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8626A -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 Google Patents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8626A
CN104658626A CN201310580795.3A CN201310580795A CN104658626A CN 104658626 A CN104658626 A CN 104658626A CN 201310580795 A CN201310580795 A CN 201310580795A CN 104658626 A CN104658626 A CN 104658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workspace
shelter
cabin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0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雯军
王吉
杨俊�
包剑
刘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to CN2013105807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8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8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8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7/00Shielded cells or roo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9/02Cabins or other living spaces;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7/00Shielded cells or rooms
    • G21F7/005Shielded passages through walls; Locks; Transferring devices between r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分成工作区、气闸室、滤毒通风区,所述工作区分别与所述气闸室和滤毒通风区相邻接,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由气密壁围成,所述滤毒通风区内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所述滤毒通风区外设置有军用顶置式空调机,所述气闸室包括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所述气闸室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与所述工作区形成压力梯度。本发明能够迅速建立较高的舱内稳定超压值,使救援人员在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在舱内开展各项工作。

Description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事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军备竞赛加剧,国际安全局势动荡,核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买卖、生化制剂原料和研制设施的普及,核生化走私更加频繁,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均使核生化袭击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核化工业的发展和核化产品应用领域的扩大,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地区中,大型核化设施分布密集,有毒有害的核化物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核生化事故在逐年增加;此外,四处游弋的核动力航母和潜艇的核泄漏事故等也为海上核生化安全形势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 
目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核生化方舱大多超压值较低,舱内各防护区无明显的压力梯度,缺乏有效的舱内超压控制和压力警示手段,并且无法满足海上高湿、高盐雾的环境条件,导致了现有的核生化方舱在开展核生化事故现场的侦察监测和应急救援时,无法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工作场所;同时,现有方舱所配置的设备也无法满足多工况的环境条件,限制了核生化方舱在应急事故中发挥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能够迅速建立较高的舱内稳定超压值,使救援人员在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在舱内开展各项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包括: 
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分成工作区、气闸室、滤毒通风区,所述工作区分别与所述气闸室和滤毒通风区相邻接,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由气密壁围成,所述滤毒通风区内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所述滤毒通风区外设置有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其中,
所述滤毒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过滤吸收器、流量测试管段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高压风机用于吸取经所述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处理后的外部空气;
所述工作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的气密壁上的电控箱和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连接; 
所述气闸室包括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所述第一气密门和第一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气闸室的隔离外部大气区域的气密壁上,所述第二气密门和第二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之间的邻接的气密壁上,所述气闸室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与所述工作区形成压力梯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所述工作区还包括舱室压力警示仪,所述舱室压力警示仪包括警示仪壳体和设置于所述警示仪壳体内的依次连接的压力采样探头、过滤器、差压传感器、数据采集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所述气密壁的内、外蒙皮材料为铝板,中间为硬质聚氨脂夹芯材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底部的调平机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底部的栓固机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顶部的系吊组件。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外的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舱中,所述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和军用顶置式空调机的换热器采用铜管铜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分成工作区、气闸室、滤毒通风区,所述工作区分别与所述气闸室和滤毒通风区相邻接,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由气密壁围成,所述滤毒通风区内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所述滤毒通风区外设置有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其中,所述滤毒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过滤吸收器、流量测试管段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高压风机用于吸取经所述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处理后的外部空气;所述工作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的气密壁上的电控箱和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连接;所述气闸室包括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所述第一气密门和第一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气闸室的隔离外部大气区域的气密壁上,所述第二气密门和第二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之间的邻接的气密壁上,所述气闸室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与所述工作区形成压力梯度,能够迅速建立较高的舱内稳定超压值,使救援人员在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在舱内开展各项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图1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的俯视图;
图4是本图1中的滤毒通风区的结构图;
图中:1、舱体,2、军用顶置式空调机,3、军用整体式空调机,4、栓固机构,5、电缆盘箱,6、系吊组件,7、调平机构,8、滤毒通风装置(8-1、过滤吸收器,8-2、高压风机,8-3、电动流量调节阀,8-4、流量测试管段,8-5电控箱),9、舱室压力警示仪,10、第一压力泄放阀,11、手动蝶阀,12、第二压力泄放阀,13、第一气密门,14、第二气密门,15、气密壁,100、工作区(工作、储存区),200、气闸室,300、滤毒通风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包括: 
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分成工作区(工作、储存区)100、气闸室200、滤毒通风区300,所述工作区100分别与所述气闸室200和滤毒通风区相邻接300,所述工作区100和气闸室200由气密壁15围成,所述滤毒通风区300内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8,所述滤毒通风区300外设置有军用顶置式空调机2,其中,
如图4所示,所述滤毒通风装置8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8-2、过滤吸收器8-1、流量测试管段8-4和电动流量调节阀8-3,所述高压风机8-2用于吸取经所述军用顶置式空调机2处理后的外部空气,以适用于海洋气候,可耐高温、高湿在有盐雾的环境中正常使用;
所述工作区100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的气密壁15上的电控箱8-5和手动蝶阀11,所述手动蝶阀11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8-3连接,所述电控箱8-5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8连接; 
所述气闸室200包括第一气密门13、第二气密门14、第一压力泄放阀10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所述第一气密门13和第一压力泄放阀10设置于所述气闸室100的隔离外部大气区域的气密壁15上,所述第二气密门14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之间的邻接的气密壁15上,所述气闸室200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泄放阀10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与所述工作区形成压力梯度。
优选的,所述工作区还包括舱室压力警示仪9,所述舱室压力警示仪包括警示仪壳体和设置于所述警示仪壳体内的依次连接的压力采样探头、过滤器、差压传感器、数据采集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气密壁的内、外蒙皮材料为铝板,中间为硬质聚氨脂夹芯材料。所述气密壁表面可经过处理以满足高湿、高盐雾的海上环境。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底部的调平机构7和栓固机构4,设置于所述舱体的顶部的系吊组件6,设置于工作区外的内含船用电缆的电缆盘箱5,具体的,所述栓固机构4用于与车辆底盘或运输船进行固定安装,所述系吊组件6用于起吊方舱,所述调平机构7用于调整所述舱体的水平度。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外的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3。 
优选的,所述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3和军用顶置式空调机2的换热器采用铜管铜翅片,以适合海上环境使用。 
具体的,所述舱体1为能满足海上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的大阪密闭方舱。气闸室200和工作、储存区100的舱壁为气密壁。方舱的气闸室200是人员进出的唯一通道。在气闸室200和工作、储存区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密门14,及气闸室200和外部区域之间各设置有第一气密门13,第一气密门13和第二气密门14上都设有观察窗,人员进出气闸室时不能同时打开第一气密门13和第二气密门14。气闸室200作为工作、储存区和外部大气间的唯一隔离通道,具有防止工作、储存区失压和阻挡大气中的可能污染物直接进入工作、储存区的功能。图3中,人员进入方向如黑色实心箭头所示,舱内超压气流路线(压力梯度)如黑色空心箭头所示。 
平时工况下,人员可以通过气闸室200的第一气密门13和第二气密门14自由出入方舱;当发生核生化袭击或事故时,通过电控箱8-5启动滤毒通风装置8,高压风机8-2将经过过滤吸收器8-1处理后的清洁空气送入方舱内部,调节电动流量调节阀8-3的开度调整进风量大小,使工作、储存区100的压力保持在300Pa以上,同时,调节气闸室200分别位于前、后气密壁15上的第一压力泄放阀10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使气闸室200的超压保持在约150Pa以上,压力通过舱室压力警示仪9实时监测,舱室压力警示仪9也有危险和准危险报警的功能。如此,方舱外部、气闸室200和工作、储存区100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梯度,阻止了外界污染物进入方舱;在人员进出方舱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存在,也防止了污染物顺势进入工作、储存区100内,保证了舱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随着核生化方舱使用年限的增加,现有技术中的方舱整体不可控的泄漏量也在不断增加,会造成方舱的超压值不断下降,威胁到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发明的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通过增加滤毒通风装置8的处理风量中,调整第一压力泄放阀10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的开度,即能长期保证舱内超压值稳定在300-500Pa。 
如图3所示,安装于工作、储存区100外后部的军用整体式空调机3主要承担工作、储存区的温、湿度调节,给内部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安装于滤毒通风区300的军用顶置式空调机2主要配合滤毒通风装置8使用,承担新风空调负荷,避免外界新风对有限的工作、储存区100空间造成较大的温、湿度冲击。 
可通过陆上或海上方舱载体将本发明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快速运输至核生化事故沾染区边缘,借助于滤毒通风、超压控制和显示等设备,迅速建立较高的舱内稳定超压值,使救援人员在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在舱内开展各项工作,并能对受灾人员实施现场简单救治等作业,以达到应对核生化袭击和突发核生化事故的高机动性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的供电设施包括电源箱、配电箱、电缆、电缆盘箱。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配备了滤毒通风装置,滤毒通风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适应舱体不可控泄漏量的增加,最大限度保证舱内人员和设备安全,延长方舱的使用寿命。
2、在滤毒通风的同时,能稳定维持舱内300-500Pa的超压,最大限度的保证舱内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舱内。 
3、舱室压力警示仪具有实时压力监测、报警手段。 
4、设置了气闸室,同时借助于超压控制设备(第一压力泄放阀10和第二压力泄放阀12),使气闸室与主舱体形成约150Pa左右的稳定压力梯度,有效的防止人员进出时将污染物带入舱内。 
5、整个方舱设计时完全参照海军相关规范,方舱可以在海上高湿、高盐雾环境下工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分成工作区、气闸室、滤毒通风区,所述工作区分别与所述气闸室和滤毒通风区相邻接,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由气密壁围成,所述滤毒通风区内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所述滤毒通风区外设置有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其中,
所述滤毒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过滤吸收器、流量测试管段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高压风机用于吸取经所述军用顶置式空调机处理后的外部空气;
所述工作区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的气密壁上的电控箱和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连接; 
所述气闸室包括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所述第一气密门和第一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气闸室的隔离外部大气区域的气密壁上,所述第二气密门和第二压力泄放阀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和气闸室之间的邻接的气密壁上,所述气闸室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泄放阀和第二压力泄放阀与所述工作区形成压力梯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还包括舱室压力警示仪,所述舱室压力警示仪包括警示仪壳体和设置于所述警示仪壳体内的依次连接的压力采样探头、过滤器、差压传感器、数据采集显示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壁的内、外蒙皮材料为铝板,中间为硬质聚氨脂夹芯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底部的调平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底部的栓固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体的顶部的系吊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区外的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军用整体式方舱空调机和军用顶置式空调机的换热器采用铜管铜翅片。
CN201310580795.3A 2013-11-19 2013-11-19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Pending CN104658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0795.3A CN104658626A (zh) 2013-11-19 2013-11-19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0795.3A CN104658626A (zh) 2013-11-19 2013-11-19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8626A true CN104658626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4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0795.3A Pending CN104658626A (zh) 2013-11-19 2013-11-19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862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78671A (ja) * 2015-10-22 2017-04-27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線遮蔽ボックスおよび放射線遮蔽ボックス組み立てセット
CN108114541A (zh) * 2017-12-25 2018-06-05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无菌手术室过滤器
CN10815125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层流无菌系统的压力监控装置
CN109625199A (zh) * 2018-11-29 2019-04-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压力调节系统
CN110789432A (zh) * 2019-11-08 2020-02-14 北京市软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医疗洗消一体核救援车及救援方法
CN111076335A (zh) * 2019-12-23 2020-04-28 天津市海河医院 负压隔离病房新风系统及其调试方法
CN113619726A (zh) * 2021-08-31 2021-11-0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co2室的船舶
CN114279031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医疗方舱的生化防护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4534129A (zh) * 2022-03-04 2022-05-2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
CN116979955A (zh) * 2023-09-22 2023-10-3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铷原子频标的气压隔离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06160A (en) * 1981-09-22 1983-04-07 Airborne Ind Collapsible anti contamination shelter
CN1651850A (zh) * 2005-02-25 2005-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核化生战剂集体防护控制系统
JP2007113971A (ja) * 2005-10-18 2007-05-10 Nippon Tokuso Kk 移動式シェルタ
CN201952902U (zh) * 2011-01-26 2011-08-31 昆明博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四板联动折叠扩展方舱
CN102619381A (zh) * 2012-04-26 2012-08-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一种户外式防护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06160A (en) * 1981-09-22 1983-04-07 Airborne Ind Collapsible anti contamination shelter
CN1651850A (zh) * 2005-02-25 2005-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核化生战剂集体防护控制系统
JP2007113971A (ja) * 2005-10-18 2007-05-10 Nippon Tokuso Kk 移動式シェルタ
CN201952902U (zh) * 2011-01-26 2011-08-31 昆明博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四板联动折叠扩展方舱
CN102619381A (zh) * 2012-04-26 2012-08-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一种户外式防护体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宝生: "核生化防护方舱设计要求分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10所信息档案中心》 *
金华: "方舱用铝合金板材生产工艺研究", 《新技术新工艺》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78671A (ja) * 2015-10-22 2017-04-27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線遮蔽ボックスおよび放射線遮蔽ボックス組み立てセット
CN108114541A (zh) * 2017-12-25 2018-06-05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无菌手术室过滤器
CN108151259A (zh) * 2017-12-25 2018-06-12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层流无菌系统的压力监控装置
CN109625199A (zh) * 2018-11-29 2019-04-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压力调节系统
CN110789432A (zh) * 2019-11-08 2020-02-14 北京市软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医疗洗消一体核救援车及救援方法
CN110789432B (zh) * 2019-11-08 2023-12-29 北京市软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医疗洗消一体核救援车及救援方法
CN111076335A (zh) * 2019-12-23 2020-04-28 天津市海河医院 负压隔离病房新风系统及其调试方法
CN113619726A (zh) * 2021-08-31 2021-11-0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co2室的船舶
CN114279031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医疗方舱的生化防护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4534129A (zh) * 2022-03-04 2022-05-2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
CN114534129B (zh) * 2022-03-04 2022-12-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进风方舱系统
CN116979955A (zh) * 2023-09-22 2023-10-3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铷原子频标的气压隔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8626A (zh)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CN102107734A (zh) 可附连消防和救援设施的直升机
CN201190437Y (zh) 正压防爆仪器房
CN104740815A (zh) 全地形履带式多功能消防车
CN103276749A (zh)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系统
CN102267411B (zh) 一种防化、防毒通信指挥车
CN102535929B (zh) 箱式海工正压防爆房
CN102805905B (zh) 客车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装置
CN102619381A (zh) 一种户外式防护体
CN204270663U (zh) 新型核生化集体防护系统
CN202088956U (zh) 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探头检测系统
WO2012135876A2 (de) Neue art von zukünftigen luftschiffen
CN204563392U (zh) 全地形履带式多功能消防车
DE102014011212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en für die Sicherheit auf gasbetriebenen Schiffen
RU184331U1 (ru) Бронированная ремонтно-эвакуационная машина
CN212950344U (zh) 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
CN209589590U (zh) 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
CN102728593B (zh) 电焊棚内的烟尘清除装置
CN205044965U (zh)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无人机
CN205677284U (zh) 一种具有避险功能活动房屋
ATE413672T1 (de) System für verbesserte sicherheit von passagieren zum anboardgehen eines transportmittels
CN204154912U (zh) 一种拖挂式安检通道
CN202490107U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用风机增压系统
Liu et al.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Collective Protection System of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CN203008960U (zh) 矿用可移动式安全救生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