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420A - 盒及盒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盒及盒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85420A CN104685420A CN201280076147.8A CN201280076147A CN104685420A CN 104685420 A CN104685420 A CN 104685420A CN 201280076147 A CN201280076147 A CN 201280076147A CN 104685420 A CN104685420 A CN 104685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framework
- connected entrance
- fixed
- t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盒及该盒的制造方法,该盒具有电极构件等支撑于框体的被支撑构件,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在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在具有显影辊(15)的显影盒(11)中,在内部容纳调色剂的显影框架(31)设置用于填充调色剂的调色剂填充口(43)以及对与显影辊(15)电连接的显影电极(63)进行支撑的固定部(42),在该固定部形成使显影框架(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46)。而且,经由连通口(46)排出显影框架(31)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调色剂填充口(43)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调色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盒及该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公知具备容纳显影剂的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这种盒中,研究了谋求小型化并且容纳更多的显影剂的课题。
例如,公知如下技术:在容器主体形成排气孔,在投入调色剂时使容器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流出,由此顺畅地进行调色剂填充,实现调色剂容器的小型化(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8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调色剂容器中,有时也研究了如下课题:设置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用于向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电力的电极等部件,并谋求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在容器主体中难以确保用于设置排气孔的空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盒及该盒的制造方法,该盒具有电极构件等支撑于框体的被支撑构件,并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能够在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盒包括:框体,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显影剂承载体,构成为承载显影剂;供给构件,构成为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承载体;以及电极构件,与显影剂承载体及供给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电连接。
在框体设置有: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支撑部,支撑电极构件;以及连通口,形成于支撑部,使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支撑电极构件的支撑部形成将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
因此,与将支撑部和连通口分别设置于框体的情况相比,利用支撑部形成连通口而能够实现框体的小型化。
在此,当框体小型化时,在框体内容纳显影剂的空间相应地缩小。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盒的可打印张数,需要确保显影剂的填充量。因此,为了向小型化的框体填充与以往同等或更多的填充剂,而研究了提高对框体内的空间填充的显影剂的填充比例的课题。当提高对框体内的空间填充的显影剂的填充比例时,在显影剂的填充作业中,存在显影剂与框体内的空气一起喷出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的盒,能够从连通口排出框体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填充口向框体的内部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其结果是,在电极构件支撑于框体的盒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2)另外,也可以是,框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包含隔着显影剂容纳部而沿预定方向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填充口形成于第一侧壁,并与显影剂容纳部连通,支撑部设置于第一侧壁。
根据这样的结构,填充口和具有连通口的支撑部均设置于第一侧壁。
因此,随着从填充口填充的显影剂储存于显影剂容纳部的第二侧壁侧,显影剂容纳部内的空气从显影剂容纳部向第一侧壁侧排出。
其结果是,在向显影剂容纳部内填充显影剂时,能够抑制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泄漏。
(3)另外,也可以是,连通口的预定方向的外侧端部配置成比填充口的预定方向的外侧端部靠预定方向的外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向显影剂容纳部内填充显影剂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泄漏。
(4)另外,也可以是,框体具有配置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连通口与显影室连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向显影剂容纳部内填充显影剂时,将显影剂向显影剂容纳部填充,并同时使显影剂容纳部内的空气向显影室流动,然后,能够经由连通口向框体的外部排出。
因此,能够向显影剂容纳部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并能够将框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5)另外,也可以是,电极构件具备与框体直接或间接地卡定的卡定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组装盒时,能够在将电极构件卡定于框体的状态下,向显影剂容纳部填充显影剂,然后,将电极构件固定于框体。
因此,与向显影剂容纳部填充了显影剂之后将电极构件卡定于框体并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在盒的组装作业中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洒落等。
其结果是,能够顺畅地实施盒的组装作业。
(6)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盒还具备将显影剂承载体及供给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构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轴承构件固定于框体,电极构件与轴承构件卡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将轴承构件固定于框体并将电极构件经由轴承构件卡定于框体的状态下向显影剂容纳部填充显影剂。
因此,在组装盒时,能够将电极构件经由轴承构件切实地卡定于框体。
其结果是,能够更顺畅地实施盒的组装作业。
(7)另外,也可以是,轴承构件具有与支撑部卡合的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卡合部具有与连通口连续的贯通孔。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贯通孔和框体的连通口与轴承构件连续,能够将从显影剂容纳部到外部的距离设定得更长。
因此,在向显影剂容纳部内填充显影剂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泄漏。
(8)另外,也可以是,电极构件具有从其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凹部形成有使卡合部露出的露出孔。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轴承构件的卡合部配置成比电极构件的外表面靠内侧。
因此,在显影剂的填充作业中,即使微量的显影剂与空气一起排出,也能够抑制电极构件的外表面受到污染。
(9)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盒还具备与支撑部和卡合部的卡合部分相对的相对构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相对部分,能够抑制显影剂容纳部内的空气和显影剂从支撑部与卡合部的卡合部分泄漏。
(10)另外,也可以是,电极构件与显影剂承载体或供给构件卡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电极构件直接卡定于显影剂承载体、供给构件等,不用另行设置用于将电极构件卡定于框体的构件,在组装盒时,能够切实地将电极构件卡定于框体。
其结果是,能够更顺畅地实施盒的组装作业。
(11)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盒还具备用于将电极构件固定于框体的固定构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固定构件在比框体的内表面靠外侧的位置固定于连通口内。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固定构件比框体的内表面更向内侧突出。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固定构件与设置在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搅拌器等构件发生干扰。
(12)本发明的盒的制造方法包括填充工序和固定工序。
在填充工序中,向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且具有填充口、支撑部以及连通口的框体内,经由连通口排出框体内的空气,同时经由填充口填充显影剂,其中,所述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所述支撑部支撑被支撑构件,所述连通口形成于支撑部并使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在固定工序中,将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支撑部,并且将连通口封闭。
根据这样的方法,在填充工序中,能够从形成于支撑部的连通口排出框体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填充口向框体的内部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因此,与制造将支撑部和连通口分别设置于框体的盒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另外,在固定工序中,能够利用将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支撑部的作业来封闭连通口。
因此,能够在不另行设置将连通口封闭的工序的情况下将连通口封闭。
(13)另外,也可以是,将用于将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框体的固定构件固定在连通口内,由此将连通口封闭。
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利用固定构件而在不增加部件个数的情况下将连通口封闭。
(14)另外,也可以是,在固定工序中,在将被支撑构件支撑于支撑部之后,使支撑部变形,由此将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支撑部,并且将连通口封闭。
根据这样的方法,利用使支撑部变形而将被支撑构件固定的作业,能够在不另行设置将连通口封闭的工序的情况下将连通口封闭。
(15)本发明的盒包括:框体,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以及被支撑构件,支撑于框体。框体具有: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支撑部,支撑被支撑构件;以及连通口,形成于支撑部,并使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对被支撑构件进行支撑的支撑部形成使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
因此,与将支撑部和连通口分别设置于框体的情况相比,利用支撑部形成连通口而能够实现框体的小型化。
并且,能够从连通口排出框体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填充口向框体的内部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其结果是,在具有支撑于框体的被支撑构件的盒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盒及该盒的制造方法,在电极构件等被支撑构件支撑于框体的盒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框体内填充更多的显影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盒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打印机的中央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从右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显影盒的从左侧观察的中央剖视图。
图5示出图3所示的轴承构件,(a)是从右下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左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6示出图2所示的显影盒,(a)是A-A剖视图,(b)是B-B剖视图,(c)是C-C剖视图。
图7示出图2所示的显影盒,(a)是D-D剖视图,(b)是E-E剖视图。另外,在(a)中,仅示出显影电极及轴承构件,在(b)中,省略了调色剂盖及搅拌器。
图8是图2所示的显影盒的F-F剖视图,是说明显影盒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a)示出填充工序,(b)示出固定工序。
图9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a)示出填充工序,(b)示出固定工序。另外,图9相当于图2的G-G剖面。
图10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a)示出填充工序,(b)示出固定工序。另外,图10相当于图2的G-G剖面。
图11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a)示出填充工序,(b)示出固定工序。另外,图11相当于图2的G-G剖面。
图12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a)示出填充工序,(b)示出固定工序。另外,图12相当于图2的H-H剖面,搅拌器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1.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主体外壳2。而且,打印机1在主体外壳2的内部具备处理盒3、扫描单元4以及定影单元5。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提到打印机1的方向时,将水平载置打印机1的状态作为上下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上侧为上侧,纸面下侧为下侧。而且,图1的纸面左侧为前侧,图1的纸面右侧为后侧。而且,将从前侧观察打印机1时作为左右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近前侧为右侧,纸面里侧为左侧。另外,上下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前后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例,左右方向是第三方向的一例。而且,上侧是第一方向的一方侧的一例,下侧是第一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一例。而且,前侧是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的一例,后侧是第二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一例。而且,左侧是第三方向的一方侧的一例,右侧是第三方向的另一方侧的一例。
主体外壳2形成为大致箱形状。在主体外壳2形成有盒开口部6和纸张开口部7,且设置有将盒开口部6开闭的顶罩8以及将纸张开口部7开闭的供纸罩9。
为了装卸后述的处理盒3,而在主体外壳2的上端部沿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盒开口部6。
为了将纸张P载置于后述的纸张载置部23,而在主体外壳2的前端部的下端部沿前后方向贯通而形成纸张开口部7。
顶罩8设置成能够在打印机1的上端部以后端部为支点摆动。
供纸罩9设置成能够在打印机1的前端部以下端部为支点摆动。
处理盒3在主体外壳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容纳于主体外壳2。处理盒3具备鼓盒10和能够相对于鼓盒10装卸的作为盒的一例的显影盒11。
鼓盒10具备感光鼓12、转印辊13以及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4。
感光鼓12形成为在作为预定方向的一例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且能够旋转地设置在鼓盒10的后侧部分。
转印辊13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感光鼓12的后侧。转印辊13从后侧压接于感光鼓12。
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4在感光鼓12的上侧与感光鼓12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显影盒11具备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一例的显影辊15、作为供给构件的一例的供给辊16以及层厚限制刮刀17。
显影辊15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显影框架31的后端部。而且,显影辊15从前下侧与感光鼓12接触。
供给辊16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显影辊15的前下侧。而且,供给辊16从前下侧与显影辊15接触。
层厚限制刮刀17配置在显影辊15的前上侧。层厚限制刮刀17从前侧与显影辊15接触。
另外,显影盒11的后侧一半部分是对显影辊15、供给辊16及层厚限制刮刀17进行支撑的显影室18。而且,显影盒11的前侧一半部分是对作为显影剂的一例的调色剂进行容纳的调色剂容纳室19,该调色剂容纳室19作为显影剂容纳部的一例。显影室18与调色剂容纳室19彼此连通。在调色剂容纳室19内设置有用于将调色剂向显影室18传送的搅拌器20。
扫描单元4在主体外壳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配置在处理盒3的前侧。扫描单元4朝向感光鼓12射出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L,对感光鼓12的周面进行曝光。
定影单元5在主体外壳2的后上侧端部配置在处理盒3的上侧。定影单元5具备加热辊21和从后上侧压接于加热辊21的加压辊22。
并且,当向打印机1输出打印任务而使图像形成动作开始时,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通过供给辊16的旋转向显影辊15供给,在供给辊16与显影辊15之间正极性地摩擦带电,并由层厚限制刮刀17来限制厚度,作为恒定厚度的薄层而承载在显影辊15的表面。
另一方面,感光鼓12的表面在通过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4而同样地带电之后,由扫描单元4曝光。由此,在感光鼓12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并且,将承载于显影辊15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1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此将调色剂像承载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
在主体外壳2的底部设置的纸张载置部23所载置的纸张P通过各种辊的旋转,在预定的时刻逐张地向感光鼓12与转印辊13之间供给。并且,在通过感光鼓12与转印辊13之间时,在纸张P上转印调色剂像,从而形成图像。
接着,纸张P在通过加热辊21与加压辊22之间时被加热及加压。此时,图像被热定影在纸张P上。然后,纸张P向设置于顶罩8的排纸托盘24排出。
由此,纸张P在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中,呈侧视大致C字状地从纸张载置部23向排纸托盘24传送。
2.显影盒的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显影盒11具备:作为框体的一例的显影框架31;作为被支撑构件的一例的供电单元32,配置在显影框架31的右侧;以及驱动单元33,配置在显影框架31的左侧。
另外,在以下的显影盒11的说明中,在提及方向时,将配置显影辊15的一侧作为显影盒11的后侧,将配置层厚限制刮刀17的一侧作为上侧。即,关于显影盒11的上下前后方向与关于打印机1的上下前后方向稍有不同,显影盒11以其后侧为打印机1的后上侧且其前侧为打印机1的前下侧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1。
(1)显影框架
显影框架31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朝向后侧敞开的大致箱形状。详细地说,其具备作为第一侧壁的一例的右壁34、作为第二侧壁的一例的左壁35、前壁36、下壁37以及上壁38。
右壁34和左壁35形成为沿上下前后延伸的侧视大致矩形形状,并以隔着调色剂容纳室19的方式彼此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而且,在右壁34及左壁35形成有显影辊轴露出孔39和供给辊轴露出孔40。
显影辊轴露出孔39在右壁34及左壁35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直径形成得比显影辊15的旋转轴的外径大。而且,显影辊轴露出孔39朝向后上侧敞开。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影辊15的旋转轴记载为显影辊轴A1。
供给辊轴露出孔40在右壁34及左壁35的下端部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前下侧,且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矩形形状。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内侧尺寸形成得比供给辊16的旋转轴的外径长。而且,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后上侧端部与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前下侧端部连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供给辊16的旋转轴记载为供给辊轴A2。
并且,显影辊轴A1的左右方向端部从显影辊轴露出孔39,从右壁34及左壁35向左右方向外侧露出。而且,供给辊轴A2的左右方向端部从供给辊轴露出孔40,从右壁34及左壁35向左右方向外侧露出。另外,在供给辊轴露出孔40内嵌合有未图示的密封构件。
另外,右壁34具有多个定位突起41、多个被卡合部30、作为支撑部的一例的固定部42、作为填充口的一例的调色剂填充口43、填充引导部44以及盖固定部45。
多个定位突起41分别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后下侧、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前上侧、固定部42的上侧各配置一个。定位突起41形成为从右壁34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多个被卡合部30分别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下侧、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上侧、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前下侧各配置一个。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下侧的被卡合部30形成为从显影框架31的下端缘向上侧凹陷的凹部。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上侧的被卡合部30形成为从显影框架31的后端缘向前侧凹陷的凹部。配置在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前下侧的被卡合部30形成为从显影框架31的下端缘向下侧突出的凸部。
如图2及图3所示,固定部42配置在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上侧。固定部42形成为从右壁34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固定部42的右端部配置得比调色剂填充口43靠右侧。在固定部42设置有连通口46和供给电极嵌合部47。
连通口46在固定部42的径向中央以贯通右壁34的方式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连通口46的左端部在供给辊16的上侧且在显影辊15的前侧,与显影室18内连通。即,连通口46使显影框架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供给电极嵌合部47以从连通口46的周缘部向右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与连通口46共用中心轴线的大致圆筒形状。供给电极嵌合部47的内径与连通口46的直径相同。而且,供给电极嵌合部47的外径比固定部42的主体部分的外径小。
调色剂填充口43在右壁34的后侧一半部分且在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后侧以与调色剂容纳室19连通的方式贯通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在调色剂填充口4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支撑部48。
搅拌器支撑部48具备轴承部49和多个支柱50。
轴承部49配置在调色剂填充口43的径向大致中央。轴承部49形成为大致圆环形状。在轴承部4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有搅拌器20的旋转轴的右端部。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搅拌器20的旋转轴记载为搅拌器轴A3。
多个支柱50分别在调色剂填充口43的周向上彼此隔开相等间隔地设置,具体地说设置有三个。支柱50形成为从轴承部49的径向外侧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大致杆形状,在其径向外侧端部与调色剂填充口43的内表面连接。
填充引导部44形成为从调色剂填充口43的周缘部向右侧突出的大致圆筒形状。填充引导部44的内径与调色剂填充口43的直径相同。而且,调色剂填充口43的内表面与填充引导部44的内表面处于同一面。
盖固定部45配置在填充引导部44的前上侧。盖固定部45形成为从右壁34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
并且,将调色剂盖51压入到填充引导部44的右端部。
调色剂盖51具备压入部52和被固定部53。而且,在调色剂盖51形成有薄壁部56。
压入部52形成为左端部封闭的大致圆筒形状。在压入部52形成有凸缘部54。
凸缘部54在压入部52的右端部向压入部52的径向外侧突出,形成为在压入部52的周向上延伸的突条。
被固定部53形成为从凸缘部54的前端部朝向前侧突出的侧视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在被固定部53形成有卡定孔55。
卡定孔55在被固定部53的大致中央沿左右方向贯通地形成于被固定部53。在卡定孔55内插入盖固定部45。
薄壁部56在被固定部53与凸缘部54的交界部分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直线形状。薄壁部56通过在被固定部53的右表面及左表面形成缺口而以板厚变薄的方式形成。
前壁36一体地架设在右壁34及左壁35的前端部之间。前壁36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
下壁37一体地架设在右壁34及左壁35的下端部之间。下壁37形成为从前壁36的下端部连续地弯曲并向前侧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
上壁38形成为沿前后左右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从上侧与前壁36、右壁34及左壁35的上端部相对配置。上壁38在其周缘部通过熔敷等方法固定于前壁36、右壁34及左壁35的上端部。
(2)供电单元
如图2及图3所示,供电单元32具备供给电极61、轴承构件62以及作为电极构件的一例的显影电极63。
(2-1)供给电极
供给电极61由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在将前上侧与后下侧连接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杆形状。供给电极61一体地具备供给侧接触部64、连接部65以及供给辊轴插通部66。
供给侧接触部64配置在供给电极61的前上侧端部。供给侧接触部64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为右端部封闭且左端部敞开的侧视大致矩形的方筒形状。
连接部65形成为在将前上侧和后下侧连接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曲柄形的弯曲平板形状。详细地说,连接部65具备第一连接部67、作为相对构件的一例的嵌合部68以及第二连接部69。
第一连接部67构成连接部65中的前上侧一半部分,形成为从供给侧接触部64的后端部的左端缘向后下侧延伸的大致杆形状。
嵌合部68与第一连接部67的后下侧端部连续设置,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而且,在嵌合部68形成有供给侧插通孔70。
供给侧插通孔70在嵌合部68的径向中央贯通地形成为与嵌合部68共用中心的侧视大致圆形形状。供给侧插通孔70的直径形成得比固定部42的供给电极嵌合部47的外径大且比固定部42的主体部分的外径小。
第二连接部69形成为弯曲的大致杆形状。详细地说,第二连接部69从嵌合部68的下端部连续地向下侧延伸,在其下端部向左侧弯曲并向左侧延伸,而且,在其左端部向后下侧弯曲并向后下侧延伸。
供给辊轴插通部66以与第二连接部69的后下侧端部连续的方式配置在供给电极61的后下侧端部。供给辊轴插通部66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供给辊轴插通部66的内径比供给辊轴A2的外径稍大。
(2-2)轴承构件
如图3及图5所示,轴承构件62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在将前上侧与后下侧连接的方向上较长的侧视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轴承构件62由比供给电极61、显影电极63硬的材料形成。轴承构件62一体地具备绝缘部81、作为卡合部的一例的被固定部82以及轴承部83。
绝缘部81配置在轴承构件62的前上侧端部。绝缘部81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为右端部被封闭的侧视大致L字形的方筒形状。绝缘部81具备第一绝缘部84和第二绝缘部85。
第一绝缘部84是绝缘部81的前侧部分,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具有厚度且在上下方向较长的侧视大致矩形形状。
第二绝缘部85是绝缘部81的后侧部分,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具有厚度且从第一绝缘部84的上端部连续地向后侧延伸的侧视大致矩形形状。在第二绝缘部85形成有卡合孔86。
卡合孔86以贯通第二绝缘部85的下壁的方式形成为朝向右侧敞开的仰视大致U字形状。
被固定部82形成为从第一绝缘部84的前端部的左端缘及第二绝缘部85的下端部的左端缘连续地向后下侧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被固定部82具有螺钉插通孔89、螺钉插通部91以及被固定部侧嵌合孔90。
螺钉插通孔89在轴承构件6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螺钉插通孔89的直径比固定部42的连通口46的直径大。
螺钉插通部91以从螺钉插通孔89的周缘部向右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与螺钉插通孔89共用中心轴线的大致圆筒形状。螺钉插通部91在其左端部与螺钉插通孔89连通,且其内径与螺钉插通孔89的内径相同。螺钉插通部91的内侧空间与螺钉插通孔89一起构成贯通孔。
被固定部侧嵌合孔90在螺钉插通孔89的上侧贯通地形成为在将前上侧和后下侧连接的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将前下侧与后上侧连接的方向上的被固定部侧嵌合孔90的长度比定位突起41的外径稍大。
轴承部83与被固定部82的后下侧连续地设置,形成为侧视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轴承部83具有显影辊轴插通孔93、多个轴承部侧嵌合孔95、供给辊轴插通孔96、供给辊轴被覆部94以及多个卡合爪92。
显影辊轴插通孔93在轴承部83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显影辊轴插通孔93的直径形成得比显影辊轴A1的外径稍大。
多个轴承部侧嵌合孔95在显影辊轴插通孔93的后下侧和显影辊轴插通孔93的前上侧各配置一个。轴承部侧嵌合孔95形成为侧视大致正方形形状。轴承部侧嵌合孔95的内侧尺寸比定位突起41的外径稍大。
供给辊轴插通孔96在显影辊轴插通孔93的前下侧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供给辊轴插通孔96的内径形成得比供给辊轴A2的外径稍大。
供给辊轴被覆部94从供给辊轴插通孔96的周缘部向右侧突出,以与供给辊轴插通孔96共用中心轴线的方式形成为右端部被封闭的大致圆筒形状。供给辊轴被覆部94在其左端部与供给辊轴插通孔96连通,其内径与供给辊轴插通孔96的内径相同。
多个卡合爪92分别在轴承部83的上端部、轴承部83的后下侧端部、轴承部83的前下侧端部各配置一个。配置在轴承部83的上端部的卡合爪92形成为从轴承部83的左表面向左侧延伸且在其左端部向前侧弯曲的大致钩形状。配置在轴承部83的后下侧端部的卡合爪92形成为从轴承部83的左表面向左侧延伸且在其左端部向前上侧弯曲的大致钩形状。配置在轴承部83的前下侧端部的卡合爪92形成为从轴承部83的左表面向左侧延伸且在其左端部向后上侧弯曲的大致钩形状。
(2-3)显影电极
如图2及图3所示,显影电极63由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在将前上侧与后下侧连接的方向上较长的侧视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显影电极63一体地具备显影侧接触部101、被固定部102以及显影辊轴嵌合部103。
显影侧接触部101配置在显影电极63的前上侧端部。显影侧接触部10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形成为右端部被封闭的侧视大致矩形的方筒形状。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主体电极111从右侧与显影侧接触部101的右表面接触。显影侧接触部101具备作为卡定部的一例的卡合突起104。
卡合突起104形成为从显影侧接触部101的左端部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剖视大致楔形状的突条。
被固定部102形成为从显影侧接触部101的下端部连续地向后下侧延伸且具有与显影侧接触部101相等的左右方向长度的大致块形状。在被固定部102形成有作为凹部的一例的螺钉容纳部106。
螺钉容纳部106在显影侧接触部101的下侧,以从被固定部102的右表面朝向左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为朝向前下侧敞开的侧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凹部。螺钉容纳部106的左右方向长度比后述的螺钉110的头部的左右方向长度长。而且,螺钉容纳部106的内侧尺寸比后述的螺钉110的头部的径向长度长。而且,在螺钉容纳部106的左壁形成有作为露出孔的一例的显影侧插通孔107。
显影侧插通孔107形成为将螺钉容纳部106的左壁的中央部沿左右方向贯通的侧视大致圆形形状。显影侧插通孔107的直径形成得比轴承构件62的螺钉插通部91的外径大。
显影辊轴嵌合部103形成为从被固定部102的左端部连续地向后侧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在显影辊轴嵌合部103形成有插通孔109。而且,显影辊轴嵌合部103具备显影辊轴被覆部108。
插通孔109在显影侧插通孔107的前下侧贯通地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插通孔109的直径形成得比显影辊轴A1的外径稍大。
显影辊轴被覆部108以从插通孔109的周缘部向右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与插通孔109共用中心轴线的大致圆筒形状。显影辊轴被覆部108在其左端部与插通孔109连通,且其内径与插通孔109的内径相同。
(3)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33支撑于左壁35,在其内部具有从主体外壳2被输入驱动力的未图示的齿轮系。另外,驱动单元33内的未图示的齿轮系以能够进行驱动传递的方式连接于显影辊轴A1的左端部、供给辊轴A2的左端部及搅拌器轴A3的左端部。
3.显影盒的制造
(1)部件相对于显影框架的组装
在制造显影盒11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显影辊15、供给辊16、层厚限制刮刀17、搅拌器20及驱动单元33组装于显影框架31,进而,组装供电单元32。
在组装供电单元32时,首先,将供给电极61组装于显影框架31。
在将供给电极61组装于显影框架31时,使嵌合部68从固定部42的径向外侧嵌合于固定部42的供给电极嵌合部47,并且使供给辊轴插通部66从供给辊轴A2的径向外侧嵌合于供给辊轴A2。
由此,供给电极61与供给辊轴A2电连接。
接着,将轴承构件62组装于显影框架31。
在将轴承构件62组装于显影框架31时,以从右侧与供给电极61的供给辊轴插通部66及连接部65重叠的方式将轴承构件62组装到显影框架31的右壁34。
此时,使显影辊轴A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于显影辊轴插通孔93,并使供给辊轴A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合于供给辊轴被覆部94内。
并且,使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后下侧的定位突起41嵌合于后下侧的轴承部侧嵌合孔95内,使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前上侧的定位突起41嵌合于前上侧的轴承部侧嵌合孔95内,使配置在固定部42的上侧的定位突起41嵌合于被固定部侧嵌合孔90内。
并且,使上侧的卡合爪92与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上侧的被卡合部30卡合,使前下侧的卡合爪92与配置在供给辊轴露出孔40的前下侧的被卡合部30卡合,使后下侧的卡合爪92与配置在显影辊轴露出孔39的后下侧的被卡合部30卡合。
由此,轴承构件62将显影辊15及供给辊16轴支撑为能够旋转,且轴承构件62被固定于显影框架31。
此时,如图8所示,螺钉插通部91在固定部42的右侧与固定部42相对配置,其左表面从右侧与固定部42的右表面接触。而且,螺钉插通部91及固定部42的内部空间沿左右方向彼此连通。
接着,将显影电极63组装于轴承构件62。
在将显影电极63组装于轴承构件62时,以从右侧与被固定部82及轴承部83重叠的方式将显影电极63组装到轴承构件62。
此时,使显影辊轴被覆部108外嵌于显影辊轴A1的右端部。而且,使螺钉插通部91插通到显影侧插通孔107内。而且,将显影侧接触部101配置在轴承构件62的第一绝缘部84的后侧且轴承构件62的第二绝缘部85的下侧,并且使显影侧接触部101的卡合突起104与第二绝缘部85的卡合孔86卡合。
由此,供电单元32向显影框架31的组装完成。显影电极63与显影辊轴A1电连接,并且与供给电极61绝缘。
在此状态下,供给电极61被夹持在轴承构件62与显影框架31的右壁34之间,由此限制其从显影框架31脱离。而且,显影电极63通过卡合突起104相对于第二绝缘部85的卡合以及显影辊轴被覆部108相对于显影辊轴A1的右端部的嵌合,而被限制从显影框架31脱离。即,显影电极63经由轴承构件62卡定于显影框架31。另外,轴承构件62通过多个卡合爪92与多个被卡合部30的卡合而被限制从显影框架31脱离。
(2)调色剂的填充
接着,在制造显影盒11时,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调色剂。
在填充调色剂时,首先,如图8(a)所示,将显影盒11以其右端部处于上侧的方式配置,使得调色剂填充口43朝向上侧。
接着,使填充嘴N嵌合于填充引导部44内,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填充口43向显影盒11的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
此时,填充到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T如图8(a)的假想线所示,储存在调色剂容纳室19内并流入到显影室18。
另一方面,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随着调色剂T储存在调色剂容纳室19内而被向显影室18侧压出,并经由连通口46、螺钉插通孔89及螺钉插通部91向显影框架31的外部排出。
接着,如图8(b)所示,当调色剂T填充至调色剂填充口43的附近时,对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调色剂T的填充工序完成。
(3)供电单元的固定
接着,在制造显影盒11时,如图8(b)所示,在将调色剂盖51安装到调色剂填充口43之后,将供给电极61、轴承构件62及显影电极63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一例的螺钉110固定于显影框架31。
详细地说,使螺钉110通过螺钉插通部91及螺钉插通孔89,并使螺钉110与固定部42螺纹连接。
此时,螺钉110以其螺纹牙与连通口46的内周面啮合的方式拧入连通口46内。即,在连通口46的内周面,在与螺钉110螺纹连接的部分形成有螺纹牙。
接着,当螺钉110的支撑面从右侧与螺钉插通部91的右端部抵接时,螺钉110相对于固定部42的螺纹连接完成。
此时,螺钉110在其轴的左侧一半部分螺纹连接于显影框架31的连通口46的右侧一半部分内。而且,螺钉110的头部配置在螺钉容纳部106内。而且,连通口46由螺钉110封闭。
由此,供给电极61、轴承构件62及显影电极63相对于显影框架31的固定工序完成,显影框架的制造完成。
4.作用效果
(1)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所示,在支撑供电单元32的固定部42形成有使显影框架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46。
因此,与固定部42和连通口46分别设置于显影框架31的情况相比,利用固定部42形成连通口46而能够实现显影框架31的小型化。
在此,当将显影框架31小型化时,调色剂容纳室19相应地缩小。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显影盒11的可打印张数,需要确保调色剂的填充量。因此,为了向小型化的显影框架31填充与以往同等或更多的调色剂,而研究了提高对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的调色剂的填充比例的课题。当提高对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的调色剂的填充比例时,在调色剂的填充作业中,存在调色剂与显影框架31内的空气一起喷出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根据该显影盒11,能够从连通口46排出显影框架31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调色剂填充口43向显影框架31的内部填充更多的调色剂。
其结果是,在显影电极63支撑于显影框架31的显影盒11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更多的调色剂。
(2)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所示,调色剂填充口43和具有连通口46的固定部42均设置于右壁34。
因此,在调色剂填充作业中,在以右壁34处于上侧的方式填充了调色剂的情况下,从调色剂填充口43填充的调色剂T由于其自重而落下到调色剂容纳室19内。
另一方面,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随着在调色剂容纳室19内储存调色剂T而经由连通口46向上侧排出。
在此,存在如下情况:朝向连通口46而朝向上侧的空气作用于从调色剂填充口43填充的落下中途的调色剂T,而将落下中途的调色剂T卷起。
然而,根据该显影盒11,由于连通口46与调色剂填充口43同样地设置于右壁34,因此调色剂T在到达连通口46之前,由于其自重而落下。
由此,能够抑制从调色剂填充口43填充的调色剂T从连通口46泄漏,并且仅将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从连通口46高效地排出。
其结果是,在向调色剂容纳室19内填充调色剂时,能够抑制填充到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46泄漏。
(3)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所示,在实施调色剂填充作业时,连通口46的上端部配置成比调色剂填充口43的上端部靠上侧。
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落下中途被卷起的调色剂T到达连通口46。
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调色剂填充口43填充的调色剂T从连通口46泄漏。
其结果是,在向调色剂容纳室19内填充调色剂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填充到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46泄漏。
(4)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4所示,连通口46与显影室18连通。
因此,在向调色剂容纳室19内填充调色剂时,能够将调色剂向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并同时使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向显影室18流动,然后,经由连通口46向显影框架31的外部排出。
而且,显影室18在内部配置有显影辊15、供给辊16,因此与调色剂容纳室19相比,内部的空间较小。
因此,能够抑制调色剂从调色剂容纳室19流入到显影室18,并且能够高效地使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向显影室18流动。
其结果是,能够向调色剂容纳室19内填充更多的调色剂,并将显影框架31内的空气顺畅地向外部排出。
(5)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7所示,显影电极63在该卡合突起104处与轴承构件62的卡合孔86卡合,如图6所示,轴承构件62通过多个卡合爪92而卡定于显影框架31。
因此,在组装显影盒11时,能够在将显影电极63卡定于显影框架31的状态下,向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调色剂,然后,将显影电极63固定于显影框架31。
由此,在调色剂的填充中,能够防止显影电极63、轴承构件62的脱落。
另外,与在向调色剂容纳室19填充了调色剂之后将显影电极63卡定于显影框架31并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在显影盒11的组装作业中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的洒落。
其结果是,能够顺畅地实施显影盒11的组装作业。
(6)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所示,轴承构件62在与固定部42卡合的被固定部82处具有与连通口46连续的螺钉插通孔89及螺钉插通部91。
因此,通过使轴承构件62的螺钉插通孔89及螺钉插通部91与显影框架31的连通口46连续,能够将从调色剂容纳室19到外部的距离设定得更长。
其结果是,在向调色剂容纳室19内填充调色剂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填充到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调色剂与空气一起从连通口46泄漏。
(7)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2、图3及图8所示,显影电极63在从其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螺钉容纳部106中具有使被固定部82的螺钉插通部91露出的显影侧插通孔107。
因此,能够将轴承构件62的螺钉插通部91的外侧端部配置成比显影电极63的外表面靠内侧。
由此,在调色剂的填充作业中,即使微量的调色剂与空气一起被排出,也能够抑制与主体电极111接触的显影电极63的外表面受到污染。
其结果是,能够切实地使主体电极111与显影电极63导通。
(8)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所示,进而,供给电极61的嵌合部68与显影电极63的固定部42与轴承构件62的被固定部82的卡合部分相对。
因此,通过供给电极61的嵌合部68,能够抑制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空气和调色剂从显影电极63的固定部42与轴承构件62的被固定部82的卡合部分泄漏。
(9)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2及图7(b)所示,显影电极63与显影辊15的右端部卡定。
因此,能够将显影电极63直接卡定于显影辊15,不用另行设置用于将显影电极63卡定于显影框架31的构件,在组装显影盒11时,能够切实地将显影电极63卡定于显影框架31。
其结果是,能够更顺畅地实施显影盒11的组装作业。
(10)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如图8(b)所示,螺钉110在比显影框架31的内表面靠外侧的位置固定于连通口46内。
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螺钉110比显影框架31的内表面更向内侧突出。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螺钉110与设置在调色剂容纳室19内的搅拌器20发生干扰。
(11)根据该显影盒11的制造方法,如图8所示,在填充工序中,能够从在固定部42形成的连通口46排出显影框架31内的空气,并同时经由调色剂填充口43向显影框架31的内部填充更多的调色剂。
因此,与制造将固定部42和连通口46分别设置于显影框架31的显影盒11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更多的调色剂。
并且,在固定工序中,能够利用将供电单元32固定于固定部42的作业来封闭连通口46。
因此,能够在不另行设置将连通口46封闭的工序的情况下将连通口46封闭。
(12)并且,根据该显影盒11的制造方法,如图8(b)所示,在固定工序中,将用于将供电单元32固定于显影框架31的螺钉110固定在连通口46内,由此将连通口46封闭。
因此,能够利用螺钉110而在不增加部件个数的情况下将连通口46封闭。
5.变形例
参照图9~图12,对盒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螺钉110与固定部42螺纹连接而将连通口46封闭。
相对于此,在第一变形例中,如图9所示,通过使盖121嵌合于螺钉插通部91内而将连通口46封闭。在第一变形例中,盖121是固定构件的一例。
盖121由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为左端部封闭的大致圆筒形状,在供电单元32的固定工序中,被压入到螺钉插通部91内。
(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螺钉110与固定部42螺纹连接而将连通口46封闭。
相对于此,在第二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在轴承构件62未设置螺钉插通孔89及螺钉插通部91,而设置被覆部122。并且,将被覆部122覆盖于显影框架31的固定部42,将连通口46封闭。在第二变形例中,被覆部122是固定构件的一例。
被覆部122形成为在轴承构件6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从轴承构件62的右表面向右侧突出且右端部封闭的大致圆筒形状。被覆部122在供电单元32的固定工序中覆盖于固定部42。
(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螺钉110与固定部42螺纹连接而将连通口46封闭。
相对于此,在第三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在显影电极63未设置显影侧插通孔107,而设置插入部123。并且,通过将插入部123插入到显影框架31的固定部42内而将连通口46封闭。在第三变形例中,插入部123是固定构件的一例。
插入部123形成为从显影电极63的被固定部102的左表面向左侧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插入部123在供电单元32的固定工序中插入到固定部42内。
(4)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42形成连通口46,但是形成连通口46的位置只要是将构件固定于显影框架31的位置即可,不限定于固定部42。
例如,在第四变形例中,如图12(a)所示,在将调色剂盖51固定的盖固定部45形成连通口124。在第四变形例中,调色剂盖51是被支撑构件的一例,盖固定部45是支撑部的一例。
连通口124在盖固定部45的径向中央以贯通右壁34的方式形成为侧视大致圆形形状。连通口124的左端部与调色剂容纳室19的前端部内连通。即,连通口124使显影框架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并且,在供电单元32的固定工序中,如图12(b)所示,将盖固定部45例如以加热并压扁的方式使其变形,将调色剂盖51固定于盖固定部45,并且将连通口124封闭。
根据第四变形例,利用使盖固定部45变形而将调色剂盖51固定的作业,能够在不另行设置将连通口124封闭的工序的情况下将连通口124封闭。
(5)其他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显影盒11的制造方法中,将供电单元32组装于显影框架31之后,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调色剂,但也可以在向显影框架31内填充调色剂之后,将供电单元32组装于显影框架31,然后,将供电单元32固定于显影框架31。
另外,在上述的显影盒11中,将调色剂填充口43与供电单元32同样地形成于右壁34,在用于固定供电单元32的固定部42形成连通口46,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将调色剂填充口与驱动单元33同样地形成于左壁35,并在用于固定驱动单元33的未图示的固定部形成连通孔。
另外,在上述的显影盒11中,列举出显影电极63作为电极构件的一例。在此,固定部42也支撑供给电极61。因此,电极构件也可以是供给电极61。
上述的打印机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了上述的单色打印机之外,也可以构成为彩色打印机。
在将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感光体和记录介质传送构件的直接式的串联型彩色打印机,或者具备多个感光体、中间转印体、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式的串联型彩色打印机。
另外,除了上述的鼓盒10与显影盒11分离的分离型处理盒之外,处理盒3也可以构成为一体具备鼓盒10和显影盒11的一体型处理盒。
进而,也可以是,在主体外壳2设置感光鼓12,而仅使显影盒11相对于主体外壳2装卸。
另外,也可以是,应用例如感光带等感光体来代替上述的感光鼓12。
另外,作为显影剂承载体,除了上述的显影辊15之外,也可以应用例如显影套筒、显影带、刷状的辊等。
另外,作为供给构件,除了上述的供给辊16之外,也可以适用例如供给套筒、供给带、刷状的辊等。
另外,也可以是,应用例如螺旋螺杆、带状的搅拌构件等搅拌构件来代替上述的搅拌器20。
另外,也可以是,应用例如转印带、转印刷、转印刮刀、覆膜式转印装置等接触式转印构件、或者例如无栅极网电晕型等非接触式转印构件等来代替上述的转印辊13。
另外,也可以是,应用例如无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锯齿状的放电构件等非接触式带电器、或者带电辊等接触式带电器等来代替上述的有栅极网电晕型带电器14。
另外,也可以是,应用LED单元等曝光构件来代替上述的扫描单元4。
另外,作为盒,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显影辊等显影剂承载体的调色剂箱(调色剂盒)。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装备图像读取部等而构成为复合机。
标号说明
11 显影盒
15 显影辊
16 供给辊
18 显影室
19 调色剂容纳室
31 显影框架
32 供电单元
34 右壁
35 左壁
42 固定部
43 调色剂填充口
45 盖固定部
46 连通口
51 调色剂盖
62 轴承构件
63 显影电极
68 嵌合部
82 被固定部
89 螺钉插通孔
91 螺钉插通部
104 卡合突起
106 螺钉容纳部
107 显影侧插通孔
110 螺钉
121 盖
122 被覆部
123 插入部
124 连通口
Claims (15)
1.一种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体,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
显影剂承载体,构成为承载显影剂;
供给构件,构成为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以及
电极构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及所述供给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电连接,
在所述框体设置有: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
支撑部,支撑所述电极构件;以及
连通口,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使所述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包含隔着所述显影剂容纳部而沿预定方向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
所述填充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并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连通,
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口的所述预定方向的外侧端部配置成比所述填充口的所述预定方向的外侧端部靠所述预定方向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有配置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室,
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显影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构件具备与所述框体直接或间接地卡定的卡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具备将所述显影剂承载体及所述供给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构件,
所述轴承构件固定于所述框体,
所述电极构件与所述轴承构件卡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构件具有与所述支撑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连通口连续的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构件具有从其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形成有使所述卡合部露出的露出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具备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部分相对的相对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构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或所述供给构件卡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还具备用于将所述电极构件固定于所述框体的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在比所述框体的内表面靠外侧的位置固定于所述连通口内。
12.一种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填充工序,向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且具有填充口、支撑部以及连通口的框体内,经由所述连通口排出所述框体内的空气,同时经由所述填充口填充显影剂,其中,所述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所述支撑部支撑被支撑构件,所述连通口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并使所述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
固定工序,将所述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并且将所述连通口封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工序中,将用于将所述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框体的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连通口内,由此将所述连通口封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工序中,在将所述被支撑构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之后,使所述支撑部变形,由此将所述被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并且将所述连通口封闭。
15.一种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体,构成为在内部容纳显影剂;以及
被支撑构件,支撑于所述框体,
所述框体具有:填充口,用于填充显影剂;
支撑部,支撑所述被支撑构件;以及
连通口,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并使所述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54787A JP6056406B2 (ja) | 2012-11-20 | 2012-11-20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2012-254787 | 2012-11-20 | ||
PCT/JP2012/081126 WO2014080538A1 (ja) | 2012-11-20 | 2012-11-30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5420A true CN104685420A (zh) | 2015-06-03 |
CN104685420B CN104685420B (zh) | 2019-11-19 |
Family
ID=5077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6147.8A Active CN104685420B (zh) | 2012-11-20 | 2012-11-30 | 盒及盒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56406B2 (zh) |
CN (1) | CN104685420B (zh) |
WO (1) | WO201408053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5063A (zh) * | 2017-01-31 | 2019-09-1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11077754A (zh) * | 2018-10-18 | 2020-04-28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9855B2 (ja) * | 2014-08-25 | 2018-08-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6439468B2 (ja) * | 2015-01-30 | 2018-12-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2023111253A (ja) | 2022-01-31 | 2023-08-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117101006B (zh) * | 2023-10-24 | 2024-02-02 |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57488A (ja) * | 1990-10-22 | 1992-05-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JPH0529060U (ja) * | 1991-09-25 | 1993-04-16 |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トリツジ |
JP2006091032A (ja) * | 2004-09-13 | 2006-04-06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清掃方法 |
US20080175629A1 (en) * | 2007-01-24 | 2008-07-24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Toner container,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202472243U (zh) * | 2010-12-27 | 2012-10-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38760A (ja) * | 1999-05-28 | 2000-12-0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9286420A (ja) * | 2008-05-28 | 2009-12-1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トナー充填装置、トナー充填方法 |
JP5476983B2 (ja) * | 2009-12-25 | 2014-04-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2012
- 2012-11-20 JP JP2012254787A patent/JP60564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1-30 WO PCT/JP2012/081126 patent/WO20140805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1-30 CN CN201280076147.8A patent/CN1046854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57488A (ja) * | 1990-10-22 | 1992-05-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JPH0529060U (ja) * | 1991-09-25 | 1993-04-16 |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トリツジ |
JP2006091032A (ja) * | 2004-09-13 | 2006-04-06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清掃方法 |
US20080175629A1 (en) * | 2007-01-24 | 2008-07-24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Toner container,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202472243U (zh) * | 2010-12-27 | 2012-10-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5063A (zh) * | 2017-01-31 | 2019-09-1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11077754A (zh) * | 2018-10-18 | 2020-04-28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077754B (zh) * | 2018-10-18 | 2024-05-24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56406B2 (ja) | 2017-01-11 |
CN104685420B (zh) | 2019-11-19 |
WO2014080538A1 (ja) | 2014-05-30 |
JP2014102403A (ja) | 2014-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85420A (zh) | 盒及盒的制造方法 | |
CN104428721B (zh) | 显影盒 | |
EP2357537B1 (en) |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4471490A (zh) |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4428720A (zh) | 显影盒 | |
US10962905B1 (en) |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
CN104704430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H11338241A (ja) | 現像器及びこの現像器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656592B1 (en) |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 |
JP5365121B2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04124B2 (ja)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10963B2 (ja) | トナー補給容器 | |
CN104471491A (zh) | 盒 | |
JP2010107619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
CN204462646U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205067966U (zh) | 盒和盖 | |
CN102402158B (zh)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202583700U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4298094A (zh) | 显影盒和处理盒 | |
CN204044503U (zh) | 显影装置 | |
JP2013160945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0532123B1 (ko) |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
US10990031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ing device | |
CN104520774A (zh) | 处理盒 | |
JP585289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