的是,例如,印刷电路板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而被接触。这种布置可附加地包括印刷电路板,在接触位置的触头臂被降低到印刷电路板的导体面上并以导电的方式被连接到该印刷电路板。
上文所述的用于电接触的布置可通过触头元件来改进,该触头元件具有被定向在插入方向上的指向区域(pointed region)、在相对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侧壁里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齿,并且在接触位置的该固定齿已经至少部分地被引入印刷电路板内。在这种布置中,触头元件被固定既通过其积极锁止连接而使其抵抗在插塞型连接器中的滑动、又通过至少一个固定齿使其抵抗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滑动。
在下文中,本发明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实施例和附图被更详细地解释。在实施例中通过示例的方式图示的特征组合可以与上文的解释一致,该解释由与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特性(所述特性对特定应用来说是必须的)一致的附加特征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接触的布置一致的特征来补充。根据上文的解释,如果在实施例中描述的单个特征的作用在特定的应用中是不显著的,则该特征还可被省略。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具有相同功能和/或相同结构的元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触头元件的纵向轴线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前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横截面图;
图5是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电接触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的挖切部(cut-out);
图6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触头臂的接触区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如图6中的示出的接触区的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触头臂的触发区域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附图1到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结构。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的功能结合用于电接触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来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1的示意图并且图2是纵向截面图。触头元件1作为单体弯曲/冲孔部件由导电触头材料3形成。触头元件1的本体5在插入方向E上延伸。在被定向在插入方向E上的端部处,触头元件1具有末端区域S,该末端区域S具有末端26并且在其被定向在逆着插入方向E的方向上的末端处具有卷曲区域C。
本体5在其上侧7处具有捕获开口9。捕获开口9由引导面21、21’进行限定。引导面21、21’以连续的并且无弯曲的方式从起始部56、56’延伸至捕获开口9。在其远离捕获开口9的端部处,引导面21、21’具有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延伸的捕获边缘。引导面21、21’由加固区域Va、Vb形成。每个加固区域Va、Vb在加固区域Va中具有两个重叠的层23a和23a’和在加固区域Vb中的两个重叠的层23b和23b’。触头元件1的本体5具有侧壁24和24’。层23a和23b在朝着相对侧壁24的方向上从侧壁24延伸。层23a’和23b’在朝着侧壁24’的方向上从侧壁24延伸。加固区域Va,Vb的两个层与彼此邻接并且与触头元件1的上侧7平行地延伸。加固区域Va、Vb桥接(bridge)侧壁24和24’。在捕获开口9和加固区域Va和Vb的区域中,本体5具有大体上盒状的轮廓。引导面21、21’是由加固区域Va和Vb的层23a’和23b’的表面25、25’形成的。
形成引导面21、21’的层23a’和23b’在其被远离捕获开口9定向的端部处朝着本体5的内侧I倾斜。倾斜的前导构件27、27’可由此由触头材料3形成。
在加固区域Vb中,层23b以及由此形成的引导面21’在朝着相对内壁35的方向上被延续(continued)。加固唇部33由该延续部形成。加固唇部33被定位在加固区域Vb、和在侧壁24和24’之间的卷曲区域C之间。加固唇部33与侧壁24和24’相对于彼此支撑。当卷曲区域C中的触头材料3为了将触头元件1连接至电导体而被成形时,该支撑是特别有利的。加固唇部33参考图4被详细地描述。
在末端区域S中,触头元件1具有被弹性地重定向的触头臂28。触头臂28可以远离上侧7(即在向下的方向上)被弹性地重定向并且可以被用于接触印刷电路板。触头臂28具有被定向在插入方向E上、用于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接触区29以及以凸面的方式被向上定向的触发区域30。接触区29被定位在触头元件1的触头部分53中。当触头元件1被引入到壳体内或穿过插塞型连接器的密封件时,为了保护触头臂28,的侧壁24、24’在上部保护部分30’中、平行于插入方向E被朝着彼此弯曲,并且借助于底切布置32与彼此接合。上部保护部分30’被布置在触头臂28之上。在末端26处,侧壁24、24’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被朝着彼此弯曲使得末端26是圆化的并且使得在插入方向E上被定向护罩52被形成。
在末端区域S中,布置有从侧壁24、24’远离触头元件1延伸的两个固定齿47。固定齿47可以尖的或轻微圆化的方式被构建。固定齿47相反于上部保护部分30’延伸。在插入方向E上,固定齿47被安置在末端26和触头臂28之间。
图3是与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1的逆着插入方向E的前视图。在末端26处,侧壁24和24’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被朝着彼此弯曲使得触头元件1在插入方向E上被部分地封闭。当触头元件1被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内时触头臂28(如果存在)由此被保护。在末端26的区域中的弯曲侧壁24,24’具有与其一起形成了观察孔51的凹陷部49,49’。通过观察孔51,无约束的(unrestricted)观察轴线54从观察孔51延伸至触头部分53。在触头部分53中布置有触头臂28的接触区29,其位置(特别地相对于加固区域Va的位置)可以通过观察孔51被证实。
加固区域Va构成了第一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的横截面中,在加固区域Va中的触头元件1不具有任何对称的轴线。加固区域Va由此是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被形成为在朝着侧壁24’的方向上从侧壁24延伸的层23a’没有连续地被构建为远至相对的侧壁24’。
图4是沿着图2中画出的A-A截面的平面(当在插入方向E上观察时)的截面图。加固区域Vb形成了第二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以与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相同的方式由没有连续地延伸远至相对的侧壁24’层23b’形成。由于这种非对称的横截面,触头元件1仅从一个方向可以被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的互补开口内。然而,从相反的方向至互补开口内的引入是不可能的。
加固唇部33逆着插入方向E从加固区域Vb中的层23b’延伸。加固唇部33被布置在侧壁24、24’之间并且被定向在相对内壁35的方向上。加固唇部33通过弯曲触头材料3由层23b’形成。倾斜的前导构件27’通过弯曲触头材料3形成。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的横截面上,加固唇部33在其面对倾斜的前导构件的端部处比在其在侧壁24、24’之间的区域中更窄。由于上部窄区域,使得为了形成倾斜的前导构件27’和为了定位加固唇部33的触头材料3的弯曲更为方便。在侧壁24和24’之间的区域内的加固唇部33的膨胀用于适应触头元件1的尺寸使得加固唇部33是与侧壁24和24’邻接的并且可以靠着彼此支撑它们。加固唇部33并入(merges into)倾斜的前导构件27’内使得它们共同形成连续的区域。作为上文描述的加固唇部33的构造的替代部,它还可被定向在朝着卷曲区域C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引导面21’仅轻微地成角度。沿着密封件的滑行可以由此被改善。
图5是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的两个触头元件1电接触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A的、沿着与插入方向E平行的纵截面的截面视图。布置A可具有大量的触头元件1。根据本发明的触头元件1的功能将参考触头元件1来描述,因为在图5中图示的布置A中的触头元件1以相对于彼此同步(synchronous)的方式工作。触头元件1被固定在插塞型连接器(未示出)的壳体57中的捕获位置R中。为了固定在插入方向E上,壳体57具有突出进入到捕获开口9内的捕获突起59。捕获突起59和捕获开口9形成积极锁止连接60。作为替代部,触头元件1可具有位置固定元件(未示出),该位置固定元件可以被弹性地重定向进入触头元件1的本体5内,并且在其中触头元件1被固定在壳体57中的位置上、从捕获开口9突出并且进入壳体的开口(未示出)内。积极锁止连接由此形成在触头元件1和壳体57之间并且只要不超过最大可允许的力则触头元件1不再可以从壳体57中移出。
布置A具有一个对立元件61。该对立元件61可以在插入方向E上移动。如果对立元件61逆着插入方向E被移动,促动部分63施加力至触头臂28的触发区域30,由此其会在横向于插入方向E上被重定向。布置A还包括印刷电路板65。如果触头臂28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远离促动部分63被重定向,则接触区29被置于印刷电路板65上并且可以相对于印刷电路板65的导体条67产生电连接。
在其中触头臂28与其接触区29被置于导体条67上并且由此触头元件1和导体条67之间产生电连接被产生的接触位置(未示出)中,对立元件61还可施加压力至触头元件1的侧壁24,24’使得触头元件1至少与其末端区域S在朝着印刷电路板65的方向上被重定向或者弯曲。在该示例中,固定齿47被轻微嵌入印刷电路板65中使得触头元件1不再可以相对于印刷电路板65被移置。当布置A借助于振动而被摇晃或者当电路板65或触头元件1因热变化而变形且触头元件1由此在印刷电路板上滑动时,上述固定齿47与印刷电路板65的嵌入是特别有利的。
理想地,固定齿47被嵌入到印刷电路板65的与触头臂28接触的导体条67旁。然而,在该示例中至少一个固定齿47还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引入导体条67内。附加于触头臂28和导体条67之间的电连接,电接触借助于相对于导体条67的固定齿47由此被产生。该布置优选以一种方式配置使得印刷电路板65逆着插入方向E的位移导致对立元件61逆着插入方向E的位移。触头臂由此在朝着印刷电路板65的方向上被重定向并且导体条67被接触。为了释放连接,对立元件61又可与印刷电路板65一起在插入方向E上被移置,由此固定齿47被从印刷电路板65抬起并且触头臂28被重定向回到触头元件1的本体5内。
当触头元件1被插入壳体57内时,倾斜的前导构件27滑动经过捕获突起59的倾斜引入构件69使得触头元件1插入壳体57内而不会损坏触头元件1或捕获突起59是可能的。在图5中图示的捕获位置,捕获突起59突出进入触头元件1的捕获开口9内。触头元件1可以逆着插入方向E被移置仅直到捕获边缘22与壳体57的捕获突起59邻接。触头元件1在逆着插入方向E的方向上的另一位移由此被有效地防止。
图6是沿着图2中画出的截面B-B的平面的、接触区29的优选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并且图7是沿图6中画出的截面C-C的平面的、相同实施例的纵截面图。接触区29具有被向下(即远离上侧7)定向的肋条结构31。在该示例中单个肋条31a可被冲压使得在横截面中具有圆的、矩形的、三角形的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形状。肋条31a构成远离触头元件1被定向的突起部分。肋条结构31大体上在插入方向E上延伸并且在该示例中跟随接触区29曲率K。由于肋条结构31,当触头臂28被定位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区29的滑动可以被改善使得对印刷电路板或触头臂28损坏的风险可以被降低。因为肋条31可以被轻微地嵌入印刷电路板的导电涂层中,所以触头臂28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电接触还可以被改善。由于提供有多个肋条31,可以确保的是至少一个肋条不断地(constantly)产生良好的电接触。当然,为替换肋条结构还可使用被不同地构建的突起。
图8示出了沿着图2中图示的截面D-D的平面的根据本发明的触发区域30的优选实施例。触发区域30具有加固结构32。加固结构32可借助于弯曲或冲压在触发区域30中触头材料3形成。加固结构32优选地构建成焊珠32a。焊珠32a的纵向方向32b大体上在插入方向E上延伸并且跟随凸面的触发区域30的路径。
加固结构32用于加固在触发区域30中的触头臂28。一方面,当触头臂28接触印刷电路板时触发区域30的塑性变形的风险由此被降低,使得触头元件1可以被多次使用或多次接触。另一方面,加固结构32减少了在触头臂28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接触过程中的触发区域30的弹性变形。施加至触发区域30的力由此以有效的方式被定向至接触区29,由此触头臂28与其接触区29以特别稳固的方式被定位在印刷电路板上。
附图标记
1 触头元件
3 触头材料
5 本体
7 上侧
9 捕获开口
21,21’ 引导面
22、22’ 捕获边缘
23a、23a’ 层
23b、23b’ 层
24、24’ 侧壁
25、25’ 表面
26 末端
27、27’ 倾斜的前导构件
28 触头臂
29 接触区
30 触发区域
31 肋条结构
31a 肋条
32 加固结构
32a 焊珠
32b 纵向方向
33 加固唇部
35 内壁
47 固定齿
49、49’ 凹陷部
51 观察孔
52 护罩
53 触头部分
54 观察轴线
55、55’ 错误插入防止区域
56、56’ 引导面的起始部
57 壳体
59 捕获突起
60 积极锁止连接
61 对立元件
63 促动部分
65 印刷电路板
67 导体条
69 倾斜引入构件
A 布置
C 卷曲区域
S 末端区域
E 插入方向
I 本体的内侧
K 曲率
R 捕获位置
Va、Vb 加固区域

Claims (15)

1.一种触头元件(1),其由导电的触头材料(3)构成,所述触头元件(1)被构造成能够在插入方向(E)上被插入到插塞型连接器内,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借助于积极锁止连接(60)被固定在插塞型连接器中,其中所述积极锁止连接(60)包括在触头元件(1)的上侧(7)处的捕获开口(9),所述开口在插入方向(E)上由两个引导面(21、21’)界定,并且其中所述引导面(21、21’)由加固区域(Va、Vb)形成,其中所述触头材料(3)在至少两个层中至少部分地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重叠于本身,其中加固区域(Va、Vb)的至少一个层(23a、23a’、23b、23b’)形成从上侧(7)延伸到所述触头元件(1)的相对内壁(35)、且与触头元件(1)的本体(5)的侧壁(24、24’)邻接的至少一个加固唇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至少一个加固区域(Va、Vb)的至少一个表面(25、25’)形成在插入方向(E)上从起始端(56、56’)远至所述捕获开口(9)的连续且无弯曲的引导面(2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在插入方向(E)上,在插入方向(E)上倾斜的至少一个前导构件(27、27’)在远离所述捕获开口(9)的端部处邻接至少一个引导面(2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倾斜的前导构件(27、27’)是由至少一个加固区域(Va、Vb)的至少一个层(23a、23a’、23b、23b’)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至少一个倾斜的前导构件(27、27’)在朝向本体(5)的内侧(I)的方向上被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穿过所述触头元件(1)的观察孔(51)被布置在定位在插入方向(E)上的末端(26)处,其中无约束的观察轴线(54)从所述观察孔(51)延伸到触头部分(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固唇部(33)形成引导面(21、21’)的延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固唇部(33)与相对内壁(35)邻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至少一个加固区域(Va、Vb)形成至少一个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55’),其中横截面不具有相对于插入方向(E)垂直的对称的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错误插入防止区域(55、55’)中,至少一个加固区域(Va、Vb)的上层(23a’、23b’)没有连续地延伸远至相对的侧壁(24、24’)。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相反于捕获开口(9)的触头元件(1)具有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齿(4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齿(47)在插入方向(E)上被布置在末端(26)和所述捕获开口(9)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齿(47)从至少一个侧壁(24、24’)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元件(1),其中所述触头元件(1)是作为单体弯曲/冲孔部件形成的。
15.一种用于电接触的布置,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元件(1),所述触头元件具有能够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E)被弹性地重定向的触头臂(28);能够平行于插入方向(E)被移置的对立元件(61);以及印刷电路板(65),所述对立元件(61)在接触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被移置并且所述触头臂(28)由此横向地相对于插入方向被弹性地重定向在印刷电路板(65)上并被定位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触头元件(1)在被定向在插入方向(E)上的末端区域(S)处具有在相对于插入方向(E)垂直的方向上从侧壁(24、24’)突出的至少一个固定齿(47),并且在所述接触位置的所述固定齿(47)至少部分地被引入所述印刷电路板(65)内。
CN201410852879.2A 2013-10-30 2014-10-30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Active CN1047016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22143.6 2013-10-30
DE201310222143 DE102013222143A1 (de) 2013-10-30 2013-10-30 Kontaktelement für einen Steckverbinder und Anordnung umfassend ein Kontakt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1653A CN104701653A (zh) 2015-06-10
CN104701653B true CN104701653B (zh) 2019-03-08

Family

ID=5175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2879.2A Active CN104701653B (zh) 2013-10-30 2014-10-30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561B2 (zh)
EP (1) EP2869403B1 (zh)
JP (1) JP6501490B2 (zh)
CN (1) CN104701653B (zh)
DE (1) DE102013222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6211B1 (de) * 2017-12-07 2020-09-0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ktrische verbindungsleitung
CN111656095B (zh) * 2018-02-05 2023-04-04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led组件紧固的灯具闭合构造
DE102018116566A1 (de) * 2018-07-09 2020-01-0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inrichtung und Kontaktsystem
DE102020207331A1 (de) * 2020-06-12 2021-12-1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Verbindergehäuse und verbinderanordnung für abgedichtete ringanschlüss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7521A1 (en) * 1987-09-15 1989-03-2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EP1775797A2 (en) * 2005-10-13 2007-04-18 J.S.T. Mfg. Co., Ltd. Perpendicular fitting female terminal and housing to mount it therein
EP2375512A1 (en) * 2010-04-07 2011-10-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168393A (zh) * 2010-10-18 2013-06-19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端接导线的电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8922A3 (en) * 1984-07-16 1987-11-04 Trw Inc.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JPH0730466U (ja) * 1993-11-08 1995-06-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雌端子金具
JP2894591B2 (ja) * 1994-10-28 1999-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構造
KR20010040240A (ko) * 1997-09-09 2001-05-15 티코 일렉트로닉스 로지스틱스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플러그-인 콘택트
JP3642417B2 (ja) * 2001-06-25 2005-04-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WO2007031110A1 (en) * 2005-09-14 2007-03-22 Fci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contact terminal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743109B2 (ja) * 2006-12-18 2011-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JP2008293722A (ja) * 2007-05-23 2008-12-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0049896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730132B2 (ja) * 2011-06-03 2015-06-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US8641438B2 (en) * 2011-07-11 2014-02-04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rd edge connector
JP5168393B2 (ja) * 2011-08-18 2013-03-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用端子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742741B2 (ja) * 2012-02-06 2015-07-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5910942B2 (ja) * 2012-05-29 2016-04-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保護カバー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7521A1 (en) * 1987-09-15 1989-03-2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EP1775797A2 (en) * 2005-10-13 2007-04-18 J.S.T. Mfg. Co., Ltd. Perpendicular fitting female terminal and housing to mount it therein
EP2375512A1 (en) * 2010-04-07 2011-10-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fitt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168393A (zh) * 2010-10-18 2013-06-19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端接导线的电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11565A (ja) 2015-06-18
EP2869403B1 (en) 2020-11-25
US20150118920A1 (en) 2015-04-30
JP6501490B2 (ja) 2019-04-17
CN104701653A (zh) 2015-06-10
EP2869403A1 (en) 2015-05-06
DE102013222143A1 (de) 2015-04-30
US9337561B2 (en) 201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4542B2 (ja) カンチレバーを有するフラットコンタクトソケット
US72733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US9184513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4701653B (zh) 用于插塞型连接器的触头元件及包括触头元件的布置
JP4456494B2 (ja) 端子金具
JP6342608B2 (ja) 雌端子
JP2006313751A (ja) 電気コネクタエレメント
JP2017054808A (ja) ブレード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04659512A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针式触头
JP2007165195A (ja) コネクタ
JP2006216321A (ja) 端子金具
JPH1041018A (ja) 短絡用端子金具
JPWO2004114467A1 (ja) 接続端子
JP4266361B2 (ja) コネクタ用リテーナクリップ
JP6551204B2 (ja) 端子金具
JP2018018658A (ja) 雌端子
JP2006228707A (ja) コンセント
JP5440453B2 (ja) コネクタ
JP2006216315A (ja) 端子金具
JP5626118B2 (ja) コネクタ
JP5720526B2 (ja) 端子金具
JP2014022355A (ja) 雌型端子
JP2023063847A (ja) 端子金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6216324A (ja) 端子金具
JP2010123554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after: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