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3096A -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3096A
CN104673096A CN201510020342.4A CN201510020342A CN104673096A CN 104673096 A CN104673096 A CN 104673096A CN 201510020342 A CN201510020342 A CN 201510020342A CN 104673096 A CN104673096 A CN 104673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quantum dot
titanium
particl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0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73096B (zh
Inventor
黄楠
杨志禄
王进
齐鹏凯
涂秋芬
杨莹
熊开琴
翁亚军
李龙
李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chuang Everest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20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73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73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3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73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3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08Materials for coatings
    • A61L31/10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28Materials for coating prostheses
    • A61L27/3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07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for artificial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4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e.g. therapeutic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9/00Materials for catheters, medical tubing, cannulae, or endoscopes or for coating catheters
    • A61L29/08Materials for coatings
    • A61L29/085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9/00Materials for catheters, medical tubing, cannulae, or endoscopes or for coating catheters
    • A61L29/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A61L29/16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e.g. therapeutic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31/16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e.g. therapeut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7/04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lpha-amino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7/12Polyester-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1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 A61L2300/114Nitric oxide, i.e. N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6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L2300/606Coat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20/00Materials or methods for coatings medical devices
    • A61L2420/02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4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multi-layered, e.g. coated
    • A61M2025/0046Coatings for improving slida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025/09133Guide wires having specific material compositions or coatings;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mechanical behaviours, e.g. stiffness, strength to transmit torq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1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gents, e.g. accel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3Phenols; Phenol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atalys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将具有一氧化氮催化活性的含硒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可溶性铜盐与具有邻酚结构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共混于缓冲溶液中聚合。该NO催化活性涂层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材质、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基质材料的表面改性。制备的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中所含有的双硒键、双硫键、铜离子和酚羟基具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材料中含有的硒键、硫键以及螯合的铜离子同时还具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响应功能。此外,涂层中含有的铜离子还具有抗菌功能。该涂层除了用于催化NO释放之外,还能应用于自由基清除和GSH响应功能相关的所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一氧化氮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诺贝尔奖获得者Murad和Ignarro等人早在30多年前就发现,细胞信号因子NO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NO主要是由内皮细胞通过其分泌的一氧化氮合酶与精氨酸作用产生,持续释放的NO是维持心血管体内平衡和调节血管舒张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NO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如:抑制血小板激活、平滑肌增殖和白血球激活。在免疫反应、抗癌、抗菌和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NO在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分化和功能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NO在心血管系统中特有的优点使其成为设计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心血管器械(如:血管支架、下腔静脉滤器、血液透析袋、体外循环导管、封堵器等)、抗菌材料、血液诊断材料以及抗癌材料的理想分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基于NO设计的材料主要归纳为NO-释放型和NO-催化型两大类。对于NO-释放型材料,其缺点主要在于:用于产生NO的供体(RSNO)半衰期短;NO释放不稳定,存在突释现象,体内应用局部释放大量的NO易引起细胞或组织毒性,成为限制其商业化使用的主要因素。此外,NO释放周期短,不能满足血管支架长期治疗心血管等疾病的需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GPx的活性中心是硒半胱氨酸,血液中硫醇存在的条件下,它能催化内源性NO供体S-亚硝基硫醇(RSNO)如: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S-亚硝基半胱氨酸(CysNO)、S-亚硝基白蛋白(AlbSNO)和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分解。有机硒化合物如硒代胱胺(SeCA)、3,3’-二硒代二丙酸(SeDPA),有机硫化物如胱胺、半胱氨酸和二价铜盐等具有类GPx的催化活性,可通过特定的催化反应分解RSNO产生NO,这为设计具有NO催化活性材料提供可能。然而,目前报道的NO催化活性材料在应用上存在着许多缺点如:(1)具有类GPx的催化活性物质通常采用表面接枝的方式,其接枝量受限,导致其催化释放的NO量小,难以应用于大剂量NO需求的环境;(2)由于合成的NO催化活性材料与材料基底无牢固的结合位点,导致其稳定性差,进而难以维持长期的NO催化释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为了实现具有与块材表面牢固结合强度且具有可调具有类GPx的催化活性物质量的NO催化活性材料,我们提出邻酚结构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等粘附分子与有机硒化合物、有机硫化物或二价铜盐等具有类GPx的催化活性作为原材料,通过调控反应物质的摩尔比,合成具有可调控、长期的NO催化能力的粘附聚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手段实现的。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依赖于邻酚结构的化合物与有机硒或有机硫化物和铜离子的化学偶联、配位反应和自组装聚合形成一种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获得:
A、将待改性的材料浸泡于pH=2-14的缓冲溶液中,然后向缓冲体系中加入浓度为0.1ng/mL-100mg/mL的具有邻酚结构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中的一种和浓度为0.1ng/mL-100mg/mL的具有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NO催化活性的二硫键、二硒键、单硫键和单硒键化合物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以及浓度为0mg/mL-100mg/mL的可溶性铜盐于0-200℃下反应1秒-10天;
B、将A步骤所得样品一次进行清洗、干燥,即得目标改性材料。
本发明所述邻酚结构的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双氢黄酮化合物。
所述铜离子为二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或铜纳米/微米颗粒。
所述具有邻酚结构的化合物为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焦棓酸(P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右旋多巴、没食子酸(GA)及其衍生物、单宁酸(TA)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具有黄酮类化合物为白杨素、杨芽黄素、刺槐素、芹菜素、柳穿钱素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具有黄酮醇类化合物为良姜素、高良姜素、鼠李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山奈素、岳桦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等一种;所述具有双氢黄酮类为乔松素、松球素、樱花素、异樱花素、柚皮素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二硫键或二硒键或单硫键或单硒键化合物为依布硒啉、胱胺及其衍生物、硒代胱胺及其衍生物、硒代胱氨酸、胱氨酸、L-硒代胱胺基乙酸、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硒代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L-硒代蛋氨酸、硒代甲硫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S-乙基半胱氨酸、S-烯丙基半胱氨酸、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γ-谷氨酸胺半胱氨等物质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CuCl2)、氯化亚铜(CuCl)、溴化铜(CuBr)、溴化亚铜(CuBr2)、碘化铜(CuI)、碘化亚铜(CuI2)、硫酸铜(CuSO4)、硫酸亚铜(Cu2SO4)、硝酸铜(CuNO4)、碳酸铜(CuCO3)、柠檬酸铜(C6H6CuO7)、酒石酸铜(C4H4CuO6·3H2O)、丙酸铜(Cu(CO2CH3CH2)2)和醋酸铜(Cu(CO2CH3)2)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NO催化涂层可应用于人类所知的任何几何形状和材质的基质材料表面改性;所述基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等;无机材料:氧化钛及其纳米管、碳素材料(C)、硅、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硅铝酸盐(Na2O·Al2O3·SiO2)、钙铝系(CaO·Al2O3)、生物玻璃(SiO2·CaO·Na2O·P2O5)、、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氮化钛等无机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涤纶(PET)、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LC)、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碳共聚物(PDC)、聚乙醇酸(P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醋酸乙烯酯(PVA)、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聚己内酯(PC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酰胺(PA)、聚二(恶)烷(PDS)、环氧树脂(Epoxy)、硅橡胶、硅凝胶、聚丙烯酸(PAA)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PVA)等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微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等;天然生物材料:可塑性淀粉基材料(PSM)、明胶(gelatin),胶原蛋白(collagen),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琼脂糖(agarose),丝蛋白、角质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多糖、动物来源的脱细胞组织和器官(血管、瓣膜、心脏、骨、肺、韧带、膀胱、粘膜、角膜等);人工合成多肽类水凝胶材料:聚L-赖氨酸、聚L-谷胺酸等;以及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NO催化活性材料不仅具有可调控和长期NO催化功能,能应用于任何类型和几何形状材料改性,与材料具有牢固结合力,能作为控释系统的装填材料。该技术制备的NO催化活性材料能广泛应用于各类与血液接触的植入/介入器械、磁性纳米粒子和介孔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用于提高其抗凝血、促进内皮细胞粘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和药物控释。此外,因其具有优异的抗菌和骨诱导形成作用,也适用于牙种植体材料和骨诱导材料的表面改性。该类NO催化活性材料的广谱适用性,显示其在生物医疗领域特别是在心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牙种植体材料和骨诱导材料上的巨大应用前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选用的邻酚结构的化合物(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通过静电自组装、共价反应(迈克尔加成和西佛碱反应)和配位反应能有效且牢固的螯合含胺基/巯基的有机硒化合物/有机硫化物以及铜离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聚合物。
2、邻位酚羟基化合物中的邻位酚羟基的存在,使得制备的NO催化活性涂层材料能牢固的结合在任何材质和几何形状的材料表面,形成厚度可控的聚合物薄膜和微球囊。
3、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其原材料邻酚结构的化合物(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含胺基/巯基的有机硒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以及铜盐的投料比可以调控,从而可以实现NO催化释放速率的调控;材料中含有的双硒键、双硫键和酚羟基的引入使得NO催化活性材料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材料中含有的硒键、硫键以及螯合的铜离子同时还具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响应功能。此外,涂层中含有的铜离子还具有抗菌功能。
4、NO催化活性涂层的合成步骤简单,仅仅涉及到一步反应,且反应只需在温和的缓冲液中进行。合成的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实验无需昂贵的专用设备,制备成本低。
5、NO催化活性涂层中铜离子的引入,使其不仅仅可用于NO催化释放,同时也可作为抗癌材料、抗凝血材料、抗菌材料、抗炎症反应、抗免疫原性和骨诱导材料的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分别,以下同))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聚己内酯(PCL),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1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2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3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4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5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多巴(Dop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Dopamine),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0mg/mL的去甲肾上腺素,10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0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邻苯二酚,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6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2mg/mL的焦棓酸(PG),2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2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4的Tri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24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5mg/mL的表儿茶素(EC),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1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5mg/mL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0.5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5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2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0.01m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0.0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0.0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3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4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6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氯化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7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8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79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硒代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实施例80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A、将浓度为1mg/mL的没食子酸(GA),1mg/mL的胱胺和浓度为1mg/mL的硫酸铜溶解于pH=5-12的PBS缓冲溶液。
B、将待表面改性的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氧化钛及其纳米管、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涤纶(PET)、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加入A步骤所得的聚合体系中,于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C、对B步骤所得样品,用蒸馏水充分清洗,然后在N2条件下干燥,即得目标材料。

Claims (8)

1.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依赖于邻酚结构的化合物与有机硒或有机硫化物和铜离子的化学偶联、配位反应和自组装聚合形成一种复合材料,由如下步骤获得:
A、将待改性的材料浸泡于pH=2-14的缓冲溶液中,然后向缓冲体系中加入浓度为0.1ng/mL-100mg/mL的具有邻酚结构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或双氢黄酮化合物中的一种和浓度为0.1ng/mL-100mg/mL的具有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NO催化活性的二硫键、二硒键、单硫键和单硒键化合物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以及浓度为0mg/mL-100mg/mL的可溶性铜盐于0-200℃下反应1秒-10天;
B、将A步骤所得样品一次进行清洗、干燥,即得目标改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酚结构的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双氢黄酮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为二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或铜纳米/微米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邻酚结构的化合物为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焦棓酸(P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右旋多巴、没食子酸(GA)及其衍生物、单宁酸(TA)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具有黄酮类化合物为白杨素、杨芽黄素、刺槐素、芹菜素、柳穿钱素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具有黄酮醇类化合物为良姜素、高良姜素、鼠李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山奈素、岳桦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等一种;所述具有双氢黄酮类为乔松素、松球素、樱花素、异樱花素、柚皮素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键或二硒键或单硫键或单硒键化合物为依布硒啉、胱胺及其衍生物、硒代胱胺及其衍生物、硒代胱氨酸、胱氨酸、L-硒代胱胺基乙酸、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硒代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L-硒代蛋氨酸、硒代甲硫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S-乙基半胱氨酸、S-烯丙基半胱氨酸、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γ-谷氨酸胺半胱氨等物质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CuCl2)、氯化亚铜(CuCl)、溴化铜(CuBr)、溴化亚铜(CuBr2)、碘化铜(CuI)、碘化亚铜(CuI2)、硫酸铜(CuSO4)、硫酸亚铜(Cu2SO4)、硝酸铜(CuNO4)、碳酸铜(CuCO3)、柠檬酸铜(C6H6CuO7)、酒石酸铜(C4H4CuO6·3H2O)、丙酸铜(Cu(CO2CH3CH2)2)和醋酸铜(Cu(CO2CH3)2)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催化涂层可应用于人类所知的任何几何形状和材质的基质材料表面改性;所述基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镍钛合金、铂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等;无机材料:氧化钛及其纳米管、碳素材料(C)、硅、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硅铝酸盐(Na2O·Al2O3·SiO2)、钙铝系(CaO·Al2O3)、生物玻璃(SiO2·CaO·Na2O·P2O5)、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氮化钛等无机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涤纶(PET)、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LC)、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碳共聚物(PDC)、聚乙醇酸(P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醋酸乙烯酯(PVA)、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聚己内酯(PC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酰胺(PA)、聚二(恶)烷(PDS)、环氧树脂(Epoxy)、硅橡胶、硅凝胶、聚丙烯酸(PAA)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PVA)等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微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钛纳米粒子(量子点)、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等;天然生物材料:可塑性淀粉基材料(PSM)、明胶(gelatin),胶原蛋白(collagen),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琼脂糖(agarose),丝蛋白、角质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多糖、动物来源的脱细胞组织和器官(血管、瓣膜、心脏、骨、肺、韧带、膀胱、粘膜、角膜等);人工合成多肽类水凝胶材料:聚L-赖氨酸、聚L-谷胺酸等;以及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涂层中所含有的双硒键、双硫键、铜离子和酚羟基具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涂层中含有的硒键、硫键以及螯合的铜离子同时还具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响应功能。此外,涂层中含有的铜离子还具有抗菌功能。该涂层除了用于催化NO释放之外,还能应用于自由基清除和GSH响应功能相关的所有领域。
CN201510020342.4A 2014-08-12 2015-01-1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73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0342.4A CN104673096B (zh) 2014-08-12 2015-01-1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3735 2014-08-12
CN2014103937355 2014-08-12
CN201510020342.4A CN104673096B (zh) 2014-08-12 2015-01-1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3096A true CN104673096A (zh) 2015-06-03
CN104673096B CN104673096B (zh) 2017-05-17

Family

ID=53308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0342.4A Active CN104673096B (zh) 2014-08-12 2015-01-15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6996B2 (zh)
CN (1) CN104673096B (zh)
WO (1) WO2016023494A1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159A (zh) * 2017-08-29 2018-01-1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CN108339160A (zh) * 2018-02-0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可降解镁合金心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658A (zh) * 2018-02-06 2018-08-1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骨科植入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210A (zh) * 2018-03-26 2018-08-17 郑州大学 载药修饰层及其提高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用途
CN108578772A (zh) * 2018-05-23 2018-09-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提升生物相容性的血液接触材料制备方法及血液接触材料
CN108926738A (zh) * 2018-07-06 2018-12-04 苏州盖德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抗菌的硅橡胶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51586A (zh) * 2018-12-19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稳定、可控一氧化氮释放的含硒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35819A (zh) * 2019-03-14 2019-05-10 西南交通大学 具有NO催化释放与EPCs捕获功能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7495A (zh) * 2019-12-19 2020-04-03 南昌大学 一种3D碳纳米球氧还原催化剂HFeSNC的制备方法
CN111035485A (zh) * 2019-12-16 2020-04-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50326A (zh) * 2020-03-09 2020-07-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载硒唑酮血管支架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9756A (zh) * 2020-06-23 2020-08-14 北京大学 一种骨科植入器械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773440A (zh) * 2020-05-22 2020-10-16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类酶催化反应的抗凝血材料
CN111926570A (zh) * 2020-06-18 2020-11-13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基于聚乳酸的Janus织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21234A (zh) * 2020-08-21 2020-12-2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可控、持久抗感染骨科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3449A (zh) * 2021-08-30 2021-12-21 孟繁宇 纳米粒子载雷帕霉素药物涂层球囊制备方法
CN114010845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淮阴工学院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抗菌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14588314A (zh) * 2022-03-31 2022-06-07 东莞市人民医院 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34763A (zh) * 2022-03-21 2022-06-17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蛋白涂层的交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1685A (zh) * 2022-04-08 2022-07-01 东莞市人民医院 杂化蛋白涂层的制备方法、杂化蛋白涂层材料及应用
CN115607728A (zh) * 2022-10-17 2023-01-17 淮阴工学院 一种长期催化释放一氧化氮且抗凝血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0878A (zh) * 2022-11-28 2023-03-1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降低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方法
CN115842131A (zh) * 2022-12-30 2023-03-24 成都大学 一种氮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16695445A (zh) * 2023-06-16 2023-09-05 南通宗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二氧化硫气体协同光热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90412B2 (en) 2018-12-21 2021-08-17 Zavation Medical Products Llc Bone repair composition and kit
US11229608B2 (en) * 2019-01-29 2022-01-25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ystemic delivery of cargos in vascular plants
CN112029341B (zh) * 2020-09-15 2021-06-25 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8479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细胞粘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2236B (zh) * 2022-01-10 2023-06-27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种共掺多巴胺-纳米单质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8025B (zh) * 2022-04-11 2023-01-31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一种富胺基转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功能材料及应用
WO2023201067A2 (en) 2022-04-14 2023-10-19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hemical entiti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8796A1 (en) * 2005-02-15 2006-09-07 Giniger Martin S Whiten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involving nitrogen oxide radicals
CN101703813A (zh) * 2009-11-25 2010-05-12 南开大学 利用内源性no供体构建抗凝血性血管支架材料的方法
CN102698322A (zh) * 2012-05-14 2012-10-0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富含氨基、羧基和醌基的多类功能团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方法
CN102961783A (zh) * 2012-04-20 2013-03-13 南开大学 抗凝血性人工血管支架材料的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7502B1 (en) * 2004-01-22 2014-01-15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Polymer no donor predrug nanofiber coating for medical devices
CA2613108A1 (en) 2005-06-30 2007-01-11 Mc3, Inc. Nitric oxide coatings for medical devices
US20080241208A1 (en) * 2005-06-30 2008-10-02 Charles Shanley Methods,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For Promoting Anglogenesis
ATE485849T1 (de) * 2005-12-02 2010-11-15 Univ Michigan Polymerzusammensetzungen, überzüge und vorrichtungen und herstellungs- und anwendungsverfahren damit
US20070196428A1 (en) * 2006-02-17 2007-08-23 Thierry Glauser Nitric oxide generating medical devices
CN101636187B (zh) 2007-01-30 2013-08-28 汉莫堤克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可降解性血管支持器
CN104225675B (zh) * 2014-08-12 2016-10-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8796A1 (en) * 2005-02-15 2006-09-07 Giniger Martin S Whiten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involving nitrogen oxide radicals
CN101703813A (zh) * 2009-11-25 2010-05-12 南开大学 利用内源性no供体构建抗凝血性血管支架材料的方法
CN102961783A (zh) * 2012-04-20 2013-03-13 南开大学 抗凝血性人工血管支架材料的构建方法
CN102698322A (zh) * 2012-05-14 2012-10-0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富含氨基、羧基和醌基的多类功能团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慧玲等: "茶多酚_铜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消臭性能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8159A (zh) * 2017-08-29 2018-01-1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CN108339160B (zh) * 2018-02-06 2021-07-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可降解镁合金心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39160A (zh) * 2018-02-0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可降解镁合金心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658A (zh) * 2018-02-06 2018-08-1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骨科植入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658B (zh) * 2018-02-06 2021-03-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具有含铜涂层的骨科植入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210A (zh) * 2018-03-26 2018-08-17 郑州大学 载药修饰层及其提高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用途
CN108578772A (zh) * 2018-05-23 2018-09-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提升生物相容性的血液接触材料制备方法及血液接触材料
CN108578772B (zh) * 2018-05-23 2020-09-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提升生物相容性的血液接触材料制备方法及血液接触材料
CN108926738A (zh) * 2018-07-06 2018-12-04 苏州盖德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抗菌的硅橡胶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51586A (zh) * 2018-12-19 2019-04-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稳定、可控一氧化氮释放的含硒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35819A (zh) * 2019-03-14 2019-05-10 西南交通大学 具有NO催化释放与EPCs捕获功能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5485A (zh) * 2019-12-16 2020-04-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57495A (zh) * 2019-12-19 2020-04-03 南昌大学 一种3D碳纳米球氧还原催化剂HFeSNC的制备方法
CN111450326A (zh) * 2020-03-09 2020-07-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载硒唑酮血管支架药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3440A (zh) * 2020-05-22 2020-10-16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类酶催化反应的抗凝血材料
CN111926570A (zh) * 2020-06-18 2020-11-13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基于聚乳酸的Janus织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26570B (zh) * 2020-06-18 2023-04-28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基于聚乳酸的Janus织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29756A (zh) * 2020-06-23 2020-08-14 北京大学 一种骨科植入器械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121234A (zh) * 2020-08-21 2020-12-2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可控、持久抗感染骨科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3449A (zh) * 2021-08-30 2021-12-21 孟繁宇 纳米粒子载雷帕霉素药物涂层球囊制备方法
CN114010845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淮阴工学院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抗菌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14634763A (zh) * 2022-03-21 2022-06-17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蛋白涂层的交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34763B (zh) * 2022-03-21 2022-11-11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蛋白涂层的交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88314A (zh) * 2022-03-31 2022-06-07 东莞市人民医院 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81685A (zh) * 2022-04-08 2022-07-01 东莞市人民医院 杂化蛋白涂层的制备方法、杂化蛋白涂层材料及应用
CN115607728A (zh) * 2022-10-17 2023-01-17 淮阴工学院 一种长期催化释放一氧化氮且抗凝血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0878A (zh) * 2022-11-28 2023-03-10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降低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方法
CN115842131A (zh) * 2022-12-30 2023-03-24 成都大学 一种氮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15842131B (zh) * 2022-12-30 2023-04-18 成都大学 一种氮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16695445A (zh) * 2023-06-16 2023-09-05 南通宗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二氧化硫气体协同光热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6695445B (zh) * 2023-06-16 2023-10-31 南通宗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二氧化硫气体协同光热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3096B (zh) 2017-05-17
US20170246353A1 (en) 2017-08-31
US10736996B2 (en) 2020-08-11
WO2016023494A1 (zh) 2016-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3096A (zh)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4225675B (zh) 一种具有一氧化氮(no)催化活性的材料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Polyphenol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Zeng et al. Wound dressing: from nanomaterials to diagnostic dressings and healing evaluations
CN104194460A (zh) 一种具有可控一氧化氮催化释放的铜离子与多酚配位物的螯合物涂层的制备方法
Kang et al. Advances in gelatin-based hydrogels for wound management
Singh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a polydopamine-mediated antimicrobial adhesion system
Li et al. Polyphenol-based hydrogels: Pyramid evolution from crosslinked structures to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the reverse design
Nam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bacteric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wound treatment
Eckhardt et al. Nanobio silver: its interactions with peptides and bacteria, and its uses in medicine
ES2645566T3 (es) Zeolitas para el suministro de óxido nítrico
EP1970400B1 (en) Stimuli-responsive degradable gel
AU2001247579B2 (en) Matrices containing nitric oxide donors and reducing agents and their use
US20030039697A1 (en) Matrices containing nitric oxide donors and reducing agents and their use
Gao et al. Preparation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of injectable hydrogels
Yazdi et al. Polydopamine biomaterials for skin regeneration
Choi et al. Tyrosinase‐mediated hydrogel crosslinking for tissue engineering
Li et al. Antimicrobial hydrogels: potential material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
Trombino et al. Polymeric based hydrogel membran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ui et al. Mussel-inspired nanoparticle composite hydrogels for hemostasis and wound healing
Ke et al. Natural Small Biological Molecule Based Supramolecular Bioadhesives with Innate Photothermal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for Nonpressing Hemostasis and Effective Wound Healing
Long et al. Natural polymer‐based adhesive hydrogel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Taghiyar et al. PMMA nanofibers containing Keplerate-type polyoxometalate and metronidazole: Preparation and wound-healing effect in a rat model
Cai et al. Multiple response behaviors of curcumin-loaded ammonium alginate/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 and its application
CN114533947B (zh)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和加速伤口愈合能力的碳基双金属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9

Address after: 610031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two North Ring Road,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JIAODA MAIDIK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610031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No. two North Ring Road,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30

Address after: 610031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MANAGE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JIAODA MAIDI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two ring road, Chengdu, Sichuan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JIAODA MAIDIK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MANAGE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1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MANAGE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JIAODA MAIDIK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2

Address after: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MANAGE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5

Address after: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2

Address after: Room 306, building B, Beidou Industrial Park, No. 23, Nanxiang Second Road,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anchuang Everest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Office Building 308, Modern Industrial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1 Nor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ingfeng Forward-look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