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1280B -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 Google Patents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1280B
CN104691280B CN201410715034.9A CN201410715034A CN104691280B CN 104691280 B CN104691280 B CN 104691280B CN 201410715034 A CN201410715034 A CN 201410715034A CN 104691280 B CN104691280 B CN 104691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ducting element
optical conductor
air conduc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50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1280A (zh
Inventor
O·乌伦布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G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G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G,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4691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1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1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1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6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aspects
    • B60Q3/62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aspects using light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78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combined with lighting fix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导流元件,该空气导流元件具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第一光导体,该第一光导体具有枢轴销,在壳体中在枢轴销上设置有用于将光引入第一光导体中的照明用具,并且第一光导体在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纵向区域上延伸,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的光能够经由相对空气导流元件的朝向空气出口的前部的纵棱边平行延伸的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射出,并且第一光导体在与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对置的侧面上具有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引起对引入的光的反射并且如此构造,使得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第一光导体中的光基本上均匀地经由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射出,所述表面结构至少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的区域上延伸。

Description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空气排出口具有壳体、空气出口和连接在送风井上的接头,所述空气导流元件经由至少一个枢轴销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中,并且空气导流元件具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光导体。
背景技术
对空气导流元件(所谓的页片)至少局部地进行照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为此提出:将照明用具整合到页片中,或将照明用具设置在至少一个页片后面。
DE 39 09 645 C2公开了一种机动车中的加热装置或通风装置中的调节设备,在该调节设备中,可移动的操纵元件具有光导芯,该光导芯在一侧搭接光导板,使得灯光在出口端侧能够射入滑动元件中并穿过出口间隙射出。
DE 28 14 627 C2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内照明灯,其具有在乘客车厢的壁洞中的光源,其具有遮光板,该遮光板将壁洞遮盖并且将光源的光引向乘客车厢的下部区域。遮光板包括多个叠置的且向乘客车厢倾斜的页片,这些页片设置在风嘴中的出口中。倾斜的页片在朝向光源的下侧面上构造成镜面。在页片结构单元之后、在送风通道的中央设置有光源、例如白炽灯。页片的上侧面优选涂覆为吸光的,使得灯光能够仅仅经由页片和其下侧面转向地射出到乘客车厢中。由于设置在风道中,所以避免了白炽灯的过热。
DE 10 2006 011 125 A1公开了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气排出口,该空气排出口即使在环境光微弱的情况下也允许对运行状态进行视觉评估。为了这个目的,空气排出口的至少一个结构元件至少部分地由光导材料构成,可以将灯光引向该至少一个结构元件。
除了现有技术的这些设备的复杂而特别是易受损坏的构造之外,带有可使光线弥漫的元件的页片具有如下缺点:灯光例如经由页片的纵棱边不均匀地向前射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导流元件,其具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光导体,在该空气导流元件中提供在应该照明的整个区域上的均匀的光照射。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如下阐述的技术特征的空气导流元件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空气排出口具有壳体、空气出口和连接在送风井上的接头并且空气导流元件经由至少一个枢轴销可枢转地支承,该空气导流元件具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第一光导体,该第一光导体具有可枢转地支承在空气排出口的壳体中的枢轴销,其中,在壳体中在枢轴销上设置有用于灯光引入第一光导体中的照明用具,并且第一光导体在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纵向区域上延伸,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的光经由相对空气导流元件的朝向空气出口的前部的纵棱边平行延伸的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射出,并且第一光导体在与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对置的侧面上具有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引起对引入的光的反射并且如此构造,使得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第一光导体内的光基本上均匀地经由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射出,其中,表面结构至少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的区域上延伸,在所述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前方设置有第一漫射体,并且用于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将所述第一光导体和第一漫射体围住,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该长形的开口使得从外侧看到第一漫射体的至少一部分。
可以经由第一光射出段的宽的区域对这样构造的空气导流元件进行照明,而对沿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的区域的照明不强于其它区域(“热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在其整个宽度和长度上的均匀的照明。这通过第一光导体的特殊的表面结构得以实现。如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光滑的表面虽然也引起对光的反射,但是还导致对光射出段或者光射出面的不均匀的照亮或者照明。特别是第一光导体在表面结构的区域中如此构造,使得具有表面结构的第一光导体的侧面或者部分倾斜延伸。倾斜延伸在此意味着:具有表面结构的侧面与具有第一光射出段的第一光导体的侧面(光射出面)在后端部处(背向枢轴销)会聚并且具有表面结构的侧面的间距随着相对枢轴销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所述表面结构至少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的区域上延伸。第一光导体如此构造,即,从枢轴销出发,该光导体(如枢轴销那样同样)构造成圆的,或从圆的枢轴销出发具有矩形的横截面。该矩形的横截面至少延伸到表面结构起始的那个区段。第一光射出段位于第一光导体的下述区域上,光应该经由该区域射出。在表面结构的区域中通过斜面逐渐减小的宽度可以或仅仅在光导体的确定的区段上延伸或从枢轴销出发基本上包括整个第一光导体。
另外,表面结构如此构造,使得沿着第一光导体基本上直线延伸的光束如此转向,从而均匀地照明或者照亮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
第一光导体可以在表面结构的区域中从枢轴销出发具有逐渐减小的宽度。
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前可以设置有漫射体,并且用于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可以将第一光导体和漫射体围住,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该开口使得从外侧看到漫射体的至少一部分。漫射体设置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前与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出口有关。在此获得从空气出口出发向着送风井的方向具有漫射体、第一光射出段并且然后向着光导体的方向具有表面结构的构造。漫射体用于防止看到位于后面的第一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并且使从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中射出的光均匀化(“柔光”)。另外可以对漫射体进行染色,从而可以实现相应的彩色效果。通过长形的开口的设计结构(高度、宽度和形式)确定空气导流元件的被照明部分的外观。
漫射体的任务是使光漫射。通过漫射体且借助特殊的使光漫射的颗粒在途中对光进行吸取并且使表面均匀地发光。光导材料使光均匀分布并产生高的光效率。
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可以具有光滑的表面并且所述表面可以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其中,漫射体具有光滑的且贴靠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上的表面。这样的设计结构、特别是鉴于光滑的表面和矩形的表面,不会导致非预期的反射或反照,这会妨碍空气导流元件照明。
第一光导体可以直到枢轴销为止与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间隔开地设置。这种间隔开的设置确保实现所期望的反射。
通过表面结构的反射程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然而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通过表面结构的全反射,从而实现更好的和均匀的照明。
漫射体可以喷射在第一壳体件上。漫射体基本上用于使从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中发出的光如下地射出,即,产生均匀且“柔和”照明的区域。出于这个原因没有必要在漫射体与第一光射出段或者光射出面之间存在间距。
空气导流元件可以具有能够部分地沿着空气导流元件移动的至少一个调节器具。这样的调节器具用于调节在空气排出口中流出的空气的方向并且通过相应的水平页片和竖直页片的枢转而沿水平方向和沿竖直方向控制流出的空气的方向。
另外还已知另外的空气排出口,这些空气排出口取代竖直的和水平的页片具有呈星状可枢转地支承在圆形的空气排出口壳体中的空气导流元件。为此也可以利用在此阐述的方法对例如空气导流元件的前棱边或空气导流元件连接的中央区域进行照明。
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壳体件可以在调节器具的移动区域中具有长形的开口,并且第一光导体的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可以基本上在长形的开口的长度和宽度上延伸。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可以只经由调节器具或经由空气导流元件和调节器具进行照明。如果既对调节器具也对沿着具有调节器具的空气导流元件的纵棱边的至少一个区段进行照明,那么为此设置有至少两个长形的开口或一个长形的开口。要么一个长形的开口在调节器具的移动行程的宽度上延伸,要么除了一个用于调节器具的长形的开口之外还设置有另一长形的开口。第一光导体的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经由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将光引向外部(经由空气导流元件的纵棱边)或者引入调节器具中。
调节器具可以具有调节器具壳体,在该调节器具壳体中设置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第二光导体,该第二光导体具有带有光滑的接触面的连接件,所述接触面贴靠在第一光导体的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上,其中,所述接触面经由调节器具沿着第一光射出段可移动。从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中发出的光直接经由连接件的接触面到达第二光导体中。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光导体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从而不产生非期望的光折射、转向或光强度的减小。
第二光导体能够从连接件出发向两侧各具有一个第一斜面并且第一斜面转入与接触面基本上成直角延伸的区段中或转入带有第二斜面的区段中,其中,与接触面成直角延伸的区段或带有第二斜面的区段转入前部的第二光射出段中。经由第二光射出段特别是将调节器具照亮。经由第二光射出段射出的光经由第二光导体的能够沿着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移动的接触面到达第二光导体中。
第二光射出段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接触面延伸或具有凸状曲面。根据第一和/或第二斜面的设计结构以及调节器具的设计结构可以相应地与第二光射出段匹配。
连接件的接触面可以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特别是在反射方面,矩形的横截面可以简单地用于确定入射的光束的反射和转向。
第二光导体可以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开口,该开口的基底相对接触面平行地且间隔开地延伸。三角形的开口使经由连接件的接触面入射的光束至少转向到第二光导体的具有第一斜面的侧面上。斜面使光再次转向并到达第二光射出段。特别是三角形的开口可以基本上构成等腰三角形。可以根据与照明相关联的第二光导体宽度以及接触面和另外的参数(尺寸)来确定三角形的开口的尺寸。
第一和/或第二斜面可以具有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引起经由连接件引入的光的反射并且如此构造,使得引入第二光导体中的光基本上均匀地经由第二光射出段射出。第二光导体的表面结构与第一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基本上相符,然而各个引起光束反射的结构性元件如此相匹配,使得由三角形的开口转向的光束经由第二光导体的表面结构(第一斜面和/或第二斜面)均匀地在第二光射出段的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射出。
第一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和/或第二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在这里可以包括多个三角形。三角形如此构造和设置,即,与前面已经述及的参数(光射出段的长度、光射出面的长度、空气导流元件的尺寸、调节器具的尺寸等)相关联地进行相应的光转向和照明。
作为备选,第一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和/或第二光导体的表面结构可以由三角形的分布或由波形的分布构成。波形的分布和三角形的分布可以构造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表面的相应的分布使得相应成形的表面以一定的角度反射光束,从而实现对第一光射出段的和第二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的所期望的照亮或者照明。
在第二光射出段上可以设置有漫射体,该漫射体设置在调节器具壳体中,并且调节器具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所述开口使得从外侧看到漫射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光射出段上的漫射体基本上如设置在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上的漫射体那样满足相同的目的。调节器具壳体的长形的开口(和与此类似的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壳体件的长形的开口)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成,即,将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连同嵌入的漫射体)涂漆并且然后将漫射体的应该射出光的区域的涂漆清除(例如借助激光)。与此类似,也可以给漫射体的区域涂覆涂层,该涂层在涂漆过程中使相应的区域保持空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可局部电镀的塑料或借助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涂层来涂覆漫射体并且在下一道工序中部分地又除去这层涂层(例如借助激光)。
空气导流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也可以是具有侧向的开口的中空的壳体件,其中,在空气导流元件的朝向空气出口的前部的纵棱边上延伸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这样空气导流元件的组成部分(具有枢轴销和第一光射出段的第一光导体)可以从侧向插进至少一个开口中。另外的部件、诸如(未被照明的)第二枢轴销可以经由对置的开口插入,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制造照明的光导元件(Lichtleitelement)。在插进开口内之后,第一光导体可以如此运动,使得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伸入壳体件的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中,或者将具有相应的对应形式的板条插进对置的开口中,其中,在插进板条的过程中将第一光导体的具有表面结构的区域向前压向长形的开口的方向,从而通过所述板条将第一光射出段的光射出面压到长形的开口中或上。
第二光导体可以由(隔离光的)保持件保持在调节器具壳体内部,其中,第二光导体至少在上部表面和/或下部表面上具有凸起,这些凸起卡入保持件的相应的容纳部中,其中,凸起在向第二光导体的过渡部中具有半径。所述半径用于避免干扰的反射。
另外,第二壳体件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件至少在贴靠在第一光导体上的或朝向第一光导体的区域上具有白色的表面或白色的反射件。对此备选的是:第一和/或第二壳体件也可以由白色的材料制成,然后将空气导流元件的由第一和第二壳体件的外表面构成的外套漆成相应的颜色或染成其它的颜色。也可以相应地如此构造单个中空的壳体件。
由于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第一光导体内的光能够在白色的表面上附加地反射,而至少例如不被深色的表面未加控制地反射或吸收,所以白色的表面或白色的反射件产生更好的光效率。
另外,调节器具壳体和/或保持件至少在贴靠在第二光导体上的或朝向第二光导体的区域上具有白色的表面或白色的反射件。特别是保持件是白色的反射件。如前面已经对第一光导体详细说明的那样,调节器具和/或保持件的或者反射件的具有白色的表面的设计结构与染成其它颜色的表面相比产生更好的光效率。
第一光导体和/或第二光导体可以由聚碳酸酯(PC)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另外,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塑料。特别是可以如此选择第一光导体和/或第二光导体,即,这些光导体产生尽可能无损失的光传导。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件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即使在横截面小的情况下(例如与实体成型页片(Vollprofillamelle)相比)也具有相应的强度。
用于空气导流元件的特别适合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玻璃纤维成分为50%的聚酰胺6(PA6 GF 50)。
第一光导体的漫射体和/或第二光导体的漫射体可以由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第一光导体的漫射体和/或第二光导体的漫射体特别是可以设计成“乳白色的”塑料,使得漫射体不用作透镜或镜面以及反射件,而是能够被尽可能均匀地照亮。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件可以相互粘合、经由插拔连接或通过激光焊接地相互连接。
照明用具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特别是如下构造的发光二极管(LEDs)适用,即,它们可以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第一漫射体和/或第二漫射体可以涂覆油漆并且可以至少局部地具有通过借助激光进行剥落而形成的光射出区域。
附图说明
由下文的说明参考附图获得其它的目标、特征、优点和应用可能性。
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并不符合比例并且在需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与所图示的内容有所偏差。
附图中:
图1为空气导流元件和调节器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为空气导流元件和调节器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为空气导流元件和调节器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4为空气排出口的透视图;
图5为空气排出口的侧视图;
图6为空气排出口的另一侧视图;
图7为空气排出口的顶视图;
图8为沿着图7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沿着图10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空气排出口的俯视图;
图11为沿着图12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2为空气排出口的俯视图。
如果没有其它说明的话,在图1至12中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在它们的功能和结构上基本上彼此相符。
另外,如果空气排出口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它装置对于理解在此公开的技术教导是不必要的,则不示出它们也不对它们进行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是空气导流元件16和调节器具18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空气导流元件16具有中空的壳体件36,该壳体件用作并相应地构造成空气排出口的页片。在前部棱边或者前部区域上,空气导流元件16具有长形的开口48。空气导流元件16另外具有侧向的开口44和46。经由(空气导流元件16两侧上)开口44和46插入支承件88和90以及第一光导体38和板条42。
支承件88和90的支承凸起92和94插入开口44中。支承件88另外具有枢轴销34,该枢轴销容纳在空气排出口的相应的开口35(在图1中未示出)中。支承件90具有支承凸起94,该支承凸起插入对应的开口44(在图1中未示出)中。另外,支承件90具有板条96,该板条用于将第一光导体38保持在位置中。板条96插入与开口46对置的开口中。在组装空气导流元件16时,首先将光导体38如此程度地插到与开口46相对的开口中,直到第一光导体38的第一光射出段56位于长形的开口48的区域中为止。为了使第一光射出段56保留在相对长形的开口48的位置中或保留在长形的开口48中,将板条42插到空气导流元件16的壳体件36的开口46中,该板条如此构造,使得至少第一光导体38的区域(特别是具有表面结构58的区段)贴靠在板条42的对应成形的区域上。在插入第一光导体38和板条42之后,经由支承凸起92和94将支承件88和90插入开口44中。第一光导体38具有枢轴销32,该枢轴销穿过支承件90的支承栓的或支承套的相应的开口。在支承件90的插入状态中,枢轴销32从这个套中伸出。也可以使枢轴销32与所述套齐平或容纳在这个套中。另外,第一光导体38经由板条96保持在位置中。
在插入第一光导体38、板条42以及支承件88和90之后,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经由长形的开口48从壳体件36中伸出,或者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容纳在长形的开口48的区域中。
具有如图1所示设计结构的第二光导体40经由设置在第二光导体40的上侧面上和下侧面上的凸起54容纳在相应构造的、具有用于凸起54的对应的容纳部52的保持件50中,所述设计结构具有第二光射出段42、第一斜面76以及连接件80。另外,保持件50具有表面112(图1未示出,参照图3),这些表面至少对第一斜面76用作贴靠面。第一斜面76具有表面结构84,该表面结构构造成用于以确定的程度使光束转向。另外,第二光导体40具有三角形的开口74。连接件80在组装状态中以接触面贴靠在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上。三角形的开口74的任务是使光向左和右“成扇状散开”,从而不会在中心出现“热点”(不均匀的照明)。
保持件50连同容纳在其中的第二光导体40容纳在调节器具18的调节器具壳体24中,其中,容纳装置64附加地插入调节器具壳体24的长形的开口68中。容纳装置64在前部区段中具有漫射体62。容纳装置64经由钩66和相应构造的凸起或开口保持在调节器具壳体24内部。
组装好的调节器具18然后套装到空气导流元件16的壳体36上,其中,调节器具壳体24如下地成形,即,该调节器具壳体2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将空气导流元件16的壳体36围住。调节器具18经由部件70而固定在空气导流元件16上。为此将凸起72置入开口73中,其中在部件70的以及调节器具壳体24的下侧面上也设置有相应的凸起72和开口73。通过“卡扣连接”使部件70与调节器具壳体24连接。
在组装状态中,连接件80的接触面贴靠在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上。连接件80的侧面在沿着光射出面108移动到移动行程的终端位置中时贴靠在壳体件36的限定长形的开口48的区域上。由此使得调节器具18(由于长形的开口48的限定)不会移动超出可事先给定的移动行程。
第一光导体38和第二光导体40由可透射的材料(例如PC或PMMA)构成,使得例如由LED穿过枢轴销32引入的光沿着第一光导体38直线地延伸。然后光束在第一光导体38的具有表面结构58的侧面上被如此(转向约90°)反射,即,实现对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的均匀照明。光射出面108的表面构造成光滑的并且连接件80的直接贴靠在光射出面108的表面上的接触面同样构造成光滑的。由此在光束从第一光射出段56射入第二光导体40中时不产生光束的转向或反射。射入连接件80中的光束经由三角形的开口74转向第一斜面76的方向。通过在保持件50中的隔光壁(Lichtschott)将第一斜面76(以及还有第二斜面78;图3)如下屏蔽,即,没有漏光(Fehllicht)会向着页片的方向射出。具有第一斜面76的那侧的表面同样具有表面结构84,该表面结构促使经由三角形的开口74的表面转向的光束的反射。然后光束经由第二光射出段82射出,其中,第二光射出段82得到均匀的照明。光射出面108的以及连接件80的光入射面的长度相对彼此如此对应,即,在调节器具18移动时始终存在遮盖。由此确保调节器具18在它的所有位置中相同强度地照明。
凸起54在它们向第二光导体40的表面的过渡部中具有半径,从而凸起54不引起附加的反射或者不希望有的光折射。
第二光射出段82直接贴靠在漫射体62上,该漫射体用于防止看到位于其后的部件(具有表面结构84的第二光导体40)和提供均匀而模糊的照明,其中优选漫射体62由“乳白色的”塑料构成。贴靠在第一光导体38上和第二光导体40上的表面优选构造成白色的,从而实现更好的反射。另外,朝向第一光导体38和第二光导体40的表面可以与第一光导体38和第二光导体40间隔开地设置。
图2示出的是空气导流元件16和调节器具18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组装状态中的透视图。如从图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在组装状态中支承件88和90贴靠在空气导流元件16的壳体36的侧面上。另外,枢轴销32从支承件90的支承套中伸出,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枢轴销32与支承套齐平或可以容纳在支承套中,以及调节器具18经由调节器具壳体24和部件70固定地安置在空气导流元件16的壳体36上。如果光经由枢轴销32引入,那么调节器具经由带有漫射体62的区域照亮。由于连接件80的接触面沿着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移动,所以在调节器具18的移动中实现漫射体62的保持不变的照明。在这种情况下,漫射体62的照明未受到影响。
图3示出的是空气导流元件16和调节器具1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与图1中所示第一实施方式(页片具有空腔,由塑料或铝材挤压制成)不同,空气导流元件16包括第一壳体件20和第二壳体件22。另外,第二光导体40构造如下,即,它除了第一斜面76之外在连接件80的两侧具有第二斜面78。不仅第一斜面76而且第二斜面78都具有表面结构84,该表面结构促使经由连接件80的接触面并且经由第二光导体40的三角形的开口74转向的光束的相应的反射。在此优选三角形的开口74的面应该在压铸模中抛光。
另外,图3示出保持件50的表面112(图3仅仅示出一个表面),这些表面与第二光导体40的具有表面结构84的侧面对置。这些表面112(这些表面也用作隔光壁)同样与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和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光导体38和第二光导体40对置的面一样构造成白色的。在此可以使用白色的塑料,这些塑料然后在它们的外表面上被染色,或这些表面获得白色的表面涂层(例如通过着色)或使用白色的插入件。
图1和图3所示实施方式之间的另外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壳体件20,该第一壳体件同样构造成基本上中空的,然而侧面是封闭的。第一壳体件20具有枢轴销34,该枢轴销可以插入空气排出口壳体的相应的开口35(图3未示出)中。第一壳体件20在对置的侧面上具有支承套,第一光导体38的枢轴销32被引导穿过该支承套。第一光导体38如此插入第一壳体件20中,即,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位于长形的开口48的区域中。然后将第二壳体件22从后部插进第一壳体件20的开口中,其中,第二壳体件22具有板条110,该板条按照第一光导体38的形式构成并且与这个形式相匹配。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实现连接,其中,凸起的卡锁件插入相应的容纳部中(卡锁件在第一壳体件20上或在第二壳体件22上而容纳部相应地在另一壳体件上)。另外在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经由第二壳体件22的背面上的隆起确定调节器具18的移动行程。因此与调节器具壳体24连接的部件70只能移动一个确定的尺寸,直到部件70的侧面贴靠在第二壳体件22的后部部分的对应的侧面上为止。另外,第二壳体件22具有缺口,一销轴支承在该缺口中,一联杆经由该销轴而能与另外的平行延伸的空气导流元件连接。
图4示出的是空气排出口10的透视图。空气排出口10具有两个空气导流元件14和一个带有固定在其上的调节器具18的空气导流元件16。空气导流元件14具有漫射体60,该漫射体沿着空气导流元件14的纵棱边延伸并且经由该漫射体可以对空气导流元件14进行照明或者光经由相应的漫射体60射出。在空气导流元件16中,通过使光经由漫射体62射出,将调节器具18如已经借助图1至3所阐述的那样照亮。
空气排出口10具有将空气出口28围住的遮光板12,该遮光板经由钩104而与壳体30(在图4中未示出)连接。另外,在壳体30上设置有分格(空隙)100,带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容纳在这些分格内,以便为了将光经由漫射体60或者62射出而将光经由枢轴销32引入第一光导体38中。
图5示出的是空气排出口10的侧视图,其中在此示出遮光板12在壳体30上的连接。另外示出送风通道上的接头26。在开口35中容纳有枢轴销34,该枢轴销不用于引入光。示意性示出的电接头102从分格100中引出,经由这些电接头将电流输送给带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以用于引入光。
图6示出的是空气排出口10的另一侧视图。图6示出的视图是与图5的视图对置的那侧。
图7示出的是具有遮光板12以及空气导流元件14和16的空气排出口10的俯视图,其中,空气导流元件16具有调节器具18。
图8示出的是沿图7的A-A线的剖视图。图8示出:空气导流元件14与16经由联杆86而相互连接。由此在空气导流元件16经由定位元件(Feststellelement)18而向上或向下枢转时同样产生空气导流元件14的枢转。图8另外示出空气导流元件14和16的结构。第一光导体38的表面结构58在空气导流元件14中与第二壳体件22间隔开地设置。另外,第二壳体件22的与表面结构58对置的表面构造成白色的。第一壳体件20的贴靠在第一光导体38上的区域优选同样构造成白色的。空气导流元件14在前部棱边上具有漫射体60,光经由该漫射体射出。在空气导流元件16中,连接件80贴靠在第一光导体38的第一光射出段56的图8未示出的光射出面108上,该连接件将到达的光束引向在图8中未示出的三角形的开口74,从该开口起,光束转向第一斜面76和第二斜面78,直到它们经由第二光射出段82和漫射体62射出。
图9示出的是沿着图10所示的空气排出口10的B-B线的剖视图。图10所示空气排出口10与图7所示的空气排出口10相符。
图9示出的是第一光导体38相对第二光导体40的配置的构造。经由表面结构58使经由枢轴销32引入的光束基本上均匀地转向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在该光射出面上,连接件80可以经由其接触面移动。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的以及连接件80中的光入射面的长度相对彼此如此对应,即,在调节器具18移动时始终存在遮盖。由此确保调节器具18在它的所有位置中相同强度地照明。
如从图9中可以看出的那样,三角形的开口74的侧面使入射的光束转向到第一斜面76和第二斜面78上,这些斜面同样具有表面结构84。经由带有第一斜面76和第二斜面78的侧面上的表面结构84将光束向上引向第二光射出段82的方向。这样构造的第二光导体40能够在第二光射出段82的整个宽度和高度上提供均匀的照明。三角形的开口74还防止热点,该热点在没有三角形的开口74的情况下将出现在第二光射出段82的中心。
图11示出的是沿着图12的C-C线的剖视图,其中图12示出的是空气排出口10的俯视图。图12所示的空气排出口10与图10所示的空气排出口10以及图7所示的空气排出口10相符。
图11示出的是空气导流元件14的剖视图,该空气导流元件没有调节器具18。在此,经由漫射体60基本上将空气导流元件14的整个宽度照亮。然而为了“混光”在左侧和右侧必须存在短的不被透射的区域,这是因为否则在这些区域中产生“热点”的危险。为此第一光导体38在应该照亮的整个宽度上具有表面结构58。另外,第一光导体38构造如下,即,它的宽度从朝向枢轴销32的侧面出发向着朝向枢轴销34的侧面逐渐减小。在枢轴销32上,经由发光二极管98将光引入第一光导体38中并且经由特殊的表面结构58如此地反射,即,实现漫射体60在其长度和宽度上的均匀的照明。在不能从一个侧面照亮的很长的空气导流元件(例如页片)的情况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光导体38中附加地在对置的侧面上经由枢轴销32馈入光。那么在这种情况中光导体构造成对称的。
表面结构58和84可以通过这些表面的波形的或三角形的分布或者结构得以实现。因此入射的或者反射到这些表面上的光束根据它们的结构(三角形、波形等)被反射,从而可以实现确定的反射。
附图标记列表
10 空气排出口 73 开口
12 遮光板 74 三角形的开口
14 空气导流元件 76 第一斜面
16 空气导流元件 78 第二斜面
18 调节器具 80 连接件
20 第一壳体件 82 第二光射出段
22 第二壳体件 84 表面结构
24 调节器具壳体 86 联杆
26 接头 88 支承件
28 空气出口 90 支承件
30 壳体 92 支承凸起
32 枢轴销 94 支承凸起
34 枢轴销 96 板条
35 开口 98 发光二极管
36 壳体件 100 分格
38 第一光导体 102 接头
40 第二光导体 104 钩
42 板条 106 纵棱边
44 开口 108 光射出面
46 开口 110 板条
48 长形的开口 112 表面
50 保持件
52 容纳部
54 凸起
56 第一光射出段
58 表面结构
60 漫射体
62 漫射体
64 容纳装置
66 钩
68 长形的开口
70 部件
72 凸起

Claims (29)

1.用于空气排出口(10)的空气导流元件(14,16),其中,空气排出口(10)具有壳体(30)、空气出口(28)和连接在送风井上的接头(26),并且空气导流元件经由至少一个枢轴销(32,34)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30)中,其中,空气导流元件具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第一光导体(38),该第一光导体具有可枢转地支承在空气排出口(10)的壳体(30)中的枢轴销(32),其中,在壳体(30)中在枢轴销(32)上设置有用于将光引入所述第一光导体(38)中的照明用具,并且所述第一光导体(38)在空气导流元件(14,16)的至少一个纵向区域上延伸,其中,经由照明用具引入的光能够经由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射出,所述第一光射出段相对空气导流元件(14,16)的朝向空气出口(28)的前部的纵棱边(106)平行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光导体(38)在与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对置的侧面上具有表面结构(58),该表面结构引起对引入的光的反射并且如此构造,使得经由照明用具引入所述第一光导体(38)中的光基本上均匀地经由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射出,其中,所述表面结构(58)至少在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的区域上延伸,在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前方设置有第一漫射体(60),并且用于空气导流元件(14)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将所述第一光导体(38)和第一漫射体(60)围住,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48),该长形的开口使得从外侧看到第一漫射体(60)的至少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在所述表面结构(58)的区域中从枢轴销(32)出发具有逐渐减小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具有光滑的表面并且该表面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其中,第一漫射体(60)具有贴靠在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上的光滑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直到枢轴销(32)为止与空气导流元件(14,16)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间隔开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第一漫射体(60)喷射在第一壳体件(20)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空气导流元件(16)具有能够至少部分地沿着空气导流元件(16)移动的调节器具(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空气导流元件(16)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在调节器具(18)的移动区域中具有长形的开口(48),并且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基本上在所述长形的开口(48)的长度和宽度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调节器具(18)具有调节器具壳体(24),在该调节器具壳体中设置有由可透射的塑料构成的第二光导体(40),该第二光导体具有带有光滑的接触面的连接件(80),所述接触面贴靠在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第一光射出段(56)的光射出面(108)上,并且所述接触面能够经由调节器具(18)而沿着所述第一光射出段(56)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40)从连接件(80)出发在两侧上各具有一个第一斜面(76),并且所述第一斜面(76)转入与所述接触面基本上成直角延伸的区段中或转入带有第二斜面(78)的区段中,其中,与所述接触面成直角延伸的区段或带有所述第二斜面(78)的区段转入前部的第二光射出段(82)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射出段(82)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接触面延伸或具有凸状曲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接触面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40)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开口(74),该开口的基底相对所述接触面平行地且间隔开地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三角形的开口(74)基本上构成等腰三角形。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或所述第二斜面(76,78)具有表面结构(84),该表面结构引起经由连接件(80)引入的光的反射并且如此构造,使得引入所述第二光导体(40)中的光基本上均匀地经由所述第二光射出段(82)射出。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表面结构(58)和/或所述第二光导体(40)的表面结构(84)包括多个三角形。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表面结构(58)和/或所述第二光导体(40)的表面结构(84)由三角形的分布或由波形的分布构成。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光射出段(82)上设置有第二漫射体(62),该第二漫射体设置在调节器具壳体(24)中,并且该调节器具壳体(24)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68),该开口使得从外侧看到第二漫射体(62)的至少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空气导流元件(14,16)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是具有侧向的开口(44,46)的中空的壳体件(36),并且至少一个长形的开口(48)在空气导流元件(14,16)的朝向空气出口(28)的前部的纵棱边(106)上延伸。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40)由保持件(50)保持在调节器具壳体(24)内部,并且所述第二光导体(40)至少在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具有凸起(54),这些凸起嵌接到保持件(50)的相应的容纳部(52)中,这些凸起(54)在向所述第二光导体(40)的过渡部中具有半径。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第二壳体件(2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和所述第二壳体件(22)至少在贴靠在所述第一光导体(38)上的或朝向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区域上具有白色的表面或白色的反射件。
2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调节器具壳体(24)和/或保持件(50)至少在贴靠在所述第二光导体(40)上的或朝向所述第二光导体(40)的区域上具有白色的表面或白色的反射件。
2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和/或所述第二光导体(40)由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36)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件(22)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玻璃纤维成分为50%的聚酰胺6(PA6GF 50)。
2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38)的第一漫射体(60)和/或所述第二光导体(40)的第二漫射体(62)由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件(20)与所述第二壳体件(22)相互粘合、经由插拔连接或通过激光焊接而相互连接。
2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照明用具为发光二极管(98)。
2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漫射体(60)涂覆有油漆并且至少局部具有通过借助激光进行剥落形成的光射出区域。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导流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漫射体(62)涂覆有油漆并且至少局部具有通过借助激光进行剥落形成的光射出区域。
CN201410715034.9A 2013-12-09 2014-12-01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Active CN104691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3105590.5 2013-12-09
DE201320105590 DE202013105590U1 (de) 2013-12-09 2013-12-09 Beleuchtbares Luftleit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1280A CN104691280A (zh) 2015-06-10
CN104691280B true CN104691280B (zh) 2018-09-18

Family

ID=5009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5034.9A Active CN104691280B (zh) 2013-12-09 2014-12-01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81273B1 (zh)
CN (1) CN104691280B (zh)
DE (1) DE202013105590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5252A1 (de) 2014-10-16 2015-03-26 Daimler Ag Belüf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Beleuchtung einer Belüftungs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5113158B3 (de) * 2015-08-10 2016-10-2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Beleuchtbare Lam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eleuchtbaren Lamelle
JP6543535B2 (ja) * 2015-08-27 2019-07-10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導光棒保持構造
DE102015115365B4 (de) * 2015-09-11 2020-12-03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eter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3041063B1 (fr) * 2015-09-14 2018-09-07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optique au moins partiellement mobile pour l'eclairage et/ou la signal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5904940A (zh) * 2016-04-22 2016-08-3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出风口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7107068A1 (de) 2017-04-03 2018-10-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leitanordnung für einen Luftausströmer
DE102017119618A1 (de) 2017-08-28 2019-02-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leitanordnung
FR3088585B1 (fr) * 2018-11-16 2020-10-30 Faurecia Interieur Ind Aerateur de vehicule
KR20200079866A (ko) * 2018-12-26 2020-07-06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조명장치
CN109882976A (zh) * 2019-03-15 2019-06-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整合供冷、通风、照明的天花板系统
CN110406460B (zh) * 2019-07-02 2023-05-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氛围灯结构
DE102021212344A1 (de) 2021-11-02 2023-05-04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üftungsauslass mit einem Steuerelement und einem Betätigungsknop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0252A (ja) * 1999-12-24 2001-07-03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
JP2010100111A (ja) * 2008-10-22 2010-05-06 Shigeru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
JP2010137816A (ja) * 2008-12-15 2010-06-24 Shigeru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ショングリル
CN202046177U (zh) * 2011-04-22 2011-11-23 上海金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摸开关的阅读灯出风口组合装置
JP4896119B2 (ja) * 2008-12-17 2012-03-14 ビステオン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ベンチレ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4627C2 (de) 1978-04-05 1979-12-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uenchen Innenleuchte fur Kraftfahrzeuge
DE3909645A1 (de) 1989-03-23 1990-10-04 Preh Elektro Feinmechanik Stellvorrichtung einer heizungs- oder lueft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20118014U1 (de) 2001-11-06 2002-01-31 Schneider Franz Kunststoffwerk Luftdüse für den Auslass eines Luftstromes aus einem Luftzuführschacht
DE102006011125A1 (de) 2006-03-08 2007-09-13 Behr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mit visueller Rückmeldung
DE202009005100U1 (de) 2009-08-03 2009-11-12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0252A (ja) * 1999-12-24 2001-07-03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
JP2010100111A (ja) * 2008-10-22 2010-05-06 Shigeru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
JP2010137816A (ja) * 2008-12-15 2010-06-24 Shigeru Co Ltd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ショングリル
JP4896119B2 (ja) * 2008-12-17 2012-03-14 ビステオン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ベンチレータ
CN202046177U (zh) * 2011-04-22 2011-11-23 上海金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摸开关的阅读灯出风口组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81273A1 (de) 2015-06-10
CN104691280A (zh) 2015-06-10
EP2881273B1 (de) 2018-11-14
DE202013105590U1 (de) 2014-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1280B (zh) 可照明的空气导流元件
CN101310142B (zh) 灯组件
EP1110822B1 (en) A door for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7438537A (zh) 包括半透明体的车辆的车身元件及制作该车身的方法
KR101219808B1 (ko) 헤드램프용 라이트 가이드장치
CN106151924A (zh) 一种偏光透镜及led条形灯
CN113266799A (zh) 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KR101810890B1 (ko) 엣지형 led조명등
CN212584891U (zh) 反射式照明装饰装置及其反射元件
KR200484557Y1 (ko) 무드조명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선바이저
CN102259617B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
JP2012017063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108692283A (zh) 一种均匀发光结构及采用该发光结构的汽车照明装置
KR101856527B1 (ko) 차량용 도어의 무드 조명 장치
CN107940398A (zh) 一种带有光幕凌动效果的汽车尾灯
CZ308337B6 (cs) Sestava pro osvětlení plošného emblému s nízkou zástavbovou hloubkou
JP200306811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207865286U (zh) 一种带有光幕凌动效果的汽车尾灯
CN208730861U (zh) 带装饰灯的天窗装置
CN208397738U (zh) 一种仿装饰型钨丝灯的led灯
CN207661561U (zh) 圆环装饰灯
CN218153738U (zh) 灯具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可拼接灯具
CN220749914U (zh) 隐藏式汽车氛围灯
CN220169271U (zh) 一种单反射式氛围灯
CN204900786U (zh) 发光手柄头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