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9125A -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9125A
CN104689125A CN201510137857.2A CN201510137857A CN104689125A CN 104689125 A CN104689125 A CN 104689125A CN 201510137857 A CN201510137857 A CN 201510137857A CN 104689125 A CN104689125 A CN 104689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herba
medicine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78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佃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378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9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9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912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耳、桑寄生、墨旱莲、骨碎补、玉竹、北沙参、玄参、卤碱、西施舌、雀卵、千里光、蚯蚓、竹沥、白蒺藜、菊花、石决明、天名精、苦壶卢、川芎、鸡血藤、泽泻、油桐根、菟丝子、露兜竻花、合萌、车前子、桑叶、猪苓、苣荬菜、石萝藦、地骨皮、青蒿和甘草。本发明具有滋阴明目的功效,兼以补肾清肝、活血通络、利水降火、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沙眼;且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能直达病灶,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1.症状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体征
⑴急性沙眼: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窿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数周后急性炎症消退,转为慢性期。
⑵慢性沙眼: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虽减轻,但与皮下组织有弥漫性细胞浸润,结膜显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窿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窿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壁。角膜血管翳:它是由角膜缘外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越过角膜缘进入透明角膜,影响视力,并逐渐向瞳孔区发展,伴有细胞浸润及发展为浅的小溃疡,痊愈后可形成角膜小面。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形成肥厚的肉样血管翳。
为了防治沙眼和调查研究的需要,对沙眼有很多临床分期的方法。我国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讨论时,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
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为止。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沙眼在中医中属于椒疮的范畴。胞睑内面红色细小颗粒密集丛生,状若椒粒,故名椒疮。分布以大小眦及穹窿部为重,常与粟疮并生,痒涩流泪,若及黑睛可致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若及胞睑,终为拳毛倒睫,黑睛生翳。该病与眼乳头增生基本一致。
西医治疗沙眼主要应用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大,容易引发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肝肾损害、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等,容易复发。然而中药在治疗沙眼方面具有辨证论治,针对性强,疗效显著,无耐药性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滋阴明目功能治疗沙眼的药物,兼以补肾清肝、活血通络、利水降火、清热解毒,治疗沙眼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疗程短、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耳、桑寄生、墨旱莲、骨碎补、玉竹、北沙参、玄参、卤碱、西施舌、雀卵、千里光、蚯蚓、竹沥、白蒺藜、菊花、石决明、天名精、苦壶卢、川芎、鸡血藤、泽泻、油桐根、菟丝子、露兜竻花、合萌、车前子、桑叶、猪苓、苣荬菜、石萝藦、地骨皮、青蒿和甘草。
所述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4~23份、桑寄生18~28份、墨旱莲19~27份、骨碎补30~36份、玉竹10~20份、北沙参20~30份、玄参30~39份、卤碱5~10份、西施舌15~24份、雀卵10~25份、千里光12~22份、蚯蚓10~22份、竹沥10~20份、白蒺藜23~33份、菊花10~25份、石决明13~23份、天名精10~19份、苦壶卢17~22份、川芎27~35份、鸡血藤25~35份、泽泻10~20份、油桐根5-11份、菟丝子30~37份、露兜竻花8~15份、合萌18~28份、车前子20~26份、桑叶12~20份、猪苓12~18份、苣荬菜11~17份、石萝藦12~18份、地骨皮11~17份、青蒿10~17份和甘草6~12份。
所述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6~21份、桑寄生19~26份、墨旱莲21~25份、骨碎补32~35份、玉竹11~19份、北沙参23~28份、玄参31~37份、卤碱5~8份、西施舌17~22份、雀卵13~21份、千里光14~20份、蚯蚓11~19份、竹沥12~17份、白蒺藜26~30份、菊花13~22份、石决明15~21份、天名精11~17份、苦壶卢19~21份、川芎30~33份、鸡血藤28~32份、泽泻13~16份、油桐根5-8份、菟丝子31~35份、露兜竻花8~13份、合萌20~26份、车前子23~25份、桑叶14~18份、猪苓13~16份、苣荬菜12~15份、石萝藦13~17份、地骨皮12~16份、青蒿12~15份和甘草6~12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6份、桑寄生26份、墨旱莲22份、骨碎补32份、玉竹19份、北沙参23份、玄参37份、卤碱5份、西施舌19份、雀卵13份、千里光20份、蚯蚓13份、竹沥17份、白蒺藜29份、菊花22份、石决明15份、天名精11份、苦壶卢19份、川芎33份、鸡血藤28份、泽泻15份、油桐根5份、菟丝子33份、露兜竻花13份、合萌22份、车前子23份、桑叶18份、猪苓13份、苣荬菜15份、石萝藦14份、地骨皮12份、青蒿12份和甘草12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21份、桑寄生23份、墨旱莲21份、骨碎补33份、玉竹11份、北沙参26份、玄参33份、卤碱6份、西施舌22份、雀卵21份、千里光17份、蚯蚓11份、竹沥14份、白蒺藜26份、菊花13份、石决明21份、天名精12份、苦壶卢21份、川芎32份、鸡血藤30份、泽泻16份、油桐根8份、菟丝子35份、露兜竻花8份、合萌26份、车前子24份、桑叶16份、猪苓14份、苣荬菜13份、石萝藦17份、地骨皮15份、青蒿14份和甘草9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9份、桑寄生19份、墨旱莲25份、骨碎补35份、玉竹15份、北沙参28份、玄参31份、卤碱8份、西施舌17份、雀卵16份、千里光14份、蚯蚓19份、竹沥12份、白蒺藜30份、菊花18份、石决明18份、天名精17份、苦壶卢20份、川芎30份、鸡血藤32份、泽泻13份、油桐根6份、菟丝子31份、露兜竻花10份、合萌20份、车前子25份、桑叶14份、猪苓16份、苣荬菜12份、石萝藦13份、地骨皮16份、青蒿15份和甘草6份。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软膏剂,所述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每次加入6~10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至醇含量为40%~50%,静置3~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重量份~3重量份硬脂酸、0.5重量份~1.5重量份十八烷基醇、0.5重量份~1.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5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75℃~8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重量份~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0.5重量份~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重量份~1.5重量份三乙醇胺、1重量份~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75℃~85℃,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30分钟~1小时,使乳化,在60℃~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滴眼剂,制备过程为:
a、按重量份数比取所述蚯蚓,放在凉开水中浸泡48小时,沥水后放入容器中,加入蚯蚓重量0.2倍的氯化钠,半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b、取所述剩余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4-6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3-5倍量水煎煮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得8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浸膏1,药渣备用;
c、将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25的浸膏2;
d、将步骤a中滤液与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60-8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0-7.0,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治疗沙眼的药物,药物的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滴眼剂、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冷敷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或喷雾剂。
 本发明的药物以滋阴明目为治疗原则,兼以补肾清肝、活血通络、利水降火、清热解毒,治疗沙眼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沙眼在中医中属于椒疮的范畴。胞睑内面红色细小颗粒密集丛生,状若椒粒,故名椒疮。分布以大小眦及穹窿部为重,常与粟疮并生,痒涩流泪,若及黑睛可致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若及胞睑,终为拳毛倒睫,黑睛生翳。该病与眼乳头增生基本一致。
因此本发明治疗沙眼以滋阴明目为主,兼以补肾清肝、活血通络、利水降火、清热解毒。故选用中药:石耳、桑寄生、墨旱莲、骨碎补、玉竹、北沙参、玄参、卤碱、西施舌、雀卵、千里光、蚯蚓、竹沥、白蒺藜、菊花、石决明、天名精、苦壶卢、川芎、鸡血藤、泽泻、油桐根、菟丝子、露兜竻花、合萌、车前子、桑叶、猪苓、苣荬菜、石萝藦、地骨皮、青蒿和甘草。方中石耳、桑寄生、墨旱莲、骨碎补、玉竹、北沙参、玄参、卤碱、西施舌、雀卵滋阴泻火明目、滋养肾水;千里光、蚯蚓明目,竹沥、白蒺藜、菊花、石决明清肝火、补肝阴、疏风热;天名精、苦壶卢、川芎、鸡血藤清热活血通络、降火利水;泽泻、油桐根、菟丝子、露兜竻花、合萌、车前子、桑叶、猪苓利水清热;苣荬菜、石萝藦、地骨皮、青蒿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兼清热解毒。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石耳: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石耳以叶状体入药。甘,平。 清热止血,止咳化痰。明目,益精。用于吐血,衄血,崩漏,膀胱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烧烫伤。
桑寄生: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坚肾泻火。
墨旱莲:性凉,味甘酸。甘、酸,寒。归肝、肾经。具有凉血止血、补肾益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等症。《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具有凉血止血、补肾益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等症。
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养阴润肺,滋胃生津。《药性论》:“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本草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北沙参含有挥发油、香豆素、淀粉、生物碱、三萜酸、豆甾醇、各甾醇,沙参素等成分。实验证明,北沙参能提高T细胞比值,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延长抗体存在时间,提高B 细胞,促进免疫功能。北沙参可增强正气,减少疾病,预防癌症的产生。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证。
卤碱:为盐卤凝结而成的氯化镁等物质的结晶。取卤块用水洗净,打碎,入盆内,每盆以2~3斤为宜,稍加热溶化,用6层纱布或两层白布过滤后,将滤液煎熬,再加等量水,用急火煎熬,保持沸腾状态,切勿搅拌。待水分蒸干,刺激性气体基本挥发,并由深褐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即为卤碱。煎熬约需1.5~2小时。每斤卤水可熬卤碱3.5两左右。将卤碱压成粉末,装瓶密闭,干燥封存。苦咸,寒。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皮炎,风热赤眼。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
西施舌: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味甘;咸;性平。归肝经。滋阴养血,清热凉肝。主肝肾服虚;腰膝酸重;目赤;消渴。
雀卵:味甘;酸;性温。归肾经。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主男子阳痿;疝气;女子血枯;崩漏;带下,补心,明目,充髓。治鸡盲眼。
千里光: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以全草入药。苦,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用于风火赤眼,疮疖肿毒,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
蚯蚓:咸,寒。入肝、脾、肺经。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
竹沥: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甘,凉。入心、胃经。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日。”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白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苦辛,温。入肝、肺经。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
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等都有很好疗效。
石决明: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海决、皱纹盘鲍(毛底海决)、羊鲍(大海决)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味咸,性寒;入肝、肾经。功用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唐本草》:“石决明是鳆鱼甲也,附石,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今俗用者紫贝,全别,非此类也。”《开宝本草》:“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功用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天名精:为菊种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茎叶。辛,寒。入肝、肺经。祛痰,清热,破血,止血,解毒,杀虫。治乳蛾,喉痹,疟疾,急性肝炎,急慢惊风,虫积,血瘕,衄血,血淋,疔肿疮毒,皮肤痒疹。
苦壶卢: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苦,寒。利水消肿。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 ,肢体麻木,痈疽疮疡。《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鸡血藤: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的干燥藤茎。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清心肺、泻肾火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水湿停滞、水湿泛滥之全身水肿;水饮痰湿之邪困阻,致清阳不升浊音不降之眩晕;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赤短涩痛,以及湿热黄疸等证。
油桐根: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树根。辛,寒。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主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消食,利水,化痰,杀虫。治食积痞满,水肿,臌胀,哮喘,瘰疬,蛔虫病。
菟丝子:气味辛,甘,平,无毒。归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
露兜竻花:味甘;性寒。归膀胱;肝经。清热;利湿。主感冒咳嗽;淋浊;小便不利;热泻;疝气;对口疮。
合萌: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甘淡,寒。归肺;胃经。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
车前子:甘,淡;性微寒。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能。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在试管内,车前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拔毒疗疮,清热祛痰,清泻肝火。《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
猪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本草经集注 》记有: “枫树苓 ,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 黑皮 。”具有的功效: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苣荬菜: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脓疡;急性阑尾炎;叶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石萝藦:苦,凉。 清热解毒。用于肝炎,风火眼痛。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消渴,肺咳喘,吐血,衄血,尿血。现代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牙髓炎疼痛等。《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消渴,肺咳喘,吐血,衄血,尿血。现代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牙髓炎疼痛等。
青蒿: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功用:清透虚热,凉血除蒸,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该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有解暑,截虐之功。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本经》曰:“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软膏剂
本发明软膏剂的制备过程为:取石耳16g、桑寄生26g、墨旱莲22g、骨碎补32g、玉竹19g、北沙参23g、玄参37g、卤碱5g、西施舌19g、雀卵13g、千里光20g、蚯蚓13g、竹沥17g、白蒺藜29g、菊花22g、石决明15g、天名精11g、苦壶卢19g、川芎33g、鸡血藤28g、泽泻15g、油桐根5g、菟丝子33g、露兜竻花13g、合萌22g、车前子23g、桑叶18g、猪苓13g、苣荬菜15g、石萝藦14g、地骨皮12g、青蒿12g和甘草12g。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每次加入7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醇含量为50%,静置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3重量份硬脂酸、1.5重量份十八烷基醇、1.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8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5重量份三乙醇胺、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85℃,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1小时,使乳化,在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
实施例2 滴眼剂
本发明滴眼剂的制备过程为:
a、取石耳21g、桑寄生23g、墨旱莲21g、骨碎补33g、玉竹11g、北沙参26g、玄参33g、卤碱6g、西施舌22g、雀卵21g、千里光17g、蚯蚓11g、竹沥14g、白蒺藜26g、菊花13g、石决明21g、天名精12g、苦壶卢21g、川芎32g、鸡血藤30g、泽泻16g、油桐根8g、菟丝子35g、露兜竻花8g、合萌26g、车前子24g、桑叶16g、猪苓14g、苣荬菜13g、石萝藦17g、地骨皮15g、青蒿14g和甘草9g。
a、按重量份数比取蚯蚓,放在凉开水中浸泡48小时,沥水后放入容器中,加入蚯蚓重量0.2倍的氯化钠,半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b、取所述剩余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得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1,药渣备用;
c、将药渣加90%乙醇浸泡1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60目滤过,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25的浸膏2;
d、将步骤a中滤液与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8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0-7.0,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实施例3颗粒剂
取石耳19g、桑寄生19g、墨旱莲25g、骨碎补35g、玉竹15g、北沙参28g、玄参31g、卤碱8g、西施舌17g、雀卵16g、千里光14g、蚯蚓19g、竹沥12g、白蒺藜30g、菊花18g、石决明18g、天名精17g、苦壶卢20g、川芎30g、鸡血藤32g、泽泻13g、油桐根6g、菟丝子31g、露兜竻花10g、合萌20g、车前子25g、桑叶14g、猪苓16g、苣荬菜12g、石萝藦13g、地骨皮16g、青蒿15g和甘草6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试验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滴眼剂为对象,选择20只小白鼠进行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只,取临床日用量的3倍给试验组的10只小白鼠静脉注射,观察7日。结果20只白鼠均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2、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3、过敏试验报告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浓度,激发用0.1%浓度。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软膏剂0.1g涂于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1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择2006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沙眼患者共计132例,260眼。其中,男85例,女47例,其中,Ⅰ期+78 眼,Ⅰ++93眼,Ⅱ期+33眼,Ⅱ期++56 眼。将该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四组间年龄、病程、分期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软膏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软膏剂擦上下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滴眼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滴眼剂,每日3次,将浓度为0.5%的滴眼剂对准眼角进行滴药,每次滴药2-3滴,7天为一个疗程。
滴眼剂+颗粒剂治疗组:33人,65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滴眼剂,每日3次,将浓度为0.5%的滴眼剂对准眼角进行滴药,每次滴药2-3滴,同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8g的剂量,7天为一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33人,65眼,滴0.05%利福平眼药水每日4次;7天为一个疗程。
诊断标准:
参考1979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制定的沙眼诊断标准和分期:
诊断标准:
(1) 上穹窿部和上睑版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2) 用放大镜或裂隙灯角膜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3)上穹窿部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4) 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
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分期: ①第一期(沙Ⅰ):为进行活动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及滤泡)。 ②第二期(沙Ⅱ):为退行结瘢期,有活动性病变同时也有瘢痕出现。 ③第三期(沙Ⅲ):为痊愈期,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 此外还以+、++、+++表示病变(滤泡与乳头)的范围, 占上睑睑板1/3以下的面积为+,1/3-2/3为++,超过2/3则为+++,作为轻、中、重的不同表示。 角膜血管翳的记录方法,是将角膜水平地分为四等分,按血管翳侵犯面积,以+、++、+++、++++记录之。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睑结膜滤泡、乳头消失,炎症消退,疤痕形成,角膜血管翳萎缩。 好转:症状消失,睑结膜病变大部分形成疤痕。角膜血管翳基本趋萎缩。
无效:仍有症状,睑结膜的乳头和滤泡无减少
治疗效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沙眼,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1 四组分别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总眼数/只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软膏剂治疗组 65 39 21 5 92.3%
滴眼剂治疗组 65 41 20 4 93.8%
滴眼剂+颗粒剂治疗组 65 51 13 1 98.5%
西药对照组 65 18 33 14 78.5%
 表2 四组分别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总眼数/只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软膏剂治疗组 65 54 10 1 98.5%
滴眼剂治疗组 65 53 11 1 98.5%
滴眼剂+颗粒剂治疗组 65 59 6 0 100%
西药对照组 65 28 23 14 78.5%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典型病例
患者女,孙某,14岁,学生,眼有异物感、流泪,粘液性分泌物2年,现充血程度轻,皮下组织有弥漫性细胞浸润,同时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显胶样,病变以上穹窿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用放大镜或裂隙灯角膜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上缘有血管翳。上睑结膜、上穹窿部出现瘢痕。作睑结膜刮片,在结膜上皮细胞中培养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曾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反复发作。诊断为慢性沙眼。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滴眼剂,每日3次,将浓度为0.5%的滴眼剂对准眼角进行滴药,每次滴药3滴,同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0.8g的剂量,1周后治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石耳、桑寄生、墨旱莲、骨碎补、玉竹、北沙参、玄参、卤碱、西施舌、雀卵、千里光、蚯蚓、竹沥、白蒺藜、菊花、石决明、天名精、苦壶卢、川芎、鸡血藤、泽泻、油桐根、菟丝子、露兜竻花、合萌、车前子、桑叶、猪苓、苣荬菜、石萝藦、地骨皮、青蒿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4~23份、桑寄生18~28份、墨旱莲19~27份、骨碎补30~36份、玉竹10~20份、北沙参20~30份、玄参30~39份、卤碱5~10份、西施舌15~24份、雀卵10~25份、千里光12~22份、蚯蚓10~22份、竹沥10~20份、白蒺藜23~33份、菊花10~25份、石决明13~23份、天名精10~19份、苦壶卢17~22份、川芎27~35份、鸡血藤25~35份、泽泻10~20份、油桐根5-11份、菟丝子30~37份、露兜竻花8~15份、合萌18~28份、车前子20~26份、桑叶12~20份、猪苓12~18份、苣荬菜11~17份、石萝藦12~18份、地骨皮11~17份、青蒿10~17份和甘草6~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6~21份、桑寄生19~26份、墨旱莲21~25份、骨碎补32~35份、玉竹11~19份、北沙参23~28份、玄参31~37份、卤碱5~8份、西施舌17~22份、雀卵13~21份、千里光14~20份、蚯蚓11~19份、竹沥12~17份、白蒺藜26~30份、菊花13~22份、石决明15~21份、天名精11~17份、苦壶卢19~21份、川芎30~33份、鸡血藤28~32份、泽泻13~16份、油桐根5-8份、菟丝子31~35份、露兜竻花8~13份、合萌20~26份、车前子23~25份、桑叶14~18份、猪苓13~16份、苣荬菜12~15份、石萝藦13~17份、地骨皮12~16份、青蒿12~15份和甘草6~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6份、桑寄生26份、墨旱莲22份、骨碎补32份、玉竹19份、北沙参23份、玄参37份、卤碱5份、西施舌19份、雀卵13份、千里光20份、蚯蚓13份、竹沥17份、白蒺藜29份、菊花22份、石决明15份、天名精11份、苦壶卢19份、川芎33份、鸡血藤28份、泽泻15份、油桐根5份、菟丝子33份、露兜竻花13份、合萌22份、车前子23份、桑叶18份、猪苓13份、苣荬菜15份、石萝藦14份、地骨皮12份、青蒿12份和甘草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21份、桑寄生23份、墨旱莲21份、骨碎补33份、玉竹11份、北沙参26份、玄参33份、卤碱6份、西施舌22份、雀卵21份、千里光17份、蚯蚓11份、竹沥14份、白蒺藜26份、菊花13份、石决明21份、天名精12份、苦壶卢21份、川芎32份、鸡血藤30份、泽泻16份、油桐根8份、菟丝子35份、露兜竻花8份、合萌26份、车前子24份、桑叶16份、猪苓14份、苣荬菜13份、石萝藦17份、地骨皮15份、青蒿14份和甘草9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石耳19份、桑寄生19份、墨旱莲25份、骨碎补35份、玉竹15份、北沙参28份、玄参31份、卤碱8份、西施舌17份、雀卵16份、千里光14份、蚯蚓19份、竹沥12份、白蒺藜30份、菊花18份、石决明18份、天名精17份、苦壶卢20份、川芎30份、鸡血藤32份、泽泻13份、油桐根6份、菟丝子31份、露兜竻花10份、合萌20份、车前子25份、桑叶14份、猪苓16份、苣荬菜12份、石萝藦13份、地骨皮16份、青蒿15份和甘草6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软膏剂,所述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每次加入6~10倍量的水,煎煮液过滤,合并各次的过滤液,加入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至醇含量为40%~50%,静置3~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获得混合粉末,过200目筛,采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灭菌;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1重量份~3重量份硬脂酸、0.5重量份~1.5重量份十八烷基醇、0.5重量份~1.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5重量份液状石蜡、8重量份~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热至75℃~8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重量份~3重量份维生素E溶解,获得油相;
第三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将0.5重量份~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重量份~1.5重量份三乙醇胺、1重量份~2重量份羟苯乙酯、1000重量份~1500重量份蒸馏水混合加热至75℃~85℃,获得水相;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油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第三步获得的水相中,充分搅拌30分钟~1小时,使乳化,在60℃~70℃的温度下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分装。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滴眼剂,所述制备过程为:
a、按重量份数比取所述蚯蚓,放在凉开水中浸泡48小时,沥水后放入容器中,加入蚯蚓重量0.2倍的氯化钠,半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b、取所述剩余原料药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4-6倍量水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3-5倍量水煎煮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得8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浸膏1,药渣备用;
c、将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25的浸膏2;
d、将步骤a中滤液与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入混合物总质量的60-80倍的蒸馏水,并加入浓度为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0-7.0,再加入0.2%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分装,灭菌,即得滴眼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沙眼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水,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CN201510137857.2A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4689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7857.2A CN104689125A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7857.2A CN104689125A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9125A true CN104689125A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3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7857.2A Withdrawn CN104689125A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91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8524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吴强 一种治疗湿热壅盛型沙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9643A (zh) * 2022-03-30 2022-06-03 山东视泰明药业有限公司 天名精在治疗早期睑板腺囊肿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36A (zh) * 1997-01-08 1997-09-24 丁明月 一种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
CN101244126A (zh) * 2007-02-13 2008-08-20 汪建国 一种治疗眼疾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36A (zh) * 1997-01-08 1997-09-24 丁明月 一种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
CN101244126A (zh) * 2007-02-13 2008-08-20 汪建国 一种治疗眼疾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8524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吴强 一种治疗湿热壅盛型沙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9643A (zh) * 2022-03-30 2022-06-03 山东视泰明药业有限公司 天名精在治疗早期睑板腺囊肿中的应用
CN114569643B (zh) * 2022-03-30 2023-03-10 山东视泰明药业有限公司 天名精在治疗早期睑板腺囊肿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57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853B (zh) 一种治疗湿烂型脚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8083A (zh)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596B (zh) 一种治疗痰湿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751633A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474A (zh) 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24B (zh) 一种治疗寒湿血瘀阻络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0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蕴毒型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06A (zh)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2954A (zh) 一种具有活肤化瘀去黄去斑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125A (zh) 一种治疗沙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5834B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718B (zh) 一种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520643B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24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7001A (zh) 一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54B (zh) 一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99A (zh) 一种温经止痛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283A (zh) 一种治疗脾虚湿蕴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734A (zh) 一种补血养颜的桑寄生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94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545A (zh)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663A (zh) 一种治疗湿毒浸淫型水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7107A (zh) 一种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暑热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07A (zh) 一种治疗乳腺囊肿的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