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6238A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56238A CN103656238A CN201310674909.0A CN201310674909A CN103656238A CN 103656238 A CN103656238 A CN 103656238A CN 201310674909 A CN201310674909 A CN 201310674909A CN 103656238 A CN103656238 A CN 1036562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rhizoma
- cortex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防己、当归、桑寄生、全蝎、五加皮、何首乌、没药、牛膝、白术、千年健、狗脊、追地风、地龙、木香、骨碎补、枸杞子、天南星、远志、陈皮、松节、木瓜、熟地、木通、蜈蚣、防风、杜仲、白芷、续断、威灵仙等。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关节炎等风湿骨痛疾病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治愈率低的现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风湿骨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目前,风湿骨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方法两种。西医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等。用西医治疗的缺点是手术痛苦,容易复发,并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因此,治疗风湿骨病通常采用中医方法。中医治疗风湿骨病的方法有多种,总的来说包括扶正与驱邪两大类,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扶正法主要是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等。驱邪法主要是根据因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的偏盛和病症的差异而采取对症的或清热解毒、或祛风除湿散寒等治疗方法。然而,通过临床验证,现有技术中对风湿骨病的中药治疗方法除了少数患者可治愈,大多数患者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四肢关节麻木等症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中药原料药制成:
防己、当归、桑寄生、全蝎、五加皮、何首乌、没药、牛膝、白术、千年健、狗脊、追地风、地龙、木香、骨碎补、枸杞子、天南星、远志、陈皮、松节、木瓜、熟地、木通、蜈蚣、防风、杜仲、白芷、续断、威灵仙、苍耳子、血竭、鸡血藤、附子、乌梢蛇、天麻、海桐皮、蚕砂、豨莶草、龙眼肉、桑枝、合欢皮、楮茎、锁阳、海马、鹿茸、络石藤、肉苁蓉、冰糖、红糖、苍术、金樱子、土鳖虫、独活、海藻、鹿角胶、红花、白花蛇、巴戟天。
上述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
防己10-30份,当归18-36份,桑寄生5-15份,全蝎18-36份,五加皮8-32份,何首乌14-35份,没药8-23份,牛膝5-17份,白术6-30份,千年健8-26份,狗脊7-22份,追地风6-21份,地龙9-36份,木香7-28份,骨碎补9-24份,枸杞子20-80份,天南星6-21份,远志8-23份,陈皮8-23份,松节6-30份,木瓜7-28份,熟地7-28份,木通7-25份,蜈蚣7-22份,防风8-29份,杜仲6-18份,白芷5-20份,续断5-20份,威灵仙9-33份,苍耳子20-40份,血竭5-20份,鸡血藤8-26份,附子15-45份,乌梢蛇6-21份,天麻12-27份,海桐皮13-40份,蚕砂6-24份,豨莶草14-35份,龙眼肉15-39份,桑枝60-120份,合欢皮70-100份,楮茎40-100份,锁阳10-37份,海马16-31份,鹿茸16-37份,络石藤13-31份,肉苁蓉13-31份,冰糖150-300份,红糖90-180份,苍术9-30份,金樱子14-32份,土鳖虫6-18份,独活20-30份,海藻5-25份,鹿角胶5-20份,红花7-25份,白花蛇16-31份,巴戟天16-37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可以采用为:
防己15-25份,当归24-30份,桑寄生10-15份,全蝎24-30份,五加皮16-24份,何首乌21-28份,没药13-18份,牛膝9-13份,白术14-22份,千年健14-20份,狗脊12-17份,追地风11-16份,地龙18-27份,木香14-21份,骨碎补14-19份,枸杞子40-60份,天南星11-16份,远志13-18份,陈皮13-18份,松节14-22份,木瓜14-21份,熟地14-21份,木通13-19份,蜈蚣12-17份,防风15-22份,杜仲10-14份,白芷10-15份,续断10-15份,威灵仙17-25份,苍耳子25-35份,血竭10-15份,鸡血藤14-20份,附子25-35份,乌梢蛇11-16份,天麻17-22份,海桐皮22-31份,蚕砂12-18份,豨莶草21-28份,龙眼肉23-31份,桑枝80-100份,合欢皮80-90份,楮茎60-80份,锁阳19-28份,海马21-26份,鹿茸23-30份,络石藤19-25份,肉苁蓉19-25份,冰糖200-250份,红糖120-150份,苍术16-23份,金樱子20-26份,土鳖虫10-14份,独活10-40份,海藻15-20份,鹿角胶10-15份,红花13-19份,白花蛇21-26份,巴戟天23-30份。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可以采用为:
防己20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19份,木香21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0份,血竭15份,鸡血藤20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2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3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在本发明的中药原料中: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其性味苦、寒,可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痹痛、手足挛痛等。防己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汉防己碱、去甲基汉防己碱,有镇痛、解热、消炎、肌肉松弛、利尿、抗过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中,木防己的祛风止痛效果最佳。防己与桂枝配伍,可增强效果,因防己苦寒,利水清热祛风、通络止痛,擅泄下焦湿热,而桂枝甘温,通络除痹止痛、温阳化气行水,二者配合,可增强防己祛风除湿、除痹止痛、温阳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尤其适于治疗下肢重着肿痛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之痹症。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其性味温、甘、辛,可补血、活血、润燥滑肠,主治症瘕结聚、痿痹、肌肤麻木、跌扑损伤等症。当归酒制可增活力之力,与熟地配伍,则补血之力更强,对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更有助益。此外,当归还有镇痛镇静、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菌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红花寄生等的干燥带叶茎枝,其性味平、苦、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具有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抗惊厥、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桑寄生与独活、牛膝、杜仲、防风、当归配伍合用,对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处所致风湿痹痛、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有良好的疗效。
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茯背虫,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的功能,主治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等症,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全蝎与白花蛇、没药配伍,可增强祛风、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尤其适于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关节变形等顽痹。全蝎与蜈蚣、天麻配伍合用,则通络止痛之效更强。
五加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风使、南五加皮等,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的干燥的根皮。五加皮与续断、木瓜、牛膝配伍合用,则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的效果更好。对于风痹不仁、四肢挛急疼痛者,五加皮用酒制效果更佳。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Thunb.)Harald.的干燥块根,可祛风、解毒、养血滋阴、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何首乌与牛膝配伍,以酒制,可治骨软风疾,改善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等症。此外,何首乌含有磷脂、蒽醌类、葡萄糖苷类等功效成分,具有促进造血、增强免疫、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等功效。
没药(Commiphora myrrha Eng1.)又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目赤肿痛等。没药具有降血脂、收敛、抗炎、镇痛与退热、抗菌作用。没药与土鳖虫合用可治软组织损伤;配伍红花,可活血祛瘀、痛经止痛,适于治疗血淤所致的心腹疼痛、跌打损伤之淤滞疼痛。
牛膝为苋科植物怀牛膝或川牛膝的根,可活血、祛风、祛瘀、通经、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可改善肝功能。其中,川牛膝活血通经、祛风湿效果较佳,适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而怀牛膝则可滋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具有健脾胃、壮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抗凝血、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白术与桂枝配伍,可治头眩心悸、胸胁支满、肢软神疲等症;与防风配伍,可补脾益气、固表止汗。
千年健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Homa lomena occulta(Lour.)Schott)的干燥根茎,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筋骨痿软、跌打损伤等。千年健与没药、桂枝、牛膝、木瓜、杜仲、防风、独活配伍,可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尤其适于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症,腰腿酸痛,四肢麻木,身体沉重,及跌打损伤,血瘀疼痛等症。千年健与当归、远志配伍,祛风湿、强筋骨作用较佳;与牛膝、木瓜、桑枝、杜仲、桂枝、熟地、当归配伍,则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效果更佳,尤其适于体弱老人寒湿膝痛、腰脊僵硬疼痛、屈伸不便者;与桑寄生、牛膝配伍,适于风湿痹痛、腰酸脚软、手足拘挛麻痹等症。
狗脊(Rhizoma Cibotii)为蚌壳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镇痛、利尿及强壮之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此外,狗脊对因寒邪侵胃所致的各种胃病也有缓和温胃的作用。
追地风又名桐叶藤、利筋藤、地风皮,可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等疾病。
地龙(Geosaurus)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肓毛蚓Ppectini fera Michae lsen的干燥体。地龙可清热定惊、通络、镇痉、平喘,用于中风、风湿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病症。
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和川木香(Dolomiaea souliei)的通称,可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食、调中导滞。木香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木香与白术、附子通用,可调胃肠滞气,有利于风湿痹病患者的身体康复。
骨碎补为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可补肾、活血、止血、补肾强骨、续伤止痛,可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跌打闪挫、筋骨折伤。骨碎补与牛膝、桑寄生配伍,有补肾健骨的功效,尤其适于老年肾虚、腰痛脚弱者。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可补益肝肾,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天南星又名南星、白南星等,可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风疾眩晕、半身不遂等症。天南星与天麻配伍,可祛风解痉;与附子配伍,可治风痰滞留经络、手足顽麻、半身不遂等症。
远志(Radix Polygalae)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 folia Willd.和卵叶远志P.sibirica L.的干燥根,具有安神益智、消肿的功能。远志与天麻、全蝎通用,可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松节又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可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木瓜可平肝、舒筋、和脾、化湿,主治湿痹、肌肤麻木、关节肿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木通(Akebia quinata.)为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五叶木通)的木质茎,可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用于周身挛痛、风湿痹痛等症。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蜈蚣可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等。蜈蚣与全蝎、独活、当归配伍,可息风解痉,用于风症痉痛。
防风又名铜芸、百枝,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等。防风与防己配伍,可祛风湿而止痛。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可治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杜仲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镇静、镇痛和利尿作用。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祈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库而白芷(川白芷)(A.anomala La11.)及杭白芷(香白芷)(A.taiwaniana Boiss.,epith.mut.)的根,可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白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解痉等作用。白芷与独活、威灵仙配伍,可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
续断又名川断、龙豆,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 desC.Y.Cheng et T.M.Ai.)的根,具有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跌打损伤等症。续断与牛膝、木瓜、杜仲配伍可治腰痛并脚酸腿软、老人风冷、转筋骨痛等症。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山蓼)或东北铁线莲(黑薇)的干燥根及根茎,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苍耳子(anthium sibiricum)为双子叶植物菊科苍耳及蒙古苍耳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可散风除湿、通鼻窍,可治风寒头痛、风湿痹痛,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
血竭又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内服可活血散瘀、定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血竭与没药配伍,其活血破瘀之力增强。
鸡血藤又名凤庆南五味子(学名:Kadsura interior),木兰科毛茛目常绿木质藤本,可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症。鸡血藤与红花、地龙、当归配伍,可治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侧根(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止痛和局麻的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此外,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以及强心抗休克作用。
乌梢蛇为脊索动物门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可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乌梢蛇与当归、红花、地龙、牛膝配伍,可治疗中风;与地龙、红花、桂枝配伍,可治疗痹症;与熟地、当归、蜈蚣、附子、独活、防风、苍术等配伍,可治疗坐骨神经痛。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可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还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较轻微的收缩脑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天麻可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海桐皮又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可祛风湿、通经络,可治风湿痹痛。海桐皮与鸡血藤、桑寄生、续断、桑枝、牛膝、木瓜配伍,可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与牛膝、五加皮配伍,适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与木通配伍,可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
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膝关节疼痛、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蚕砂与木瓜配伍,增强了袪风湿、和胃化湿功能,以治湿痹拘挛及湿阻中焦之吐泻转筋。因蚕砂作用较缓,又善袪风,故凡风湿痹痛,不论风重、湿重均可应用。
豨莶草为菊科植物腺梗希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地上部分,可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炎、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等症。豨莶草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疟作用。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 longan(Lour.)Steud.)的假种皮,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
桑枝(Ramulus Mori)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可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桑枝配伍桂枝,可增温经之功;配伍威灵仙、防己、当归,可治风湿手臂指麻者;配伍鸡血藤,可增益气补血之力;配伍络石藤,可增清热之效;配伍何首乌,可祛血中风热。
合欢皮为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的干皮,可治跌打损伤、中风挛缩。例如,“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又如,“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黑豆五升、羌活二两,防风五钱、细曲七升半。先以水五斗煎五枝,取汗二斗五升浸米、豆蒸熟,加曲与防风、羌活,照常法酿。封二十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致吐”,可治中风挛缩。
楮茎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条,楮茎含螺楮树宁(spiro broussonin)A、B、含楮树素(broussin)和楮树宁C,可祛风、明目、利尿,可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
锁阳又名不老药、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为锁阳科寄生草本植物锁阳的肉质茎,有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等功效,可治四肢疼痛,并提高免疫功能。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刺海马、大海马、斑海马或日本海马除去内脏的全体。海马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其雄鹿头上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可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崩止带,具有行血、化瘀、消肿、解毒和生肌的作用;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和食欲,改善蛋白质和能量代谢;能增加红细胞、血色素、网织红细胞;能促进溃疡和骨折的愈合;有抗衰老作用。
络石藤(Trachelos permum jasminoi des.)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络石藤与鸡血藤、威灵仙配伍,可治疗痹症;与土鳖虫、地龙、鸡血藤、蜈蚣、乌梢蛇、当归配伍,可治疗中风。
肉苁蓉为列当科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的干燥鳞带叶的肉质茎,具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肉苁蓉与续断配伍,可治腰膝冷痛、筋骨痿弱。
冰糖为砂糖的结晶再制品,除了作为调味料外,还可配制药品浸渍酒类和滋补佐药等。冰糖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补充体内水分和糖分,具有补充体液、供给能量、补充血糖、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
红糖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茎经压榨取汁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含有95%左右的蔗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红糖中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
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风寒湿痹、脚膝肿痛、痿软无力等。苍术与独活配伍,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关节疼痛。
金樱子(Rosa laevigata)又名刺梨子、刺榆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和根,金樱子果实可解毒消肿、固精缩尿、涩肠止泻,金樱子根部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等功能。金樱子果实风味独特,有蜂蜜味和幽香,其营养极丰富,含糖、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维生素、20余种氨基酸,18种矿物元素以及树脂、皂甙等成份,尤以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此外,金樱子中还含有丰富的锌和硒。
土鳖虫又名地鳖虫、土元,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全体,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用于筋骨折伤。土鳖虫干燥虫体内含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氨基酸、挥发油;还含有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样成分、生物碱、胆甾醇,以及钾、镁、钙、锌、磷等无机元素。土鳖虫与骨碎补、没药配伍可治骨折伤痛。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用。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独活与当归、白术、牛膝配伍,可治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与桑寄生、杜仲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独活可祛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桑枝配伍独活,可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urn.)C.Ag.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Setch.)的干燥藻体,可利水、退肿,具有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此外,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碘,常食有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弹性,从而保障皮肤营养的正常供应。
鹿角胶可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可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具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具有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等。白花蛇与豨签草、独活、威灵仙配伍,可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与全蝎、当归、白芷配伍,可治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与蜈蚣、乌梢蛇配伍,可治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
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肢气等。巴戟天与锁阳、肉苁蓉配伍,可补助元阳,使胃气滋长,诸虚自退。
上述药物共奏活血祛风、活络止痛、祛湿健脾、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非常有利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四肢关节麻木等症。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制成酒剂、喷剂、酊剂、膏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或颗粒剂,优选酒剂和酊剂。
所述组合物制成酒剂,是将各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密封容器中,加入3~5倍体积的纯粮食白酒,浸泡60~90日即得酒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中药,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所述组合物制成喷剂。
所述组合物制成酊剂。
本发明在制成酒剂时,所述原料中还可以包括桃树枝60-110份,枣树枝60-110份,桂枝7-23份,柳枝60-120份。
本发明中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本发明中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加5-12倍量水浸泡0.5-4小时,用水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于50-8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的稠膏;取上述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其中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关节炎等风湿骨痛疾病用药剂量大、疗程长、治愈率低的现状。酒剂的活血行气作用更强,加入桃树枝、枣树枝、桂枝、柳枝后,治疗效果更好。喷剂和酊剂透皮吸收迅速,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达病灶,且使用方便,质量稳定,起效快,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以下采用本发明药物在治疗风湿骨病等证的主要临床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治疗风湿骨病等证的临床疗效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严格按照风湿骨病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受试病例标准选择病例。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按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中风湿性疾病的标准诊断。
1.2观察项目
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观察项目包括安全性和疗效性两部分。
1.2.1注意观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四肢关节麻木等症状变化。
1.2.2一般体验项目:舌像及脉象观测。
1.2.3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心脑血管、肾功能检查。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1-6所得制剂,按照实施例中的用法用量给药,7天为一疗程。
1.3.2对照组:风湿灵,香港济众堂中药厂制造;一次3粒,一日2次,一月为一疗程。
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93)年制定发布的有关中药临床研究原则,按中医四诊及证型积分值,下降情况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级进行判断。
1.4临床资料
治疗组共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半年~40年,多数是在1~20年,脉证记分18~32分,平均27.5分。
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2~70岁,平均57.5岁,病程半年~30年,多数是在1~10年,脉证记分21~33分,平均26.4分。
1.5观察结果
1.5.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见表1。
表1两组实验的疗效比较表
组别 | 例数 | 临床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50 | 9 | 12 | 24 | 5 | 90 |
对照组 | 50 | 7 | 13 | 20 | 10 | 80 |
1.5.2治疗组主症疗效见表2。
表2本发明制剂的主症疗效
1.5.4安全性观察:用药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1.6小结
用本发明药物对风湿骨病等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50例,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有效率为80%,说明本发明药物治疗风湿骨病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50例无一例外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试验例2典型病例
2.1张某某,女,62岁,六盘水市人,患有风湿关节疼痛、手脚麻木,上下楼梯困难,下蹲时也倍感痛苦,行动不便,每逢阴雨天,骨痛时疼痛难忍。患者在服用本发明制得的药酒6天后,感到症状有所改善,骨痛略有减轻,继续服用至3个月后,风湿症状消失,行动方便。
2.2邝某某,女,45岁,六盘水市人,由于年轻时开餐馆,经常早出晚归,劳累成疾,导致其患有严重的风湿骨病,常感腰酸背痛,骨痛难忍。患者服用不少市面上知名度较高的风湿药酒后,仍然不见效果。经过介绍,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得的药酒7天后,感到手脚轻便,继续服用两个月后,症状消失,行动自如。
2.3王某某,女,63岁,家住六盘水市水城县,年轻时在乡镇之间来回赶集,从早到晚四处摆摊,长年频繁劳动,导致后来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甚至曾经卧床不起。在服用本发明制得的药酒8天后,有明显改善,服用一个月后能下床行走,3个月后行动恢复正常。
2.4陈某某,男,56岁,六盘水市人。由于年轻时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年出现手脚麻木、全身酸痛、骨络僵硬、行动不便的症状。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得的药酒2天后,感到手脚麻木的症状有所减轻,随后继续服用了8天后,感觉手脚暖和,全身酸痛的感觉基本消失,骨络僵硬的情况大有改善,行动较为自如,继续饮用3个月后,前述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活动恢复正常,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处方:
防己20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19份,木香21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0份,血竭15份,鸡血藤20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2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3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制法:
将各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密封容器中,加入3倍体积的纯粮食白酒,浸泡90日即得酒剂。500ml/瓶。
用法用量:
内服,一日3次,每次10ml。
实施例2
处方:
防己20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19份,木香21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0份,血竭15份,鸡血藤20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2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3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桃树枝60份,枣树枝60份,桂枝7份,柳枝60份。
制法:
将各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密封容器中,加入3倍体积的纯粮食白酒,浸泡60日即得酒剂。500ml/瓶。
用法用量:
内服,一日2次,每次20ml。
实施例3
处方:
防己10份,当归18份,桑寄生5份,全蝎18份,五加皮8份,何首乌14份,没药8份,牛膝5份,白术6份,千年健8份,狗脊7份,追地风6份,地龙9份,木香7份,骨碎补9份,枸杞子20份,天南星6份,远志8份,陈皮8份,松节6份,木瓜7份,熟地7份,木通7份,蜈蚣7份,防风8份,杜仲6份,白芷5份,续断5份,威灵仙9份,苍耳子20份,血竭5份,鸡血藤8份,附子15份,乌梢蛇6份,天麻12份,海桐皮13份,蚕砂6份,豨莶草14份,龙眼肉15份,桑枝60份,合欢皮70份,楮茎40份,锁阳10份,海马16份,鹿茸16份,络石藤13份,肉苁蓉13份,冰糖150份,红糖90份,苍术9份,金樱子14份,土鳖虫6份,独活20份,海藻5份,鹿角胶5份,红花7份,白花蛇16份,巴戟天16份。
制法:
取上述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将各种提炼的膏状药物,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加入油性基质,充分混合,制备成贴膏剂。2.5g/贴。
用法用量:
外用,贴敷于患处,一次1贴,24小时换药即可。
实施例4
处方:
防己30份,当归36份,桑寄生15份,全蝎36份,五加皮32份,何首乌35份,没药23份,牛膝17份,白术30份,千年健26份,狗脊22份,追地风21份,地龙36份,木香28份,骨碎补24份,枸杞子80份,天南星21份,远志23份,陈皮23份,松节30份,木瓜28份,熟地28份,木通25份,蜈蚣22份,防风29份,杜仲18份,白芷20份,续断20份,威灵仙33份,苍耳子40份,血竭20份,鸡血藤26份,附子45份,乌梢蛇21份,天麻27份,海桐皮40份,蚕砂24份,豨莶草14-35份,龙眼肉39份,桑枝120份,合欢皮100份,楮茎100份,锁阳37份,海马31份,鹿茸37份,络石藤31份,肉苁蓉31份,冰糖300份,红糖180份,苍术30份,金樱子32份,土鳖虫18份,独活30份,海藻25份,鹿角胶20份,红花25份,白花蛇31份,巴戟天37份。
制法:
将各中药原料药净制后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备用。将粗粉装入渗漉筒中,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渗漉速度约3ml/min,收集初滤液约200ml保存,继续渗漉,待有效成分完全渗出至漉液无色或微黄色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在60℃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渗漉液,混合后,用60%乙醇稀释,使全量成1000ml,静置数天,滤过,分装,密封,包装,入库,即得喷剂。
用法用量:
外用,喷于患处,每日2次,一次2喷。
实施例5
处方:
防己15份,当归24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16份,何首乌21份,没药13份,牛膝9份,白术14份,千年健14份,狗脊12份,追地风11份,地龙18份,木香14份,骨碎补14份,枸杞子40份,天南星11份,远志13份,陈皮13份,松节14份,木瓜14份,熟地14份,木通13份,蜈蚣12份,防风15份,杜仲10份,白芷10份,续断10份,威灵仙17份,苍耳子25份,血竭10份,鸡血藤14份,附子25份,乌梢蛇11份,天麻17份,海桐皮22份,蚕砂12份,豨莶草21份,龙眼肉23份,桑枝80份,合欢皮80份,楮茎60份,锁阳19份,海马21份,鹿茸23份,络石藤19份,肉苁蓉19份,冰糖200份,红糖120份,苍术16份,金樱子20份,土鳖虫10份,独活10份,海藻15份,鹿角胶10份,红花13份,白花蛇21份,巴戟天23份。
制法:
将各原料分别磨碎至80-100目,再混匀并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2倍重量的60°白酒,浸泡30日即得喷剂。
用法用量:
外用,喷于患处,每日2次,一次2喷。
实施例6
处方:
防己25份,当归30份,桑寄生15份,全蝎30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27份,木香21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5份,血竭5份,鸡血藤20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50份,红糖15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4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制法:
将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成粗粉,再将粗粉加入到重为原料重量90%、纯度为80%的乙醇中,润湿5h,再装入深筒中浸渍24h,逆流渗漉;渗漉速度为1ml/min,先收集渗漉液,其收集量为乙醇总重量的50%,另外保存;余下部分继续渗漉,渗漉速度为3ml/min,再收集续漉液,与初漉液合并,前后两次累计收集量(初漉液与续漉液之和)是乙醇总重量的80%,装瓶即可得到喷剂。
用法用量:
外用,喷于患处,每日2次,一次2喷。
实施例7
处方:防己15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30份,五加皮16份,何首乌28份,没药13份,牛膝13份,白术14份,千年健20份,狗脊12份,追地风16份,地龙18份,木香21份,骨碎补14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1份,远志18份,陈皮13份,松节22份,木瓜14份,熟地21份,木通13份,蜈蚣17份,防风15份,杜仲14份,白芷10份,续断15份,威灵仙17份,苍耳子35份,血竭10份,鸡血藤20份,附子25份,乌梢蛇16份,天麻17份,海桐皮31份,蚕砂12份,豨莶草21份,龙眼肉31份,桑枝80份,合欢皮90份,楮茎60份,锁阳28份,海马21份,鹿茸30份,络石藤19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50份,苍术16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0份,独活40份,海藻15份,鹿角胶15份,红花13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23份。
制法:将各原料药冲洗干净,于50℃鼓风干燥50min;然后将干燥后的药材分别粉碎至40目后,混合均匀;用75%乙醇密闭浸渍15天;所得浸渍液用100目筛网滤过,再用75%乙醇补足至规定量;最后灌装、检验、入库,即可得酊剂。
用法用量:外用,涂抹于患处,每日2次,一次2喷。
实施例8
处方:
防己25份,当归24份,桑寄生15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1份,没药18份,牛膝9份,白术22份,千年健14份,狗脊17份,追地风11份,地龙27份,木香14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4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3份,陈皮18份,松节14份,木瓜21份,熟地14份,木通19份,蜈蚣12份,防风22份,杜仲10份,白芷15份,续断10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25份,血竭15份,鸡血藤14份,附子35份,乌梢蛇11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2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23份,桑枝100份,合欢皮8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1份,鹿茸30份,络石藤19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50份,苍术16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0份,独活40份,海藻15份,鹿角胶15份,红花13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23份。
制法:
取上述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然后加淀粉1:1混合,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筛,以85%的乙醇为湿润剂,制颗粒,60-70℃干燥,加2%的滑石粉均匀混合,压制成片剂。规格:0.25g/片。
用法用量:
每次,一日3次。
实施例9
处方:
防己15份,当归24份,桑寄生15份,全蝎30份,五加皮16份,何首乌21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14份,千年健14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18份,木香14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1份,远志13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14份,熟地14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15份,杜仲10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17份,苍耳子25份,血竭15份,鸡血藤20份,附子25份,乌梢蛇11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2份,豨莶草21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80份,楮茎6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23份,络石藤19份,肉苁蓉25份,冰糖250份,红糖120份,苍术16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10份,海藻15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1份,巴戟天23份。
制法:
取上述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规格:0.25g/粒。
用法用量:
每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0
处方:
防己25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3份,牛膝9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2份,追地风11份,地龙27份,木香21份,骨碎补14份,枸杞子4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3份,松节14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3份,蜈蚣12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0份,续断10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5份,血竭10份,鸡血藤14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17份,海桐皮22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23份,桑枝8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19份,海马21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19份,冰糖200份,红糖15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0份,土鳖虫10份,独活4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0份,红花13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制法:
取上述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加12倍量水浸泡0.5小时,用水煎煮4次,每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于8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的稠膏;取上述稠膏,加糊精、蔗糖粉或乳糖适量,混匀,加清膏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规格:10g/袋。
用法用量:
一次10g,一日3次,开水冲服。
实施例11
处方:
防己25份,当归24份,桑寄生15份,全蝎24份,五加皮16份,何首乌28份,没药13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14份,狗脊17份,追地风11份,地龙18份,木香21份,骨碎补14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3份,陈皮13份,松节22份,木瓜14份,熟地21份,木通13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0份,白芷15份,续断10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25份,血竭15份,鸡血藤14份,附子35份,乌梢蛇11份,天麻22份,海桐皮22份,蚕砂18份,豨莶草21份,龙眼肉31份,桑枝80份,合欢皮90份,楮茎60份,锁阳28份,海马21份,鹿茸23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50份,苍术16份,金樱子20份,土鳖虫14份,独活40份,海藻15份,鹿角胶15份,红花13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制法:
取上述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加5倍量水浸泡4小时,用水煎煮4小时,滤过,于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0的稠膏;取上述稠膏,在搅拌下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24小时,滤过,浓缩,浓缩后单糖浆加至含糖量10%,加入0.2分苯甲酸钠,煮沸溶解,加蒸馏水至全量,混匀,滤过,灌封制成口服液。10ml/支。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10ml。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中药原料药制成:
防己、当归、桑寄生、全蝎、五加皮、何首乌、没药、牛膝、白术、千年健、狗脊、追地风、地龙、木香、骨碎补、枸杞子、天南星、远志、陈皮、松节、木瓜、熟地、木通、蜈蚣、防风、杜仲、白芷、续断、威灵仙、苍耳子、血竭、鸡血藤、附子、乌梢蛇、天麻、海桐皮、蚕砂、豨莶草、龙眼肉、桑枝、合欢皮、楮茎、锁阳、海马、鹿茸、络石藤、肉苁蓉、冰糖、红糖、苍术、金樱子、土鳖虫、独活、海藻、鹿角胶、红花、白花蛇、巴戟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防己10-30份,当归18-36份,桑寄生5-15份,全蝎18-36份,五加皮8-32份,何首乌14-35份,没药8-23份,牛膝5-17份,白术6-30份,千年健8-26份,狗脊7-22份,追地风6-21份,地龙9-36份,木香7-28份,骨碎补9-24份,枸杞子20-80份,天南星6-21份,远志8-23份,陈皮8-23份,松节6-30份,木瓜7-28份,熟地7-28份,木通7-25份,蜈蚣7-22份,防风8-29份,杜仲6-18份,白芷5-20份,续断5-20份,威灵仙9-33份,苍耳子20-40份,血竭5-20份,鸡血藤8-26份,附子15-45份,乌梢蛇6-21份,天麻12-27份,海桐皮13-40份,蚕砂6-24份,豨莶草14-35份,龙眼肉15-39份,桑枝60-120份,合欢皮70-100份,楮茎40-100份,锁阳10-37份,海马16-31份,鹿茸16-37份,络石藤13-31份,肉苁蓉13-31份,冰糖150-300份,红糖90-180份,苍术9-30份,金樱子14-32份,土鳖虫6-18份,独活20-30份,海藻5-25份,鹿角胶5-20份,红花7-25份,白花蛇16-31份,巴戟天16-3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防己15-25份,当归24-30份,桑寄生10-15份,全蝎24-30份,五加皮16-24份,何首乌21-28份,没药13-18份,牛膝9-13份,白术14-22份,千年健14-20份,狗脊12-17份,追地风11-16份,地龙18-27份,木香14-21份,骨碎补14-19份,枸杞子40-60份,天南星11-16份,远志13-18份,陈皮13-18份,松节14-22份,木瓜14-21份,熟地14-21份,木通13-19份,蜈蚣12-17份,防风15-22份,杜仲10-14份,白芷10-15份,续断10-15份,威灵仙17-25份,苍耳子25-35份,血竭10-15份,鸡血藤14-20份,附子25-35份,乌梢蛇11-16份,天麻17-22份,海桐皮22-31份,蚕砂12-18份,豨莶草21-28份,龙眼肉23-31份,桑枝80-100份,合欢皮80-90份,楮茎60-80份,锁阳19-28份,海马21-26份,鹿茸23-30份,络石藤19-25份,肉苁蓉19-25份,冰糖200-250份,红糖120-150份,苍术16-23份,金樱子20-26份,土鳖虫10-14份,独活10-40份,海藻15-20份,鹿角胶10-15份,红花13-19份,白花蛇21-26份,巴戟天23-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防己20份,当归30份,桑寄生10份,全蝎24份,五加皮24份,何首乌28份,没药18份,牛膝13份,白术22份,千年健20份,狗脊17份,追地风16份,地龙19份,木香21份,骨碎补19份,枸杞子60份,天南星16份,远志18份,陈皮18份,松节22份,木瓜21份,熟地21份,木通19份,蜈蚣17份,防风22份,杜仲14份,白芷15份,续断15份,威灵仙25份,苍耳子30份,血竭15份,鸡血藤20份,附子35份,乌梢蛇16份,天麻22份,海桐皮31份,蚕砂18份,豨莶草28份,龙眼肉31份,桑枝100份,合欢皮90份,楮茎80份,锁阳28份,海马26份,鹿茸30份,络石藤25份,肉苁蓉25份,冰糖200份,红糖120份,苍术23份,金樱子26份,土鳖虫14份,独活30份,海藻20份,鹿角胶15份,红花19份,白花蛇26份,巴戟天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制成酒剂,是将各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密封容器中,加入3~5倍体积的纯粮食白酒,浸泡60~90日即得酒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中药,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然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制成喷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制成酊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原料中还包括桃树枝60-110份,枣树枝60-110份,桂枝7-23份,柳枝60-120份。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受风寒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关节麻痹等症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4909.0A CN103656238B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4909.0A CN103656238B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56238A true CN103656238A (zh) | 2014-03-26 |
CN103656238B CN103656238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0295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749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6238B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56238B (zh)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8580A (zh) * | 2014-08-27 | 2014-12-17 | 孙仁棉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208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郎艳萍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4523846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王国徽 | 风湿性关节炎舒筋活络膏及制备方法 |
CN104825969A (zh) * | 2015-05-17 | 2015-08-12 | 陈迎霞 | 一种含有丝瓜络的祛风除湿中药 |
CN105055728A (zh) * | 2015-09-01 | 2015-11-18 | 齐然 |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311501A (zh) * | 2015-04-27 | 2016-02-10 | 孙喜范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
CN105582217A (zh) * | 2016-03-01 | 2016-05-18 | 林炜 |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902958A (zh) * | 2016-05-23 | 2016-08-31 | 赵同生 |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祛湿活络药 |
CN105920570A (zh) * | 2016-07-04 | 2016-09-07 | 李布仁贺喜格 | 一种速效治疗风湿骨病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
CN105998914A (zh) * | 2016-07-15 | 2016-10-12 | 刘源成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6138775A (zh) * | 2016-08-11 | 2016-11-23 | 徐西春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7050344A (zh) * | 2017-02-07 | 2017-08-18 | 邓振顺 | 一种五行透骨活络排毒药酒及制备方法 |
CN107551183A (zh) * | 2017-10-31 | 2018-01-09 | 南宁市共健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82720A (zh) * | 2017-10-19 | 2018-01-16 | 陈昂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96276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南宁市共健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7220046A3 (zh) * | 2016-06-21 | 2018-02-15 | 赵吉永 | 一种治疗风湿性骨髓炎配方 |
CN109954105A (zh) * | 2019-04-17 | 2019-07-02 | 马禁淮 |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药酒及制作方法 |
CN111643599A (zh) * | 2020-06-12 | 2020-09-11 | 龙宪成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药酒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0923A (zh) * | 2004-02-06 | 2005-08-10 | 王德元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61478A (zh) * | 2009-07-21 | 2011-02-02 | 文江波 | 治疗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39565A (zh) * | 2013-05-28 | 2013-08-14 | 王向云 | 一种治疗痹症的追风化刺汤及其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12-11 CN CN201310674909.0A patent/CN1036562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0923A (zh) * | 2004-02-06 | 2005-08-10 | 王德元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61478A (zh) * | 2009-07-21 | 2011-02-02 | 文江波 | 治疗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39565A (zh) * | 2013-05-28 | 2013-08-14 | 王向云 | 一种治疗痹症的追风化刺汤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8580B (zh) * | 2014-08-27 | 2017-09-12 | 孙仁棉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08580A (zh) * | 2014-08-27 | 2014-12-17 | 孙仁棉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208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郎艳萍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4523846A (zh) * | 2015-01-06 | 2015-04-22 | 王国徽 | 风湿性关节炎舒筋活络膏及制备方法 |
CN105311501A (zh) * | 2015-04-27 | 2016-02-10 | 孙喜范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
CN104825969A (zh) * | 2015-05-17 | 2015-08-12 | 陈迎霞 | 一种含有丝瓜络的祛风除湿中药 |
CN105055728A (zh) * | 2015-09-01 | 2015-11-18 | 齐然 |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582217A (zh) * | 2016-03-01 | 2016-05-18 | 林炜 |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902958A (zh) * | 2016-05-23 | 2016-08-31 | 赵同生 |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祛湿活络药 |
WO2017220046A3 (zh) * | 2016-06-21 | 2018-02-15 | 赵吉永 | 一种治疗风湿性骨髓炎配方 |
CN105920570A (zh) * | 2016-07-04 | 2016-09-07 | 李布仁贺喜格 | 一种速效治疗风湿骨病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
CN105998914A (zh) * | 2016-07-15 | 2016-10-12 | 刘源成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6138775A (zh) * | 2016-08-11 | 2016-11-23 | 徐西春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7050344A (zh) * | 2017-02-07 | 2017-08-18 | 邓振顺 | 一种五行透骨活络排毒药酒及制备方法 |
CN107582720A (zh) * | 2017-10-19 | 2018-01-16 | 陈昂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51183A (zh) * | 2017-10-31 | 2018-01-09 | 南宁市共健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96276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南宁市共健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954105A (zh) * | 2019-04-17 | 2019-07-02 | 马禁淮 |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药酒及制作方法 |
CN111643599A (zh) * | 2020-06-12 | 2020-09-11 | 龙宪成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药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56238B (zh) | 2016-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56238B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2065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US10485842B2 (en) | Chinese herbal oral paste for conditioning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107338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酒 | |
CN102657835A (zh) | 治疗高血压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666579A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922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4099A (zh) | 一种温补肾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6036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复合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041089A (zh) | 一种降脂溶栓的中草药 | |
CN103751465B (zh) | 一种强筋祛湿的药酒 | |
CN103735934B (zh) | 一种治疗腰部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0847A (zh) | 一种治骨质增生贴膏方 | |
CN104257917B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妇女产后风的瑶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58723A (zh) | 秦艽桂苓黄芪酒 | |
CN104800610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27451B (zh) |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证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 |
CN105832934A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 | |
CN105688075A (zh) | 一种治疗腹痛的新型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71529A (zh) |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型创伤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98849A (zh) |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042924A (zh) |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0277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 |
CN106389839A (zh) | 一种降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