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0884B -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0884B
CN104690884B CN201410723307.4A CN201410723307A CN104690884B CN 104690884 B CN104690884 B CN 104690884B CN 201410723307 A CN201410723307 A CN 201410723307A CN 104690884 B CN104690884 B CN 104690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heater
cover member
face
protection cover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3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0884A (zh
Inventor
今村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90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0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0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0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4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inject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84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75Recovery or reuse of energy or materials
    • B29C48/276Recovery or reuse of energy or materials of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覆盖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由多个保护罩部件构成,在这些保护罩部件中、互相接合的一对罩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双方形成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通过该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

Description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机,尤其涉及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设置电热加热器,供给使树脂熔融所需的热量。该热量的供给通过利用电热加热器与加热筒的直接接触的热传导来进行,加热筒被加热。因此,在注塑成型机,在成为高温的电热加热器与加热筒安装有用于防止作业人员的身体直接接触的加热筒保护罩。
在日本特开2012-6276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保温罩与其外侧的隔热罩的双重罩来包围加热筒的外侧。在将保温罩接合于加热筒的保温罩倾斜部接合保温罩安装部的一端,并且,在将隔热罩接合于保温罩的隔热罩垂直面部形成有隔热罩安装部,将该隔热罩安装部配置于比保温罩安装部更低的位置。
存在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设置于覆盖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内侧的场合。由于覆盖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内侧热量不流通,因此成为高温,作为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的使用环境而言不是优选的。但是,在为了向加热筒的外侧取出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而较大地切割加热筒保护罩的情况下,加热筒从该切割的部位露出,这是危险的。
另外,一般来说,加热筒使用多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各个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利用捆束带等捆扎为一束,因此,不解开该捆束地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只取出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在结构上是困难的。
另外,上述日本特开2012-6276号公报所公开的罩是加热筒的热量难以传递到隔热罩的结构,尤其未改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的使用环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来改善电缆的使用环境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在本发明的覆盖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中,具有用于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或热电偶电缆等的孔。或者,由多个保护罩部件构成覆盖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在其中至少一个保护罩部件设有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各电缆的孔的切口。
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覆盖加热筒的整周,通过向热量不流通而成为高温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能够改善电缆的使用环境。另外,在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中,能向覆盖加热筒的整周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只取出电缆,加热筒露出的部分也能够抑制为最小限。
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是覆盖注塑成型机加热筒的整周的罩,具有用于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的电缆通过部。
上述加热筒保护罩也可以由能分割的多个保护罩部件构成,在互相接合的这些保护罩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互相接合的一方的保护罩部件或双方的保护罩部件设有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通过将构成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全部的保护罩部件组装于加热筒来覆盖加热筒的整周,并且,利用设置于上述保护罩部件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来形成用于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的电缆通过部。
成为构成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多个保护罩部件中的、互相接合的保护罩部件与保护罩部件的边界的分割线也可以从加热筒的轴心方向上的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前端延伸到后端,或者使该分割线封闭。
构成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多个保护罩部件中的、第一、第二这两个保护罩部件也可以通过脱落防止螺栓互相接合。
也可以在上述第一保护罩部件具有第一面部,该第一面部具有第一孔,另外,在上述第二保护罩部件具有:第二面部,该第二面部与第一保护罩部件的第一面部平行,且在与上述第一面部的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孔;以及第三面部,该第三面部与该第二面部平行,且在与第二面部的孔同轴上具有第一螺栓固定部,并且,上述第一保护罩部件与上述第二保护罩部件通过插通上述第一孔及第二孔并拧入上述第一螺栓固定部的脱落防止螺栓互相接合。
也可以在上述电缆通过部设有折回件。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可通过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来改善电缆的使用环境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目的以及特征。这些图中:
图1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形状的图。
图3是表示将要在图1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安装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将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安装于图1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将要在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安装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将图6的加热筒保护罩安装于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状态的图。
图8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水冷套管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构成图8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形状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将图9的第二保护罩部件安装于图8的第一保护罩部件的图。
图11是表示将要在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安装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将图11的加热筒保护罩安装于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图13所示的水冷套管的状态。
图1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4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15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水冷套管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在构成图17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中使用的脱落防止螺栓的详细的图。
图1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加热筒保护罩的形状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7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19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22是表示在图17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19的第二保护罩部件及图21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23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的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图23的水冷套管的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26是表示在图24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25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2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28是表示在图24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25的第二保护罩部件及图27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29是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水冷套管的状态的图。
图30是表示在构成图29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中使用的脱落防止螺栓的详细的图。
图3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32是表示在图29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31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3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34是表示在图29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31的第二保护罩部件及图33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35是表示将构成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固定于图23的水冷套管的状态的图。
图3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37是表示在图35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36的第二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38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39是表示在图35的第一保护罩部件安装图36的第二保护罩部件及图38的第三保护罩部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的结构的图。
加热筒1与图1的加热筒1相同,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但这些端子盒4、5、6在加热筒圆周方向的相位互相不同。水冷套管3以包围加热筒1的根部的螺杆(未图示)的低温部的方式配设,并固定于注塑成型机的主体。为了冷却螺杆,向该水冷套管3供给水。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20的形状例的图。
就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20而言,由与加热筒1的轴垂直的面得到的截面形状是八边形的空心棱柱形,形成有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通过用孔21及电缆通过用切口22。这些电缆通过用孔21及电缆通过用切口22期望分别配置为,在将加热筒保护罩20安装于加热筒1时,位于各加热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连接于上述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部分附近,但也可以不使上述电缆通过用孔21及电缆通过用切口22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一一对应。另外,图中的电缆是电力供给用电缆。
在上述电缆通过用切口22设有折回件23,以使电缆通过用切口22的端部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的电力供给电缆7不会因摩擦而损坏电缆。上述折回件23期望位于切口的整个方向,但只要至少在引出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的电力供给电缆7的方向上具有即可。
图3表示将要在图1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安装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20之前的状态。
对将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20安装于图1的加热筒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预先使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1的电力供给电缆8的末端部(连接器部8a)通过加热筒保护罩20的电缆通过用孔21。接着,使加热筒保护罩20从喷嘴2侧通过加热筒1,并固定于加热筒1的水冷套管3。此时,使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的电缆7通过由电缆通过用切口22与水冷套管3形成的孔。之后,拉伸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2的电力供给电缆9的末端部,从喷嘴2侧向加热筒保护罩20的外侧取出该电缆9。
由此,如图4所示,能够将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20安装于图1的加热筒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测定加热筒1内的温度,可以预先准备用于向加热筒保护罩20的外侧取出与安装在加热筒1的侧部的热电偶连接的电缆的电缆通过用孔及电缆通过用切口。这种方式不仅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
另外,就图2的加热筒保护罩20而言,由与加热筒1的轴垂直的面得到的截面形状是八边形,但加热筒保护罩20的其截面形状未限于八边形,也能采用其他多边形、或圆、半月等各种形状。
接着,参照图5~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3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31、第二保护罩部件32、第三保护罩部件33、第四保护罩部件34、第五保护罩部件35及第六保护罩部件36。
图5表示安装图6的加热筒保护罩前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
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在加热筒1的侧面沿该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的三个端子盒4、5、6向外且向下方(与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
图6是表示将要在图5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安装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30之前的状态的图。
加热筒保护罩3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31、第三保护罩部件33及第五保护罩部件35是覆盖从通过加热筒1的中心轴的水平面往上的上方部分的加热筒的拱门形状。另一方面,加热筒保护罩3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32、第四保护罩部件34及第六保护罩部件36是覆盖从通过加热筒1的中心轴的水平面往下的下方部分的加热筒的拱门形状,并形成有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3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切口(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38)。另外,第一保护罩部件31与第二保护罩部件32、第三保护罩部件33与第四保护罩部件34、以及第五保护罩部件35与第六保护罩部件36分别利用铰链37进行连接。
接着,对各保护罩部件31、32、33、34、35、36固定于加热筒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二保护罩部件32打开的状态下将第一保护罩部件31固定于加热筒1的水冷套管3。并且,关闭第二保护罩部件32,并固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31。接着,在第四保护罩部件34打开的状态下将第三保护罩部件33固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31。并且,关闭第四保护罩部件34,并固定于第三保护罩部件33。接着,在第六保护罩部件36打开的状态下将第五保护罩部件35固定于第三保护罩部件33。并且,关闭第六保护罩部件36,并固定于第五保护罩部件35。
由此,能够将加热筒保护罩30固定于加热筒1。此时,如图6所示,在第二保护罩部件32、第四保护罩部件34与第六保护罩部件36分别形成有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38,因此,在第二保护罩部件32与第四保护罩部件34的边界、以及第四保护罩部件34与第六保护罩部件36的边界,形成电缆通过部39。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39向加热筒保护罩3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另外,形成于第二保护罩部件32、第四保护罩部件34与第六保护罩部件36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38(图6)可分别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5及图8~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5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51与第二保护罩部件52。安装该加热筒保护罩50的加热筒1的结构如图5所示。即,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这些端子盒4、5、6向外且向下方(与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为一束。
图8表示将构成加热筒保护罩5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51固定于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的水冷套管3的状态。
第一保护罩部件51包括:具有第一焊接螺母53的第一面部54;与该第一面部54垂直的第二面部55;以及连接这些第一面部54与第二面部55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与第一面部54垂直的第一平面部56;以及与该第一平面部56垂直且与第二面部55也垂直的第二平面部56。另外,图8所示的第一焊接螺母53以与开设在第一面部54的孔的同轴的方式进行焊接。
图9表示构成加热筒保护罩5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形状例。
第二保护罩部件52具有第三面部58、第四面部59、连接这些第三面部58与第四面部59的连接部。第三面部58在与焊接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一面部54的第一焊接螺母53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孔57。第四面部59与第三面部58垂直,在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时,位于比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二面部55更靠上方。另外,连接第三面部58与第四面部59的连接部包括以成135度的角度的方式弯曲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61、61)。
另外,在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四面部59形成有在将第二保护罩部件5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5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切口(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60、60。
使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四面部59位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二面部55上,使螺栓通过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一孔57,并将该螺栓的螺纹部拧入焊接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一面部54的第一焊接螺母53(图8),由此,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5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51。此时,如图10所示,通过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二面部55的一部分与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四面部59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为一束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5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5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螺栓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53,而直接在加热筒保护罩50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一面部54与第二面部55的连接部(第一、第二平面部56、56)及连接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三面部58与第四面部59的连接部(第一、第二平面部61、61)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而形成。另外,形成于第二保护罩部件52的第四面部59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60(图9)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5及图11、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7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71与第二保护罩部件72。安装该加热筒保护罩70的加热筒1的结构如图5所示。即,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
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在加热筒1的侧面沿该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的三个端子盒4、5、6向外且向下方(与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
图11表示将要在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1安装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70之前的状态。
加热筒保护罩70包括:第一保护罩71;以及利用铰链74与该第一保护罩部件71连接的第二保护罩部件72。第一保护罩部件71具有五个面部,利用这五个面部覆盖除了连接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端子盒4、5、6附近以外的整周。
第二保护罩部件72以能够覆盖连接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端子盒4、5、6附近的方式利用铰链74与第一保护罩部件71连接。就第二保护罩部件72而言,形成有在将该第二保护罩部件72固定于加热筒1的水冷套管3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7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切口(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73、73。
接着,对加热筒保护罩70安装于加热筒1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使加热筒保护罩70以该第二保护罩部件72打开的状态(图11)从加热筒1的喷嘴前端侧向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移动,在覆盖加热筒1的状态下,利用螺栓将该加热筒保护罩7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71固定于加热筒1的水冷套管3。接着,使该第二加热筒保护罩72转动并关闭(图12),利用螺栓将第二保护罩部件72固定于水冷套管3的侧面。
由此,能够将加热筒保护罩70安装于加热筒1。此时,如图12所示,通过使第一保护罩部件71的一部分与第二保护罩部件72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保护罩7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另外,形成于第二保护罩部件72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73(图11)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13~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8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81与第二保护罩部件82。
图13表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80前的加热筒1。
加热筒1与图1的加热筒1相同地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但是这些端子盒4、5、6的加热筒圆周方向的相位互相不同。
图14表示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8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81固定于图13的水冷套管3的状态。
第一保护罩部件81具有:具有第一焊接螺母83的第一面部84;与该第一面部84成45度的角度的第二面部85;与第二面部85平行的第三面部86;以及连接这些第一面部84、第二面部85及第三面部86的连接部。这些连接部由第一、第二平面部87、87构成。另外,图14所示的焊接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一面部84的第一焊接螺母83与焊接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5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51的第一面部54的第一焊接螺母53(图8)相同。
图15表示图14的加热筒保护罩8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形状。
第二保护罩部件82具有:具有第一孔94的第四面部88;与该第四面部88成45度的角度的第五面部89;以及与该第五面部89平行的第六面部90,还具有:连接第四面部88与第五面部89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平面部92);以及连接第五面部89与第六面部90的第二连接部(第二平面部91)。
另外,在第二保护罩部件82形成有在将该第二保护罩部件8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8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切口(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93、93)。
以使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第五面部89位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二面部85上的方式,且以使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第六面部90位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三面部86上的方式,使第二保护罩部件82移动,使螺栓(未图示)通过第一孔94,并将该螺栓的螺纹部拧入焊接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一面部84的第一焊接螺母83(图14),由此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8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81。此时,如图16所示,通过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二面部85的一部分与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第五面部89的一部分、及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三面部86的一部分与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第六面部90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80的外侧取出加热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8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螺栓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83,直接在加热筒保护罩80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81的第一面部84与第二面部85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第二平面部87、87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形成于第二保护罩部件82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93(图15)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5及图17~图22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0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101、第二保护罩部件102与第三保护罩部件103。
安装加热筒保护罩100的加热筒1的结构如图5所示。即,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
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这些端子盒4、5、6向外且向下方(与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
图17表示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0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101固定于水冷套管3的状态。
第一保护罩部件101具有:具有第一孔的第一面部105;具有第二孔的第二面部106;以及连接第一面部105与第二面部106的作为连接部的平面部104。脱落防止螺栓116、116插通于第一孔及第二孔,因此,在图17中,第一孔与第二孔分别被脱落防止螺栓116、116掩盖。
图18表示在第一面部105及第二面部106所使用的脱落防止螺栓116的详细结构。
脱落防止螺栓116是具有颈部108及螺纹部109的带颈螺栓107,在将该带颈螺栓107的颈部108与螺纹部109插通保护罩部件101的孔(形成于第一面部105的第一孔、形成于第二面部106的第二孔)后,利用防脱垫片110来夹住保护罩部件101(第一面部105、第二面部106)。
图1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0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02的形状。
第二保护罩部件102具有第三面部111,该第三面部111在与形成于第一面部105的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15a,第二保护罩部件102还具有:与该第三面部111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2时位于比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更靠上方的第四面部112;以及连接这些第四面部112与第三面部111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113、113。
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面部111与第四面部112的连接部由直角弯曲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13、113)构成。另外,在第二保护罩部件102形成有在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0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10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14、114。
第二保护罩部件102利用插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16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通过使第二保护罩部件102移动而将形成于第一面部105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16拧入第一焊接螺母115a(图19),如图20所示,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0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
图2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00的第三保护罩部件103的形状。
第三保护罩部件103具有第五面部117,该第五面部117在与形成于第二面部106的第二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焊接螺母115b,第三保护罩部件103还具有:与第五面部117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时位于比第二保护罩部件102的第四面部112更靠上方的第六面部118;以及连接这些第六面部118与第五面部117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119、119。
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五面部117与第六面部118的连接部由以成135度的角度的方式折弯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19、119)构成。另外,在第三保护罩部件103形成有在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0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18a、118a。
图20所示的第一焊接螺母115a及图21所示的第二焊接螺母115b与图8(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焊接螺母53相同。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03的第六面部118位于之前安装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02的第四面部112上,使该第三保护罩部件103移动,将插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的第二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16拧入第二焊接螺母115b(图21)。由此,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0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01。
如图22所示,通过第四面部112的一部分与第六面部118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10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10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脱落防止螺栓116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115a、第二焊接螺母115b,直接在加热筒保护罩100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101的第一面部105与第二面部106的连接部的一个平面部(连接部的平面部104)可以使用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连接第二保护罩部件102的第三面部111与第四面部112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13、113)及连接第三保护罩部件103的第五面部117与第六面部118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19、119)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形成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03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18a(图21)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23~图28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2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121、第二保护罩部件122与第三保护罩部件123。
图23表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20的加热筒1的结构。
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下部,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端子盒4、5、6向外沿水平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
图24表示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2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121固定于水冷套管3的状态。
第一保护罩部件121具有:具有第一孔的第一面部126;具有第二孔的第二面部127;以及连接第一面部126与第二面部127的作为连接部的平面部124。脱落防止螺栓125、125插通于图24的第一及第二孔,因此,这些第一孔及第二孔被脱落防止螺栓125、125掩盖。本实施方式的脱落防止螺栓125与图17所示的脱落防止螺栓116(第六实施方式)相同。
图25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2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形状的图。
第二保护罩部件122具有第三面部128,该第三面部128在与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30,第二保护罩部件122还具有:与该第三面部128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时位于比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更靠上方的第四面部129;以及连接该第四面部129与第三面部128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31、131)。连接第三面部128与第四面部129的连接部由直角弯曲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31、131)。构成
使图25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移动,将插通在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的第一面部126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25拧入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第三面部128的第一焊接螺母130(图25),由此,如图26所示,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2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
图27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20的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的形状的图。
第三保护罩部件123具有第五面部132,该第五面部132在与第二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焊接螺母136,第三保护罩部件123还具有:与第五面部132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时位于比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第四面部129更靠上方的第六面部133;以及连接这些第六面部133与第五面部132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35、135)。
连接第五面部132与第六面部133的连接部由直角弯曲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35、135)构成。另外,在第三保护罩部件123形成有在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2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12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34、134。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第三面部128的第一焊接螺母130(图25)、焊接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的第五面部132的第二焊接螺母136(图27)与图8所示的第一焊接螺母53(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的第六面部133位于之前安装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第四面部129上,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移动,将插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的第二面部127的第二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25(图24)拧入焊接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的第五面部132的第二焊接螺母136(图27),由此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2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21。
如图28所示,通过使第四面部129的一部分与第六面部133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12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12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脱落防止螺栓125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130、第二焊接螺母136,在加热筒保护罩120直接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121的第一面部126与第二面部127的作为连接部的平面部124可以使用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连接第二保护罩部件122的第三面部128与第四面部129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第二平面部131、131、以及连接第三加热筒保护罩123的第五面部132与第六面部133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第二平面部135、135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形成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23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34(图27)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接着,参照图29~图34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4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第二保护罩部件142与第三保护罩部件143。
安装加热筒保护罩140的加热筒1的结构如图5所示。即,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
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从这些端子盒4、5、6向外且向下方(与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捆扎成一束。
图29是表示将第一保护罩部件141固定于水冷套管3的状态的图。
第一保护罩部件141具有:具有第一孔的第一面部146;具有第二孔的第二面部147;以及连接第一面部146与第二面部147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平面部144。由于脱落防止螺栓145、145插通于这些第一孔及第二孔,因此,这些第一孔与第二孔被脱落防止螺栓145、145掩盖。
脱落防止螺栓145具备颈部149及螺纹部150,是颈部149长的带颈螺栓148,在将该带颈螺栓148插通于形成在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的孔后,以利用防脱垫片151来夹住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的方式进行安装。
图3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4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形状的图。
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具有:在与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的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三孔157的第三面部152;以及与该第三面部152平行且在与第三孔157同轴上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58的第四面部153。第三面部152与第四面部153通过将一张平面弯曲为矩形波状而形成,第三面部152与第四面部153利用一个平面部(第五面部154)连接。另外,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具有与第四面部153垂直且在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时位于比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更靠上方的第六面部155。
另外,在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形成有在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14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56、156。
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利用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45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使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移动,使插通在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45(图29)通过形成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三面部152的第三孔157(图31),拧入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四面部153的第一焊接螺母158(图31),由此,如图32所示,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4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
图33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40的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形状。
第三保护罩部件143具有:在与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二面部147的第二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四孔166的第七面部160;以及与第七面部160平行且在与第四孔166同轴上具有第二焊接螺母159的第八面部161。第七面部160与第八面部161通过将平面弯曲为矩形波状而形成,第七面部160与第八面部161利用一个平面部(第九面部162)连接。另外,第三保护罩部件143具有:与第八面部161垂直且在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时位于比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六面部155更靠上方的第十面部163;以及连接第十面部163与第八面部161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165、165。连接第八面部161与第十面部163的连接部由以成135度的角度的方式弯曲的两个平面部(连接部的平面部165)构成。
另外,在第三保护罩部件143形成有在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4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14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64、164。
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四面部153的第一焊接螺母158及焊接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第八面部161的第二焊接螺母159与实施方式三的焊接螺母53(参照图8)相同。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第十面部163位于之前安装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六面部155上,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移动,使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二孔的脱落防止螺栓通过第四孔(孔166),拧入第二焊接螺母159(图33),由此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4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
如图34所示,通过使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六面部155的一部分与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第十面部163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14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四面部153平行且位于外侧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三面部152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抵接,从而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58的第四面部153与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的间隔由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五面部154保持,因此,颈部149长的带颈螺栓148(脱落防止螺栓145)的轴心方向的移动具有自由度。由此,即使将位于多处的脱落防止螺栓145一个一个地从第一焊接螺母158拔出,也不会使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变形。这种情况对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第七面部160、第八面部161、第九面部162、以及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二面部147也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14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脱落防止螺栓145及带防脱件螺栓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158、第二焊接螺母159,直接在加热筒保护罩140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141的第一面部146与第二面部147的作为连接部的一个平面部(平面部144)、以及第二保护罩部件142的第五面部154及第三保护罩部件143的第九面部162可以使用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连接第三加热筒保护罩143的第八面部161与第十面部163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平面部(第一、第二平面部165、165)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缆通过部可以具有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那样的折回件。
接着,参照图35~图39来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第九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70包括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第二保护罩部件172及第三保护罩部件173。
安装加热筒保护罩170的加热筒1的结构如图23所示。即,加热筒1使用三个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在加热筒1的侧面,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对应地配置有三个端子盒4、5、6。
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从位于下方向的端子盒4、5、6向外沿水平方向突出后,将朝向改变为加热筒1的轴心方向而延伸。此时,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在两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及三根进行汇合的部位分别利用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
图35表示将构成加热筒保护罩170的第一保护罩部件171固定于水冷套管3的状态。
第一保护罩部件171具有:具有第一孔的第一面部174;具有第二孔的第二面部175;以及连接第一面部174与第二面部175的作为连接部的一个平面部191。脱落防止螺栓176、176分别插通于第一孔及第二孔,因此,在图35中,第一孔与第二孔分别被脱落防止螺栓176、176掩盖。这些脱落防止螺栓176与图29(实施方式八)所示的脱落防止螺栓145相同。
图36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70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形状。
第二保护罩部件172具有:在与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一面部174的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三孔182的第三面部177;以及与该第三面部177平行且在与第三孔182同轴上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81的第四面部178。这些第三面部177与第四面部178通过将平面弯曲为矩形波状而形成,第三面部177与第四面部178利用第五面部179连接。另外,第二保护罩部件172具有与第四面部178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时位于比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更靠上方的第六面部180。
使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移动,使插通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一面部174的第一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76通过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三孔182,并拧入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四面部178的第一焊接螺母181(图36),由此,如图37所示,能够将第二保护罩部件172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
图38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筒保护罩170的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形状。
第三保护罩部件173具有:在与形成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二面部175的第二孔对应的位置具有第四孔(孔187)的第七面部183;以及与第七面部183平行且在与第四孔(孔187)同轴上具有第二焊接螺母188的第八面部184。这些第七面部183与第八面部184通过将平面弯曲为矩形波状而形成,利用第九面部185来连接第七面部183与第八面部184。
另外,第三保护罩部件173具有:与第八面部184垂直且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时位于比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六面部180更靠上方的第十面部186;以及连接这些第十面部186与第八面部184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第二平面部190、190。连接第八面部184与第十面部186的连接部包括直角弯曲的两个平面部(连接部的平面部190、190)。
在第三保护罩173形成有在将该第三保护罩部件17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时用于形成向加热筒保护罩17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的电力供给电缆7、8的电缆通过部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89、189。
焊接于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四面部178的第一焊接螺母181和焊接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八面部184的第二焊接螺母188与图8(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焊接螺母53相同。
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十面部186位于之前安装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六面部180上,使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移动,使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二孔的脱落防止螺栓176通过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七面部183的第四孔187,拧入焊接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八面部184的第二焊接螺母188(图38),从而将第三保护罩部件173安装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
如图39所示,通过使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六面部180的一部分与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十面部186的一部分互相重合而形成电缆通过部,能够不解开被捆束带14捆扎成一束的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的捆束而从该电缆通过部向加热筒保护罩170的外侧取出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10、11、12的电力供给电缆7、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四面部178平行且位于外侧的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三面部177与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一面部174抵接,由此具有第一焊接螺母181的第四面部178与第一面部174的间隔由第五面部179保持,因此,颈部长的脱落防止螺栓176的轴心方向的移动具有自由度。由此,即使将位于多处的脱落防止螺栓176一个一个地从第一焊接螺母181拔出,也不会使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一面部174变形。这种情况对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七面部183、第八面部184、第九面部185、以及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二面部175也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筒保护罩170的材料的厚度相对于脱落防止螺栓的螺距充分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使用第一焊接螺母181、第二焊接螺母188,直接在加热筒保护罩加工内螺纹槽。另外,连接第一保护罩部件171的第一面部174与第二面部175的作为连接部的平面部191及第二保护罩部件172的第五面部179及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九面部可以使用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连接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第八面部184与第十面部186的作为连接部的第一、第二平面部190、190可以使用一个平面或曲面或多个折弯平面。另外,形成于第三保护罩部件173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189(图38)可以具有如图2(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回件23。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由分割的多个保护罩部件构成,在互相结合的多个保护罩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设有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但不需要在互相接合的保护罩部件的全部的连接部设置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例如,不需要在第二实施方式(图6、图7)的第一保护罩部件31与第二保护罩部件32的连接部设置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另外,上述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期望配置为,在将加热筒保护罩安装于加热筒时,在各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连接于上述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部分的附近形成电缆通过部,但也可以不使上述电缆通过部与加热筒用电热加热器的电力供给电缆一一对应。
就成为构成上述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多个保护罩中、互相接合的保护罩部件与保护罩部件的边界的分割线而言,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至图7)中封闭(例如,由与加热筒的中心轴垂直的面分割),相对于此,在上述第三~第九实施方式中,从加热筒的轴心方向上的加热筒保护罩的前端延伸到后端(例如,在与加热筒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

Claims (3)

1.一种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其覆盖加热筒的整周,该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的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由从加热筒的轴心方向上的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前端分割到后端的多个罩部件构成,在互相接合的这些罩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互相接合的一方的罩部件或双方的罩部件设有形成电缆通过部的多个切口,
通过将构成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全部的保护罩部件组装于加热筒来覆盖加热筒的整周,并且,利用设置于上述保护罩部件与构成加热筒保护罩的其他罩部件的边界的电缆通过部形成用切口来形成用于向加热筒保护罩的外侧取出电缆的电缆通过部,
上述电缆通过部具有折回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筒保护罩的互相接合的罩部件彼此通过脱落防止螺栓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互相接合的罩部件彼此在一方的罩部件具有第一面部,该第一面部具有第一孔,
上述互相接合的罩部件彼此在另一方的罩部件具有:第二面部,该第二面部与第一面部平行,且在与第一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孔;以及第三面部,该第三面部与第二面部平行,且在与第二面部的孔同轴上具有第一螺栓固定部,
互相接合的罩部件彼此通过插通第一孔及第二孔并拧入第一螺栓固定部的脱落防止螺栓接合。
CN201410723307.4A 2013-12-05 2014-12-02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Active CN104690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2530A JP5770253B2 (ja) 2013-12-05 2013-12-05 射出成形機の加熱筒保護カバー
JP2013-252530 201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0884A CN104690884A (zh) 2015-06-10
CN104690884B true CN104690884B (zh) 2018-08-24

Family

ID=5327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3307.4A Active CN104690884B (zh) 2013-12-05 2014-12-02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9932B2 (zh)
JP (1) JP5770253B2 (zh)
CN (1) CN104690884B (zh)
DE (1) DE10201401766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7960B1 (de) * 2016-04-12 2017-06-15 Engel Austria Gmbh Schutzabdeckung für einen Plastifizierzylinder
CN112622147A (zh) * 2020-12-10 2021-04-09 安徽长荣光纤光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注塑装置及其注塑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3374A (ja) * 2004-10-29 2006-05-18 Makoto Nishizawa 射出成形機などの断熱カバー
CN202540659U (zh) * 2012-04-16 2012-11-21 磐石油压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橡胶注射成型机的真空罩
CN102958665A (zh) * 2010-06-25 2013-03-06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射成形机
CN202846841U (zh) * 2012-07-27 2013-04-03 吴焕雄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
CN203110249U (zh) * 2013-02-22 2013-08-07 金哲 气凝胶隔热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9995A (en) * 1974-11-01 1976-02-24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Valve placement in a multi-ply, inflatable bag
JPS5829425U (ja) 1981-08-20 1983-02-25 野田 聰 バンドヒ−タ用の保温カバ−
JPH0788894A (ja) * 1993-09-22 1995-04-04 Fanuc Ltd 射出成形機用ノズル
JP2000263592A (ja) * 1999-03-15 2000-09-26 Niigata Eng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ノズル装置
JP5072038B2 (ja) 2008-10-02 2012-11-14 スターテクノ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射出シリンダの保温ジャケ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3374A (ja) * 2004-10-29 2006-05-18 Makoto Nishizawa 射出成形機などの断熱カバー
CN102958665A (zh) * 2010-06-25 2013-03-06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注射成形机
CN202540659U (zh) * 2012-04-16 2012-11-21 磐石油压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橡胶注射成型机的真空罩
CN202846841U (zh) * 2012-07-27 2013-04-03 吴焕雄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熔胶筒的余热采集装置
CN203110249U (zh) * 2013-02-22 2013-08-07 金哲 气凝胶隔热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017663B4 (de) 2023-09-21
JP5770253B2 (ja) 2015-08-26
JP2015107616A (ja) 2015-06-11
US9289932B2 (en) 2016-03-22
CN104690884A (zh) 2015-06-10
US20150158226A1 (en) 2015-06-11
DE102014017663A1 (de)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0884B (zh) 注塑成型机的加热筒保护罩
CN101346281B (zh) 用于燃料系统的电流绝缘装置
US20170350618A1 (en) Heat Source Apparatus
CN105240651A (zh) 一种集测温与电伴热功能的可拆卸式保温盒
CN107275993A (zh) 安全防火散热布线线管
CN102098816B (zh) 带连接线路的电热器
CN109873396A (zh) 一种预埋式电缆
CN105846387B (zh) 一种电缆终端防护锁紧装置
CN204558342U (zh) 一种带灭弧装置的条形熔断器隔离开关
CN101760206A (zh) 干熄焦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方法
CN203617488U (zh) 一种导线防断股保护装置
CN207426189U (zh) 电力故障指示绝缘护罩
CN205737558U (zh) 一种防爆电取暖器及具有该取暖器的轨道车辆
CN210016651U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
CN108076604A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39721U (zh) 一种新型泵体加热护套
CN208646070U (zh) 一种热风塑料焊枪以及分散式热风塑料焊接设备
CN209007925U (zh) 注塑机用纳米远红外电加热器
CN206206887U (zh) 一种加热型石油管接箍
CN201251271Y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001198Y (zh) 防干烧起火的电暖袋用发热装置
CN211352485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上的电加热器
CN206186226U (zh) 用于塑化缸的保护罩、塑化单元以及成型机
CN213213080U (zh) 一种半封口式的热收缩保护套管
CN202587418U (zh) 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