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0014A -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0014A
CN104660014A CN201410210295.5A CN201410210295A CN104660014A CN 104660014 A CN104660014 A CN 104660014A CN 201410210295 A CN201410210295 A CN 201410210295A CN 104660014 A CN104660014 A CN 10466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ductor
mentioned
conductive body
rod conductiv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0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迂佑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FUTONG ELECTRONIC CO Ltd
Fuj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FUTONG ELECTRONIC CO Ltd
Fuji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FUTONG ELECTRONIC CO Ltd, Fujix Corp filed Critical KUNSHAN FUTONG ELECTRON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6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0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使多个棒状导电体相邻配设的媒介构件。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至少一部分(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至少一部分(2a)以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方式在相互间夹着具有电绝缘性的媒介构件(3)配置,该媒介构件(3)具备隔在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1)和上述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彼此之间的薄壁的绝缘隔壁(4),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1)和上述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的方式使用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构成电路(10)。

Description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使棒状汇流条等棒状导电体相邻配设的媒介构件和使用该媒介构件构成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已知在逆变器等控制器内,将多个板状的导电体以相互间夹着薄的绝缘材的方式平行地靠近配置,通过使电流相互反向地分别流过相邻的板状导电体,由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从而使相邻的板状导电体间的电感减小。
另外,作为汇流条等导电体的形式,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除了板状导电体以外,棒状导电体也是已知的。根据专利文献2的记载,与板状导电体相比,棒状导电体具有“能不需要冲孔加工,不用昂贵的金属模具,材料的合格率提高,对降低成本和节省资源有贡献的效果。”(参照专利文献2的0012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3-289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45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棒状导电体的情况下,也如专利文献1那样,优选通过使电流相互反向地分别流过夹着绝缘材相邻的导电体,使由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减小相邻的棒状导电体间的电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适用于使多个棒状导电体相邻配设的媒介构件和使用该媒介构件构成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另外,本发明提供能以与板状导电体的情况相同的原理减小相邻的棒状导电体间的电感的棒状导电体的媒介构件和使用该媒介构件构成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配设在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电绝缘性,其特征在于,具备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该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能接纳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权利要求1)。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将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分别嵌入媒介构件的多个导电体接纳槽的方式配设棒状导电体,能以使多个棒状导电体的至少一部分彼此相互相邻的状态紧凑地配设多个棒状导电体。
另外,由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进行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定位,因此以使多个棒状导电体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方式容易配设多个棒状导电体,配设作业可简单且迅速地进行。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在上述多个导电体接纳槽的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之间具有绝缘隔壁,该绝缘隔壁具有在由反向地流过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的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彼此之间实现磁通抵消作用的壁厚(权利要求2)。
在该情况下,通过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方式将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连接到电路,由流过这些棒状导电体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可抑制棒状导电体间的噪声、电感。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具备第三导电体接纳槽,上述第三导电体接纳槽沿着上述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延伸,能接纳电压为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权利要求3)。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电压为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配置在第三导电体接纳槽内,即使在高电压环境下使用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也能获得电感的充分减轻作用。
本发明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将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分别配置于上述媒介构件的上述多个导电体接纳槽,使用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构成电路(权利要求4)。
根据本发明,能以使多个棒状导电体的至少一部分彼此相互相邻的状态紧凑地配设多个棒状导电体而构成电路。
另外,由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进行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定位,因此以使多个棒状导电体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方式容易配设多个棒状导电体,配设作业可简单且迅速地进行。
而且,由于使用棒状导电体,与使用板状导电体的情况相比,除了配设空间减少之外,配设布局的自由度也高。另外,与夹着绝缘材层叠板状导电体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度地抑制导电体材料和绝缘材料的损耗。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是具备上述媒介构件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将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内,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方式将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连接到电路(权利要求5)。在该情况下,由流过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可抑制棒状导电体间的噪声、电感。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具备在将上述棒状导电体配置在上述导电体接纳槽内的状态下将上述媒介构件和上述棒状导电体捆扎的绝缘性的捆扎构件(权利要求6)。这样,由上述捆扎构件捆扎上述媒介构件和上述棒状导电体,因此得到使它们可靠地一体化的状态,是优选的。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具备电压为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沿着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以绝缘状态配设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权利要求7)。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是用于即使在高电压环境下使用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电感的充分减轻作用的棒状导电体。
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例示了如下方式:对上述棒状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本身施加绝缘涂层,与上述媒介构件一起形成双重绝缘(权利要求8)。
此外,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上述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为直线状且相互平行的方式是普通的,但是作为另外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也能为如下方式: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为双螺旋状(权利要求9)。
在前者的情况下,有棒状导电体的制造和配设作业容易的优点,在后者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增大棒状导电体检的噪声、电感的抑制效果的优点。这是因为与棒状导电体彼此之间是直线状且相互平行的情况相比,在棒状导电体彼此之间为双螺旋状的情况下,每单位距离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实质长度变长,因此相应地磁通的抵消作用增大。
此外,本发明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例如能用作电力变换装置的一部分(权利要求1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向视放大截面图。
图3是例示另一方式的媒介构件的与图2对应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例示另一方式的棒状导电体和媒介构件的组合的与图2对应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例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和媒介构件的与图2对应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图5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7是例示另一方式的棒状导电体和媒介构件的组合的立体图。
图8是另一方式的媒介构件的与图2对应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图2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所附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具备:构成电路10的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以及配设在该棒状导电体1、2的相互相邻并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直线部1a、2a彼此之间的媒介构件3。对上述电路10不作限定,但是例如可列举逆变器装置的主电路。即,除了将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力的装置的电路以外,还包含为了得到相数、频率、电压等不同的交流电,用于将单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在整流器中暂时变换成直流电后再次变为交流电的电力变换装置等的电路。
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由铜、铝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形成。对各棒状导电体1、2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但是例如可列举圆、方、扁等。但是,如果考虑与构成电路10的要素的各种配设布局对应地将棒状导电体弯曲成三维的情况的便利,优选使用圆棒状导电体。
另一方面,上述媒介构件3由具有电绝缘性的适当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等形成。不作限定,但是如后所述,媒介构件3优选具有弹性或可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平行并且夹着上述媒介构件3配置,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的方式使用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构成电路10。在电路10中,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串联配置,相同大小的直流电流(在图1的例子中为200V)反向地流过平行的上述直线部1a、2a内。在图1中,箭头A、B例示流过各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的电流的方向。
此外,如图1所示,优选上述媒介构件3设定为比上述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长,可靠地确保直线部的端部附近的绝缘性。
如图2所示,上述媒介构件3具备隔在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之间的薄壁的绝缘隔壁4。在此,“薄壁”是指使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可靠地绝缘所需的壁厚,可以是薄的壁厚T,以实现磁通相抵作用,具体地说,例如,绝缘隔壁4的壁厚T能在3mm以内,优选地,例如,为1.5mm。当绝缘隔壁4的壁厚超过3mm时,电感的减轻效果逐渐减弱,因此是不优选的。此外,例如,有可能使用直径为2mm以上21mm以下的棒状导电体作为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但是即使在该范围的任一直径的情况下,也优选绝缘隔壁4的壁厚总在3mm以下,最优选地,可以在1.5mm以下。从磁通相抵作用的观点来说,绝缘隔壁4的壁厚越薄越好。
另一方面,绝缘隔壁4所要求的最低壁厚值根据棒状导电体1、2本身的发热量、绝缘隔壁4的材料的耐热性来设定。即,需要选定在棒状导电体发热的情况下不溶解或不溶融等的材质和壁厚。
根据上述构成,在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之间有媒介构件3的绝缘隔壁4,因此在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彼此之间不发生短路。另外,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的方式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连接到电路10,因此由流过这些棒状导电体1、2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可抑制棒状导电体1、2间的噪声、电感。上述绝缘隔壁4为薄壁,因此不会阻碍磁通的抵消作用。
另外,由于使用棒状导电体,因此与使用板状导电体的情况相比除了配设空间减少以外,配设布局的自由度也高。另外,与夹着绝缘材层叠板状导电体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地抑制导电体材料和绝缘材料的损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媒介构件3具备:接纳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的第一导电体接纳槽3a;以及接纳上述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的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b。这些导电体接纳槽3a、3b相互平行地延伸,相互间有上述绝缘隔壁4。在第一导电体接纳槽3a内,配置有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同样地,在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b内,配置有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这样,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分别配置于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a、3b,可进行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定位。由此,容易平行地配置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因此配设作业可简单且迅速地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导电体接纳槽3a、3b具有与各棒状导电体1、2的周面对应的截面形状,以与上述各棒状导电体1、2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紧贴。在图2的例子中,棒状导电体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因此与其相对应,上述各导电体接纳槽3a、3b的截面形状为弯曲面。从提高绝缘的可靠性和媒介构件3相对于棒状导电体1、2的一体性的观点来说,优选上述各导电体接纳槽3a、3b覆盖各棒状导电体1、2的截面的一半以上。图2的媒介构件3为将具有截面为C字状的外形的二个导电体接纳部5、6背对背接合的形状。
作为上述媒介构件3的另一形式,也能采用图3(a)、(b)中示出的例子。在该例子中,也为将具有截面为C字状的外形的二个导电体接纳部5、6背对背接合的形状,但是相对于图2的媒介构件,导电体接纳部5、6的开口的方式不同。
媒介构件3的制作方法有成形、模制加工、挤压等各种方法,但是如果是橡胶成形,如图3(a)那样,不过多地隐藏棒状导电体1、2的外周的形式的媒介构件是容易制作的,是优选的。在配设状态下,在靠近的位置容易接受由噪声或电压产生的影响的情况下,从将该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的观点来看,如图3(b)那样,优选隐藏棒状导电体1、2的外周的大部分的形式的媒介构件。
在图2和图3(a)、(b)的例子中,上述媒介构件3由橡胶形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能利用媒介构件3的弹性嵌入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a、3b。这样,上述媒介构件3除了起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定位作用以外,还起到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彼此保持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作用。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由塑料形成上述媒介构件3,导电体接纳部5、6的开口部的开口宽度设为比棒状导电体1、2的直径稍小的程度,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a、3b能处于可以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保持在压入状态的形式。在该情况下,由上述媒介构件3可靠地保持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
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具备在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a、3b内的状态下将它们捆扎的绝缘性的捆扎构件7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在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a、3b内后,使用捆扎构件7包围并固定。这样,用捆扎构件7捆扎媒介构件3和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因此得到使它们可靠地一体化的状态,是优选的。此外,作为上述捆扎构件7,可以使用绝缘性带,包含用树脂模制的部件。上述捆扎构件7可以包围上述媒介构件3和上述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的长度方向的整体,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以适当的间隔部分地捆扎。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在截面形状为方形的棒状导电体11、12,或者截面形状为扁形的棒状导电体13、14的情况下,能采用图4(a)、(b)中例示的媒介构件8、9。另外,在单一的电子设备或者电器设备内,通过集中配设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和上述媒介构件3的组合体,能节省配设空间。
另外,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当将流过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电流的电压提高至400V以上时,有时不能得到电感的充分减轻作用。作为这种状况的对策,能采用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即,除了图1和图2的例子以外,还使用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相同的形状和大小的直线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15的方式。
第三棒状导电体15相对于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相互平行配设的直线部1a、2a平行地配置。三个棒状导电体1、2、15配置为各自的轴心部位于假想的正三角形的顶点。第三棒状导电体15不用于构成上述电路10,与包含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上述电路10电隔离,处于电压为零的状态。
通过设置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15,即使在高电压环境下使用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电感的充分减轻作用。
如图5所示,媒介构件16具备:接纳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的第一导电体接纳槽16a;接纳上述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的第二导电体接纳槽16b;以及接纳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15的第三导电体接纳槽16c。这三个导电体接纳槽16a、16b、16c以同一角度间隔配设在上述媒介构件16的中心轴线X的周围并相互平行地延伸,在相邻的棒状导电体间有将它们隔开的薄壁的绝缘隔壁17。薄壁的含意与上述相同。
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配置在第一导电体接纳槽16a内,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配置在第二导电体接纳槽16b内,第三棒状导电体15配置在第三导电体接纳槽16c内。这样,通过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棒状导电体1、2、15分别配置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导电体接纳槽16a、16b、16c,可进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棒状导电体1、2、15的定位。由此,易于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棒状导电体1、2、15平行地配置,因此配设作业可简单且迅速地进行。
根据上述构成,在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直线部1a、2a间有媒介构件16的绝缘隔壁17,因此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彼此之间不会发生短路。另外,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的方式将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连接到电路,因此由流过这些棒状导电体1、2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抑制了棒状导电体间的噪声、电感。
而且,与电路电隔离的第三棒状导电体16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相邻地夹着上述绝缘隔壁17平行地配设,因此即使在电流以400V等高电压流过的情况下,由流过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可靠地相互抵消,可靠地抑制了棒状导电体1、2间的噪声、电感。
此外,在图5中,与图2同样地,附图标记7示出具有电绝缘性的捆扎构件。
作为图5的变形例,如图6所示,能使用图2的媒介构件3。在该情况下,与图2同样地,将第一棒状导电体1的直线部1a配置在媒介构件3的第一导电体接纳槽3a内,将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直线部2a配置在第二导电体接纳槽3b内。而且,沿着媒介构件3配置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15。第三棒状导电体15配置在媒介构件3的截面为C字状的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部5、6的外表面彼此之间的V字状的槽3c内。即,在图6的例子中,将形成于图2的媒介构件3的外表面的V字状的槽3c用作导电体接纳槽。在图6的例子中,隔在上述第一和第三棒状导电体1、15间的导电体接纳部5和隔在上述第二和第三棒状导电体2、15间的导电体接纳部6作为薄壁的绝缘隔壁起作用。
关于图3中示出的媒介构件,当然能与图6同样地配置而使用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15。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为第一棒状导电体1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是直线且相互平行的方式。但是,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并非必须是直线,可以是弯曲的。作为直线以外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能采用第一棒状导电体1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呈双螺旋状(扭曲状)的方式。
在第一棒状导电体1和第二棒状导电体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是直线且相互平行的方式的情况下,有棒状导电体的制造和配设作业容易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图7的例子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增大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间的噪声、电感的抑制效果的优点。这是因为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彼此之间是直线状且相互平行的情况相比,在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彼此之间为双螺旋状的情况下,每单位距离D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的实质长度变长了扭曲的量,因此相应地磁通的抵消作用增大。因此,通过进一步增加每单位距离D的棒状导电体的圈数,能进一步增大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间的噪声、电感的抑制效果。
此外,在图7的例子的情况下,使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均形成螺旋状,它们以互相缠绕成双螺旋状的方式配置,只要利用与图2、图3相同的媒介构件3的可挠性将媒介构件3装配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即可。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也能采用图8所示的媒介构件18。该媒介构件18除了具有接纳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第一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18a、18b之外,还具有沿着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1a、2a延伸的多个附加的导电体接纳槽18c、18d、18e、18f、18g、18h。在该多个附加的导电体接纳槽18c、18d、18e、18f、18g、18h内以绝缘状态接纳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以外的棒状导电体。上述附加的导电体接纳槽18c、18d、18e、18f、18g、18h中接纳的棒状导电体19~24可以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一起构成同一电路10,也可以构成其它电路。根据上述媒介构件18,除了对于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可实现磁通的相互抵消作用之外,对于其它多个棒状导电体19~24还能节约配设空间,是优选的。
此外,上述附加的导电体接纳槽18c~18h的个数当然不限于图示例。
在以上的各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向用户提供适当的长度的上述媒介构件3、8、9、16、18,用户能将其切断为需要的长度来使用。
另外,如作为图2的变形例的图9所示,对上述第一和第二棒状导电体1、2中的至少一个(在图9的例子中为2个)本身施加绝缘涂层25,与上述媒介构件3一起能成为双重绝缘的形式。
此外,能与棒状导电体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使用以上说明的上述媒介构件3、8、9、16、18。即,通过将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配置在上述媒介构件3、8、9、16、18的多个导电体接纳槽内,能节约多个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空间。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棒状导电体
1a  第一棒状导电体的直线部
2   第二棒状导电体
2a  第二棒状导电体的直线部
3   媒介构件
3a  第一导电体接纳槽
3b  第二导电体接纳槽
4   绝缘隔壁
7   捆扎构件
10  电路
15  第三棒状导电体
16  媒介构件
17  绝缘隔壁
25  绝缘涂层

Claims (10)

1.一种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配设在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电绝缘性,具备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该多个导电体接纳槽能接纳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在上述多个导电体接纳槽的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之间具有绝缘隔壁,该绝缘隔壁具有在由反向地流过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的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彼此之间实现磁通抵消作用的壁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具备第三导电体接纳槽,上述第三导电体接纳槽沿着上述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延伸,能接纳电压为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
4.一种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将多个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分别配置于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媒介构件的上述多个导电体接纳槽,使用上述多个棒状导电体构成电路。
5.一种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具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媒介构件,将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第一导电体接纳槽和第二导电体接纳槽内,以电流相互反向地流过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的方式将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连接到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具备在将上述棒状导电体配置在上述导电体接纳槽内的状态下将上述媒介构件和上述棒状导电体捆扎的绝缘性的捆扎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具备电压为零的第三棒状导电体,沿着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以绝缘状态配设上述第三棒状导电体。
8.根据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对上述棒状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本身施加绝缘涂层,与上述媒介构件一起形成双重绝缘。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上述第一棒状导电体和第二棒状导电体的彼此相互沿着而延伸的部分为双螺旋状。
10.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包含权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CN201410210295.5A 2013-11-25 2014-05-19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Pending CN104660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2641A JP5655250B1 (ja) 2013-11-25 2013-11-25 棒状導電体用媒介部材及び棒状導電体の配設構造
JP2013-242641 2013-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0014A true CN104660014A (zh) 2015-05-27

Family

ID=5243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0295.5A Pending CN104660014A (zh) 2013-11-25 2014-05-19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55250B1 (zh)
CN (1) CN1046600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6818B2 (ja) * 2015-03-24 2019-03-2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インバータ回路、駆動装置、車両、及び、昇降機
JP7027911B2 (ja) 2018-01-26 2022-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2896A (en) * 1990-03-30 1992-07-21 Mitsubishi Denki K.K. Inverter unit with improved bus-plate configuration
CN101347044A (zh) * 2006-11-13 2009-01-14 宋钟锡 绞合电加热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83022A (zh) * 2010-12-24 2013-09-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功率模块的绝缘结构和使用功率模块的电力变换装置
CN103339847A (zh) * 2010-12-27 2013-10-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CN103392281A (zh) * 2011-02-28 2013-11-13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汇流条及汇流条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8740A (ja) * 2002-05-27 2003-12-05 Jst Mfg Co Ltd 複写装置
JP2009077468A (ja) * 2007-09-19 2009-04-09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5565236B2 (ja) * 2010-09-22 2014-08-06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真空遮断器、及びスイッチギヤ
JP2012209027A (ja) * 2011-03-29 2012-10-25 Hitachi Cable Ltd ブスバー構造体
JP5434996B2 (ja) * 2011-09-09 2014-03-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導体ケーブルのシールド構造及び電動車両
JP5763594B2 (ja) * 2012-06-29 2015-08-12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絶縁電線又はケーブルの温度変化箇所の位置標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2896A (en) * 1990-03-30 1992-07-21 Mitsubishi Denki K.K. Inverter unit with improved bus-plate configuration
CN101347044A (zh) * 2006-11-13 2009-01-14 宋钟锡 绞合电加热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83022A (zh) * 2010-12-24 2013-09-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功率模块的绝缘结构和使用功率模块的电力变换装置
CN103339847A (zh) * 2010-12-27 2013-10-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CN103392281A (zh) * 2011-02-28 2013-11-13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汇流条及汇流条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5250B1 (ja) 2015-01-21
JP2015103375A (ja)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0036B1 (ja) バスバーおよびコネクタ
KR101422440B1 (ko) 커패시터
CN103797545A (zh) 软母线
JP6676606B2 (ja) 固定子を生産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れに対応する固定子
WO2011047175A3 (en) Transformer with concentric winding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same
WO2010098947A3 (en) Two conductor winding for an induction motor circuit
US20140266535A1 (en) Low loss inductor with offset gap and windings
EP3483905B1 (en) Choke
CN104660014A (zh) 棒状导电体用媒介构件以及棒状导电体的配设结构
CN106683870A (zh) 一种石墨烯电磁线圈制作方法
JP2008117746A (ja) 高周波用給電線
CN105702423A (zh) 电感器
CN204189484U (zh) 一种紧凑型抗挤压电缆
CN101673609A (zh) 电感器及其上的电感线圈
WO2013011449A3 (en) Flat conductors, their manufacturing and principal uses
CN202839029U (zh) 一种多金属线芯平行漆包线
CN204516376U (zh) 一种软连接母排
CN204189505U (zh) 一种圆形抗干扰多功能线缆
EP2892133A3 (en) High slip variable frequency induction motors
EP3723107B1 (en) Laminated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0467536U (zh) 一种变压器低压中性点铜排连接结构
CN201859727U (zh) 一种多点式大功率绕线电阻
JP6296838B2 (ja) バスバー
US10097083B2 (en) Filter assembly, voltage converter having a filter assembly
JP6894784B2 (ja) サージ電圧低減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