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6324B -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 Google Patents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6324B
CN103316324B CN201310295362.3A CN201310295362A CN103316324B CN 103316324 B CN103316324 B CN 103316324B CN 201310295362 A CN201310295362 A CN 201310295362A CN 103316324 B CN103316324 B CN 103316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aw material
rhizoma
stock solution
folium artemis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5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6324A (zh
Inventor
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953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6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6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6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6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63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配方,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白术、怀牛膝、桃仁、赤芍、艾叶、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川乌、羌活、独活、川穹、草乌、白芷、生姜、甘草、忍冬藤、穿山龙、茯苓、防风、没药、乳香、血竭、枳壳、海风藤、柏子仁。本配方能散寒除湿、通风活络,并能活血助养,对于关节肿痛能迅速起到缓解作用,不易复发,通过温热的药液泡脚,有助药性生发、尤以治疗下肢关节效果佳、毒副作用小,并可与内服药配合使用,巩固疗效。

Description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能够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制剂。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难易痊愈。目前,风湿类风湿治疗主要通过内服激素类药物进行控制。但激素类药物只能起到短期缓解效果,无法根治。况且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相当大,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配方即相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法简单,起效快,还可与内服中药配合使用,达到更好的巩固效果,不易复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分别为:
白术 15~20、怀牛膝 15~25、桃仁 12~15、赤芍8~10、艾叶 6~8、红花 8~10、伸筋草 15~25、透骨草 15~25、威灵仙 15~25、川乌 8~10、羌活 3~6、独活 3~6、川穹 4~8、草乌 4~8、白芷 4~8、生姜 8~10、甘草 8~10、忍冬藤3~6、穿山龙3~6、茯苓9~12、防风5~9、没药5~9、乳香5~9、血竭5~9、枳壳 4~8、海风藤3~6、柏子仁3~6;
其制备方法为: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20、怀牛膝 25、桃仁 12、赤芍8、艾叶 6、红花 8、伸筋草 25、透骨草 25、威灵仙 25、川乌 10、羌活 6、独活 3、川穹 4、草乌 8、白芷 8、生姜 10、甘草 10、忍冬藤3、穿山龙3、茯苓12、防风9、没药5、乳香5、血竭5、枳壳 8、海风藤6、柏子仁3。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优选方案,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15、怀牛膝 15、桃仁 15、赤芍10、艾叶 8、红花 10、伸筋草 15、透骨草 15、威灵仙 15、川乌 8、羌活 3、独活 6、川穹 8、草乌 4、白芷 4、生姜 8、甘草 8、忍冬藤6、穿山龙6、茯苓9、防风5、没药9、乳香9、血竭9、枳壳 4、海风藤3、柏子仁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原料中还包括当归、熟地、补骨脂、褚实子、远志、黄芪、制首乌;
其重量配比分别为:
当归15~25、熟地15~25、补骨脂15~25、褚实子 8~10、远志 8~10、黄芪15~25、制首乌8~10。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分别为:
白术 15~20、怀牛膝 15~25、桃仁 12~15、赤芍8~10、艾叶 6~8、红花 8~10、伸筋草 15~25、透骨草 15~25、威灵仙 15~25、川乌 8~10、羌活 3~6、独活 3~6、川穹 4~8、草乌 4~8、白芷 4~8、生姜 8~10、甘草 8~10、忍冬藤3~6、穿山龙3~6、茯苓9~12、防风5~9、没药5~9、乳香5~9、血竭5~9、枳壳 4~8、海风藤3~6、柏子仁3~6;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后晒干;
(2)    使用粉碎机将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的原料粉末及浸泡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4)    步骤(3)中得到原液之后滤出药渣,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原液;
(5)    将二次原液和一次原液混合后经500目筛过滤后,进行杀菌处理封装存储;
(6)    将二次煎煮后滤除的药渣加入纯度为80%~90%的乙醇,混合均匀后放入提取罐中,在搅拌下进行动态提取,提取得到三次原液,提取时间为0.5小时~1小时;
(7)    将三次原液进行杀菌处理后单独封装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      本配方中,白术主归脾胃经,能够健脾、燥湿。怀牛膝归心、肝、大肠经,能够活血散瘀,引血下行,祛湿利尿,清热解毒,补益肝肾,强腰膝。桃仁入肺、肝、大肠经,能破血行瘀,治瘀血肿痛。赤芍归肝经,能活血祛瘀。艾叶归肝、脾、肾经,能够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红花归心、肝经,能够活血通经,散淤止痛。伸筋草入肝经,能够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透骨草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可活血止痛,败毒燥湿。威灵仙入膀胱经,能够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羌活能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独活能祛风止痛,川穹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草乌能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白芷能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生姜、甘草能解川乌、草乌毒性,生姜亦能活血助阳,利于除湿。忍冬藤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穿山龙归肝、肾、肺经,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防风归膀胱、肺、脾、肝经,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没药入肝、脾、心、肾经,能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入心、肝、脾经,破血散瘀、行气活血。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枳壳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海风藤归心、肝、肾经,能祛风湿,通经络,行气止痛,利水消肿。柏子仁益气血,利四肢,强腰脚,除湿痹。本配方能散寒除湿、通风活络,并能活血助养,对于关节肿痛能迅速起到缓解作用,不易复发,通过温热的药液泡脚,有助药性生发、尤以治疗下肢关节效果佳、毒副作用小,并可与内服药配合使用,巩固疗效。
2.    另外,优选方一渗透效果好,驱风祛湿疗效佳,适合于风湿、类风湿患者第一阶段治疗使用。优选方二以散瘀活血为主,适合于风湿、类风湿患者第二阶段治疗使用。
3.    当归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治血虚不足。熟地归肝、肾经,能够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补骨脂归肾、脾经,能够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褚实子归肝、肾经,能够滋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肝肾虚弱,腰膝酸软。远志归心、肾、肺经,强志益精。黄芪归肝、脾、肺、肾经,能补虚益气。制首乌归肝、心、肾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本发明提供的改进配方具有很好的的补益气血效果,适合于风湿、类风湿病症后期的巩固治疗。
4.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将药材组分当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析出,制作方法简便易行,毒性低,活血消肿效果佳,适用于家庭自制,便于推广,并能有效降低药物中的毒性,减少副作用产生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组分和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20、怀牛膝 25、桃仁 12、赤芍8、艾叶 6、红花 8、伸筋草 25、透骨草 25、威灵仙 25、川乌 10、羌活 6、独活 3、川穹 4、草乌 8、白芷 8、生姜 10、甘草 10、忍冬藤3、穿山龙3、茯苓12、防风9、没药5、乳香5、血竭5、枳壳 8、海风藤6、柏子仁3。
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等药液自然冷却至60度左右即可使用。
本例中配方及适合风湿、类风湿患者第一阶段治疗使用,渗透效果好,驱风祛湿疗效佳。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组分和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15、怀牛膝 15、桃仁 15、赤芍10、艾叶 8、红花 10、伸筋草 15、透骨草 15、威灵仙 15、川乌 8、羌活 3、独活 6、川穹 8、草乌 4、白芷 4、生姜 8、甘草 8、忍冬藤6、穿山龙6、茯苓9、防风5、没药9、乳香9、血竭9、枳壳 4、海风藤3、柏子仁6。
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等药液自然冷却至60度左右即可使用。
本例中配方以散瘀活血为主,适合风湿、类风湿患者在肿胀消失后的第二阶段治疗使用。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组分和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20、怀牛膝 25、桃仁 12、赤芍8、艾叶 6、红花 8、伸筋草 25、透骨草 25、威灵仙 25、川乌 10、羌活 6、独活 3、川穹 4、草乌 8、白芷 8、生姜 10、甘草 10、忍冬藤3、穿山龙3、茯苓12、防风9、没药5、乳香5、血竭5、枳壳 8、海风藤6、柏子仁3、当归15、熟地15、补骨脂15、褚实子 8、远志 8、黄芪15、制首乌8。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等药液自然冷却至60度左右即可使用。
本例提供的配方具有很好的的补益气血效果,适合于风湿、类风湿症状基本消失后的巩固治疗。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原料组分和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15、怀牛膝 15、桃仁 15、赤芍10、艾叶 8、红花 10、伸筋草 15、透骨草 15、威灵仙 15、川乌 8、羌活 3、独活 6、川穹 8、草乌 4、白芷 4、生姜 8、甘草 8、忍冬藤6、穿山龙6、茯苓9、防风5、没药9、乳香9、血竭9、枳壳 4、海风藤3、柏子仁6、当归25、熟地25、补骨脂25、褚实子 10、远志 10、黄芪25、制首乌10。
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等药液自然冷却至60度左右即可使用。
本例提供的配方具有很好的的补益气血效果,适合于风湿、类风湿症状基本消失后的巩固治疗。
目前,使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中配方分阶段治疗风湿、类风湿患者60余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75%。其中第一阶段为患者局部关节肿胀疼痛,游走蹿痛,晨僵,四肢伸展不利,第二阶段为患者肿胀消失,关节疼痛减轻,巩固阶段为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1:
陈女士,51岁,半年前发现膝关节疼痛,怕风,此后逐渐加重,并且晨起膝关节僵硬,活动不便工作劳累或受冷时明显,休息数日可明显缓解,经医院检查被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使用实施例一中泡脚液每日一次,二周后,自述关节轻便,晨僵消失,遂改用实施例二中药方每日一次,二周后,基本无前述各种症状,改用实施例四中配方每二日一次,二周后,症状全消。
病例2:
周先生,62岁,一年前膝盖处疼痛,怕风,阴雨天加重,窜行至上肢,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服药后后养护得当,并未出现晨僵现象,但阴雨天疼痛明显。经使用实施例一中泡脚液每日一次,一周后,疼痛感降低,改用实施例二中药方每日一次,二周后,疼痛感消失,阴雨天略有酸胀感,改用实施例三中配方每二日一次,一周后,症状全消。
实施例五: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一相同,制备方法如下: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后晒干;
(2)    使用粉碎机将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的原料粉末及浸泡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4)    步骤(3)中得到原液之后滤出药渣,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原液;
(5)    将二次原液和一次原液混合后经500目筛过滤后,进行杀菌处理封装存储;
(6)    将二次煎煮后滤除的药渣加入纯度为80%~90%的乙醇,混合均匀后放入提取罐中,在搅拌下进行动态提取,提取得到三次原液,提取时间为0.5小时~1小时;
(7)    将三次原液进行杀菌处理后单独封装存储。
这种制备方法,在二次煎煮之后,再使用醇类溶解提取,能够尽量多地析出药物中的大部分有效成分,还将醇类析出药液和煎煮药液单独储存运送,使用时才将煎煮药液和醇类析出药液混合,与直接将醇类析出药液和煎煮药液混合后封装相比,避免了在运送和储存过程中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另一方面混合后的药液醇类浓度降低,有效地减少了对使用者皮肤的刺激,本方法适于在商业大规模生产中推广使用。
实施例六: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二相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五相同。
实施例七: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三相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五相同。
实施例八:
原料配方与实施例四相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五相同。
    分别与实施例一~四对比,实施例五~八制成的泡脚液制成后形成一次二次原液混合包及三次原液包,经观测液体澄清,无沉淀,而实施例一~四制成的泡脚液有少量沉淀及悬浮物,分别在25°C下放置三日后,实施例一~四中制出泡脚液变质、沉淀增多,实施例五~八制成的泡脚液依然澄清、无沉淀及悬浮物。放置三个月后实施例五~八制成的泡脚液,略有沉淀和悬浮物,开封无变质现象,仍可正常使用。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分别为:
白术 15~20、怀牛膝 15~25、桃仁 12~15、赤芍8~10、艾叶 6~8、红花 8~10、伸筋草 15~25、透骨草 15~25、威灵仙 15~25、川乌 8~10、羌活 3~6、独活 3~6、川穹 4~8、草乌 4~8、白芷 4~8、生姜 8~10、甘草 8~10、忍冬藤3~6、穿山龙3~6、茯苓9~12、防风5~9、没药5~9、乳香5~9、血竭5~9、枳壳 4~8、海风藤3~6、柏子仁3~6;
其制备方法为: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
(2)    将川乌、草乌单独选出作为第一原料组,加入药材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第一原料组与浸泡液混合,文火煎煮3~5小时;
(4)    在第一原料组中加入生姜、甘草煎煮0.5小时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过滤,得到第一原液;
(5)    取除艾叶外的剩余组分原料作为第二原料组,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6)    将步骤(5)中经过浸泡后的第二原料组及浸泡液与第一原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7)    收干水分至原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后,使用二层纱布对药液进行过滤,得到第二原液;
(8)    将步骤(7)中滤出的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三原液,将第二原液与第三原液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原液;
(9)    将艾叶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加入艾叶重量8~10倍的水,放入药罐煎煮20~30分钟;
(10)将艾叶水倒入原液中,并在药液中加入黄酒后共同煎煮10分钟,所述黄酒与药液的重量配比为1:8~1:10;
(11)对煎煮完成后的药液使用二层纱布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20、怀牛膝 25、桃仁 12、赤芍8、艾叶 6、红花 8、伸筋草 25、透骨草 25、威灵仙 25、川乌 10、羌活 6、独活 3、川穹 4、草乌 8、白芷 8、生姜 10、甘草 10、忍冬藤3、穿山龙3、茯苓12、防风9、没药5、乳香5、血竭5、枳壳 8、海风藤6、柏子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 15、怀牛膝 15、桃仁 15、赤芍10、艾叶 8、红花 10、伸筋草 15、透骨草 15、威灵仙 15、川乌 8、羌活 3、独活 6、川穹 8、草乌 4、白芷 4、生姜 8、甘草 8、忍冬藤6、穿山龙6、茯苓9、防风5、没药9、乳香9、血竭9、枳壳 4、海风藤3、柏子仁6。
4.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分别为:
白术 15~20、怀牛膝 15~25、桃仁 12~15、赤芍8~10、艾叶 6~8、红花 8~10、伸筋草 15~25、透骨草 15~25、威灵仙 15~25、川乌 8~10、羌活 3~6、独活 3~6、川穹 4~8、草乌 4~8、白芷 4~8、生姜 8~10、甘草 8~10、忍冬藤3~6、穿山龙3~6、茯苓9~12、防风5~9、没药5~9、乳香5~9、血竭5~9、枳壳 4~8、海风藤3~6、柏子仁3~6;当归15~25、熟地15~25、补骨脂15~25、褚实子 8~10、远志 8~10、黄芪15~25、制首乌8~10。
5.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及重量配比分别为:
白术 15~20、怀牛膝 15~25、桃仁 12~15、赤芍8~10、艾叶 6~8、红花 8~10、伸筋草 15~25、透骨草 15~25、威灵仙 15~25、川乌 8~10、羌活 3~6、独活 3~6、川穹 4~8、草乌 4~8、白芷 4~8、生姜 8~10、甘草 8~10、忍冬藤3~6、穿山龙3~6、茯苓9~12、防风5~9、没药5~9、乳香5~9、血竭5~9、枳壳 4~8、海风藤3~6、柏子仁3~6;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各组分原料分别经过筛选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后晒干;
(2)    使用粉碎机将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加入原料总重量5~6倍的水,浸泡6~8小时;
(3)    将步骤(2)中经过浸泡后的原料粉末及浸泡液混合,放入药罐中煎煮1~1.5小时;
(4)    步骤(3)中得到原液之后滤出药渣,将药渣放入原料总重量3~4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原液;
(5)    将二次原液和一次原液混合后经500目筛过滤后,进行杀菌处理封装存储;
(6)    将二次煎煮后滤除的药渣加入纯度为80%~90%的乙醇,混合均匀后放入提取罐中,在搅拌下进行动态提取,提取得到三次原液,提取时间为0.5小时~1小时;
(7)    将三次原液进行杀菌处理后单独封装存储。
CN201310295362.3A 2013-07-15 2013-07-15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6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5362.3A CN103316324B (zh) 2013-07-15 2013-07-15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5362.3A CN103316324B (zh) 2013-07-15 2013-07-15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6324A CN103316324A (zh) 2013-09-25
CN103316324B true CN103316324B (zh) 2014-09-17

Family

ID=4918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53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6324B (zh) 2013-07-15 2013-07-15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6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8986A (zh) * 2014-04-09 2016-07-13 喜斌 足浴药袋
CN104288425A (zh) * 2014-09-11 2015-01-21 朱翠帮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膏
CN104306499A (zh) * 2014-09-30 2015-01-28 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到散寒利湿作用的足部浴盐
CN104383513A (zh) * 2014-12-08 2015-03-04 唐武 一种治疗风湿的足浴配方
CN104474190A (zh) * 2014-12-08 2015-04-01 唐武 一种治疗风湿的泡脚中药组合物
CN105963457A (zh) * 2016-05-12 2016-09-28 雷世昌 一种促进颈肩腰腿痛康复的中药泡足组合物
CN105943943A (zh) * 2016-05-31 2016-09-21 安徽皖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睡眠促消化的铁皮石斛足浴包
CN106420542A (zh) * 2016-12-19 2017-02-22 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4891A (zh) * 2018-02-26 2018-07-27 宁波搜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泡脚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3782A (zh) * 2002-01-22 2003-08-06 康长生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痛的外用药物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0455280C (zh) * 2006-05-01 2009-01-28 杨树民 一种外敷膏药
CN101322785A (zh) * 2007-06-13 2008-12-17 张连山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类疾病的配方
CN101530566A (zh) * 2008-03-10 2009-09-16 王林祥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
CN101961477A (zh) * 2009-07-22 2011-02-02 靳环杰 风湿骨疼灵
CN101862421B (zh) * 2010-06-09 2012-05-30 杨青 中药药膏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6324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6324B (zh) 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泡脚液
CN101422591A (zh) 强力提高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238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01440B (zh) 一种能够温阳补肾的中药
CN104667070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38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疾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192B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泡脚液及制备方法
CN103316145B (zh) 一种治疗下肢胀痛的中药泡脚液及制备方法
CN102247497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CN102784327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3A (zh) 治疗肝郁血瘀证型乳癖病的中药
CN102048900A (zh)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CN103007077B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72301B (zh) 抗风湿药酒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41013B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
CN104524159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CN104000933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口服液
CN104225166A (zh)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6765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89865A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9802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的外用搽剂
CN105617198A (zh) 治疗风寒腰痛的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2579672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
CN106266204A (zh)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CN102512645A (zh) 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