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4379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4379A
CN104684379A CN201380050520.7A CN201380050520A CN104684379A CN 104684379 A CN104684379 A CN 104684379A CN 201380050520 A CN201380050520 A CN 201380050520A CN 104684379 A CN104684379 A CN 104684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talk
switch
guide
com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5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4379B (zh
Inventor
宫本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8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4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4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43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0Feed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能够将发动机(71)的动力向进给链(31)传递或截断的离合器机构(73);能够掌握行走装置(12、12)的驱动状态并且能够变更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C);以及能够压住秸秆并向进给链(31)引导的秸秆导向件(9A(9B));秸秆导向件(9A(9B))构成为:能够在接近了进给链(31)的第一状态(S1)和从进给链(31)分离了的第二状态(S2)之间移动,控制装置(C)仅在行走装置(12、12)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秸秆导向件(9A(9B))处于第一状态(S1)的情况下,控制离合器机构(73)而使发动机(71)的动力传递到进给链(31)。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边行走一边收割秸秆并且对收割了的秸秆进行脱粒的联合收割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这样的联合收割机,操作者能够用手工作业对收割了的秸秆进行脱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作业称为“手工脱粒作业”。
顺便提及,手工脱粒作业是在使联合收割机停车了的状态下驱动进给链等,通过手工作业向该进给链供给秸秆。因此,要求进给链按照操作者的意图驱动的技术。换言之,要求进给链不会违背操作者的意图驱动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31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35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给链不会违背操作者的意图驱动的联合收割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具备:
发动机;
由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行走装置;以及
由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进给链;其中,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
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向所述进给链传递或截断;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掌握所述行走装置的驱动状态并且能够变更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以及
秸秆导向件,该秸秆导向件能够压住秸秆并向所述进给链引导;
所述秸秆导向件构成为:能够在接近了所述进给链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进给链分离了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装置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为,在第一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
具备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装置来指示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开关构成为: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变成“开”状态,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变成“关”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部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第一开关为“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为,在第二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
具备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装置来指示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部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为“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为,在第三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
所述第二开关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
使所述秸秆导向件形成为:在该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无法将秸秆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该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将秸秆放置在规定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可发挥如下所示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进给链不会违背操作者的意图驱动。因此,能够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左侧面的图。
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顶面的图。
图3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秸秆导向件的动作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7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8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9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秸秆导向件的动作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12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13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图14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左侧面的图。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顶面的图。此外,图中所示的箭头X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前后方向。在此,将联合收割机100的前进方向定义为前侧,将联合收割机100的倒退方向定义为后侧。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Y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左右方向。在此,相对于联合收割机100的前进方向将左方定义为左侧,相对于联合收割机100的前进方向将右方定义为右侧。
联合收割机100主要是由行走部1、收割部2、脱粒部3、分选部4、存积部5、排草处理部6、动力部7以及操纵部8构成的。
行走部1设置在机体框架10的下方。行走部1主要是由变速器11(参照图3)和左右一对的行走装置(以下称为“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构成的。变速器11将发动机71的动力(以下称为“旋转动力”)传递到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使联合收割机100向前后方向行走。另外,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使联合收割机100向左右方向回旋。
收割部2设置在行走部1的前方。收割部2主要是由分禾器21、扶起装置22、切割装置23和输送装置24构成的。分禾器21将田地的秸秆向扶起装置22引导。扶起装置22将由分禾器21引导来的秸秆扶起。切割装置23将由扶起装置22扶起来的秸秆切断。输送装置24将被切割装置23切断了的秸秆输送到脱粒部3。
脱粒部3设置在收割部2的后方。脱粒部3主要是由进给链31和脱粒滚筒32构成的。进给链31从输送装置24承接秸秆并向排草处理部6输送。脱粒滚筒32对由进给链31输送着的秸秆进行脱粒。
分选部4设置在脱粒部3的下方。分选部4主要是由摆动分选装置41、风选装置42、谷粒输送装置43(参照图3)以及草屑排出装置44(参照图3)构成的。摆动分选装置41将从脱粒部3落下来的脱粒物分选成谷粒和草屑等。风选装置42将由摆动分选装置41分选过的脱粒物再次分选成谷粒和草屑等。谷粒输送装置43将由摆动分选装置41和风选装置42分选过的谷粒输送到存积部5。草屑排出装置44将由摆动分选装置41和风选装置42分选过的草屑等排出。
存积部5设置在脱粒部3的右侧方。存积部5主要是由粮箱51和排出装置52构成的。粮箱51存积从分选部4输送来的谷粒。排出装置52能够将存积在粮箱51的谷粒排出到任意的地方。
排草处理部6设置在脱粒部3的后方。排草处理部6主要是由排草输送装置61(参照图3)和排草切割装置62(参照图3)构成的。排草输送装置61从进给链31承接秸秆并向排草切割装置62输送。排草切割装置62将由排草输送装置61输送来的秸秆切断并排出。
动力部7设置在分选部4的右侧方。动力部7主要是由发动机71和副箱72(参照图3)构成的。发动机71产生旋转动力。副箱72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收割部2、脱粒部3、分选部4。
操纵部8设置在动力部7的上方。操纵部8主要是由驾驶席81和多个操作工具82构成的。驾驶席81是操作人员所坐的座位。操作工具82根据操作人员的操作使联合收割机100运转。
通过这样的结构,操作人员能够在就坐于驾驶席81的状态下操纵联合收割机100。联合收割机100能够从收割了的秸秆中分选谷粒并储存在存积部5。此外,联合收割机100在左侧部具备秸秆导向件9A(9B)。秸秆导向件9A(9B)是压住秸秆并向进给链31引导的构件。关于其详细的构造会在后面说明。
下面,说明联合收割机100的动力传递机构。
图3是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的图。此外,以下仅说明了动力传递机构的主要部分和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除此之外的部分省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指定将经由无级变速装置111输入到副箱72的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的情况下,将其称为“无级变速装置111的旋转动力”。
联合收割机100的动力传递机构主要是由变速器11、副箱72、以及向除此之外的各部分传递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的旋转轴、皮带等构成的。
如上所述,变速器11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经由皮带b1输入到变速器11。变速器11具备液压-机械式的无级变速装置(HMT)111作为变速装置。无级变速装置111在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转换成液压之后,再次转换成旋转动力,从而使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驱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变速器11能够变更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的驱动状态,从而能够使联合收割机100向任意的方向行走。
副箱72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收割部2、脱粒部3、分选部4。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经由皮带b2、b3输入到副箱72。并且,无级变速装置111的旋转动力经由皮带b4、b5输入到副箱72。副箱72利用行星齿轮机构来将发动机71和无级变速装置111的旋转动力合成,并驱动进给链31。另外,副箱72将无级变速装置11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收割部2。由此,副箱72能够使进给链31的输送速度和收割部2的收割速度与联合收割机100的行走速度同步。
在本联合收割机100中,设置有离合器机构73,该离合器机构73能够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向进给链31传递或截断。若详细来说明,则设置有离合器机构73,该离合器机构73能够将合成发动机71和无级变速装置111的旋转动力而得到的动力向进给链31传递或截断。如图4所示,离合器机构73与能够向该离合器机构73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C连接。控制装置C与能够向该控制装置C发送输入信号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连接。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能够相对于控制装置C来指示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而且,控制装置C能够变更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此外,控制装置C也能够掌握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的驱动状态。对于控制装置C,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操作仅在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处于停止的情况下有效。
下面,详细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秸秆导向件9A。
图5是表示秸秆导向件9A的动作方式的图。此外,图中的箭头R表示秸秆导向件9A的回转方向。另外,图中的箭头S表示构成秸秆导向件9A的支承部94的伸缩方向。
如上所述,秸秆导向件9A是压住秸秆并向进给链31引导的构件。秸秆导向件9A主要是由本体部91和引导部92构成的。另外,秸秆导向件9A由操作杆93、支承部94、弹簧95等构件构成。
本体部91是通过折弯板材形成的。本体部91经由回转轴91s安装于框架。因此,本体部91形成为以回转轴91s为中心回转自如(参照箭头R)。另外,在本体部91安装有操作杆93。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手握操作杆93而容易地使本体部91回转。
引导部92是通过折弯棒材形成的。引导部92通过两个支承部94安装于本体部91。支承部94由于具备弹簧95,所以会对引导部92向下方施力(参照箭头S)。因此,引导部92能够将最佳的载荷施加于秸秆,将该秸秆压在进给链31上。此外,由于引导部92是安装在本体部91上的,所以会与本体部91形成一体而回转。
通过这样的结构,秸秆导向件9A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进给链31接近或分离。即,秸秆导向件9A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进给链31接近了的状态和分离了的状态之间移动。在此,将秸秆导向件9A接近了进给链31的状态定义为第一状态S1,将秸秆导向件9A从进给链31分离了的状态定义为第二状态S2。
第一开关Sw1配置在秸秆导向件9A的后方。另外,由于在本体部91形成有回转板91p,所以通过该回转板91p可使第一开关Sw1切换到“开”状态或“关”状态。若具体来说明,则第一开关Sw1在秸秆导向件9A处于第一状态S1时变成“开”状态,在秸秆导向件9A处于第二状态S2时变成“关”状态。
第二开关Sw2配置在秸秆导向件9A的前方。第二开关Sw2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切换到“开”状态或“关”状态。若具体来说明,则第二开关Sw2仅在操作者进行按压的期间变成“开”状态,在操作者停止按压时变成“关”状态。即,第二开关Sw2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W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下面,说明具备秸秆导向件9A的联合收割机100的手工脱粒作业。
图6至图9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图中的箭头R表示秸秆导向件9A的回转方向。另外,图中的箭头C表示进给链31的驱动方向,即表示秸秆(以下称为“秸秆G”)的输送方向。此外,以下说明的手工脱粒作业是在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处于停止的状态下进行的。
<步骤1>
如图6所示,操作者(以下称为“操作者W”)使秸秆导向件9A向上方回转,从而使该秸秆导向件9A从第一状态S1移动到第二状态S2。由此,第一开关Sw1从“开”状态切换到“关”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开关Sw1变成了“关”状态,控制装置C会向离合器机构73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不会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控制离合器机构73来截断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此外,在步骤1的阶段中,由于从一开始进给链31就是未驱动的,所以该进给链31继续处于停止的状态。
<步骤2>
如图7所示,操作者W以手工作业将收割了的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此,所谓“规定的位置”是指,在使秸秆导向件9A向下方回转了的情况下,秸秆G能够被引导部92压在进给链31上的空间。此外,将秸秆导向件9A设置为向上下方向回转自如的理由是为了使其构成为:在秸秆导向件9A处于第一状态S1时无法将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该秸秆导向件9A处于第二状态S2时能够将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
<步骤3>
如图8所示,操作者W使秸秆导向件9A向下方回转,从而使该秸秆导向件9A从第二状态S2移动到第一状态S1。由此,第一开关Sw1从“关”状态切换到“开”状态。但是,由于第二开关Sw2仍处于“关”状态,控制装置C会保持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以使得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不会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保持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来截断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
<步骤4>
如图9所示,操作者W按下第二开关Sw2,从而将该第二开关Sw2从“关”状态切换到“开”状态。此时,由于第二开关Sw2变成了“开”状态,控制装置C会向离合器机构73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控制离合器机构73来传递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此外,如上所述,第二开关Sw2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W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通过这样的结构,操作者W用一只手握住操作杆93,用另一只手操作第二开关Sw2。若具体来说明,则根据秸秆导向件9A的构造和第二开关Sw2的配置,操作者W以右手握住操作杆93,左手操作第二开关Sw2。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中,进给链31不会违背操作者W的意图驱动。因此,能够提高联合收割机100的安全性。
下面,详细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秸秆导向件9B。
图10是表示秸秆导向件9B的动作方式的图。此外,图中的箭头R表示秸秆导向件9B的回转方向。另外,图中的箭头S表示构成秸秆导向件9B的臂部193的伸缩方向。
如上所述,秸秆导向件9B是压住秸秆并向进给链31引导的构件。秸秆导向件9B主要是由引导部191和限制部192构成的。另外,秸秆导向件9B由臂部193、弹簧194、操作杆195等构件构成。
引导部191是通过折弯棒材形成的。引导部191经由回转轴191s安装于框架。因此,引导部191形成为以回转轴191s为中心回转自如(参照箭头R)。此外,臂部193经由回转轴193s安装于引导部191。臂部193由于具备弹簧194,所以会对引导部191向下方施力(参照箭头S)。因此,引导部191能够将最佳的载荷施加于秸秆,将该秸秆压在进给链31上。
限制部192是通过折弯棒材形成的。限制部192经由回转轴192s安装于框架。因此,限制部192形成为以回转轴192s为中心回转自如(参照箭头R)。此外,限制部192的前端部经由回转轴192t安装于操作杆195。操作杆195经由回转轴195s安装于引导部191。因此,操作杆195能够利用回转的方向而将限制部192切换成能够回转或不能回转。此外,由于限制部192安装于操作杆195,该操作杆195安装于引导部191,所以限制部192和操作杆195会与引导部191形成一体而回转。
通过这样的结构,秸秆导向件9B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进给链31接近或分离。即,秸秆导向件9B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进给链31接近了的状态和分离了的状态之间移动。在此,将秸秆导向件9B接近了进给链31的状态定义为第一状态S1,将秸秆导向件9B从进给链31分离了的状态定义为第二状态S2。
第一开关Sw1配置在秸秆导向件9B的后方。另外,由于设置有随着限制部192的回转而联动的回转板192p,所以可通过该回转板192p使第一开关Sw1切换成“开”状态或“关”状态。若具体来说明,则第一开关Sw1在秸秆导向件9B处于第一状态S1时变成“开”状态,在秸秆导向件9B处于第二状态S2时变成“关”状态。
第二开关Sw2配置在秸秆导向件9B的前方。第二开关Sw2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而切换成“开”状态或“关”状态。若具体来说明,则第二开关Sw2仅在操作者进行按压的期间变成“开”状态,在操作者停止按压时变成“关”状态。即,第二开关Sw2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W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下面,说明具备秸秆导向件9B的联合收割机100的手工脱粒作业。
图11至图14是表示手工脱粒作业的步骤的图。图中的箭头R表示秸秆导向件9B的回转方向。另外,图中的箭头C表示进给链31的驱动方向,即表示秸秆(以下称为“秸秆G”)的输送方向。此外,以下说明的手工脱粒作业是在履带式行走装置12、12处于停止的状态下进行的。
<步骤1>
如图11所示,操作者(以下称为“操作者W”)使操作杆195向上方回转,从而使限制部192处于能够回转的状态,即,使秸秆导向件9B处于能够回转的状态。然后,操作者W使秸秆导向件9B向上方回转,从而使该秸秆导向件9B从第一状态S1移动到第二状态S2。由此,第一开关Sw1从“开”状态切换到“关”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开关Sw1变成了“关”状态,控制装置C会向离合器机构73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不会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控制离合器机构73来截断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此外,在步骤1的阶段中,由于从一开始进给链31就未驱动,所以该进给链31继续处于停止的状态。
<步骤2>
如图12所示,操作者W用手工作业将收割了的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此,所谓“规定的位置”是指,在使秸秆导向件9B向下方回转了的情况下,秸秆G能够由引导部191压在进给链31上的空间。此外,将秸秆导向件9B设置为向上下方向回转自如的理由是为了使其形成为:在秸秆导向件9B处于第一状态S1时无法将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该秸秆导向件9B处于第二状态S2时能够将秸秆G放置在规定的位置。
<步骤3>
如图13所示,操作者W使秸秆导向件9B向下方回转,从而使该秸秆导向件9B从第二状态S2移动到第一状态S1。由此,第一开关Sw1从“关”状态切换到“开”状态。但是,由于第二开关Sw2仍处于“关”状态,控制装置C会保持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以使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不会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保持离合器机构73的工作状态来截断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
<步骤4>
如图14所示,操作者W按下第二开关Sw2,从而将该第二开关Sw2从“关”状态切换到“开”状态。此时,由于第二开关Sw2变成了“开”状态,控制装置C会向离合器机构73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进给链31。即,控制装置C通过控制离合器机构73来传递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此外,如上所述,第二开关Sw2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W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通过这样的结构,操作者W以一只手握住操作杆195,另一只手操作第二开关Sw2。若具体来说明,则根据秸秆导向件9B的构造和第二开关Sw2的配置,操作者W以右手握住操作杆195,左手操作第二开关Sw2。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中,进给链31不会违背操作者W的意图驱动。因此,能够提高联合收割机100的安全性。此外,操作者W应注意,在完成了手工脱粒作业之后使操作杆195向下方回转,从而使限制部192处于不能回转的状态,即,使秸秆导向件9B处于能够回转的状态。
本联合收割机100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而使安全性提高。但是,为了实现构造的简化,也可以省略第二开关Sw2。在此情况下,只要第一开关Sw1变成“开”状态,控制装置C就会控制离合器机构73控制来将发动机7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进给链31。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确保一定的安全性。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联合收割机
1    行走部
2    收割部
3    脱粒部
4    分选部
5    存积部
6    排草处理部
7    动力部
8    操纵部
10   机体框架
31   进给链
71   发动机
73   离合器机构
9A   秸秆导向件
91   本体部
92   引导部
93   操作杆
94   支承部
95   弹簧
9B   秸秆导向件
191  引导部
192  限制部
193  臂部
194  弹簧
C    控制装置
G    秸秆
S1   第一状态
S2   第二状态
Sw1  第一开关
Sw2  第二开关
W    操作者

Claims (5)

1.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
发动机;
由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行走装置;以及
由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的进给链;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
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能够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向所述进给链传递或截断;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掌握所述行走装置的驱动状态,并且能够变更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以及
秸秆导向件,所述秸秆导向件能够压住秸秆并向所述进给链引导;
所述秸秆导向件构成为:能够在接近了所述进给链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进给链分离了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装置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装置来指示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开关构成为: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变成“开”状态,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变成“关”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部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第一开关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装置来指示所述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仅在所述行走部处于停止的状态下且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离合器机构而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所述进给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关平时处于“关”状态,仅在操作者进行操作期间变成“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秸秆导向件形成为: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无法将秸秆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在所述秸秆导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将秸秆放置在规定的位置。
CN201380050520.7A 2012-11-14 2013-10-31 联合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84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0589A JP2014097016A (ja) 2012-11-14 2012-11-14 コンバイン
JP2012-250589 2012-11-14
PCT/JP2013/079565 WO2014077134A1 (ja) 2012-11-14 2013-10-31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4379A true CN104684379A (zh) 2015-06-03
CN104684379B CN104684379B (zh) 2017-06-20

Family

ID=5073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52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84379B (zh) 2012-11-14 2013-10-31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97016A (zh)
KR (1) KR102064029B1 (zh)
CN (1) CN104684379B (zh)
WO (1) WO20140771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06944B1 (ko) * 2014-09-11 2022-06-10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JP6840000B2 (ja) * 2017-03-02 2021-03-10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6979834B2 (ja) * 2017-09-14 2021-12-15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KR20190073270A (ko) * 2017-12-18 2019-06-26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5020A (ja) * 2002-03-15 2003-09-24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穀稈搬送構造
JP2004201643A (ja) * 2002-12-26 2004-07-22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CN1792138A (zh) * 2006-01-06 2006-06-28 郭家松 联合收割机
JP2007075010A (ja) * 2005-09-14 2007-03-29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2130289A (ja) * 2010-12-22 2012-07-12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用補助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1666A (ja) * 1995-10-30 1997-05-13 Kubota Corp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
JP2010273591A (ja) 2009-05-27 2010-12-09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2143193A (ja) 2011-01-12 2012-08-02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5020A (ja) * 2002-03-15 2003-09-24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穀稈搬送構造
JP2004201643A (ja) * 2002-12-26 2004-07-22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JP2007075010A (ja) * 2005-09-14 2007-03-29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1792138A (zh) * 2006-01-06 2006-06-28 郭家松 联合收割机
JP2012130289A (ja) * 2010-12-22 2012-07-12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用補助搬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4379B (zh) 2017-06-20
KR20150083989A (ko) 2015-07-21
WO2014077134A1 (ja) 2014-05-22
KR102064029B1 (ko) 2020-01-08
JP2014097016A (ja) 201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4379A (zh) 联合收割机
JP5936137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3735076U (zh) 联合收割机
KR102146680B1 (ko) 콤바인
JP2011036210A (ja) コンバイン
JP6949073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8159735A1 (ja) コンバイン
KR102180768B1 (ko) 링크기구를 이용한 일체형 정역회전 장치를 갖는 콤바인
JP656460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4212745A5 (zh)
JP2014212745A (ja) コンバイン
JP597535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02096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08001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95883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07081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8788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72542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95447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8348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037232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385942B (zh) 联合收割机
JP586179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62212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204671B2 (ja)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搬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