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7977A -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7977A
CN104697977A CN201510126218.6A CN201510126218A CN104697977A CN 104697977 A CN104697977 A CN 104697977A CN 201510126218 A CN201510126218 A CN 201510126218A CN 104697977 A CN104697977 A CN 104697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chip
sers
silicon waf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6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耀
王后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262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79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7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79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菌捕获、细菌检测和抗菌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将SERS技术与银离子抗菌技术相结合,首先采用氢氟酸辅助的硝酸银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硅片SERS基底,然后在基底表面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用于细菌捕获。本发明构建的SERS芯片细菌捕获效率可以达到约60%;该芯片具有较好的SERS信号重现性;根据不同细菌的SERS特征指纹图谱,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实际体系中浓度低至1.0×102cell·mL-1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该芯片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其基底释放的银离子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其抗菌效率可以达到约97%。

Description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全文简称: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菌捕获、检测和抗菌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乃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超过3亿例(例如:肺结核、超级抗药菌等),导致每年超过200万人为此丧生(参见:Clin.Microbiol.Rev.2005,18,195-204)。目前达成的广泛共识是细菌感染诊断的越早,病人的成活率越高。因此,快速、灵敏同时低成本地检测临床样品(例如:患者唾液、痰和血液)中的病原菌变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运用较为成熟、经典的检测病原菌的方法是细菌培养,然而这种方法较为复杂且费时,其流程通常包括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数天、细菌菌落的形态观察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免疫分析等(参见:J.Clin.Microbiol.1999,37,2024-2026)。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已经采用多种光学分析方法成功实现快速(数十分钟到几小时)和高灵敏(单细胞水平)的细菌分析检测,这些方法包括基于胶体金的比色分析、基于荧光或化学发光的生物探针以及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光谱分析等(参见:Nat.Nanotech.2013,8,369-375;Angew.Chem.Int.Ed.2014,53,13734-13739;Nat.Commun.2013,4,1752)。SERS可以通过电磁场效应(electromagnetic effect)与化学效应(chemical effect)极大地增强拉曼信号(理论上可放大约1012~1014倍),这种增强使得细菌等分析物在极低浓度也能够得到清晰的SERS指纹谱(参见:Anal.Chem.2014,86,1525-1533)。SERS对于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也很强(例如:湿度、氧气等),该技术能够在各种各样复杂的实际体系中应用。而且SERS检测细菌时操作简单,无需染色或者特异性标记,不会破坏样品本身。
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报道将SERS技术应用于细菌检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发展新的SERS多功能分析平台,期望同时实现细菌的捕获、检测、抗菌。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无关于采用硅基SERS多功能平台对实际体系中细菌进行捕获、检测和抗菌的详细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细菌捕获、检测和抗菌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SERS技术与银离子抗菌技术相结合,首先采用氢氟酸辅助的硝酸银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AgNPs)修饰的硅片SERS基底(AgNPsSi),然后在基底表面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4-巯基苯硼酸(4-MPBA)或万古霉素】用于细菌捕获。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首先将硅晶片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再放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进一步清洗,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干净的硅晶片;
优选的,所述的硅晶片为0.01~20Ω*cm的p型或n型硅晶片,尺寸为0.25~10cm2
优选的,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0~40%,浓硫酸和过氧化氢体积比=1:(0.01~100)。
(2)将步骤(1)清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氟化氢溶液中进行振荡反应,得到表面覆盖大量硅-氢键(Si-H)的硅晶片;
优选的,所述的氟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40%。
进一步的,将步骤(1)清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氟化氢溶液中进行振荡反应1~60分钟。
(3)将步骤(2)得到的硅晶片放入硝酸银和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反应,得到表面均匀的原位生长一层银纳米粒子的硅晶片(AgNPsSi);
优选的,所述的硝酸银溶液浓度为1~5M,氟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40%,硝酸银溶液和氟化氢溶液体积比=1:(0.01~100)。
进一步的,将步骤(2)得到的硅晶片放入硝酸银和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反应1~60分钟。
(4)将步骤(3)得到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硅晶片放入含有细菌连接分子的溶液中震荡反应,在银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
优选的,所述的细菌连接分子为4-巯基苯硼酸或万古霉素,其浓度为0.01~100mM。
进一步的,将步骤(3)得到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硅晶片放入细菌连接分子的溶液中振荡反应1~24小时。
(5)将步骤(4)得到的材料取出,去离子水洗涤后氮气吹干,得到AgNPsSi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优选的,将步骤(4)得到的材料取出,去离子水洗涤2~5次后氮气吹干。
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细菌溶液中,缓慢搅动直至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多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
优选的,所述的细菌浓度为1.0×102~1.0×108cell·mL-1
优选的,PBS缓冲液冲洗芯片的次数为2~5次;
进一步的,将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置入细菌溶液中缓慢搅动5~40min。
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优选的,所述的细菌浓度为1.0×102~1.0×104cell·mL-1
进一步的,将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2~24小时。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本发明构建的SERS芯片细菌捕获效率可以达到约60%;该芯片具有较好的SERS信号重现性(RSD:约11.0%);根据不同细菌的SERS特征指纹图谱,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实际体系中浓度低至1.0×102cell·mL-1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该芯片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其基底释放的银离子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其抗菌效率可以达到约97%。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用于细菌捕获、检测和抗菌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的扫描电镜(a)和原子力显微镜(b)表征照片;
图3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对大肠杆菌(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捕获的扫描电镜表征照片;
图4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检测的SERS图谱;
图5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抑制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长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可由市场自由购得,均为分析纯;
实施例1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0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2.5mM)进行反应2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1mM 4-巯基苯硼酸的溶液中震荡反应6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1.0×103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2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2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5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3.0mM)进行反应3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5mM 4-巯基苯硼酸的溶液中震荡反应12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1.0×103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2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3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30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4.0mM)进行反应4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10mM 4-巯基苯硼酸的溶液中震荡反应18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1.0×103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2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4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40wt%氢氟酸浸泡硅片4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5.0mM)进行反应2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40mM 4-巯基苯硼酸的溶液中震荡反应24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5
取5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0wt%氢氟酸浸泡硅片3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2.0mM)进行反应3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50mM 4-巯基苯硼酸的溶液中震荡反应24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6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0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2.5mM)进行反应2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0.1mM万古霉素的溶液中震荡反应6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1.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18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7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5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3.0mM)进行反应3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1mM万古霉素的溶液中震荡反应12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4.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24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8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30wt%氢氟酸浸泡硅片2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4.0mM)进行反应4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10mM万古霉素的溶液中震荡反应18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4.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24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9
取1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40wt%氢氟酸浸泡硅片4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5.0mM)进行反应2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40mM万古霉素的溶液中震荡反应24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4.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24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实施例10
取5cm2大小单硅晶片3~6片置于洁净烧杯中于超声仪中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超声15分钟,得到表面无杂质无有机物的硅片备用。取40mL 98wt%硫酸和30wt%的过氧化氢体积比3:1的混合溶液,边加边缓慢摇匀。然后将硅片投入其中浸泡30分钟后以去除难溶杂质,然后去离子水清洗3~5次去除反应溶液备用。
用10wt%氢氟酸浸泡硅片30分钟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硅片表面形成Si-H键,然后将硅片平铺于培养皿中,光面朝上,向其中迅速加入15mL硝酸银溶液(2.0mM)进行反应30分钟,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银离子被Si-H键还原,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一层均匀银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硅晶片,放入含有80mM万古霉素的溶液中震荡反应24h,最后用氮气吹干表面,即可得到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加入5.0×102cell·mL-1细菌的溶液中,缓慢搅动30min,确保细菌较均一地吸附在芯片表面,除去细菌溶液,用PBS缓冲液冲洗芯片3次除去非特异吸附的细菌,拉曼分析细菌特征图谱;将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与4.0×103cell·mL-1细菌溶液在37℃的恒温振荡仪中培养24小时,随后转移到其他的圆底试管中,用数码相机对样品拍照记录,然后取一定量的菌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均匀的涂布在LB琼脂板上,然后将琼脂板倒置,在37℃下培养24小时,随后用凝胶成像仪对生长在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成像,然后对琼脂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来考察芯片抗菌能力。
图2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的扫描电镜(a)和原子力显微镜(b)表征照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的结果显示制备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中银纳米颗粒(AgNPs)的尺寸约为100nm,且较均一地分布在硅片表面。
图3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对大肠杆菌(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捕获的扫描电镜表征照片,通过电镜照片显示所制备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可以大量捕获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图4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检测的SERS图谱,其中图A为随机记录芯片上100个点所对应的4-MPBA的SERS图谱,结果显示该芯片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图B为E.coli在AgNPsSi上的SERS图谱(I),S.aureus在AgNPsSi上的SERS图谱(II),E.coli在4-MPBA-AgNPsSi上的SERS图谱(III),S.aureus在4-MPBA-AgNPsSi上的SERS图谱(IV)以及单纯4-MPBA-AgNPsSi的SERS图谱;图C-F为芯片浸泡在不同浓度的E.coli的SERS谱图(mapping):1×102(C),1×103(D),1×105(E),1×107cell/mL(F);图G-J为芯片浸泡在不同浓度的S.aureus的SERS谱图(mapping):1×102(G),1×103(H),1×105(I),1×107cell/mL(J);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芯片可以有效地检测浓度低至1.0×102cell·mL-1的细菌。
图5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抑制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长的图片,其中A图为通过液体培养基细菌生长浊度分析对三种基底:硅片(I),NPsSi(II)和4-MPBA-AgNPsSi(III)抗菌能力的考察;B图为通过细菌菌落计数法定量考察三种基底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抗菌能力;C图为考察三种基底在固体培养基中的抗菌能力;抗菌结果表明制备的芯片(4-MPBA-AgNPsSi)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其抗菌效率可以达到约9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首先将硅晶片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再放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进一步清洗,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干净的硅晶片;
(2)将步骤(1)清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氟化氢溶液中进行振荡反应,得到表面覆盖大量硅-氢键的硅晶片;
(3)将步骤(2)得到的硅晶片放入硝酸银和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反应,得到表面均匀的原位生长一层银纳米粒子的硅晶片;
(4)将步骤(3)得到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硅晶片放入含有细菌连接分子的溶液中震荡反应,在银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
(5)将步骤(4)得到的材料取出,去离子水洗涤后氮气吹干,得到AgNPsSi修饰上细菌连接分子的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晶片为0.01~20Ω*cm的p型或n型硅晶片,尺寸为0.25~10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0~40%,浓硫酸和过氧化氢体积比=1:(0.01~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清洗干净的硅晶片置入氟化氢溶液中进行振荡反应1~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银溶液浓度为1~5M,氟化氢溶液质量浓度为1~40%,硝酸银溶液和氟化氢溶液体积比=1:(0.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得到的硅晶片放入硝酸银和氟化氢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反应1~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连接分子为4-巯基苯硼酸或万古霉素,其浓度为0.01~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得到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硅晶片放入细菌连接分子的溶液中振荡反应1~24小时。
10.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CN201510126218.6A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979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6218.6A CN104697977A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6218.6A CN104697977A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7977A true CN104697977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4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6218.6A Pending CN104697977A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7977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225A (zh) * 2016-03-28 2016-08-10 苏州大学 一种定量检测实际水样中铅离子浓度的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0263A (zh) * 2017-03-22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4557A (zh) * 2017-04-18 2017-09-08 苏州大学 一种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tnt的检测方法
CN108254366A (zh) * 2017-09-19 2018-07-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基于苯硼酸功能化的银纳米粒子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CN109852954A (zh) * 2019-01-29 2019-06-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聚合物薄膜表面生长纳米金属钯颗粒的方法
CN109884031A (zh) * 2019-03-14 2019-06-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或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方法
CN112505017A (zh) * 2020-11-19 2021-03-16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sers技术检测血液中il-6的方法
CN113049671A (zh) * 2021-03-18 2021-06-29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钴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
CN113624736A (zh) * 2021-07-07 2021-11-09 张鑫 一种基于拉曼效应的微生物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CN114012103A (zh) * 2021-10-21 2022-02-08 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一种在硅表面制备尺寸可控银纳米粒子的方法
WO2022027185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抗微生物兼具检测效果的半导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62227A (zh) * 2020-08-03 2022-02-1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抗微生物兼具检测效果的半导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420727A (zh) * 2022-08-18 2022-12-02 福州汉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结肠癌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5230A1 (en) * 2004-08-20 2011-02-24 Illuminex Corporation Metallic Nanowire Array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2121042A (zh) * 2010-12-09 2011-07-1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鉴别饮用水致病菌的方法
CN102661944A (zh) * 2012-05-14 2012-09-1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金属粒子阵列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2759520A (zh) * 2012-05-14 2012-10-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
US8628727B2 (en) * 2005-04-08 2014-01-1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RS and LSPR
CN103926235A (zh) * 2014-05-04 2014-07-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鉴定希瓦氏菌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5230A1 (en) * 2004-08-20 2011-02-24 Illuminex Corporation Metallic Nanowire Array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8628727B2 (en) * 2005-04-08 2014-01-1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RS and LSPR
CN102121042A (zh) * 2010-12-09 2011-07-1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鉴别饮用水致病菌的方法
CN102661944A (zh) * 2012-05-14 2012-09-1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金属粒子阵列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2759520A (zh) * 2012-05-14 2012-10-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3926235A (zh) * 2014-05-04 2014-07-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鉴定希瓦氏菌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UEMEI HAN,ET.AL: "Highly sensitive, reproducible, and stable SERS sensors based on well-controlled silver nanoparticle-decorated silicon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龚正君: "水体中有害细菌快速检测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方法研究", 《学术动态》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225A (zh) * 2016-03-28 2016-08-10 苏州大学 一种定量检测实际水样中铅离子浓度的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0263A (zh) * 2017-03-22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0263B (zh) * 2017-03-22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4557A (zh) * 2017-04-18 2017-09-08 苏州大学 一种硅基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tnt的检测方法
CN108254366A (zh) * 2017-09-19 2018-07-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基于苯硼酸功能化的银纳米粒子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CN108254366B (zh) * 2017-09-19 2020-08-2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基于苯硼酸功能化的银纳米粒子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CN109852954B (zh) * 2019-01-29 2021-02-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聚合物薄膜表面生长纳米金属钯颗粒的方法
CN109852954A (zh) * 2019-01-29 2019-06-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聚合物薄膜表面生长纳米金属钯颗粒的方法
CN109884031A (zh) * 2019-03-14 2019-06-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或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方法
CN114062227A (zh) * 2020-08-03 2022-02-1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抗微生物兼具检测效果的半导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62227B (zh) * 2020-08-03 2024-05-2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抗微生物兼具检测效果的半导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2027185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抗微生物兼具检测效果的半导体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505017A (zh) * 2020-11-19 2021-03-16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sers技术检测血液中il-6的方法
CN112505017B (zh) * 2020-11-19 2023-07-2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sers技术检测血液中il-6的方法
CN113049671A (zh) * 2021-03-18 2021-06-29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钴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
CN113624736B (zh) * 2021-07-07 2023-12-08 张鑫 一种基于拉曼效应的微生物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CN113624736A (zh) * 2021-07-07 2021-11-09 张鑫 一种基于拉曼效应的微生物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CN114012103B (zh) * 2021-10-21 2023-03-07 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一种在硅表面制备尺寸可控银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14012103A (zh) * 2021-10-21 2022-02-08 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一种在硅表面制备尺寸可控银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15420727A (zh) * 2022-08-18 2022-12-02 福州汉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结肠癌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7977A (zh) 一种硅基sers多功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Alfreider et al. Groundwater samples do not reflect bacterial densities and activity in subsurface systems
CN104237203B (zh) 一种定量检测水样汞离子浓度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91342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wo-step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US8741595B2 (en) Coliform detection process and kit for use therein
Zhang et al. Imaging the microprocesses in biofilm matrices
Liss et al. Flocculation in natural and engineered environmental systems
CN102661944A (zh) 一种金属粒子阵列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
Aziziyan et al. Photonic biosensor based on photocorrosion of GaAs/AlGaAs quantum heterostructures for detection of Legionella pneumophila
Gao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plasmonic chip for bacteria capture, imaging, detection, and in situ elimination for wound therapy
CN105628758A (zh)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光敏材料的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27717A (zh) 多氯联苯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546331A (zh) 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修饰电极生物传感的应用
CN102321729B (zh) 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细菌数量的荧光显微计数方法
CN105084348B (zh) 一种制备水相可分散的导电石墨烯分散浆液或固体的方法
WO2008020875A2 (en) Method for effecting the rapid release of a signature chemical from bacterial endospores, and for detection thereof
Bessey et al. Comparison of materials for rapid passive col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CN115287058A (zh) 基于MXene量子点/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68140B (zh) 一种微纳米枝状银超亲水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表面增强拉曼衬底应用
CN111334291A (zh) 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开启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o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MOFs on microelectrode for trace mercury detection
CN103412020A (zh) 一种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Goss et al. Quantifying particulate matter deposition in Niwot Ridge, Colorado: Collection of dry deposition using marble inserts and particle imaging using the FlowCAM
Das et al. Exploring electrochemistry of carbon nanodo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oninvasive bacterial growth monitoring
CN112557364A (zh) 一种智能室内空气质量病毒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