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7070A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7070A CN104667070A CN201510075121.7A CN201510075121A CN104667070A CN 104667070 A CN104667070 A CN 104667070A CN 201510075121 A CN201510075121 A CN 201510075121A CN 104667070 A CN104667070 A CN 1046670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medicine
- sterilizing
- hour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茜草、桃仁、荆芥穗、赤芍、当归、地肤子、苍耳子、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仁、白芍、牛蒡子、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大黄、忍冬藤、土贝母、甘草、天葵子、鸡血藤均为20-40份,蛇蜕、黄柏、防风、蝉蜕、紫草、川芎、白芷、紫荆皮、浮萍、红花均为5-25份,白茅根、赤茯苓均为50-70份;将原料进行纳米粉碎之后,制成胶囊或制丸。该药物对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等皮肤病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大,饮食及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这些皮肤疾病非常常见,市场上虽然有不少治疗这些皮肤病的药物,但是大多数都是治标不治本,通常用药后都会反复发作。
传统药物的制备工艺一般是将中药煎煮提取,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不齐全,从而对药物的疗效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可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等症;本发明的制药方法采用直接粉碎技术,能够使药物充分的分散,更为全面的直接吸收到人体,使药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作用。
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荆芥穗(碳)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
蛇蜕(酒炙):性甘平、味咸。归肝经,功能:祛风,定惊,解毒,退翳。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
当归: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作用。
地肤子:味苦,性寒。入膀胱经。清湿热(利尿、抗皮肤真菌)。
苍耳子(炒):味辛、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
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心,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具有解热的作用。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
苦地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痈肿。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
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皂角刺:性味是辛、温。功效是活血消肿,托毒排脓。
桔梗: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肺、胃经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等功效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的功效。
苦杏仁(去皮炒):味苦、性温,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的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白芍:味苦,性平,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的功效。
牛蒡子(炒):味甘,性温。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作用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大黄(酒炒):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忍冬藤:味甘,性寒。入心、肺经。清热,解毒,通络。
紫草:性寒,味甘、咸。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
土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脾经。散结,消肿,解毒。
川芎(酒炙):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天葵子:味甘、苦,性寒。归心、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紫荆皮:味苦,性平。入肝脾二经。活血行气,消肿解毒。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
浮萍:味辛;性寒。归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红花: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制备所述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将39味药材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最后将粉碎好的粉末填充胶囊。将药物进行纳米粉碎,能够使药物充分的分散,更为全面的直接吸收到人体,使药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另一方案,制备所述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选取39味药材;首先将地黄、当归、土茯苓、黄柏、熟地黄、忍冬藤、川芎、甘草、紫荆皮和鸡血藤10味药材进行水取,其他29味药材进行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然后将10味药材水取后提取的浓缩液和天然蜂胶混合,加热至50℃搅拌均匀,作为胶浆;最后将上述胶浆与其他29味药的药粉一起制丸。将传统煎煮提取与粉末直接入药结合,使一部分药物完全的保持了原有的药性,又能将另一部分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相结合,制丸添加的蜂胶也为纯天然的药物,更能使得药物容易入口,为完全无人工合成化合物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等症。本方是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针对皮肤病病因,以当归、赤芍,活血、凉血、消瘀之力;配以连翘、双花,清热解毒;配以蝉蜕、紫草散风、除热、解毒透疹,共奏清血解毒、消肿止痒之功,从而达到清除皮肤病患者体内血毒之目的,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治疗青年人痤疮粉刺,效果尤其显著。通过通泄三焦实火,荡涤脏腑之热,泄火通便,调整机体的功能,消除痤疮、粉刺,恢复颜面皮肤健康。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进行纳米粉碎,能够使药物充分的分散,更为全面的直接吸收到人体,使药效发挥到最大程度;或者是将传统煎煮提取与粉末直接入药结合,使一部分药物完全的保持了原有的药性,又能将另一部分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相结合,制丸添加的蜂胶也为纯天然的药物,更能使得药物容易入口,为完全无人工合成化合物的纯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将39味药材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最后将粉碎好的粉末填充胶囊。
另一方案,也可将上述药物制丸,具体步骤如下: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首先将地黄、当归、土茯苓、黄柏、熟地黄、忍冬藤、川芎、甘草、紫荆皮和鸡血藤10味药材进行水取,其他29味药材进行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先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然后将10味药材水取后提取的浓缩液和天然蜂胶混合,加热至50℃搅拌均匀,作为胶浆;最后将上述胶浆与其他29味药的药粉一起制丸。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将39味药材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最后将粉碎好的粉末填充胶囊。
另一方案,也可将上述药物制丸,具体步骤如下: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首先将地黄、当归、土茯苓、黄柏、熟地黄、忍冬藤、川芎、甘草、紫荆皮和鸡血藤10味药材进行水取,其他29味药材进行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先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然后将10味药材水取后提取的浓缩液和天然蜂胶混合,加热至50℃搅拌均匀,作为胶浆;最后将上述胶浆与其他29味药的药粉一起制丸。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将39味药材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最后将粉碎好的粉末填充胶囊。
另一方案,也可将上述药物制丸,具体步骤如下:按上述重量选取39味药材;首先将地黄、当归、土茯苓、黄柏、熟地黄、忍冬藤、川芎、甘草、紫荆皮和鸡血藤10味药材进行水取,其他29味药材进行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先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粒度在50~80nm;然后将10味药材水取后提取的浓缩液和天然蜂胶混合,加热至50℃搅拌均匀,作为胶浆;最后将上述胶浆与其他29味药的药粉一起制丸。
实例:
案例1:赵某,男,18岁,青春期面部痤疮粉刺1年左右,面积大,程度严重,反复发作。2010年2月服用本发明一个礼拜,痤疮粉刺表面明显结块,服用一个月后,新生的痤疮粉刺明显减少,服用3个月后,再无新的痤疮粉刺复发。
案例2:李某,男,36岁,患湿疹2个礼拜,由于瘙痒疼痛,皮肤已被抓破,2009年11月就医,服用本发明2个礼拜,瘙痒疼痛基本消失,再服用一个月后,完全康复。
案例3:刘某,女,40岁,患牛皮癣多年,吃过多种药物,可总是反复发作。2010年5月就医。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变,三个月后病症完全消失,至今无复发。
案例4:王某,女,35岁,面部雀斑粉刺多年,生完小孩后更加明显,面积程度不断增加。2011年2月就医,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面部明显改变,雀斑变淡,粉刺减少。服用三个月后,雀斑已基本消失,粉刺全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将39味药材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的粒度在50~80nm;最后将粉碎好的粉末填充胶囊。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权利要求1中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选取39味药材;首先将地黄、当归、土茯苓、黄柏、熟地黄、忍冬藤、川芎、甘草、紫荆皮和鸡血藤10味药材进行水取,其他29味药材进行粉碎成粗粉,放置于烘箱,用60℃低温间歇式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后;再用60℃低温灭菌,灭菌1小时,放置24小时,连续重复灭菌操作4次;灭菌后的粗粉进行细粉碎,再进行纳米粉碎,粉碎的粒度在50~80nm;然后将10味药材水取后提取的浓缩液和天然蜂胶混合,加热至50℃搅拌均匀,作为胶浆;最后将上述胶浆与其他29味药的药粉一起制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5121.7A CN104667070A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5121.7A CN104667070A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7070A true CN104667070A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0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75121.7A Pending CN104667070A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67070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7455A (zh) * | 2016-01-20 | 2016-04-13 | 王浩 | 一种治疗风疹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534199A (zh) * | 2016-01-12 | 2016-05-04 | 济南超舜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枕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78877A (zh) * | 2015-07-15 | 2016-08-24 | 胡蓉 | 一种治疗过敏引起的瘙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20181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张奎 |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99317A (zh) * | 2016-08-08 | 2016-10-12 | 湖南盟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药材粗粉的间歇式杀菌方法 |
CN106236908A (zh) * | 2016-08-26 | 2016-12-21 | 宋剑 | 一种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 |
WO2017172648A1 (en) * | 2016-03-26 | 2017-10-05 | Sirbal Ltd. | Herbal nanoformulations for treating psoriasis and other skin conditions |
CN107929607A (zh) * | 2018-01-17 | 2018-04-20 | 张彬彬 | 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CN111317806A (zh) * | 2020-04-13 | 2020-06-23 | 王水 | 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 |
CN111529567A (zh) * | 2020-05-12 | 2020-08-14 | 杜世芳 |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2991A (zh) * | 2005-02-23 | 2005-10-19 | 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840117A (zh) * | 2006-01-26 | 2006-10-04 | 葛强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
CN1899535A (zh) * | 2006-06-28 | 2007-01-24 | 广东皮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皮肤病血毒胶囊的制备方法 |
CN101513467A (zh) * | 2008-02-19 | 2009-08-26 | 赵朝群 | 皮肤病血毒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2-12 CN CN201510075121.7A patent/CN1046670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2991A (zh) * | 2005-02-23 | 2005-10-19 | 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840117A (zh) * | 2006-01-26 | 2006-10-04 | 葛强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
CN1899535A (zh) * | 2006-06-28 | 2007-01-24 | 广东皮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皮肤病血毒胶囊的制备方法 |
CN101513467A (zh) * | 2008-02-19 | 2009-08-26 | 赵朝群 | 皮肤病血毒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苏小杰等: "皮肤血毒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的临床观察", 《皮肤病与性病》 *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8877A (zh) * | 2015-07-15 | 2016-08-24 | 胡蓉 | 一种治疗过敏引起的瘙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34199A (zh) * | 2016-01-12 | 2016-05-04 | 济南超舜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枕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77455A (zh) * | 2016-01-20 | 2016-04-13 | 王浩 | 一种治疗风疹的中药组合物 |
WO2017172648A1 (en) * | 2016-03-26 | 2017-10-05 | Sirbal Ltd. | Herbal nanoformulations for treating psoriasis and other skin conditions |
EP3432903A4 (en) * | 2016-03-26 | 2020-04-08 | Sirbal Ltd. | HERBAL NANO FORMULATIONS FOR TREATING PSORIASIS AND OTHER SKIN DISEASES |
US11344598B2 (en) | 2016-03-26 | 2022-05-31 | Sirbal Limited | Herbal nanoformulations for treating psoriasis and other skin conditions |
CN105920181A (zh) * | 2016-04-25 | 2016-09-07 | 张奎 |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99317A (zh) * | 2016-08-08 | 2016-10-12 | 湖南盟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药材粗粉的间歇式杀菌方法 |
CN106236908A (zh) * | 2016-08-26 | 2016-12-21 | 宋剑 | 一种治疗痤疮、粉刺及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 |
CN107929607A (zh) * | 2018-01-17 | 2018-04-20 | 张彬彬 | 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CN111317806A (zh) * | 2020-04-13 | 2020-06-23 | 王水 | 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 |
CN111529567A (zh) * | 2020-05-12 | 2020-08-14 | 杜世芳 |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7070A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16324B (zh) |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 |
CN102657835B (zh) | 治疗高血压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015651A (zh) |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药物 | |
CN103536748B (zh) | 治疗肝郁化火证型瘿病的中药 | |
CN103520573A (zh) | 治疗肝郁血瘀证型乳癖病的中药 | |
CN101518640A (zh) | 治疗肿瘤中药方 | |
CN104000890B (zh) | 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 | |
CN104524159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225166A (zh) |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01337B (zh) | 一种治疗牛产褥热的中药 | |
CN101569711A (zh) |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55918A (zh) | 治疗骨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47748A (zh) | 一种痤疮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7596276A (zh) | 一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99802A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的外用搽剂 | |
CN103919966A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 |
CN100409870C (zh) |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036742B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 | |
CN104623381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血热肝郁所致的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00610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74815A (zh) | 一种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00670B (zh) | 一种用于脱除雀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520673A (zh) | 治疗气血不足证型月经病的中药 | |
CN105125860A (zh) | 一种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