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1006B -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1006B
CN117101006B CN202311379661.5A CN202311379661A CN117101006B CN 117101006 B CN117101006 B CN 117101006B CN 202311379661 A CN202311379661 A CN 202311379661A CN 117101006 B CN117101006 B CN 117101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drug
release
drug delivery
deli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9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1006A (zh
Inventor
谭治平
周道民
蒋海
黄穂
李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urotro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urotro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urotro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urotro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9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1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1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1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1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1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61N1/36038Cochlear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20Ear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61N1/0526Head electrodes
    • A61N1/0541Cochlear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50/00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50/0058Additional features; Implant or prostheses propert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250/0067Means for introducing or releas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the body
    • A61F2250/0068Means for introducing or releas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the body the pharmaceutical product being in a reservo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50/00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50/0058Additional features; Implant or prostheses propert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250/0096Markers and sensor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r changes of a position of an implant, e.g. RF sensors, ultrasound markers
    • A61F2250/0098Markers and sensor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r changes of a position of an implant, e.g. RF sensors, ultrasound markers radio-opaque, e.g. radio-opaque mark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syc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刺激器、刺激电极以及药物递送系统,所述药物递送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药仓和注射座,所述第一药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形变壁连接,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一显影标识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二显影标识部。上述结构中,通过医学影相设备观察或测量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之间的间距,可精准的判断第一药仓内药液的释放情况,进而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用药。

Description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s, CI)是目前治疗重度以上感音性聋的主要手段,使众多听力障碍患者重获听力,并再次融入社会。现有公开的人工耳蜗产品众多,但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例如,公开号为CN11543002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一体化人工耳蜗植入体重复递送给药电极与控制装置,具有两个储药池,分别为第一储药池和第二储药池。其中,第一储药池用于存储药液,第二储药池与第一储药池连通,用于实现定量释药。但是,上述结构中,第一储药池不可补充药液,为一次性储药池,无法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此外,第一储药池植入体内后,其内部药液的释药情况也不可监测。
例如,公开号为CN115089851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可持续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其中,储药囊同样不可补充药液,为一次性储药囊,无法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该储药囊植入体内后,其内部药液的释药情况也不可监测。
再例如,公开号为CN1168323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内耳重复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其中储药仓可以补充药液,以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但是,其储药仓植入体内后,依然无法精确判断其内部药液的释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耳蜗的药仓植入体内后无法精确判断内部药液的释药情况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刺激器、刺激电极以及药物递送系统,所述刺激电极分别与所述刺激器和药物递送系统连接,所述药物递送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药仓和注射座,所述第一药仓的进药口与所述注射座连接,所述第一药仓的出药口与所述刺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药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形变壁连接,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一显影标识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二显影标识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为铂铱合金环、铂金环或钨钢环。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药仓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轴向导向结构;所述轴向导向结构为设置于第一药仓外侧的定位壳体,所述定位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上壁、定位底壁以及位于定位上壁与定位底壁之间的定位侧壁。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药仓还设置有药液递送动力机构,所述药液递送动力机构为:设置于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的弹性体;或,设置于所述顶壁与定位上壁之间的形变体。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药物递送系统还包括无需补充药液的第二药仓,所述第二药仓的出药口与所述刺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药仓包括弹性材质的药囊、设置于药囊外侧的膨胀层以及设置于膨胀层外侧的半透膜。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注射座与第一药仓之间、所述第一药仓与刺激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药仓与刺激电极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有进药孔的单向阀本体、设置有出药孔的单向阀帽体以及设置于单向阀本体的阀腔内的阀芯,所述阀芯面向出药孔一侧设置有相互贴合的阀瓣,阀瓣之间形成过药间隙。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单向阀本体的自由端设置有圆角,所述单向阀帽体的自由端设置有锥角。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注射座包括注射座外壳和注射座盖板,所述注射座盖板的中心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座外壳与注射座盖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注射口的硅胶体,所述注射座外壳与硅胶体之间形成注射腔,所述注射腔的一侧设置有药液出口;所述注射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注射口的定位机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硅胶体设置有沿注射口的边缘凸出于所述注射座盖板的硅胶环,所述硅胶环形成所述定位机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注射座盖板内侧并环绕注射口的磁环,以及与所述磁环配合使用的磁力显示卡,所述磁力显示卡设置有与所述注射口适配的中心孔,所述磁力显示卡设置有环绕中心孔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封装有用于与磁环发生磁吸作用的粉剂。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刺激电极设置有硅胶载体,所述刺激电极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电极部、释药部以及接口部,所述电极部的硅胶载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极片,所述电极部的硅胶载体内部设置有药棒安装腔,所述药棒安装腔内安装有药棒;所述接口部设置有用于与刺激器连接的第一接口端和用于与药物递送系统连接的第二接口端,所述刺激电极设置有自第二接口端延伸至释药部的释药通道,所述释药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贯穿至释药通道的释药口。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释药部的硅胶载体外侧套设有硬质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释药口一一对应的释药孔。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释药孔与释药口设置有内径自外向内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段,所述释药部还设置有释药单向阀,所述释药单向阀为硅胶材质,所述释药单向阀包括与所述锥形孔段适配的锥形段以及自所述锥形段的小径端延伸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释药部的内部,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释药口的最小直径。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药棒包括棒状本体,所述棒状本体的直径自释药部一侧向电极部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所述棒状本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槽;或,所述药棒包括若干串接在一起的球状本体,所述球状本体的直径自释药部一侧向电极部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电极片包括弧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端部向内弯折至与本体的内表面贴合并形成附着孔。
本实施例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中,第一药仓连接于注射座,可以进行药液补充,适用于人工耳蜗患者的长期治疗与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中,第一药仓的顶壁与底壁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形变壁连接,使得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可变,进一步的,分别在顶壁与底壁上设置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通过医学影相设备观察或测量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之间的间距,可精准的判断第一药仓内药液的释放情况,进而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用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中刺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药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药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释药部的图2所示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释药部的图2所示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药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药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第二药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注射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注射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注射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施例中磁力显示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磁力显示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施例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单向阀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施例中三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施例中宝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20、刺激器30、刺激电极10以及药物递送系统。其中,刺激电极10分别与所述刺激器30和药物递送系统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接收模块20和刺激器30均采用现有人工耳蜗的常规结构,在此对其具体结构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刺激电极10的结构如图2所示,设置有硅胶载体100,该刺激电极10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电极部11、释药部12以及接口部13,释药部12与接口部13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助推环14。其中,所述电极部11的硅胶载体100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极片111,该电极片111通过电极引线113与刺激器3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11的硅胶载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药棒安装腔110,该药棒安装腔110内安装有药棒112。为了便于刺激电极10植入,其中,电极部11的直径自释药部12向远离释药部12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电极片111包括弧状的本体1111,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该本体1111两端的端部1112向内弯折至与本体1111的内表面贴合并形成附着孔1113。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在刺激电极10的成型过程中,附着孔1113内填充有硅胶载体100,使得电极片111与硅胶载体100之间的结合力更强,可以有效防止电极片111的触点脱落。而传统电极片111的端部1112仅做折弯处理,例如CN116832325A中公开的触点电极,并未形成附着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极片的触点具有脱落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种药棒112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棒状本体1121,该棒状本体1121的直径自释药部12一侧向电极部11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作为特别之处,该棒状本体112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槽1122。其中,环槽1122作为弯折应力槽,可以减小电极部11弯曲时的阻力,进而减小刺激电极10的植入阻力,可以在术中更好地保护耳蜗精细结构,从而达到保留耳蜗残余听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另一种药棒112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若干通过铂铱丝1124串接在一起的球状本体1123,其中,球状本体1123的直径自释药部12一侧向电极部11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该结构形式的药棒,同样可以减小刺激电极10的植入阻力,可以在术中更好地保护耳蜗精细结构,从而达到保留耳蜗残余听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中,接口部13设置有用于与刺激器30连接的第一接口端131和用于与药物递送系统连接的第二接口端132。其中,本实施例的刺激电极10设置有自第二接口端132延伸至释药部12的释药通道15。
如图2、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释药部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贯穿至释药通道15的释药口121。
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如图7-图10所示,释药部12的硅胶载体100外侧套设有硬质的套管122,如图11所示,该套管122上设置有与所述释药口121一一对应的释药孔12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套管122的材质为金属管,当然,也可以采用硬质的其他适于植入皮下的材质。本实施例中,在释药部12的硅胶载体100外套设硬质套管122的目的在于,加强刺激电极10的刚度和强度,方便刺激电极植入;以及,防止外部组织压扁释药部12,以确保释药通道15和释药口121的通畅。
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在设置套管122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释药部12还设置有释药单向阀125。如图7-图10所示,其中,释药孔123与释药口121设置有内径自外向内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段124,释药单向阀125包括与所述锥形孔段124适配的锥形段1251以及自所述锥形段1251的小径端延伸的连接段1252,其中,所述连接段125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释药部12的内部,所述连接段1252的直径小于所述释药口121的最小直径。
本实施例中,图7所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释药部的图2所示B-B剖视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在B-B截面的圆周方向仅设置有一个释药口121,与释药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段1252的固定孔126,可采用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接。
本实施例中,图9、图10所示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释药部的结构示意图,与图7、图8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在B-B截面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两个释药口121,两个释药单向阀125的连接段1252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其中,释药单向阀125优选为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尤其是连接段1252具有伸缩特性。释药通道15内的药液可自释药单向阀125与锥形孔段124之间的间隙释出,但是,释药单向阀125可防止组织内的血液等倒流至释药通道15内以阻塞释药通道和释药口,从而提升了释药可靠性。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其中,药物递送系统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第一药仓40和第二药仓50,第一药仓40和第二药仓50均与刺激电极10的释药通道15连通。其中,第一药仓40连接有注射座60,可进行药液补充,第二药仓则未设置药液补充机构,无需补充药液。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药仓的目的在于,可以满足多药物的联合治疗需求,可实现定制个性化的精确治疗方案,确保精确、可控给药。
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药仓40如图12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41和底壁42,所述顶壁41与底壁42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形变壁43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其中,所述顶壁41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一显影标识部44,所述底壁42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二显影标识部45。设置第一显影标识部44和第二显影标识部45的作用在于,植入后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例如拍X光或CT等)观察或测量二者之间的间距,进而判断第一药仓40内药液的释放情况,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用药。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显影标识部44和第二显影标识部45包括但不限于铂铱合金环、铂金环或钨钢环。
本实施例中,形变壁43既可以为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弹性壁,也可以为图12所示的呈波纹状的褶皱形的壁,总之,其目的在于可以实现顶壁41和底壁42之间的距离变化即可,对于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在顶壁41和底壁42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为了精确判断药液的释放情况,需要确保顶壁41和底壁42在运动过程中的同轴度,通常可在顶壁41和底壁42之间设置轴向导向结构,例如可以设置导向柱,并在顶壁41和/或底壁42上设置与导向柱适配的导向孔。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轴向导向结构为套设在第一药仓40外侧的定位壳体46,该定位壳体46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上壁461、定位底壁463以及位于定位上壁461与定位底壁463之间的定位侧壁462。该定位壳体46作为轴向导向结构,与传统的例如导向柱-导向孔类型的轴向导向结构相比,由于第一药仓40被封装在定位壳体46内部,顶壁41和底壁42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外部组织的影响,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判断药液释放情况和更加精准的用药。
本实施例中,第一药仓40的进药口471通过导管90与注射座60连接,用于通过注射座60补充药液。第一药仓40的出药口472通过导管90与所述刺激电极10的释药通道15连接,实现第一药仓内的药液通过释药部释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药仓40还设置有药液递送动力机构,用于将药液递送至刺激电极10。其中,一种优选的药液递送动力机构为设置于所述顶壁41和底壁42之间的弹性体,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为硅胶材质的皮筋48,皮筋48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在此不做限制。通过注射座60补充药液后,皮筋48被拉长,皮筋48的弹性力则为药液递送的驱动力。
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药仓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2所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药液递送动力机构的结构形式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药液递送动力机构为设置于所述顶壁41与定位上壁461之间的形变体。其中,形变体可以为弹性结构,补充药液后被压缩,弹性恢复力作为药液递送的驱动力。作为优选,本实施方式中,形变体为气囊49,该气囊为可伸缩变形结构,例如可以由弹性材质制成,也可以为如图13所示的呈波纹状的褶皱形的壁形成。该气囊49设置有充气口491,可以充注氮气、氦气等。通过可形变的气囊提供药液递送的驱动力。
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第二药仓50的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弹性材质的药囊51、设置于药囊51外侧的膨胀层52以及设置于膨胀层52外侧的半透膜53。其中,药囊51优选采用不透水的弹性硅胶材质,半透膜53为仅供水通过的半透膜。其中,膨胀层52内则为遇水膨胀的膨胀剂,主要成分通常为吸水树脂、丙烯酸钠、聚乙烯醇、亲水性聚氨酯体。
本实施例的第二药仓50,术前通过针帽55和针管54构成的穿刺针将一次性药液加入药囊51中,针帽55远离针管54的一端则连接有与针管连通的导管90,针帽55和针管54在术后作为第二药仓50的出药口,通过导管90与刺激电极10连接。由于半透膜53的作用,人体组织液中的水分通过半透膜53进入膨胀层52,其中的膨胀剂遇水膨胀,压缩药囊51,从而将药液递送至刺激电极10。
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注射座60的结构如图15、图16所示,包括注射座外壳61和注射座盖板62,其中,注射座盖板62的中心设置有注射口63,在注射座外壳61与注射座盖板62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注射口63的硅胶体64,其中,所述注射座外壳61与硅胶体64之间形成注射腔68,该注射腔68的一侧设置有药液出口681,该药液出口681通过导管90与第一药仓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注射座,由于是植入皮下,补充药液时,无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精确的找到注射口63的位置。为了实现精确找到注射口的目的,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本实施例的注射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注射口63的定位机构。
作为优选,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图16所示,所述硅胶体64设置有沿注射口63的边缘凸出于所述注射座盖板62的硅胶环65,该硅胶环65形成所述的定位机构。在需要补充药液时,通过触摸的方式寻找到凸起的硅胶环65,基于该硅胶环65的定位,则可以准确找到注射口的所在位置,实现精准注射补充药液的目的。
本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注射座60的结构如图17所示,与图16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区别在于,增加了一种定位机构。具体而言,其中,增加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注射座盖板内侧并环绕注射口63的磁环66,以及与所述磁环66配合使用的磁力显示卡610。
如图18、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磁力显示卡610设置有与所述注射口63适配的中心孔6101,该磁力显示卡610设置有环绕中心孔的密封腔6102,该密封腔6102内封装有用于与磁环66发生磁吸作用的粉剂6103。其中,常见的粉剂可以为铁粉与着色分散剂的混合物。磁力显示卡610的材质可以为透明亚克力或PET材质。在需要注射补充药液时,将磁力显示卡610放置于注射座所在位置,粉剂6103在磁环66的作用下形成环状,进而准确找到注射口所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两种定位机构,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式进行注射口定位。当然,作为等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硅胶环65,仅采用磁环66与磁力显示卡610的方式作为定位机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6、图17所示,在硅胶体64与注射座外壳61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密封圈67,进一步提升硅胶体64与注射座外壳61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药液流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在注射座外壳61的外缘沿圆周方向还设置有多个缝合环69,用于将注射座60固定在相应位置,防止移位。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药液回流,如图1所示,在注射座60与第一药仓40之间、所述第一药仓40与刺激电极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药仓50与刺激电极10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70。
一种优选的单向阀70的结构如图20、图21所示,包括设置有进药孔77的单向阀本体71、设置有出药孔76的单向阀帽体72以及设置于单向阀本体71的阀腔内的阀芯73,其中,所述阀芯73面向出药孔76的一侧设置有相互贴合的阀瓣74,阀瓣74之间形成过药间隙75。药液经过该单向阀70时,只能从进药孔77进入,经由阀芯73以及阀瓣74之间的过药间隙75,由出药孔76流出,而不能反向流动,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回流。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在组装时将单向阀的方向装反,提升组装效率,特别对单向阀做了防呆设计。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单向阀本体71自由端设置有圆角79,代表进药端,单向阀帽体72的自由端设置有锥角78,代表出药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第一药仓和第二药仓两个药仓,为了方便连接,还包括三通接头80。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三通接头8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81,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接口82,其中,所述第一接口81与刺激电极10的第二接口端132通过导管9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接口82分别与所述第一药仓和第二药仓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刺激电极10的第二接口端132与导管90之间通过宝塔接头83连接。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宝塔接头包括与第二接口端132连接的第一接头端831、与导管90连接的第二接头端832以及轴向贯穿的通孔833。本实施例中,通过宝塔接头连接的目的在于,在术中导管90的长度可以根据情况方便裁剪,药物递送系统方便与刺激电极连接,也方便药物递送系统的更换。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刺激器、刺激电极以及药物递送系统,所述刺激电极分别与所述刺激器和药物递送系统连接,所述药物递送系统至少包括第一药仓和注射座,所述第一药仓的进药口与所述注射座连接,所述第一药仓的出药口与所述刺激电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通过可伸缩的形变壁连接,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一显影标识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可通过医学影相设备显影的第二显影标识部,通过医学影相设备观察或测量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药仓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轴向导向结构,所述轴向导向结构为设置于第一药仓外侧的定位壳体,所述定位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上壁、定位底壁以及位于定位上壁与定位底壁之间的定位侧壁;所述第一药仓还设置有药液递送动力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影标识部和第二显影标识部为铂铱合金环、铂金环或钨钢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递送动力机构为:设置于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的弹性体;或,设置于所述顶壁与定位上壁之间的形变体。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系统还包括无需补充药液的第二药仓,所述第二药仓的出药口与所述刺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药仓包括弹性材质的药囊、设置于药囊外侧的膨胀层以及设置于膨胀层外侧的半透膜。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与第一药仓之间、所述第一药仓与刺激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药仓与刺激电极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有进药孔的单向阀本体、设置有出药孔的单向阀帽体以及设置于单向阀本体的阀腔内的阀芯,所述阀芯面向出药孔一侧设置有相互贴合的阀瓣,阀瓣之间形成过药间隙。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本体的自由端设置有圆角,所述单向阀帽体的自由端设置有锥角。
7.按照权利要求1-3或5-6任一项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包括注射座外壳和注射座盖板,所述注射座盖板的中心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座外壳与注射座盖板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注射口的硅胶体,所述注射座外壳与硅胶体之间形成注射腔,所述注射腔的一侧设置有药液出口;所述注射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注射口的定位机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体设置有沿注射口的边缘凸出于所述注射座盖板的硅胶环,所述硅胶环形成所述定位机构。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注射座盖板内侧并环绕注射口的磁环,以及与所述磁环配合使用的磁力显示卡,所述磁力显示卡设置有与所述注射口适配的中心孔,所述磁力显示卡设置有环绕中心孔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封装有用于与磁环发生磁吸作用的粉剂。
10.按照权利要求1-3或5-6或8-9任一项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设置有硅胶载体,所述刺激电极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电极部、释药部以及接口部,所述电极部的硅胶载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极片,所述电极部的硅胶载体内部设置有药棒安装腔,所述药棒安装腔内安装有药棒;所述接口部设置有用于与刺激器连接的第一接口端和用于与药物递送系统连接的第二接口端,所述刺激电极设置有自第二接口端延伸至释药部的释药通道,所述释药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贯穿至释药通道的释药口。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部的硅胶载体外侧套设有硬质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释药口一一对应的释药孔。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孔与释药口设置有内径自外向内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段,所述释药部还设置有释药单向阀,所述释药单向阀为硅胶材质,所述释药单向阀包括与所述锥形孔段适配的锥形段以及自所述锥形段的小径端延伸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释药部的内部,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释药口的最小直径。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棒包括棒状本体,所述棒状本体的直径自释药部一侧向电极部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所述棒状本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槽;或,所述药棒包括若干串接在一起的球状本体,所述球状本体的直径自释药部一侧向电极部的自由端一侧逐渐减小。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弧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端部向内弯折至与本体的内表面贴合并形成附着孔。
CN202311379661.5A 2023-10-24 2023-10-24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Active CN117101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9661.5A CN11710100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9661.5A CN11710100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1006A CN117101006A (zh) 2023-11-24
CN117101006B true CN117101006B (zh) 2024-02-02

Family

ID=8879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9661.5A Active CN11710100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100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538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CN113018645A (zh) * 2019-12-07 2021-06-25 贵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通电膨胀药囊的血管壁注射导管系统
CN114225185A (zh) * 2021-11-05 2022-03-25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给药球囊及给药装置
CN115089851A (zh) * 2022-06-21 2022-09-23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CN217908578U (zh) * 2021-09-03 2022-11-2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给药球囊导管
CN217988162U (zh) * 2022-06-21 2022-12-09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CN115804907A (zh) * 2022-12-27 2023-03-17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耳蜗载药电极及其制作、装配封装方法
CN116585601A (zh) * 2023-07-05 2023-08-15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药切割球囊导管
CN116832325A (zh) * 2023-06-30 2023-10-03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耳重复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7045B1 (de) * 2002-11-29 2010-04-15 Cochlear Ltd Implantierbare, gewebe-stimulierende vorrichtung
WO2010045432A2 (en) * 2008-10-15 2010-04-22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aete Gmbh Inner ear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538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CN113018645A (zh) * 2019-12-07 2021-06-25 贵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通电膨胀药囊的血管壁注射导管系统
CN217908578U (zh) * 2021-09-03 2022-11-2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给药球囊导管
CN114225185A (zh) * 2021-11-05 2022-03-25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给药球囊及给药装置
CN115089851A (zh) * 2022-06-21 2022-09-23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CN217988162U (zh) * 2022-06-21 2022-12-09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CN115804907A (zh) * 2022-12-27 2023-03-17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耳蜗载药电极及其制作、装配封装方法
CN116832325A (zh) * 2023-06-30 2023-10-03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耳重复给药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CN116585601A (zh) * 2023-07-05 2023-08-15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药切割球囊导管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Instrumented Cochlea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chlear Implant Electrical Stimulus Spread;Chen Jiang等;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全文 *
内耳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袁芳;亓卫东;;中华耳科学杂志(04);全文 *
经人工耳蜗电极载药的研究进展;许木清;张宏征;;中华耳科学杂志(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1006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27852B1 (en) Balloon-carrying instrument for use in continuously injecting medical fluid
US6726678B1 (en) Implantable reservoir and system for delivery of a therapeutic agent
US6004295A (en) Catheters
US5895372A (en) Implantable dosaging system
US6852106B2 (en) Implantable refillable and ported 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device
JP3269886B2 (ja) 埋め込み型装置
US8221354B2 (en) Infusion device with positive pressure elastic bladder reservoir
JP3126979B2 (ja) バルーン付き薬液持続注入器
US20070088336A1 (en) 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depot for subcutaneous delivery of fluids
EP0291612B1 (en) Implantable pump.
CA264909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nd other types of agents
US11439746B2 (en) Implantable infusion system
ITRM20010090A1 (it)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guidare e limitare l'accesso di aghi ipodermici al setto di un dispositivo impiantabile in esseri umani per trattam
US20210069409A1 (en) Implantable externally driven fluid delivery system
WO2009069064A1 (en) Implantable therapeutic substance delivery device
CN209771078U (zh) 一种给药装置
US8608729B2 (en) Implantable infusion device having filter
JP2006525827A (ja) 移植可能ポンプ
CN209967281U (zh) 一种新药临床试验用皮下植入式给药装置
CN111330137A (zh) 一种给药装置
CN117101006B (zh) 人工耳蜗重复药物递送装置
US6588432B1 (en) Tissue expander magnetic injection port
CN220424273U (zh) 引流装置
CN216725412U (zh) 一种输液港
US20230201455A1 (en) Implantable drug storage devices for drug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